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饲养管理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饲养管理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饲养管理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饲养管理技术

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

高纲100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 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doc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种用七彩山鸡的利用年限一般为()年为宜。 (1)2 (2)3 (3)4 (4)5 2、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1)20 (2)25 (3)28 (4)35 3、母犬一般每年有()个发情期。 (1)1 (2)2 (3)3 (4)4 4、林麝的配种公母比例一般为()。 (1)1:1 (2)1:2 (3)1:5-8 (4)1:10-12 5、狐的妊娠期平均为()天。 (1)20-25 (2)51-52 (3)90 (4)110-120 6、雄性鸵鸟的性成熟期()月龄。 (1)24-30 (2)10-12 (3)18-30 (4)35-40 7、狐的寿命一般为()年。 (1)1-3 (2)4-6 (3)8-12 (4)20-30 8、幼蛇出生后一般经()年达性成熟。 (1)1-2 (2)3-4 (3)5-8 (4)10-12 9、常见的生长速度较快、体大、产肉性能好的大型肉犬品种有()。 (1)圣伯纳犬(2)大丹犬(3)高加索牧羊犬(4)藏獒 10、乳鸽是靠()喂养大的。 (1)玉米(2)小麦(3)大豆(4)父母嗪囊中的鸽乳 二、名词解释 1、特种经济动物 2、乳鸽 3、麝香 二、简述题 1、家养狐狸的饲料种类? 2、七彩山鸡的繁殖特点有哪些?

3、如何进行梅花鹿的选种配种? 4、绿头野鸭的繁殖特点? 5、怎样防治梅花鹿的巴氏杆菌病? 三、论述题 1、肉鸽的一般饲养管理方法有哪些? 复习题(二) 一、选择题 1、七彩山鸡种蛋的保存时间以()天效果最好。 (1)7-14 (2)20-25 (3)25-30 (4)35-40 2、七彩山鸡配种公母比以()为宜。 (1)1:6-8 (2)1:10-12 (3)1:2-4 (4)1:15-18 3、绿头野鸭的开产日龄为()天。 (1)100 (2)150 (3)180 (4)210 4、鸵鸟的种类有()。 (1)非洲鸵鸟(2)美洲鸵鸟(3)澳洲鸵鸟(4)亚洲鸵鸟 5、目前我国人工饲养量最大的一种麝是()。 (1)林麝(2)马麝(3)原麝(4)黑麝 6、日前我国人工饲养用于生产鹿茸的鹿种,主要是()两种。 (1)梅花鹿(2)白唇鹿(3)马鹿(4)水鹿 7、下列哪两种动物在交配时出现“锁进”现象。() (1)犬(2)梅花鹿(3)狐(4)黑熊 8、黑熊的繁殖年限为()年。 (1)5-8 (2)10-15 (3)20-25 (4)40-50 9、选择种用肉犬应以犬的()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品种特征(2)外貌特征(3)健康状况(4)神经类型(5)繁殖性能 10、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川林保函(1997)250号1997年6月27日 各市州及有关县林业局: 现将林业部发布的《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林护通字〈1997〉56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我省是全国的黑熊养殖大省,搞好黑熊的养殖管理,对保护好我省的黑熊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我省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林业部发布的《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促进我省黑熊驯养繁殖事业的发展,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补充规定: 一、从本通知生效之日起,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为黑熊施行有管引流手术,即采用常流式或异物引流导管的手术。 二、为黑熊实施开刀引流手术的外科兽医,必须经四川省林业厅统一考试,取得四川省林业厅颁发的《四川省黑熊开刀引流手术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黑熊的开刀引流手术工作。 三、熊笼必须符合《暂行规定》的标准,严禁采用加压缩小熊笼体积或给黑熊穿铁背心等野蛮养殖方式,一经发现将坚决给予取缔。 以上规定,一并遵照执行。 附件:林业部关于发布《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林业部关于发布《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林护通字[1997]56号 1997年5月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业)厅局: 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黑熊资源,积极引导黑熊养殖利用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黑熊资源,积极引导黑熊养殖利用产业的发展,推进科学养殖及利用,逐步实现本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国际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趋势,特制定本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一、建立黑熊养殖场 建立黑熊养殖场须首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黑熊养殖利用活动。 (一)养殖规模:建立黑熊养殖场,其场地设施须具备养殖50只黑熊的规模,并且应具有相应的资金和技术能力。 (二)熊室(舍):熊室(舍)是供繁殖熊配种、产仔及幼熊饲养的设施,其面积须按平均每只熊不小于2㎡标准设计,并且应座北朝南,通风干燥。 (三)熊笼:熊笼是对黑熊进行检疫、治疗及引流胆汁的设施,规格不小于150×80×170㎝/只,确保熊在笼中能够站立或完全俯卧。熊笼四角用16mm钢筋和4.5×4.5㎝角铁做成支脚,撑离地面70-80㎝,并且用水泥将其支角与地面灌成一体。 (四)黑熊饲养区:黑熊饲养区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地面应平坦并设置上下水道,北方地区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5. 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 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1. 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 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 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 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 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5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级生物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生物 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和团队精神;具有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 中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柞蚕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开展柞蚕的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2.昆虫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 研究昆虫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昆虫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研究昆虫生理生化及分 子生物学等。 3.蚕业病虫害综合治理 研究蚕业病害的病原及发生规律、传染途径、防治方法等;研究害虫种类、种群动态变 化规律及害虫的综合治理。 4.蚕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研究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柞蚕饲养场建设原理及方法,研究树木生理生态、分 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等。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 1 年。学业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 年,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10 学时;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导师为主成立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生论文工作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的专家,必 要时聘请校外教授和专家。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 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 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部。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必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动物园驯养繁殖观赏野生动物的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XX动物园 2014年3月8日

目录 一、背景 (1) 二、相关依据 (2) 三、自然优势 (3) 四、动物园建设内容及规模 (4) 4.1 驯养场所及展馆建设 (4) 4.2 其他建设 (4) 五、技术管理保障 (5) 六、饲料来源 (5) 七、观赏动物来源 (6) 八、观赏动物驯养原则 (7) 九、驯养观赏动物种类 (8) 十、环保保护 (9) 10.1 粪污处理 (9) 10.2 园区绿化 (9) 十一、安全防护 (9) 11.2 野生动物逃逸防范 (10) 11.3 疫源疫病预防 (10) 十二、投资 (10) 附表: (11)

一、背景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有着巨大贡献,是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除具有生态、科学、生产、经济、医学等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和美学价值。动物园是野生动物饲养、繁殖、观赏、野生动物动物保护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普教育的一个综合基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合理利用野生动物的美学价值,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建立动物园,为人类提供娱乐文化和休闲活动,欣赏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美,同时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科普和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爱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XX位于XX西南部,是XX面积最大的市级行政区,境内群山起伏,境内已建立了16个不同类别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当前,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对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生存影响,目前,增强XX人了解野生动物并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需开展某些濒危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延续种群等工作,因此经过多方面考察和论证,XX动

一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2、掌握: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繁殖和饲养管理方法,1~2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川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2018春2017秋春川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饲养绿头野鸭具有的特点是投资省、见效快和()。 A. 收益高 B. 成本高 C. 时间慢 D. 繁殖快 正确答案: 2. 麝产仔集中在()月。 A. 1-3 B. 2-4 C. 5-6 D. 6-7 正确答案: 3. 鸽配种的公母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 4. 鹿的单公群母配种法的公母比是()。 A. 1:15-20 B. 1:20-25 C. 1:25-30 D. 2:25-30 正确答案: 5. 育成熊的年龄段在()。 A. 3月龄至1岁 B. 5月龄至2岁以下 C. 6月龄至3岁以下 D. 9月龄至4岁以下 正确答案: 6. 人工养殖狐狸的主产品是()。 A. 狐肉 B. 狐心 C. 狐皮

D. 狐骨 正确答案: 7. 雄鸵鸟达性成熟的月龄为()。 A. 6-8月龄 B. 8-10月龄 C. 18-30月龄 D. 40-60月龄 正确答案: 8. 母犬的性成熟是在生后()。 A. 3-8个月 B. 6-12个月 C. 10-16个月 D. 14-18个月 正确答案: 9. 鹿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是()。 A. 巴氏杆菌病 B. 坏死杆菌病 C. 大肠杆菌病 D. 结核病 正确答案: 10. 狐的取皮时间一般在()。 A. 7月下旬-9月下旬 B. 8月下旬-10月下旬 C. 9月下旬-11月下旬 D. 11月下旬-12月下旬 正确答案: 11. 鸵鸟的孵化温度应保持在()。 A. 15-18℃ B. 18-20℃ C. 20-22℃ D. 22-25℃ 正确答案: 12. 北极狐原产于欧洲、北美洲北部和()。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西伯利亚 正确答案: 13. 狐的妊娠期为()。 A. 30-38天 B. 40-48天 C. 50-58天 D. 60-68天

课程名称:野生动物管理学

课程名称:野生动物管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30016 学时: 4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 0 课内实践学时: 0 ) 学分: 2.5 适用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一、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全面掌握中国野生动物管理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政策;熟练掌握野生动物管理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掌握国内外野生动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野生动物行政管理的机制和管理者的素质需求。 2.能力和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全面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事例、解决野生动物管理中面临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和阅读中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写作水平。 二、大纲说明的内容 1.本门课程能够将把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贯通、融合、整合和应用。在教学中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活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和迁地保护条件下的野生动物,重点强调(1)生态学应用于野生动物管理科学;(2)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3)野生动物与生境的相互关系;(4)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人的管理;(5)野生动物保护中问题的解决;(6)野生动物综合管理技术和(7)野生动物行政管理。 中国对野生动物的管理自古就有,到周朝达到较高的水平。后来由于战争,尤其是近代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生动物资源破坏严重,管理更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绩。但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资金和技术人才的不足,仍处于由粗放型性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过渡阶段。 野生动物管理是使人类获得最大效益的理论与技术,全世界的学者都对此领域倾注了很多精力,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快。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本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其未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2.本课程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专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课程的学习需要前三年的专业课程作为基础,包括野生动物生态学、普通动物学、野生动物饲养学、野生动物疾病防治、生物统计、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学、动物行为学和专业外语等课程。 3.本课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讲授野生动物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任务包括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业前的初步培训以及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等。 基本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和课堂研讨等。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 本课程与野生动物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相结合共同开展综合实习,实习地点在某自然保护区。 三、各章教学大纲的结构及具体要求 第一章概述 本章主要讲述野生动物的概念、涵义、特点和价值;野生动物管理的概念、对象、任务、中国野生动物管理的方针;探讨野生动物的价值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相关性。 要求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分析掌握野生动物保护、驯养与利用的关系。 参考书:马建章等野生动物管理学 Bailey: Principles of Wildlife Management 第二章中国野生动物管理发展简史 主要讲述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野生动物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成就;当前的管理的战略重点;今后管理的主要目标等。 要求学生熟悉中国野生动物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书:马建章等野生动物管理学 马建章等中国自然保护史纲 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五十年 第三章国际野生动物管理及发展趋势 主要讲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野生动物管理先进国家的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分析国际上野生动物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出了解上述情况外,还要自己查阅一些资料已了解发展中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的现状。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简介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206 专业名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野生动物饲养与管理、动物制品加工基本知识,具备野生动物识别、饲养繁殖和救护防范的能力,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动物饲养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饲养等单位,从事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监测、数据收集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动物饲养、繁殖、动物制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能力; 3.具备野生动物识别的能力; 4.具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的能力; 5.具备野生动物救护及防范的能力; 6.具备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自然保护

区社区管理知识、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技术、野生动植物调查与巡护监测技术、野生动物饲养与救护技术、野生动物检疫与疾病防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生物技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野生动物组织解剖,野生动物生理等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森林生态,森林环境学,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调查监测、野生动物饲养、营养、繁育,野生动物驯养及制品加工等实训。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饲养和动物检疫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野生动物保护员标本员观赏动物饲养工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动物养殖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考试试题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考试试题姓名:年级:2014级专业:养殖 一、试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由于特养动物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加上近年来部分传统养殖项目效益偏低,所以特种养殖已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但是,特种养殖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在整个畜牧业中,特种养殖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而事实上,目前我国特种养殖面临的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养殖种类多、乱、杂,引种盲目跟风种源品质差目前我国特种养殖除了肉大、鸵鸟、孔雀、山鸡、肉鸽、鹿等肉用畜禽和狐狸、貂、貉、早獭等毛皮兽外,还有一些宠物、观赏鸟类及药用饲用价值较高的昆虫等。这些仅是实际饲养品种中的极少部分,还有众多经济性状不明显、开发难度较大或是根本不存在产品市场的品种,甚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被当做特种经济动物来推广,这对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由于整个行业妙作多于实质,盲目发展,市场波动明显。一个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加上农村信息闭塞,市场预测无法实现,技术不到位,风险加大,损失惨重。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 ②养殖区域混乱。生产操作缺乏科技性的指导虽然部分特种经济

动物的饲养相对集中在具备适宜饲养条件的区域内,但仍然存在着整体布局混乱缺乏全国统一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和指导。由于生产技术的研究少,水平低,养殖环境差,大部分品种没有可依据的生产标准,大多采用原始传统的饲养方法,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生长和生产的需要,潜在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产品数量下降,质盘降低。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多年来特种动物疫病广泛蔓延,甚至有的农场遭到毁灭。此外,近几年来未经国家审定的中试生物制剂广泛流通使用,以及频繁的引种,使得原有的疫病尚未控制而新的疫病又不断侵人。目前,毛皮动物的主要疫病如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以及特禽的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禽支原体病和球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疫病防治水平低,缺乏配套的饲料、兽药,从而导致疾病泛滥,环境污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饲养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科技含量低,造成资源和生产者资金的大量浪费。 ③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忽视综合加工开发利用我国的特种养殖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技术水平落后,尤其是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的发展,使得系统的产业链无法形成。特种动物产品可以全面开发,可以进行多次增值,诸如开发保健型、滋补型等专用型产品,但目前特种动物的潜在生产力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特种养殖业的出路在于优质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型系列产品的开发上,所以应广泛开展综合性开发研究。新开发的产品不但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可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从我国养殖历史看.国内市场的空

野生动物课题研究

熊猫、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前面四种为我国四大国宝)、华南虎、麋鹿(四不像)、扬子鳄、鳄蜥、大鲵(娃娃鱼)、中华鲟、白鲟、白头叶猴、岩猴(台湾猴)、藏酋猴、普氏原羚、藏羚、扭角羚、台湾鬣羚、野牦牛、荒漠猫、黑麂、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雉鹑、黑长尾雉、蓝鹇、褐马鸡、白马鸡、藏马鸡、蓝马鸡、斑尾榛鸡、海南虎斑开鸟(读作坚)等。

关于野生动物的经验之谈 当蒂皮想要接近一个野生动物的时候,她会不停地围着动物跑。一圈,两圈……直到动物眼中的戒备消除,她才会走近,伸出手,然后就成了朋友。 蒂皮自己感到能够和野生动物说话。她和它们说话,用眼睛,用手。而她觉得它们也听懂了她的话。她认为这是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1,野生动物世界复杂得很。 2,不要害怕,但永远要小心。 3,动物从来不凶恶,但比较好斗。 4,野生动物永远有敌人。 5,动物来自好人这边。 喜欢与不喜欢 蒂皮有个好朋友是变色龙莱昂。她常常和它在一起。她会花很长时间给它捉蚱蜢吃。她也喜欢蛇、大青蛙。但是她不喜欢鳄鱼。对于动物,她有自己的标准。 狒狒姑娘星迪曾经撕扯过她的头发。她很生气。从此就不喜欢星迪。 坐在鸵鸟林达的背上最舒服了。林达总怕她掉下去,常常一动也不动。 小豹子杰比

有一次,豹子杰比跟随蒂皮一家散步,路上遇到两个非洲男孩,男孩见到杰比吓得狂跑,惹得豹子猛追,并追到了其中较小的一个孩子。爸爸跑去救下被咬伤的男孩,但豹子见到鲜血更是狂躁,一下子冲上来,蒂皮喝住了它。阿兰·德格雷说:“是蒂皮救了我的命。” 杰比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从此被关在铁笼子里。蒂皮常去看望它,这让杰比很高兴。为了表达它的友谊,它往蒂皮的身上撒了一泡尿。大象哥哥阿布 蒂皮是在10个月时与30岁的成年大象阿布认识的。当时,父母带着牙牙学语的蒂皮来到博茨瓦纳的天然动物园旅游,并在那儿的旅馆居住了一些日子。阿布是旅馆的"保安",负责旅馆四周的安全。蒂皮虽然刚刚学步,但她一点都不害怕大象,经常与它一块儿玩。阿兰·德格雷先生说:“只有她一个人可以爬上大象的背部,阿布不让其他人爬上去。每次蒂皮一招手,阿布就跪下来,用鼻子慢慢送她到头上,再慢慢站起来。”蒂皮最早会说的话是"爸爸"、"妈妈"和"阿布",后来她叫大象"哥哥"。在蒂皮离开天然动物园不久,阿布也返回了大自然。 在蒂皮和阿布长时间分别期间,她经常想念自己的这个朋友。几年的时间过去了,6岁的她又有机会重新来到博茨瓦纳,重新见到了阿布。现在她已是法国一个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可体重约有5吨重的阿布却还是老样子。 两个朋友相见,彼此都显得非常高兴。蒂皮说了声"跪下",大象的两条前腿便乖乖地弯曲下来。他们分别后,阿布的长牙断了一节,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价值上可以将其分为药用动物、裘皮 ( 革) 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本地养殖的特殊品有蝎子、七彩山鸡、梅花鹿、牛蛙、蜗牛、蓝狐 ( 银狐、雪狐) 、獭兔等,笔者针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准备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提供参考。 1 特种养殖的主要特点及现状 1. 1 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 2 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 1. 3 炒种和欺诈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许多养殖户上当受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受经济、文化、科技、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经济动物养殖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同一经济动物而言,其发展现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受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影响外,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较快。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解放和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经济动物及其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动物养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类由少变多,饲养规模由小变大,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良好发展势头。部分经济动物的养殖已经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2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 1 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依据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 2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 3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养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时亦需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同时还要依法符合动物防疫、检疫的要求。例如,对肉用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要依照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办理。 2. 4 充分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第一章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特种经济动物:是有别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的,指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以特种经济动物作为饲养对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产业称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品种特征、养殖技术、产品利用和疾病防治及其相关联学科知识的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可按其经济用途、自然属性分类 ?鹌鹑(quail)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古称鹑鸟、宛鹑、荞鹑,简称鹑。 ?鹌鹑的驯化和饲养起源于日本。 我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饲养野鹌鹑的历史悠久 ?鹌鹑是特种经济禽类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周期短?鹌鹑肉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肥胖症患者食用。 ?人工孵鹌鹑只需17天即可出雏,一对鹌鹑一年可繁殖4-5代,一年可扩大到千只以上。 ?鹌鹑开产早,只需45天左右 ?在产蛋家禽中,鹌鹑首屈一指,被称为小型“产蛋机器”。 ?鹌鹑是一种野生候鸟,是一种早熟性鸟类。 ?鹌鹑形似雏鸡,雌鸟重于雄鸟。 ?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温度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 ?鹌鹑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鹌鹑食量小,代谢旺。 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日本鹌鹑系利用中国野生鹌鹑为育种素材,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中国及印度一带。 ?日本鹌鹑成年公鹑体重110g,母鹑130g。35-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0-300枚,蛋重10. 5g。 ?朝鲜鹌鹑系由朝鲜采用日本鹌鹑培育而成,形成了龙城品系和黄城品系,成年公鹑体重125-130g,母鹑约150 g。45-5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70-280枚,蛋量11.5-12g左右。 ?中国白羽鹌鹑由北京市种鹑场、南农、中农等单位培育的。成年公鹑体重145g,母鹑体重170g,开产日龄45天,年平均产蛋率80%-85%。年产蛋量265-300枚,蛋重11. 5-13.5g。但产蛋性能明显超过同期朝鲜鹌鹑。 ?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 ?雌鹑的选种标准是体格健壮,活泼好动,食量较大,无疾病;腹部容积大,耻骨间有两指宽,耻滑顶端与胸骨顶端有三指宽,产蛋力则高。 ?雌鹑的选种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年产蛋率蛋用鹑应达80%以上,肉用型的也应在75%以上。月产蛋量24-27枚以上者为佳。 ?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

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精选】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所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主要措施 1、加强管理,严禁滥捕盗猎。不乱杀动物、不捕捉动物、不贩卖动物。 不虐待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猎杀须严格控制。加强枪支弹药及狩猎工具的管理,严令禁止偷猎、诱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种群数量过多或有重要用途的野生动物,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捕猎。 2、不破坏他们的生长环境,营造栖息环境,解决食物短缺。在经过充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活动规律、繁育、食物链等以及鸟类的迁徙规律、繁育特点、食物特性。在食物短缺的季节,对种群数量少及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提供食物。 3、野生动物的救护繁育。野生动物的救护实行个体的人工救护,对离群、受伤、感染疫病老弱的野生动物以迁地的方式进行人工救护、健康恢复、野生放生等措施,以维持和壮大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 4、加大高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力度,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一是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技术规范,努力改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条件。比如,我国已经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的技术条件等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技术的章程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和规程,对野生动物饲养的场地、卫生防疫以及饲养的技术条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开展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场所的清理整顿,对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及时整改,有的停止其经营活动。比如说对养熊取胆,通过清理整顿,我们使养熊场的个数,从九十年代的480多个,降到现在的68家,达到规划要求的就留下来,其他的都予以取缔。养熊取胆已经从以前的穿铁背心、用小铁笼等行为全部转变为现在的自体造管引流无痛操作,并对熊的活动场所进行了极大的改善。 6、全面停止了一切利用活体动物来喂养猛兽的表演行为,规范了动物园、马戏场等野生动物的展出和表演。 7、推出实行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标识制度,努力建立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档案,强化管理措施,保障动物得到良好的待遇。 8、制定并发布了活体野生动物运输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来推动我国野生动物运输的管理,确保野生动物的运输安全和动物的福利。 一是扩大我乡保护范围,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禁围湖造田,并对湖区进行功能、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评估,在此基础上,扩大保护区与提升原有的自然保护区级别;控制我乡开发规模,严禁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对湖区湿地的侵占,同时,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