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山歌的精髓——《刘三姐》

广西山歌的精髓——《刘三姐》

广西山歌的精髓——《刘三姐》
广西山歌的精髓——《刘三姐》

广西山歌的精髓——《刘三姐》

刘三姐山歌遗篇中男女炽烈的恋情

传说中刘三姐当年所唱并遗留下来的山歌。据《池北偶谈》卷16《粤风续九》载,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者,居贵县之水南村,善歌,与邕州白鹤秀才登西山高台,对唱了七昼夜,两人皆化为石,但歌声不绝。他们唱的歌是:妹相思,不作风流到几时?只见风吹花落地,不见风吹花上枝。(《相思曲》)思想妹,蝴蝶思想也思花。蝴蝶思花不思草,兄思情妹不思家。(《蝴蝶思花》)妹在一岸也无边,弟在一岸也无遥,两岸人烟相对出,独隔青龙水一条。(《隔水曲》)妹娇娥。怜兄一个莫怜多。已妹莫学鲤鱼子,那河又过别条河。(《妹同庚》)嫩鸭行游塘棚上,姚娥尚细不曾知。天旱蜘蛛结夜网,想晴只在暗中丝。(《塘上》)妹相思,妹有心思弟也知。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妹相思》)据《浔州府志》载,刘三姐与忽朗陵白鹤乡少年秀才张伟望登贵县西山唱的有入山忽见藤缠树,出山又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等。据《桂林县志》载,刘三姐与白鹤秀才白马郎同游桂林七星岩后分别对唱:少陪了,日头落岭在西方,天各一方心一个,我俩多情水样长。风吹石动天不动,河里水流石不流。刀切莲藕丝不断,我俩明丢暗不丢。这些歌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炽烈的恋情。它在被文字记录以前,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千锤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刘三姐山歌文化

中广网2006-05-25 11:12:47

柳州是传说中壮族歌手刘三姐的故乡,“三姐山歌千千万,五湖四海装不完”。外地歌手常来赛歌学歌,因而使柳州成为附近各族歌手和广大群众演唱山歌的活动中心。清乾隆版《马平县志》载:“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歌唱为乐。少男亦三五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柳州唱山歌的习俗历代不衰,如闹元宵、庙会、中秋歌会等均以不同的方式相沿下来。鱼峰山上姐成仙,山歌传下几千年。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柳州山歌世代相传,如今,立鱼峰下,小龙潭边,新老歌手在这里“以歌会友”,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成为柳州市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

云南有阿诗玛,广西有刘三姐。地灵则人杰,身处广西如此秀丽的大自然山川中,民间美人刘三姐,她的性格、她的气质、她的才华,乃至她的命运,无不与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有关。而每当人们提起广西,又总会理所当然的想到刘三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在广西秀丽的山水之间,找寻刘三姐!

内蒙古的民歌是牧歌,那是牧人与他的骏马的灵魂交流。新疆的民歌叫情歌,那是维吾尔族青年的爱情表白。因为广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所以,广西的民歌叫山歌。

广西素有歌海之乡的美誉。百鸟鸣唱山中,山音是歌;溪流穿越峡谷,水声是歌;雨打森林,风吹洞穴,天籁是歌。广西无处不是歌。

当我们走进广西的歌海,就深切地感受到山歌的灵魂就是生命,是生命对所有束缚的挣脱,是生命对所有压抑的解放。在座座山峦中,渴望着更开阔的天空。

民间传说的刘三姐出生在广西宜州城下枧河畔下枧山下的下枧村,一岁就会说话,三岁就会唱歌。宜州,这个有着美丽自然风光的地方,保留着刘三姐的传说和与刘三姐有关的遗迹。下枧河附近山崖插着她挑柴的扁担,岩洞口挂着她的毛巾,河边有她的洗衣店,河崖有她的对歌台。不过,最令人流连忘返的,还是当地男女老少唱不尽的刘三姐传下来的山歌。

广西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素有“歌海”之称。在壮族节日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三月三”歌节既是壮族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也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对歌择偶的时节。

“三月三”歌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每次持续两三天。每逢“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或在搭起的对歌布篷里,或在路

旁树下,成双成对进行对歌,抒发心中的感情。

歌节上,通常是由男青年主动先唱,物色对象;遇上有合适的对象,便唱起“邀请歌”:

山前路旁姐妹多,顺口请妹来唱歌;若妹有心同歌唱,船在隔岸渡过河。

姑娘们听了“邀请歌”,一般都要以歌对答,如果不愿意对唱,她们就会唱答道:

姐妹生来不会歌,今日哥请又如何?山鹰飞在崖顶上,自叫自喊忧伤多。

如果碰到姑娘们同意对唱,她们就会热情地应唱:

姐妹本来爱唱歌,今日逢哥用歌和;坐在草地同歌唱,蜜蜂逢花快乐多。

这时,小伙子就会唱起风趣的“逗情歌”:

南山有蓬月季花,香得哥心痒麻麻;刚想伸手摘一朵,摘花又怕挨刺扎。

姑娘们则应道:

想吃辣椒经得辣,想采灵芝攀悬崖;打鱼要闯深龙潭,发烧莫怕挨刮痧。

经过多次对唱逗情,双方彼此了解后,接下来便对唱“爱慕歌”和“交情歌”了。

在歌节上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初次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到下次歌节见面时,很可能就盟誓定终身了。

壮乡“三月三”歌节,是一幅清新的画,是一首动人的诗,真是:双脚踏上壮乡路,三姐家乡山歌多;一路歌来一路情,一步踏着一首歌。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11本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

摄影:郭镇铤、尹志

美术:童景文、张起国

作曲:雷振邦

录音:康瑞新、韩维君

主演:黄婉秋(刘三姐)、刘世龙(阿牛)、张巨光(老渔夫)、梁音(刘二)、张文军(舟妹)、夏宗学(莫怀仁)、贺汝瑜(莫进财)

风景如画的桂林,静静的湖面上传来动人的歌声,吸引了正在打鱼的老渔夫和他的儿子阿牛。唱歌的人是壮族民众的歌手刘三姐。她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攀上一条竹筏,沿江漂流到这里。

老渔夫把刘三姐留在自己家里。他们上山采茶,下河打鱼,过着勤劳的生活。地主莫怀仁要霸占茶山,在刘三姐的鼓舞下,乡亲们拔掉禁止采茶的牌子,一边采茶,一边用山歌讽刺地主老财。莫怀仁想禁止姑娘们唱歌,刘三姐提出与莫怀仁对歌,告诉他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不再唱歌。莫怀仁依仗财势,请来几位秀才和刘三姐对歌,引得四方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的山歌出口成章,犀利而又辛辣,莫怀仁请的秀才们纷纷败下阵来。莫怀仁情急之中落入水中,狼狈不堪。

阿牛和刘三姐渐渐产生了感情,刘三姐也暗中为阿牛准备好了绣球。但莫怀仁对歌失败后又想出新的毒计。他借刘三姐上山砍柴之际,派家丁把刘三姐抢到家中,威胁利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阿牛连夜深入莫宅救出刘三姐。莫怀仁带领家丁追赶,却遭到了乡亲们的戏弄。

黎明,刘三姐和阿牛来到河边大树下,他们用山歌表达了自己的爱情……

刘三姐是广西一带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美丽而出色的女歌手,但传说中的名字为“刘三妹”。关于她的许多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动人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山歌,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据记载,她歌唱时“欢听者环绕数山,围堵重重,于三日夕竟忘寝食,而歌者不歇,人人绝赏。”人们传说她在鱼峰山上成了歌仙,至今在柳州的鱼峰山和桂林的七星岩上还有她的石像。人民热爱她、崇敬她是因为她“唱出人间不平事,唱出穷人一片心”,抒发了人民向往自由的理想,歌颂了劳动和爱情。

影片《刘三姐》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编导乔羽和苏里以这一独特的电影样式,把刘三姐的美丽传说展现得格外优美和抒情。影片以地主老财的丑恶和刘三姐与乡亲们的善良、机智构成鲜明的对比,充分渲染出这一民间传说中的理想色彩。作曲雷振邦的音乐更是影片广受欢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片中刘三姐的山歌朴素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准确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与内心世界。那悦耳动听的音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桂林山水,和谐地融为一体,为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该片曾获1963年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美工奖。

电影《刘三姐》选曲歌词+下载

原录音年份: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音像公司录制

(注:本片开始,三姐划竹藤沿江游唱)

刘三姐: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

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山歌好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

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洲。

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潭,

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

如今世界实在难,好比滩头上水船,

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

财主嚣,半夜举起杀人刀,

害我不死偏要唱,唱得大河起浪滔,

浪滔滔,河里鱼虾都来朝,

急水滩头唱一句,风平浪静姐逍遥。

(注:碰到一艘打鱼小船......)

独白李老汉:脚下葡萄藤,手握青竹杆,请问小姑娘,你是那家的神仙?)

刘三姐:不是仙家不是神,我是山中砍柴人,

只因生来爱唱歌,四方飘流难安身。

(独白李老汉:砍柴姑娘为什么会流落在江上?)

刘三姐:上山不怕石崖高,手攀青藤好砍樵,

财主到来砍藤断,我落石崖顺水漂。

电影刘三姐选曲-心中有了不平事

(注:李老汉请三姐上船......)

李老汉:渔船虽小能安身,老汉不是陌路人,

猛虎再起伤人意,老汉敲他牙三根。

(注:认识李老汉之子,阿牛......)

刘三姐:真像笨鸟不开声,忽然变成分水龙,隔着船仓喊一句,五尺汉子脸也红。

(注:阿牛跳入江中抓鱼......)

阿牛:小小鲤鱼不吞钩,摇头摆尾江中游,知道我家客来了,漂出水面碰船头。

摇头摆尾江中游

(注:三姐在李老汉家会四方乡亲......)

刘三姐: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众人唱:山歌好,好似热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

刘三姐:莫讲穷,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赶乌云走,下地能催五谷生。

众人唱:好歌声,三姐开口赛洪钟,

歌声还比钢刀利,难怪四方都闻名。

只有山歌敬亲人

(注:从姐妹在茶林采茶)

众姐妹: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草中野兔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

江心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

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

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

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

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

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

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

刘三姐: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接岭一片白,

蜜蜂忘记回窠去,神仙听歌下凡来.

采茶山歌

众男声:好歌才,只有三姐唱得来,

心想与姐唱几句,不知金口开不开。

刘三姐: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

你拿竹篙我拿网,随你撑到哪条河。

众男声: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刘三姐: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众男声: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

刘三姐: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

众男声:什么有咀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

刘三姐:菩萨有咀不讲话,铜锣无嘴闹喳喳,

财主有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千家。

歌墟上的情歌

(莫怀仁进茶林)

(独白莫怀仁:......只要莫某吩咐一声,决不会亏待于你)

刘三姐:别处财主要我死,这里财主要我活,

平常只见锅煮饭,今天看见饭煮锅。

(独白管家:这是莫老爷你不认识吗?)

刘三姐:常进深山认得蛇,常下大河认得鳖,

常给财主流血汗,谁不认得莫老爷。

(独白陶秀才:......一个乳秀未干的丫头,竟敢唐突莫公)

刘三姐:好笑秀才酸气多,快回书房读子曰,

之乎也者学会了,才好摇头晃脑壳。

(独白莫怀仁:......莫某爱才心切,特来接你到我家去,以后也就有了长远安身之处。)

刘三姐:狐狸跑来修鸡窝,恶狼摇身变外婆,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弥陀。

(独白莫怀:......众乡邻们,千万别听人调唆)

众乡亲:如今世界荒唐多,水牛生蛋马生角,

满腔怒火压不住,哪用旁人来调唆。

(独白莫怀仁:......在我这地方,就不许你们唱这无法无天的反歌。)

刘三姐:好笑多,好笑田螺出了壳,

好笑田螺露了尾,你的弯弯人晓得。

(独白莫怀仁:晓得就行,从此就不许你们再唱山歌。)

众乡亲:州官出门打大锣,和尚烧香念弥陀,

皇帝上朝要唱礼,种田辛苦要唱歌。

种田辛苦要唱歌

刘三姐:众人天,众人水来众人山,

劈开荒山造茶林,哪有莫家一滴汗。

众乡亲:穷人造屋富人住,穷人织布富人穿,

哪要线是富人纺,哪块砖是富人搬。

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

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

(独白莫怀仁:.....只要你们不跟刘三姐唱这反歌,好话好说。)

刘三姐:算你嚣,算你主意出得高,

一人能唱两台戏,杀人会使两面刀。

众乡亲:怕了老虎不养羊,怕了南蛇不过江,

凭他刀来有刀对,茶要采来歌要唱。

众人水来众人山

(注:在对歌场,拦秀才的船)

(独白陶秀才:今天莫老爷请来的都是当今名士,你们不可无礼。)

刘三姐:隔山唱歌山答应,隔水唱歌水回声,

今日歌场初会面,三位先生贵姓名。

陶秀才:百花争春我为先,

李秀才:兄红我白两相连,

罗秀才:旁人唱戏我挨打,

合:名士风流天下传。

刘三姐: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

姓罗不见锣鼓响,蠢才也敢对歌来。

(独白李秀才:...这个俊巧的姑娘,到有几分聪明,看我对她一首。)

李秀才:赤膊鸡仔你莫恶,你歌哪有我歌多,

不信你往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

刘三姐: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

(独白莫怀仁:...刘三姐,今天和你对歌的都是当今名士,你要是输了,可别后悔啊。)

刘三姐:没后悔,

你会腾云我会飞,

黄蜂歇在乌龟背,

你敢伸头我敢锥。

(独白莫怀仁:对过去。)

(独白李秀才:莫公不必介意,我来)

李秀才: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有几多,

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

刘三姐:你歌那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

陶秀才:不知羞,

井底青蛙想出头? 见过几多天和地,

见过几多大水流。

刘三姐:你住口,

我是江心大石头,

见惯几多风与浪,

撞破几多大船头。

罗秀才:一个油桶斤十七,连油带桶二斤一,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给你。

刘三姐:你娘养你这样乖,拿个空桶给我猜,送你回家去装酒,几时想喝几时筛。

(独白罗秀才:等等,我还有)

罗秀才: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

(独白刘三姐:珠妹你来对)

珠妹:九十九条圩上卖,九十九条腊起来,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

(独白罗秀才:剩下三条怎么样啊?)

珠妹: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

(独白李秀才:这个姑娘到挺俊巧)

李秀才:见你打鱼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脚,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带银住楼阁。

刘三姐:你爱莫家钱财多,穿金带银住楼阁,何不劝你亲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陶秀才:你发狂,

开口敢骂读书郎,

惹得圣人生了气,

从此天下无文章。

刘三姐:笑死人,

劝你莫进圣人门,

若还碰见孔夫子,

留神板子打手心。

李秀才:真粗鲁,

皆因不读圣贤书,

不读四书不知礼,

劝你先学人之初。

刘三姐: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

五谷杂粮都不种,饿死你这人之初。

陶秀才:你莫嚣,

你是朽木不可雕,

常言万般皆下品,

自古唯有读书高。

刘三姐:笑死人,白面书生假斯文,

问你几月是谷雨,问你几月是春分。

众乡亲:富人只会吃白米,手脚几曾沾过泥,

问你几时撒谷种,问你几时秧出齐,

四季节令你不懂,春种秋收你不知,

一块大田交给你,怎样耙来怎样犁。

罗秀才:听我言,家有千顷好良田,

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

(独白罗秀才:我说错了,是我走后来牛走先。)

(独白阿牛:不要骂你的奴才啦!听我的吧!)

阿牛:什么生来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

李秀才: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罗秀才:莫公享福肚皮大,见了皇上背朝天。

(独白莫怀仁:笑什么?)

(独白莫家丫环: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啊!)

刘三姐:你发癫,人家问地你答天,

天上为何有风雨,地上为何有山川。

(独白陶秀才:刘三姐,谁跟你讲天讲地,我们要讲眼前。)

刘三姐:讲眼前,眼前眉毛几多根,

问你脸皮有几厚,问你鼻梁有几斤。

众乡亲:唱歌莫给歌声断,吃酒莫给酒壶干,

酒壶干了有钱买,歌声断了无人还。

(注:莫怀仁将歌书丢下河)

刘三姐:这里是条清水河,你的歌书臭气多,

莫把臭书丢下去,免得弄脏这条河。

陶秀才:劝你休要惹祸灾,莫家有势又有财,

官家见他让三分,阎王见他要下拜,

你若顺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

在家让你日不晒,出门三步有人抬。

刘三姐: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

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

(注:莫怀仁被气得一脚踏空,掉下河去。)

众乡亲:好笑多,好笑老牛跌下河,

若还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剥。

对歌

(注:在李老汉家门外,珠妹与三姐在修补鱼网)

刘三姐:上河涨水水推沙,下河鱼儿摇尾巴,

打得鱼来街前买,换得油盐换得茶。

拿起镰刀会割禾,拿起竹签会织箩,

如今遇上渔家妹,手攀鱼网学穿梭。

珠妹:姐学织网妹学歌,姐妹二人梭对梭,

砍柴女儿渔家妹,患难结交情意和。

患难结交情意和

(注:三姐一边绣绣球,一边轻唱)

刘三姐: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

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

看鱼不见莫怪水,看鸟不见莫怪林,

不是鸟儿不亮翅,十个男儿九粗心。

花针引线线穿针

(注:珠妹与三姐在山上砍柴)

姐妹俩:砍柴过岭又过坡,岭上山鸡尾拖拖,

岭上山鸡尾摆摆,展翅飞过虎狼窝。

珠妹:姐砍柴来妹相帮,问你砍柴砍几长,

刘三姐:长长短短一下砍,哪个带了尺来量。

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

有日松树撑天起,敢挡东南西北风。

姐妹俩:进山听见斑鸠叫,出山又闻鹧鸪啼,

一声山歌唱出口,气死深山老画眉。

砍柴歌

(注:刘三姐被莫怀仁抓去,关在莫家,阿牛沿江寻三姐)

阿牛:亏了亏,

不见画眉岭上飞,

不见画眉树头站,

清早出窝夜不回。

亏了亏,

画眉飞去不飞回,

你今歇在哪蔸树,

你今歇在哪蔸梅。

刘三姐:画眉困在八角笼,八角笼门锁重重,

八角笼门重重锁,眼望青山难出笼。

阿牛:笼里画眉莫乱飞,草动只有等风吹,

三更半夜风才起,风吹草动再飞回。

不见画眉岭上飞

(注:三姐逃出后,莫怀仁追出,阿牛与三姐划着小船沿江流)

阿牛:我走东来他走西,放出金鸡引狐狸,

引得狐狸满山转,日头出东月落西。

刘三姐:日头出东月落西,行人要谢五更鸡,

鸡叫一声天亮了,狼虫虎豹藏行迹。

阿牛:妹未忧,

黑夜也有人行走,

人人都讲山有虎,

妹呀,特地拿刀拦虎头。

刘三姐:妹不忧,

浪大也有打鱼舟,

手把舵秆稳稳坐,

哥呀,哪怕急浪打船头。

阿牛: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刘三姐:刀切莲藕丝不断,斧砍江水不不离。

斧砍江水水不离

(注:在大榕树下)

刘三姐: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竹子当收你不收,荀子当留你不留,

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

俩人合:连就连,

我俩结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我俩结交定百年

山歌好比春江水+心想唱歌就唱歌+只有山歌敬亲人+世上哪见树缠藤=连续播放

唱响壮族山歌 传承民族文化

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韵律独特,曲调优美,语言生动,风格多变。源于对壮乡音乐的感动,对壮家山歌的无限挚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壮族山歌传承民族文化》。 “自古山歌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刘三姐这句歌词,贴切地描述了壮族山歌源于劳动、源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人人知道壮族山歌动听,是因为有《刘三姐》这部电影。有人说:刘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被我们壮族人称为“歌仙”,也被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称为“歌仙”。她能歌善唱,不仅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歌颂美好的爱情,还用山歌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深得壮家人的爱戴。 都说壮乡的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的隐处,顺着水流,只要你凝神倾听,便会听到刘三姐传下来的歌声: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壮族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唱:敬酒歌) 而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多以对唱为主。(唱:)

壮族山歌是经过了上千年的锤炼和演化,才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演唱特点和演唱方法。100多年来,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民歌,直到1985年,广西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在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发现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彻底推翻了这一说法。这一发现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轰动了世界音乐界。 壮族山歌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形象地比喻,民歌好比是草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任你风霜雨雪燎原大火,但终于还是能大片保存了下来。因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歌始终是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欢乐与痛苦,是一种精神的依托与归附。民歌也是符合优胜劣汰原则的。好的民歌,世代传唱,婉如醇酒,愈久弥香。和中国民歌一样,壮族山歌也是这样经过历史熔炉的冶炼,比精钢还精,比真金还真,世代相传,百唱不厌,长传不衰!

壮族山歌进课堂

【摘要】壮族山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形式,把壮族山歌运用到课堂上来,可以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详细的阐述,进而提出壮族山歌进课堂的相关有效的手段,并且在课堂中进行山歌教学,营造壮族山歌走进课堂的学习氛围,旨在使课堂教学渠道得以拓宽。 【关键词】民族艺术;壮族山歌;课堂;教学 一、前言:对于广西壮族人民来说,山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同时,广西壮族山歌形式多种多样、韵律独特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特色,不但为壮族人民广为传唱,也由于其旋律优美、艺术性高而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在课堂中引入壮族山歌的举措,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传承的形式保护该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保护壮族山歌的同时,将音乐课程教育体系丰富起来。 二、壮族山歌的本质 壮族山歌属于较为成熟的艺术形式,并为壮族人民广为传唱,其几乎汇聚了壮族文化所有的精粹。壮族山歌主要有如下三种:勒脚歌、排歌、散歌。从古至今,壮族人民都是以山歌作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进行节日庆祝、祈福自己、祈福他人等都通过吟唱山歌来实现。而且壮族人民还常常举办相关“歌节”等活动来利用山歌的形式来对生产、生活知识及技能来进行传授对历史知识进行传播,比如生产歌、季节歌以及历史歌等,并且这些山歌达到了相当高的思想高度并且体现出深刻的人民性,属于一种成熟的艺术的形式。因此可以这么说: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壮族民间艺术的一座丰碑,它包含着壮族人民的情感,是壮族人民生活经验以及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成果。 (一)壮族山歌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聚集地城市化变迁,壮族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临着无人继承发展的尴尬局面,壮族山歌的传承、发展和弘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究其原因在于:(1)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严重冲击了传统音乐;(2)较年轻的壮族歌者没有把壮族山歌很好的传承下去。这就导致了包括山歌在内的很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殆尽,从文化的传承发展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也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因此对壮族山歌进行继承和发扬,不能只寄希望于老一辈民间歌者的努力,而要利用现代教育的手段把山歌引进课堂来对壮族山歌的加以传承和发扬,即引导壮族山歌进课堂,令其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 三、壮族山歌进课堂的意义十分重要 “壮族山歌进课堂”的现实意义十分重大。众所周知,课堂教师授课教学是传播相关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壮族山歌进课堂”则可以更方便、有效的通过相关的教学资料壮族山歌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及音韵规律进行精确的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壮族山歌和壮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帮助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以及学生的精神生活或者学生的审美情趣都得到较好的提升。 (一)传承壮族文化 “壮族山歌进课堂”需要传统的壮族歌者提供相关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壮语来进行相关的记载。“壮族山歌进课堂”可以使得更多的壮语歌者对本族文化及山歌进行有效的传承,最终使得他们自身特长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融入到现代化社会之中。壮族歌者在“壮族山歌进课堂”的过程中起到了课堂教师的角色,同时可以利用壮族隔歌者吸收更多的壮族学生来学习和继承本民族文化,最终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认识得到了加强。“壮族山歌进课堂”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壮族山歌进行整理和收集,这样可以使得壮族文化的记载和发扬得到更好的发展。“壮族山歌进课堂”也能够增强壮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推进和弘扬壮族传统艺术、文学、文化和习俗等,最终使传统的文化、山歌能够和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更好的结

浅析壮族山歌的演唱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18681242.html, 浅析壮族山歌的演唱特点 作者:丁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资助课题(编号:201106LX590) 摘要:唱山歌是壮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用山歌唱亲情,唱友情,唱爱情,歌声中唱尽了壮族人的喜、怒、哀、乐也照亮了壮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前进的道路。壮族人民就用自己的歌来抒发感情,唱得感人肺腑,荡气回肠。 关键词:壮族山歌;壮族语言;唱情;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 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出门用歌来走路,睡觉用歌当床铺,人们用歌问路访寨、迎宾接客,用歌寻偶择配。壮族人从咿呀学语就开始用山歌传情达意,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所说:壮族人见面不说话,而是用歌唱,这的确反映了壮族人民爱唱善唱的特性。 走进壮乡每年都举办大大小小的歌圩,人们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择佳偶,别有一番风情。在歌圩上,来自各村的青年男女,三五成群,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心仪的姑娘,一旦遇到合适的就唱“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 此相互了解再唱“爱慕歌”、“交友歌”,一时间歌声嘹亮,这边唱来那边和,哥哥妹妹唱着歌就把恋爱谈了,这是在其他地方不曾见过的,这些歌即兴性强,随唱随编,优美生动,健康含蓄而又爽朗热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壮族人办歌圩不仅仅是为了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壮族人把生活中的知识、生产中的技术、为人处世的道理编成诗歌,进行交流学习,从对歌中获取信息,扩大视野,进行协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环境和劳动需求,这是壮族民间教育的方式。歌圩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壮族民间教育的有效层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壮族人民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善于用歌谣培育自己的文化;他们成功的利用歌谣教育手段和形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到随学,随唱随学,从几人到百人到成千上万人集体对歌集体学习,用歌声唱出了壮家儿女勤劳朴实、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唱山歌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照亮了壮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前进的道路。歌声中唱尽了壮族人的喜、怒、哀、乐,语言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最有力的手段,壮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语在语音方面有22个声母,108个韵母,6个舒音韵,2个塞音韵。词汇十分丰富、优美,表达也极为细腻、准确。比如表达红色,就有十多个表示深浅不同、情态各异的词语,如红,桃红,枣红,红通通,血红,粉红,嫩红,鲜红,大红,殷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1

学院: XXX 专业:XXXXX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序号:XXX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音乐欣赏的认真学习,了解了很多关于音乐

的知识。尤其是姚老师您上课时弹奏的美妙琴声,引发了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现在我就将我上音乐欣赏课学到的现有知识对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做一简单的赏析。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壮族:它是一个以能歌善唱著称的农耕民族,族人喜爱山歌。山歌种类有很多,如赶路山歌、放牧山歌、摇船山歌、田作山歌、情恋山歌和游艺山歌。壮族的山歌充满生活气息,族人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加之它是一个以农为生的民族,生活节奏基本上是沿着耕作的周期来进行活动的,所以很多山歌是歌唱与农家事务有关的。比如每年的开春,他们的歌唱是为了祈求本年的丰收,典型的有三月三、花朝节、蚂拐节、牛魂节。除此它还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宗崇拜的民族,所以还有很多与崇拜祖宗、英雄人物有关,典型的有元节、莫一大王节、霜降节。大多叙事传言,喜庆祝福、交朋结友、择偶婚配等,都和山歌息息相关。 然后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说起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大家都会想到三月三这个节日,三月三是壮族音乐交流形式重要的一天,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吧。壮族的三月三以前是族人选定祭祖的日子,后来也发展成为壮族的歌节。壮族人民对祭扫十分看重,祭祖那天,族人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现在的三月三发展为壮族

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壮族会很热闹,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对他们来说,他们会有很多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庆祝,如蒸五色糯米饭和做红鸡蛋,以纪念祖先、招待亲友,还要举行隆重的“歌墟”活动。壮族歌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不少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有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个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壮族民间流行的歌墟,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伤风败俗”,“有伤风化”而“悬为例禁”,下令取缔。然而,歌墟毕竟是群众性的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它植根于壮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所以是“屡禁不衰”。解放后,壮族“三月三”歌墟已发展为本民族的歌节,成为壮族地区人民文化生活中最有风采的一部分。近几年,歌墟更延伸发展为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民族歌手前来参加。其间,族人到村边的山坡、草坪、晒场、树下等各种不同的地方,互用山歌对答,那是的壮族到处都是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他们唱的山歌内容广泛,有情歌、赞美歌、农事歌、古歌等,歌手们根据对方歌唱的内容,随编随唱。参加者大多是未婚的男女青年,大家以歌代言,以歌会友,以歌择偶,以歌倾诉衷情。许多青年或歌技出众者,在歌圩上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最后通过抛绣球等形式来互表爱意。在三月三歌节里,还有最富有壮族民俗特色的舞蹈,

民间文学之壮族山歌

民间文学之壮族山歌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千百年来运用口头语言来创作并广泛流传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人民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是关于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民众信仰的一种载体。而壮族作为全国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人口的民族,自然少不了属于壮族自己独特个性的民族文化。 在我的记忆之中,接触过的看到听到过的属于壮族人民的民间文学范畴的独特东西,我认为那就是壮族的山歌。 犹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回老家,那是一个偏僻的壮族小村庄,在那里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掉了,但是让我清楚记得的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去观看了当地的“歌圩”,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一场山歌盛会。在那里,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相互用山歌来对唱,有时候是单个和单个对唱,有时候是一群人分成两部分人对唱,男一边,女一边,好不热闹的场景。鉴于那时的我仍是小孩而且从小没有学习壮话,他们唱得热闹,可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但那颇有韵律的山歌还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转眼之间已经长大了,很少回老家的我再也看不到那隆重的“歌圩”,县城中也没有如此的山歌聚会,一切都只能在记忆中留存下来。 在县城,饭后散步的时候,偶尔会看到在县政府前的小广场上聚集着十几个老婆婆,她们一起唱着我听不懂的壮族山歌,虽然如此,但是从她们欣喜的表情和那充满热情的唱腔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歌圩,听着人们表达他们的情感,传递他们的思想。 山歌是民歌的一种,是人民群众语言的精髓,是人民群众艺术集结的体现。可以这么说,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群众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具有壮族特色个性的艺术奇葩。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最根本的东西,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出口成歌,善于舞蹈,自古以来的“歌圩”等歌唱集会,皆是壮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体现。 壮族人民喜欢唱山歌,山歌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了精神需要。在漫长的岁月里,山歌经过历代族人的发展,不断变化提高,越来越成熟,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欢乐。唱山歌,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解除烦闷,增加人气,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之广,远涉天文地理,社会历史,近接花鸟虫鱼,婚姻爱情,尤其以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

壮族山歌:壮族山歌有什么特点又有多少种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山歌:壮族山歌有什么特点又有多少种类 导语: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 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历史上,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应该看作是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它是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 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便是古书上 生活常识分享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1

1 / 6 学院: XXX 专业: 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 序号: XXX xx民族音乐赏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音乐欣赏的认真学习,了解了很多关于音乐 的知识。尤其是姚老师您上课时弹奏的美妙琴声,引发了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现在我就将我上音乐欣赏课学到的现有知识对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做一简单的赏析。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壮族: 它是一个以能歌善唱著称的农耕民族,族人喜爱山歌。山歌种类有很多,如赶路山歌、放牧山歌、摇船山歌、田作山歌、情恋山歌和游艺山歌。壮族的山歌充满生活气息,族人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加之它是一个以农为生的民族,生活节奏基本上是沿着耕作的周期来进行活动的,所以很多山歌是歌唱与农家事务有关的。比如每年的开春,他们的歌唱是为了祈求本年的

丰收,典型的有三月三、花朝节、蚂拐节、牛魂节。除此它还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宗崇拜的民族,所以还有很多与崇拜祖宗、英雄人物有关,典型的有元节、莫一大王节、霜降节。大多叙事传言,喜庆祝福、交朋结友、择偶婚配等,都和山歌息息相关。 2 / 6 然后我来简单介绍一下xx民族音乐: 说起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大家都会想到三月三这个节日,三月三是壮族音乐交流形式重要的一天,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吧。壮族的三月三以前是族人选定祭祖的日子,后来也发展成为壮族的歌节。壮族人民对祭扫十分看重,祭祖那天,族人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现在的三月三发展为壮族 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壮族会很热闹,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对他们来说,他们会有很多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庆祝,如蒸五色糯米饭和做红鸡蛋,以纪念祖先、招待亲友,还要举行隆重的“歌墟”活动。壮族歌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不少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有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个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壮族民间流行的歌墟,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伤风败俗”,“有伤风化”而“悬为例禁”,下令取缔。然而,歌墟毕

试论广南壮族山歌语气词的修辞运用1(1)

文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广南壮族山歌语气词的修辞运用》 姓名陆修艳 考区云南师范大学 考号010********* 指导教师张欢 职称(学历)讲师 2013年9月23日 云南师范大学

试论广南壮族山歌语气词的修辞运用 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结果,表达人们的要求和思想愿望。而在我的民族中山歌就是人们表达的工具。山歌的传唱是文山州地区的一个特色,而广南支系的壮族山歌中的唱腔与内容是我所为之熟悉的。它里面还有丰富的修辞方式的运用,甚至比我们汉语中所用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就让我从它的特点以及一语气词等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修辞运用。 关键词:壮族山歌;民族风俗;语气词;修辞;歌谣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意义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我的家乡广南位于云南与广西交界处,广南境域古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居住着濮人、侬人、山僚、沙人等少数民族。宋仁宗五年,宋朝将领枢密副使狄青和杨文广率部征讨“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大批宋朝军队尾侬智高进入特磨道(即今广南、富宁和滇东南)。公元1055年,侬智高败走大理国后,大部宋军在此地领命从俗,逐步变为封建领主,宗支繁衍。明朝初期在云南建立二十二卫,三衔十八所,广南为二十二卫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命沐英镇守云南,这些戍守边疆之兵及家属子女就地屯田,就这样逐渐落籍下来。因此这里聚集了广大的古老壮民,山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壮族人人爱唱歌,传说古壮人是以山歌来跟先祖布洛陀对话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我是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州的孩子,我在生活当中最熟悉的当然也是我自己的民族,我熟悉它的生活方式,我熟悉它的民族风俗,我也熟悉我们本民族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方式就是山歌。山歌跟着我们民族走过了很长的道路。它也从不成熟发展到了成熟。然而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居住的习惯,那么也就决定了农

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讲了壮族山歌的由来,还有他的体裁分类、山歌诗诌,以及通过山歌产生姻缘,然后讲了壮族山歌的一些特点。 关键字: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壮族山歌主要的有壮话称为‘话诌’、‘话虽’和‘虽条’三种,即‘诗诌’、‘唱歌’和‘诗曲’。此外尚有自由体的山歌,每首无定句,每句无定字,可长可短。诗诌又名‘诗太排’。它是陈述故事之长篇诗歌.有诌人物、诌事物和诌猜谜(壮语称为‘诌鼓要’)等、如诌甘罗、诌乾隆皇.诌祝英白、诌蚊虫。歌词数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后,妇女同样地重唱一遍.若不会唱或唱错了,就会被对方取笑。反之,妇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诗诌’,新手则不敢唱。故未唱时先问对方是否能唱,不是贸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聪明有敏才,则难以应付。如‘诌猜谜’,即“鼓要”,男方先唱两句,说一件事物。如唱“声音嗡嗡地进攻,整个一夜都攻不通”给女方猜,答复的人也唱两句:说是‘蚊帐’,这就非有敏才不可。这种歌,今人能唱者已经很少。次为“唱歌”,词句一般是十句八句,较‘诗诌’少,句中限于七言.没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注重陈述他们的身世,而注重于淡情说爱,如同是唱祝英台,‘诗诌’说她去读书的经过,“唱歌”则说她和梁山伯相爱的情况。所以青年男女最爱唱这种歌,流行非常广泛。再为‘诗曲’,它与‘诗诌’和‘唱歌’不同,歌词每首只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声音较短,第一第三句声音拉长,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轮流地唱,与前两种男子唱完一条十多二十句后女子才接唱不同。诗曲较前两种歌容易唱,某些地区初学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广。壮歌又分无韵的和押韵的两种体裁。有韵的壮歌又有单押腰韵的,有重复句的不重复句的,有脚韵互押的,也有脚韵和腰韵互押的,以及脚韵头韵互押的,尤以后者较为奇特,为各种诗歌所少有。 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