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前言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歌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优秀的民间儿童歌谣是母亲给孩子最早的心灵滋养和抚慰,是儿童最早学习母语、亲近母语的范本,是儿童学习生活、认识社会最好的途径。

六盘山区儿童歌谣特指流传于六盘山区地方民间的儿童歌谣,这些出自市井村民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成为六盘山区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六盘山区方言土语的宝藏,是六盘山区历史的另一种见证,更是六盘山区民间文化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文学样式。本文以六盘山区地方文献中所收集的民间儿童歌谣以及还未收集,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童谣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突出、深远的教育、娱乐功能。

据目前六盘山区各市县“歌谣”集成资料统计,六盘山区歌谣大约有2000多首。其中儿童歌谣数量约为135余首,门类大致齐全,有催眠歌、事物歌、娱乐歌和绕口令等。内容涉及了日常生活中儿童所能触及到的方方面面,在游戏中融入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而占童谣很大一部分的游戏歌和绕口令则侧重于单纯娱乐。如《青石板上钉银针》: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针。银针明,变根葱……

这些民间歌谣的集成起到了“固化”童谣研究成果,为孩子们、家长、老师以及儿童文学创作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

本文共用五个章节分别阐述了笔者对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和形式、美学特征、地域特色以及生存现状及民间儿童歌谣走向幼儿园、小学课堂的思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包罗万象的内容

第二节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第二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纯朴的民俗风物画

第二节童稚有趣的儿童世界

第三节贴切多样的艺术手法

第四节生动可爱的艺术形象

第五节生动形象的民间口语

第三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方音

第二节方言词

第四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生存现状调查

第一节 16——25岁青年学生所知道的民间儿童歌谣调查第二节16——25岁青年学生记忆中的童谣调查

第五章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探索

第一节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障碍

一、方言和普通话的矛盾

二、方言词语所代表的物象的消逝

三、儿童游戏的变迁

第二节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走向课堂的举措

一、回归游戏,凸显娱乐功能

二、谱曲、演唱、舞蹈,彰显美育功能。

三、以诵读贯穿幼儿活动的始终,渗透教育功能。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研究

绪论

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就唱着这样的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园有桃》)可见,歌谣是传达内心情感的手段。可以想象,在没有语言文字记载之前,人们就已经用声音(即口头语)来传情达意了。其实古代劳动人民抬木头时的有节奏的呼号“杭唷!杭唷!”即是一首诗。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诗是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是肉的古体字)。这是一首狩猎歌。这首诗歌的存在说明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同时创造了人类的艺术。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劳动生存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抒情达意的产物。劳动人民向来把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作为自己表达思想、意志和愿望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民间歌谣,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与欢乐。同时,千百年来,人们以诵谣唱歌的方式来传授各种生活、生产和历史知识,从而启迪智慧、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儿童歌谣作为民间歌谣的一个分支,它和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大人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娱乐儿童、催眠儿童为目的的儿歌,还是由儿童自己个人或集体创作的反映儿童嬉戏愉悦、天真无邪情绪的歌谣,都与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关,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有关。这些歌谣往往拾取生活片段,触类旁比,顺口而联,富于幻想,成为儿童启蒙教育和娱乐活动的有效途径和艺术手段。儿童们通过儿歌享受生活、认识自然、掌握生活知识,感悟节奏韵律,学习口头语言,感受美好形象,享受音韵之美和嬉戏之乐。

六盘山区民间儿童歌谣特指流传于六盘山区民间的地方儿童歌谣。这些出自市井村民之口的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短小精悍的歌谣既是六盘山区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六盘山区方言土语的宝藏,是六盘山区历史的另一种见证,更是六盘山区民间文化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本文以六盘山区地方文献中所收集的民间儿童歌谣以及还未收集、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歌谣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作为民间文化所蕴含的地域特色、所体现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突出、深远的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