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a73012323.html,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 分期描述根据严重度分类根据治疗分类 肾损伤伴GFR正常GFR?90 T代表移植 1 或升高 肾损伤伴GFR轻度GFR为60~89 2 下降

GFR中度下降 GFR为30~59 3 GFR严重下降 GFR为15~29 4 肾衰竭 GFR<15(或透析) D代表透析 5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 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 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 陈香美 一、您知道肾脏位置、大小和结构吗? 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肾脏的外 形如蚕豆,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每个肾脏约长9-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 肾脏的主要结构包括:(1)肾小球:完成肾脏滤过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2)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局部分泌某些调节因子,排泌某些代谢产物和药物使之清除, 调节机体酸碱和水的平衡;(3)集合管和肾盂:尿液排出管路,参与机体水平衡调节。 二、人的肾脏有哪些主要功能? 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 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

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 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作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原尿”。 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 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称 。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为“终尿”) 尿180升,形成尿液 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少时, 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2.排出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 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 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急慢性肾 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则会发生代谢废物在体 内蓄积,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 3.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 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就会引起贫血。

膳食纤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膳食纤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摘要 膳食纤维被誉为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是维持人体营养与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本文综述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作用。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1.73 m-2≥3个月[1]。全世界有超过5亿不同程度的CKD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2],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中国首个CKD流行病学的多中心调查结果发布,我国CKD的总患病率为10.8%[3]。饮食营养治疗是CKD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通过饮食营养调整,可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近年也有大量研究显示膳食纤维摄入可以降低CKD的患病率及延缓疾病进展。有横断面研究显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降低CKD的患病率有关,与尿蛋白的排泄呈显著负相关[4]。适当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可延缓GFR下降,可降低CKD患者血清的CRP、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硫酸吲哚酚、胆固醇水平[5],但是我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呈下降趋势[6]。本综述从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对CKD的防治作用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 1.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最早是由Hipsley在1953年提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膳食纤维的定义一直在讨论和完善中。2008年第30届特殊膳食食品与营养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Nutrition and Foods for Special Dietary Uses)年会上对膳食纤维的定义达成了共识,定义为"膳食纤维是指10个或10个以上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且该物质不能被人体小肠内的酶水解",主要包括:可食用天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通过物理、化学、酶的方法从天然食物中获得的,基于科学证据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或人工合成的,基于科学证据被证实对生理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7]。但是各国基于不同考虑,仍然有很多国家使用"≥3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为膳食纤维"概念,我国食品标准GB/Z 21922-2008对膳食纤维的定义也同样维持聚合度≥3[8]。 2.膳食纤维的分类: 根据溶解性不同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果胶、树胶、葡聚糖、半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主要是发挥代谢功能,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餐后血糖,降低体内的毒素堆积;不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壳聚糖等,能够

儿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完整版)

儿童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完整版)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是造成高额医疗负担、致残致死的重大慢性疾病[1]。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儿童CKD一旦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旧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病死率将显著提高,且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及时诊疗儿童CKD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儿童CKD的有效防治需参考发病率和患病率等流行病学资料。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开展的关于儿童CKD的流行病学研究逐渐增多,但我国在此领域的流行病学数据相对匮乏。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可提供哪些人群、哪些地理区域具有疾病易患高风险及较差的预后结局,有利于制定疾病防治策略。ESRD(或CRF)是CKD的主要转归,此时患儿必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需要更高的医疗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重点对儿童CKD及其导致ESRD(或CRF)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肾脏替代治疗率及病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一、CKD的定义与分期

2002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组织撰写的CKD及透析临床实践指南中首次提出了CKD的定义和分期[3]。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了CKD的判定标准及分期[4],有以下肾脏损伤的标志1条或以上,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具体包括:(1)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 mg/24 h;尿白蛋白/肌酐≥30 mg/g);(2)尿沉渣异常;(3)由于肾小管原因导致的电解质和其他异常;(4)肾脏组织学异常;(5)影像学检查结构异常;(6)既往肾移植病史;(7)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 ml/(min·1.73 m2)。指南中依据GFR将CKD划分为1~5期,其中1期为GFR≥90 ml/(min·1.73 m2),肾功能正常或偏低;2期GFR为60~89 ml/(min·1.73 m2),肾功能轻度降低;3a期GFR为45~59 ml/(min·1.73 m2),肾功能轻度到中度降低;3b期GFR为30~44 ml/(min·1.73 m2),肾功能中度到重度降低;4期GFR为15~29 ml/(min·1.73 m2),肾功能严重降低;5期为GFR<15 ml/(min·1.73 m2),肾衰竭。 二、儿童CKD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全球广泛开展儿童CKD的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单中心、多

最新常 见 肾 脏 疾 病 的 诊 断 标 准

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1.起病焦急,病情轻重不一。 2.一般有血尿(镜下及肉眼血尿),蛋白尿,可有管型尿(如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常有高血压及水钠潴留症状(如水肿等),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双肾无缩小。 3.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前驱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4周发病。 4.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痊愈。 (二)急骤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 1.起病急,病情中,进展迅速,多在发病数周或数月内出现较重的肾功能损害。 2.一般有明显的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也常有高血压及迅速发展的贫血,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 3.肾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如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常于数周至数月内需以替代疗法延长生命。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有些病例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四)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1.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 2.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源性血尿。 3.可排除非肾小球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4.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1.0g/24h,但无其它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者,无其它异常,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细胞以异常为主,可称为单纯性血尿。 (五)肾病综合征 1.大量蛋白尿(>3.5g/24h); 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h);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上述四条,前两者为必要条件。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肾脏病新进展

2012年肾脏病新进展 文章作者:刘志红,章海涛,李世军,龚德华,俞雨生,谢红浪, 秦卫松 肾脏病学在2012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南得到公布或更新,对临床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实践作用,并且一些重要的肾脏疾病如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到了重新的定义和分类,而一些新技术和新型治疗药物也开始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南得到公布或更新 在2012年度,一系列重要的肾脏病诊疗指南被公布或得到更新。其中包括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公布的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和急性肾损害临床实践指南、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公布的狼疮性肾炎筛查和治疗处理指南、欧洲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及欧洲肾脏病协会-欧洲透析与移植协会(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ERA-EDTA)共同公布的成人及儿童狼疮性肾炎的推荐治疗指南等,而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也更新了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这些指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深度推广和解读,这必将有效提高中国及全球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涵盖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指南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多种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指征,规范了治疗方法和疗程。 其中指南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治疗中明确指出,LN的治疗必须以组织学改变为基础,而治疗目的是为了获得临床完全缓解。氯喹被推荐用于所有LN患者,最大剂量6~6.5mg/kg。以III或IV型为代表的弥漫增殖性LN肾炎的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指南推荐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或霉酚酸酯(MMF)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在达到诱导缓解后,推荐使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1.5~2.5mg/kg/d)或MMF(1~2g/d,分次服用)维持治疗。 KDIGO公布的急性肾损害临床实践指南确定了急性肾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分期、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指南不推荐使用利尿剂、小剂量多巴胺及重组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预防或治疗AKI;不主张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感染治疗;呼吁重视造影剂导致的AKI (Contrast induced AKI,CI-AKI),如对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使用造影剂检查时应慎重,推荐使用等渗或低渗碘造影剂,避免高渗造影剂导致的CI-AKI。 指南还推荐使用等张生理盐水扩容治疗,不主张口服液体治疗。对于AKI的透析干预治疗,指南虽然没有提出循证学依据,但认为当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330006 涂卫平危志强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约9.4%。目前,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呈现“三高 一低”的状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低知晓率。因此,加速开展对慢性肾脏 病的筛查和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有关CKD评估、分类和分层的临床实践指南中, 提出了CKD及其分期的概念。 1.1. CKD的定义: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害(kidney damage)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低于60 ml/min/1.73m2持续至少3个月;肾脏损害是指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害的实验 室检查指标(如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1.2. CKD的分期及防治目标(见表1)。 表1. 美国KDOQI专家组对CKD分期方法的建议 分期特征GFR水平防治目标-措施 (ml/min/1.73m2) 1. 肾损害伴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 延缓CKD进展 2 肾损害伴GFR轻度降低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 降低CVD)患病危险; 3 GFR中度降低30-59 减慢CKD进展; 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低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终末期肾病)<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注:透析治疗的相对指征为GFR=8-10 ml/min,绝对指征为GFR < 6 ml/min;但对晚期糖尿病肾病,则透析治疗可适当提前至10-15 ml/min。 CKD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将肾损害及GFR的水平作为CKD诊断、分期的重 要依据,而淡化了基础疾病。CKD定义可以促进CKD的早期发现,并且根据GFR诊断CKD,进行 病情程度分级,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CK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所有各种类型的慢性肾脏疾病的统称,它不能代替具 体肾脏疾病的诊断。 2.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2.1.加强卫生宣教,筛查高危人群,重视早期防治 众所周知,CKD发病率高,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症状。因此,加强各层面人群 的卫生宣教和健康筛查对CKD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意义重大,具体措施有:①.对正常人群,

肾内科健康教育-文档

肾内科健康教育书 以我关心、耐心、爱心 换您放心、安心、舒心 肾病早期症状 病状一: 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这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病状二: 尿变色。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立即就诊。 病状三: 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尿量平均为1500毫升,每天4-8次。如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聚减或徒然增多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肾脏病变。 症状四: 夜尿。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症状五: 水肿。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会出现在双脚裸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症状六: 腰痛。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慢性肾衰竭(CRF)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竭是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代谢产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一、病因: 1、肾脏本身疾患,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肾结核等。 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 3、慢性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 4、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肾炎。 二、主要症状: 1、胃肠道表现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粘膜出血,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 2、血液系统表现主要为贫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另一表现是出血倾向,常有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3、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之一。 4、皮肤瘙痒是常见症状,有时难以忍受;尿毒症面容:面部肤色常较深且萎黄,有轻度浮肿感。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导致水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三、饮食指导: 1、透析前应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日限制在30克左右(0.6g/kg/d),且要求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牛奶等;透析后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1.0-1.2g/kg/d);尽量少食花生、蚕豆、绿豆、赤豆等植物蛋白。 2、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3、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盐摄入。 四、休息与活动: 1、避免过劳、受寒感冒。 2、在严重贫血、出血倾向、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时,要注意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 3、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缓解期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活动量过大,谨防骨折。 五、用药指导: 1、肠道透析药如生大黄、肾衰宁、包醛氧化淀粉等,经胃肠道不吸收,可长期使用,其有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不需停药。 2、常用降压药有:心痛定、洛订新、代文、波依定、特拉唑嗪、替米沙坦等,注意在使用降压药过程中,从卧位起床时先床边坐几分钟,然后缓慢站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 3、常用纠正贫血药有:宁红欣、叶酸、速力菲等,注意速力菲应饭后服用并忌茶,如有黑便可能与速力菲中的铁剂有关,不需紧张。 六、康复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由于钙代谢失常引起骨质疏松,要注意安全,防止骨折,因有凝血异常,要防碰伤跌伤。 2、因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营养不良等易致感染,要积极防治。 3、定期随诊。 4、发生瘘管、血管通道阻塞或有感染应随时就医。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 )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 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 )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 性肾脏病(CKD )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 CKD 随访资料,以预 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 CKD 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 有持不同 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 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 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 )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 )提出了 CKD 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 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 (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 的CKD 分期系统 注:GFR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 ml/ ( min ? 1.73m2 )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 )的KDIGO 采纳了 CKD 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 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 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 CKD 流行病 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 CKD 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

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 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 )、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 )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 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 )患 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 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疑,而这将造成不必要的公共卫生资源浪费和肾内科医师负担增加。因此,有学者建议应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肾 功能降低的标准进行重新调整。 分期标准片面?研究显示,在相同CKD分期中,与无白蛋白尿/蛋白尿的患者相比,存在白蛋白尿/蛋白尿者发生死亡、心血管事件及进入ESRD的风险增高。 因此,仅根据肾功能对CKD患者进行分期,而不考虑白蛋白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病”或非病?单纯白蛋白尿者(不合并糖尿病或无其他肾脏损害证据,且肾功能正常者)是 否应被称为肾脏病”患者,也受到质疑。 有学者认为,CKD 1?2期与不良预后间关系不明确,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故其应被称为“CKD危险因素”而非病”。 但同时,许多代表提出,由于现行CKD分期标准推广时间不长,在制定新的CKD定义和 分期系统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修订导致临床使用的混乱。 资料 大多数疾病的分期遵循由轻到重,逐渐进展的规律。分期越晚,其进展越迅速、合并症越多、 临床预后越差,而预后是检验分期系统合理性的最有力证据。由此,KDIGO提出,CKD的

肾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版详解

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血尿的定位诊断 (一)肾小球与非肾小球血尿的判断 1.管型尿:如能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更是肾小球血尿的的特征,但尿沉渣中红细胞管型数量不多,普通显微镜检查容易遗漏,如能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则较易观察到管型。 2.尿蛋白测定:血尿伴有明显的蛋白尿常是肾小球血尿。若肉眼血尿,而其尿蛋白>1g/24h,或定性>++,则提示肾小球疾病。但必须指出,有些肾小球疾病可无蛋白尿,而仅表现血尿。 3.尿红细胞形态:用位相显微镜(PCM)观察尿沉渣,是确定肾小球性血尿的主要方法,肾性血尿畸形红细胞率>80%。1982年,Fairley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血尿的来源,Fairley诊断标准如下: (1)尿红细胞:①5个/H.P为“+”;②6~20个/H.P为“++”; ③21~50个/H.P为“+++”;④51以上/H.P为“++++”。 (2)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 (3)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2种以上的多样变化。 (4)混合形血尿:正常、变形红细胞均在“+”以上,以偏多的一种为诊断依据。 (5)判断结果:变形红细胞血尿,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形血尿,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均一红细胞或以均一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形血尿

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4.尿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分析:采用自动血细胞计算仪测定新鲜尿标本红细胞平均容积和分布曲线,如平均容积≤72fl,且分布曲线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多源于肾小球。 (二)上尿路与下尿路出血 1.上尿路出血:多呈暗棕色尿,无膀胱刺激征,有时可见蠕虫样血块;有时伴肾绞痛;有血块者通常不是肾小球疾患,而是输尿管、肾盂出血或肾肿瘤出血。 2.下尿路出血:尿三杯试验对诊断下尿路出血特别有帮助。嘱病人排尿于3个玻璃杯中,不要间断,第1杯10~15ml,第3杯10~30ml,其余排入第2杯中,作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查。如第1杯细胞增多(初段血尿)则为前尿道出血;第3杯红细胞增多(终末血尿),则多为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后尿道或精囊出血;3杯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程血尿),则为膀胱颈以上的出血。 二、血尿的根底疾病诊断 (一)肾小球疾病:已确定为肾小球性血尿者,再进一步作相关的筛选性检查,分清其为原发或继发,例如检查血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和补体等,以排除狼疮性肾炎等,从而最后明确其根底疾病。肾活检可提供组织学的诊断,对40岁以下血尿病人的诊断尤有价值。随着肾组织形态学检查技术的完善与精确,已使更多的所谓原因未明的血尿得以明确为肾小球疾病。 (二)非肾小球疾病:若为非肾小球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肾

慢性肾功能不全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健康教育 一、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可分为四期: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肾功能不全衰竭期;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常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多囊肾、SLE、梗阻性肾病、糖尿病等。 二、治疗原则 1.原发病和诱因治疗 2.饮食疗法 3.替代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 三、护理措施 1、病室或居室应保持充足的阳光、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空气清新。 2、监测血压、尿量、体重变化,并做好记录。 3、加强饮食管理: 1)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应当低蛋白饮食,这样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可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即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 2)忌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富含植物

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少,而非必需氨基酸多,过多摄入会加重氮质血症。同时要控制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等。 3)钠盐的控制:患者若有低血钠现象,不用忌盐;如患者有水肿、血压升高,则要用少盐饮食,每日控制2-3克,患者尿少、血钾升高时,应限制钾盐摄入量,禁食含钾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蘑菇、土豆、莲子、瓜子、瘦肉。 4)采用麦淀粉:一般的米、面等主食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不利于尿素氮的下降,麦淀粉无此弊端,热量又高,故可用麦淀粉代替主食。也可以多食藕粉、粉丝、凉皮等。 5)慢性肾衰竭病人在饮食烹调上应多蒸,少用油炸和煎炒,因为后两种烹饪方法可产生多量的甲基胍,后者是很强的尿毒症素。 4、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皮肤、口腔及外阴护理,避免受凉,感冒。穿宽松棉质衣服,合脚鞋袜。 四、出院指导 1、出院后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切忌劳累。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时切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 3、出院后一定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或药量。 4、对伴有高血压肾病患者,应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保证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5、出院后定期复查,慢性肾衰病人应每月复查尿素氮、肌酐,如病情有变化及时住院治疗。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 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 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 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 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疑,而这将造成不必要的公共卫生资源浪费和肾内科医师负担增加。因此,有学者建议应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肾功能降低的标准进行重新调整。 分期标准片面?研究显示,在相同CKD分期中,与无白蛋白尿/蛋白尿的患者相比,存在白蛋白尿/蛋白尿者发生死亡、心血管事件及进入ESRD的风险增高。 因此,仅根据肾功能对CKD患者进行分期,而不考虑白蛋白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病”或非病?单纯白蛋白尿者(不合并糖尿病或无其他肾脏损害证据,且肾功能正常者)是否应被称为“肾脏病”患者,也受到质疑。 有学者认为,CKD 1~2期与不良预后间关系不明确,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故其应被称为“CKD危险因素”而非“病”。 但同时,许多代表提出,由于现行CKD分期标准推广时间不长,在制定新的CKD定义和分期系统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修订导致临床使用的混乱。 资料

慢性肾病的分期标准及相关指标计算

慢性肾病(CKD)的分期标准及相关指标计算 一、概述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该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美国肾脏基金会所属“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工作组于 2002 年制定了CKD 定义和分期标准。2005年国际肾脏病组织修改CKD 定义和分期标准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于2012年组织工作组制定了C K D临床实践指。 二、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出现表 1 中任何一项指标,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 三、慢性肾脏病筛查 (一)筛查的意义 慢性肾脏病往往起病隐匿,患者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疾病知晓率低。当疾病发展至G3期时,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和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的风险显著增高;慢性肾脏病如能得到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甚至可以逆转,所以筛查C K D意义很大。(二)对象和方式 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要进行筛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的检测。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 (>65 岁 ) 及肥胖等,应开展一级预防,每半年开展一次慢性肾 脏病防治知识宣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 / 肌酐比 (ACR)和血肌酐的 检测以估算 GFR(肾小球滤过率)。 四、慢性肾脏病分期

根据慢性肾脏病分期可以对慢性肾脏病进展实施评估,还可以根据分期及危险分层,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与诊疗措施。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 (GFR) 分为 5 期,见表 2。 五、慢性肾脏病危险分层 影响慢性肾脏病不良预后的因素:(1) 慢性肾脏病病因;(2)GFR 分期;(3)尿白蛋白分级;(4) 其他危险因素和合并症。慢性肾脏病根据 GFR 分期和白蛋白尿分级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见表3、表4。 六、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计算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 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 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48-1)。 表48-1 我国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 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 205 (ml/min) (μmol/l) (mg/dl) 肾功能代偿期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CKD2 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CKD3 期 肾功能衰竭期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CKD4 期 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CKD5 期 注: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 或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133μmol/l 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显然,CKD 和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 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CKD 患者中的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 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CRF 的主要病因,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在CRF 各种病因中 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也有明显增高趋势。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ischemic nephropathy),在老年CRF 的病因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临床表现】 在CRF 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在CRF 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CRF 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当常见。在这类代谢紊乱中,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在部分轻中度慢性肾衰(GFR>25 ml/min,或血肌酐<350μmol/l)患者中,部分患者由于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或肾小管HCO3 -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因而可发生 正常阴离子间隙的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即肾小管性酸中毒。当GFR 降低至<25 ml/min (血肌酐>350μmol/l)时,肾衰时代谢产物如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高氯血症性(或正氯血症性)高阴离子间隙性代谢性酸中毒,即“尿毒症性酸中206

常见的肾脏病诊断标准

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一)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1 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预后良好"病情于8周内显著减轻或/临床痊愈0;(2)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3)起病前1周~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在诊断上有可疑者,或不能排除继发于全身疾病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者,应 作肾活检,其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 2 治疗注意事项以往主张注射青霉素10d~14d,但其必要性目前有争议"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是主要的,注意本病恢复期,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忌温补" 3 急性肾炎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消失,合并症完全恢复,尿化验接近正常,即尿蛋白[0.2g/24h,尿红细胞[3个/HP,肾功能正常"(2)好转:急性肾炎的症状消失,即水肿消失,血压正常,合并症好转"尿常规红细胞4~10个/HP,尿蛋白0.3~1.0g/24h,偶有颗粒管型,肾功能正常"(3)未愈:未达到好转标准"(4)恶化:原有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仍存在或加重"如仍有高血压,蛋白尿!红细胞尿依旧或加剧,肾功能恶化" (二)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1 诊断标准(1)起病急骤,似严重急性肾炎"(2)有急进性肾小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少尿突出,血尿明显,病情急剧恶化,常有迅速发生和发展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如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多

在几周至几个月内发展至肾衰竭"(3)排除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如SLE等)即可诊断为原发性"(4)肾活检常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 治疗注意事项MP冲击疗法:(1)适应证主要是急进性肾炎中的第2型和第3型(ANCA相关型);(2)把握治疗时机,力争在细胞新月体阶段时进行,早期应用有望阻止病情发展;(3)剂量为MP1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d为1疗程"在疗程结束后,用泼尼松及CTX常规疗程"如有必要,于5d后,可作第2次冲击,但不能超过3个疗程"在使用激素时,其中药配合请参考肾病综合征节"在疾病的全过程中,除辨证施治外,均需重用活血化瘀药物" 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强化治疗后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者"(2)显著缓解: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肾功能有明显改善,甚至或在透析中病人可脱离透析,随访半年未出现恶化者"(3)部份缓解:强化治疗后,病情好转,肾功能有 所改善,不需透析治疗,随访半年逐渐转为慢性病变"(4)无效:强化治疗后,不能制止病情进展,病人需透析治疗" (三) 肾病综合征 1 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3.5g/d);(2)低蛋白血症(<30g/L);(3)高脂血症;(4)水肿,其诊断标准以(1)和(2)为必需具备的条件;(5)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由糖尿病肾病等引起),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 治疗注意事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1)激素:应采用

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7-06-06T15:03:51.1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8期作者:张萍丽陆云晖 [导读]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率、运动适度率、合理饮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90-0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如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健康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保健知识技术的教育和指导,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CKD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就结果进行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6例,女104例;年龄 24~63岁,平均年龄(43.5±9.5)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病程(6.2±3.9)年;原发疾病类型:肾病综合征38例,慢性肾炎综合征34例,肾盂肾炎30例,慢性肾衰竭32例,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肾病24例,痛风性肾病6例,狼疮性肾炎6例;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独立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能顺利配合完成研究,对本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同意。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疾病基本知识的讲解,帮助建立正确的对疾病的认识;告知患者饮食、用药及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2.1对健康教育对象进行评估责任护士结合患者入院信息表、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理状况评估、社会文化背景、学习态度及以往学习经历和效果。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及护理需求并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 1.2.2入院宣教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入院宣教,如患者病情急重可先进行病情处理再进行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在进行入院宣教时应该面带微笑,积极热情主动,帮助患者适应环境,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检查、治疗。 1.2.3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针对疾病的诱因、病情进展、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可将内容印制成图文结合的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 1.2.4用药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不得漏服、随意减量或停药,对于存在随意增减药量可能性的患者,可在药盒上帮患者标注清楚药物用法及用量;同时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1.2.5心理指导 CKD患者由于长期受病魔困扰,且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和蔼亲切,避免做哑巴护士,取得患者信任;帮助患者倾诉内心想法了解其心理状况,在从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 1.2.6饮食指导 CKD患者的饮食习惯对病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食物选择上,可依据具体患者的病情给予建议。总体来说,对于肾病患者,由于代谢机能紊乱,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的原则,但同时需保证足够热量的摄入,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饮食的种类,告知饮食的目的、原因及配合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评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率、运动适度率、合理饮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CKD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肾脏慢性损害,肾脏慢性损害进一步导致机体内各项平衡被打破,引发是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潴留;最终导致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性的、系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模式,通过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接受健康教育的人群掌握疾病基本知识、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掌握情况,帮助其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2]。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