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中国农业会计2009—10

借:坏账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

2.抵销本年度内部发生的应收与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

×××

贷:应收账款

×××3.抵销本年度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其抵销方法与计提时作相反分录。如果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是计提坏账准

备,其计提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则抵销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如果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是冲销坏账准备,其冲销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则抵销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坏账准备”项目。

作者单位:张裕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小

轩)

工作研究

!!!!!!!!!!!!!!!!!!!!!!!!!!!!!!!!!!!!!!!!!!!!!!!

润表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增长潜力的重要报表,也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

要依据。尤其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众多,受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查看一下利润表的几个指标,并以此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正确理解和分析利润表是有效利用利润表的前提。

一、正确理解利润表信息的含义

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开始执行与国际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最大亮点是利润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利润表要素内容的调整、

利润计量基础的变化及利润表项目结构的改变上。与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相比,新利润表能够提供更

加详细和全面的利润信息,增进了利润表关于公司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

透明性和有用性,但伺时也增加了利润表信息的复杂性,给正确理解利润表信息增加了难度。

(一)利润表要素内容中增加了“利得”和“损失”。旧企业会计准则定义的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企业会计准则尽管仍然沿用了这六大会计要素,但对部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了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的利得和损失。将利润构成中的利得和损失单独列报,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

(二)利润确认计量基础中适度应用了“公允价值”。新企业会计准则不再完全强调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而是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应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是一种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

(三)利润表项目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利润表在项目构成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即不再区分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只是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新增)、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新增)、投资收益。这样处理既有利于集中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总体成果,也有利于简化利润表。

2.营业利润的项目构成有所变化。在旧的利润表中,投资活动不列入企业的营业活动,投资收益放在营业利润以外与营业谈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

文/李金泉

52

工作研究

外收支净额并列;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活动列为企业的营业活动之一,由此产生的投资收益作为企业营业收益列入营业利润中。同时,新准则将部分利得和损失,如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也记入了营业利润,使得营业利润的内容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笔者认为,这种变化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投资活动已成为许多企业获得收益的主要渠道之一,确认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并进行单独披露,符合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对直接计入利润表的利得和损失单独列示。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规定,在利润表中对“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要单独列示。更多地强调公允研值的计量,将更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利润,符合经济利润观。通过公允价值变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在金融市场逐步全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能对其进行初始确认,还能进行后续确认,揭示企业蕴藏的潜在风险,便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理性的决策。

4.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将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未实现的资产利得和损失,直接纳入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部分,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新准则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改为计入营业外收入)、使营业利润中不仅包含了企业基本生产经营业务的利润,还包含了基本生产经营业务之外的投资收益;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中不仅包含了已实现的利润,还包含了未实现的利润及债务重组收益等非经常性利润的内容。

在收益组成上,以全面收益观取代当期营业观。全面收益理论采用“资产负债观”代替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确认收益。全面收益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及时地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

5.每股收益指标计算方法的变化。上市公司按原会计准则定期披露的每股收益,是按照全面摊薄法计算的,即直接用报告期的净利润除以期末的股份数。在新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考虑股份变动的时间,加权计算得出基本每股收益。相对于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进一步考虑了股份变动的时间因素及其对全年净利润的贡献程度;另外;对于发行有可转换债权等可能影响股本规模的公司,还要考虑潜在的稀释性股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二、正确理解利润信息的三种关系

在分析和运用利润表的信息时,只有正确理解利润的层次关系、利润波动与公司风险的关系和利润大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利润表信息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一)正确理解利润的层次关系。对于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中的利润,应分清两方面的层次关系:一是实现与未实现的关系;二是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关系。从实现与未实现的关系分析,利润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已实现并收到现金的利润;二是已实现但尚未收到现金的利润;三是由持有资产的市价发生变动引起但尚未实现的损益。这样区分,有利于评价企业的利润质量。从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关系分析,利润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持续性和预测性的利润,如主营业务利润、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等;二是持续的、不易判断的、没有预测价值的利润,如证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等。这样区分,有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正确理解利润波动与公司风险的关系。公司所持资产的公允价值主要受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波动的影响,其影响因素通常不受公司管理当局的控制。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引入一般伴随着利润波动的加剧。我国执行新会计准则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反映了这一状况,有的上市公司2007年的利润十分优秀,但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而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为巨额负值,使得2008年1季度的利润变为亏损。这是否意味着,公司风险也随着利润波动的加剧而增大了呢?当然不是。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利润表,其作用在于揭示了这部分变动的风险,而不会增加公司的风险。因为无论揭示与否,这部分风险都是真实存在的。与不揭示相比,揭示这部分风险不仅有利于向报表使用者披露更加全面、透明的相关信息,而且也利于公司自身及时防范这部分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公司的风险。

并且,并非所有的波动都对公司意味着相同的风险。如果果仅仅是公司持有资产损失增加,可能只意味着公司持有资产当时清算价格的下降,其损失并不一定会真实发生。因为公司如果继续持有这部分资产,其价值仍可能在将来随着所持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回升

。因此,惧怕利润波动的心理、以及机械地将

53

中国农业会计2009—10

利润波动与公司风险联系在一起来认识,都失之偏颇。

(三)正确理解利润大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一般财务理论认为,公司价值应该与公司未来资产收益的现值相等,即公司价值是公司未来收益的贴现值总和。在理论上,通常将利润作为预测公司未来收益的基准。然而,不同性质的利润在预测中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利润中越是具有持续性和预测性、可产生持续现金流的部分,在公司定价中的权重越大;持续性难以判断、没有预测价值的部分,则权重较小或不加以考虑。而基于公允价值变动和证券投资产生的收益,通常被认为是难以预测和不可持续的,在定价中的权重较小,并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大的影响。那么,是否可以说,会计利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变小了呢?当然也不是。新会计准则在揭示了其他可持续利润的同时,也揭示了公允价值变动及证券投资收益这部分不可持续的利润,使得公司定价所需的信息更加详尽,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分析公司的价值,公司定价中权重较低的不可持续利润部分波动较大,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基本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企业财务评价中最基本的方法,它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股权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信贷人评价信贷风险作出信贷决策的基本依据。采用新会计准则后,利润表的要素内容、计量基础及项目结构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利润表的这些变化,对财务比率尤其是对盈利能力比率的分析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基本每股收益等。

(一)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等于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成本后的毛利除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由于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表(以下简称新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这为计算、分析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带来了一些困难。若只是简单地用新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来计算毛利率,则难以准确地判断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毛利率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因此,为了较准确地计算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应根据分部报告进行分析计算。

(二)营业利润率是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获利能力。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但新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不仅包括营业收入形成的利润,还包括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而使得计算营业利润率的分子与分母的可比性大大降低。若不做进一步的分析,则可能对营业利润率产生错误的解读。笔者认为,可考虑计算两个营业利润率。一是直接用新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比较,一是将新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余额,再与营业收入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较准确地反映营业利润率的真实涵义,还便于判断投资收益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程度。

(三)总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但新利润表中包含了不受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且波动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计算分析总资产利润率时,如果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则可能得出不当的分析结论。因此,笔者建议,在计算总资产利润率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净利润中扣除,或者在直接以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比较的基础上,再计算一个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总资产利润率,以反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利润表的变化对净资产利润表的影响与总资产利润率相似。

(四)基本每股收益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众多财务数据中,每股收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财务数据。它反映了企业某会计期间内平均每股普通股所获得的收益,是衡量普通股持有者获得报酬水平的重要依据。在分析每股收益时应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当上市公司有发行(或增发)新股等行为时,按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每股收益,较原会计准则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要高。2007年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有较大的增长,除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外,每股收益计算方法的改变导致每股收益提高,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如某公司20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0万元。2006年年末的股本为8000万股,2007年4月8日,以截至2006年总股本为基础,向全体股东10送10股,总股本变为16000万股。2007年11月29日再发行新股6000万股。按照新会计准则计算该公司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52元/股(25000÷(8000+8000+6000×1/12)),按照旧会计准则的全面摊薄法计算的每股收益为1.14元/股(25000÷(8000+8000+6000))。在净利润指标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新会计准则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较旧会计准则计算的每股收益高出33%。

二是在计算、分析和运用每股收益时,应注意经常性利润和非经常性利润、已实现的利润和未实现的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即要重点关注证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债务重组收益等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每股收益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仅仅依赖每股收益指标进行投资,片面、孤立地看待每股收益的变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的判断产生偏差。因此,投资者在使用该指标时,要结合其他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相关要素,综合进行分析判断。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责任编辑:小轩)

工作研究

54

中国农业会计2009—10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编制单位: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 单位:百万元 2012年度2011年度增减额增减%一、营业收入4683050776-3,946-7.77%减:营业成本3196332252-289-0.90%营业税金及附加166259-93-35.91%销售费用39744215-241-5.72%管理费用336730633049.92%财务费用135880755168.28%资产减值损失-74403-477-118.36%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号填列)-139-68 -71104.41% 投资收益(损失 号填列)161141 2014.18%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538 -13-34.21%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60979847 -3,750-38.08% 加:营业外收入10071022-15-1.47%减:营业外支出22477147190.91%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532 -7-21.88%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 号填列)688010792 -3,912-36.25% 减:所得税费用8691430-561-39.23%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60109361 -3,351-35.80%

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 383 -383-1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68648 -2,962-34.25% 少数股东损益324712-388-54.49%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0.75 1.14 -0.39-34.15% (二)稀释每股0.75 1.14 -0.39-34.15% 六、其他综合收-56-32 -2475.00% 七、综合收益总59549329 -3,375-36.1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56328616 -2,984-34.63%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322712 -390-54.78% 通过分析三一重工利润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较2011年降低了3,946百万元,降低幅度为7.77%,说明公司的经营规模有所下降。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利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利润6097百万元,比上年减少了3,750元,降低率为38.08%。减少幅度较大,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减少主要是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比上年降低3657百万元引起的,同时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20百万元,这也是导致营业利润增长的有利因素;由于销售费用比上年减少241百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增长304百万元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增长551百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比上年减少71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减少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作业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财务分析主体中,需要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全部内容进行财务分析的是(B)。 A、权益投资者 B、经理人员 C、债权人 D、注册会计师 2、下列属于金融资产的是(B)。 A、长期权益投资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递延所得税资产 D、长期权益投资的应收股利 3、某企业2009年和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和9%,总资产周转次数分别为2和1.5,两年的产权比率相同,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权益净利率变动趋势为(B)。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中,对于一般盈利企业,假设其他情况相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权益乘数大则财务风险大 B、权益乘数小则权益净利率小 C、权益乘数小则资产负债率小 D、权益乘数大则总资产净利率大 5、某盈利企业当前净财务杠杆大于零、金融资产不变、股利支付率小于1,如果经营效率和股利支付率不变,并且未来仅靠内部融资来支持增长,则该企业的净财务杠杆会(C此题不太会)。 A、逐步下降 B、逐步上升 C、保持不变 D、三种都有可能 6、某公司上年负债年利率为8%(按年末数负债计算),现金流量比率为1.2,年末流动负债为1500万元,占年末负债总额的50%,则上年的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为(B)。 A、10 B、7.5

C、12.5 D、6.2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 A、货币资金属于经营资产 B、短期权益性投资属于经营资产 C、应收利息属于金融资产 D、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 2、某商业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比率为0.7。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和现金资产组成,一年按360天计算。则下列各项计算结果正确的有(ABCD)。 A、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4天 B、2010年存货周转天数为90天(按销售成本计算) C、2010年年末速动资产余额为960万元 D、2010年年末流动比率为1.95 3、下列关于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D)。 A、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费用-金融负债增加 B、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投资资本增加 C、税后利息费用=税后债务利息 D、股权现金流量=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4、下列关于短期偿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营运资本的合理性主要通过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来评价 B、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 C、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很正常 D、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属于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内因素 5、某公司无优先股,2011年12月31日普通股每股市价40元,股东权益为2060万元;2011年销售收入1612.5万元,净利润为1075万元;2010年12月31日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2011年4月1日增发120万股,2011年11月1日回购90万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其他不太会了)。 A、2011年末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为1075万股 B、2011年市盈率为40 C、2011年市净率为20 D、2011年市销率为1.5 三、计算题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1)

解读上市公司利润表新变化 2006年2月,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内容及呈报进行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及国际 会计准则的改进,这时的“利润”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利润,其质量和实质都有所变化,下面给予简单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 其中主要体现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除存货外的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一)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原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基本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这三者的计量。 (二)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 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 1、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并同时满足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两个条件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资产减值产生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5、债务重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四、五、六、七条中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的定义和构成 损益表定义 又称为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损益表模板: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

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合并损益表 合并损益表适合于运用于母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带领公司群的状态,同时也要用到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合并损益表在于把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有效地看作一个整体。它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

2015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发布作业)

2015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发布作业)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计算分析题 1.(10分)某公司2015年12月31日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金额(元)负债与股东权益金额(元) 货币资金5000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净额应交税金5000 存货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净值58800实收资本60000 未分配利润 合计86400合计 补充资料如下: (1)年末流动比率为1.5; (2)年末产权比率为0.8; (3)以营业收入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为15次; (4)以营业成本和年末存货计算的存货周转率为10.5次; (5)本年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为63000元。 要求:填写简化资产负债表中空白部分的数据。

2.(15分)ABC公司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如下: 2013年2014年2015年 销售额(万元)400043003800 总资产(万元)143015601695 普通股(万元)100100100 留存收益(万元)500550550 所有者权益(万元)600650650 权益乘数 2.39 2.50 流动比率 1.19 1.25 1.20 平均收现期(天)182227 存货周转率(次)8.07.5 5.5 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0.50.460.46 销售毛利率20.0%16.3%13.2% 销售净利率7.5% 4.7% 2.6% 假设该公司没有营业外收支和投资收益,所得税税率不变。 要求: (1)利用因素分析法说明该公司2015年和2014年相比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2)分析说明该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及其原因; (3)假如你是该公司的财务经理,在2016年应从哪些方面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注会讲义《财管》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五) 总结 1.指标的计算、分析及影响因素 【例题11·计算题】甲公司是一个材料供应商,拟与乙公司建议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确定对乙公司采用何种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此,甲公司收集了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下: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要求: (1)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速动比率。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2)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并评价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3)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评价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影响。(2014年) 【答案】 (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平均金额÷流动负债平均金额=[(100+100+500+460+2850+2660)/2]÷[(2350+2250)/2]=1.45 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实际坏账很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从而降低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均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97.5+32.5+500)÷(500+100)=1.05 乙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略大于1,说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勉强可以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由于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而利息支出却是固定的,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弱。 (3)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4500÷[(2850+150+2660+140)÷2]=5 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余额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会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使用赊销额,由于无法取得赊销数据而使用销售收入计算时,会高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乙公司2013年减少了赊销客户比例,现销比例增大,会进一步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例题12·多选题】某企业营运资本为正数,说明()。 A.流动资产有一部分资金来源靠长期资本解决 B.长期资本高于长期资产 C.营运资本配置率大于1 D.财务状况较稳定 【答案】ABD 【解析】营运资本=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大于长期资产,一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1、你会关注上市公司哪些财务会计问题? 答:我会关注上市公司必要的公司财务数据和经营业务信息等。阅读上市公司的报表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想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企业发展情况、财务状况、是否有投资价值等,阅读报表对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企业的报表内容非常简洁明了,只占三大证券报的一个版面,掌握上市公司年报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信息都基本集中在这个简报当中,简报有几个重要部分,抓住了这些部分的要点,就可对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三部分。 (一)会计数据部分阅读要领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获利能力、每股收益、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这些都是必须详细了解的。 1、常见的评价指标 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通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进行衡量。由于目前整体市场(剔除亏损股)的平均市盈率在14倍左右,所以蓝筹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12倍左右或少于12倍;其净资产收益率每年至少要保持在6%-10%之间;但每股收益的多少才算是蓝筹股,这需要就个股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只股票的股本结构大小不一,净资产高低也不同。 2、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看公司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总额和每股收益。净利润总额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相对盈利水平。每股收益的历史比较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增长与股本扩张之间的关系,如果每股收益并未随股本的扩大而受到稀释,那说明公司的外延式增长是合理的,为投资者所能带来的回报稳定而持久,相反,则说明公司的成长能力有限,如果是由于再融资所导致的股本扩大而使得每股收益下降,那就表明,公司募集资金所投项目还未产生效益或所产生的效益还不如原有存量资产所创造的利润。 3、研究利润构成看公司的利润含金量 主营业务利润可以反映公司盈利是否稳定,如利润来源大多数是依靠主营业务,那么其盈利就比较稳定;如果在净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所占比重非常少,则说明公司盈利情况不稳定。要观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真正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还是来自于偶然性收入,如: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因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而调整的利润等。还要注意有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甚至是直接变卖家产,更有极少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在财务上的技术处理,给业绩注入水分,在读年报时要仔细鉴别。如:其它业务利润和其他营业利润往往是一次性的,但不能持续。 4、如何观察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潜力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炒股票是炒未来,只要上市公司有成长性,即使市盈率较高,也常被做为炒做对象,因为市盈率会随着公司的成长而降低。要想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长性,应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逐渐提高,主营业务是否有发展潜力,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处于垄断性地位,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是逐年稳步提高还是缩小,都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同比增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从CPA 考试来说,财务分析这一章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章节,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2004年试题的分数为16.5分,2003年试题的分数为4.5分,2002年试题的分数为14分,2001年试题的分数为8分,2000年8分,平均分数10.2分;从题型来看,单选、多选、判断、计算、综合都有可能出题,因此要求考生应全面理解、掌握,主观题的考点主要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的运用。 本章从内容上看与2004年相比,修改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对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计算作了修改,二是删除了现金流量表分析中有关收益质量分析的内容。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对象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P36 1.比较分析法 (1)按比较对象分类(和谁比) 1)与本企业历史比 2)与同类企业比 3)与计划预算比 (2)按比较内容分类(比什么)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分析综合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综合指标的影响 指标分解和连环替代 第二节基本财务比率 3.资产管理比率 4.盈利能力比率 学习方法: 1.牢记各比率的计算公式 2.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熟悉报表项目之间的因果、勾稽关系。 3.对不同大类的财务比率,一方面要知道它们的共性,另一方面要知道它们的差异,这样才能理解他们在财务分析中的特定作用。 4.要掌握解题技巧,抓"核心指标",找"问题指标"。 基本内容:

一、偿债能力比率 掌握指标的计算、含义及影响因素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变现比率 --针对流动负债偿还 XX资产/流动负债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进一步区分,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一般来说,如果不特指的情况,通常把存货作为非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扣除存货那部分都作为速动资产。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剔除存货的原因:P、41 (1)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 (2)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做处理; (3)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 (4)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P、41 保守速动比率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分析: 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P、41 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速动比率分析: 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没有统一标准的速动比率。 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 假如现在要考虑速动资产,由于B企业是现销,会有较多货币资金,但企业没有必要持有太多闲置的货币资金,只要持有能够保证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满足最佳持有额就可以了。A企业是赊销,A要正常经营,也要有一个最佳持有额,但A企业在应收账款上还要占用资金。如果算这两家企业的速动比率的话,可以看出来B企业速动资产少了一块应收账款,所以这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会低。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3.其他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 表外因素P、42 (1)增强变现能力的因素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2)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3)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 主要是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例题1:影响保守速动比率的因素有()。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例·多选题】假定企业的长期资本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增加长期资产会降低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B.增加长期资产会提高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C.减少长期资产会降低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D.减少长期资产会提高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资 产-流动负债,当长期资本不变时,增加长期资产会降 低营运资本,而营运资本的数额越大,财务状况越稳 定,增加长期资产会减少营运资本,所以,选项A正 确;减少长期资产会提高营运资本,从而提高财务状况 的稳定性。所以,选项D正确。 【例·单选题】下列业务中,能够降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 )。 A.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一台大型机械设备 B.企业从某国有银行取得3年期500万元的贷款 C.企业向战略投资者进行定向增发 D.企业向股东发放股票股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 素。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包括三项:(1)与 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2)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付 款;(3)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阶段付 款。

【例·单选题】下列关于权益乘数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权益乘数=l+产权比率 B.权益乘数=l/(1-资产负债率) C.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D.权益乘数=所有者权益/总资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总负 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1+产权比率;权益乘 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1/(1-资产负债率)。 【例·单选题】已知经营杠杆系数为4,每年的固定成本为9万元,利息费用为1万元,则利息保障倍数为( )。 A.2 B.2.5 C.3 D.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 本)/息税前利润=1+9/息税前利润=4,解得:息税 前利润=3(万元),故利息保障倍数=3/1=3。 【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事项有( )。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复习进程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 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了解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帐户式结构。 帐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如何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状态?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善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反映企业短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 分析长期负债偿还能力的目的,在于预测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然而,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短期偿债能力。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对长期债务的清偿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计算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时,也把短期负债包括在负债总额之内,实际上,是评估企业的整个偿债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还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3.产权比率;4.利息保障倍数。

损益表的阅读与分析

损益表的阅读与分析 赵桂娟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下面我们来学习损益表的阅读和分析课程。前边我们介绍了企业三大基本报表之一,损益表的相关内容。在本讲里边,我们要进入到损益表的结构核心来阅读其内容,并且来分析里边的相关数据。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损益表。 企业的损益表,我们可以把它描述成是企业的一个“面子”,人活着是要面子的,企业也一样,企业,它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要有一个“面子”,但是这个“面子”不能做得太离谱,我们要“面子”的同时,我们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做事,我们还要获得销售收入,还要获得相应的现金。 我们来看一下本讲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说明。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损益表的含义及作用,以及损益表的结构,进而,我们要带大家来阅读和分析损益表,特别是要分项目地来介绍损益表里边的奥秘。最后,我们要通过损益表的综合分析方法来剖析损益表的深层的信息。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本讲的内容。 一、损益表的含义及作用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损益表,它有哪些作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分配情况的报表,主要反映的是经营成果,它的理论依据是收入减费用等于损益。收入大于费用,那是盈利;收入小于费用,是损失。这张报表是一个动态的期间报表,我们常常说一个月的资产负债表,还是一年的资产负债表,绝对不能说某年某月某日的损益表,所以,我们常要说这个损益表一定是一个期间的报表,不能是时点报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报表,它从格式上来看是采取报告式的,是从上到下排列,这个排列也有内在的一些规矩,这是

我们说的损益表的一个含义。 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损益表的作用是什么。损益表,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损益,损益,说白了,就是盈利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提供决策的依据,我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这个结果的获得是不是合理的,因为在损益表里边,有日常经营活动的损益情况,也有偶发的情况,所以我们还要看这个结构。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损益表来揭示这个利润的变化趋势,因为有去年的和今年的、本月和上个月的,都可以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这个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同时,我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再融资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需要到市场上去借钱的时候,损益的情况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想去筹资有多难,谁愿意把钱借给他,把钱借给这家企业,没准就打水漂,有去无回。所以,损益表在企业里边,这个“面子工程”是一定要做,但是千万不能把它做成假的“面子”,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真的“面子”。 二、损益表的结构 从损益表的结构上,非常简单,归成三个要素,一个是收入,一个是费用,还有一个叫利润。这个结构是从损益表的第一行开始,营业收入,最下边是净利润,中间的过程是逐次地来描述,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的这个计算过程,再由营业利润到利润总额的这样一个计算环节,最后反映在净利润上,所以,我们常说损益表有三段,第一段是营业利润,第二段利润总额,第三段净利润,这是一个三段式,构成了损益表。 损益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样的一个内在联系呢?从营业收入来看,这个项目反映了企业主要经营和次要经营活动的总收入,我们常说的主营和副营。什么是主营呢?在工商营业执照上都要注明这家企业的主营范围是什么;其次,副营的范围是什么。在会计里边,现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单元测试题目及答案(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资料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影响速动比率的因素是(B )。 A.应收账款 B.存货 C.短期借款 D.应收票据 2.Y公司无优先股,2011年每股收益为5元,每股发放股利1元,留存收益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元。年底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负债总额为3000万元,则该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 C )。 A.10元 B.15元 C.20元 D.30元 3.T公司2011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净利润为200万元,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5次,产权比率为1,则权益净利率为( C )。 A.30% B.40% C.50%

D.60% 4.M 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为10%,总资产周转次数为3次,若权益净利率为45%,则产权比率为( A )。 A.0.5 B.1 C.0.8 D.1.5 5.X 公司今年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0%,销售成本增长8%,所有者权益不变,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可以判断,该公司权益净利率比上年( A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一定,取决于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 6.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D )。 A.应收账款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 B.每股净资产 每股市价 市净率= C.股东权益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长期资本负债率+= D.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保障倍数=

7.假设K公司有优先股500万股,其清算价值为每股8元,无拖欠股利;2011年12月31日普通股每股市价15元,2011年流通在外普通股4500万股,所有者权益为50000万元,则该公司的市净率为( B )。 A.1.3 B.1.47 C.1.7 D.2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市盈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B.市净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销售收入的比率 C.市销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D.权益净利率是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B.政府不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人 C.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D.比较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有( )。 A.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B.存在未决诉讼案件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学号: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利润表的作用及其分析 英文题目 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7>2013年月内容摘要ii Abstract iii 1 引言 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5 2 利润表的概念及作用 6 2.1 利润表的概念 6 2.2 利润表的作用7 3 利润表分析的技术方法 9 3.1 比较分析法10 3.2 比率分析法11 3.3 趋势分析法11 4 利润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12

4.1 利润表分析采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2 4.2 利润表分析选用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3 5 案例分析16 5.1 公司简介16 5.2 选择利润表分析原因16 5.3 五粮液集团利润表分析17 6 总结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内容摘要 财务报表是总括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任何单位、个人要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支情况及财务成果的报表。根据利润表提供的信息资料,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评估投资价值和报酬,从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此外,根据表中提供的数字,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获利能力进行预测,了解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趋势。木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利润表分析的技术方法,并讨论利润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性对策。论文还选取了五粮液集团2006~2010年年度利润表报告进行案例分析,帮助集团正确判断公司的盈利能力,规避掉一些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五粮液集团;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分析报告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08-10年利润表分析报告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经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1989年12月16日批准募股,1989年3月24日经青体改[1989]3号文批准,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1.5亿元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和9月,经青岛市股份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青股领字[1993]2号文和9号文批准,由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并增发社会公众股5000万股,于1993年11月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其经营范围是电冰箱、电冰柜、船用电冰箱、微波炉、真空包装机、空调器、电磁管、洗衣机、热水器、电风扇、吸尘器及配件、通讯设备制造。公司主要产品电冰箱先后通过了美国UL、德国VDE、欧洲CB 认证。 企业的盈利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为了辨别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有必要在常规指标基础上对收入、费用的性质,衡量标准以及发生频率作一分析。 一.盈利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资金使用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一个方面,通过节约资金使用减少企业的财务费用,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该公司该指标三年连续增长,从08年的11.34%升至09年的14.89%,至10年的28.98%; 2)总资产收Array益率的高低直 接反映了公司 的竞争实力和 发展能力,也 是决定公司是 否应举债经营 的重要依据。 总资产不变的 情况下,总资产 收益越大,证明企业盈利能力越高。该公司08、09年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36%和9.25%,而10年降至5.53%,说明盈利能力下降; 3)08、09、10三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7元、0.58元、1.52元。 二.相关指标分析

损益表分析

损益表分析

非定期性事件 3 净收入816 921 红利0 6 股东净收入816 915 营销收入 营销收入也叫营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销售货物提供服务所得的金额。 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及折让余额是销售收入净额,也就是公司的实际营业额。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及折让=销售收入净额 经营费用 企业在销售和提供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水电费,折旧费,杂项费,这些费用都要被从企业总收如中扣除。 前期损益调整

前期损益调整是指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或发现错误所作出的调整,调整遵循一致性原则,保持企业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口径一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新会计政策更适用于要被取代的会计政策才能允许被变更。新的会计政策必须能反映出更好的效果和财务状况才能被视为更适用。 会计政策更改后,现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数额须在新政策中重申,同时必须找到积累的调整在当期盈亏表中注释。它包括对相关时期股东资金动作的协调,以显现调整后的有效性。 其他报表 保留盈余表 损益表上的数据是用来准备另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保留盈余表,其被视作企业运营中第四重要的财务报表。 保留盈余能体现在一段时期被从初初始到最终盈余的变化状况,尤其在财政年。

计算公式: 最终盈余=期初盈余-股东分红+净收入 请注意净收入是从损益表中获得,需要考虑到投资量和向股东派发的分红,因此企业能根据盈余表中体现的盈余,根据投资和分红状况作出战略性的决策。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与盈余表同时准备。有时候盈余表会与损益表合拼,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盘点盈亏汇总表 盘点盈亏汇总表体现出在特定时期内,股东资金在总体盈亏中增加或减少的程度。 此报表的目的是强调某些数目,即使它们比较明显,否则只会出现在账户的数据中。例如: -波动较大的汇率 -从物资重新估价中获得的较大收益 -前期损益调整(体现在损益表中) 如果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上几点是重要因素。又是它们会凸显出商业活动上的重要改变。比如在对境外子公司重新评估资产时由于巨大汇率变动会对股东造成物质价值损失。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在正常情况下,生产发展了,规模扩大了,销售收入应相应增加。如果收入反而下降了,就要审查是否漏报收入,或者未通过销售收入帐户核算。对此,只要核对销售收入的数量与产成品发出的数量是否一致,就能发觉问题。(在不存在视同销售、非正常损失等情况下,二者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通过产品单位成本、成本结构、成本项目的分析,了解成本变动因素,核实结转到产成品明细账中的产品品种、数量、单价、金额,检查企业挤占生产成本、多转或少转成本的行为,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注意检查帐面已实现销售收入计缴税金的正确性。 (4)营业外收支项目,重点核对损益表附列的营业外收支明细表,对那些营业外收支数额显得特别小,或显得特别大或某个项目比前期有突增突减超过正常变化时,应做为审查重点。 损益表检查分析方法 主要指标分析 审查损益表,还要通过比较分析,把与利润有关的指标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通过其比率升降来发现问题。主要指标有: 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X100% 毛利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进货成本)

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销售收入X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X100% 税负率=应纳税额/销售收入X100% (1)毛利率的检查分析 通过对销售毛利率的分析,可以看出销售收入是否与成本费用配比,是否存在成本费用多计或收入少计的问题,各比率中销售额变动率是最基本的,它反映企业的业务情况,其他比率的变动幅度都应以销售额变动率为参照。当计算出毛利率时,应当与企业前期或去年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毛利率比较。发现企业销售毛利不正常,一方面可能是销售收入不实造成的(如重记漏记销售收入,金额记错,以及有意弄虚作假,隐匿或虚增销售收入等);另—方面就是销售成本(商品进价)不准(如乱挤成本、乱摊费用、多转耗料或产品成本等)。(2)成本、费用率的检查分析 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费用率确实过高,就应从影响费用率的两个因素中进行分析。如,企业销售并未增加,成本费用率却上升了较多,就属于不正常变比,应从成本费用突增的项目中发现问题。检查有无将在建工程支出挤入了成本费用,有无不按规定摊销费用或任意报损耗等扩大费用开支,减少当期利润的情况。对成本费用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应从成本、费用明细表中逐项检查分析,找出哪些项目的变化较大,影响了成本、费用的增加。 (3)销售利润率的检查分析 在审查分析时,首先,应将本期实现利润的累计数同企业的上年同期

利润表分析内容与方法

利润表分析内容与方法 分析利润表首先应分析当期的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其次再就企业本期的利润率与目标值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随后再将本报表最近几期的相关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 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分别计算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判断营业利润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处理资产的收益和投资收益比重过高,或者其他业务利润比重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正常,必须采取补救措施。2,分析企业本期的利润率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利润率作为相对量指标。 对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常用的利润率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分析销售毛利率是利润表分析的头等大事。如果毛利率过低,就要考虑是价格低还是成本高。如果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对价格调整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再作决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没有挖掘潜力。如果售价和成本都没有调整余地,最好还是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增加销售量。对于销售利润率也要进行分析,对于销售利润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还是费用高,如果费用过高,则应在费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气。 3,针对利润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纵向分析。 就利润表中项目进行纵向比较,是报表分析中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企业经营轨迹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列举数期的利润金额,在历史数据中选择正常年份的指标作为基期,计算出经营成果各项目(按利润表的项目顺序列示)本期实现额与基期相比的增减变动额和增减变动率,分析本期的完成情况是否正常、业绩是增长还是下降。 将本期的营业收入构成和营业成本费用结构与合理的基期指标相比计算出项目结构的增减变动,分析结构变动的原因,判断结构变动是否正常,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的增减变动,分析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自从《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利润表附表—销售利润明细表已不再对外报送,但对此表更应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分析此表,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把握其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的销量及营业额,掌握各产品的营业利润及其弹性空间,在摸清市场的基础上,作出最佳经营结构决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