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 湖心亭看雪 是明末清初文学 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湖心 亭看雪的具体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一 “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十二月”,正 是寒冬时节,为后文“大雪”埋下伏笔。“大雪三日”,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 时间之长。 “湖中人鸟声俱绝”不从视觉写雪之大,而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 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从 听觉和心理的角度表现了大雪的威严, 也为后文遇见金陵客的意外与惊奇作了铺 垫。“是日”即三日之后,“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他所以一定要在大雪三日 之后、黎明破晓之时, “独往湖心亭看雪”,必是既不欲见人,又不欲人见。 “拿一小舟”之“一”看似累赘, 实际却与后文的“独”、 “惟”及几个“一” 字互为呼应,创造了一种清灵纯净的意境。“拥毳衣炉火”,以御寒之物衬雪地 之寒,也表现了作者的特立独行、任性*风雅。“雾凇沆砀”写湖中水气凝成的 冰花一片弥漫, 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 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 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 描绘了一幅水墨模 糊的雪夜山水图。若只说“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则显得缺少生命的活气 与远近高低的层次。 天、 云是上面的, 山、 水是下面的, “上下一白”浑茫难辨, 足见其大; “湖上影子”依稀可辨, 足见其小。 相形之下, 大者更大, 小者更小。 作者在由面到点的观察景物的同时,似也蕴含有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这句话中的几个“一” 字, 虽与“上下一白”的“一”字用法不同, 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 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同时,作者精心锤炼的 “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也是极富形象性*和层次感的:有 远近、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大小。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也渐渐变化, 由大到小,由小到微小,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出一个微妙而灵 动的意境。“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 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达到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 相生,有一种“心游万仞、精鹜八极”的超脱与空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 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且是两人, 酒炉已沸,

可见早就来了。 “见余, 大喜”, 此处妙在作者对自己见到他们的惊奇避而不谈, 而从对方的角度写出雪中相逢、 巧遇知己的惊喜。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 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欣喜之余,“拉余 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 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 饮三大杯。至此,读者方在冷色*调的景中感受到了一点暖色*调的情。临别问起 对方姓氏(先饮后问,性*情中人),才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 同是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处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似乎能 够看见舟子那喃喃自语、大惑不解的神情,令人回味。这是对全文的绝妙点染, “更有”并非减损作者的“痴”, 而是以同调来作陪衬, 更加突出作者的“痴”。 “痴”在一般世俗上的意义,并非一个褒义词,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会把 “痴”理解成一种执着专注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 例如“如醉 如痴”、“不痴不迷不成才”、“天道酬痴”等等。舟子的话并非有意要说给作 者听,而是如前面金陵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一样,纯属有感而发,脱 口而出。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更”字,表达了一种由衷的感叹,只不过金陵客 的感叹是由于惊喜若狂,而舟子的感叹是由于百思不解。 文中人物虽不多,但形象各异。煮酒的童子默默无声,显然已深谙自己主人 的性*情与志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一些感染和熏陶。舟子 则直人快语, 过惯了凡夫俗子的现实生活, 他整日的操心劳力可能就只是为了自 己或者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所以 他对这些“怪异”的行为是百思不得其解。 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 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 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 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 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 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 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 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你看,别人盛情相邀,他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 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 临行才想起问人姓氏, 并不久留, 转身而去。 个性*倒也鲜明, 只可惜不易接近, 令人费解——难道张岱是一个孤僻的人吗?抑或是在他的眼中, 金陵客不配成为 他的知己深交? 只要多加了解, 我们就会发现年少时的张岱其实是个十分喜爱热闹繁华的人, 他原是一个大家子弟,一直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他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这 样写道: “蜀人张岱, 陶庵其号也。 少为纨绔子弟, 极爱繁华, 好精舍, 好美婢, 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

好花鸟??”明亡以后,他才“避迹山居”。明亡之时,张岱“年至五十”,所 谓“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痴人 说梦,遂有《陶庵梦忆》,内中皆为忆旧之文,可谓对他过去繁华生活的片断记 录,心绪是颇多感慨,但着眼处尽是人世的美好、故国乡土的可爱,洋溢着人生 情趣,抒写着率真性*灵。崇祯五年于湖心亭看雪的张岱三十又五,那时的他生 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已非常丰富。他知识广博,著述浩繁,爱好享乐,又怎会是 孤僻之人? 那么, 是他认为金陵客不配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吗?应该也不是。 这是一篇小 品文,小品盛行于晚明,标示着明朝万历以后文学趣味的变迁,也是明代文学的 一大特色*。大抵言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之“先 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与抱负, 是小品文所极力要摆脱的。 是以,小品文所留心与描写的风景,是一个艺术与美感的世界。明代小品所代表 的美感趣味, 就是要摆脱古文以“政治”作为人生唯一追求指标的立场, 而强调 以“艺术”来经营生活的可能。 即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态度, 指出政治不是人唯 一之寄托的美学要求。因此,“明月清风”式的生活就是明人崇尚的生活态度, 而“人无癖不可交”、 “只可与雅者言, 难以为俗人道者哉”逐渐成为了明代士 人的生活美学信仰。因此,尽管我们在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时,无一例外 地会想起柳宗元 的《江雪》,然而细心体会就能发觉,柳宗元所追求的“境”虽与张岱并无 二致——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人鸟绝迹,但二者所 传达的 “情”却是方圆殊趣。置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世界,“孤 舟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形象显得过于孤独, 过于冷清, 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恰恰是由于诗人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 闷苦恼,而张岱在大雪三日更定之时出行看雪,大概与古文人的“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是一个性*质的。 如果说柳宗元是因失意于政治才“寄情”于山水, 那么张岱则是因“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 是故前者钓雪显得孤寂凄苦, 而 后者赏雪倍觉洒脱愉悦。从这种意义上说,假如时空可以移植,让张岱与柳宗元 在湖心亭相遇, 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张岱是不会以柳宗元为知交的, 因为他们骨子 里的志趣与追求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从文中所叙来看,应该说金陵客那种清雅 不俗的情怀与志趣已经和张岱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契合, 若说张岱认为金陵客不配 成为他的知己深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 与金陵客偶遇对酌,作者的兴致看来并不很高,笔者私下揣度,原因应当有 三。概括而言,即“雅”、“狂”、“痴”三字。 一谓“雅”。 “雅”者, 免“俗”也。 什么叫“俗”?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 “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 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 求。” 张岱是个文人,更是一名雅士,曾自言“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然而 “观场游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让人先”的,甚至下棋赌|博,都不懂得计

较胜负,然而 “啜茶尝水”,却“能辨渑、淄”。秉持这种性*情志趣的人,总 是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 在人群中自然是落落寡合, 对此, 张岱倒也达观: “自 且不解, 安望人解?”这种清雅不俗之人, 天地之间能有几个?故此, 当他在“上 下一白”的茫茫天地之间, 与二位更早出行赏雪的雅客不期而遇之时, 心中不禁 暗自将他们引为知己,询问之下方知他们原来也是客居于此,同在异乡为异客, 人生漂浮不定,萍水相逢,后会无期。可叹知音难觅,一如镜花水月,今日虽能 偶得,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聚少散多,得而复失更加令人惆怅。如此想 来,纵然有美酒助兴,也难有热烈的情绪。 二谓“狂”。张岱曾在其《金山夜戏》中自述少年“狂行”:崇祯二年中秋 次日途经镇江, 日暮时分至北固山, 因见“月光倒囊入水, 江涛吞吐, 露气吸之, 噀天为白”, 遂“大惊喜”, 半夜划船至金山寺佛殿, “盛张灯火”而唱剧, “锣 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 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 山脚, 目送久之, 不知是人, 是怪, 是鬼。 ”惊吵众人, 吓煞寺僧,世人不敢为, 而竟敢为之,不但为之,且著文述之,且这种“狂行”在其文中比比皆是。正是 出于这种“狂”意,他才会特地选择大雪三日之后、黎明破晓之时,而且在他凭 自己的主观臆断“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形下, 才出门看雪的。 此时的他可能有 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 万万没有想到还会与 人“狭路相逢”,并且不止一个,并且比自己来得更早,并且还不忘带全了炉酒 童子, 还有那一派主人声口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 直搅得分辨不清谁 才是看雪的正家了。 这多少会让张岱在意外的发现“吾道不孤”的欣慰之余产生 一点点挫折感和失落感,因而有些扫兴。张岱的这种“狂”,在某种意义上凸显 了我国古代文人所谓的“清高”之气, 这种“清高”之气, 还须得我们抛却今人 世俗的眼光来欣赏方能谙此中三昧。如张岱之行者,古人中并不鲜见。李白 的“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有才者的狂傲, 刘禹锡的“山不 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是有德者的自许, 唐人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他在长安科举应试所作,按规定应作成一首六韵 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他只写下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 霁色*,城中增暮寒。”问其原因,祖咏答曰:“意尽。”他这样做,是冒了落 第的危险, 这种把人生前途低置于个人诗学思想之下的行为无疑是“狂”到了极 致。苏东坡在《记承天寺夜游 》一文中感叹道:何处无好景致?只是我和张怀民这样的人不可多得罢了! 这大约也是略带一些“狂”情的自视吧。 三谓“痴”。前面说到张岱“痴情”于山水而无意于政治,而山水之中,他 又尤“痴”西湖。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黎明破晓时分,尚要冒寒乘舟 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不论是作为曾经的世家公子, 还是后来的隐居文人, 张岱对于西湖的钟情都 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在诸如《陶庵梦忆》之类的集子里经常提到之外,他还 有专门记录掌故逸闻的《西湖梦寻》。从那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略体会张岱对 于西湖的复杂情怀。譬如他在《西湖梦寻》的总记中曾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 比较,且一概用女人来比喻,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 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弄亲近。西湖呢,“若西湖则为曲中名 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 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 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西湖果 然美丽,然则是风尘女子的美丽,纵使国色*天香,也须逢场作戏,所以谁都可 以亲之近之,也就谁都可以轻之弃之,繁华的时候门庭若市,冷清的时候阒无一 人。 在此书的《自序》中,他劈头就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 无日不入吾梦中, 而梦中之西湖, 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又说: “余之梦西湖也, 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倾慕有加,怜爱 有余,难得却又难舍,魂牵梦萦,几欲生死相许。 由于这种深情而又伤感的心态,对西湖的欣赏,张岱以为,“雪巘古梅,何 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蒙,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 是在解人。”西湖于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而这种种 的美,都是由于他的深情领略。所以他一直以为唯有自己才是西湖真正的知己, 是他心中这位西子眼里唯一的情人, “奈何呼不已, 一往有深情” ( 《西湖》 ) , 唯有他最能深刻领会她的性*情、她的韵味、她的美丽、她的哀怨、她的快乐、 她的寂寥??所以,他才会总要等到游客散尽之时,才纵舟西湖,“酣睡于十里 荷花之中”,伴着那“拍人”的“香气”,进入那“甚惬”的“清梦”(《西湖 七月半》);所以,他才会唯愿与西湖相约于无人的雪后清晨,与她独处,和她 对话,再无外人能够介入他们心灵的默契与情感的温馨。 我想,在这种心境之下,意外地遇见金陵客,他的兴致是无论如何好不起来 了的。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可能理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寡言少语、他冒寒看雪的 强烈的冲动、他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在文中,我们看到了旷达与痴情共同酿 成的纯美的意境。 虽有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但我们若错将 《湖心亭看雪》 当作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等闲视之,恐怕我们 倒是唐突了名士和名士的佳作了。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二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 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文章第一段,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 鸟声俱绝。 ” 用语朴素,平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

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 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第二句“作 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 但这个“绝”字, 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 传达出冰天 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 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 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 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 凡脱俗的气质。 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 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 此生动,形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 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中 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 换视角, 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舟 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 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 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 行进, 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 内涵丰富, 不露斧凿之痕, 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 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 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 像的, 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 只写道“见余, 大喜曰: ‘湖上焉得更有此人! ” 让亭中人说话, 反客为主, 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 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 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 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 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 “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 “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 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 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 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 是平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 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末段“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来是 “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 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 原来他们

虽然同行, 却并不同心, 由于志趣不同, “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 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 似贬实 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 摇曳,余味无穷。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 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而全文仅一百多字,笔墨精炼含蓄令人惊叹。 湖心亭看雪的具体赏析三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 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 却也占有一席之地。 它 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 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 忘故国。 这里标“崇祯五年”, 也是如此。 “十二月”, 正当隆冬多雪之时, “余 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 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 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 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 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 法, 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 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 一个“钓雪”的渔翁。 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 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 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 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 杼不同, 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 《江雪》 中的“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 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 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 八点左右, 寒气倍增之时也。 “拥毳衣炉火”一句, 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 试想, 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 竟有人夜深出门, “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 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在这里, 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 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

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 片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迭用三个“与”字, 生动地写出天空、 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 下皆白”的全景, 从看雪来说, 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 总印象。 接着变换视角, 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 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的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 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 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 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 两三粒”, 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 直至微乎其微。 这“痕”“点”“芥”“粒” 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 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 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 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 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 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 余大喜”; 背面敷粉, 反客为主, 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 实为作者的心声。 作者妙在不发一语, 而“尽得风流”。 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 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 成三人”, 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焉得更有”者, 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强饮三大白”, 是为了酬谢知己。 “强饮”者, 本不能饮, 但对此景, 当此时, 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 “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 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 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 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 染于一体。 借舟子之口, 点出一个“痴”字; 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 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

“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 大惑不解之状,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这种地方, 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 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 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 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 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 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比较阅读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比较阅读 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濯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参考答案: 26.(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8.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 是日更定矣是夕湖中人鸟声俱绝皆寂不闻人声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文解析

张岱《湖心亭看雪》课文解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注释】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余:第一人称代词,我。俱:全,都。绝:没有,消失。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文】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小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注释】更(gēng)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挈:撑船。拥毳衣:穿着毛皮衣。用,穿着。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注释】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与:和,同。一白:全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湖面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船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注释】惟:只。一痕:道痕迹。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为定语后。应为“一点湖心亭、一芥余舟、两三粒人影”。而已,罢了。 【段析】本段前两句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天气情况。 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然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明代在作者的心目中并没有灭亡。西湖历经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旷的雪地展现出一派肃杀、冷漠的气氛。而作者选择此时赏雪,可见其与众不同的情趣。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显示了作者遗俗傲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思想品格,也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雾凇沆砀”描绘出湖上冰花弥漫、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奇妙景观。 “惟”领起的内容,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意境绝妙的山水画,淡而少,动与静、长与短、点与线、大与小,诸多变化包容其中,表现了一种悠远、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和品质。

《后赤壁赋》《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案

《后赤壁赋》《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3~15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1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 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识:认识 C.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 D.反而登舟,放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动 14.下列加点字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5.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巉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B.《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C.《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 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而《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 16.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安所得酒乎?

笔墨精炼,情深意长-赏析张岱《湖心亭看雪》

笔墨精炼,情深意长-赏析张岱《湖心亭看雪》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是其代表作。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文章第一段,“崇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用语朴素,平实,意蕴却很深远。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点写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雾淞,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上下一白”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第三段写湖心亭上的人,“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笔墨简炼,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

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 【写作特色】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重点赏析:雪后奇景——【描写雪景的句子(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2)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4)文中作者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什么手法来写景?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5)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 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3.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三个角度:(1)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游西湖时)先总写全景远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对比阅读答案(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

(2014·徐州)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3)即棹小舟入湖()(4)取道……石径塘而归()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5.(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 6.(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B. ①抬起②发动 C. ①来得及②和) 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8.(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附译文:从杭州城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赏析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 》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 家张岱的代表作。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王崧舟湖心亭看雪赏析, 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是一次奇妙的古诗 之旅,听课时,感觉自己已成为一名学生,被老师引领者,在去往湖心亭的 小舟上,在湖面上慢慢悠悠地游历,感悟,最终,我、张岱、湖心亭雪景,融为 一体,张岱就是湖心亭的雪,我就是张岱,我就是湖心亭的雪,完全被吸引了进 去,步步紧随。 在课堂之后, 再以一位老师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 发现教案上的流程与我们 平时的流程设计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读古诗,品读诗句 ,感受诗人的性格及心境。但所有人都说王崧舟老师的课是模仿不来的,永 远不可能上出他的那种诗意。这种矛盾是要好好琢磨的,琢磨不是为了模仿,而 是为了撷取古诗文教学诗意情趣创生的的重要因素, 对自己的古诗文教学有所启 发。 湖心亭是一篇初二的古诗文, 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 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一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教学 的目标定位于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目标十分集 中, 而且直至这篇小古文的核心价值, 高年级的古诗文不应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也不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走马观花。一首古诗能够历经千百年 而流传至今,肯定有值得探究之处,肯定有其自己独特的价值,肯定是和现当今 的生活相通的,否则它不可能有如此强大、长久的生命力。 基于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王崧舟老师并没有被这首诗中每个字、每句话 的解释给牵绊住, 他只是抓住了文中写景的片段和最后舟子能够体现张岱性格的 一句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展开教学。 “食材”有了, 但是要呈现一桌让人回味无穷的佳肴, 还需要巧妇的心思和 设计。在听完课后回味无穷,再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发现这条路是王崧舟老 师为学生开辟的一条每节台阶并不高,但是曲径通幽的小路。在路的尽头回望,

最新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二)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 26—— 29题。(14 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 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 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 谒辨才于朝音堂, 明日乃还。 (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 [ 注 ] 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 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2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 (1) 湖中人鸟声俱绝 ( ) (2) (3) 濯足于惠因涧 ( ) (4) 27. 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A. 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 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 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 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2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中,“ __ ”“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 上,“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 分) (二) 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 张岱《湖心亭看雪》 ) 【乙】从武林门而西, 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 才一举头, 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 上下一白 ( ) 谒 辨才于朝音堂 ( ) 分)

湖心亭看雪作品赏析

湖心亭看雪作品赏析 分句赏 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此处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雾凇”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

湖心亭看雪赏析王崧舟

湖心亭看雪赏析王崧舟 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下面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湖心亭看雪 赏析王崧舟 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湖心亭看雪》是一次奇妙的古诗 之旅,听课时,感觉自己已成为一名学生,被老师引领者,在去往湖心亭的 小舟上,在湖面上慢慢悠悠地游历,感悟,最终,我、张岱、湖心亭雪景,融为 一体,张岱就是湖心亭的雪,我就是张岱,我就是湖心亭的雪,完全被吸引了进 去,步步紧随。 在课堂之后, 再以一位老师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 发现教案上的流程与我们 平时的流程设计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读古诗,品读诗句 ,感受诗人的性格及心境。 但所有人都说王崧舟老师的课是模仿不来的, 永远不可能上出他的那种诗意。 这种矛盾是要好好琢磨的, 琢磨不是为了模仿, 而是为了撷取古诗文教学诗意情 趣创生的的重要因素,对自己的古诗文教学有所启发。 湖心亭是一篇初二的古诗文, 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 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一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教学 的目标定位于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目标十分集 中, 而且直至这篇小古文的核心价值, 高年级的古诗文不应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也不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走马观花。一首古诗能够历经千百年 而流传至今,肯定有值得探究之处,肯定有其自己独特的价值,肯定是和现当今 的生活相通的,否则它不可能有如此强大、长久的生命力。 基于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王崧舟老师并没有被这首诗中每个字、每句话 的解释给牵绊住, 他只是抓住了文中写景的片段和最后舟子能够体现张岱性格的 一句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展开教学。 “食材”有了, 但是要呈现一桌让人回味无穷的佳肴, 还需要巧妇的心思和 设计。 在听完课后回味无穷, 再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 发现这条路是王崧舟老师 为学生开辟的一条每节台阶并不高,但是曲径通幽的小路。在路的尽头回望,自 己已处于一定的高度,不禁疑问: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并不能读出张岱的心境,王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答案

(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2)相与 ..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 (3)水中有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4)雾淞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分)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16.【乙】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3分) 示例一: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澄澈的月光比喻成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交错相生的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惟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名师教案

12* 湖心亭看雪教案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 一、新课导入 冬季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崇祯 ..(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拏.一小舟(ná) 毳.衣炉火(cuì) 雾凇沆砀 ...(sōng)(hàng)(dàng) 铺毡.对坐(zhān)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余强.饮三大白(qiǎng) 喃.喃(nán) 2.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②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 ②长堤一痕(数词)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②上下一白(白色)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 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 (2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3. 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 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 答案:.( )考虑、想到 ()完全没有了 )尽力()于是,就 22. ( 1)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他们 很高兴的说,湖上怎么还有这么痴迷的人呢。 (4分。每小题2分) 23. ( 1)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2)冰花弥 漫 水天一色(2分) 24. 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 痴情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 )湖中人鸟声俱绝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2.翻译画线句子。(4分) 绝: 遂: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听课点评

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至怔点句子的赏读一一“换字法”赏析写雪景的句子;再到重点词语品 读――“独”“痴”等,“读”是整堂课的主旋律。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在读中发现疑问,在读中解决难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走进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读”也成了这节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第二,以“导”突破。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但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可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无法进入文本的,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老师用了一个问题“我从________________ (词或句)中感受到了雪后西湖_______ 的美,你看……”串起了整堂课,饶老师用一个“痴”字串起了整堂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让听课老师感觉“得来全不费功夫”,可见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以“阅读期待”突破。老师重视学生的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饶老师以“梦”为话题引入,走进“痴人”的“痴梦”。老师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课堂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第四,以“精巧设计”突破。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两课时的内容,老师该怎样设计呢?且看她的教学程序。饶老师:咬文嚼字品“痴”行一—文画结合通“痴”景一一知人论世悟“痴”情,思路清晰流畅,层次井然有序。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子的心目中,张岱可以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举动,因此能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这正是缘于他有一颗 只供学习与交流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孙期传》对比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人名)是明末清初家。(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②余拏一小舟() ③拥毳衣炉火()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答: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答: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2分) 答: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答:

《湖心亭看雪》要点赏析

《湖心亭看雪》要点赏析-中学语文论文 《湖心亭看雪》要点赏析 陈宋花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赏析本文的写景特色,感悟作者的闲情雅致是教学的重难点。全文两个自然段,可以分别扣住“看”与“痴”两个字来赏析。 一、紧扣“看”字赏雪景 1.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这既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之大,又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作者为何在此时“独往”赏雪?那么,他在湖心亭欣赏到了怎样的雪景呢?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能够找出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雨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理清景物的层次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上,又存在差异。前一句从整体入手,总写雪景。同时,三个“与”连用,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后一句则采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西湖的堤、亭、舟、人等景象,笔墨精到,情致毕现。这些景物在在大雪覆盖的特定环境下,给作者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感受。而“粒”为最小,茫茫天地间,赏雪的主体人竟如此渺小,在鲜明的对比中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以及“哀吾生之

须臾”的人生感叹。寥寥几笔,却充满张力,摇曳生姿,饱含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大与小,动与静,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回顾马致远的《秋思》,白描手法非常明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似简单的景物排列组合,却完美塑造了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进一步启发学生归纳白描手法的特点: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二、紧扣“痴”字悟痴情 文章第二段,作者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叙事,叙述湖心亭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还能遇见游人,那两人“大喜”,“余”何尝不是大喜呢?“余强饮三大白”真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他们一见如故,谈话间有心灵的沟通,有雅情雅致的互赏,他们完全陶醉于雪景,忘却了询问身份,远离了尘俗。舟子对他们的评价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便是“痴”。舟子为何说赏雪者痴?舟子认为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那么,怎么理解“痴”的含义呢? 一是痴于景,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恶劣气候环境下,在“是日更定”时刻,“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是痴于情,“雾凇沆砀,天与云雨山与水,上下一白”。在舟子看来,这有什么好看?不如在家烤火聊天,喝酒吃肉,玩牌娱乐呢。舟子对张岱“痴”的评价,正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无意于嘲讽俗夫,却巧借俗夫之语与雅士之言正反对举,使雅俗互见。这与上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互映衬。这在常人眼中是痴举,但此“痴”字饱含了多少避世的忧愤和孤傲的情怀啊!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14分) 甲.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 26.解释下列中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4分) (二)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