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物体的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520.81 KB
- 文档页数:9
物体的受力和平衡知识点总结物体的受力和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物体在不同受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和力的相互作用。
深入理解物体的受力和平衡对于解决物理学问题和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物体的受力和平衡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一、物体的受力物体受力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集合,根据力的来源可分为外力和内力。
外力是物体与外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内力是物体内部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如分子间的库仑力、弹簧的弹力等。
1.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是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符号为Fg,单位为牛顿(N)。
2. 弹力:是物体与弹性体接触时产生的力,具有弹性特性,大小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符号为Fe,单位为牛顿(N)。
3.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接触时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符号分别为Fs和Fd,单位为牛顿(N)。
二、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平衡条件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
1. 静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为零。
2. 动平衡:物体处于匀速曲线运动状态,力的合力为零,而力的合力矩不为零。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绘制受力图:根据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画出力的示意图,方便分析受力情况。
2. 列示力的平衡方程: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导出力的平衡方程,利用数学方法解方程,求解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利用物体的加速度、质量和所受合力,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四、实际应用示例物体的受力和平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示例:1. 建筑工程中,通过受力分析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稳定,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的倒塌事故。
第3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合成1、如图所示,物重G 为50N ,用FA 、FB 分别表示OA 和OB 绳上的拉力,则FA 和FB 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
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4题2、如图所示,当绳子的悬点A 慢慢向右移动到A '点时,关于绳子AO 和BO 张力的合力的变化,正确的是( )A 、数值不变,方向变化B 、数值变大,方向不变C 、数值不变,方向不变D 、数值变小,方向不变 3、如图,重力为1N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为( ) A 、大于1NB 、等于1NC 、小于1ND 、以上均有可能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重力为G 的圆球,被长为r 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 和墙壁的弹力N 分别是多少?二、受力分析时,利用平衡条件判定未知力5、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木块被垂直于墙面的力F 压在倾斜的墙面上,保持静止状态,则木块所受作用力的个数可能为( )A 、2个B 、3个 5个6、小车沿斜面匀速向上行驶,则稳定时小车上悬挂小球的绳子方向应为图中的( )A .a 方向B 、b 方向C 、c 方向D 、d 方向7、如图所示,小车A 上放一木块B ,在下列情况下,A 、B 均相对静止,分析A 对B 的摩擦力。
(1)小车A 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2)小车A 突然向右启动8、春天在广场上有许多人放风筝。
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
图2中的四幅图中,MN 代表风筝截面,OL 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风筝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9、(2005年温一中提前招)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线系住两质量分别为m 、2m 的小球a 、b 。
若在a 球上加水平向左的外力F ,在b 球上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 ,则平衡后的状态为( )10、如图所示,小车M 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以判断( )A. 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 若小车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11、水平放置的转盘正在逆时针匀速转动,一块橡皮 A 和转盘保持相对静止,随转盘一起转动,在此时物体A 是否有受到摩擦力?1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棒静止不动,下端置于粗糙水平面上,上端用线拴着并被提起,线处于竖直方向,则直棒下端C 处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A 、零B 、有向左的摩擦力C 、有向右的摩擦力D 、不能确定13、如上题中,若上端的绳子不是竖起,如图所示情况呢?14、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两块固定的光滑夹板之间,板1倾斜,板2恰好水平,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小球的受力情况。
第二章:力物体得平衡第一模块:力得得概念及常见得三种力『夯实基础知识』一.力1、定义:力就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力就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
2、力得性质(1)物质性:由于力就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所以力概念就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得,任意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就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其受力物体。
把握住力得物质性特征,就可以通过对形象得物体得研究而达到了解抽象得力得概念之目得。
(2)矢量性:作为量化力得概念得物理量,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得运算中所遵从得就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就就是说,力就是矢量。
把握住力得矢量性特征,就应该在定量研究力时特别注意到力得方向所产生得影响,就能够自觉地运用相应得处理矢量得“几何方法”。
(3)瞬时性:力作用于物体必将产生一定得效果,物理学之所以十分注重对力得概念得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就是由于物理学十分关注力得作用效果。
而所谓得力得瞬时性特征,指得就是力与其作用效果就是在同一瞬间产生得。
把握住力得瞬时性特性,应可以在对力概念得研究中,把力与其作用效果建立起联系,在通常情况下,了解表现强烈得“力得作用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了解抽象得力更为容易。
(4)独立性:力得作用效果就是表现在受力物体上得,“形状变化”或“速度变化”。
而对于某一个确定得受力物体而言,它除了受到某个力得作用外,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力得作用,力得独立性特征指得就是某个力得作用效果与其它力就是否存在毫无关系,只由该力得三要素来决定。
把握住力得独立性特征,就可以采用分解得手段,把产生不同效果得不同分力分解开分别进行研究。
(5)相互性:力得作用总就是相互得,物体A施力于物体B得同时,物体B也必将施力于物体A。
而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得这一对力总就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互,作用线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种性质等关系。
把握住力得相互性特征,就可以灵活地从施力物出发去了解受力物得受力情况。
3、力得分类: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得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
,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D.0.6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由以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专题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物体受力分析、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几个方面,难度适中。
本专题知识还可与电场、磁场知识相结合,考查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平衡或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复习时要侧重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的竖直挡板,现将一个质量一定的重球A的拉力为多大?中心的孔穿过,A的质量为M.细线中张力大小为QE sin θ的支持力大小为Mg 系统的电势能减小【总结提升】抓住同一根细线上张力大小相等,通过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分析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从而确定角度或角度的变化,注意应用数学知悬挂一重物,可分析出两边细线与=d/L,再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出结论。
注意有结点类平衡问题,只有满足三个条件(受三个力、才可应用图解法。
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关于绳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的绳子,两边拉力相等,两个拉力的合力在角平分线上;若绳子在某点拴结,则绳子两边拉力不一定相等,拉力的合力也不一定在角平分线上,在解题中,必须分清楚这两种情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
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方向沿斜面向上,方向竖直向上端铰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
重力.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
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
物体的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分析物体的平衡和不平衡力是力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物体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含义、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例。
一、物体的平衡和不平衡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指的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状态,其所受的合力为零。
而物体的不平衡力则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导致物体发生加速度或者改变运动状态。
二、物体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原理物体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原理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进行解释。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将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进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影响物体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因素1. 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平衡和不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所受力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
2. 支持点的位置:物体的支持点位置对其平衡状态有重要影响。
支持点的位置不同,物体所受力的杠杆臂长度也不同,进而影响物体的平衡状态。
3. 摩擦力:摩擦力会对物体的平衡状态产生影响。
当物体受到水平合力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可以使物体产生平衡或者不平衡。
4. 质量分布:物体质量的分布对平衡状态也有影响。
例如,当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时,会导致物体在平衡时产生不平衡力,引起物体的转动。
四、实例分析1. 平衡力的实例:考虑一个平衡在桌子上的书本。
此时,重力向下作用于书本,而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向上。
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合力为零,书本处于平衡状态。
2. 不平衡力的实例:考虑一个自由悬挂的秋千,在人向一侧施加一个推力。
此时,推力导致秋千受到一个水平向相反方向的力,从而导致秋千产生加速度,改变其静止状态。
3. 影响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因素实例:考虑一个平衡在指尖上的铅笔。
如果将手指离指尖较近的一侧稍稍移动,铅笔将不再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支持点位置的改变导致合力不再为零。
物理必修一力的平衡知识点物理必修一力的平衡知识点1、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③平衡条件的推论:(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ⅱ)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
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学好物理有哪些窍门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互作用力与物体平衡 一、力的认识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有刻度的有向线段(包括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有向线段.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受到两个施力物体的作用力 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 ①物体的几何形状. ②物体的质量分布规律. (2)位置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下列关于力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不需要物质传递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秤的拉力
三、弹力 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挤压;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大小 (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kx.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可以由物体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力物体的平衡 1.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 ). (A)重力 (B)拉力 (C)动力 (D)支持力 (E)弹力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B)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3.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 ). (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重力和弹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4.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 ). (A)重力减小,重心随挖下的小圆板移走了 (B)重力和重心都没改变 (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改变 (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 5.如图所示,挑水时,水桶上绳子分别为a、b、c三种状况,则绳子在______种情况下容易断.
6.如图所示,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F1、F2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 7.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高为a,宽为b,放在倾角可以调节
的长木板上,长方体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倾角θ从零逐渐增大,当,μ______时,长方体先发生滑动;而当μ______时,则长方体先发生倾倒. 8.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M、N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α+β=90°,然后保持M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A)减小N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B)减小N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C)增大N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D)增大N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9.如图(A)所示,重G的风筝用绳子固定于地面P点,风的压力垂直作用于风筝表面AB,并支持着风筝使它平衡.若测得绳子拉力为T,绳与地面夹角为α,不计绳所受重力,求风筝与水平面所央的角φ的正切值tanφ及风对风筝的压力.
10.如图所示,用两段直径均为d=0.02m,且相互平行的小圆棒A和B水平地支起一根长为L=0.64m、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条.设木条与两圆棒之间的静摩擦因数μ0=0.4,动摩擦因数μ=0.2.现使A棒固定不动.并对B棒施以适当外力,使木棒B向左缓慢移动,试讨论分析木条的移动情况,并把它的运动情况表示出来.设木条与圆棒B之间最先开始滑动. 力的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1.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D)只有相互挤压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 3.一个运动员用力F把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向斜上方推出,若不计空气阻力,试画出铅球离开运动员之后斜向上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 4.作出下列力的图示,并说明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物体受250N的重力.(2)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3)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000N.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在力的图示法中,线段长短与对应力的大小成正比
7.一段浅色橡皮管上画有一个深色正方形图案,这段橡皮管竖直放着,并且底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在橡皮管上施加不同的力使橡皮管发生形变,这样画在管上的图形也跟着发生改变.下面右边给出了形变后橡皮管上的图形,左边列出了橡皮管受力的情况.请用铅笔画线将图形与相应的受力情况连接起来.
8.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μF (B)μF+G (C)G (D)22GF 9.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的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梯子受到: (A)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10.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在橡皮管的顶部施一向右的力 向下压橡皮管 向右下方扳压橡皮管上部 向上拉橡皮管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11.一根绳子受200N的拉力就会被拉断.如果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每人用力为_______N时,绳子就会被拉断.如果将绳的一端固定,一个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则该人用力为______N时,绳子就会被拉断. 12.如图所示,小车A上放一木块B,在下列情况下,A、B均相对静止,试分析A对B的摩擦力.(1)小车A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小车A突然启动. 1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15.如右上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G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使这块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大?如果再在木
块A上加一块重为G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大?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
1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
18.如图所示,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汽车侧立在倾角为30°的斜坡上时仍不致于翻倒,也就是说,货车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货车的支持面(以车轮为顶点构成的平面范围)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2.0m,车身的重心离支持面不超过多少?设车的重心在如图所示的中轴线上.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1.两个共点力F1=3N、F2=4N, F3=5N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F≤______. 2.把一个大小为4N的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其中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为5N,且与4N的力互相垂直,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3.四个大小分别为6N、10N、14N,15N的力的合力最大为多少牛,最小为多少牛? 4.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轻绳OA、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物体所受重力为G,求轻绳OA和OB所受的拉力.
5.如图所示,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6.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分别是:
(A)T=G,2GN (B)T=2G,N=G
(C)G23N,G3T (D)G33N,G332T 7.某压榨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绞链,C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压力F时,物体D所受的压力等于______.
8.同一平面上有三个共点力,F1=30N,F2=10N,F3=20N,F1与F2成120°角,F1与F3成75°角,F3与F2成165°角,求这三个力合力的大小.
9.若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则有 :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10.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1F2 (C)2F1 (D)0 11.作用在同一质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F随两个分力夹角大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两力的大小分别是______N和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