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的认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册

《射线、直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1及“练一练”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三者间的联系和区别。

2.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

3. 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及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线段。

2.口述线段有那些特征。(教师板书:是直的两个端点能测量)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射线

(1)谈话:从线段引出射线。

(2)射线的特点。

(3)画射线。学生展示画射线,并说出是怎样画的。

(4)课件观赏短片。

2.教学直线

(1)谈话:从线段引入直线。

(2)多媒体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

(3)直线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是直的没有端点,不能度量(4)画直线。

3.比较

(1)线段、射线、直线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比较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里说)(3)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 试一试。(个别提问)

2.闯关游戏。

(1)第一关:我是小巧手。

(2)第二关:帮助他人我最棒。

(3)第三关:我是小法官。

(4)第四关:猜一猜。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射线、直线的认识

线段是直的两个端点能测量

射线是直的一个端点不能测量

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不能测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射线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第1课时线段、直线和射线 执教:八里中心小学韩留留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正确认识。教学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观察比较出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2分钟) 同学们,你们认识过哪些几何图形?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些图形,如线段,你们想了解更多关于线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师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和射线。 学习之前,让我们来明确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二、【设问导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38页的内容,独立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教师巡视。 此表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书。 三、【自我检测】(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学案自我检测习题。 1.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小明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射线。() (2)直线最长,射线其次,线段最短。() (3)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截取无数条等长的线段。() (4)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此题涉及很多易错点,教师应注意观察,收集出错多的题目及时进行二次备课,为下个

环节做准备。 2. 画一画,说一说。 此题比较简单,应鼓励学生勤动手,勤思考。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也就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四、【展示点拨】(8分钟) 学生自学并完成前面习题后,两人小组交流订正答案,并在四人大组中提出质疑,四人合作解决疑难。学生合作交流后,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内有质疑的问题,或教师提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五、【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一分。 此题较为简单,但个别学困生可能对图形③④⑥的归类存在疑惑,这可以通过四人小组 释疑。 2.选一选。 此题也比较简单,旨在帮助学困生理解概念,加深记忆。 3.数一数 下图中共有()条线段,()条射线。 此题稍有难度,学困生可能很难独立完成,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试用字母表示出所找出的线段和射线,巩固用字母表示线段和射线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猜一猜,学案中的四字词指的是哪种图形? 2.如果用今天所学的三种线来表示你日益增长的知识,你愿选择哪种线? 此环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 线段线段AB 射线射线CD 直线直线m或直线EF 联系: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大数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别: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08879856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2、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亿里面有()个一百万。 3、在80528580这个数中,从左往右数,第一个8表示8个(), 第二个8表示(),第三个8表示()。 4、一个数,千万位上是9,百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是最小的自然 数,这个数写作(),读作()。 5、和3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在算盘上,上方一颗珠子代表(),下方一颗珠子代表()。 7、由7个百万、6个万、3个千、9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四舍五入约等于()万。 8、自然数的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9、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89000000=()万 5000000000=()亿 995000≈()万 7421305678≈()亿10、4265480000读作(),写成用“万” 做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等于()。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亿位右边的一位是十亿位,左边的一位是千万位。() 3、读数与写数的时候,都应该从最高级开始。() 4、比800万多一万的数是810万。() 5、七亿零三十写作700000030。()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每()位为一级。 A、3 B、4 C、5 2、下面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00500 B、50050000 C、50005000 3、七十万零二十写作()。 A、700020 B、70000020 C、7000200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A、千万 B、亿 C、十亿 5、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变成了“五十亿零六”。 A、6 B、7 C、8

直线射线线段评课稿

“直线、射线、线段”评课稿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学会建立“直线、射线、和角”这几个概念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而言,讲好概念课非常有难度。在这两个“非常”的前提下,可想而知,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纵观本节课,樊老师教学语言精练,仪表端庄、自然,富有亲和力,板书规范整洁,教学思路清晰。 在教学中樊老师先由线段引出什么是射线,再过度到什么叫直线。在学生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后让学生尝试着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随后又让学生比较三者的异同点。在学生基本上弄清楚了直线、射线的概念后,又让学生认识角以及角的书写方法。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 樊老师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将射线这一抽象的概念运用手电筒这一直观教具的演示后,让学生明白手电筒的光就是射线。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让学生顺利的建立了射线这一概念。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师对教材吃的不透,没有找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是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区别,也就是这几个概念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三个概念。由于教师没有找准重点,所以在直线、射线这两个概念时讲的不够透彻。尤其是讲直线和射线、线段的区别时,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到底两个端点是什么意思?学生似是而非。如果教师吃透教材的话肯定是说线段有起点也有终点,所以说线段有两个端点。比如说4厘米长的线段意思是说从0开始,到4厘米结束,0是起点,4是终点。那射线有一个端点的意思是只有起点,即从0开始,但到哪里结束不知道,也就是说没有终点。如手电筒的光,手电筒是起点,也就是光源,但这束光到哪里结束,不知道,也就是这束光无限远没有终点。这样讲的话学生就明白了射线的概念了。直线没有端点的意思就是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无限长。这样突破重点学生才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初步地建立了这三

小学四年级上册多位数认识

多位数的认识 一、复习整理: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 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若某一级全为0,那么只读一个零。 写多位数的方法是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四舍五入”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能力拓展: 1、填空题。(16分) 1. 6xx0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 在70358400中,7表示(),5表示() 3. ()是10个十万,一亿是()个一千万。 4. 与最大的五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 由3个千万,6个十万,5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6. 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1,十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它是一个()位数。 7. 要使139□800这个七位数最接近140万,□里应填()。

直线,线段,射线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概念 :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是直线 一,直线 特点:是直的;无粗细之分;无端点;不可以度量;不可以比较长短,无限长 1;可以用直线上表示两点的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表示方法: 2,也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线a,b 相交于点n B:直线AB,CD 相交于点M C:直线ab,cd 相交于点M D:直线AB,CD 相交于点m 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就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 的交点 例题2: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 的n 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 的值为 1,点在直线上:点A 在直线l 上,也就是说直线l 经过点A 点与直线的关系 2,点在直线外:点A 在直线外,也就是说直线不经过点A 【2】如图所示,下列语句最能准确的表达该图特点的句子的个数是() 1,直线经过A,B 两点; 2,点A,B 在直线l 上 3,l 是A,B 两点确定的直线; 4,l 是一条直线,AB 是另一条直线 例题2:读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l 与直线n 相交于点P ,点A 在直线m 上,但不在直线n 上; (2)在直线l 的两侧分别取A,B 两点,直线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D (3)直线a,b,c 两两相交 (1) (2) l A B

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侧的部分叫射线,这个点叫射线的端点 二,射线特点:是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不可以比较长短,无限长 1,可以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其中一个是射线的端点,另一 个是射线上除端点外的任意的一点,端点写在前面 表示方法:2,也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比如:射线OA也可以记为射 线l [注意](1)端点相同的的射线如延伸方向不同则表示不同的射线 (2)端点相同且延伸方向也相同的射线表示同一条射线 概念:直线上两点和他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特点:线段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他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的,可以 比较长短 ,可以表示它的两个端点的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 线段AB 表示方法 三,线段 2,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a 1,用圆规作图 线段的画法 2,用刻度尺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线段长短的比较 叠合法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链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注意】两点间的距离是指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值,而不是指线段本身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七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第16—— 17 页) 教学简析: 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三个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教学生线段、射线与直线的 读法。 教学目标: 借助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对线段、射线与直线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蓄电筒、三角板人手一把、小黑板、谜语卡片。 教学设计: 活动一:认识线段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生活用品,猜猜是什么? 学生自由猜。 教师出示毛线和手电筒。 2、(师拿住毛线两头,拉直)提问:毛线现在是什么样子?能再把它拉长些 吗? 3、你能用尺子或三角板把这条线的样子画下来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线段,一生板演。 4、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的线,叫做线段。 板书: ·· 线段

同桌找一找: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个别汇报。 根据学生的返馈,教师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 6、体位法记线段 师: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记住线段的特征。 介绍体位法:双手向两侧伸直展开,握起两个拳头表示两个端点。 学生跟做,同时嘴里念:变变变,变线段。 7、猜谜语记线段 用谜语向家人介绍新朋友 师出示谜语卡片:有始有终 ——打数学中某种线的名称()提问:“有始”表示什么意思?“有终”呢? 8、读线段 学生看书自学线段的读法,介绍有哪两种读法。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教师板书:线段AB(或 BA) 活动二:认识射线 演示教具 师拧亮手电筒射向天空,提问:从手电筒中射出来的光线,是什么线呢?估计学生不知道,教师讲解: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板书:射线 画射线 师指手电筒提问:射线该怎样画呢?手电筒的光线从哪里发出?(学生指灯泡)射出的光线是怎样的?(直直的)还能不能射出更远的地方? 板书射线图形: · 射线 学生画射线。 找特征 仔细观察这条射线,同桌讨论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个别反馈,教师板书:直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边无限延长。 体位法记射线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记住射线的特征吗? 学生自己编动作记射线。 读射线 学生思考:射线该怎样读?全班反馈。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课题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 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难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教学设计环节 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问题展示: 师:1.六棱柱由什么围成?面与面相交成什么?线与线相交成什么? 2.点动成什么?线动成什么?面动成什么? 学生回答. 生活情景展示(图片): 师:竖琴中绷紧的琴弦,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线,还有六棱柱的棱,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如:手电筒打开后,有一束光线,它可以射向很远的地方,这束光线可近似地看作射线,探照灯也是一样.射线有一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直线.如笔直的铁轨向两方无限延长,它可以近似地看作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学生回答. 精讲二、讲授新课 知识模块一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看一看下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 1.线段:有两个端点,能度量大小. 2.射线:有一个端点,并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不能度量大小.3.直线:没有端点,并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不能度量大小.

点 知识模块二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师:在几何中,我们怎样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呢? 学生阅读课本,举手回答. 师:在几何中,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1)中的两点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这两点分别记作点A和点B. 如图(1)中,以A、B为端点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有时一条线段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2),记作线段a.由此可知,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条线段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也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师:表示线段的两个字母没有顺序性,如线段BA与线段AB表示的是同一条线段;表示线段时,在字母的前面一定要写上“线段”两字. 一条射线可以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表示,如图(3)中的射线,记作射线OM,其中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的前面,而且在两个字母的前面 要写上“射线”两字. 师:1.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中第一个一定是端点. 2.同一条射线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如下图中的射线,可以表示为射线AB,也可表示为射线AC. 3.端点相同的射线不一定是同一条射线,端点不同的射线一定不是同一条射线. 4.两条射线为同一条射线必须具备的条件:(1)端点相同;(2)延伸的方向相同. 一条直线可以用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如图(4)中的直线记作直线AB 或直线BA,一条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5),可以记作直线l.所 以直线也有两种表示方法. 师:1.字母前要注明直线两字. 2.表示直线的两个字母也可交换位置,但射线不行,它具有方向性,端点在前,射线上任意一点在后. 合 作 探 究 知识模块三直线的性质 教材第107页上面的“做一做”. 【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直线的性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归纳结论】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一事实可以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问题4,若学生在画图时有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知识模块四几何画图 按下列语句画图: (1)点P不在直线l上; (2)线段a、b相交于点P; (3)直线a经过点A,而不经过点B; (4)直线l和线段a、b分别交于A、B两点. 【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相应几何语句的意义,同时能结合语句画

(完整word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教案

《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设计思路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直线、射线”。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一个个相关联的活动,即:观察生活情境——思考分析特征——发现联系区别——应用深化特征——总结反思评价。在这些活动中,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地认识了直线、射线的特征,直观形象地知晓三线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自由而充分地驰骋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 技能目标: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 发展目标: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培养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难点: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关系。 关键: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正确表象。 教学具准备 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以旧引新(预设3分钟) 师:今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华诞。国庆假期,妍妍和爸爸妈妈去上海旅游,拍下了许多迷人的夜景,请看——课件显示情景动画。 最后课件显示一张有高楼、有激光线的夜景图,红色闪动楼层的边沿。问:这些是妍妍在图中找到的线,你知道这些是什么线吗?你会画这些线的图形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 师:谁来说说你画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后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并出示:两个端点,有限长。 师:线段有两个好朋友,跟它长得很像,猜猜它们是谁?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直线和射线。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 板书课题:直线、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有利于新课的展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联系生活,获取新知(预设18分钟) 1. 认识射线。 师:想一想,如果老师把线段的一个端点去掉,那它还是线段吗?(学生回答后师画出射线) 师:对,那它就变成了线段的好朋友叫射线。(板书:射线) (1)介绍射线的特点。 师:射线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师小结: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一头可以无限延长。(板书:只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2)演示手电筒,照射远处。 师:像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光源的这头可以看作是端点,射出的光线如果没有被阻挡,就可以向一方无限长。如果光线被阻挡了,可以近似地看成什么线? 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让学生欣赏:太阳光线、汽车灯、高楼上发射出来的激光线等。 (3)介绍射线的画法。 a. 同学们尝试画射线。 b. 教师小结: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线,就画成了一条射线。射线的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

线的认识。(教材第16~17页) 1.借助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对线段、射线与直线概念的理解。 直尺。 师: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线呢? 生:有直线、射线、线段、曲线、折线等。 师:生活中的确有各种各样的线,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与数学中的线交朋友,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线。 (板书:线的认识) 【设计意图:明确线的含义,为线与角(稍复杂)的学习做准备。】 1.认识线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拉索桥) 师:找一找,图片中有没有我们要认识的线呢? 生:有,钢缆是线。 师:这样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长度一定,有两个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什么线呢? 生:线段。 师:老师想把线段画到黑板上,你觉得我应该怎样画呢?为什么? 生:两个端点,一条直直的线,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可不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线段的特点呢? 生:有头有尾。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段? (学生自由谈) 2.认识射线。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第二幅图呢? 生:想。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手电筒) 师:你发现了什么呢?有没有我们的朋友——线?手电筒发射出来的光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从一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课件配合学生发言演示) 师:像这样的线就是射线,和老师一起说说射线。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注意看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师板书) 师:你发现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能用一个什么词概括它的这个特点呢? 生:有头无尾。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 3.认识直线。 师:(出示孙悟空图片)快来看,谁来了?孙悟空给你们带来了礼物——金箍棒,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什么特点呢? 生:可以变长变短,没有端点,向两个方向可以无限延伸。 师:闭眼想象一下,要使金箍棒的两端一直延伸下去,会是怎样的呢? 生:两端无限延伸,没有尽头。 师: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线看成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能不能也用一个词概括直线的特点? 生:无边无际或者无头无尾。 师:怎么画直线呢?试试看。 (学生动手试画,教师板演。)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画呢? (学生说直线的特点) 师:我想量一量直线有多长,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量不了。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是虚拟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真正的直线呢? 生:铁轨。 师:生活中的铁轨是直线吗? 生1:是。 生2:不是,因为铁轨不是直直的,有拐弯。 (教师出示课件铁轨图片) 师:如果铁轨像这样一直延伸下去,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直线。但是生活中的铁轨是有拐弯的,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真正的直线的。 4.认识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 师:这三种线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呢?与你小组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快速地记住这三种线吗? (手势记忆,词语记忆,记特点,等等。) 5.介绍读法。

4.2_直线、射线、线段_能力培优练习(含答案)

4.2 直线、射线、线段 专题一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与性质 1.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画直线AB=5厘米 B. 过任意三点A、B、C画直线AB C. 画射线OB=5厘米 D.画线段AB=5cm 3.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画直线AB、CD交于E点; (2)画线段AC、BD交于点F; (3) 作射线BC; (4)连结E、F交BC于点G; (5)取一点P,使P在直线AB上又在直线CD上. 4.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 (1)“17”在射线上; (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 (3)“2013”在哪条射线上?

5.通过阅读所得的启示来回答问题(阅读中的结论可直接用) 阅读:在直线上有n 个不同的点,则此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通过画图尝试,得表格: 问题:(1)某学校九年级共有8个班进行辩论赛,规定进行单循环赛(每两班之间赛一场),那么该校初三年级的辩论赛共有多少场次? (2)有一辆客车,往返两地,中途停靠三个车站,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专题二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 6.如图,从A 到B 最短的路线是( ) A. A —G —E —B B. A —C —E —B C. A —D —G —E —B D. A —F —E —B 6=1+2+3 直线上点的个数 共有线段条数 图形 两者关系 2 3 4 5 1 3 6 10 ... ... n ... ... (1)2 n n -=1+2+……+(n -1) (1) 2 n n - 10=1+2+3+4 3=1+2 1=1 A 1 A 2 A 1 A 3 A 1 A 2 A 2 A 2 A 3 A 1 A 3 A 3 A 1 A 4 A 2 A 5 A 4 A 4 A n ……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理解 文段选读(一)(28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4分) 3、照样子,写词语。(6分) 人山人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的打工族 ()的叶子()的树木()的小草()的火车站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4分)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和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2分)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2分) 文段选读(二)(22分)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4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

线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弯曲的毛线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 你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段毛线有什么特点吗?那么这样呢?(拉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从生活中引出线段、射线、直线 生活中有许多直的线,你们身边有吗?老师也找到一些,你们看—— 1、展示斑马线图片,让学生指一指其中的线,注意指出哪里开始,哪里结束。数学中就把线的起点和终点叫做端点,像这样的线就叫线段。

2、展示射灯图片,同样让学生指出线,这条线的起点、终点在哪?哪儿才是终点?如果这条线一直向上延伸,永不停止,那还有终点吗?像这样的线叫射线。 3、展示铁轨图片,先让学生指出线,再假设铁轨就像这段一样像两端无限延伸,问学生:什么是无限延伸?闭上眼睛想象铁轨向两端延伸出屏幕,延伸出教室,延伸出校园,延伸出东阳、浙江、中国,还在不停地延伸,让学生充分体会无限的概念。 三、主动探究三种线 1、抽象特征 (1)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可以测量不能测量不能测量 1、刚才,有同学说这段毛线是直线,现在知道是什么线了吗? 2、画法和读法 (1)学生自由画,请三名学生上台画,师巡视。 (2)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纸,及时纠正画法。 读法:

认识射线和直线

《认识射线和直线》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7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想象、记忆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直线,了解射线、直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难点: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理解无限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激光笔、磁力黑板字; 学生:直尺、铅笔、橡皮、导学卡。 课前安排: 进来就安静的坐下,表扬行动最迅速、坐姿最端正的小组,每位小组长管好组内同学的上课纪律,待会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组内交流要做到(轻言细语),交流的时候不要影响到其他的小组。发言的时候要做到(声音洪亮),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能听清楚。 现在每位小组长举手示意一下,我会发放学习单,组长拿到后轻轻的、快速传递给组内同学。拿到后把学习单摆在桌上,用端正的坐姿告诉我。好,上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光笔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神奇的笔,(射向黑板)请看,黑板上有什么?生:红色的点 师:(PPT出示)把激光笔的发射点和红点与中间的光线合起来可以看成什么图

形? 生:线段(板书:线段) 2、回顾线段特征 师:谁还记得线段的特征? 生: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小结:对呀!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直的、两个端点) 3、画线段并测量 师: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画的同时,请标出它的长度,在学习卡的第一题上试一试。我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二、新授 1、认识射线 师:这样,都看不到,我们转过来,孩子们,闭上眼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如果,我手中的电子笔有无限的能量,发出的光线不被任何的物体阻挡,一直一直地射向无穷远的地方,这是一条怎样的光线呢? 生想象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这样的线我们把它看作射线(板书:射线) 师:你能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把它画下来吗? 生动手画 生:画不完 师:画不完就说明它是无限长的,想想看怎么画 (师收集代表性的作品) 展示作品 师小结:也就是说另一边没有端点就可以表示无限长了。 师:你说的太棒了,其实这两条线都是射线,但是下面这条线会更简洁,你觉得像这样的射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师小结:真完整,也就是说射线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无限长的并且无法度量 2、生活中的射线 师:同学们能找到生活中的射线吗? 生1:家里用手电筒照明的时候 师:请看(PPT出示)夜晚,城市的霓虹灯向空中发出的光线和太阳发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是射线。 3、认识直线 师:刚才我们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那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呢?还是射线吗?是线段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呀? 生1:因为它们都没有端点 生2: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可这条线没有端点 生3:因为这条线两端都无限延长了 生动手画(师同时板书画) 师:那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师:真完整,就是说直线是直的,它没有端点,所以可以无限延长并且无法度量。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 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射 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归纳思考。 教具准备 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 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 1、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三、反馈交流 1、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四、精讲点拨 1、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五、当堂训练 1、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一题。 2、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二题。 3、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有()条 (2) 有()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标题大数的认识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 所需时间8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本单元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并穿插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运用计算器计算等知识点,并设计了一个综合应用:一亿有多大。 在本单元主题中,我打算打破教材的顺序,设计成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大数的认识。通过从生活中收集感受大数,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旧知,运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专题二:数的产生。通过认识了解数的产生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专题三:计算工具的认识及使用。通过观察和活动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感受计算器的方便、快捷。专题四:一亿有多大。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一亿这个数有多大。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本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讲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获得读数、写数和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树立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的意识,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活动,初步体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数感。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对应课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并会使用计算器。 4.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怎样读写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亿做单位的数? 2.数是怎样产生的? 3.计算工具有哪些?怎样正确使用计算器? 4.一亿有多大? 专题划分1.大数的认识 2.数的产生 3.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器的使用 4.一亿有多大 专题一大数的认识所需课时3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邢兰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线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知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由于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三幅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建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读出三种线。 二、学情分析 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到可以想象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线段、射线、直线,再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这是学生直观地学习理解线、应用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抽象的概念一种具体的认识和规范,更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5、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看一看”,“认一认”,“拉一拉”,“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四、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实际操作、活动探究、归纳概括。 五、教学用具: 教具:激光灯、细绳、直尺、幻灯片。 学具:细绳、直尺。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