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抱箍应力计算

抱箍应力计算

抱箍应力计算
抱箍应力计算

抱箍应力计算

抱箍通过与墩柱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而静摩擦力的产生只与抱箍与墩柱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抱箍体给墩柱面的压力两个因素有关系,和接触面的面积无关。由于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质有关,抱箍体给墩柱面的压力由螺栓的预紧力来传导,所以关键是对螺栓进行受力计算,以及对抱箍体钢板的应力破坏进行验算。

一、抱箍承载力计算(向阳所中桥)

1、荷载组成

①混凝土荷载:C40混凝土23.17m3,

G1=23.17m3*2.4T*9.8N/Kg=545KN

②钢筋荷载:3538.5Kg*9.8N/Kg=34.7KN

③模板荷载:110Kg/m2*53m2*9.8N/Kg=57.134KN

④H型钢荷载:73.8Kg/m*14m*9.8N/Kg*2=20.25KN

⑤其他荷载按20KN考虑。

总荷载:=545+34.7+57.134+20.25+20=677KN 抱箍需产生的摩擦力677KN/3=226KN

二、M30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M30高强螺栓预拉力:325KN-390KN,取325KN

摩擦系数取0.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427)

传力接触面数取1

安全系数取1.5

每条螺栓理论抗剪力为:325*0.3*1/1.5=65KN.

实际承受抗剪力:226/12=18.8KN<65KN符合要求。

螺栓轴向受拉:226/0.3=753KN

753/12=62.75KN<325KN符合要求

三、抱箍体应力计算

抱箍受拉产生拉应力:226/0.3=753KN

抱箍壁的纵向截面积:16mm*40cm=0.0064m2

753KN/0.0064/1000=117.65MP<140MP(钢材容许拉应力路桥施工计算手册177)

抱箍剪应力:(1/2*226)/(2*0.0064m2)/1000=8.8MP<85MP

钢抱箍的受力计算

钢抱箍受力计算 一、 荷载计算 混凝土重:58.1m 3×24KN/m 3=1394.4KN; 钢托架重:37.80KN+14.35KN=52.15KN (贝雷梁和工字钢) 钢抱箍重:3.14×1.6×0.5×0.015×7.85×3=0.887吨,即 8.87KN; 模板重:97.1×0.015×6=8.793KN ; 活荷载:工作人员重10人×70kg=700kg ,即7KN; 总荷载:P=1394.4+52.15+8.87+8.87+7=1471.2KN 。 二、 工字钢梁受力分析 工字钢横梁总计14根,单个需要承担的线荷载分为两部分:①中间2.0m 重要承担钢筋砼重量:q 1=(1394.4+8.793)/(14G 2)=50.11KN/m ;②两边各1.5m 为工人工作平台:q 2=7/3=2.33KN/m ,单个工字钢受力计算如下: 123456 最大弯矩:Mmax=11.72KN.m 最大剪力:Nmax=40.09KN.m 正应力3 6 max 10 10 9.14072.11--??= =W M σ=83.17MPa

剪应力3 11 6 w x x 10 10 9.91127108.8009.40t ---?????= = I VS τ=29.03MPa

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桥长1012.98米,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156.1m3。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

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 (1)栏杆采用φ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4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立柱,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高的支座。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四、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 见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是以单个盖梁需用量考虑。

盖梁抱箍法计算书

附件6 抱箍法计算书 二道窝铺大桥最大的盖梁为C30钢筋砼,总方量为36.03m3,砼容重取25KN/m3。采用两根50a工字钢作为纵梁,间距1.6~2m,纵梁长12m,纵梁上布置14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长4m,间距为40cm,共31根。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形钢板制作,钢板厚12mm,高66cm,抱箍牛腿钢板厚20mm,宽35cm,采用30根M24的高强螺栓连接,为提高墩柱与抱箍之间的摩擦力,保护墩柱混凝土面,墩柱与抱箍之间设置3mm厚的橡胶垫。布置结构如图所示: 1、荷载大小 ⑴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取值: P1=2.5KN/㎡ ⑵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值: P2=2.5KN/㎡ ⑶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①变截面处: P31=30.625KN/㎡ ②均截面处: P32=40KN/㎡

⑷模板支架自重荷载取值: P4=1.5KN/㎡ 2、I14工字钢受力检算 14工字钢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712cm4,截面系数W=102 cm3,理论重量m=16.89kg/m,Q235钢的抗剪强度f v取85 MPa,抗弯强度f m取145MPa,则以单根横梁为例进行验算。 ⑴荷载计算 ①施工人员、机具、材料荷载: q1=P1l=2.5×0.4=1KN/m ②混凝土冲击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2=P2l=2.5×0.4=1KN/m ③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q31=P31l=30.626×0.4=12.25KN/m;q32=P32l=40×0.4=16KN/m ④模板、支架及横梁自重荷载 q4=P4l+ g k=1.5×0.4+0.17=0.77KN/m 考虑分项系数,其中①②项为1.4,③④项为1.2,则均截面处的荷载为: (1+1)×1.4+(16+0.77)×1.2=22.924 KN/m 变截面处的荷载为: (1+1)×1.4+(12.25+0.77)×1.2=18.424KN/m 横梁的受力模型为简支结构,则根据弯矩计算公式: M max= ql2/8=22.924×22/8=11.462KN.m, 抗弯强度验算: 应力σ= M max /W=11.462 KN.m /(102cm3)=114 MPa<f m=145 MPa,符合要求。 挠度验算: ω=5ql4/384EI=5×22.924×16×1012/384×2.1×105×712×104=0.003mm<[ω] =l/800=2.5mm,符合要求 3、I50a工字钢受力检算 50a工字钢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46500cm4,截面系数W=1860 cm3,理论重量m=93.654kg/m,Q235钢的抗剪强度f v取85 MPa,抗弯强度f m取145MPa,纵梁的跨距为7m,则以单根纵梁为例进行验算。

桥梁盖梁抱箍法的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一、施工设计说明 1、工程简介 高速公路****有桥梁2座。墩柱为两柱式或三柱式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如图1所示。本图尺寸为其中一种形式,该盖梁设计砼37立方米,计算以该图 尺寸为依据,其他尺寸形式盖梁施工以该计算结果相应调整。 图1盖梁正面图(单位:cm) 2、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其他相关资料及本单位以往施工经验。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盖梁模板底模支撑 在盖梁底模下部采用间距1m工14型钢作横梁,横梁长3.7m。横梁底下设纵梁。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两排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x 1500cm )连 接形成纵梁,长18m两排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120cm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0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70cm采用14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 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n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工作平台 ⑴ 栏杆采用? 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2米设一道1.2m高的钢管立柱, 竖向间隔

0.5m设一道钢管横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采用在横梁上设0.2m 高的支座。钢管与支座之间采用销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5cm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绑扎牢靠。 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一)、设计检算说明 1、设计计算原则 (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3、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备。 4、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横梁计算 采用间距1m工14型钢作横梁,横梁长3.7m。共设横梁18根,总重约11kNo 1、荷载计算 (1)盖梁砼自重:G仁37荻24.5kN/m3=906.5kN (2)模板自重:G2=81.3kN (3)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3=21kN 横梁上的总荷载:G=G1+G2+G3 =1008.8kN q1=1008.8/17.2=58.65kN/m 横梁采用1m间距的工字钢,则作用在单根横梁上的荷载G =58.65 X 1=58.65kN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2= =58.65/1.7=34.5kN/m 2、力学模型 如图所示。 q? = 3z1 J l< N. /1 图2横梁计算模型 3、横梁抗弯与挠度验算 横梁的弹性模量E=2.1 X 105MPa惯性矩l=712cm4;抗弯模量Wx=102cm 为了简化计算,

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大桥桥梁左幅起讫桩号:K780+891.5~K781+722.8。桥梁跨 径组成为:2×(6×20)+3×(5×20)+(62+110+62)+2×25m,桥梁全 长831.3m。 某大桥桥梁右幅起讫桩号:K780+891.5~K781+728.5。桥梁跨 径组成为:2×(6×20)+3×(5×20)+(62+110+62)+(18+20+18)m, 桥梁全长837.0m。 本桥1#-5#、7#-9#、31#右幅、32#右幅墩墩径为φ1.3m,盖梁 尺寸为:长9.79m(7.39m)、宽1.6m、厚(0.7+0.6)m;6#墩墩径 为φ1.3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8m、厚(0.7+0.6)m;10#、11#、13#-16#、18#-21#、23#-26#墩墩径为φ1.4m,盖梁 尺寸为:长9.79m(7.39m)、宽1.6m、厚(0.7+0.6)m;12#、17#、22#墩墩径为φ1.4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 1.8m、厚(0.7+0.6)m;31#左幅墩墩径φ1.4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7m、厚(0.75+0.65)m。 二、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 (2)《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工程质量评定验收 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 (5)我单位的以往类似桥梁施工经验。 三、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施工时间:2012 年4 月15 日~2012 年6 月30 日 四、劳动力配置 序号工种数量/姓名序号工种数量/姓名 1 技术负责人 1 6 技术员 1 2 试验负责人 1 7 测量负责人 1 3 现场负责人 1 8 钢筋工10 4 模板工8 9 砼工 6 5 机械工 4 10 杂工 2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桥墩施工完成后,根据盖梁设计标高返算出抱箍钢带下缘在墩柱的确切位置,并做好标记,以便抱箍准确就位。 为方便盖梁底模的安装,在浇注混凝土时,墩柱顶混凝土标高按比设计标高高5cm 控制。 (2)墩柱顶凿毛 待墩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鲜混凝土,并用高压 风吹干净。标高控制在比设计标高高3cm 左右,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 (3)测量放样 在盖梁施工前,对墩柱进行施工测量,作为安装盖梁底模的依据。墩柱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墩柱中心位置测量、立柱顶高程测量。墩柱中心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是根据施工中设立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直接进行,也可以三维坐标控制测量。 (4)盖梁模板加工及安装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摘要:详细介绍了抱箍法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结构设计,盖梁结构的内力计算和抱箍支撑体系的内力验算,以及本工艺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盖梁抱箍结构计算施工 1.工程概况 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徐边高架桥为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全桥长1280m,全桥共有盖梁84片,下部结构为三立柱接盖梁,上部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20m空心板和30m T梁,另有15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桥施工区鱼塘密布,河涌里常年流水,墩柱高度较高,给盖梁施工带来难度。为加快施工,减少地基处理,本桥盖梁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2.抱箍支撑体系结构设计 2.1盖梁结构 以20m空心板结构的支撑盖梁为例,盖梁全长20m,宽1.6 m,高1.4m,砼体积为42.6 m3,墩柱Φ1.2m,柱中心间距7m。 2.2抱箍法支撑体系设计 盖梁模板为特制大钢模,侧模面板厚度t=5mm,侧模外侧横肋采用单根[8槽钢,间距0.3m,竖向用间距0.8m的2[8槽钢作背带,背带高1.55m,在背带上设两条Φ18的栓杆作对拉杆,上、下拉杆间距1.0m,底模板面模厚6mm,纵、横肋用[8槽钢,间距为0.4m×0.4m,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盖梁底模下部采用宽×高为0.1m×0.15m的方木作横梁,间距0.25m。盖梁底模两悬出端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在横梁底部采用贝雷片连接形成纵梁,纵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1.4m,单侧长度21m。纵梁底部用四根钢管作连接梁。横梁直接耽在纵梁上,纵梁之间用销子连接,连接梁与纵梁之间用旋转扣件连接。 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钢板厚t=16mm,高0.6m,抱箍牛腿钢板厚20mm,宽0.27m,采用10根M24高强螺栓连接。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抱箍构件形象示意图如图1所示。 2.3防护栏杆 栏杆采用φ48的钢管搭设,在侧模上每隔5m焊接一道1.2m高

钢管许用应力

钢管许用应力 钢管壁厚表示方法有管子表号、钢管壁厚尺寸和管子重量三种方法 Sch10s、Sch40s、Sch80s四个等级; 2)以钢管壁厚尺寸表示? 中国、ISO、日本部分钢管标准采用 3)是以管子重量表示管壁厚度,它将管子壁厚分为三种: A.标准重量管,以STD表示 B.加厚管,以XS表示 C.特厚管,以XXS表示。 对于DN≤250mn的管子,Sch40相当于STD,DN<200mm的管子,Sch80相当于XS。补充: 1、以管子表号(Sch.)表示壁厚系列 这是1938年美国国家怔准协会ANSIB36.10(焊接和无缝钢管)标准所规定的。 管子表号(Sch.)是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的比值乘以1000,并经圆 整后的数值。即 ????? Sch .=P/[ó]t×1000??? (1-2-1) 式中? P—设计压力,MPa;?? ????????? [ó]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无缝钢管与焊接钢管的管子表号可查资料确定。 ANSI B36.10和JIS标准中的管子表号为;Sch10、20、30、40、60、80、100、120、140、160。 ANSI B36.19中的不锈钢管管子表号为:5S、10S、40S、80S。 ??? 管表号(Sch.)并不是壁厚,是壁厚系列。实际的壁厚,同一管径,在不同的管子表

号中其厚度各异。不同管子表号的管壁厚度,在美国和日本是应用计算承受内压薄壁管厚度 的Barlow公式计算并考虑了腐蚀裕量和螺纹深度及壁厚负偏差-12.5%之后确定的,如公式 (1-2-2)和(1-2-3)所示。??? tB=D0P/2[ó]t??????? (1-2-2)??????????????? t=[D0/2(1-0.125)×P/[ó]t]+2.54??? (1-2-3) 式中? tB 、t——分别表示理论和计算壁厚,mm D0————管外径,mm P——设计压力,MPa [ó]t——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力,MPa 计算壁厚径圆整后才是实际的壁厚。 如果已知钢管的管子表号,可根据式(1-2-1)计算出该钢管所能适应的设计压力,即 ????? P=Sch..× [ó]t/1000??????????????? (1-2-4) 例如,Sch40,碳素钢20无缝钢管,当设计温度为350oC时给钢管所能适应 设计压力为: P=40×92/1000①=3.68 MPa 中国石化总公司标准SHJ405规定了无缝钢管的壁厚系列并Sch.5S②,? Sch.10, Sch.10s,Sch.20,Sch.20s,Sch.30,Sch.40,Sch。40s,Sch.60,Sch.80,Sch.100, Sch.120,Sch.140,Sch。160,如表1-2-9所示。 2、以管子重量表示管壁厚度的壁厚系列 美国MSS和ANSI规定的以管子重量表示壁厚方法,将管子壁厚分为;种: ??? (1)标准重量管以STD表示;

抱箍计算

武冈至靖州(城步)高速公路土建工程第三合同段 (K21+400~K32+300) 中国中铁 盖梁施工抱箍 受力计算书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靖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盖梁施工抱箍受力计算书 一、抱箍结构设计 抱箍具体尺寸见抱箍设计图,主要包括钢带与外伸牛腿的焊接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牛腿为小型构件,一般不作变形计算,只作应力计算。 二、受力计算 1、施工荷载 1)、盖梁混凝土和钢筋笼(2**=方,平均密度吨/3m)自重为: ×=(吨) 2)、钢模自重为:吨 3)、支垫槽钢(采用10型槽钢,理论线密度10kg/m,共17根,每根长)自重为: ××17=(吨) 4)、工字钢(采用40b型工字钢,理论线密度为m,共2根,每根长18m)自重为:2×18×=(吨) 5)、连接工字钢的钢板(共4块,每块重79kg)自重为: 4×=(吨) 6)、钢模两翼护衬(单侧护衬重150kg)自重为: 2×=(吨) 7)、施工活荷载: 10人+混凝土动载+振捣力=10×+×+=(吨) 8)、总的施工荷载为: ++++++=(吨) 9)、考虑安全系数为,则施工总荷载为: ×=(吨) 10)、单个牛腿受力: ÷=(吨) 2、计算钢带对砼的压应力 σ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钢带对立柱的压应力 1 μσBπD=KG 1 其中: μ—摩阻系数,取 B—钢带宽度,B=600mm D—立柱直径,D=1800mm K—荷载安全系数,取 G—作用在单个抱箍上的荷载,G=848kN σ=KG/(μBπD)=×848×1000/×600××1800)=<[]cσ 则: 1 =,满足要求。 其中: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检算说明 1、计算原则 (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贝雷架无相关数据,根据计算得出,无资料可附。 3、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4、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备。 5、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 1、荷载计算(按最大盖梁)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 m =K 丫h 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 1.2 ; Y--砼容重,取26kN/m 3; h--- 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v按0.3m/h,入模温度按20 C考虑。 则:v/T=0.3/20=0.015<0.035 h=0.22+24.9v/T=0.22+24.9 X 0.015=0.6m P m= K yh=1.2 X 26 X 0.6=19kPa 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 考虑。 则:P m=19+4=23kPa 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 P=P m X(H-h)+P m X h/2=23 X 2+23 X 0.6/2=53.9kN 2 、拉杆拉力验算 拉杆(0 20圆钢)间距1.2m , 1.2m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则有:(y= (T1+T2)/A=1.2P/2 n2 =1.2 X 53.9/ (2 nXO.01 2)=102993kPa=103MPa<[ c]=160MPa(可) 3 、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 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l0=2.2m ,砼侧压力按均布荷载 q0 考虑。 竖带[14b的弹性模量E=2.1 x 105MPa;惯性矩lx=609.4cm 4;抗弯模量Wx=87.1cm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4工字钢

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四路 K0+516.157大桥盖梁抱箍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日期: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目录 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 一、施工设计说明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三、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 第二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一、设计检算说明 二、侧模支撑计算 三、横梁计算 四、纵梁计算 五、抱箍计算

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江门市滨江新区规划四路K0+516.157大桥长120米(6×20米),全桥共有5个桥墩,共20条墩柱,墩柱上方为盖梁,共5个盖梁。每个盖梁长25.5572m,宽1.6m,高1.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盖梁施工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cm) 2、设计依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3)《机械设计手册》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桥梁施工经验。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为15mm厚的胶合板,背带肋条为10×10cm方木,间距30cm,在竖肋外设2[4槽钢背带。背肋高1.3m;在背带上按间距40cm设φ14的栓杆作拉杆(共3排),在侧模与底模连接处设6×6角钢,角钢与背带平行。 2、底模支撑 底模为钢模,模板厚度为δ2.5mm,设纵向肋条(肋条:3×3cm),肋条间距20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30cm的2[8#槽钢,2根槽钢焊接牢固。横梁长2.7m(超出部分作支模、挂网、操作平台用)。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 3、纵梁 纵梁采用2根I45b工字钢。两根工字钢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100cm,工字钢间用φ20钢筋对拉连接,间距为3m。工字钢连接处采用高强螺栓与焊接相结合。 (1)、力学性能指标。 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I45b工字钢的截面特性(I截面惯性矩;W截面抵抗矩): E=2.6×105MPa;W x =1500.4cm4;I X =33759cm4;A=111.4cm2;S X =887.1cm; [σ]=215MPa;[τ]=125MPa;d=13.5mm,每延米重887.1Kg (2)、梁长27m,位于墩柱两侧。 4、抱箍

抱箍工艺

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几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高墩桥梁无塔架滑升支架翻转模板施工工艺 桥梁施工盖梁抱箍设计 2010-06-10 14:28:32| 分类:工程技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盖梁抱箍设计 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某大桥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如图1-1。由于引桥墩柱高度较大,最大高度为32.5m,除4、5墩及高度较低的墩柱采用搭设支架施工外,其余墩柱盖梁施工拟采用抱箍法施工。

2、设计依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施工计算手册(汪国荣、朱国梁编著) (3)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5)盖梁模板提供厂家提供的模板有关数据。 (6)某大桥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 (7)国家、交通部等有关部委规范和标准和地方要求规定。 (8)我单位的桥梁施工经验。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盖梁抱箍受力验算

无支架抱箍施工检算 一、检算编制依据 1、惠兴高速公路惠水至镇宁第十九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3、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张俊义编);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6、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7、盖梁模板厂家提供的有关模板数据; 8、我单位有关桥梁的施工经验总结。 二、工程概况 ZK188+350山帽坡大桥共有中系梁3个,盖梁5个。墩柱中系梁单个长4.3m,宽1.2m,高1.4m,混凝土方量为7.22m3;盖梁单个长10m,宽2.0m,高1.5m,混凝土方量为29.14m3。 三、施工方案 由于本桥桥墩大部分位于山坡上及山谷中,多数墩为高墩,为保护原有地貌的尽可能少的破坏,本桥盖梁采用无支架抱箍法施工。抱箍为圆形,高度0.4m。 盖梁施工重量大于墩柱中系梁施工重量,且盖梁、系梁无支架抱箍支撑方法相同,因此若盖梁抱箍验算合格,则墩柱中系梁抱箍验算亦合格。依据以上原则,本检算方案只验算盖梁无支架抱箍施工方案是否和合理安全。 1.侧模和端模 侧模和端模模板为钢模板,面模厚度为5mm,肋背架槽钢2-[10,横向肋槽钢[8,竖向肋扁钢-70x10;侧模共重:3280kg,端模共重:1628kg。 2.底模 底模为钢模板,面模厚度为5mm,背架槽钢2-[10,横向肋槽钢[8,竖向

肋扁钢-70x10。底模共重:1160kg 。 3.模板支撑 盖梁底模下采用20cm ×20cm ×400cm 的方木作为横梁,间距0.30cm 。横梁放置在I40b 工字钢上,I40b 工字钢为受力主梁。 4.抱箍 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形钢板制成,钢板厚:12mm ,高0.4m ,抱箍牛腿钢板厚20mm ,宽25cm ,采用16根M22高强度螺栓连接。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在墩柱与抱箍间设置3mm 橡胶垫。 盖梁抱箍施工立面示意图1(未示支架) 5.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 栏杆采用Φ50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3.1m 设一道1.2m 的钢管立柱,竖向件隔0.5m 设一道横杆,扫地杆距平台地面高度为30cm 。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栏杆为围蔽安全滤网。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2cm 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采用铁丝扎牢。 钢抱箍 底模纵梁I40b 工字钢 墩身 钢模板 底模横梁 20×20×400方木 φ=1600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工程QWTJ-2 标段起止桩号为 K10+018- K24+000,标段长度13.982Km,包括大、中桥884米/4座(预应力箱梁);分离式立交:995 米/5 座(预应力组合箱梁,现浇预应力箱梁);巴音陶亥互通立交桥1 处(现浇预应力箱梁)。 桥墩盖梁为桥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桥墩系梁一样也为悬空体,因其结构及位置因素施工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将其自桥墩墩身中摘出,另行编制施工方案。首件工程编制依据: (1 )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工程施工图设计; (3)现行国家施工规范、规程、规则、及验收标准及地方标准; (4)我方对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考虑到桥位处原地面地基承载力不高,而采用抱箍法施工盖梁可以克服满堂支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缺点。我合同段拟对所有的圆柱墩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抱箍承重原理:在盖梁施工时,用半圆形钢带抱紧墩柱,在钢带两端焊接牛腿,将盖梁底模的承重横梁架在牛腿上,利用钢带抱紧墩柱所产生的摩擦力来承担盖梁自重、模板自重、施工荷载等。 工程量:K17+083桥1号墩左幅盖梁:钢筋7.32t,混凝土30.41m3 二、施工方法: 2.1 凿除柱顶浮浆: 将柱顶砼浮浆全部凿除,裸露新鲜砼。并冲刷干净,以保证墩柱与盖

梁砼联接牢固 2.2 安装盖梁承重挂篮: 首先安装承重抱箍, 利用抱箍握紧墩柱产生的磨擦力来承担盖粱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抱箍与墩柱之间加一层10mm厚的橡胶垫,目的是增 加抱箍与墩柱之间的磨擦力, 不啃伤墩柱砼。抱箍在每次使用前需经过认真检查,必须保证所有焊缝均饱满、不开焊,否则应加焊。抱箍用高强螺栓在紧固时必须保证每个螺栓受力均匀且达到设计拉力强度,确保抱箍与墩柱之间有充分的摩擦力以及承受上部荷载。在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个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在每承重抱箍下端加装一副抱箍,两抱箍间以槽钢、木楔支撑,以提高承载力,增加抱箍可靠性,抱箍上为承重横梁。 承重横梁采用30 号工字钢, 与承重包箍牛腿之间以一对木楔支撑, 工字钢内侧用钢丝绳拉紧,中部设槽钢支撑在地面,地面承载力不足时在地面上加铺砼垫板或钢板;工字钢上放一排长2.5 米10 号工字钢或木方,垂直30工字钢布置,间距40-50cm,并与30号工字钢绑扎牢固;底模板两边搭设木板, 利于施工操作。 2.3 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轴线和盖梁标高安装底模, 并调整盖梁底模达到设计高标。 2.4 盖梁底模安装:

钢管应力计算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管道应力计算的任务是:验算管道在内压、自重和其它外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以判明所计算的管道是否安全、经济、合理以及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是否在设备所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以低碳钢、低合金钢和高铬钢为管材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的应力计算。 油、空气介质的管道应力计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核电站常规岛部分管道应力计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3条管道的热胀应力按冷热态的应力范围验算。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按在冷状态下和在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分别进行验算。 第1.0.4条恰当的冷紧可减少管道运行初期的热态应力和管道对端点的热态推力,并可减少管系的局部过应变。冷紧与验算的应力范围无关。 第1.0.5条进行管系的挠性分析时,可假定整个管系为弹性体。 第1.0.6条使用本规定进行计算的管道,其设计还应遵守《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管道零件和部件的结构、尺寸、加工等,应符合《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零件及部件典型设计》的要求。

第二章 钢材的许用应力 第2.0.1条 钢材的许用应力,应根据钢材的有关强度特性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小值: σ b 20/3,σs t /1.5或σs t (0.2%)/1.5,σD t /1.5 其中 σb 20——钢材在20℃时的抗拉强度最小值(MPa ); σs t ——钢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最小值(MPa ); σ s t (0.2%)——钢材在设计温度下残余变形为0.2%时的屈服极限最小值(MPa ); σD t ——钢材在设计温度下105h 持久强度平均值。 常用钢材的许用应力数据列于附录A 。 国产常用钢材和附表中所列的德国钢材的许用应力按本规定的安全系数确定。 美国钢材的许用应力摘自美国标准ASME B31.1。 对于未列入附录A 的钢材,如符合有关技术条件可作为汽水管道的管材时,它的许用应力仍按本规定计算。

抱箍计算书

3.3.3钢抱箍及主梁、分配梁安装 钢抱箍安装前要根据设计盖梁底标高、底模厚度、分配梁厚度、主梁高度准确计算出钢抱箍顶面位置,并将钢抱箍顶面位置用石笔画在立柱上。再用起重机分片或整体吊装钢抱箍,然后将主梁(槽钢)放到钢抱箍上,并用对拉螺杆将两主梁对拉起来。最后在主梁上摆放好分配梁。钢抱箍、主梁、分配梁安全验算。 (1) 主梁计算 ①荷载计算: a) 盖梁自重荷载P1 P1=γBH=26KN/m3×1.8 m×1.4m=65.6KN/m, 换算到每根主梁:均布荷载q1=P1/2=32.8KN/m; b) 模板、分配横梁自重 分配横梁采用[10槽钢,间距50cm,q2=0.12×2/0.5×7.5/2=0.15KN/m; 模板自重q3=0.5×(2×1+1.9×1×2)/2=1.45KN/m; c) 施工荷载(人员、机具、材料、其它临时荷载) 按q4=2.5KN/m均布荷载计; ②荷载组合: q=q1+q2+q3+q4=32.8+0.5+1.45+2.5=37.25KN/m; ③计算简图: ④计算: a) 解除B点约束,代以支反力R B,用力法解得R B=q(6a2+5b2)/(4b)=463.5KN,R A=q(a+b)-R B/2=200.7KN,

b) 弯矩图: c) 最大弯距: A 、 B 点弯矩:M 1=-1/2×q×2.42=-2.88q=-155.1KN·m , 跨中弯矩 :M 2=1/2×q×(32-2.42)=1.62q=87.2KN·m , 则:M max =M 1=155.1KN·m ; d) 截面抗弯模量W 拟选用工字钢为主梁,允许应力[σ]=170MPa , [σ]=M max /w , w= M max /[σ]=155.1×103/(170×103)=0.91m 3=910cm 3, 初步选用40a 工字钢W=1090cm 3>910cm 3,可满足强度要求; ⑤ 挠度验算: 将均布力q 由A 、B 点分成三段进行挠度叠加计算,计算结果公式如下(以竖直向上位移为正): a) c 、d 点挠度: EI q EI l l M EI l ql l l EI ql y c 2832.3624)34(242113211231-=??+?++-=, b) 跨中挠度: EI q EI ql EI l y 915.3384516M 242221-=-??-=跨中, c) 最大挠度验算: I40a 惯性矩:I=21720cm 4=2.172×10-4m 4 ,弹性模量E=2×105MPa , 221qa 22 1qa

盖梁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目录 1、计算依据 (1) 2、专项工程概况 (1) 3、横梁计算 (1) 3.1 荷载计算 (1) 3.2 力学模型 (2) 3.3 横梁抗弯与挠度计算 (2) 4、纵梁计算 (3) 4.1 荷载计算 (3) 4.2 力学计算模型 (3) 5、抱箍计算 (4) 5.1 荷载计算 (4) 5.2抱箍所受正压分布力Q计算 (4) 5.3两抱箍片连接力P计算 (5) 5.4抱箍螺栓数目的确定 (6) 5.5紧螺栓的扳手力P B 计算 (6) 5.6抱箍钢板的厚度 (7)

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1、计算依据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辽宁省标准化施工指南》 《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第四合同段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2、专项工程概况 盖梁施工采用抱箍法,抱箍采用2块半圆弧形钢板制作,使用M24的高强螺栓连接,底模厚度10cm每块长度2.5m;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材料,下部采用114 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长度为4.5m,根据模板拼缝位置按照间距0.25m布置,共需27根;横梁底部采用2根I45C工字钢作为纵梁,纵梁长度为15m抱箍与墩柱接触部位夹垫2?3mn橡胶垫,防止夹伤墩柱砼;纵横梁梁两端绑扎钢管,安装防落网。下面以体积最大的浑河大桥8#右幅盖梁为例进行抱箍相关受力计算。 浑河大桥8#墩柱直径为2m,柱中心间距6.7m,盖梁尺寸为12.298 X 2.2 X 2.1m,C40砼54.58m3,盖梁两端挡块长度为 2.2 X(上口 0.3m,下口 0.4m)X 0.6m, C40砼 1.06m3o [| 114工字钢横梁10cm厚底模“ 图1 抱箍法施工示意图 3、横梁计算 3.1荷载计算 盖梁钢筋砼自重:G仁54.48X 26KN/n3=1416.5KN 挡块钢筋砼自重:G2=1.06X 26KN/n3=27.6KN 模板自重:G3=98KN 、_ 2 施工人员:G4=2KN/m X 12.298m X 2.2m=54.1KN 施工动荷载:G5=2KN/X 12.298m X 2.2m=54.1KN,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和振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目 录 第一部分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四、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 第二部分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一、设计检算说明 二、侧模支撑计算 三、横梁计算 四、纵梁计算 五、抱箍计算 附图 图一、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总图 图二、盖梁抱箍设计图 图三、盖梁抱箍法施工支撑详图 图四、各部件连接、栏杆与工作平台详图 第一部分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 一、施工设计说明 1、概况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引桥长米(起迄里程为K18+~K19+)。共有24个桥墩,除4#、5#墩为双柱式外,其余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盖梁为长,宽,高的钢筋砼结构,如图1-1。由于引桥墩柱高度较大,最大高度为,除4、5墩及高度较低的墩柱采用搭设支架施工外,其余墩柱盖梁施工拟采用抱箍法施工。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 2、设计依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汪国荣、朱国梁编著施工计算手册 (3)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5)盖梁模板提供厂家提供的模板有关数据。 (6)西南出海大通道泸州绕城公路泸州泰安长江大桥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7)国家、交通部等有关部委和四川省交通厅、海通公司的规范和标准。(8)我单位的桥梁施工经验。 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 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 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

抱箍的计算

抱箍的计算 抱箍所能承受的荷载可由抱箍与墩柱之问的摩擦力平衡,其摩擦系数μ由墩柱面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而定,一般可取为μ=0.3—0.5。设计时应选择拧紧螺栓的数量,并验算其抗剪强度,同时应验算抱箍钢板的局部抗剪强度和抗挤压强度。 抱箍法力学原理:是利用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来克服临时设施及盖梁的重量。 2.1 抱箍的结构形式 抱箍的结构形式涉及箍身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a箍身的结构形式 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由于墩柱截面不可能绝对圆,各墩柱的不圆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墩柱的不同截面其不圆度也千差万别。因此,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向加劲的柔性箍身,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这样,在施加预拉力时,由于箍身是柔性的,容易与墩柱密贴。在施工当中,为保证密贴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在抱箍与柱子之间垫以土工布。 b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抱箍上的连接螺栓,其预拉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能可靠地传递荷载。因此,要有足够数量的螺栓来保证预拉力。如果单从连接板和箍身的受力来考虑,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最好布置成一排。但这样一来,箍身高度势必较大。尤其是盖梁荷载很大时,

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将很大,将加大抱箍的投入,且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布置成两排。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践也证明是成功的的 2.2连接螺栓数量的计算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即F=f×N 式中F-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N-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 f-抱箍与墩柱间的静摩擦系数。 而正压力N与螺栓的预紧力是对平衡力,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假定每排螺栓个数为n,则螺栓总数为4 n,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正压力为N=4×n×F1。 对于抱箍这样的结构,为减少螺栓个数,可采用材质为45号钢,直径30mm的大直径螺栓或M27高强度螺栓。但采用M27高强度螺栓有两个缺点:一是高强度螺栓经过一次加力松弛循环后一般不能再用,这与抱箍需多次重复使用的要求不相符;再次安装抱箍时需更换新螺栓,加大了投入;二是市场上没有M27高强度螺栓,必须到专门的厂家购买,不能满足随时更换的要求。因此,一般均采用材质45号钢的M30大直径螺栓。每个螺栓的允许拉力为[F]=As×[σ] 式中As —螺栓的横截面积,As=πr2 [σ]—钢材允许应力。对于45号钢,[σ]=2000kg/c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