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资源化的脱硫,脱氮、脱重金属和脱二嗯英等功能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的应用不断增多,其主要技术优势是:)1 污染控制减排,脱硫效率高,可达9 %;可同时进行脱氮,脱氮率达70 % 以上,脱除汞、二嗯英、卤化氢和粉尘,实现集成净化;也可分别进行脱硫或脱氮。)2 节水:在烟气净化操作温度宽(08 一108‘C ),不需工艺水,省去废水处理设施,不需要烟气再热,设备腐蚀轻,同时还可节约我国宝贵的水资源。)3 资源回收:

脱硫副产物是富含5 02气体,便于生产硫酸(89 % );硫磺等化工产品,利用价值大,实现资源利用。1 1 0)4 环保性能优异,无二次污染。脱硫副产物生产化工产品,脱硫废水排放,脱硫破碎活性焦可做燃料或作为炭材料用其他污染控制,同时脱硫剂原料为煤,我国资源丰富。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高效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活性焦性能需提高,活性焦成本偏高,硫氮双脱吸附反应塔结构开发与工程放大需加强,再生装备能耗偏高,产业化推广工作滞后

活性焦净化过程反应慢,净化反应器体积大,初次装填活性焦,床层阻力大等,同时活性焦硫容相对较低,活性焦的循环再生量大,增加了再生过程的机械磨损,同时使加热的能量热能耗大,因此造成活性焦净化技术目前的成本较高。目前进行国产化研究重点是降低联合净化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活性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原料配煤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研制廉价高性能的活性焦;净化装置方面优化工艺,采开发多功能设备,减少运行过程活性焦的消耗和能耗,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

典型工艺的运行费用和投资由装备费、活性焦费和运行费等组成;初次填装活性焦时初次投资较大,如06 o MW 机组,初次填装活性焦需要80 0 。吨左右,市场价近50 0 0 万左右,运行消耗活性焦中整个运行费用的5 0一07 %。目前活性焦净化装置单位投资05 0 元/ kw,但副产物的价值高,硫酸价值在050元/ 吨,

新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活性焦脱硫脱硝与多污染集成净化的专用活性焦、工艺条件、动力学、新工艺流程、新装备等方面。通过研发,提高联合脱除效率,降低能耗与成本,优化流程与装备流体力学性能,实现工程装备的大型化,从而开发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实现活性焦烟气净化的技术创新和进一步产业化推广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活性焦孔结构及表面性质对脱除烟气中SO2的影响

吸附性能

活性焦的脱硫性能与其表面积的大小无关, 而与其微孔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表现不明显. 活性焦表面碱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脱硫性能. 而表面碱性的强弱与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 较高浓度的羧基官能团会抑制SO2的吸附, 羰基官能团与醚基官能团可通过重排构成具有碱性行为的吡喃酮或类吡喃酮结构从而表现出脱硫活性, 因此, 这两种官能团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性焦的脱硫性能.

吸附系统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

吸附塔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活性焦脱硫吸附塔内装有一定量的活性焦,经过除尘器之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塔,烟气中的SO2被活性炭/焦吸附,净化后的烟气从烟囱排入大气。吸附SO2至饱和的活性焦送入脱附塔再生后,连同补充的新鲜活性焦一起输送回吸附塔。

吸附设备有固定床吸附塔和移动床吸附塔两种形式。固定床活性炭(焦) 吸附烟道气

中 5 0:由于存在着诸多缺陷,该方法只适用于小规模、低浓度5 0:烟气处理. 固定床

优点:

-磨损消耗量小-设备结构较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低

缺点:

-间断工作-易发生局部过热-处理气体量较小

移动床吸附加热再生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连续性好、二次污染少及适应能力强,适于推广应用.但是,由于运行时活性炭(焦) 的磨损及加热再生时的损耗,需要定期补给活性炭(焦),使用机械强度较低且价格较贵的活性炭会造成工艺成本的提高.而活性焦则由于其价格低廉、机械强度高及脱硫性能较好,比较适用于该法脱硫.因此,活性焦移动床吸附加热再生法是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脱硫工艺.

移动床

优点:-连续工作-不易发生局部过热-处理气体量大

缺点:

-磨损消耗量大-设备结构较复杂-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分为错流顺溜和逆流10W吨文献里面16页有具体优缺点讨论)

水洗再生法水耗量大,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我国这样的水资源匾乏且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不适合推广应用

移动床吸附加热再生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连续性好二次污染少及适应能力强,适于推广应用.但是,由于运行时活性炭(焦) 的磨损及加热再生时的损耗,需要定期补给活性炭(焦),使用机械强度较低且价格较贵的活性炭会造成工艺成本的提高.而活性焦则由于其价格低廉、机械强度高及脱硫性能较好,比较适用于该法脱硫.因此,活性焦移动床吸附加热再生法是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脱硫工艺

.

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的静态实验和工艺参数选择

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微孔孔容与其脱硫脱硝能力有相同的趋势, 即比表面积、微孔体积越大, 所能吸附的SO2, NO 越多.2) 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活性焦对SO2的吸附;空速过大或过小都对活性焦的吸附性能有不利的影响, 空速太大, 会导致气体在活性焦表面的停留时间过短, 空速太小, 不能消除外扩散阻力; 氧气和水蒸气是提高活性焦脱硫性能的关键因素; 而活性焦脱硝的温度高于SO2的最佳吸附温度, 氧气和NO 浓度对脱硝性能没有较大的影响, 氨氮体积比是决定活性焦脱硝性能的重要参数.3) 通过静态实验得到的较优脱硫工艺参数:温度T = 120e, 空速为1 000 /h, USO2= 2 L /m3, O2质量分数为6% , H2O 质量分数为6% , 脱硫效率高达98%. 脱硝工艺参数: 温度为T = 130 e, 空速为1 000 / h, O2质量分数为6%, UN O= 500 m L /m3,UNH3/UN O= 1. 0, 脱硝效率为70%

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及其错流式反应器脱硫的数值模拟

德国和日本从20 世纪80 年代初

( 1) 可以达到很高的脱硫效率和脱氮率;

( 2) 具有除尘功能;

( 3) 能除去废气中的HCI、HF、砷、硒、汞、二恶英等, 还能除去用湿法难以除去的SO3 , 是一种深度处理技术;

( 4) 不存在常规脱硝催化剂容易出现的碱、盐类物质的中毒问题;

( 5) 活性焦可以在长时间内循环使用, 废弃的活性焦可以作燃料, 无二次污染;

( 6) 节能( 烟气在排放前不需再加热提高浮力) 、节水( 干法工艺, 无需废水处理装置) ; ( 7) 可以回收生产多种副产品( 如高纯硫磺、硫酸、高纯液态SO2或化肥) ;

( 8) 活性焦在运行中有磨损消耗, 是成本的主要部分;

( 9) 反应床为填料床, 运行阻力较大;

( 10) 活性焦的解吸附和添加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

①具有很高的脱硫率可达98%以上,脱硝率80 %以上,是深度处理的技术。

②除了DeSOX、DeNOX之外,还能去除多种污染物,如:

粉尘;湿法难以除去的SO3;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HCl、HF、砷、硒、汞、二恶英、呋喃等)。

③脱硝不需要烟气升温装置,在100℃左右就能得到高的脱硝率;

④基本不用水,无需废水处理装置。

⑤碱、盐类对活性焦炭没有影响,不存在吸附剂中毒问题。

⑥副产品利用价值高,如:高纯硫磺(99.95%)或浓硫酸(98%)或高纯液态SO2。

⑦没有二次污染问题。

美国政府调查报告中认为,该技术是最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主要问题:

①固态的热吸收剂循环使用,机械方式输运,操作较复杂

②吸附剂在运行中的磨损和化学消耗,是成本的主要部分

③吸附床运行条件需要严格控制,否则易形成较大的压力降,或出现自燃着火,甚至存在爆炸的危险;

④由于是模块结构,易出现烟气分布不均,影响效率;

⑤吸附剂和副产品的运输需要有合理的距离。

现在已经付诸商业应用的且能够满足严格的排放要求的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主要有电

子束法和活性焦法。表1 是这2 种方法以及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 SCR 脱硝( 简称/ 组

合法0) 的经济技术主要指标的分析结果对比

活性焦干法脱硫系统的运行费用主要受活性焦消耗和副产品价格的影响,当活性焦消耗量低

且便宜易得,副产品价值较高的情况下,运行费用可大大降低。

活性焦脱硫脱硝的机理研究

原焦的性质特点

图1 为活性焦放大5 000 倍的扫描电镜。由图1可见,活性焦表面凸凹不平、呈现比较

杂乱的状态,且具有明显的尖角和缺陷,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狭缝。表1 为活性焦的孔容参数,可以看出,活性焦的微孔孔容较小,中孔孔容更低。表2 为活性焦的表面元素组成,

可以看出,活性焦表面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各种官能团。活性焦自身的这种特性将影响其对污

染物的脱除性能,特别有利于对极性污染物的吸附和催化反应。

工艺方法脱硫效率已应用范围副产品利用是否同时脱硝烟气循环流化床≤90≤300MW降低粉煤灰的品质否

电子束辐照法≥95≤10MW肥料是

活性炭/焦法≥ 98≤600MW硫酸、单质硫、肥料是流化床锅炉加石

灰石燃烧

≤90≤300MW降低粉煤灰的品质否

SO2和NO 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的问题,并且活性焦选择性地优先吸附SO2

活性焦对SO2的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气流中同时存在SO2和NO 时,由于活性焦的结构特点和表面极性,容易吸附具有一定极性的气体分子,SO2分子由极性键组建成V型结构,有比较强的极性,且活性焦的表面结构决定了活性焦对极性吸附质的吸附量大于对弱极性、无极性吸附质NO Hg的吸附量

烟气中CO2、O2或H2O 的单独存在对脱硫脱硝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只有烟气中同时存在O2和H2O 时,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效果才会大为改善。

活性焦脱除电厂烟气中SO2

行为探讨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活性炭质材料不能将SO2氧化为SO3,并且通过实验的证实。他们认为在无水的条件下,活性炭表面并不具备对氧化反应的催化能力。而且,SO2在有水存在时方能表现出还原性,其与氧在完全干燥的状态下是难以起反应的H2O 在活性焦脱硫过程中并不单单地起着水合SO3和稀释硫酸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提

供了反应历程所需的质子,同时又赋予SO2还原性。

可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与应用

活性焦性质对V 2O5/AC催化剂还原NO 的影响

V 2O5是有效的SO2氧化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有H2O的形成,SO2 在催化剂表面被氧气氧化成SO4 2-离子,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使表面吸附的NH3增加,所以V 2O5/AC催化剂SCR活性增大.

复杂烟气条件下太西活性焦脱除Hg0的实验研究

SO2 初期表现为对脱汞性能的促进,后期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NO 较低浓度的NO对单质汞的吸附性能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值的NO则减弱了抑制作用,促进单质汞的吸附

10万吨锌冶炼工程废气脱硫方案

目前工业中使用的活性焦为9MM和5mm的圆柱状活性焦,与常规活性炭不同,活性焦是一种综合强度(耐压、耐磨损、耐冲击)比活性炭高比表面积比活性炭小的吸附材料,与活性炭相比,活性焦具有更好的脱硫脱硝性能。价格比较便宜,被广泛用于工业废气的净化。且使用过程中,加热再生相对于活性焦进行再次活化,因此,脱硫脱硝性能还会增加

技术原理

活性焦烟气脱硫是一种可资源化的干法烟气净化技术。该技术利用具有独特吸附性能的活性焦对烟气中的SO2J进行选择性吸附,吸附态的SO2在烟气中氧气和水蒸气的存在的条件下被氧化为H2SO4并被储存在活性焦空隙内;同时活性焦吸附层相当于高效颗粒过滤器,在惯性碰撞和拦截效应下,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颗粒在床层内部不同部位被捕集,(但活性焦在移

动过程中,活性焦相互之间以及活性焦与反应器壁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少量活性焦粉,其中体积足够小的焦粉会被烟气带出吸附反应器,对净化后的烟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完成烟气脱硫除尘净化。

吸附SO2的活性焦,在加热情况下,其所吸附的H2SO4与活性焦反应被还原为SO2,同时活性焦恢复吸附性能,循环使用;活性焦的加热再生相当于对活性焦再次活化,吸附和催化活性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脱硝过程中,活性炭/焦仅起催化剂的作用,其主要反应式为:

4NO+4NH3+O2→4N2+6H2O

6NO+4NH3 →5N2+6H2O

6NO2+8NH3 →7N2+12H2O

2NO2+4NH3+O2→3N2+6H2O

适宜温度:80~180℃

工艺流程

活性焦吸附脱硫装置,活性焦解吸再生系统,活性焦循环输送系统和副产品加工处理系统(SO2的含量可达20%~40%,送至硫回收系统,根据当地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市场状况)和需要生产含硫化工产品(硫酸、单质硫、液体SO2等)

同时脱硫脱硝特点

①具有很高的脱硫率可达98%以上,脱硝率80 %以上,是深度处理的技术。

②除了DeSOX、DeNOX之外,还能去除多种污染物,如:粉尘;湿法难以除去的SO3;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HCl、HF、砷、硒、汞、二恶英、呋喃等)。

③脱硝不需要烟气升温装置,在100℃左右就能得到高的脱硝率;

④基本不用水,无需废水处理装置和净化材料预处理工序。

⑤碱、盐类对活性焦炭没有影响,不存在吸附剂中毒问题。

⑥副产品利用价值高,如:高纯硫磺(99.95%)或浓硫酸(98%)或高纯液态SO2。

⑦没有二次污染问题。

活性炭再生方法

活性炭常识 活性炭的作用:防毒、除毒、脱色、去臭 具有一种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可将某些有机化合物吸附而达到去除效果,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很快而有效地去除水族箱水质中的有害物质、臭味以及色素等等,使水质获得直接而迅速的改善。水族市场出售有多种,许多水族爱好者很难辨别它们的好坏。有的产品根本只是木炭而已,无法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象木炭的产品,通常具有光泽,最好不要购买。好的活性炭产品是经过“活化处理”的,所谓“活化处理”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将活性炭的孔隙率给予显著地提高,使其更具吸附力。但是产品是否有经过“活化处理”用肉眼是很难辩识的,通常只能根据产品的特性说明去判断。此外,在选购时请记住颗粒愈小,效果愈好。因为它的总表面积愈大,孔隙愈多。但颗粒也不可太细而成粉末状,以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影响到过滤器的过滤流量。一般以粒度约为直径较佳。活性炭虽然可用予去除水质中的悬浮物,但它的空隙很快就会被悬浮物堵塞,而失去原来的功效。所以应该把它放置在过滤棉的下面,让过滤棉先处理掉水质中的悬浮物后,过滤棉无法处理的可溶性有害物质再交由来处理,但为防止颗粒太小的活性炭随着滤水的尾程流入水族箱内,也为了以后能方便地更换,最好是将它作为第二层过滤材料来放置,而将其他的过滤材料,诸如:生物过滤球、陶瓷圈等等放置其下。使用活性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使用前要清洗去除粉尘,否则这些黑色的粉尘可能暂时会影响水质的清洁度。但建议不要直接用新鲜的自来水冲洗,因为活性炭的多孔隙一旦吸附大量自来水中的氯以及漂白粉,在随后放置到过滤器中使用时对水质造成的破坏,相信勿需我多言。靠平时简单的清洗,是无法将活性炭的多孔隙中堵塞的杂物清洁干净的。所以,务必定期更换活性炭,以免活性炭因“吸附饱和”而失去功效。且更换的时机最好不要等它失效以后再更换,如此方可确保活性炭能不断地把水族箱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建议每月更换活性炭的处理水质的效率与其处理用量相关,通常为“用量多处理水质的效果也相对好”。定量的活性炭被使用后,在使用初期应该经常观测水质的变化,并留意观测结果,以作为多长时间活性炭失效而更换的时间判断依据。在使用治疗鱼病的药剂时,应该暂时将活性炭取出,暂停使用。以免药物被活性炭吸附而降低治疗效果 活性炭产品的再生 活性炭目前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单位均将其废弃,掩埋或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再污染。 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 活性炭产品之间如何区分,应该如何选择活性炭呢?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专用型活性炭相关资料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专用型活性炭相关资料(之一) (2009-12-07 22:14:07) 转载▼ 一. 项目提出的背景 1、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其与燃煤发电技术的关系 目前我们生存的地球面临三大环境问题:—是由于CO2和CH4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持续变暖;二是由于SO2和NOx的过度排放引起的酸雨频发;三是NOx与HC类化合物引起的臭氧层消失危机。这三大环境问题均与燃煤发电技术密切相关。 化石类燃料燃烧产出的CO2、NOx、SO2及粉尘分别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9%,99%,91%和90%;在我国,燃煤产生的NOx、SO2和粉尘分别占大气中各污染物总量的67%,87%和79%。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988年燃煤锅炉的NOx排量达132~177万吨,1989年国内5万千瓦以上的燃煤电厂SO2排量达420万吨(占全部排量的27%)【1】。 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和燃煤消耗量分别增加3.27倍和2.8倍,SO2的排放总量以100万吨/年的速度递增,原因是脱硫技术进展缓慢且投资过大〔2〕。 1999年全国煤炭产量为11.5亿吨,主要用于发电、工业锅炉、冶金、建材、化工及民用等方面,以平均含硫1.25%,其中可转化成气相含硫化合物的比例以83.5%计,则当年因燃煤排放的SO2总量高达24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60亿元,同时威胁着12亿人口的身体健康和16亿亩耕地的正常耕作。而SO2排放较为集中的就是电厂的燃煤锅炉〔3〕。 自然界SO2的正常浓度为0.0001~0.001ppm,超出此范围即会引发酸雨,1999年进行的城市酸雨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81.6%的大中型城市均发生酸雨现象,且62.3%的城市环境中空气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年均降水pH<5.6的地区已达国土总面积的40%左右,降水pH≤4.5的国土面积达17%,华东、华中及华南各大区酸雨频率高达90%以上,部分地区已恶化至“十场雨十场酸”的地步〔4〕。 煤电占全国发电总容量的80%以上,2000年总发电量达1200~1300GWh,装机容量250~270GW,煤耗达5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总耗量的37.6%, SO2排量1140万吨,占我国当年SO2总排量的44%〔5〕。 由以上列举的资料数据可知,燃煤电厂烟道气排放的SO2、NOx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且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均与燃煤发电技术有密切的关联关系。 更为严重的是,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两个年度史无前例的“电荒”之后,国内的燃煤电厂新建及扩建的装机容量将于2006年~2008年迎来高峰期,届时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将更为严峻。 2、燃煤电厂烟道气污染物排放治理技术的进展趋势分析 热电厂烟道气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有SOx(包括SO和SO2)、NOx和粉尘,近年来将CO2 亦归属于污染物范畴。目前治理技术最成熟的为粉尘和SOx的脱除技术,而NOx和CO2 的脱除在日本、美国和德国已有成熟技术,而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下面将与本项目有关的SOx和NOx的脱除技术分别予以介绍。 (1)烟道气脱硫技术的类型及进展情况 烟道气脱硫技术大致可分为四种工艺类型。 一、用各种液相或固相物料吸附或吸收SOx的工艺技术。此类工艺应用最广,亦最为成熟。又可细分为湿法(脱硫剂和脱硫产物均为液体)、干法(脱硫剂和脱硫产物均为固体)、半湿法(脱硫剂为液体,产物为固体)和半干法(脱硫剂为固体,产物为液体)四种类型〔4〕。典型的湿法脱硫技术有碱法、双碱法(钠∕钙法)、魏尔曼—洛德法(即亚硫酸盐法)、碳酸钠水溶液法等;典型的干法脱硫技术有氧化镁法、氧化锌法、活性炭吸附法、负载金属的活性炭吸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一) 摘要:活性炭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吸附剂,其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对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等活性炭再生的传统方法进行了回顾,同时也对目前新兴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电化学法、超临界流体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和超声波法等进行了介绍与讨论。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水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无毒无味,具有发达细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优良吸附剂。20世纪60年代初,欧美各国开始大量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城市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已成为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污染水源净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已将活性炭用于二硫化碳废水处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采用粒状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范围和处理规模上都发展很快,如在炼油废水、炸药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和电镀废水处理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活性炭的回收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用过的活性炭无法回收,除了每吨废水的处理费用将会增加0.83~0.90元外1],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活性炭的再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 1.1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2,3]。处理有机废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三个阶段。在干燥阶段,主要去除活性炭上的可挥发成分。高温炭化阶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机物沸腾、汽化脱附,一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脱附出来,残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内成为“固定炭”。在这一阶段,温度将达到800~900°C,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接下来的活化阶段中,往反应釜内通入CO2、CO、H2或水蒸气等气体,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复吸附性能,活化阶段是整个再生工艺的关键。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1.2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1,2]。生物再生法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相类似,也有好氧法与厌氧法之分。由于活性炭本身的孔径很小,有的只有几纳米,微生物不能进入这样的孔隙,通常认为在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自溶现象,即细胞酶流至胞外,而活性炭对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从而促进污染物分解,达到再生的目的。 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因而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 1.3湿式氧化再生法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称为湿式氧化再生法4]。再生条件一般为200~250°C,3~7MPa,再生时间大多在60min以内。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应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再生开始后无需另外加热。但对于某些难降解有机物,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大的中间产物。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以苯酚吸附等温线的变化为评价标准,系统地研究了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其规律性;探讨了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考察了饱和炭多次循环再生的可能性;并对活性炭自身结构在湿式氧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获得的活性炭最佳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230°C,再生时间1h,充氧pO20.6MPa,

活性炭再生问题总结

1、活性炭来源 活性炭产品种类很多,按生产原料不同可分为:煤基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合成活性炭等。一般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可达500-1200m 2/g. 按孔径分: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台(I U PA C I972)依据不同尺寸孔限中分子吸附的不同,将孔分为三类: w > 50nm的为大孔 2nm < W < 50nm的为中孔; w < 2nm的为微孔。 2、活性炭再生 a) 必要性 活性炭再生是活性炭制备的重要组成之一。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吸附饱 和,从而丧失吸附能力成为“废炭”。若直接将吸附饱和的炭丢弃不仅会增加 应用成本,还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考虑,活性炭的 “再生”意义重大。 b) 方法分类及其优缺点 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 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生物再生法 催化再生法 微波再生法 c) 具体工艺(微波再生,重在流程)

活性炭补充: 微波再生(机器约30万一台) 是在热再生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 砂g日I ?34&41 15KV 图6不同种类活性炭的扫面电镜照片^CIOOOX)(九原始活性炭;c. MW650|(1.MWS50) Fig, 6 SK M photos (if diff^renl kind^ vf G AC (1 (J(K)X 】 (a. Original GAC; b,MW450; C.MW650;(1.MW850) 通过SEM照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原始活性炭与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的差别.原始活性炭表面杂质较多,并且很多孔道被杂质堵塞;经微波处理后,活性炭表面的杂质被去除,孔道更加通畅 从而保证了甲苯更加容易进入活性炭的中孔和微孔,也就增加了其吸附容量?另外,从图中b、c、d可以看出,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提高,活性炭的孔径明显变小,这是由于微波加热迅速升温 而导致的炭骨架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一部分孔道因收缩而失去吸附能力,从而导致高温改性的活性炭物理吸附能力的下降,但由于高温改性会增加碱性基团的含量,因此相应的化学 吸附能力会有所提高?实验中850 C改性的活性炭吸附能力最高就是证明.但由于到达一定温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专业技术

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宋丹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本文介绍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其脱除机理、工艺流程、优缺点、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指出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 X,工艺简单,活性焦可以再生,脱除过程基本不耗水,无须对烟气进行加热,还实现了对硫的资源化利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但仍需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关键词:活性焦;脱硫;脱硝;烟气 Activated Coke Combined Desulfuration and Denitration Tecnology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meaning of activated coke combined desulfuration and denitration tecnology,and selectively analys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removal of SO2/NO X,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pment of this tecnology.Pointed out that the activated coke combined desulfuration and denitration tecnology achieved effective removal of SO2/NO X with simple process,regenration of activated coke,no-water procudure and without any extra gas heating step.Besides,it accomplished the re-utilization of sulfur resources,which i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However,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pment work is still needed. Keywords: activated coke;desulfuration;denitration;flue gas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大量的燃煤造成了以煤烟型为主的空气污染,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 X 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目前最有效且最常用的脱硫脱硝方法为燃烧后的烟气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是石灰石—石膏法与湿式氨法,脱硝技术则应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较广泛。这些脱硫、脱硝单独处理的技术存在不少问题:如石灰石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1、热再生法:热再生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原理是将湿炭用高温气体慢慢干燥,在加热过程中,被吸附的有机物.. 1、热再生法: 热再生是目前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其原理是将湿炭用高温气体慢慢干燥,在加热过程中,被吸附的有机物按其性质不同,通过水蒸气蒸馏、解吸或热分解这些过程,以解吸、炭化、氧化的形式从活性炭的基质上消除。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3 个阶段。热再生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是其不能完全消除活性炭中的污染物,并且吸附性能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所需温度较高,烧失也较大,造成得率较低。 2、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是利用微生物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质氧化降解。微生物的分解效果在于:在活性炭颗粒周围生长了一层嫌气性生物膜,分解被吸附的高分子物质或者生物分解度低的物质。通过这种作用使难于被吸附的分解产物解吸,再通过外侧的好气性微生物而被氧化。生物法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所需时间较长,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染物的针对性很强,需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CO2 和H2O,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积累在微孔中,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 3、湿式氧化再生法: 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种处理方法。湿式氧化再生法处理对象广泛,反应时间短,再生效率稳定。利用失效炭本身氧化热来维持反应系统温度,再生过程中无需另外加热。但湿式再生氧化也存在不足: 1) 随吸附种类不同,氧化难易程度相差很大,需选用催化剂,增加了成本; 2) 降低活性炭吸附性能,氧化液和废气需进一步处理; 3) 最佳氧化温度不易控制; 4) 所需设备需耐腐蚀、耐高压。

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表机务-DLT5417-2009

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划分表机务-DLT5417-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建筑和安装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所遵循的标准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火电厂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建筑和安装施工的质量评定工作,其它脱硫技术工程的建筑和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头射线照相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8923-1988 涂装前钢材料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18241.1-2001 橡胶衬里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 GB18241.4-2006 橡胶衬里第4部分烟气脱硫衬里 GB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0-1998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4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752 火电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

木炭与活性炭的区别: 众所周知,把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即可得到木炭,木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它的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其他物质的分子,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如果在制取木炭时不断的通入高温水蒸汽,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内部的无数管道通畅,那么木炭的表面积必然更大,这就成为了活性炭,它也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使它具有比木炭更庞大的比表面积,所以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杂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木质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原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使其表现出对外部的很强的吸引力。这些被称为范德华力会吸引气体或液体周围的分子。这些吸引力和周围媒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使活性炭具有了表面吸附力。一些分子的结构使其具有比其他分子更容易被吸收的特性,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分离不同的分子。 物理吸附发生在排除气流和液体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多孔的结构给活性炭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使污染物很容易聚集在活性炭中。这种吸引力存在所有的分子之中。这样,孔壁的表面分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并通过孔隙的通道吸引污染物的分子。必须指出的是:被吸附的污染物的分子,必须比张开的孔的尺寸要小,这样它们才可以通过孔并被聚积起来。现在,你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生产不同种类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其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除了物理吸附作用之外,化学反应也发生在碳的表面。活性炭不仅包含碳成份,在其表面还包含少量氢成份和氧成份,这些成份以各种化合物和功能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包括:碳酰基、羟基、苯酚、酯类、苯醌等。这些在碳表面的氧化剂和络合物能够与活性炭吸附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以下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在水中和氯发生作用,把氯转化为氯化物。这样,氯就被清除了,在水中的讨厌的味道和异味也就没有了。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性质: 1.木炭的外部形态:质量高的木炭断面具有黑色光泽,敲打时发出响亮清脆的金属声。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制的木炭,其外部形态是不同的。在低于250摄氏度时烧制的炭,表面带褐色,不易敲断,燃烧时有火焰;300—350摄氏度烧制的木炭表面呈黑色,当烧制温度达500摄氏度时,敲打时,木炭发出响亮金属声。 2.木炭的固定碳: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是在规定的高温,一般为850—950摄氏度下,不通入空气进行煅烧时的无灰分的木炭。一般的木炭可能含70%—80%的固定碳。随煅烧温度升高,木炭中固定碳的相对含量增加。 3.木炭的挥发分:木炭在高温下煅烧时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气态产物称为挥发分。烧制木炭的温度在300—700摄氏度以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炭煅烧时所分出的挥发分的组成发生下列变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逐渐降低,而氢的含量逐渐增加。烧炭的温度升高时,木炭的发热量增高,而气体的发热量降低。 4.木炭的机械强度:木炭的机械强度表示它对压碎和磨损的抵抗能力,它在木炭的转装和运输上以及在冶金工业应用上有很大意义。转载的次数愈多,在熔铁炉的炉胸中,木炭受到上部炉料强大压力,而由上向下移动时,则受到炉料块和炉胸壁的强烈摩擦,如果木炭变成碎屑,气体难以通过炉料,熔铁炉的操作就会发生故障。木炭强度沿纵向较高,径向较低,而弦向最低。当烧制木炭最终温度相同时,木炭强度随烧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木炭的比重和孔隙度:木炭的比重因树种、木材的质量、炭化的最终温度和升温速度而不同。一般比重大的木材烧成的木炭比重也大。木炭孔隙度决定木炭大部份性质,如反应能力、

[vip专享]DLT5417-2009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电气)

DL/T5417-2009 7 电气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分项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应经班组自检合格后,方可按本标准中的要求,逐级进行质量检验、评定、验收、签字。 7.1.2 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只设“合格”级别,并且必须合格。 7.1.3 分项工程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全部达到质量标准,该分项工程应评为“合格”,如果因设备原因,无法调整或修理,此分项工程可不参加验收评定。 7.1.4 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应进行验收、评定: 1 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没有全部达到质量标准。 2 设计及制造厂对质量标准有数据要求,而检验结果栏中没有填写实测数据。 3 质检人员签字不齐全。 7.1.5 各级质检人员,对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应采用实测实量量化数据的方法,验平表应按档案管理规定整理归档,移交建设单位。 7.1.6 分部工程质量只设“合格”,且应符合如下规定: 1 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应按7.3.2规定,认真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进行质量评定,并应签名验收。 2 所有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全部合格。 3 设备、系统带电或试运分部工程中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带电或试运应正常。 4 各级质检人员对带电或试运结果所做的结论应确切,并签名验收。 7.1.7 单位工程质量设“合格”及“优良”两个等级,其检验及评定,应按表7.3.1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的内容进行。 1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具备下列条件,应评为“合格”。 1)所属分部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及评定应全部合格。 2)所属设备及其系统带电或试运应试运正常,并已经签字验收。 3)对本单位工程资料核查结果,执行表7.3.4规定,应资料、签字齐全。 2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具备如下条件,应评为“优良”。 1)所属分部工程项目,质量检验及评定应全部合格。 2)脱硫工程电气配电装置受电应一次成功。 3)所属设备、系统带电或试运应正常,并已签字验收。 4)按照本标准执行表7.3.4规定,应对本单位工程资料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应资料齐全、数据准确、签字齐全、可查性强。 5)未因施工的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6)未发生过因接地或短路,造成设备严重损坏事故。 7)电动机空载过程中,未发生过电动机烧毁事故。 8)未因电气的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9)在分部试运过程中,未应电气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7.2 电气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 7.2.1 本节使用于电气工程安装质量验收及评定,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主要包含工程编号、质量检验项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资源化的脱硫,脱氮、脱重金属和脱二嗯英等功能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的应用不断增多,其主要技术优势是:)1 污染控制减排,脱硫效率高,可达9 %;可同时进行脱氮,脱氮率达70 % 以上,脱除汞、二嗯英、卤化氢和粉尘,实现集成净化;也可分别进行脱硫或脱氮。)2 节水:在烟气净化操作温度宽(08 一108‘C ),不需工艺水,省去废水处理设施,不需要烟气再热,设备腐蚀轻,同时还可节约我国宝贵的水资源。)3 资源回收: 脱硫副产物是富含5 02气体,便于生产硫酸(89 % );硫磺等化工产品,利用价值大,实现资源利用。1 1 0)4 环保性能优异,无二次污染。脱硫副产物生产化工产品,脱硫废水排放,脱硫破碎活性焦可做燃料或作为炭材料用其他污染控制,同时脱硫剂原料为煤,我国资源丰富。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高效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活性焦性能需提高,活性焦成本偏高,硫氮双脱吸附反应塔结构开发与工程放大需加强,再生装备能耗偏高,产业化推广工作滞后 活性焦净化过程反应慢,净化反应器体积大,初次装填活性焦,床层阻力大等,同时活性焦硫容相对较低,活性焦的循环再生量大,增加了再生过程的机械磨损,同时使加热的能量热能耗大,因此造成活性焦净化技术目前的成本较高。目前进行国产化研究重点是降低联合净化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活性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原料配煤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研制廉价高性能的活性焦;净化装置方面优化工艺,采开发多功能设备,减少运行过程活性焦的消耗和能耗,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 典型工艺的运行费用和投资由装备费、活性焦费和运行费等组成;初次填装活性焦时初次投资较大,如06 o MW 机组,初次填装活性焦需要80 0 。吨左右,市场价近50 0 0 万左右,运行消耗活性焦中整个运行费用的5 0一07 %。目前活性焦净化装置单位投资05 0 元/ kw,但副产物的价值高,硫酸价值在050元/ 吨, 新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活性焦脱硫脱硝与多污染集成净化的专用活性焦、工艺条件、动力学、新工艺流程、新装备等方面。通过研发,提高联合脱除效率,降低能耗与成本,优化流程与装备流体力学性能,实现工程装备的大型化,从而开发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实现活性焦烟气净化的技术创新和进一步产业化推广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活性焦孔结构及表面性质对脱除烟气中SO2的影响 吸附性能 活性焦的脱硫性能与其表面积的大小无关, 而与其微孔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表现不明显. 活性焦表面碱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脱硫性能. 而表面碱性的强弱与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 较高浓度的羧基官能团会抑制SO2的吸附, 羰基官能团与醚基官能团可通过重排构成具有碱性行为的吡喃酮或类吡喃酮结构从而表现出脱硫活性, 因此, 这两种官能团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性焦的脱硫性能. 吸附系统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 吸附塔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活性焦脱硫吸附塔内装有一定量的活性焦,经过除尘器之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塔,烟气中的SO2被活性炭/焦吸附,净化后的烟气从烟囱排入大气。吸附SO2至饱和的活性焦送入脱附塔再生后,连同补充的新鲜活性焦一起输送回吸附塔。 吸附设备有固定床吸附塔和移动床吸附塔两种形式。固定床活性炭(焦) 吸附烟道气

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1 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放的也不断增长。由煤炭燃烧所释放的占总排放量的85%,占总排放量的60%,二者所引起的酸雨量占总酸雨量的82%。据有关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排放造成的经济失约亿万元,现在每年我国和酸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多年烟气so2排放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工业烟气中和同时脱除的研究。目前,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多处于研究阶段,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开发技术简单,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运行性能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将是未来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2 方式一、传统脱硫脱硝当今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湿式烟气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组合。湿式烟气脱硫常用的是采用石灰或石灰石的钙法,脱硫效率大于90%,其缺点是工程庞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温度为250~450℃时,脱硝率可达70%~90%。该技术成熟可靠,目前在全球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但该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催化剂昂贵且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氨泄漏、设备易腐蚀等问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温度区域为870~1200℃,脱硝率小于50%。缺点是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设备易腐蚀等问题。 二、干法脱硫脱硝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包括四个方面:固相吸收/再生法、气/固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吸收剂喷射法以及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3 相关技术固体吸附再生法主要有碳质材料吸附法、吸附法。 1.碳质材料吸附法根据吸附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活性炭吸附法和活性焦吸附法两种,其脱硫脱硝原理基本相同。活性炭吸附法整个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分两部分:吸附塔和再生塔。而活性焦吸附法只有一个吸附塔,塔分两层,上层脱硝,下层脱硫,活性焦在塔内上下移动,烟气横向流过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①具有很高的脱硫率(98%)和低温(100~200℃)条件下较高的脱硝率(80%);②处理后的烟气排放前不需加热;③不使用水,没有二次污染;④吸附剂来源广泛,不存在中毒问题,只需补充消耗掉的部分;⑤能去除湿法难去除的so2;⑥能去除废气中的hf、hcl、砷、汞等污染物,是深度处理技术;⑦具有除尘功能,出口排尘浓度小于10mg/m3; ⑧可以回收副产品,如:高纯硫磺、浓硫酸、化学肥料等;⑨建设费用低,运转费用经济,占地面积小。新的活性炭纤维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是将活性炭制成直径20μm左右的纤维状,极大地增大了吸附面积,提高了吸附和催化能力。经过发展,现在该技术脱硫脱硝率可达90%。

脱硫改造施工三措两案培训资料全

华能应城热电2号机组烟气脱硫提效改造工程 三措两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应城热电项目部 二零一七年二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组织措施 (3) 三、安全保证措施 (14) 四、技术措施 (20) 五、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 (23) (一)、施工原则性方案 (23) 1、施工范围 (23) 2、吊车的选用 (21) 3、工程施工计划 (21) (二)、主要施工方案 (21) 1、吸收塔施工方案 (23) 2、焊接施工方案及措施 (25) 3、低压开关柜安装 (28) 4、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方案 (29) 5、保温方案 (32) 6、防腐施工措施 (34) 7、设备安装方案 (35) 六、应急预案 (44) A、施工现场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44) B、火灾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46) C、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49) D、触电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51) E、高空坠落伤亡故应急预案 (52)

一.编制依据 1.1《华能应城热电1-2号机组烟气脱硫提效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1.2《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 5417-2009 1.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04 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1.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二.组织措施 2.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2项目组织机构管理 本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实施项目法施工,项目经 项 目 经 理 韩峰 电仪工程师 庄桢 安全工程师 吕大亮 土建工程师 车进 机务工程师 王思斌

活性炭再生问题总结复习进程

活性炭再生问题总结

1、活性炭来源 活性炭产品种类很多,按生产原料不同可分为:煤基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 合成活性炭等。一般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可达500-1200m2/g. 按孔径分: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台(IuPAcl972)依据不同尺寸孔限中分子吸附的不同,将孔分为三类: w>50nm的为大孔 2nm<W<50nm的为中孔; w<2nm的为微孔。 2、活性炭再生 a)必要性 活性炭再生是活性炭制备的重要组成之一。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吸附饱 和,从而丧失吸附能力成为“废炭”。若直接将吸附饱和的炭丢弃不仅会增 加应用成本,还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考虑,活性 炭的“再生”意义重大。 b)方法分类及其优缺点 ●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虽然有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在再生过程中,须外 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生物再生法 ●催化再生法 ●微波再生法 c)具体工艺(微波再生,重在流程)

活性炭补充: 微波再生(机器约30万一台) 是在热再生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 通过SEM照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原始活性炭与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的差别.原始活性炭表面杂质较多,并且很多孔道被杂质堵塞;经微波处理后,活性炭表面的杂质被去除,孔道更加通畅从而保证了甲苯更加容易进入活性炭的中孔和微孔,也

情况下,会有一部分孔道因收缩而失去吸附能力,从而导致高温改性的活性炭物理吸附能力的下降,但由于高温改性会增加碱性基团的含量,因此相应的化学吸附能力会有所提高.实验中850℃改性的活性炭吸附能力最高就是证明.但由于到达一定温度(一般高于1 000℃)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基本分解完毕,此时的活性炭化学吸附能力不会再有明显提高,但继续升温会导致孔道不断变小,从而导致吸附能力下降,因此一味提高改性温度是不经济也是不合理的. 4. 1 微波对活性炭的改性作用 首先活性炭是一种很好的微波吸收材料[54],它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它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决定,活性炭本身能够有效地吸收微波能量,会烧失一部分炭成分,从而使活性炭的孔径扩大。另外,在微波的辐射下,体系温度迅速升高,以致活性炭孔道中吸附焦化废水的有机物由于在高温挥发或炭化分解,最终矿化产生CO2、水蒸气等气体重新造孔,从而使活性炭恢复到原来的吸附活性,再次吸附物质,即活性炭再生[55-57]微波再生的活性炭接近于单层吸附,原因是微波使活性炭的孔容发生变化的主要是中孔,这些再生的中孔有利于焦化废水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活性炭内部; 其次,微波辐射对活性炭表面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酸性官能团、酚羟基和羧基大量减少,碱性官能团增加,这些变化均有利于物质的吸附 4. 2 微波与活性炭协同作用

脱硫脱硝一体化活性炭(基)吸附的有害物质如何处理

脱硫脱硝一体化活性炭(基)吸附的有害物质如何处理 齐学忠 关键词:在河北的钢铁重地邯郸,唐山都在推烟气吸附技术的同时,只是想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询问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所谓的吸附二噁英,吸附汞,吸附铅、吸附氟化物等被吸附后最后到底如何处理了呢? 正文: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广活性炭吸附技术,尤其是针对钢铁行业,该技术从所有厂家的简介中都说该技术可以吸附二噁英,吸附氮氧化物,吸附汞,吸附二噁英,几乎所有的烧结烟气中有害物质都可以吸附。 该技术又叫活性炭、活性焦、炭基催化剂等等名字,从中科院1997年开始研究,随后2004年开始中试,2007年工业试验,2012年开始工业化使用,由于投资大,占地大,运行成本高,所以现在采用该技术大多数都是国有钢铁企业。在上海克硫、中冶长天,中冶华天,一重,邯钢都在开始在唐山和邯郸进行不同方案的设计制作和投入。这对中国冶金环保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但是在相关的技术投入之前,是否成熟,是否真如所说的能消除各项有害物质?首先我们对烧结烟气成分进行一下了解,随后对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再生有害物质的处理进行探讨。 烧结烟气的主要成分:我们从一份监测报告中可以看出里面的主要成分为:

(以上数据来自某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报告)

从上面的监测方法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烟气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对烧结的有害物质可以给出一个大概的评判,那么就是二噁英、汞、铅、氟化物等都是对人体或大气的有害物质,这么多有害物质都被活性炭吸附了,那么去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下活性炭(基)的再生过程,是一个对吸附满各种杂物的活性炭进行加热,随后收集热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最后生成硫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样东西并不能完全被处理掉,这个也就是接下来我们需要谈的过程。 解析系统:吸附塔吸收了SO2、NOX、二噁英、重金属及粉尘等的饱和活性炭经过风筛筛分以后,将大颗粒活性炭通过链斗机输送到解析塔顶部的缓冲仓,在经过活性炭密封阀及管道输送至解析塔装填料段。 活性炭进入解析塔装料段以后,继续往下输送至加热段,活性炭首先在加热段被加热至390-450℃,并保持3小时以上,去除吸附的污染物及硫化物,促使活性炭再生;同时被活性炭吸附的SO2被释放出来,与保护气体N2混合形成富含SO2的气体(SRG),SRG在脱气段送至制酸系统支取浓硫酸,二噁英在高温环境下,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促使其苯环间的氧基破坏,裂化为无害物质。(摘自邯钢设计院投标文件) 某环保公司的活性炭工艺流程图: 第一个问题就是二噁英,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 种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哺,缩写为PCDD/Fs。研究最为充分的有毒二噁英为2 位、3位、7 位、8 位被氯原子取代的17 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congenor),其中,2,3,7,8-四氯

脱硫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案和典型施工措施 第一节主要施工方案 1施工工作范围 1.1室外构筑物 包括吸收塔基础、增压风机基础、GGH基础、烟道支架基础、事故浆 液箱基础、工艺水箱基础、石灰石浆液箱基础、石灰石粉仓基础、 工艺管线支架基础、排水坑等。 1.2室内构筑物 包括脱硫综合楼基础、脱硫综合楼框架结构、脱硫综合楼封顶、脱 硫综合楼装修、循环泵房及循环泵基础等。 2施工顺序 2.1接到监理工程师的开工令后,首先开始施工吸收塔基础、GGH基础、 石灰石粉仓基础、烟道支架、增压风机等。并确保在业主要求的里 程碑日期前完工; 2.2接着施工工艺管线支架基础、排水坑、事故浆液罐基础等项目。 2.3按照业主的要求时间施工脱硫综合楼:含脱硫综合楼基础、框架、 楼面及设备基础、封顶、装修等;局部移交安装,最终建筑完善。 2.4随后将本标段的其他项目在2005年7月31日前全部施工完毕。 3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后,作为本标段项目的施工控制依据。 根据现场实际,考虑采用轻型井点结合排水明沟降排水。 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土方,局部地点辅以人工配合。 现场施工生产区布置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混凝土集中供料,机械翻 斗车运输、泵车浇灌。对于设计中明确说明地下水有腐蚀的项目,

其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42.5以上的抗硫酸盐水泥,并控制其铝酸三钙的含量小于8%,最少水泥用量不小于370kg/m3。 布置钢筋加工场,施工所需的钢筋进行集中加工制作,现场绑扎(局部辅以焊接)。 零米以上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采用大型竹胶合板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以期达到接近清水混凝土结构的良好效果。 3.1综合楼施工方案 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案: 3.1.1零米以下结构施工完毕,并回填结束后,搭设钢管满堂脚手架作为 支撑体系; 3.1.2采用大型胶合板模板; 3.1.3有条件时采用泵车浇灌混凝土,机械振动棒振捣密实; 3.1.4采用龙门架作为垂直运输工具; 3.1.5每层柱、梁、板一次施工完毕,然后逐层将结构施工倒顶; 3.1.6主体框架结构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将屋面的保温、防水层施 工完成,而后进行建筑装饰施工,进而移交安装。交安后,按照设计进行建筑完善。 3.2吸收塔基础等施工方案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时按大体积混凝土考虑,即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严格控制石子和砂子的含泥量,埋设测温元件随时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斜面分层一次浇灌完毕等措施,从而确保该类基础的整体性且杜绝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吸收塔基础的顶面布置有需精确预埋的地脚螺栓,实际施工时,在垫层上预埋100×100×10的埋件,基础混凝土内用两套环行模具进行地脚螺栓固定,借助经纬仪、水准仪测放螺栓的中心和标高并通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 1.高温再生法 改变吸附平衡,达到脱附和分解目的。应用最广的方式是加水蒸气、惰性气体、燃烧气体、C02,加热至700/1000℃。 (1)脱水干燥,首先将活性炭和输送液相分离,然后将活性炭加热至100~150℃,把活性炭细孔中的水分(含水率将近40%~50%)蒸发出来,同时使部分低沸点的有机质也挥发出来,另一部分被炭化,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干燥所需热量约为再生总能耗的50%,所用容积占总再生装置的30%~40%。 (2)炭化加热至300~700~ 使低沸点的有机物全部挥发出来。 高沸点的有机物出现热分解,一部分成为低沸点有机物挥发脱附,另一部分被炭化后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升温速度和炭化温度随吸附剂类型而定。 (3)活化继续加热至700~1000~ 并向活性炭细孔中通入活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氧气等),将残留在微孔中的碳,化物分解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等活化气体逸出,达到重新造孔的目的。(4)冷却,把活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 2.化学氧化再生法 氧气、空气、Os、氯水、溴水、高锰酸钾等氧化剂,电解氧化(在阳极),酸碱浸洗等。 用法主要指湿式氧化法,主要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其工艺流程是:将饱和失效的粉状活性炭用高压泵送入换热器,再经水蒸气

加热器送人再生反应器。在220℃、5.3MP。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与送入塔内的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使活性炭得到再生。再生后的炭经换热器冷却后,送入再生储槽待用。 湿式氧化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包括对污染种类和浓度的适应性)、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低、氧化速率快、装置小、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质等优点。 3. 药剂再生法 (萃取法) 用苯、丙酮、甲醇、异丙醇、±代烷等有机溶剂清洗。利用化学药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吸附质解吸的再生方法。药剂再生又分无机药剂再生和有机溶剂再生两种方法。无机药剂再生以H2S04、HCl或NaOH等为再生剂,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而得到解吸。有机溶剂再生法是用苯、丙酮或甲醇等有机溶剂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在溶剂的萃取作用下得以解吸。 药剂再生可直接在吸附塔中进行,设备及操作管理简单,且有利于回收有用物质。但再生不完全,随再生次数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会明显降低,需要补充新炭,废弃部分饱和炭。 4.生物再生法 好气菌、厌气菌、将炭上吸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使炭再生。 5.电热再生法 直接电流加热;微波再生900~4000MHz,高频脉冲放电再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