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精神文化(定稿)

学校精神文化(定稿)

学校精神文化(定稿)
学校精神文化(定稿)

XX学校精神文化内容与解读

一、核心文化内容

二、其他文化内容

三、精神文化解读

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 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学校还可以推出“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的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学生名言,让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写出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中的佳作和作者的照片,制成标牌(如百胜中心校),固定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使学生深受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还可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七校、三校等)。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学生个个当楷模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浅析校园文化的视觉表现

浅析校园文化的视觉表现 摘要:文章主要对校园文化的视觉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推广校园视觉文化产物的意义,再分析校园导视手册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本文通过校园导视手册将川农110周年校庆文化以多样化的视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校园导视手册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可以有效宣传和提升高校的视觉形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觉文化;校园导视手册;校庆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在校园里进行的一些特有思维和行为的群体活动,体现在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还有制度以及物质文化。它是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而校园视觉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校园中所包含的一切“视觉元素”为物质载体,以提升人的认知为目标,在无形中育人,随着学校的诞生而存在,并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校园视觉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校园中人的思想、道德、气质、行为,同时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校园文化视觉表现的意义及现状

中国高校可以说是在高速发展中,每所大学竞争也十分激烈,经过了上一轮十年左右时间的快速发展。很多重点大学的硬件建设已经发展到了国际一流大学的层次,因此高校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这也要求将高校的发展提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打造良好的高校品牌声誉,使良好的形象与声誉成为高校独一无二的资源。国内外知名高校基本拥有自己的著名品牌,校园不论是文化建设还是推广效果都很好,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且国外一些知名高校校园纪念品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高校产业的一部分。 国内校园视觉文化建设较好的以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但從其他多数国内高校来看,对于校园文化推广以及校园纪念品设计项目这一理念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开发体系。从这一方面来说,国内高校对于校园文化推广这一理念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校园文化热潮,这使得学生、教师及校友对于学校文化接触甚少,对母校归属感也不够。 校庆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推广的一部分,不应该仅仅包含介绍学校的政治工作,学习工作等等一类工作的内容,更应该设计到方方面面,体现校园整体面貌,从而塑造完整地校园文化,创造多样校园文化品牌。四川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于20XX年10月上旬举行庆祝活动,有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拨冗莅临。时隔多年,校友们回到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曾今熟悉现在却陌生的地方。大学生活总是值得回忆的,在校友心中必然是美好的回忆。回首的同时必然希望能够从母校带回些什么作为纪念。而我校之前还未有这样的校庆导视手

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解读 ◎文/戴银法 一、校园文化: 以兰山文化为基础的兰文化。 二、文化渊源: 我国江浙一带,地理环境独特,适宜兰花生长。江浙兰蕙,是我国兰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宜兴兰,是江浙兰蕙的组成部分。 清陈贞慧《秋园杂佩·兰》:“兰,龙池铜官间,芊眠峭蒨,离离如积,山人采摘,入衣香欲满园,杖挑藤束,筐筥登。每岁正二月之交,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一干数花,生于夏月者则名蕙。” “宜兴,府南。元宜兴州。太祖戊戌年十月曰建宁州,寻复曰宜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南有荆南山,又有国山,又有龙池山。又东南有香兰山,临太湖。又有唐贡山,产茶。”(《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 荆溪,府南百二十一里。雍正二年置。南:荆溪,县以此名。白云、茗岭、君山、啄木岭。西:芙蓉山、国山。三国吴天玺元年封禅为中岳,有摩崖,右群峰相缪不一名。东:铜官山。西南:章山。东南:茶山、兰山,濒太湖。东西二氿,与宜兴错。杨巷河、文定港水分流入之。其南沙河自溧阳戴埠流并诸焉。东南:蜀山河,合川埠水,东歧为施荡,并注之。又东至大浦口,其南莲花荡,自湖滏汇诸山水,至乌溪口,并入太湖。(《清史稿》卷五十八·志三十三·地理五) 兰山又名兰右山,石兰山,是太湖西畔的一座小山,在宜兴东南五十里的今洑东境内,属楚山山脉的余脉伸入太湖的部分,因入湖的部分多为石,称其为石渚,麓周一十五里。多称其石兰渚。《舆地志》:“石兰山斗入太湖五里,南曰大兰山,北曰小兰山,旧多产兰,故名”。 唐代施肩吾《兰渚泊》:“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代王徽《石兰渚》:“风暖烟消野岸边,石兰花发满晴川。花开流水潺 潺去,飘得残春上钓船。”(《荆溪外纪》卷六)

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应具备的能力和习惯。而校园文化则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种亚文化现象。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创设出来的,在教育者自觉控制下优化的、形象的典型环境,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艰苦奋斗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需要有一个教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具体说来,校园文化主要指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主要指全体师生在教育、生活与劳动中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优良的学校文化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还能促进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 校园文化并非什么新名词,而各种文化说也颇为多见。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无论你怎样理解,怎样看待或是否已意识到,校园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外显与隐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办学成功的校长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开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一流学校c 随着教育改革重点的转移,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校园文化能规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机制,进而促 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c从文化学角度看,校园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既包括科学知 识,也包括审美、娱乐等文化知识;既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余活动。 word. ... 从学校自身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简单的传授,还有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等等。这是一个朴实、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仅靠知识的传授是很难达到的。所以要

如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浅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校园环境,能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念的扭曲,引起了老师们的担忧。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立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环境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染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三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的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构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优美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使校园处处充满着科学、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感受着文化的濡染,走进校园,能

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一些什么话?怎样让孩子们听到、听懂、听进、乐听、想听每一面“墙壁”所说的话?怎样让这些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外化为他们的言行呢? 第一,要让它们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残疾,知识的欠缺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于一些深奥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网碍。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墙壁”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对于学生而言,“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容易理解。在一年级教室的楼道里,贴上“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比许多高深的道理、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富有童趣的儿童画、中国特色的写意画比起生硬的电脑制作、统一打印的名人名言要生动百倍。学校的报栏橱窗更多的是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那就是一处校园装饰物,像这些对全校学生开放的知识窗口何不用上汉语拼音呢?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长铺镇中心小学 陈文丰 校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内驱力、生命力,是学校师生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应。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能较好调节、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培养良好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使校园人文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着力发展学校内涵,优化育人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历史文化建设,彰显和久深邃的传统公园 校园历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师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一所学校没有历史文化,犹如鲜花缺少水份的滋养,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失去了生存的活力,更失去了精神与灵魂。校园历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具有强大的惯性,带有鲜明的学校特征和时代特征,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文化成果。如何总结和创新学校的历史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传统和鲜明特色, 是舒活学校发展脉

络的重大工程。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校历史文化不断地被注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社会与生活的内容,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更体现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继承性,更彰显了学校发展中源远流长的历史精髓和独具特色的博大情怀。 二、加强人文文化建设,构筑和融温馨的幸福家园 学校人文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是人文文化的灵魂——在分析学校办学传统、办学优势、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的同时,结合现代办学的总体趋势和要求,逐步提炼、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是人文文化的中心内容,是社会考察评价学校的基本着眼点;校训是人文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全校师生进行训导、激励的信条和法典,具有至高的权威性。 学校的人文文化还体现在舆论宣传阵地。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陈列,呈现学校的艰苦创业的人文精神。积极挖掘学校自身的闪光点,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广大师生开拓奋进、敢为人先的风貌精神,使全校师生员工自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进而形成学校人文景观。 三、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和润雅洁的书香花园 环境文化通过校园物质“环境”而存在。它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精神氛围,弥散在师生之中,以特有的形象向师生灌输着某种观念、思想和价值倾向,更以特有的形象符号感染着学生,有着强大的内在

慎修精神构建校园文化实施方案

课题《以慎修精神构建校园核心文化》研究的 实施方案 邻水九龙中学教科室 一、课题的提出 校园文化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成果。校园文化由课堂主渠道、德育渗透、丰富的校园生活和优雅的校容校貌等构筑而成,较好的校园文化首先以优良的校风为标志,学校上至校长,下至一般教职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美好的品德,优秀的素质,先进的思想和无私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未来教育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校园文化的竞争,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学校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 1.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论坛。会议最后通过了《全民教育行动纲领》,纲领申明世界全民教育论坛的目标,强调不仅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还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步入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 优质教育不但需要优越的条件,更需要有科学的理念;优质教育的优质资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主要的还是精神的、文化的。优质学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校园文化,这是一所学校的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成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 2.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要有厚重的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厚重的文化氛围里得到熏陶得到滋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查有梁先生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校园文化具有“滴水穿石”主要功效。 3.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解读校园文化

解读校园文化 ---xxx小学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师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一、我们的解读是: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 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 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 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 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 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 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 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 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 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 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 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 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 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二、怎样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呢?

浅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浅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学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学校文化、提炼学校精神,应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它是师生员工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学生管理中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实践的呼声,充分理解、信任学生,真心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工作对

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当然,在强调教师弘扬人格力量、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自身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彼此相互理解、关爱应该成为师生双向情感互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忽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2、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它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增进文化涵养;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实践,提高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个重要阵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质、道德人格的塑造远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是寓品德教育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从各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用高尚的道德鼓舞人。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韩立夏王会方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外在精神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所不重视教育文化建设的学校,注定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马鹿沟镇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的中学,无论在地理位置,办学资源还是在学生生源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学校离县城仅两公里,师资力量不如县城学校,学区学生围绕县城分布。那么学校怎么发展和生存下去,靠什么生存下去,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调研,发动全校员工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打造良好学校教育文化。通过教育文化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实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才能使我校在长白县教育界中占领一 席之地。 一、从育人入手,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平台,起着引领作用。马中的育人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特长。我校以实验中学输送更合格的人才为己任,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为教风,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观来管理自己的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马中以“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为宗旨,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一切问题。基础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现实是由于偏面追求升学率的影

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指导下,学校一切围绕中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选拔、淘汰式教育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各学校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再看一看那一些无人问津所谓的“差生”。这一切皆源于学校教育观的失误。既然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取向,淡化选拔和淘汰,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淘汰学生的基础上,而是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中的特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特长,追求卓越,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明确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正确的育人观,避免偏面追求升学率。 学校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时刻影响学校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学习,个别不想学习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学习;大家都在玩,个别想学习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例如,马中在中午时间推出午休模式,中午到校可以在班级睡觉,如果不睡觉,就可以看书学习,不能影响其他人休息。时间久了学生都养成了习惯,没有一人在班级说话和随意走动。作为农村中学,在地理位置位上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县城学校排挤。

学校文化之行为文化

前言 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静态文化的外化和动态表现,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在一定阶段的显露,全校师生既是学校行为文化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更是塑造者、维护者和推进者。文化育人,能让学生浸润在散发着浓浓的真、情、善、美的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匠心独运,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行为,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之中的必然要求。 XX中学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内部的活动识别。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体师生对办学理念认同、接纳,形成共识,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对外活动的识别。通过对外活动,可以使办学理念由校内向校外传递、拓展,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获得更多公众的认知、评价及赞誉。

第一部分校本仪式 一、升旗仪式 每周一升国旗,并增加升校旗、唱校歌程序。 二、校庆仪式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每年的校庆日,并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一般校庆仪式如下: ?小庆?(每年)——学校门口展示庆祝横幅,开设相应的宣传专题,在宣传栏、校园网、校报、校刊开设专题庆祝宣传。 ?大庆?(逢十)——包括上述形式,举办全校性的校庆大会、师生文艺汇演、办学成就展、媒体广告宣传等。 校庆活动主题应围绕学校鲜明的特色文化展开,并紧密结合办学实际,对学校进行宣传,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形成系统的品牌效应。 三、新生开学典礼 1.新生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 ⑴升国旗、唱国歌 ⑵升校旗、唱校歌、诵读校训 2. 介绍学校领导及来宾 3.校长致辞 4.解读学生宣言,并由学生代表带领新生庄严宣誓 5.颁发《学生手册》 四、毕业典礼

校园文化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市教体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校园”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及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内侧设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栏;教学楼对面书写“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理念;教学楼外墙书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风和“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风,楼门上方书写“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校园中心区

学校精神校训等解读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精神”解读校训——励志、厚德、攻术、笃行: “励志、厚德、攻术、笃行”八字校训,汲取先贤雅言,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向、人文追求的高度概况,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群体自我教育和共同奋斗的旗帜,更是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追求与精神支柱。 “励志”语出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是指奋发志气,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或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励志”强调要有理想、有追求、有志气,要奋斗、要磨砺、要拼搏,励志又远志,可成大器,行大义,举大事,创大业。 “厚德”语出《易经》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厚德”强调育人之本,德育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学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尚;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寓意学校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注重引导师生完善人格,修己立人,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攻术”语出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其中“术业有专攻”改变为专攻术业而成。 “攻术”要求志学、专学、厚学,尚能、强技、精业。强调学校师生员工力戒浮躁虚荣,专心致志、深入研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笃行”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另有《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当然更离不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内在统一和相联互动。 “笃行”要求学以致用,当重于行,实于行,立于行,知行合一。“笃行”强调实践,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汲取新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实现知行统一。 学校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胸怀世界的开放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精诚合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胸怀世界”:(十个“是”)是我校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我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是我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育人环境等具体载体的外化体现;是我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是我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我校师生的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和道德水平的标志;是以我校为主体的思想、情感和作风相统一;是我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境界;是我校历史上一代代校长承传下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姓名:巨妍学号:20101797 专业:对外汉语学院:文学院摘要: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里所有人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总体文明样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徽、校训、校歌、校服以及学校的碑铭雕塑上。 关键词:学校文化;精神层面 一、校徽——文字和意向 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色彩的图形。我国的校徽多是圆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圆象征着团结,圆满之意。校徽中一般具有两种因素,文字和图形。文字向人们说明学校的名称,建校时间等等,图形向人们展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以黑龙江大学校徽为例: 黑龙江大学的标志为昂起的龙头与草书龙字相融合,构成主要视觉形象,标志左侧龙头与下部流畅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又与“学”、“子”二字相呼应,龙身与龙尾巧妙构成英文“UNIVERSITY”字头“U”字母,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征黑龙江大学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整个“龙”字在色彩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采用了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红色,既弘扬了传统又与国际接轨。黑龙江大学校徽由学校标志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组成。整个标志每一方寸都深深蕴含着黑龙江大学如昂首腾飞的巨龙,是龙江莘莘学子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是黑土地上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标志整体风格洒脱飘逸,极具现代气息,同时又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学术自由与民主精神的结合。 二、校训——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环境育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环境育人 现代课程理论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性课程,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和利用,这种育人的影响时时都在发生。 学校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彰显办学理念为出发点,以创建重庆市首批示范高中为契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学校借创示之机,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的力度,共投入近80万元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实现了“四化四有”,即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和“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校园有大量如花坛、假山、雕塑、文化墙、草坪、桃园、李园、桂花园、珍稀植物园、健身园等景点,校园内四季鲜花烂漫,绿树成荫,亭台雕塑,集人文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 学校还在校园中新建了一个长约40米的宣传长廊,集校板报、画廊和校务公开公告栏于一体,简洁、美观、大方。学校在校园的醒目位置、所有教学区域的走廊、教室、电教楼、办公楼和专用教室,张挂了名言警句、教育家头像及格言等,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身心受到陶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四性"的完美统一。 1.科学性。我校在移校建设过程中,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目前校园布局气势磅礴、大气美观、合理科学、层次分明,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和行政办公区,动静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联系方便。 2.教育性。学校在进行校园改造、环境布置过程中,十分注意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做到让“砖石说话,草木传情”以体现育人功能。

大学校园不文明礼仪现象透析-范超

《职场礼仪》结业报告 题目:大学校园不文明礼仪现象透析班级:礼仪2班 姓名:范超 学号:095510414 成绩:

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还存在较为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存在,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 一、环境 (一)乱写乱画惹人厌 走进学校,就会看到不时有男生穿着拖鞋下课回来。在篮球场旁边,打球喝剩的饮料瓶,吃剩的零食和废纸被随意弃置在旁边的草坪上。学生在校园里乱丢垃圾,有些时候垃圾桶就离自己只有几步远也不愿意仍垃圾桶里。还有远远的往垃圾桶里扔,扔不进去就不管了。 学校图书馆前的宣传栏已被损坏,撕碎的纸条在雨中飘动。走进图书馆对面的教学楼,课桌上乱刻乱划的满是考试需要的公式和内容,以及学生听课无聊时的心情宣泄,厕所挡板上散布着色情涂鸦。公共场合看到吸烟的行为,男女过分亲昵的行为,拖拖鞋,穿背心进入的行为,随地吐痰的行为,随手扔弃废物的行为,一样还可以在公共设施上看到被人涂写刻画的文字和图案。 还有我注意到学校的公共电话在某天突然全不见了,就是因为被同学们破环严重而被拆除了。还有路边的信息栏的玻璃也被恶意砸坏,玻璃烂在那里一是不美观,还有就是也是安全隐患。 (二)厕所不冲臭烘烘 无论是在学生宿舍区,还是教学楼前,自行车乱放的现象很普遍。有同学反映,宿舍楼上的窗口乱扔垃圾和乱倒水现象时有发生。 “便后不冲厕所”是学生反映最多的不文明行为。“寝室里大家还比较注意,教学楼里的厕所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有同学表示不满。更有同学甚至小便在纸篓里,真的是太不文明了,虽然我们教学楼和宿舍都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但是这样做践踏别人的劳动太不能称为是一个大学生了。 (三)电灯空调忘了关 看管教学楼的保安深有同感,即便是在阳光充足的下午,几个学生在教室自习也会打开所有的灯。我有好几次早上进教室都发现空调开了一夜,这样浪费很多电。我想如果是自己家的同学们一定会记得非常清楚。

学校办学精神解读

学校办学精神解读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担负着培育人才、传承文明的特殊使命。一所学校要想培养出优秀学生,其关键在于学校精神。一所学校要发展成为一所真正的名牌学校,最终靠的还是学校逐年形成的一种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会形成长久的持续释放的强大发展动力。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学校精神早已写在其众多教师和学子的灵魂上,成为这些学校发展的力量。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实践、完善这个重要的办学思想——办学就是要培育一种精神力量。 在名校林立、万帆竞发的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我充分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时时保持清醒头脑,拓视野,闯路子,办特色,创名牌,总希望有一种精神力量能不断净化教师的心灵,养育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教师的精神境界,使每个教师的整个生活都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 培育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首先要从培育教师的精神素养和专业素养开始。只有教师的精神和专业素质发展了,学校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我始终坚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高尚的师德、顽强的作风,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又是队伍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开拓创新,凭着自己的“锐气、正气、大气”,靠着自己的“理想、智慧、汗水”,去铸就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 一所名校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名称,它代表一种丰厚的文化积淀,代表一种崇高的精神作风,它是“奉献、敬业、负责、自律、创新”的精神的化身。 一所名校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靠的是优异而持久的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而持久的教育教学成绩从严明的纪律中来,从严格的管理中来,从勤奋刻苦的精神中来。 2010年12月,我在上海学习了十多天,与一大批校友相见,他们都谈到当年在枝江一中学习时印象最深的两个词——勤奋、刻苦。几十年来,我们一中人一直保持着勤奋刻苦、严谨务实的精神作风,并为社会各界公认和称道。这种精神作风是枝江一中虽历经风雨,仍屡创辉煌的精神基石和力量根本。

校园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校园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学校重视创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不断挖掘其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全方位的,其中校园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1校园文化的涵义 广义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和规章制度,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狭义上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我以狭义的角度谈一谈校园文化及其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校园文化的范围和内容 2.1业余党校、团校及其他社团组织。这是学生深化理论学习的有效方式,它们吸收了大批积极要求进步、重理论、能专研、肯实践的优秀学生。这些组织的活动,奠定了校园文化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强的基本格调。 2.2第二课堂活动。为了适应各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能够一专多能。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美术、书法、音乐活动等。广泛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日常基础文明、基本技能训练活动。重视学生文明礼貌、文明行为的养成。结合学校特点,重视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寝室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过硬的技能。 2.4系列文化活动。抓住契机,选准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寓教于乐。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设计安排活动,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5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使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大课堂,也是进行德育的训练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辨别分析能力、提高自觉学习意识、明确努力方向,都起到积极地作用。 2.6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宣传的阵地,营造良好的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办学特色,己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要有一条主线,突出重点;二要形成完整的体系,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条主线,就是突出时代主旋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穿德育工作;这个完整的体系,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确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丰富第二课堂,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学校声誉等。 (一) 将德育目标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 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二者之间存在着辨正的内在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之一在于服务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文

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学校德育工作,而作为校园文化灵魂作用的学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根本保证。 1.校园文化活动要贯穿德育目标要求 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德育的经常化形式和途径,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进步所发挥的重要渗透作用,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没有德育为主导,校园文化活动是松散的,学校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专门的骨干队伍,提出明确的目标,制定切实的规划、计划,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领导议事日程;倡导全体师生共同支持和参与。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正是由于要服务、服从于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并被充分利用而获得蓬勃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应反映和体现德育目标的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