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积盆地 复习

沉积盆地 复习

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发生构造沉降、形成了沉积充填的地区。

克拉通:非常稳定的前寒武板块,后期未遭受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

地貌盆地:沉积盆地从地貌角度来定性分析,即沉积中心为负向单元,其邻区为高地或山脉,在盆地充填、过程中向盆地提供了物质。

构造盆地: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构造剥蚀作用改造后的聚煤盆地,称构造盆地。

沉积中心:含义不统一。其一,指沉积盆地内沉积盖层厚度最大的地区(或地点)。其二,指汇聚水体深度最大的地区(或地点)。地貌中心:地貌盆地中各种物质汇聚的地方,包括沉积物和汇水作用。

盆地原型:世界上许多大盆地是由不同地质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叠合而成的,其形态和边界常由后期相对年轻的盆地的构造边界所决定。朱夏称这些不同的时期形成的盆地单元为“盆地原型”。

叠合盆地:是指经历了多阶段运动体制的变革,由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复合叠置而成的盆地,这类盆地在中国分布广泛,不仅西部的众多含油气盆地具有多期叠合的特点,东部的含油气盆地也经历了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叠合。

地层格架:指盆地中地层和岩性单元的几何形态及其配置关系,是一种三维概念。

构造格架:是指盆地演化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构造所构成的系统。

伸展盆地:是与在引张应力作用下地壳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有关的一类裂陷盆地,由陆内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这一盆地演化序列所构成。

纵向褶皱:在同沉积中,褶皱枢纽平行于断层断裂走向的褶皱。

横向褶皱:在同沉积中,褶皱枢纽与断层大角度相交或垂直于断层的褶皱。

挠曲盆地:主要形成于板块聚敛处及其附近,它们是由于岩石圈受外力作用发生挠曲所形成的盆地。

前陆盆地:介于克拉通与造山带前缘的沉积盆地。又称山前坳陷、前渊。前陆是指克拉通与冒地斜相邻的部分。

反转构造:指变形作用的反转。如原来的构造低地后来发生了上隆,早期的正断层晚期又以逆断层方式重新运动。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由不整合面或与其对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具有成生联系的等时底层单元”。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联系的沉积体系组合。

体系域:同一时期内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体系组合。在层序底层分析中,体系域作为层序构成单元,每个体系域都解释为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某一特定段相对应。

低位体系域:下部由层序界面限定,上部由第一次海泛面限定。

高位体系域:下部由下超面限制,上部有上覆的层序界面限制的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下部由海侵面,上部由下超面或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

不整合面:是分隔年轻地层和年老地层的界面,沿此面有明显的陆上侵蚀截削,并且在一些地方有对应的海底侵蚀,向盆地位移,上超,削蚀或陆上暴露,伴随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海泛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跨过这个面水深突然增加。

密集段:是指在极缓慢速度下沉积的地层段,沉降速率一般为0.1~1cm/ka。也称凝缩段,一般很薄,缺乏陆源物质。

可容纳空间:只可供沉积的、潜在的沉积物堆积空间,即在沉积盆地存在的一个基准面,在基准面之上将出现侵蚀作用。

准层序:是由海泛面或与其对应面限定的一组相对连续、有成生联系的层和层组。

准层序组:是由一系列成因相关的、具有特定叠置方式的准层序组成,其边界为一个重要的海泛面或与之可对比的面。

沉积体系:一种现代的沉积体系是相关的相、环境及伴随的过程的组合,古代的沉积体系是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起来的相的三维组合。

沉积环境:就是发生沉积作用的一个地貌单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

沉积相: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是一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或说是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

沉积模式:实质上是以盆地为单位描述一种再现的沉积作用形式,含义比较广泛,综合考虑了盆地的几何形态、岩性和相的组成,尤其是相的空间配置特征,古流体系或者搬运补给系统,以及盆地的构造活动背景。

同沉积断裂:沉积同时形成的断裂,有称生长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边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的过程中,盆地不断沉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

浊积层序:

风暴岩:风暴流作用在局部海底形成的沉积称为风暴岩,风暴岩多呈斑块状,长20~150m,厚1~3m,底部为含砾中粗砂,向上递变为中砂—细砂,顶部为砂—粉砂—粘土,具正粒级递变层理。

地层对比:属于不同地方剖面的两个地层单位,如果把它们判断为同时沉积的,成为可对比的,地层工作者试图确定各地方剖面相互时间关系的过程叫做对比。

编图单位:上下为具一定区域性、普遍性的不整合面所限制的沉积单元。

盆地构造格架图:盆地构造格架主要是指已经形成了的盆地的基底构造性质和形态,因此构造格架图主要应当反映盆地基底的构造形态和性质。当然也要适当反映盆地盖层的构造形态和性质。

盆地基底不整合面图:是以该不整合面现在的高程编制而成的等值线图。它是不整合面埋藏前的古地形和后期构造变位的综合反映。盆地盖层等厚图:这是一种概略的地层等厚图,是根据各控制点盆地盖层的厚度编制而成的一种等值线图。

盆地充填序列图:它是在对盆地充填物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概括和模式化而编制成的一种柱状剖面图。垂向层序类型图:是盆地充填序列柱状图的一部分,只表示一种类型沉积体系、相组合或环境的类型,岩石成因标志生物性等方面的特征及其与煤层的关系。

沉积断面图:是在垂直和平行沉积走向的剖面上,将所研究地层或层段恢复到沉积结束时那种原始状态的一种断面分析图。在进行聚煤盆地的古构造、聚煤沉积和聚煤特征分析时,它是最重要的分析图件。

单个砂体等厚图:它是用等值线图来反映单个砂体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和形态的平面分析图。是根据各控制点某一砂岩体的厚度用内插法勾绘出等值线编绘而成。

主砂体图:又称砂(砾)岩层累计厚度等值线图、纯砂图、砂(砾)岩等岩图,是根据某时间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内砂(砾)岩层的累计厚度或者某砂(砾)岩集中段的厚度编制的一种等值线图。

岩石类型分布图:又称岩性类型分布图或岩石类型图,它是表现研究地层单位(层、段、纪、统)占优势的岩石类型或岩石类型组合分布特征的分析图。常常用来作概略的环境分析,并且成为编制古环境图的基础图件。

盆地沉积模式图:在系统作完盆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盆地沉积模式要素的了解,经过综合和概括,用模式化的平面图或立体图加以表示,这样编制出来的图是盆地沉积模式图。

1.论述盆地沉降的原因

答: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的长期沉降区,盆地的沉降是岩石圈动力学演化的基本过程之一。

a热沉降机制:由于先前受热岩石圈的冷却及伴随的密度增大而产生的均衡沉降。

b构造应力作用:地壳或岩石圈厚度的变化与两种大的岩石圈构造动力学背景有关:一是地壳的变薄作用,属于拉张作用动力学体制,一般与裂陷作用所对应。

c负载(重力)作用:岩石圈加载造成的挠曲或弯曲变形作用。

上述三种盆地的基本的沉降机制并非孤立地起作用,而通常是以一种为主,多种机制综合作用,共同构成盆地沉降的构造—热体制。其中由构造应力、热力作用产生的构造沉降是基本的沉降,而重力作用促使盆地沉降持续发展,并常常在盆地演化的晚期转化为主要的沉降机制。另外,各种沉降机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同时,它们有些是相互联系的,一种机制可能触发另一种机制,如热对流作用可以触发岩石圈的拉伸作用或者是岩石圈底部的底侵作用。

2.简述同生正断层的组合样式

答:从平面组合上,同沉积断裂组合有多种样式。

a梨形同沉积断裂系及其伴生构造

许多断陷盆地陡坡带盆缘同沉积断裂系大都具有梨形的断裂面。由于断裂面向下产状的变缓,在下降盘常伴生同生的滚动背斜及次级伴生断裂。沿陡坡断裂带这类构造尽管规模不等,但十分发育。在陡坡带发育滚动背斜的情况下,缓坡带反向重力调整断层也可引起地层弯曲滚动,从而形成跨过洼陷的大型的“双向滚动背斜”。

b状断裂构造系

是指由主干断裂和与之垂向的一组伴生次级断裂构成的同沉积断裂系。

c帚状断裂构造系

帚状断裂组合一般是由一、二条主干断裂向一端发散或分叉成多条规模变小,断距变小的次级断裂系,在平面上呈帚状,如沾化凹陷中的义东帚状断裂带、邵家帚状断裂构造带等。

d复合叉形断裂构造系

由两条断裂带相交形成的叉形断裂构造系,如沾化凹陷孤南洼陷东端控制洼陷发育的叉形断裂系,是由孤南断裂和孤东弧形断裂相交构成。

3.简述走滑带盆地的类型

答:走滑带盆地的类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雁列张性盆地2纵向松弛盆地3拉分盆地4转换伸展盆地

4.简述前陆盆地构造带的划分

楔顶带——沉积物积聚在造山楔前锋区段的顶部,粒度较粗,发育构造不整合和强烈递进变

形构造(同生断层)是其主要特征。

前渊沉降带——沉积物显示了典型的前陆盆地的特征,向(被埋藏)褶皱-冲断带前锋,沉

积物厚度增加。

前隆带——是一个有限的沉积物聚集带或潜在的挠曲上隆剥蚀带。

后隆带——由潜在的挠曲沉降的进一步加宽带组成,沉积物厚度有限。

5.论述沉积盆地的构成要素

1)盆地的等时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2)盆地的构造格架和构造单元3)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所记录的沉降历史【沉降和充填历史的多幕性、构造运动面】4)盆地的基底与深部结构5)盆地的流体系统6)盆地演化过程中的能量场

6.简述低位体系域的特征

在具有陆架坡折和深水盆地的背景下,低位体系域由海平面相对下降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和海平面上升时形成的低位前积楔状体和河流深切谷组成。a:盆底扇主要是席状砂丘,是深水环境下呈朵状或席状沉积而成的块状砂。b:斜坡扇以陆坡中部或底部的浊积和碎屑流沉积为特征,上伏于盆底扇之上,并被上覆的低位楔状体所下超。c:斜坡扇由水道/漫滩组成。d:低位前积复合体主要是水体向上变浅的低位三角洲和滨岸沉积物,往盆地方向推进,向陆超覆。e:下切河谷充填主要是辫状河沉积,充填在原切割成的河道内,通过下切作用使其河道向盆地延伸并切入下伏地层,与海平面的相对下降相呼应。F:无明显坡折的缓坡背景下的低位体系域由下前积复合体、上前积复合体和下切河谷充填。

7.简述海侵体系域的特征

海侵体系域是层序内部中间的体系域,它是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与构造沉降共同控制所产生的海平面相对上升时形成的,以沉积作用缓慢的低砂泥比值的一个或多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海侵体系域往陆方向加厚,在底部超覆处变薄。一般情况下,由于沉积物供应不足,准层序组上部海相地层向盆地方向和向上变薄。海侵体系域的底面是位于低位体系域或者陆架边缘体系域顶面处的海进面。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以最大海泛面为界。

8.简述高位体系域的特征

高位体系域是在海平面由相对上升转为相对下降时期形成的,此时沉积物供给速率大于可容纳空间增加的速率,形成了向盆地内沉积的一个或多个准层序。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高位早期前积复合体、高位晚期复合体和高位晚期陆上复合体。早期前积复合体呈S形前积地层型式,晚期前积复合体为斜交前积地层样式。晚期陆上复合体以在海平面相对静止时期形成的河流沉积为特征

9.简述碎屑岩区Ⅰ型层序地层样式

答:1.陆架坡折盆地具有以下特征:

(1)易于确定的陆架、路坡和盆地地形。(2)陆架倾角小于0.5度,路坡倾角3度~6度,海底峡谷侧壁倾角10度。(3)比较明显的鹿角破折将低角度的陆架沉积物与更陡的路坡沉积物分开。(4)又浅水到深水的过度比较变慢。(5)当海平面下降到沉积岩积岸线坡折下,如果形成海底峡谷,则可能发生能发生切割作用。(6)可能沉积海底扇和斜坡扇。

除沉积于具有陆架坡折的盆地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足够大的河流体系切割峡谷并搬运沉积物进入盆地。(2)有足够的可容纳空间使准层序组保存下来。(3)海平面的相对下降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规模,使得低位体系域能沉积于陆架坡折以外。

2.无陆架坡折的缓坡盆地具有以下特征:

(1)均一的、小于1度的低角度倾斜,大多数倾角小于0.5度;(2)叠瓦-反“S”形交;(3)较缓倾斜与较陡倾斜间无梯度的坡折;(4)从水浅到水深无突变带;(5)海平面相对与下降时,切割作用发生在低位岸线以上,而不发生在岸线以上,而不发生在岸线以下地区;(6)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沉积低位三角洲和其他海岸砂岩。

10.简述碎屑岩区Ⅱ型层序地层样式

其底界为Ⅱ型层序边界,顶界为Ⅰ型或Ⅱ型层序边界。它与具缓坡边缘的Ⅰ型层序地层样式有些相似,其下部体系域最初都是在陆

棚上沉积的,缺少盆底扇和峡谷。Ⅱ型层序自下而上由陆架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陆架边缘体系域可堆积于陆架的任何位置,由一个或数个不明显的前积至加积准层序组组成。Ⅱ型层序的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与Ⅰ型层序相似,均以加积至前积准层序组为特征

11.简述碳酸盐层序地层样式

答:同被动大陆边缘的硅质碎屑岩层样式相似,碳酸盐岩层序中也可以识别出两大类不同的层序。

Ι型层序,是当海平面下降速率大于碳酸盐台地或滩边缘盆地的沉降速率,相当于海平面的相对下降时形成的,其底部为Ι型层序边界,它以台地出露和侵蚀,以及伴生的路坡前缘的海底侵蚀,上覆底层的上超和海岸下超的下移为特征。

Π型层序边界以台内潮缘区和台地浅滩区出露地表为标志。海岸上超的向下迁移出现在下伏潮缘区的向海方向。

12.简述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基本特点

答:1 陆相盆地层序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控于区域性构造事件或幕式构造旋回,断焰盆地则主要受盆缘断裂的控制。2 陆相盆地湖扩展和萎缩旋回以幕式为主。 3 在断焰盆地中体系域的面貌明显地受控于构造格架。4 陆相盆地具有物缘近,堆积快等特点,沉积物中含突发性事件沉积(如泥石流,扇面短命水道沉积)所占比例较大,其气候变化对沉积物供给影响更明显。

13.论述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综合效应

答层序及其边界的形成是海(湖)平面相对升降或旋回的响应。主要取决于:①构造作用②相对海(湖)平面周期性升降③沉积物供给量④古气候。层序是这四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构造沉降。构造作用是控制底层构成样式的重要因素它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和沉积物供给量(或沉积速率)等因素一起影响这可容纳空间的变化。

2.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沉降。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其理论的核心是海平面变化控制这不同级别层序的发育。而海平面变化有这两种形式,即全球海平面变化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相对海平面周期性升降直接控制这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

3.沉积物供给量。①沉积物供给量对海相层序发育的影响与控制。②沉积物供给量对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与控制

4.古气候。气候因素对层序的形成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沉积物类型的控制,对于海相底层来说气候对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影响与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但该因素对陆相层序的控制作用明显增强。①对海相碳酸盐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②对陆相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

14.简述冲积扇沉积物特征和垂向层序

答:冲积扇沉积物粒度和沉积构造随这坡降比的变化而变化。扇近端的沉积物最粗,块状构造发育;扇中,砂和砾交替出现,重力流和牵引流并存;扇远端的牵引流更为丰富,各种交错层理的砂岩常见。如果按沉积体系的叠置型式划分大尺度的垂相序列,那么冲积扇沉积体系具有两种垂相序列,进积型的冲积扇具有向上变粗的反粒序,退积型的冲积扇具有向上变细正粒序。但实际上大尺度垂向序列多数是由一系列的、小尺度的反粒序构成,小尺度的正粒序比较少见。

15.论述河控普通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特征及内部构成

答:它是“一种由河流补给的沉积体系”,它使宾线不规则的向水体中推进。“河控三角洲可划分为一系列的亚环境”。暴露地表是三角洲平原成因想组合,由分流河道,天然堤、越岸沉积、决口河道、决口扇和分流间湾组成。分流河道是该环境的骨架部分,它向下游平凡分岔,是喝水极其所携带沉积物的主要运移通道。分流河道被粉沙质的天然堤所限制,天然堤把分流河道与分流间湾隔开。洪泛期,洪水即可以越岸进入分流间湾形成越岸沉积物,也可以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持续性的决口事件还可以形成决口河道,决口河道是未来分流河道的雏形。分流间湾中沼泽的发育是最常见,有些分流间湾可以与广海连通。

在正常天气的条件下,在水下的河口地区由于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消失和河道下蚀能力的丧失,上游搬运来的沉积物以河口为点源向盆地一恻呈面状扩散沉积形成河口坝。洪水季节是河口坝发育的最佳时期,间洪期则接受悬浮沉积物,三角洲前沿通常为沙泥互层结构。进端河口坝沙体发育频繁,厚度大,偶尔可见下蚀的透镜状结构,在沙泥互层结构中沙占有绝对比例。在洪泛期,它可以把所携带的沉积物搬运到前三角洲地区沉积这写沉积物往往具有重力流色彩。通常认为,三角洲垂向序列具有反粒序特征。事实上,三角洲向上边变粗的反粒序主要出现在从前三角洲到三角洲前源的地层段内,而在三角洲平原地层段内通常具有正例序。所以三角洲的垂向序列应该是先变粗在变细,即反粒序加正例序。三角洲的反粒序并不是指单个河口坝沙体具有由下向上粒度变粗序列。

16.论述湖泊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特征及内部构成

答:湖泊三角洲是河流进积到湖泊中形成的三角洲。由于河流作用明显,湖泊三角洲的分流河道可以在湖泊中延伸很远,所以湖泊三角洲具有鸟足状形态。

具有浅水性质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沉积结构上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相似,它也可以为三大组合,成因相达16种之多。

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延安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各种成因相识别标志。

(一)湖泊三角洲平原成因相结合。主要成因相有分流河道、废弃分流河道、天然堤、越岸沉积、三角洲平原小型湖、分流间湾、决口扇、决口三角洲和泥炭沼泽等。

(二)湖泊三角洲前缘成因相结合。主要成因相有分流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和水下越岸沉积等。

(三)前三角洲成因相结合。主要由开阔湖泊沉积组成,砂质重力流常见,个别可见水下河道沉积。

(四)三角洲垂向序列:三角洲具有先反粒序、后正粒序的基本特征。各种成因相的有序出现,显示了湖泊三角洲体系的明显进积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湖泊三角洲体系的前三角洲沉积相对较薄,而且与三角洲前缘呈过渡关系。

17.简述冲击体系的沉积作用过程及沉积物类型

河流所携带泥沙在河道中堆积,以及山区的河道河底受到侵蚀、山区前的缓坡地带物理作用强烈,碎屑层堆积十分发育,在前列的冻融冲刷侵蚀作用相爱,山区的岩体发生剥落,碎屑物进入河道形成泥石流,沿河谷、河床奔流而下,流出山口后河道深度减小、宽度增加碎屑物沉积形成无分选的堆积物,使河流分道,进入平原后,河流流动形成垂向环流侧向侵蚀(曲流河道)两侧侵蚀(顺直河道),形成河漫滩、堤坝,在长时间作用下,细粒五指覆于砾砂层之上,是曲流河曲度加大,形成牛扼湖、决口扇

18.论述冲击体系的沉积类型及结构要素。

沉积类型:泥石流沉积、筛积、辫状河道沉积、片流(再补充)

结构要素:河道滞留沉积、侧向加积(沙坝、砂质堤岸)、沉积物重力流、砾石坝、前积层、砂质底层、纹层状席状砂质沉积、越岸细粒沉积(决口扇、洪泛平原)

19.简述生物与水深的关系。

生物标志是确定古水深的良好标志,因为生物生存环境与水深密切有关这主要由于某些生物化学适应性是视深度而定的。判断一种生物是处在透光带以内,还是在透光带以下生存的,这是判断古水深最可靠的依据之一,特别是藻类化石。又如某些机械的适应性与水深有关。再就是生物的总的特性的某些变化也与深度有关,此外生物的功能形态与深度也有关。所以生物标志是确定古水深最可靠的标志。

20.简述遗迹化石的环境意义。

分析古生物遗迹化石的遗体特征,有助于恢复氧化—还原程度,如果是还原环境就会缺乏典型的底栖生物群及遗迹化石,只存在能

够忍受因缺氧所造成的有毒环境下生春的某些磷酸盐的腕足累或者自由有用或附着在浮体上的类型生物。

古生物标志可以确定古盐度,生物对不同盐度的水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根据生物的适应含盐度的状况可分为窄盐性生物及广盐性生物,对于窄盐性生物而言如果淡化作用或咸化作用进行的相当快,则在新的环境下生物群的种属会大为减少

遗迹化石也通常用作水深的标志,特别是在其他化石稀少的砂岩和页岩交互的岩层中。遗迹化石通常较丰富。随着水深的增加水能量的减弱,沉积物中有机生物的增加,因此,从浅水到深水出现不同的遗迹相。

21.论述主要层理构造及其环境意义。

福劳德数Fr= V=水流速d=水深

Fr=1 临界状态或波动状态

Fr>1 急流、超临界状态,上部流动机制

Fr<1 缓流、临界下状态,下部流动机制

水平层理:由粉砂泥在水中垂向加积所指示的是水流速度V极小,无运动的平床

波状层理:h=0.5-3cmλ<30-60cm是由于砂的移动,在河床表面形成的不对称的砂波,向上游倾斜缓下游陡,表明形成的水动力条件是10

板状交错层理、斜交层理:h=3-10cm,λ>60cm的中型层理表现形式为砂笼、砂浪,表明其形成在20-50cm/s的水动力条件下Fr<<1 大型板状、槽状、楔状错层理:h=10-20cm,λ在几米左右的大型砂笼、砂浪,形成的水流速度V>=50cm/s,Fr<1

平行层理:为平坦的砂床,所表现的水动力条件为Fr>1

逆行砂波层理:由逆行沙丘所形成,表现当时的水动力条件V>2m/s,Fr>>1

22.如何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

1.被研究的某时代底层的尖灭或较新地层的超覆

2.海进组合的下伏地层的顶部为古风化壳,或海退组合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

3.根据沉积相变的观察来判断古陆的存在,近海岸沉积碎屑物较多,反之亦然。

4.在解释地层等厚线图时,判别零等厚线时地层的沉积尖灭线还是剥蚀后的假“尖灭线”

5.根据同时代的岩相组中陆源碎屑矿物的含量变化及粒度变化确定古大陆存在的可能。

6.如果在所研究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某些特殊的组分,并已确定该组分系来自教老的岩石区,则该组分的母岩区的位置就是相应的侵蚀区。

7.粘土矿物的矿物成分的变化也可指示侵蚀区的存在

8.如果研究区内有含煤地层时,煤岩的成分有时可以为靠近侵蚀区的标志

9.根据交错层里及波痕、砾石定向排列等指向构造的测量进行古流向分析,确定碎屑物质是从哪个方向搬运来的,可指示侵蚀区存在的方位。

23.如何确定陆源区区母岩的性质?

1.砾岩的成分及分布,查明砾石的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的变化,是确定母岩的性质及物源方向的基本手段。

2.砂岩的成分砂岩中除了岩屑成分是反映母岩性质的直接标志以外,砂岩中最主要的矿物是石英及长石,二者可以作为物源区的判别标志。

3.碎屑重矿物组合及分布,碎屑重矿物长集中于细砂岩及粉砂岩只能够,含量不超过1%利用碎屑重矿物组合及含量变化,可以追索物源和恢复母岩,即一定的重矿物组合能反映一定的母岩性质。

24.如何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

1.如果滨海沉积物属海侵型,则会出现滨岸沉积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现象,特别是在下伏岩层内保存古海岸阶地时,可以将古海岸线确定下来

2.如果存在海滩、潮汐及泻湖等滨岸古环境,这些古环境中出现的暴风浪潮作用形成的介壳滩、砾石滩就代表古海岸的位置

3.滨岸地带生物化石少,所有生物呈破碎状而磨圆程度好,具分选性,长行的生物化石,长的方向平行海岸其尖端方向不一致

4.滨岸沉积环境中有极浅水及暴露的标志,能指出海岸的位置

5.碳酸盐岩型的海岸,愈靠近海岸萨勃哈型的蒸发岩类增多

25.水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1)古Ph值和Eh值的推断。

2)确定古盐度的标志。

3)古水深问题。

4)确定古温度的标志。

26.如何判断古Ph值和古Eh值?

1)确定还原程度的标志。

2)可根据沉积物的颜色来判断。

3)分析古生物遗体特征。

4)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状况还与水动力条件有关。

5)介质和环境的氧化还原性质是控制变价元素迁移分散或成矿的重要因素。

6)采用氧化还原容量法。

7)根据确定酸碱度的标志,即一些指示矿物,如碳酸盐矿物、含铁矿物和粘土矿物。

27.如何确定古盐度?

1)古生物标志:广盐性生物和窄岩性生物

2)沉积标志:沉积岩的某些结构与构造的形成与盐度有关。

3)沉积地球化学标志:沉积地球化学的方法对于推断古盐度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以利用碳酸盐或钙质化石中镁钙比值进行古盐度分析,此外还有沉积磷酸盐法和硼含量法。

4)氧、碳同位素法:假如一个地区的温度不变的话,那么氧十八的变化就可以被认为是盐度变化造成的;碳同位素也可根据碳十三在碳酸盐中所占的比例可对古盐度进行测定。

5)痕量元素法。

28.如何确定古水深?

答:1.自生矿物标志:比如含铁的自生矿物如海绿石和鲕绿泥石于水深有间接的关系;磷酸盐形成于水浅的海湾环境及与洋流上升毗邻的陆棚边缘环境;深海环境的锰结核含有较多的钴镍锌铅等痕量元素。

2.确定古水深的地球化学标志:比如与浅水沉积物相比,较深海沉积物常含有某些痕量元素;锰是碳酸盐岩中一个有价值的地球化

学标志,可将其作为判断相对深度的标志。

3.确定古水深的沉积学标志:一般情况下,从岸线的浅水到广海的深水环境,沉积物粒度从粗到细;

4.确定古水深生物标志:生物的标志是确定古水深的良好标志。比如:判别一种生物是处在透光带以内还是以下生存,是判断古水深的可靠依据;某些动物的机械的适应性和生物的总特性某些变化于水深度也有关;生物的遗迹化石经常作为指示水深的标志。29.简述古气候分析的标志?

答:1.古生物标志2.岩性特征标志3.沉积构造标志4.古地磁法

30.简述古构造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1.古隆起区和古凹陷区的分析2.古深断裂分析3.同生构造的分析4.板块构造和沉积盆地的分析:(1)与板块扩张有关的沉积盆地(包括大洋环境和大陆环境);(2)与会聚板块有关的沉积盆地;(3)与转换断层、走向滑动断层有关的沉积盆地。

31.煤盆地分析中有哪些基础图件?哪些分析图件?

基础图件:构造格架和地层格架图、构造等高线图、盆地基底不整合面等高线图和古地形图、盆地基底不整合面古地质图、盆地盖层单位等厚图、盆地充填序列图、盆地地质图

分析图件:含煤沉积层序类型图、沉积断面图、单个砂体等厚图、主砂体图、灰岩或碎屑岩累计厚度等值线图、岩石类型分布图、砂(砾)岩百分率图、岩石类型比例图、等粒度图、砂岩层数等值线图、页岩颜色图、矿物分布图、古环境图、盆地沉积模式图32.选择和确定编图单位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根据沉积走向选择编图的断面

2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沉积断面的数量

3选择标准层

4上钻孔

5钻孔剖面间岩、煤层的对比与连线

6对照走向和倾向沉积断面,分析煤体和砂砾岩体等沉积岩体空间形态的一致性和变化的合理性,并据此修改完善沉积断面图33.如何分析解释和应用沉积断面图?

分析煤系基底不整合面的古地貌特征

分析砂体的剖面形态、垂直层序和可能的成因

分析盆地沉积物的物源方向

分析差异压实的存在和识别差异压实构造所

分析聚煤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

分析聚煤盆地的分叉类型、特征和成因

分析所研究地层单位的岩性类型及其组合特征、沉积层序和旋回特征

分析聚煤古构造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