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面积(二)第2课时》课时测评

《圆的面积(二)第2课时》课时测评

《圆的面积(二)第2课时》课时测评
《圆的面积(二)第2课时》课时测评

7 圆的面积(二)

基础练

1.填空。

(1)一个直径为8 m的圆形花坛,它的占地面积是()m2。

(2)一个半圆的半径是3 m,这个半圆的面积是()m2。

(3)用50.2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cm,面积是()cm2。

(4)小丽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 cm,画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2.一个木桶的底面是圆形,底面的直径是0.5 m,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木桶外圈加一道铁箍,铁箍接头处长0.5 dm,这道铁箍长多少米?

3.判断。

(1)一个圆的直径是6 cm,这个圆的面积是18.84 cm2。()

(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这两个圆的直径和半径都分别相等。()

(3)半径是4 cm的圆,它的面积比周长大。()

4.青青要在一张长8 cm,宽6 cm的长方形纸片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剪下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某啤酒厂生产一种易拉罐啤酒,底面是直径为6 cm的圆,这种易拉罐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

6.小红把分成16等份的圆形纸板拼成了下面的梯形。

(1)梯形的面积相当于()的面积。

(2)梯形上、下底的长度和相当于圆的(),梯形的高相当于圆的()。

(3)梯形的面积等于()×()÷2,所以圆的面积=()。

综合练

7.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 m,现在把它的半径增加1倍,这个花坛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8.小明和小光每人有一根长6.28 m 的铁丝,小明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小光用它围成一个圆,问两人谁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大。

9.一张圆环形纸片,它的外圆半径是5 cm,内圆半径是0.5 cm。这张纸片的面积是多少?

10.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 cm2,求圆环的面积。

拓展练

11.一个石英钟的分针长10 cm,分针旋转扫过的面积是157 cm2。求分针走了多少分。

(1)分针顺时针转动一圈是()分,扫过的面积是()cm2,分针旋转1分扫过的面积是()cm2。

(2)157 cm2里面有多少个分针旋转1分扫过的面积,就说明分针走了多少分。列式为:

(3)若这个石英钟的分针旋转扫过的面积是235.5 cm2,求分针走了多少分。

参考答案

1.(1)50.24(2)14.13(3)16200.96

(4)18.8428.26

2.3.14×(0.5÷2)2=0.19625(m2)

0.5 dm=0.05 m

3.14×0.5+0.05=1.62(m)

3.(1)×(2)√(3)×

4.3.14×(6÷2)2=28.26(cm2)

8×6-28.26=19.74(cm2)

5.3.14×(6÷2)2×2=56.52(cm 2)

6.略

7.18.84÷3.14÷2=3(m)

3.14×(3+3)2-3.14×32=84.78(m 2)

8.正方形的面积:(6.28÷4)2=2.4649(m 2) 圆的面积:(6.28÷3.14÷2)2×3.14=3.14(m 2)

3.14>2.4649,所以小光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大。

9.略

10.3.14×50=157(cm 2)

11.(1)60 314 15730

(2)157÷15730=30(分)

(3)235.5÷15730=45(分)

《小露珠》第2课时测评

《小露珠》第2课时测评 轻松做做 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一、细读课文来回答。 露水有滋润万物的作用,民间有句谚语“雨露滋润禾苗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生机”在字典中的解释:①生存的机会;②生命力,活力。短文中“生.机.勃勃”应选第( )种解释。 2.是谁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让它们更加生机勃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语段阅读。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1.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反复品读小动物们的话,判断语气。 ①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 ②读出深切、低沉的语气。(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像( )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 ) 像( )那么圆润 ( )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 ( )到草秆上的小蟋蟀 ( )在花朵上的小蝴蝶

三、课外类文阅读。 朝露和朝霞 一天,浑身湿漉漉的小草,亲昵地对身上的朝露说:“朝露姐姐,你对我实在太好啦!你天天让我吮吸纯净的甘露,把我调理得像嫩葱儿似的鲜活水灵;可朝霞大哥就不一样了,他好像跟你有仇似的,他一露面,就把你赶得无影无踪。我恨死他了,巴不得一辈子不见他才好。” “你错怪他了,”朝露笑笑说,“他也是为你好嘛。” “为我好?这话怎讲?”小草瞪着迷惘(wǎng)的眼睛,一闪一闪的。 “你听我解释,”朝露的语调十分柔和,“朝霞是阳光的使者,而阳光是养育你的大恩人。你想想吧,小草妹妹,只有我朝露,没有他朝霞,你能沐浴到阳光吗?没有大自然的光合作用,你能长久地保持这一身鲜绿吗?俗话说:‘雨露滋润禾苗壮。’这话不假,可你别忘了另一句‘万物生长靠太阳’呀!” 小草恍然大悟,频(pín)频点头。她满怀深情地望着朝露渐渐隐退,朝霞冉(rǎn)冉来临。 1.小草为什么对朝霞产生误解?用“”画出来。 2.朝露和朝霞各有什么作用?(各写一句俗语) 朝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心读读 内容很精彩,快来看一看! 古今中外,作家手中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下面还有一段关于露珠的描写:“盛在荷叶上的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时常会读到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段,可以随手把它们记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_教案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树与鸟,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和谐美,产生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之一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之一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执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宫爱萍 评析: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秦锡纯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美、南国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高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节段;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第二段。 学生浏览第二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大榕树(第5、第6自然段写远看,第7、第8自然段写近看)。 学生自由读第5、第6自然段,思考: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远看大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谁愿意读第7自然段?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2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本来;真是:的确,确实)学生读句、体会作者情感。(自由读、指名读) 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7请大家齐读第3句。 师:(出示投影片、一边指示一边与学生共同叙述)大 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 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 大?(卧) 师:这个“卧”字展示了榕树姿态的庞大。老师告诉 大家,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500年的古树,它村冠的遮 盖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 庞大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树 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板书:枝干)作者 接着观赏的是榕树的叶子。(板书:叶子) 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这句写什么? 学生自学第2、第3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然后交流汇报学习体会。(教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 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 (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 (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 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 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 (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1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赏读课文,质疑问难。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是具体事物还是作者的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作者标点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 出示“天堂”,教师问: “天堂”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它们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就像乐园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鸟的天堂。 板书: 鸟的天堂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和他的朋友一起欣赏了这鸟的天堂,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巴老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通,流利。 2、拼读生字,理解词语。 3、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三、检查反馈 1、指名读词语,提出有否不理解的词语,齐读。 2、作者和朋友几次去鸟的天堂?哪些章节写了第一次,哪些章节写了第二次? 3、分段。 四、再读课文,品析有关段落及句子 1、快速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第二次游览了鸟的天堂后的感受。 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后,有怎样的感受呢?找出作者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感受的句子。 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是个什么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教师过渡: 为什么大榕树是“你的天堂”呢?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请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详细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详细教案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详细教案 设计意图: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使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过程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 的景象。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使学生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 乐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 “鸟的天堂”不同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思路:

一、以兴趣进新课。 教师先播放一段大榕树的视频资料请同学们观赏,然后 提问:看完后,同学们有何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巴金爷爷笔下的大榕树是什么样儿的呢?这 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勾 画出相关的内容,认真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并 于同桌相互交流,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二、读书、感悟、讨论。 学生按教师要求自由读书。 (这两个环节教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了学生 合作学习的要求,并具体的指点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 们学习起来目标明确。同时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师生交流。 教师过渡: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相信每人都有了一定 的收获,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们各抒己见。 1、榕树“大”(教师板书:大)。 找出句子: ①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 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教师投影出示) 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们容易抓住“不可计数”这个词体会

马静《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案

17、酸的和甜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读出不同动物的说话语气。 2、明白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过渡:《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小动物?(板书: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那这个故事讲了四个小动物关于葡萄什么样的故事呢? 三、学习课文。 1、看第一幅图,葡萄架下出现了一个小动物,它是谁呢?在干什么?

谁来演一演小狐狸。那么,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2、狐狸的话被谁听到了?小松鼠为什么相信狐狸的话?它又告诉了谁?朗读第二第三段,读出心理所想。小松鼠和小兔子听了狐狸的话就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太轻信狐狸,太老实了。板书(轻信、老实) 3、这时候来了一只猴子,他看到架子上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他也很想吃?从哪里看出来,划波浪线。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表演“迫不及待”猴子动作,正当小猴子要把葡萄往嘴里送时,来了一只热心的小兔子它怎么对小猴子说?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同桌之间演一演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 4、小猴子听了还是吃起葡萄来,他是怎么吃的?出示句子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找个同学演一演小猴子大口大口吃葡萄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敢尝) 5、小松鼠和小兔子尝了没有?觉得葡萄怎么样?啊,真甜!(指导朗读感受) 6、男女分角色朗读4—7自然段,同桌合作扮演小动物。 5、小松鼠和小兔子吃着很甜得葡萄时,他们有了一个疑问,齐读第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思想内容:《鸟的天堂》是着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语言表达: (1)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节奏明快,情深意厚 《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又较多运用排比、复迭的句子,体现热闹欢腾的景象。 在感情上,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在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写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当没看到鸟后失望、迷惑“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明写想法暗写心情。当被大榕树生命力所倾倒和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前面的间接抒情对后面的直接抒情又给予衬托铺垫,使结尾的抒情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结尾如豹尾般有力:“那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欲扬先抑,气韵贯通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教学重、 难点 1.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养成教育训练点 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盘古,在你的印象中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小结板书:力大无穷、体形巍峨、无私献身能不能用上这三个 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则神 话? 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神话的主要内容,找一找(出

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读懂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贡献了吗?(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2—5 小节 过渡:让我们先去研究第一个问题。盘古怎样开天辟地? 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思考,把你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句子或词语用你喜欢的阅读符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理解,并读一读。 交流: 1、开天辟地。 (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内容)朗读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就这 样,天和地形成了。同学们,我们来看: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 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小结:他们一一对应,这就是对偶。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对偶句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顶天立地。开辟了天地之后,盘古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 么做? 你理解巍峨吗?课文中有介绍盘古身高巍峨的语句(“长得极长”、“长柱子似的” ),找出来读一读,体会盘 古的巍峨 盘古就这么顶天立地,那么,他撑在天地间多长时间这么长的时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皂市镇李场小学郭翠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和榕树上鸟的欢快、活泼。 2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感悟榕树的奇特美 1、把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榕树给你什么感受?可以同桌间互相读,谈体会。 2、学生自学交流,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1)大: A、“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①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榕树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体会。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16 亩地。)课下大家丈量了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教室?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生命力旺盛。指名读句,谈体会。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不留一点儿缝隙,说明树叶多。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

2、看图片 3、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三、感受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过渡:这棵美丽、神奇的大榕树让我们惊叹不已,假若那上面有小鸟,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的12、13 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景象? 2、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 么?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多。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花的,黑的”看出颜色多,“有的…有的”可以看出的鸟的姿态很多。 想象一下,还有的鸟在干什么? ③看视频,做动作读,表现那种热闹的场景。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解释和体会什么是应接不暇?④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兴奋的叫说明画眉鸟很快乐。 ⑤出示画眉鸟视频,指导读 四、感悟写作方法(动静结合) 看微课视频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而千姿百态的鸟儿给大榕树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大榕树确实成了鸟的天堂,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同学们,我们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让我们这个世界变成天堂。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枝干多榕树大茂盛 :树叶多而密

二年级(1)班 语文《酸的和甜的》

17、酸的和甜的 授课教师:陈冬梅授课班级:二年级(1)班授课类型:传统方式授课日期:2014年10月28日授课时间:上午9:15—10:00 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单元)里的末篇讲读课文,它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课文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吃不着葡萄硬说葡萄是酸的”,这当然是狐狸说的谎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了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它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是啊,没有尝过,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爱读、爱说、爱模仿、爱表演、喜欢想象、无所顾忌是他们的特征,像这种以动物为主人公的课文,而且是连环画课文,尤其喜欢学。基于本班学生也具有以上的特性,再加上他们朗读时感情上的欠缺。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层层递进,有浅入深的朗读方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每个孩子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快乐阅读,这是我设计和逐步实施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此,我努力营造一种“我努力,我成功!我成功,我快乐!”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所“思”,有所“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享受语文学习,快乐学习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挂图 2、字卡 3、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 (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

利率》课时测评

利率》课时测评

利率 基础练 知识点一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选一选。 2013年1月20日,王叔叔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是3.25%。到期后不但可以取回存入的10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的325元。在这里10000元叫做(),325元叫做(),3.25%叫做()。 A.本金 B.利息 C.利率 知识点二利息的计算方法 2.2013年3月25日,妈妈把2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年利率是 3.75%,到期时可以得到利息多少元? 3.2013年2月10日,奶奶把3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 4.75%,到期时奶奶可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4.2013年5月,小叶的爸爸购买了4000元的三年期国债,年利率是 5.58%,到期时可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5.2012年4月,王叔叔把20万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3.25%。到期后,可以得到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6.2013年1月8日,妈妈把1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4.25%,三年后要用利息买一部价值1200元的手机,还剩多少钱? 综合练 7.2013年2月14日,小刚把积攒下来的500元零用钱存入银行一年,准备到期时将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按年利率3.25%计算,到期时小刚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钱? 8.周叔叔将30000元存入银行三年,到期后取出本金和利息34500元,年利率是多少? 9.李阿姨将1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后又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到期后,李阿姨共可以取出多少钱? 10.2012年12月,妈妈要把5000元存入银行二年,有两种存款方案。 方案一:直接存入银行二年,年利率为3.75%。 方案二:先存入银行一年,到期后把本金和利息取出后再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为3.25%。 哪种方案存款更合算? 参考答案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_教案教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尝试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激发兴趣(5分) 1、巴金先生是我们熟悉的著名作家,说说你知道的有关情况。 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的另作品——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观察课文插图,思考:课文为什么叫“鸟的天堂”,想象“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以简介作者及看图、想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阅读学法指导课堂教学结构的第一个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3)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一时不能理解的先记下来。 思考: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指名读课文。 (3)学习、质疑生字、新词 (初读感知课文,是阅读课堂结构的第二个环节。自由读以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初步扫清文字障碍) 三、导读课文,理清文脉(12分)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如果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该怎样分?说出理由。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重点讨论划分的道理。 2.检查反馈,集体交流,明白划分的道理,消除疑点。 3、导读第一部分。 (1)读课文,思考:作者第一次,主要看到了什么?大榕树有什么特点? (2)交流讨论 (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12 开天辟地

12 开天辟地 宿豫区实验小学马素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 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脉络清楚,分三部分把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的过程描写了出来。全文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探索宇宙世界的奥秘,尤其是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对神话中的人物十分向往。他们对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早已十分熟悉,但对盘古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却未曾感悟。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如何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了解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是难点。教学时,我坚持:①以“读”为主,多法并用,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品悟课文,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盘古伟大的人格魅力。②引导学生自由与文本对话,体味想象的神奇,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的神力,了解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2、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盘古图片、巨石崩裂的音效、舒缓的钢琴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借助重点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2、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的神力,并练习背诵第七自然段,了解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3.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默写下列词语。 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冉冉上升合拢 精疲力竭神力身躯化生万物 学生对照订正,并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借用这几个词来说,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是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长文章读短,读成一句话。试试看,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4、小结板书: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团,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倒下后,他的身躯化生万物,创造出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重点词和长文读短这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无疑是教

最新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测评方案含答案语文园地一测评

语文园地一测评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iàn ____éi ____īnɡ ____ònɡ 电雷冰冻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阴.天(yīn yīnɡ) 霜冻.(dōnɡdònɡ) 阵.雨(zhèn zèn) 雨夹.雪(jiājiá) 三、大小写字母。 1.写一写大写字母。 d( ) m( ) r( ) y( ) f( ) h( ) 2.将下列字母按顺序排一排。 (1)l j k h s 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C N E B X 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我来选择。(填序号) 1.下列字韵母不是ɑn的是( )。 A.南 B.半 C.长 2.下列字韵母不是ɑnɡ的有( )。 A.上 B.万 C.王 3.“国”的笔顺是( )。 A.先外后内再封口 B.先内后外再封口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春( )大地( )物复苏 ( )花齐放柳绿花( )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多么广大 大兴安岭, 雪花还在飞舞。 长江两岸, 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 到处盛开着鲜花。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1.诗歌中写了哪些地方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柳枝发芽的地方是( )。 A.大兴安岭 B.长江两岸 参考答案 一、d l b d 二、yīn dònɡzhèn jiā 三、1.D M R Y F H 2.(1)h j k l r s (2)B C E N Q X 四、1.C 2.B 3.A 五、回万百红 六、1.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 2.B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2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把握这两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3、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导语: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听后的感受。)是的,鸟儿的欢唱多么动人啊!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今天,我们有幸

学习到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理解课题,质疑思考;何为“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天堂”的含义一一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课题“鸟的天堂”的含义一一大榕树是适合鸟儿快乐生活的地方,最后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这个疑问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相关背景知识。 ◆了解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其间创作处女作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主要代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中篇小说《憩园》等。 ◆创作背景: 在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有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奇特的古榕树。榕树高15米,独木成林,浓萌蔽日,引来成千上万的各种飞鸟栖息其间。其中的鸟类以夜鹭、池鹭、牛背鹭和小白鹭最多,也最常见。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鸟的天堂》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2、我会读(请每小组的四号开火车读词语) 陆续规律榕树纠正逼近缝隙白茫茫不可计数 木桩颤动涨潮树梢静寂茂盛画眉鸟应接不暇 3、我会写 出示学生写的字,特别提醒易错字,指导书写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经过的是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开天辟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一句话:(出示: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我们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四幅画,还记得是哪四幅画吗?(出示图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通过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有感情的朗读,让这些画面动起来,丰富起来。好吗?那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一根学习的拐杖。) 二、读成连环画 (一)昏天黑地 1. 师范读课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2.睁开眼睛,你刚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天和地搅在一起,整个世界昏天黑地的,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指导读:这就是“混沌一团”,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预设2:当时什么也没有,没有光明、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

追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是什么感觉(黑暗、沉闷、压抑)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齐读) 4.过渡:就在这昏天黑地中(指板书),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天地没有分开前的混沌一团的景象。) (二)开天辟地 1、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指名读) 3、同学们,从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盘古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黑暗混沌,正在猛劈猛凿。 追问:什么是“猛劈猛凿”?(用力地劈,用力地凿)。昨天我们认识了板斧和凿子,谁来演示一下,盘古是如何“猛劈猛凿”?我们把镜头再推近一点,想象一下,盘古在猛劈猛凿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眉头紧锁、较劲牙关、满头大汗)你能把这种用力的样子读出来吗?(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盘古的那种力量了) 预设2:我仿佛听到巨石崩裂的声音。 追问:这声音怎么样?(山崩地裂、震耳欲聋)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震动,带着你们的想象,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读出来。 同学们,这是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他该积聚了多大的力量啊!谁还想读?预设3:我仿佛听到“大鸡蛋”一下子裂开的声音。 追问:是啊!盘古稍微一使劲,“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的力气多大啊!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读得真好!特别是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这破裂的声音就在我耳边。 4、此时的盘古暴发出神奇的力量,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齐读) 5、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觉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小结:同学们,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读懂故事读懂故事中的人物。 6、经过这一阵猛劈猛凿,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轻而清的

2《丁香结》课时测评

2丁香结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zhuìyōu yǎtíàn bèn zhuōdān bómó hu 二、写出同音字。 [huǎnɡ] ( )然( )话( )眼 [yōu] ( )香( )长( )愁 三、词语填空。 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中“格外”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用“格外”和其他词语进行搭配,可以说:格外________、格外________。 2.像“断断续续”这样AABB式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 四、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了丁香的形态是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丁香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2.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这句话写出了丁香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__________之情。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 ..衣襟上的盘花扣。(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五、(一)课内阅读。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 ..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 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 ..,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从选文中找出描写丁香结样子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2.给选文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以( ) A.用什么。 B.为什么。 C.在哪里。 (2)恍然( ) A.形容忽然醒悟。 B.精神不集中。 C.听得不清楚。 3.为什么丁香被称为丁香结?( )(多选) A.丁香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丁香结的叫法从古代就有,是古人发明的。 C.丁香结的叫法好听,能打动人心。 D.丁香好像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就像人们心中解不开的结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4.选文中最后一句话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