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恩精神重要

感恩精神重要

感恩精神重要
感恩精神重要

如果在物质和精神两者时间抉择,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因为只有物质没有精神的话,我们最多只能是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有了精神,我们才能充实起来。物质会腐化,但精神不会;精神能弥补物质上的不足,但物质不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

感恩,本身就是精神层面上的,是由内心所发出的真情实感,精神的感恩比物质上的感恩更能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感恩。

物质上的感恩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回馈,并未体现出感,物质上的感恩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敷衍,而精神的感恩则是真情实感的感谢。

比如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父母都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只图个团团圆圆,父母需要的是儿女精神上的体谅,而不是单纯的指望儿女赚钱。

只有精神上有了感恩的意识,才有了物质上回馈的行为。

抓住辩论的主题,并不是说要精神感恩,不要物质感恩,只是说精神感恩比物质感恩更重要。精神的感恩是物质感恩的基础。

感恩,本身就是精神层面上的,是由内心所发出的真情实感,精神的感恩比物质上的感恩更能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感恩。

物质上的感恩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回馈,并未体现出感,物质上的感恩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敷衍,而精神的感恩则是真情实感的感谢。

比如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父母都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只图个团团圆圆,父母需要的是儿女精神上的体谅,而不是单纯的指望儿女赚钱。

只有精神上有了感恩的意识,才有了物质上回馈的行为。

抓住辩论的主题,并不是说要精神感恩,不要物质感恩,只是说精神感恩比物质感恩更重要。精神的感恩是物质感恩的基础。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

感恩的方式很多,物质的更好。但决定是否以物质的形式感恩,却取决于精神。所以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

物质的感恩是种可以检验的方式。精神形式的感恩,虽然无法检验真实性,但用于感恩教育后可以让更多的人心怀感恩。

我希望的感恩形式可能更深。简单的说就是“你帮助了我。我要感恩您,我还会学习您帮助我的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就是四川感恩网的宗旨:传播感恩文化,传承大爱精神!

1。物质里本来就包含精神啊。比如,当我在母亲节送给母亲一束花,看上去是物质,可是花有花语,当母亲收到时,她明白我爱她。爱不就是精神吗?

2。精神的东西比较虚,物质比较实际,毕竟我们生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实际一点比较好。比如,我在这里,心里不断对对方辩友说:xx同学,我爱你。你能听到吗?你收到什么了?我只能大声说:xx同学,我爱你。你才能听到,或者做某些事,你才能看到。我们都是人,我们的父母在这方面的遭遇和我们的感知是一样的。我们听到的、看到的等等不就是声音、实际行为。这不就是物质吗?对方辩友莫要在庐山中而不识庐山啊。

3。回到精神本身的讨论。什么是精神?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吗?无论是否,人类接受任何都要通过听闻见触等。这就是要通过媒介。什么是媒介呢?人类现在认知或者还没能认知到的东西。如果人类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就不是物质吗?比如,地震的声波,正常人听不到,可是动物能感知。我们感恩的关键是父母能接受到。所以必须通过这些媒介。这些不都是物质吗?区别只是在人类现在能否解开这些未被揭开的科学、世界、地球、人类的秘密。

物质是实体存在的是看得见摸得到的,精神是抽象的没有是指可能性的。一味的存活在精神中解决就是饿死。

物质之所以终于精神,这是由于人的本能做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能活着才会有精神,都死了精神何在啊。只有活得长久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才能积累出一些精神资源。

我承认精神的重要性。但在人类行为中。精神的所有依托目前都来自于物质:例1:感情精神的一种表现。第一,没有实体母亲与父亲,在场的辩论人员从何而来?就连孙悟空也需要石头作为物质依托。第二,人出生时先学会的吃饭还是思考?只有肚子饱了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才会有经历,去思考才会有精神。第三,我们目前为止的精神世界,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疯子。都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你能凭空制造处一个人么?第四。血统决定论,你生存的环境,与生存的资料。直接决定你发展的方向。纵观人类历史,只有高度的物质资源满足,才会出现丰富的精神社会。而至今为止。我们依然活在物质世界中,因为到现在也没有达到物质资源满足。

例2:爱,为什么要把爱拿出来说?因为来比较广泛,是人类唯一一个看起来很纯粹的精神产物。其实爱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是一种物理的平衡。这样分析:1情侣之间,只有彼此相爱才能在一起。任何一方不想爱,就会失去平衡。有一

个故事很经典告诉我们如果爱上自己的精神世界会得到什么结果。有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溺死了。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他的倒影太美了。可为提是,这倒影不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是他精神世界的产物。不是实体存在的。他以为倒影会像他一样拥抱他。可能么?

感恩观后感Word版

感恩观后感 篇一:感恩观后感 人类因感恩而伟大 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感恩是爱的延续 爱是生命的动力 ——李强 当“感恩”这个字眼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点措手不及,看它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熟悉是因为经常在生活中听见,陌生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感恩。 李强的《感恩》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同时也包括我,感恩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的,作为儿女的我们,究竟对父母的心能了解多少?父母的关怀总在无言中!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了我们一切……从我们开口说话的第一刻起,爸爸妈妈总是呵护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所有汗水和泪水都凝聚在了一起,伴随着我们成长,这就是爱,是父母无言的爱……

如今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当我们远离父母的那一刻带走的是什么?是父母的心,带走的是父母的思念,带走了父母的笑容。当我们和父母争吵时甩门而去的那一刻,谁会留下心酸的泪水?是父母,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痛,这还是曾经在自己肩上长大的孩子吗?不是…… 当我们失去一切时,又有谁会收留我们呢?是爱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安慰和希望,不是吗? 我们要学会在被爱中懂得爱,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去珍惜! 《感恩》使我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听到了最朴素的语言。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来朝霞带走晚霞,无论严寒酷热,前沿无语总是寄托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其实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他们从未奢求过什么,总是希望我们一切都好……不是吗? 回过头想想,曾经的付清顶天立地,今天当父亲一步步地走来,我们是否发现那笔直的脊梁不再挺拔了;是否发现了他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是否发现那曾经能把你高高举上头顶的父亲,现在却不能……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举杯欢笑过生日时,是否想过妈妈,曾经在二十年前,就是母亲与死神搏斗的时候。当母亲一步步新车走来的时候,她穿着是熟悉的衣服,留着你记忆中的发型,洋溢着你熟悉的笑容,你伸手仔细看看母亲那双手,记忆中的那红润、灵巧的双手,而现在呢?确实

随时说声谢谢你---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随时说声“谢谢你”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家长懂得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孩子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2、通过学习,使家长明白孩子缺乏感恩心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使家长了解培养孩子感恩心的途径,引领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做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使家长懂得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孩子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形式: 现场互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问卷调查表、学生贴在课桌上的心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家长朋友们下午好,感谢各位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家长学校。首先请大家欣赏视频短片《感恩的心》,愿这首歌能为您解除一些工作的疲劳,使您轻轻松松地走进我们的课堂。

家长欣赏视频短片《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引入主题) 师: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禁使我们想起身边一件件感人的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中,我们怎能不幸福呢?作为成年人,大家都知道有恩于自己的人一定要报答他们,那现在的孩子们知道吗?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和探讨有关孩子“感恩心”的一些问题。二、探究原因 师:为了了解当今社会的少年儿童是否有感恩心,我对班级80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课件出示调查问卷) ①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知道:22人不知道:58人) ②父母批评你时,是不是很恨他们?(是:60人不是:20人) ③你为父母洗过袜子吗?(洗过:18人从未洗过:62人) ④向父母要钱买东西,父母不答应你会生气吗?(会:56人不会:24人) ⑤帮父母做家务,你想要报酬吗?(想:45人不想35人) ⑥妈妈每天为你做饭洗衣服,你说过谢谢吗?(说过:16人没说过:64人) ⑦同学或朋友帮助了你,你会说谢谢吗?(会:70人不会:10人 ) (设计意图:调查现实状况,增强家长们培养孩子感恩

浅议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浅议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当前,一些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这实质是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 一、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体现 1、亲情意识淡漠,对父母缺乏感恩。表现为把父母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不理会父母的辛苦劳动,埋怨父母无能,更有甚者还大骂父母,稍不如意,即离家出走等。 2、师生情感意识淡漠,对老师缺乏感恩。部分学生对老师缺乏必要的礼貌和尊重。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玩手机;在路上遇见路上刻意躲避,或者见面时也不打招呼;更有甚者竟对路上的批评教育出言顶撞或殴打路上等。 3、自我意识膨胀,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缺乏感恩。许多学生在享受着别人的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却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只被谅解而不懂得宽容,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关心和感谢他人。 4、社会角色意识淡漠,对社会缺乏感恩,不施恩人。如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毫无谢意,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袖手旁观,对不义之举不能见义勇为等。 5、节约、环保意识淡漠,对自然、环境缺乏感恩。许多学生没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乱丢乱扔,攀折树木,践踏花草等行为时有发生。 二、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的偏差是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本原因 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年轻时都受过苦,他们希望孩子比自己当年过得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尽一切努力为子女争取优越条件,宁愿苦自己而不苦孩子。实际上,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感受的不是爱,而更多的是利益关怀。这些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而不知回报;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献;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责任……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感恩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完成的一项长期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我们从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启蒙开始,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出发,急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第一,家庭方面,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不能忽视家庭的启蒙作用。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随后对之作出评价。 第二,学校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广泛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情感感受,强化爱父母、爱家庭的信念。”“要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还给孩子,并给学生以具体细节的诱导,这是当前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可以不定期地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 第三,社会方面,“全社会都应该大造舆论,为儿童感恩教育创造情境。” 因为感恩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曾经出现过在我国设立感恩节的呼声,这并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我觉得有其合理性。今年,作为“奥运年”,我觉得是开展爱国教育的最佳时机,如:组织演讲、征文比赛等,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升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要注意培养孩子孝顺父母的好习惯。如:在父母下班回家时帮他们拿鞋子,倒杯热气腾腾的茶;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大人在烧菜时,及时地送上碗碟等。在广泛一点,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与施恩,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需要,也是“建设家庭伦理、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使每个孩子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让每个孩子懂得感恩 通过我们的努力,努力达成: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 以活动促教育,以行动检验成效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主要以主题活动、教学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

感恩的现实意义

感恩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学习继承传统的的感恩的习惯,这是构成社会基本道德的基础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和小农经济的道德观已经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商人为利益而做出有毒的食品,工厂为了利益作假的排污管道污染环境。并非是利益与感恩相冲突,而是我们的熟人社会已近乎瓦解,个人做出不道德的事所要承受的代价与之前相比小了很多。胡锦涛书记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像中世纪欧洲提出文艺复兴那样再一次把传统文化的感恩文化拿出来,不仅这样,我们还应该拿来外来的感恩文化来填充我们的文化,(在西方,出于圣经的传统,在饭前都要感谢上帝赐予食物,在日本,同样是在饭前,人们要感恩其他生物付出生命以供人食用已延续生命。虽然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仍然以谦卑的方式面对其他生物,这也是我们的传统道德和当下所缺失的)。 就是因为心中没有了感恩,没有了谦卑,人才做出不德的事情,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和美丽中国的建立,我们需要配套的道德系统去适应新的国家和国际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国家的国力就不断提升,也在慢慢酝酿着新一次道德危机,许多的传统道德和革命友谊式的道德已经应付不了新的状况。尤其是近些年,商人逐利,平民逐利人与人之间相互攻讦,小孩不敢扶老奶奶过马路,学校里也出现了恶性伤人事故。 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新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符合实际的新道德,首先应该感恩人,感恩每一个是实实在在工作的人,要不是他们大家不能生活的这么舒适,需要感恩清扫马路的清洁工,我们需要感恩水厂和电厂工作的工人,他们是有工资福利,但是我们之间不该只有简单的冰冷的交易,还有温暖的人情,有感恩的心在里面。我们要尊重各行各业的艰苦奋斗的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的人,学着放弃士农工商那一套高低贵贱的有损人格评价体系,感恩是平等的,既不是我们得到也不是我们施与,是我们相互扶持的一种表示,我们应该停止傲慢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学会感恩每一个人,放弃几千年的等级观念。 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家人,是他们陪我们走过大部分的人生,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家庭我们可以做出相当大的牺牲而相对有家我们仍是这样,感恩自己的小孩愿意听话,愿意承认自己这个大人的种种不完善,感恩父母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如既往的支持着自己,感恩妻子在生活上的相互扶持和陪伴,没有家人,孤独将会吞噬我们。 我们应该感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整个的现代文明,要不是这些有生命的制度的存在,我们生病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就不会痊愈,变的弱小,变老以后就不会继续安详的生活下去。 我们要感恩这个蓝色的一直包容我们的星球,供给我们充裕的食物,生存空间和灵感,我们像不听话的小孩子一样,贪婪的索取更多的东西,而她至今仍未发出更多的怒火。最后,我们也应该感恩自己,就像爱自己一样,感谢之前的自己愿意承担责任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去见识,感恩自己好好的生活没有亏待自己,感恩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不好的事情。 因为现在缺乏的感恩恰好是社会所需要的,因为这样,而让我们更有动力的去追逐,从这个方面看也算是好事。

浅谈在中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在中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要增强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中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感恩父母、感恩师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四个层面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中学生攀比心理不断增强,对社会与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对社会、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濒临泯灭的边缘。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祖国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表现 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普遍缺乏“饮水思源、羊羔跪乳”的思想意识,大多数中学生说话做事都不同程度地影射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陷入攀比吃穿、讲究名牌、追求享受的消费怪圈,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果实的传统美德不断被中学生遗弃在内心的荒漠,甚至在自

己个别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时,还在埋怨父母给予的太少,攀比心理日趋严重。 2.缺乏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别人对自己哪怕是正面的任何批评、指正。面对教师对自己的忠言、诤言,不但不能迷途知返,而且把教师放在与自己对立的位置,试图通过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甚至谩骂教师,给教师搞“恶作剧”,在错误的道路上寻找像吸食鸦片一样所得到的那种暂时性的自我 麻醉。 3.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情。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生人生观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论的不断冲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消失殆尽,甚至有严重的“崇洋”思想,以至于是非观念单薄,爱国之情淡化。 我们所列举的事例绝非个例,而且呈现一种不断恶化的发展态势。 (二)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成因可以分为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其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感和行为,也是一种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现在的许多学生,将别人给予他们的帮助当做了一种理所当然,感恩之情渐渐淡忘,作为老师,就要时时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感恩的重要,并学会感恩,将感恩思想自觉的传递。 1.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意识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知道感恩的重要,就要懂得感恩生命,懂得感恩社会和团体,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懂得感恩朋友和他人。 2.让学生懂得感恩 当学生面临任何进步或成功时、面临任何问题或困难

时,教师以不同的语言模式反馈和强化学生的成就或挫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形成各种积极品质过程中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有一位小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后来成为一名知恩图报的好学生。来看看他写给老师的感谢信;“老师,是你帮我争取到了参加演出的机会,让我有了展示的平台,非常感谢您,我忘不了您。其实您完全可以让更好的学生念读教学目标,但您却选择了我,是为了让我在念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真的太感谢你了,是您让我喜欢上数学”。教师的语言模式对学生自我概念有重要影响,教师运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必胜的信心,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使其信念增强,成绩提高。教师采取积极行为,使学生行动与教师所期望的培养目标发生联系,并能用积极的语言来描述和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师爱,并表达出尊师的感激之情。只有学生认为感恩很重要,别人对自己好的时候,能欣赏他人的优点和品德,常常想起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对他人总是心怀感激,并且希望别人过的好。 3.给学生感恩的机会 由于学生表达的方式不是家长和教师所需要的,或者学生没有说出“我太谢谢你了”,“我非常感谢你”,家长和教师就会认为有的学生不但不感激我,还常常气我。学生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是不会感恩,也不是不想感恩,而是我们大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 1楼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如基督徒对上帝之爱的回报,每年一度的感恩节就是其证明;但中国人最强调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对感恩强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关键在于儒家文化把“软”的感恩意识逐渐转换为“硬”的规章制度。 一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从社会现实关系着手,把人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并注重相互间的责任、义务,即君人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从而把社会整体秩序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移风俗”。个体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中,实现自己作为群体一员的社会价值这其实也是一个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道德代宗教”根据就在此。但通过忠、孝、节、义表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核心都是感恩,都是以双方之间的恩情为基础的。 孝为亲报恩。孝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它首先呈示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是父母给予自己血肉之躯并把自己带到世上来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恩人;当然,父母之恩还包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因而对此恩的报答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爱惜身体发肤到扬名天下,都是为报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并不局限于生前,还包括身后;“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孝敬父母,子女还要做到孝而无违,接受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安排,满足父母早抱孙子的愿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报父母之恩,子女还要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否则便会视为忘恩与不孝。中国未能出现大规模的产业革命,就与财产不独有、资本不集中相关。 忠为报君恩。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相 应的家庭生活中孝的道德信念也延伸到社会组织中,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这样感恩意识也就随之渗透到政治领域。做臣民的一定要

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作者:陈昌兴, 刘利才, Chen Changxing, Liu Licai 作者单位:陈昌兴,Chen Changxing(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刘利才,Liu Licai(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6)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7条)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 2005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期刊论文]-当代教育论坛 2006(01) 3.陈瑛克己复礼与公民道德教育[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2) 4.龚海泉;万美容;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 2000 5."义无反顾"理念的远去 2006 6.朱小蔓情感德育论 200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 引证文献(9条) 1.刘秋生.赖玉琇高职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探析[期刊论文]-老区建设 2010(8) 2.潘志祥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误区与对策[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0(33) 3.杜海平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期刊论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12) 4.朱炎.焦秀君论大学生的感恩修养[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7) 5.陈方华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8(18) 6.李群在校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期刊论文]-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7) 7.洪娟浅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期刊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3) 8.陈丹青.牟映雪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对五位中小学生的个案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0) 9.王海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65977702.html,/Periodical_qhshkx200606004.aspx

浅谈感恩教育的意义

浅谈感恩教育的意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言而喻,感恩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现今社会也是一样,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而在目前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感恩教育。所谓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就是要让青少年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 感恩包含的内容广泛。小而言之,我们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才会有社会意识。一个人的责任感对个人社和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古往今来,大凡是对国家、对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小学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呢? 一、明确何为感恩、为何感恩

首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简单讲,感恩就是知恩报恩的意思。一个人生在世上,周围的人都是对你有恩德的。父母有养育之恩,你所食用的粮食、使用的物品、住的房屋、代步的车辆,这些都要有人去生产制造。设想世界只有你自己,怎么能生存。所以,人是要感恩的。 其次,了解一下感恩节,我们不是崇洋媚外的人,但是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事物,我们还是要拿过来用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而加拿大与美国的感恩节时间不同,10月第二个星期一。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并且在感恩节这一天,做好一、两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知道了感恩节的来由,便能更好地理解感恩,践行感恩。 二、参与感恩活动,体验感恩情感 1、结合教材,体验感恩情感。可讲些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鲁迅的“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卢梭的“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这些诗句让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就深入了人心。同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都可让学生来加深和巩固对感恩的理解,且能践行感恩,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于心》心得体会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为了响应国家对优秀人才的号召,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教育与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父母。为建设一流本科院校做贡献,从而在未来能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班积极开展“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团日活动。 我们这次的活动是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有乒乓球和篮球这两种项目,这次的目的是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到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将来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更好的奉献给祖国,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自己的祖国。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为祖国创造出多少价值,唯一的方式就是老生常谈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话“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祖国,”,但是我们也要在这段时间好好锻炼身体,只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能在以后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更好的怀着感恩的心回报咱们的大家庭——祖国。 作为一个有人性的中国人都要懂得爱国,可作为一个有品德良知的中国人,更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诺言。因为感恩不仅需要感悟,更需要行动。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榜样,他们激励我们不断的前进。我们要培养起竞争意识,决不轻易言败,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身处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怎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承担起一些责任了,如若不然之后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 母亲们十月怀胎的生下了我们,我们怎能就这样碌碌无为呢,在有所作为之前,我们要先锻炼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在以后的一生中让担心自己的母亲少一份担心,难道这不是一份感恩吗?所以说,现在的我们,回报于行的一种方式是打好自己的身体素质。 在开展这次活动以前,我们也考虑过到敬老院那里探望一下那里的老人,毕竟老人是需要我们这些下一辈去关心的。但是考虑到时间不是很充足,现在临近期末了,考试时间紧了,大家都在忙着为各自的薄弱科目复习,相信我们开展这次体育活动的意义也是差不多的。不仅能够舒缓下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还能在宣传委员的宣传工作下知道身体的重要性,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就要好好锻炼身体和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上从大局上真正的回报社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是一份美好的情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心,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

如何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如何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感恩既是人的情感要素,又是道德意识。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是一个人少年时期心灵成长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中万万不可疏忽。因此,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是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教育,孩子懂得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并用全部的爱抚育自己成长的父母;要感恩辛辛苦苦无私地传授给自己做人的道理及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老师;要感恩曾给予自己帮助过的同学和他人;要感恩大自然的赐予;感恩社会的给予;感恩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也要感恩曾有过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要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眼前这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不断地感受这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要从感恩父母做起。一个连感恩父母都做不到的人,又怎么能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呢?孩子只有从小学会感恩父母,为做人打好基础,才能从感恩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1.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了解家庭 了解是沟通、建立感情的基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中,只知道一味地奉献,只知道对孩子精心的呵护与关爱。即使家里很困难、生活很艰辛,也不让孩子知道,更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有些家长对孩子就是一句话: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你要什么爸妈都给你,家里事你别瞎操心......结果让孩子的物质欲不断膨胀,学习却一塌糊

涂。其实,这些家长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孩子对家庭的真实情况不清楚,对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不了解,就会对家庭、对父母缺少一份理解和感激。如果父母能让孩子了解家庭情况、知道父母的艰辛,这对培养孩子感恩父母的情感是非常有利的。即使家庭很富裕,也要让孩子知道创造财富的艰辛和不易。知道心疼父母的孩子,一定会懂得努力学习。 2.教育孩子说声“谢谢” 要引导孩子做到,当得到父母或他人的帮助时,说声“谢谢”,因为这就是感恩的最具体、最朴实且最易行的表达方式。尤其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从学会说声“谢谢”开始是十分必要的。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真诚地说声“谢谢”时,自己地内心也一定是快乐的。在这种快乐的体验中,孩子会逐步养成回报他人说声“谢谢”的习惯,而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必将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感恩教育的熏陶。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不同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结果。然而在生活中,仍有许多“小事”,需要家长予以高度重视。为什么有的孩子连最简单的感激方式都不懂?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没让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或者说是礼仪教育严重缺失。看起来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可其中蕴含着大道理。通过生活小事,孩子应知道,一个人在生活中要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要有温暖,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样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有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生活才有快乐。

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中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研究要增强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中学生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从感恩父母、感恩师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四个层面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成因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中学生攀比心理不断增强,对社会与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对社会、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濒临泯灭的边缘。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祖国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培养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表现 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普遍缺乏“饮水思源、羊羔跪乳”的思想意识,大多数中学生说话做事都不同程度地影射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陷入攀比吃穿、讲究名牌、追求享受的消费怪圈,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果实的传统美德不断被中学生遗弃在内心的荒漠,甚至在自己个别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时,还在埋怨父母给予的太少,攀比心理日趋严重。 2.缺乏对教师的感恩之情。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时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且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别人对自己哪怕是正面的任何批评、指正。面对教师对自己的忠言、诤言,不但不能迷途知返,而且把教师放在与自己对立的位置,试图通过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游戏,甚至谩骂教师,给教师搞“恶作剧”,在错误的道路上寻找像吸食鸦片一样所得到的那种暂时性的自我麻醉。 3.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情。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生人生观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论的不断冲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国家、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消失殆尽,甚至有严重的“崇洋”思想,以至

感恩感动满分作文

感恩感动满分作文 感恩感动满分作文(一) 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润土,树,也反馈给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天堂,鸟儿,也赋予天空一片快乐。天地万物,心怀感恩在自然中互相给予,而我们人类更要懂得感恩。 在上周星期四下午,学校举行了一场“感恩励志”报告会。那时烈日高照,同学个个抱怨,恨不得飞回教室乘凉。但没过多久,同学们就被杨老师的精彩演讲所折服,沉浸在感恩的气氛当中,早已忘却炎热。 座谈主角杨华永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洪亮的声音和饱满的激情,给我的第一惊喜是那极强的说服力。 杨老师在音乐的渲染下,围绕“感恩”主题讲了一幕幕触动人心的场面,说了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他问我们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我哑口无言;他问我们是否知道父母每天在做什么,我仍是沉默;他问我们曾经是否与父母争吵,不理解父母,我满脸愧色。他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难以分轻重的,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母亲爱护自己的儿女,从未考虑过任何回报。母亲为孩子的牙牙学语而开颜,为儿女的成功而微笑。可在生活中往往被忽略的是如山的父亲。父亲总扮演着一个严厉的角色,但谁能体会严厉也是一种催人奋起,促人前行的爱呢?父爱往往含蓄,极少母爱的细雨柔声,溢于言表。母爱把爱写进柔和的眼波,父亲却吧爱深沉埋在心里。而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撒下了自己的心血,我们能不尊师吗?试问万物对我们的恩泽,我们怎能不加以回报呢? 杨老师的演讲太精彩,太有感染力了,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去了,让我们泪流满面,精神得以新的洗礼。此时的我们不在被烈日所扰,沉浸在这感人至极的氛围内。杨老师让许多同学拿出勇气,走向舞台,吐露心声,但我很懦弱,我没有勇气,只能任泪水顺颊而下。虽没上台,但我内心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生命的整体相互依存,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每一样东西。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一个社会人最朴素的道德准则,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行为。现在相当的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和自私。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 一、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之因: 学生们不懂得感恩根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禁锢着许多父母,“书中只有黄金屋”的封建意识仍浸染着许多家长,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是分数决定一切,只看孩子得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和言行的不正确。每逢孩子得意洋洋地把得A的成绩通知书递到面前时,父母心花怒放,不管怎么做得试卷,都要给孩子买这买那,用物质激励孩子再创辉煌,有的承诺“孩子年终成绩优异,要带着她(他)旅游”,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还来孩子的用功读书,殊不知孩子们根本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 -1-

的,这样怎能谈得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2.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亵渎 现在许多孩子受到社会上追求奢侈、虚荣和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认为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因而不顾家庭情况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时尚,文具要赶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机、照相机,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其舒适的生活要求时,他们埋怨父母没有本事,以“不去上学”、“不做作业”要挟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一些违法的事,给家人、老师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击。 3.学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感恩引导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而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对孩子感恩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 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流 -2-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张晨园政教1001 100204143 摘要:“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感恩古训在我国源远流长。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准则。然而市场经济化带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严重地冲击着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影响了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主要表现有对父母养育、学长和学校以及社会与国家的培养缺乏感恩。究其原因,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重知能轻品德的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和自我感恩意识缺失是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应通过重视和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创造和利用校园文化熏陶作用、搭建和强化社会实践的平台作用、树立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强化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 关键字:大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对策 一、感恩的含义 感恩即感谢感激之意,亦有感恩戴德之讲。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无不渗透着感恩的情愫。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说文》解释“恩,惠也。从心因声”恩就是恩惠,与仇怨相对。有学者将感恩定义为“对自己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表示友好并且

回报。”而本文中的“感恩”具有独特的语境,指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与思想情感熏陶,主要指:当代大学生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中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不能脱离社会恩惠单独存在的个体,所以个人接受社会、他人的援助和支持是不能避免的,个人也应该对他人社会给予的恩惠和方便心存感恩,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其感恩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发展,而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社会的急剧转型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不懂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而止于至善。”深入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并有效培育其感恩意识,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是建立在利益和功利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往往被疏远和冷漠取代。高校重智轻德,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道德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化。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主要体现为: (一)、对父母养育缺乏感恩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

感恩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感恩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篇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感恩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应该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首先,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不仅仅是感知恩德,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其次,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枝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而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向迷失,过多的包办和过多的呵护,让越来越的孩子失去了健康的“行走”能力。“芦苇”越来越“脆弱”。正如北京四中的赵燕梅老师说的:“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他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挫败,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美妙。”

没有人生的不平坦,就决定了没有负面经历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正视负面,感恩负面,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恩,不知恩又如何感恩? 因此,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步骤。现实社会中,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篇二:浅谈感恩教育的意义 浅谈感恩教育的意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言而喻,感恩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现今社会也是一样,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而在目前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感恩教育。所谓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就是要让青少年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 感恩包含的内容广泛。小而言之,我们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

感恩的作文9篇

感恩的作文9篇 感恩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素质。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历来备受推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感恩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感恩的作文1感恩是感谢。感谢父母,你们给予我生命,抚养我成人;感谢老师,你们教给我知识,引领我走上成才之路;感谢朋友,你们让我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所以,感恩是懂得感谢。 从只会在襁褓中大声啼哭,到咿呀咿呀地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 也许自己都没有在意到在这无数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我的父母花了多少的心血和多少的爱。我的每一次开怀大笑,每一次的成功,都是父母在身边默默地支持我,鼓励我,我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啊! 小的时候,我不了解,总是把这种无私的爱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责任,我根本就不知道父母工作上的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所为何物。我只能说,那时的我还太小,什么都不懂,真是太不成熟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长大了,我知道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照顾父母,不能再任性地为父母增加烦恼,这

样才是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啊…… 感恩是爱。爱有许多种爱,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无私的。父母的爱是涓涓细流,滋润着我这棵小树茁壮成长,我时时刻刻感谢我的父母。母亲给予我生命,是我的生命之源,她用母爱的臂膀拥着我,护着我,让我感受到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当我生病的时候,母亲焦虑地守候在一旁;当我失落的时候,母亲耐心地轻声安抚我那一颗荡到低谷的心;当我取得胜利的时候,母亲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快乐。 我曾经还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感恩?该去守护谁?孰不知最需要守护的人就在身边,那就是自己的父母。与其盲目地寻找,还不如用心去体会,只要用心去守护、去照顾,这也算是一种感恩吧…… 感恩的作文2无可置疑的是,人生来就要感恩,但并不代表人生来就已经学会感恩。刚刚降临人世的娃娃,应该要感恩,应该要感恩他的妈妈十月怀胎辛辛苦苦地把他生下来,但那时的娃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感恩,怎么感恩? 小学的时候,常听老师说要感恩,要感恩老师,要感恩父母,以“感恩”为话题,也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主题班会。每

《感恩——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阅读附答案

《感恩——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阅读附答案 阅读《感恩——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感恩——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感恩意识源远流长。《诗经》上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说“他给我木瓜、桃李,我以佩玉相赠”,这句诗被人们用来表达自己对他人感恩的情感。“知恩图报”等成语沿用至今,并作为评价一个人道德的普遍标准。可以说,感恩是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 ②感恩首先表现在对天地抱有感恩之心。大自然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陆地、海洋丰富的物产直接供养着人类。《礼记》有云“报本返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本源。历代的人们对山川、草木、天地都怀有敬畏之情,都怀着虔诚之心祭祀天地,北京的天坛、地坛即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祭祀天地表明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恩之情。今天我们努力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之举。 ③感恩其次表现在对祖先,也就是对民族之根抱有感恩之心。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是中华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开启了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中华民族历来有祭拜黄帝的传统。从春秋时期开始,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去陕西黄陵县的轩辕庙祭拜。今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没有忘记中华民族的根,现在每年都举行纪念黄帝大典。这种纪念活动表达着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崇尚和认同,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认同,对民族文化创造者的感恩之情。 ④感恩还表现在对父母抱有感恩之心,对家人亲情抱有感恩之心。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孝”就是感恩。包公少年时便以孝闻名,他28岁中进士后外出做官,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异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要在心里反复默念的诗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叶落归根,自然界动植物的感恩之举千百年来被人们深情赞美并鞭策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⑤感恩又表现在对国家、社会抱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儿女发自肺腑的感恩之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八年抗日,多少英烈为国捐躯;九八抗洪,汶川抗震,又有多少普通百姓自动地抢险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万志愿者的微笑服务更表现了广大青年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感恩之之心。 ⑥感恩还表现在感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正是感恩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具有了敬畏自然、不忘先祖、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的良好传统。 ⑦今天,在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的感恩精神,确实大有必要!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阐明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句话摘自本文第⑥段,它阐述了感恩精神对我们民族的重大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