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尔山市基本概况

阿尔山市基本概况

阿尔山市基本概况
阿尔山市基本概况

阿尔山市基本概况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系蒙古语,其意思为“热的圣水”。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连。东西长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公里。全市人口5.6万人,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苗、壮、锡伯等13个民族组成,是以蒙古族为主体、

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尔山市前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市辖五岔沟、白狼、天池三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三个街道及,明水何、天池景区、伊尔施街道三个管理处。辖区内还有66056部队、阿尔山森工公司、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等县团级单位。

阿尔山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处于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路桥的连接点。S203省道、白(白城)――阿(阿尔山)铁路从境内通过。“两伊”(伊敏――伊尔施)铁路已经开发建设,目前完成所有桥梁的隧道的建设,正在从伊敏方向铺设铁轨。白――阿铁路也将随着两伊铁路的建设改造升级。阿尔山机场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评估日程。

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全年气温较低,无霜期短,气温日差较大。

【四季特征】

阿尔山市具有独特的四季特征,即春秋相连,夏季特征不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光、热、水和风的季节变化明显。

春季至秋季阿尔山市春季平均起日为5月6日,秋季平均止日为9月20日,春秋相连约持续138天。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温度日较差大,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偶有降雪和“倒春寒”现象发生。降水量变率大,发生春旱的较低。大风日数增加。全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同时降水量增大,水汽充沛,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较频繁,给农作物造成危害,但水热同季又是农作物生长的旺季。8月下旬到9月中旬,温度明显下降,降水明显减少,早晚温差大,秋霜随之出现。全年无霜期为90天左右。

冬季阿尔山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平均起日为9月21日,平均止日为5月5日,长达7个多月(227天)。由于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及蒙古高压的控制,冷气团长期滞留,多寒潮风雪天气。大寒期达3个多月,积雪覆盖期为152.2天。冬雪量平均达3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出现在1966年1月19日。偶有大风发生。

【日照】

阿尔山市太阳辐射总量为5275兆焦耳/平方米,作物生长季内总辐射量占年值的66-69%。年日照数为246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6%,日照月份分布为5月份最大,平均为255.3小时;12月份最小,平均为140.1小时。

【温度湿度】

温度阿尔山市气温南北温差大,冬夏寒署悬殊。年平均温度为-3.1℃,其中白狼地区以南的五岔沟、西口、明水地区气温较高,白狼以北地区气温较低。阿尔山市最冷月平均气温-25.6℃,最高气温平均为16.6℃。0℃以上积温1898.5℃,5℃以上积温1738.3℃,10℃以上积温1345.9℃,15℃以上积温520℃。

湿度阿尔山市水气压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为5.3毫米汞柱,在兴安盟属最低地区。相对湿度比全盟其他地区偏高,年平均湿度为70%。每年7-8月份最大,约为80%左右,春季50%左右,冬季76%--79%。

【降水气压风力】

阿尔山市降水量年平均值为445.3毫米,年降水量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占全年的47%左右,冬季降雪量达36.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比全盟其他地区多4.5%左右。降水变率相对稳定,表现为春秋季大,夏冬季小。

阿尔山市冬季多受冷高压的控制,气压表现为冬季高,春秋相交季节低,1月份平均值为898.3百帕,7月份为890.3百帕,平均气压值为895.3百帕,与兴安盟海拔最低的保安沼地区相差100百帕左右。

阿尔山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气流影响,主要盛行西北风和偏西风;春秋相交季节受东南季风影响,主要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小于2.7米/秒,是兴安盟风速最小的地区。

旅游区发展定位

(一)总体定位

以大兴安岭森林、湿地,呼伦贝尔大草原为背景,以温泉度假和会议论坛为核心产品,组合火山资源、冰雪资源,建设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使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会议论坛中心、国际温泉疗养中心、国际冰雪运动中心、国家生态旅游中心、国家休闲度假中心、国家火山科考中心。

(二)产业定位

实现传统森林工业向生态旅游业的战略转移,将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三)形象定位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色是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温泉、森林、湿地、冰雪、火山遗迹等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的最佳组合,构成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的物质基础。因而,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旅游形象定位要突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主题,以此设计总体形象。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旅游总体形象为:

1、兴安温泉旅游度假圣地;

2、阿尔山-兴安森林的明珠,神奇的温泉雪城;

3、阿尔山-大兴安岭的绿色、银色、暖色童话世界。

(四)产品定位

构建以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会议论坛旅游产品为主体,以冰雪娱乐、火山科考和健康运动等专项旅游产品为补充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火山科考、冰雪运动、温泉疗养、会议论坛六大类型旅游产品。

(五)市场定位

1、国际旅游市场定位

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六大类旅游产品对国际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欧美、澳洲客源市场的形成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培育过程。

日本、韩国、东南亚、中国港澳台、蒙古、俄罗斯属于近程国际市场,阿尔山-柴河旅游区的入境市场开发应以这部分客源为主。

2、国内旅游市场定位

周边东北市场及京津市场为已初步开拓的客源市场,现在仍以观光生态游为主。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具有极大潜力的客源市场,最近几年旅游统计数据表明,这些地区的游客已经开始从常规的旅游目的地向新疆、内蒙古、宁夏等旅游新兴地区分流。

因此,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要继续巩固东北区域的客源,开拓京津冀地区,重点突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旅游区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1、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观,立足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景区的目标,建立旅游开发创新体系;

2、促进林区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旅游开发与富民相结合,提高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热情;扩大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旅游者游憩效益,创建精品旅游景区,打造中国森林旅游休闲度假名牌产品;

4、坚持走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具体实施战略

1、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战略

明确政府、开发商、旅游企业三个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旅游开发中的交通、能源动力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在继续依靠政府投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开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有实力的集团化运作的非国有或非国有控股企业资本进行投资开发建设。

政府要发挥宏观指导和调控机制的作用,景区景点的开发必须以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科学合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点建设规划。政府在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监督企业的开发是否按规划进行以及企业的经营是否合法,维护当地居民及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区域联动与产业联动战略

打破行政界限,构建统一的旅游建设管理机制,统一协调区域内部的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加强与周边地区及毗邻省区的合作与协调,实施合理而有效的区域旅游分工与协作。

3、产品创新与精品推动战略

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突出各类型旅游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围绕着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旅游产品特色的提升,逐步建设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着力解决淡季旅游产品的问题。

4、可持续旅游开发战略

坚持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为第一的战略,建立完整的集约化城镇垃圾和各种废弃物处理体系,特别是对温泉资源进行保护利用。

5、多元化市场战略

国际市场要全力开拓近距离的日本、韩国、东南亚、蒙古国和俄罗斯市场。国内市场稳定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京津唐客源市场,拓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中远程市场。

6、多渠道投融资战略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营性的旅游项目要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完全

由旅游开发商投资建设,并在投资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尽快形成以集团化企业投资开发为主的多元化投资开发体制。切实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百姓安居乐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建设,重点推进把现有林场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全力支持林业三局推进“主辅分离”改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做好林业企业相关社会事业单位的接收工作。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高度重视科技推广工作,推进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辖区内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决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在全市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培养地方文艺人才;加大文化工作力度,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全市人民和外来游客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承办国家级、世界级各种赛事。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抓好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依法扩大社保、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高度重视低保工作,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增进民族团结。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妥善解决好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问题。继续加强档案、人防、地震、气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邮政、通讯、红十字会等工作。

中蒙口岸

阿尔山市与蒙古国有93.531公里的边界线,对面是蒙古过的东方省。口岸与蒙古国的东方省。口岸距蒙古东方省会巴乔市485公里,距松贝尔(哈拉哈县政府所在地)96公里,阿尔山历史上就是中蒙边贸与友好往来的通道。

加快口岸建设,做强口岸经济。完成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将口岸由季节性开放升格为常年性开放,促进口岸旅游、口岸贸易、口岸加工业发展,发挥口岸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做强口岸经济,使之成为我市的重要经济支撑点。

――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口岸联检区、商业贸易区、休闲娱乐区、观光旅游区规划工作。完成口岸界河桥、国门、口岸联检综合楼、报关大厅、出入境通道、隔离围墙、停车场、仓储区及服务娱乐等设施建设,实现口岸通关。完成口岸区供电、供热、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区基础服务功能。

――促进边境贸易发展。以发展口岸旅游业、开展过境旅游为切入点,加快口岸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口岸物流业和口岸加工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互市贸易区和旅游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边境贸易。

――加强地区间协作,培育和做强口岸经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把口岸建设成为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中枢、交通通道“桥头堡”和对外贸易的桥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以吉林省为主要合作对象,依托阿尔山口岸的特殊优势,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提供支撑。招商引进国内企业与蒙古国进行广泛合作,特别是在开发利用东方省丰富资源方面进行合作,

实现蒙古国资源向国内资源、能源较为匮乏地区的补给,发挥口岸“资源贸易大通道”作用,推动口岸经济发展。

矿泉

五里泉

五里泉是阿尔山多处露泉眼之一,自然流涌优质的饮用矿泉水,因其距阿尔山市中心五华里而得名,其水温、化学成分、水量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水温常年在3—6摄氏度,日流量1054吨,水位223米左右。水中富含偏硅酸及锂、锶等人体必需的十三种微量元素和全部宏量元素,对主动脉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类风湿、神经功能紊乱、胃病等有狼良好的治疗功能,并有促进胃肠蠕动、利胆等作用。泉水清凉爽口,余味甘甜,是优质天然矿泉水。老将军杨成武称五里泉为“天下奇泉、人间圣水”,著名矿泉水专家张勃夫教授称赞它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阿尔山”牌矿泉水就是取自五里泉泉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推荐产品,畅销市场。阿尔山矿泉水厂现已开发上市,其产品在京、津、沪和呼和浩特市占据稳固的市场,年总产量可达1万吨。随着年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安置就业人数将增至400人左右,届时产值可实现1亿元,利税4170万元。

温泉群

阿尔山温泉群集中分布在长700米,宽70米的狭长范围内,由48个天然泉眼组成,每天涌水量达600多吨,这些泉中,分别有冷泉、温泉、热泉和高热泉四种温度,水温从2°到

48°C不等;有的两泉之间仅距30厘米,可温度却差十分悬殊。阿尔山温泉属于火山性温泉。由于历史上最强的地址活动,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后来火山口的塌陷,形成了阿尔山地堑;受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带,地堑成为一个良好的储水空间,断裂带为地下水的运动提供了通道,这就构成了阿尔山温泉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这就构成了阿尔山温泉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阿尔山温泉地理结构独特,地下水自然净化度高,水中溶入了大量的矿物质和宝贵的微量元素,使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多少年来,人们通过用阿尔山温泉洗浴、饮用、含漱等方法,对皮肤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妇科病等30多种疑难病症进行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疗效。根据治病的功能不同,泉水还分为“头泉”、“眼泉”、“胃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温泉群中有一眼泉叫“问病泉”,患者通过洗浴,身体的那个部位有病就会有明显反应,简直就像高明的大夫一般。

冰雪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从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都被冰雪覆盖,千山堆玉、万野披银。这里雪期长、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适宜开展各种滑雪运动。近年来,阿尔山市相继建设了标准的竞技滑雪场(包括自由式、越野、冬季两项)和休闲娱乐滑雪场。来华考察的奥地利著名滑雪专家奥匹兹对这里的雪资源赞不绝口,称之为“东方的瑞士”。冰雪与城市、冰雪与温泉、冰雪与森林完美结合,倍受国内外滑雪人士的称赞。

滑雪场

位于阿尔山市温泉街城区两侧,有西山滑雪场比赛、训练场和东山滑雪游乐场两部分组成,是大型多功能的雪上运动和游乐场所。西山滑雪比赛、训练场是按国际比赛标准修建的,适于开展专业比赛和训练,滑雪场面积5.5平方公里。以越野滑雪为主,相继开发了越野滑

雪道1.5公里、2公里、2.5公里、4公里、5公里。同事兼顾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滑雪定向等项目。东山滑雪场内有高山速降和中、初级雪道,还设有一条双人调椅索道和两条拉杆式拖牵索道及一条简易拖牵,滑雪场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以高山滑雪为住,兼顾单板滑雪。属城市温泉滑雪场的典型场区。设有灯光滑雪道、少儿滑雪道、初级滑雪道、雪圈道、雪撬道等,同时为初学者专门设置了滑雪学习机。除滑雪外,还建有雪地摩托场地和雪上飞碟场地,以满足不同爱好者的娱乐需求,是旅游滑雪的主场地。阿尔山滑雪场配置了先进的设备设施。现有中级高山索道一条,长度800米,平均坡度22度;初级高山索道3条,累计总长度1000米,平均坡度6度,最大坡度15度。滑雪场具有国内唯一一条起终点位于市中心广场的高标准5公里越野滑雪线路和冬季两项比赛的射击场。

自由式滑雪空中场地目前国内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场地。阿尔山有极其丰富的冰雪资源,有长达7个月的寒冷天气,是典型的北国风光,积雪期长达5个月。

野生动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阿尔山市动物资源丰富,均属寒温带栖息动物,其中动物有5目12科30余种,禽鸟类有12目19科40余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雕、黑嘴松鸡、黑鹳、丹顶鹤;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梅花鹿、马鹿、驼鹿、驯鹿、鸳鸯、猞猁、麝、天鹅、雀鹰、盘羊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有紫貂、雪兔、水獭、黄羊、狍子、细嘴松鸡、雉(野鸟)、沙鸡、榛鸡(飞龙)等;益鸟益兽有啄木鸟、燕子、猫头鹰、杜鹃、鹰蝙蝠、伯劳、狐狸、黄鼬、香鼠、艾虎等;此外,还有黑熊、野猪、狼、山狸、野兔、獾、天鹅、野鸭、刺猬、獐、蛇、交嘴雀、中杜鹃、红胁蓝尾鸲、北来雀、北噪鸦等。市境鱼类主要有继鳞鱼、哲罗鱼、柳根、马口、狗鱼、泥鳅、鲶鱼等。

植物资源

阿尔山市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共有57科190属269种,野生油料植物有山杏、榛子、文冠果、白桦、黑桦、油松等;野生淀粉植物有蒙古砾、灰菜、稗、狗尾草、野豌豆等;野生药用植物有地榆、赤芍、老鹳草、狼毒、苦参、艾蒿、黄芪、黄芩、柴胡、桔梗、车前、蒲公英、金莲花、防风、甘草、白芍、苦豆子、乌头、白头翁、走马芹、苍术等。野生观赏花卉植物有芍药、柳兰、杜鹃等。野生食用菌及蕨类有猴头、木耳、紫花脸蘑、白蘑、小黄蘑、杨树蘑、蕨菜、广东菜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水葱、蒲耳、轮叶黑藻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