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综述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和特点研究报告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新型教学理念。它起源于英国,最初,他不是教学法,而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后来将这一理论引进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法,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对参与式教学的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文献综述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1.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在《“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3))中认为: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它要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合理的时间; 给予学生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 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 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以通过给学生各种层次的选择这一途径来实现。[1] 2.牛东亚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育研究,2014(04,128))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参与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样,参与式教学也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但与教学不同,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过程是灵活多变、不断生成的。因此它没有十分固定统一的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的具体情况来创生符合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法。[2] 3.王继军在《新课程下参与式教学初探》(甘肃教育,2009年04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废弃“灌”、“注”的传统模式,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参与式教学与国家基础教育

任务型教学法task

Nunan将任务定义为指导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任务为语言学习和使用提供了一个目的,而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一门语言。 在大量文献资料中对任务的定义,产生了三个共同特性:一、任务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比如说画一幅地图或者预订一家旅馆;二、输入材料,关于如何画画的指令或者一份旅馆的广告宣传;三、一个及以上的相关活动或程序,如基于广告提供的信息来决定预订哪一家旅馆。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现在任务型教学法已在第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和二语习得研究中广泛应用。因为任务特别是小组合作能促进自然地学习与交流,催化习得过程,这种方式与交际教学法更为契合。 任务型教学会根据教学方面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说他们有效建立课堂互动过程和产生协商交流的能力;此外还会依据心理学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刺激内部习得教工过程的潜能。在目标任务、真实任务以及课堂任务之间也产生了区别。 一项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任务就是信息差任务。信息差任务也就是一位参与者持有另一位参与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而必须通过互换信息来完成任务。“找出不同点”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差任务,参与者会得到一些类似却有略微不同的图片,在不看别人图片的情况下,所有人在找出不同点上达成一致。 另一项交际性任务是问题解决任务,比如说,提供参与者线索并要求他们做出解释直到最终解决问题。决策任务是期望参与者在所提供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结果。还有一些别的任务例如拼图、角色扮演、模拟、口头讨论和设计任务。 在任务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选择和界定目标时找到一个清晰的标准。这是因为有诸多因素对任务产生干扰,包括任务的认知困难,学习者需要加工和产生的语言的数量,执行任务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时间压力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背景的数量和类型。 比如说,“找出不同点”只要求学生建立一个存在或不存在(未描述的)的项目,这个要求显然比需要精确描述的要求来的低。同样的,加工处理一段包括标题,副标题,照片,图画、图表、曲线图等的内容显然比加工处理一段没有任何前后文联系的文章来的容易。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有一些任务比其余的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例如,双向任务即在交互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信息来提供交换,这种方法比单向任务(一个参与者提供信息,另一个参与者仅对给出的信息产生反馈)更为有效。汇总型任务(一个加过必须进行商定统一)比分散型任务(接受来自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能产生更多的言语。 另一个根据任务结构的难度和复杂性的划分包括前任务和后任务活动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视觉支持和任务框架。任务设计的突出点包括真实的文本和活动以及语言技能的整合。各类任务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基本的教学大纲类型:过程、程序和任务。 不管任务型教学大纲的简短历史,任务型教学在产生刺激性的教学材料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从根本观念上改变了25年前所以为的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情景教学法文献综述PDF.pdf

1.情景教学法研究的国外发展现状 情景教学法创设之初,其代表人物英国学者霍恩比和帕尔默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讲话能力的核心,应在情景中通过口头练习来学习语言结构,强 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英国学者霍恩比在1954年的《成人牛津英语教程》中,极其详细的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在他的著作《结构性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中,也非常细致的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他认为把实践活 动加入到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课堂进程引入了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中。例如《新概念英语》,正是因为使用了情景教学方法,这本教材才被 世界各国大部分的学校所采用。随着教育的发展,情景化教学模式趋于成熟和系 统化。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自然情景的教育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的 气氛中获得知识,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 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他还特地为孩 子们制作了长达300多页的《大自然的书》,书中的每一页都能通过生动鲜明的 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丘燕萍,2015)。1996年希拉里·麦克莱伦通过整 理美国《教育技术》专栏中的论文,出版了《情境学习的观点》一书,该书被视 为情景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涵盖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在此后的 发展中逐渐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国外情景教学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研究发现,纵然情景教学法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情景教 学法的内容仍需完善,可查询的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具体教学模块的研究仍较少,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不只拘泥于单纯的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也要注重情景教学 法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结合,还应结合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加入更多的创新因 素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国外关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 情景方法在20世纪_50年代受到欢迎,20世纪50年代初,研究情景教学方法的 主要代表人物霍恩比出版了许多英语教学杂志,后来情景方法变得普遍。 美国教育家Dowey C 1992)对情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他认为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设置教学情景。Dowey C 1993)推出了情景法即暗示性教学,并 且九年后在保加利亚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成果。暗示性教学的资源是语言情景教学。其 目的是为了创造更高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力,试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组织各种 无意识因素、无国界的沟通(柯芳美,2000:134-136) o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情景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是人们根据他们的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意义,所以建构主义学习可以在某些情景 下被视为意义建设的过程。教师们担任协调人,其职责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 这种现代西方学习理论的问题就是情景的实现与学习。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的研究应该 基于情景和获得的知识。更多的研究表明,在具体情景下获得的知识是有用的。 20世纪80年代初,Richards, J. C. &Rodgers T. S. (1999 )出版的书The School of Language and Teaching中,两位作者总结了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为了避免混 淆,他们采用情景语言教学(SLT)。从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情景教学方式得到越来 越多的改善和发展。 3,国外关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策略初探【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小学英语教育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策略初探 一、材料来源 笔者通过各种英语教学的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网络,收集并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比如何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左达的《将素质教育融于语言教学中》、 David Nunan编著的《体验英语教学》、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李涛编著的《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谈》、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等。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1.国外的情境教学 国外有一些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例如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获得问题解决。他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做使知识自己的产婆。”他借创设问题环境启迪学生主动求知。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J. J Rosseau)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就记载了情境教学的事例。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对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首先创设情境,依据情境确立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杜威把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试验中,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充分利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 在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首创了暗示教学法,把情境教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暗示教学法也被译为“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它突出的特点是:将逻辑思维与感情倾向密切结合起来,使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交织着进

参与式教学的含义与特点

参与式教学的涵义与特点 一、文献综述 我们组共查阅文献13篇,主要容分为5面,分别是参与式教学的涵、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教学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提到参与式教学涵义的有8篇,参与式教学特点的有5篇,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意义的有2篇,教学课堂运用参与式教学要注意问题的有2篇,参与式教学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的有1篇。 二、文献观点 (一) 参与式教学的涵义 新燕在“参与式教学法初探”(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2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法。 俊在“参与式教学: 透视与反省”(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法。它首先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任教育理念都必须以教学法为载体表现为某种教学法的运用。所以, 具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式教学行为应该是渗透着“参与式”理念的、没有固定模式的教学行为, 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现有条件下智慧地即席创造, 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某种模式运作。

光驰,宋奇慧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及效益评价”(职教通讯,2013年第18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习者为核和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自觉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有效学习。 牛东亚在“参与式教学的反思策略”(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式,以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发展教师探索、反思、求精的专业素质。 蔺永诚,箴在“参与式教学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法。 袁美荣在“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师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4月第26卷第2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它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侯连英在“浅谈参与式教学”(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中认为参与式教学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贾志高 贾志高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任务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涉及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概念,也是整个语言教学乃至许多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理论的重要概念。缺乏对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就会丢掉任务这一概念的积极内涵,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同时削弱任务型教学法的包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就必须明确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以及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关键词:任务;任务型教学法;任务设计;任务难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贾志高(1954—),山东招远人,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但任务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怎样组织?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作为中学外语教学实践者,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 “任务”(task)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同时,它也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但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

文献综述范例(教学法)

文献综述(含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 开题报告必须按学校或者学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打印,具体内容用Times New Roman或宋体五号字打印。 3. 日期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1年1月18日”或“2011-01-18”。 4.“指导教师意见”是指辅导教师对文献综述的评价(如所收集的资料与论文内容有无关联性和对应性;资料是否新颖和代表前沿性;学生对资料的消化、归纳、评价、驾驭和运用能力等)以及根据学生掌握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工作量和研究方法预测论文能否完成的意见。 5. 开题报告的长度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文献综述要求在1000单词以上。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ituation setting and adaption of modern means in English teaching More and mor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enhance languag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an ever before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Language is the means for exchanging ideas between peoples.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 the new methods to teach are urgent tasks right now.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bout teachi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spoken English through English movies and suggests a practical way that actually widens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1. Viewing the Western Movies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人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参与式就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里也包括个体活动,只要他是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不和同学互动也行,这也是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扬了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和谐的、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尤其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 毕业扔笔记”的现状,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习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任务型教学法

The Task-based Instruction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The aims of this unit 1. Definition of task from six different views 2. Types of tasks 3. Four components of a task 4. Difference between exercises, exercise –task and task 5. Difference between PPP and TBLT 6. Components of TBLT framework 7. Authentic sources of task 8. learning principles in TB theory 9.theoretical basis of TBI 10 The criteria for good tasks 11.types of tasks proposed by Wills 12.learners’ roles 13.teachers’s roles 14 the principles for task design 1. Definition of a task (1) A task is 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 others, 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 Task is meant the hundred and one things people do in everyday life, at work, at play and in between—Long (1985:89) (2)Task is assumed to refer to a range of workplans. It has a particular objective, appropriate content, a specified working procedure, and arrange of outcomes for those who undertake the task. It has the overall purpose of facilitating language learning. --Breen (1987:23) (3) A task is an activity which requires learners to arrive at an outcome from given information through some process of thought and which allows teachers to control and regulate that process --Prabhu(1987:24) (4) 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v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make good use of) producing or interac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their attention is principally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Nunan (1989:8) (5) Tasks are activities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the learner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 --Willis (1996:23) (6) A task is essentially goal-oriented; it requires the group, or pair, to achieve an objective that is usually expressed by an observable result. Such as brief notes or lists, rearrangement of jumple items, a drawing, a spoken summary. This result should be attainable only by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Ur(1996:123) Summary about a definition of a task Task means the hundred and one things people do in a real life. It has a particular objective, appropriate content, a specified working procedures/process; based on a range of outcomes the learners undertake the task. It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form in a real context through comprehending, manipulating, producing, interacting, the process of thoughts in pairs or groups. The product can be observable in the oral way or written form.

“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法调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63854660.html, “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法调查分析 作者:杨佩群王晓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03期 摘要:教学方法僵硬化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难题,目前高校教学模式仍较多地沿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传输型 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听听激动、想想心动,课下却不动。以调查问卷为手段,以我校为例,探析我院课堂教学现状及“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思考,以期改进高校课堂的教学方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73-03 绝大多数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教师能力发展,或是教育现状与专业定位的专业建设方面等问题,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关注不够。然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因此,希望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创新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可将结论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推广。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社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等各种潜在能力,并更好地改进提高。3年来,我们紧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学习国内外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在学校旅游管理系、生物系、教育系、美术系等不同专业中的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进行“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尝试。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是怎样的?态度及收获怎样?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或建议?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并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我们对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各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了提高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质量的建议,分析以期更好地改进参与式教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该调查分别针对有开展“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的旅游管理系、生物系、教育系、美术系各专业各年级的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均已有至少一门课程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参与式教学,具有广泛性。 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问卷内容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等;第二部分为学生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吴量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在我区广泛使用,给师生双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的人和事情,扮演起来非常熟悉,很容易地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设计课堂上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这些模拟“任务”的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learning by doing”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即布置“一个既新颖有趣而又熟悉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并掌握、应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都是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重点;教师“唱独角”,多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旧观点让我们一

味追求升学率,这种观点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对于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理论,我也有一些困惑和不适应:我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尽快适应新旧理论的过渡?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驾驭任务性教学法? 作为对任务性教学理论的探索,我曾经承担了一次渝中区进修学院课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公开课。我对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的设计如下: 首先,我在本单元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 课前:(展示幻灯片1)为活跃气氛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一起唱节奏较快的英文歌:Sha la la。(在Sha la la这部分重复的时候拍手。) Step1 值日生做值日报告 值日生首先介绍她如何度过上周末(She bought a new T-shirt in Jiefangbei.)。然后我就她的短文向全班提问: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she buy the T-shirt? When did she buy the T-shirt? 在这个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一般过去时态。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说课讲解

一、选题背景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我国各地小学逐步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国内相关研究与实验时间并不是很长,如何将国外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本土化,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及英语教学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当务之急。2007 年,我省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隔7年,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状况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心和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以高新区雷锋小学以沛县前程子小学为例,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我省的实施现状,为相关部门的小学教师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资料,进而提高我省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我们的英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习得上,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本研究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能极大地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为学生拥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适应深化课堂改革的需求。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将为实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适应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需求。 本研究的最终理论成果将会促进部分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要求,逐渐实现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 2.实践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通过对师生教与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及对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一手资料,有效促进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型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2)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基于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实际情况,本课题立足于高新区雷锋小学以及岳麓区麓谷中心小学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优化“任务型教学法”的途径,是当前“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深化。 (3)本课题的研究为六年制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师范生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教

英语口语教学法文献综述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探究” Literature Review Ⅰ. Introduction Spoken language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output capabilities. Stimulated by the external sound or other information, speakers produce an initial motivation and intention, form deep syntactic structure through internal language stage, and then expand into an external speech based on a surface structure. (Zhu Chun, 1993) Linguist French once said that speaking is a basis of other abilities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N.chomsky believed that no one would be born to speak, and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only by much practice. The Father of Application linguistic in British thought that, to learn English, you need to open your mouth , to read, to say. Linguist Thomas (D. HYMES) said, language refers not only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make grammatical sentence, but also the ability of whether one can apply it properly. He said speech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language and a significant way in communication.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urrent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crease frequently. It has became a necessity of the society to learn English and use English in common communication. English is a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 Enhancing the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and helping students improve overall level of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t is not only a real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books in daily life, but also a respond to face work, business, and other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future. English speak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integral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Junior middle school is a key stage of English study for all Chinese students.It is a period which transition from simple word recognition in primary school to proficiently express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peaking learning of this stage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 English study in future, also help in all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capabilities. However,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ill exis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ly, influenced by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most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achieve the outline of the standard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condly, insufficient emphasis is put on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Thirdly, the common level of teachers is not advanced. Fourthly, because of the over class size, fewer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is given the students. Fifthly, lack the necessary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se problems encourage us to mak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so a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and to enhance students' speaking level. The following paper reviews researches on mai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speaking in and abroad. Ⅱ. Research status in and abroad Speaking is one of main language output skills. American linguist Krashen put forwar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which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both linguistics fiel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