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国外科技引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朝鲜国外科技引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朝鲜国外科技引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朝鲜国外科技引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06年3月

第15卷 第2期

东北亚论坛

Northeast A sia Foru m

M ar。,2006

Vol115 No12

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国外科技引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张宝仁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朝鲜对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起关键作用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格外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新政策,其中突出强调扩大同国外科技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朝鲜在同国外科技合作方面发展较快。今后,朝鲜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应是趋向较开放型的,重点是引进符合经济发展和利于提高整体科技水平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朝鲜;技术引进;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3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6)02-0080-07 [收稿日期]2005-10-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21世纪朝鲜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研究”(03JBCJ W004)该项成果得到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资助[作者简介]张宝仁(1950-),男,吉林九台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朝鲜自1998年提出建设“经济强盛大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后,逐渐开始对经济发展政策进行大幅度地调整,其中对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起关键性作用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更加关注及格外重视,各种舆论工具纷纷报道和宣传关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反复强调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建设“经济强盛大国”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为此,朝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新政策,并制定了新的科技发展五年计划,号召在全国掀起重视科学、尊重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新尖端技术的高潮,特别是鼓励国内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地扩大与国外在科技领域里的合作,加大引进国外高新技术的力度,利用各种途径和采用不同方式向国外增派相关人员去学习和掌握符合本国实际情况且实用性较强、属于尖端性和前沿性的科学技术,以此来寻找捷径,快速提高整体科技水平,进而拉动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早日摆脱一直面临的经济困难,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强盛大国”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一、引进高科技的背景与目的

科学技术是一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手段。科技落后,经济发展必然缓慢,这已成为勿需争辩的事实。近年来,朝鲜逐渐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景气,物资短缺,人民生活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相对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98年朝鲜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强盛大国”的战略中,突出强调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三大要素,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并把1999年作为“科学年”,2003年制定公布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五年计划”(2003—2007)和“关于解决燃料、动力问题的三年计划”(2004—2006)等。[1]自2001年以来,朝鲜每年发表的元旦社论均突出强调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即2001年的元旦社论提出全社会都要重视科技的发展;2002年元旦社论号召全国都要关心科技发展;2003年元旦社论则强调,要积极引进先进

8

的科学技术,在所有的领域实现科学化;2004年元旦社论又强调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同年2月2日,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发表的署名文章《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三大要素》一文中指出,要使经济、科技发展实现飞跃,首先要重视科技,树立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观念,尤其是经济科技战线,要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壮大科技队伍,最近新建立了一批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学校实行“尖子教育”,多次举办旨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各种活动,积极展开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等等。[2]上述情况表明,朝鲜正在不断加强对发展科技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加快科技发展的声势,重新评价引进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

朝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打破传统的“主体”科学技术发展观的束缚,奠定扩大同国外经济、科技交流合作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朝鲜在科学技术发展政策上始终坚持“主体性”的原则,即在自力更生建立“自立民族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独立性的科学技术研发工作,主张只有利用本国国民的力量和本国资源,依靠自身的技术和资金,才有可能建立起自立的民族经济。[3]

但多年来,朝鲜的实际情况却是对科技发展的投资一直不足,科技开发和研究手段相对落后,加上与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的交往不畅,高科技引进较少,等等,结果导致科学技术发展缓慢,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所以,科技发展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助推作用较为有限。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朝鲜深刻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真正含义,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释,即科技发展中坚持“主体性”的原则,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科研、搞发明,排斥或拒绝他国先进的、成功的、可用的经验与技术,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是对“主体性”的片面理解,只有不断扩大同外国的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利于加快自身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距,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坚持“主体性”并不矛盾,反而体现了“主体性”的活性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主体性”的原则。

因为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不善于加以利用,取长补短,就等于放弃自身发展的良机。因此,现在朝鲜反复强调重视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积极引进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调整科技发展政策的力度,开始冲破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主体”科学发展观的束缚,不断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发展科学技术,其中包括鼓励企业和相关部门广泛开展与国外进行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扩大尖端科学技术的引进。这些做法体现了朝鲜对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要性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明确了科技发展政策的调整方向。

21加速技术改造,实现生产的正常化

1999年以后,朝鲜经济虽然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增幅较小,且十分缓慢而不够稳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所以,摆在朝鲜政府面前当务之急的工作仍是如何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就是说,在资本和劳动力追加投入的余力基本丧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摆脱经济困难局面是较为现实的问题。因为实现生产正常化,是朝鲜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工厂、企业的落后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新,改善和提高落后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现代化、生产工序的自动化,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正如2004年2月2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的题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只有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三大要素,而且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得到优化。”

为此,朝鲜政府正在全力推动工厂和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技术改造,号召在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外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合作,突出强调引进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消化吸收,转换成生产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试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准。

31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缩小同国外的差距

多年来,朝鲜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某些领域的科学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整体上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尖端技术较为落后。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朝鲜的整体科技水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40年,企业生产技术

1

8

则落后35~45年;与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整体技术水平相差20~30年,企业生产技术落后25~35年,这是参照了较为积极乐观的数字,而某些统计资料的数字显示要比这还要落后一些年。

因此,朝鲜要想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同上述国家的差距,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就是积极扩大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和引进现成的先进科学技术,然后加以消化和利用,以节省研制开发时间和费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朝鲜正是出于这样一种想法,才改变过去长期坚持的闭关锁国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灵活、十分务实的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政策。

41落实“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力争见到明显成效

2002年7月1日,朝鲜政府颁布了旨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经济管理改善措施”。该措施是朝鲜建国以来在经济政策调整上涉及面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其成效如何,直接牵动朝鲜的全局。为了使该措施颁布后能见到良好成效,朝鲜政府企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国民尝到政策调整带来的实惠。事实上,“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公布后,工厂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较前有所提高,加速了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在这一进程中应用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的需求量急增,“技术贫穷”的弱点更加显露出来。

为解决这一问题,朝鲜除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加大科技投入外,就是积极寻求和国外企业的合作。所以,朝鲜鼓励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合资、合营的方式吸收和引进急需而短缺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保障新出台的相关经济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二、同国外科技合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对象及方式

朝鲜对外科技合作的原则较为鲜明,合作方式很具特点,在原则方面,既显得较为谨慎,又富有弹性;在方式上,即较单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原则和方式概括起来大体如下:

11基本原则

朝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是以主体思想为基础,牢固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同国外进行科学技术合作应符合朝鲜的具体国情,既符合朝鲜利益和国情的设备及科学技术,又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自立性和主体性;第二,避免和防止对国外技术上的依赖性,引进的技术应利于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了解和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但合作的对象不能局限在少数国家,以防止出现在技术上过分依附个别国家的倾向。[4]但近年来,朝鲜有意淡化作为建设民族经济基本原则的“自力更生”理论,以利推进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为此,2000年金正日委员长在写给全国科技大会代表们的贺信中强调:“在科学技术领域要加强同他国的交流与合作。只有加强同他国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及时了解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节省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资金。”[5]之后,朝鲜《劳动新闻》、《民主朝鲜》等报刊和杂志纷纷发表文章,批评保守落后的思想及束手束脚、缺乏创新的做法,提出:“今天的自力更生,决不是固守落后的东西,而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坚持自力更生”,“只有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才能使经济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力更生原则决不是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6]上述观点表明,朝鲜正由过去相对“闭塞式”的自力更生模式转向“开放式“的自力更生,特别是对外科学技术合作的强力推进,其科技政策调整变化的加快,使人们隐隐感受到朝鲜似乎会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对外经济、科技合作新的理论和政策诞生。

21主要对象及方式

长期以来,朝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的对象,主要局限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由于前苏联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使朝鲜同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被迫中断,致使其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西方国家及国际机构等则成为其新的科技合作目标和对象。现在,朝鲜对外科技合作对象的范围较广,合作的领域也逐渐拓宽。过去,朝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基本上是以同对象国签订的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为基础建立“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然后,根据该委员会的协议制定有期限的科学技术合作协议书,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技术信息交换、互派科技人员和共同研究等活动。但是,现在朝鲜的对外科技合作,主要是根据合作对象国的性质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采取多重标准、多种方式进行,其中一种是设立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另一种是一次性合作。一般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设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合作,其中同捷克、波兰等国通过设立的经济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进行,同中国、前苏联、罗马尼亚和蒙古等国则通过专门设立的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进行。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一般不设立常设机构,合作的形式侧重一次性。

2

8

合作的对象主要局限在前苏联、中国等原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中的一些国家,按照合作对象国设定不同的合作目标。技术水平较高的前苏联和中国曾是朝鲜最大的技术合作对象国,20世纪50年代前后,朝鲜为了能从上述两国引进恢复经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与前苏联和中国缔结了“科学技术协定”,目的是,扩大技术引进,加快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朝鲜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建立起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包括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以及壮大国际革命力量,增强相互间的友谊和亲密感等政治、经济因素。

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后,随着先进科技引进条件的恶化,加上自身科技开发能力较弱,研发出来的新科技成果较少,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科学技术的提供量明显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不得不一边努力恢复同原有国外科学技术合作关系,一边积极寻求引进西方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机会,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朝鲜开始加快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科技合作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结果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朝鲜逐渐脱离了以中俄为主要合作对象的对外科学技术合作的局面,整个对外科技合作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活性化。主要体现在与一些新的合作对象国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意向书和备忘录等,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举办各种科技展览会等,整个对外科学技术合作形成了一种新的局面,即“技术外交型”和“人员交流型”的对外合作。

三、科学技术引进现状及其特点

如上所述,朝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一直是以前苏联、原东德、捷克等原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为对象,其中前苏联是其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的主要对象。据统计,1991年以前,朝鲜对外科技合作和引进科技项目的60%~70%来自前苏联,其次是中国占10%~15%,其他国家占20%~25%。所以,在朝鲜对外科技合作中出现了严重依附前苏联的“一边倒”的局面。之后,随着前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冷却程度的不断加深,朝苏间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始逐渐瓦解,不仅新增科技合作和引进项目大幅度减少,就是原有的一些经济、科技合作项目也中途停止,这给朝鲜的对外科技合作事业带来较大的冲击,朝鲜的整个对外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加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朝鲜经济开始不景气而且逐年加重,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使国外科技引进更加步履艰难。据统计,在1990—1999年的10年间,朝鲜引入国外科技项目不满30件,平均每年引进科技项目不到3件,就是这30件项目中,多数项目还是1997年以后引进的,之前,年均引进项目不足1项。[6]

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朝鲜重新调整对外经济、科技合作战略,寻找新的合作目标,已借助外部力量加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国内开始加快对工厂和企业等部门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其中侧重于生产工序的计算机化,特别是促进建立拥有先进计算机设施的样板工程。因此,从2002年起朝鲜为生产技术改造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凸现出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不仅技术引进的形式多样化、项目数不断增多,而且引进科技项目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现在,朝鲜扩建和新建的“样板工厂”多数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如朝鲜政府树立的现代化样板工程———“两江道养鸡场”,其设备就是从欧洲国家引进的,并由欧洲技术专家指导建成的;黄海北道的“黄州养鸡场”、东海地区的“112号养鸡场”及平壤市的万景台、龙城、西浦、圣豪等地的老养鸡场也是靠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得以改造和扩建的。2002年4月在平壤市西洞区引进外国设备建成了“大同江啤酒厂”,与香港利达贸易公司合作建立了“自喜冷面加工厂”,2001年11月在两江道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建立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在平安南道顺川市的“2?8直洞青年煤矿”从澳大亚毛恩斯坦矿业专科大学引进开采技术,使该煤矿开采量一下增产了两倍,等等。从2003年10月开始得到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支援项目资助,联合国可为其承担技术引进费用的50%,为朝鲜引进国外科技项目增添了活力。[7]

以上是朝鲜为促进生产设备现代化而引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情况。在信息产业和尖端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方面,朝鲜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并以这方面技术开发研究能力较强的国家作为合作对象,其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派遣相关人员去国外进修、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等。1998年朝鲜与I M R I合作建立的毛料加工工厂已于2001年开始投入生产,2003年与中国合作建立了“晨光—熊猫电脑合营公司”,组装生产计算机,同年,同韩国引进科技信息专用网站目录扩展技术,2002年11月在UNDP支援下,建立了光纤维通讯设施工厂,在移动电话通讯方面与泰国劳尔斯利财团合作设立了“东北亚电讯会社”,正

3

8

在建设经济特区罗津—平壤间的I C通讯工程。[7]另外,正在与中国和古巴等国家合作促进其国际通讯网络的技术发展。朝鲜科学院与马来西亚方面签订了关于利用人造卫星观察宇宙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谅解备忘录,具体内容包括,利用人造卫星进行资源勘探、环境监护、地形地貌的调查(GI S)等五项尖端领域。[7]

仅2002—2004年的3年间,朝鲜引进国外科技项目就达59件,其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项目25件,占引进项目总数的42.4%,其次是农业和轻工业均为7件,各占1119%。也就是说,上述三个产业引进的科技项目占其引进项目总数的65%以上(详见表1)。朝鲜引进的这些科技项目,对朝鲜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表1 近期朝鲜各部门对外科学技术合作情况

(单位::件、%)信息产业农业矿业轻工业其他合计20025(4117)2(1617)1(813)2(1617)2(1617)12(100) 20037(3618)3(1518)3(1518)2(1015)4(2111)19(100) 200413(4614)2(711)2(711)3(1017)8(2015)28(100) 资料来源:根据〔韩〕《北韩经济》2004年秋季号第64页的表格和其它相关资料中的数字制作。

朝鲜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引进的主要特点是:

11对外合作形式的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末期,朝鲜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和扩大对外合作关系宏观战略的推进,其对外科学技术合作的步伐开始明显加快,除继续保持和加强与传统友好国家俄罗斯、中国固有的科学技术合作关系外,逐渐把重点转向与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法国、马来西亚、泰国等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合作,致使朝鲜对外科技合作的对象国和签订的合作项目均有较大的增加。据统计,2000—2004年的5年间,朝鲜已与67个国家签订了169项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协定。[8]另外,朝鲜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如通过参与UNDP、UNDO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来寻求实质性的合作;通过参加I T U、UN特别总会等国际机构举办的会议,谋求得到更多的技术方面的支援。2002年朝鲜获得了最新信息收集和支援后发展中国家的资助项目4项,2003年获得5项,2004年3项,2005年1~5月2项。同期,朝鲜获得学习和掌握国际规范和标准化知识方面的支援项目分别为3项、4项、1项、2项,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化标准。[9]

另外,2003年12月12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金英岱常任副委员长在世界信息社会发展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联合国和国际机构应为建立和谐的信息社会,努力促进I T产业及时转移等合作事业,缩小各国间的信息差距”的发言,主张联合国要为信息产业发展落后的国家提供帮助,表达了朝鲜想要发展信息产业的愿望和得到更多的资金和相关技术等方面的期盼。

此外,朝鲜还注意与在日、在中、在美的朝侨等科技人员建立合作关系,进行科学技术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开发,积极扩大与韩国在经济、技术领域的合作和资金、技术的引进。

表2 朝鲜在各地区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协定的缔结情况区别非 洲亚 洲欧 洲美 洲大洋洲合 计2002

8个国家

9项

6个国家

7项

2个国家

2项

1个国家

2项

2个国家

3项

19个国家

23项2003

29个国家

62项

17个国家

43项

11个国家

33项

4个国家

8项

1个国家

4项

62个国家

150项2004

7个国家

12项

7个国家

13项

6个国家

8项

3个国家

4项

1个国家

2项

24个国家

39项 资料来源:根据〔韩〕统一部信息分析局12004年度北韩科学技术对外合作动向[Z].2005年1月刊号和有关资料中的数字制作。

21增派赴发达国家学习和考察科学技术的人员数量

近年来,朝鲜非常关注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积极主动地与他们接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以便创造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事实上,朝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接受朝鲜的有关人员来学习和研究,而且发展势头良好,它已成为朝鲜对外经济、科技合作新的选择和目标。据统计,2001—2004年间,朝鲜共向国外派遣500多名专家、官员、学生等去了解和学习市场经济,掌握高新技术,其中赴发达国家的人数近300多人,占60%以上。

31重点引进先进设备和尖端技术

目前,朝鲜选择科学技术合作对象国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等,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性成果,便于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尖端科学技术,利于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在同国外科技合作领域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以理论科学、军事科学等为主转为以农业、能源、交通、矿业、信息、环保、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等为主,但其中重点是侧重能源、交通、通讯和信息产业。据统计,2002年朝鲜在

4

8

引进的12项国外科技项目中信息产业项目占5项,占引进项目总数的4117%,2003年7项,占总项目19项的3618%,2004年13项,占总项目28项的4614%。能源、交通和通讯方面引进的科技项目一直较少,这主要是受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如核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由于朝核问题引起争议,一些国家不敢向其转让相关技术。在交通和信息产业的合作上,朝鲜已取得一些成效,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韩国已出资出技术开始修复中断近60年的南北铁路———京义线、东海线及部分路段的公路,计划经中国同西伯利亚铁路贯通,直接进入欧洲各国;通信方面,朝鲜也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通讯现代化的水准。

四、前景

随着朝鲜经济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渐加大,恢复和发展经济就会更加引起上下的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将会成为朝鲜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在朝鲜国内可能会出现一个经济恢复和建设的热潮。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会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因为朝鲜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作为动力来实现,而面对落后的科学技术和陈旧的设备,朝鲜仅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这一局面的,只有借助国外的力量,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才可能有助于扭转目前由于科技落后影响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被动局面,有助于解决对科技供不应求的矛盾,有助于加速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巩固和发展同国外各国的合作关系,加大科技引进将是今后朝鲜对外交流政策重点调整的内容和企盼实现的目标。所以,朝鲜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应是趋于较开放型的,“引进替代型”的特征会较明显,以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借助外部的力量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后,朝鲜将会重点在农业、煤炭、电力、铁路、运输、I T、BT、NT等领域积极谋求同国外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合作。其中,农业主要是玉米和马铃薯优良种子的培育、农药和化肥的生产、养鸡业的现代化等,争取在2008年以前达到粮食年产量800万吨、鸡蛋310万枚、水果40万吨的目标;煤炭工业主要是改进勘探、打井、搬运、选矿等设备和技术的提高;电力部门主要是增加水力和风力的发电能力,开发降低电力损耗的相关技术;铁路部门是生产现代化的机车,改善铁路设施(包括路基、火车头、车厢、通讯等),提高火车的时速,计划较现在提高1.3倍;在信息产业部门,大力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和信息技术,提高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其中包括生产工序的自动化装置、集成电路用尖端电子材料生产技术、计算机核心部件开发和生命工程等,同时,加速计算机网络建设,扩大信息通信领域,提高国内通讯设备现代化的水平。

表3 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五年计划主要课题(2003—2007)部 门主要课题

电 力 水风发电站6~7万K W的追加生产、电力损失减少15%~20%的技术开发煤 炭 勘探、钻井先进技术的引进,搬运机械、选矿技术的改进

金 属 金策钢铁厂褐炭炼铁法的引进(6万吨试运炉建设)

铁 路 现代化电气火车头的开发,提速113倍

轻工业 生皮生产的现代化和精密化

农 业 信息科学化,年产粮食800万吨、鸡蛋310万枚、水果40万吨的生产技术尖端技术 I T制品、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开发,生命工程和宇宙技术的开发

国防工业 国防工业最新军事装备生产的现代化、信息化,核技术研究

资料来源:〔朝〕全国科学技术者大会文献集[Z].朝鲜科学出版社,2003。

在合作对象上,西方发达国家仍是朝鲜的首选目标,所以,朝鲜会注意继续改善和发展发达国家的关系,不断扩大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合作。预计,随着围绕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深入、朝美关系的缓和,特别是如果美国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封锁,朝鲜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合作就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春天。另外,朝鲜也会格外关注与中国、俄罗斯、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国和俄罗斯是其老合作伙伴,有一定的基础和感情,而且同中俄合作会更为通畅和直接,因为朝鲜现有需要改造或更新的设备和技术,多数来自前苏联,少部分来自中国,这种合作对朝鲜可能会

5

8

更有利些。韩国也会随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有选择地向朝鲜提供一些相关技术,以利于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韩国企业在朝鲜开城开发建立的“韩国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韩国的企业已开始陆续进驻,并投入产品生产,这为朝鲜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提供了机会。另外,南北铁路的连接,对朝鲜改善落后的铁路设施、通讯设备也会大有益处。泰国、印尼、非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会成为朝鲜今后科技合作的重点目标,可能会集中在皮革生产、生命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技术合作。

在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方面,逐渐从侧重技术引进转向高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来,向中国、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不断增派相关人员去学习和掌握急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会邀请国外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来朝鲜工作,利用包括在日、在中、在俄、在美等侨胞在内各种关系建立起“第二条”对外科技合作体系。参考文献:

[1]〔朝〕重视科学,尊重人才[N].劳动新闻评论员文章,2003-10-

241

[2]〔韩〕金根培1北韩主体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Z].2002度科

学技术政策论坛,20021381

[3]〔朝〕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N].劳动新闻评论员文章,

2004-02-021

[4]〔朝〕吴瑛子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关系及其发展

研究[Z].科学百科辞典综合出版社,20021122-1231

[5]〔韩〕李春根1南北韩科学技术合作的课题和战略[Z].政策资

料,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出版,2002,(4):81

[6]〔韩〕洪承范,林德顺1北韩科学技术现状及政策动向分析[J].

经济研究,2002,(2):103-1041

[7]〔韩〕高正民1北韩人才发展战略和展望[J].统一问题研究,

2005,(2):231

[8]〔韩〕统一部情报分析室1今年北韩科学技术对外合作动向

[Z].统一研究院出版社,2004181

[9]〔韩〕金策焕1南北韩科学技术交流合作促进放像机反感研究

[J].国防研究,2004,(2):8-101

〔责任编辑 李英武〕

Current Situati on and Developi n g Trends of Forei gn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I mport i n North Korea

ZHANG Bao-ren

(Northeast A sia Research Center,J 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 ilin,130012,China)

Abstract:A t the end of90’s in20th century,attaching i m portance t o adjusting polic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s the"boostmot or"t o econom ic devel opment,North Korea p r o mulgated a series of ne w policies t o p r omote the devel2 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I n order t o p r omote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cooperati on with f oreign countries, govern ment es pecially e mphasized on the i m portance of cooperati on widely in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nd i m porting advanced foreign technol ogy.I n the days t o come,North Korea will adop t the policy of opening t o the world in sci2 ence and technol ogy cooperati on,the key point is t o i m port advanced technol ogy which is good t o econom ic devel2 opment and enhance the whol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Key W ords:North Korea;technol ogy i m port;econom ic devel opment

6

8

朝鲜地理概况

一、半岛区域地理 (1) 二、朝鲜半岛行政地理 (6) 三、朝鲜行政地理 (9) 四、韩国行政地理 (13)

一、半岛区域地理 图1 朝鲜半岛区域图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介于日本海和黄海之间,北接大陆,三面环海,地处亚洲太平洋地区日本群岛通往亚洲大陆的天然桥梁地带。朝鲜海峡扼东北亚通往东南亚海上交通的要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朝鲜半岛南北延伸,长约80km,东西宽约360km,面积约22x104km2以上(包括附近岛屿),半岛海岸线长达8700km,连同岛屿为19276km。 图2 朝鲜在世界的位置

东部海岸属于断层隆起的上升海岸,山脉与海岸平行,海岸平直,平原狭小,良港不多,仅清津、金策和元山可通巨轮,但沿海冬季结冰,春季有浮冰,有碍航行。南部海岸为典型的沉降海岸,蜿蜒曲折,多港湾和岛屿,天然良港有釜山、马山和丽水。 济州岛东西长80 km,南北宽40km,是朝鲜最大的岛屿(火山岛)。西部海岸与南岸相似,但倾斜较缓,水浅滩多,宜于晒盐,且潮差大,如仁川最高可达10m,南浦、海州、仁川和群山等为主要港口。 图3 济州岛卫星地图 朝鲜半岛地质古老,地形多山,前寒武纪的片麻岩和花岗岩基底

约占半岛面积70%,为中朝古陆的组成部分,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山地地形约占半岛面积的75%,因久经侵蚀多呈低山丘陵,一般高度多在1500m以下。 半岛可分三个地形区: (l)北部山地高原区,盖马高原位于摩天岭和狼林山脉之间,主要由古老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组成,海拔约2000m,为朝鲜地形上的“屋顶”,耸立在北部边境的将军岭,海拔2749m,是朝鲜最高峰。盖马高原东侧有咸镜山脉,西侧有江南山脉、狄逾岭和妙香山脉。妙香山岩溶地貌发育,有蝀龙窟和万年大窟等旅游胜地。 (2)中东部山地丘陵区,位于妙香山以南;从元山直抵釜山、纵贯东部海岸的太白山脉,长约450km,海拔约1000m,东坡陡峻,西坡平缓,是半岛南部地形的脊梁。太白山北端的金刚山(1638m),由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形成奇峰峭壁,清泉飞瀑,林木参天,是朝鲜第一名山。本区西侧有几条平行的华夏向山脉,如广州山脉、车岭等,均属低山丘陵地带。 (3)西部南部的丘陵低地区,海拔多在500m以下,黄海沿岸有大小平原断续相连。 朝鲜半岛河网稠密,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山地,西流注入黄海,形成不对称的水系特点。一般流程较短,上游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总能量为8×106kw,80%集中在北部,以鸭绿江和图们江最为丰富,各河上游建有大中型水电站多处。鸭绿江和图们江流于半岛北端,为中朝界河。鸭绿江全长790km,西流注入西朝鲜湾,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是什么呢? 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后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1868年,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大肆向外扩张来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背靠大陆三面环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列岛对峙,西濒黄海与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相望,北界中国,东北端与俄罗斯相接,它介于中、俄、日之间,地处东北亚核心。朝鲜半岛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早已使日本垂涎三尺。因此,日本要把朝鲜半岛作为其向亚洲大陆扩张的一块垫脚石。首先占领朝鲜半岛——进而入侵中国的东北和整个中国——最终称霸亚洲,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中心内容。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当局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从此,对朝鲜入侵不断深入。 19世纪中后期,沙俄也加紧在东北亚地区扩张,从而加剧了俄国与日本的矛盾,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霸权,最终导致了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获胜,排挤了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这样,从1905年起,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从此,朝鲜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原料基地、商品市场,又是其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兵站基地。从1910年到1945年,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的35年时间里,日本用强盗的方法不仅大肆掠夺朝鲜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为了保证从朝鲜通往大陆的军需输送和战时通讯的畅通,大规模扩建铁路,在战略要地疯狂地新建或扩建飞机场。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朝鲜才从日本殖民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朝鲜半岛又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舞台。 (二) 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等大国就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其中在开罗会议和菠茨坦会议上都提到关于朝鲜独立的问题,并提出由四国托管建立临时民主政府的主张。但最终由于美苏两国只从各自利益出发,在这上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上产生严重分歧,使得朝鲜独立的提议遭到搁浅。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推进,美苏两国加紧了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争夺。 1945年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8月15日,苏联红军就打到朝鲜北部,迅速解放了朝鲜北部的领土,并向朝鲜南部挺进。朝鲜半岛形势的快速发展,使美国大吃一惊,它没能料到日军在朝鲜败退的这么快。由于美国当时正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作战,想尽早在日本本土登陆受降排除苏联参加占领日本的可能性。因此,还无法分身到朝鲜半岛抢夺地盘。但它又担心朝鲜半岛完全落入苏联手中,因为在美国看来占据朝鲜半岛的意义十分重大,占据朝鲜半岛标志着美国的力量不只是停留在太平洋上,而是已在亚洲大陆登陆。因而,朝鲜半岛是美国向亚洲大陆进攻的“战略据点”和“前哨阵地”。 朝鲜半岛对于美国的利益如此重要,如果任其落入苏联手中,对于美国来说则是重大损失。因此,为了阻止苏军控制整个半岛,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划分美、苏受降区的提议。由于斯大林想以其在朝鲜半岛的让步换取日后对日本北海道的占领,所以对美国的提议不仅没有提出异议,而且在美军登陆后,苏联红军还主动撤出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当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两侧后,朝鲜半岛实际上已处于被分割状态。南北间物资交流被禁止,铁路交通被切断,通讯联系被中止,双方各自按照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占领区进行管辖。苏军要在朝鲜北部继续实现它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建立同它相类似的社会制度的愿望,因此帮助朝鲜北部建立各级人民委员会作为地方政权机构,并筹备建立朝鲜人民民主政府。而美国占领军不顾朝鲜人民的意愿,更不考虑朝鲜人民多年来备受欺凌的情感,断然采取依靠原来的日伪人员维持现状的反动政策。美国扶植亲美的李承晚为统治朝鲜南部的代理人,并在1947

延边朝鲜族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 姓名: 赵世超 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级: 2011 级 学号: 2011010179 任课教师: 李香喜

浅析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世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大量离开家乡,或到大城市打拼,或出国打工,导致大量人口的流失和朝鲜族人口的负增长,使原来朝鲜族人口聚集的村庄出现“空巢”,如何控制人口外流是我们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中心,研究该地区朝鲜族人口的发展变化状况,对全国朝鲜族人口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朝鲜族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对策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口占全国朝鲜族人口的60%,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中心。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近年来出现负增长状况,本文对延边朝鲜族人口的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作了简要分析。 一、延边朝鲜族人口现状 朝鲜族是中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量在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十二位。在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过快的时候,朝鲜族以其人口的低增长、低生育、较高的文化素质独秀于中华民族之林。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大量人口的流失和朝鲜族人口的负增长。 1993-2008年延边朝鲜族人口总量变化 (单位:人)年份1993年1994年1996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08年 人数861572 858392 854410 842549 834645 816425 781814 资料来源:朴美兰《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原因探析》由上表(1993-2007年延边朝鲜族人口总量变化)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人口呈现出负增长趋势,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延边地区人口安全问题,影响着延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00年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总人口为2184502人,其中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55%,比1952年建立自治州时的62.01%下降了23.46个百分点。

朝鲜现状是第一代领导人决策错误所致

朝鲜现状是第一代领导人决策错误所致 2017年03月13日 核心提示:朝鲜目前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代领导人的决策错误,而非是国际社会不重视它。如果金日成跟着邓小平一起改革而非倾尽所有财富搞先军政治与核武器,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孤立,朝鲜的两大失误导致它被时代抛弃。 凤凰卫视3月11日《周末龙门阵》,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茵:我们在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但是仿佛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让我们觉得离这个目标怎么越来越远了,真的是会有一种,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这种感觉? 苏浩:中国现在在半岛上处于一种困境,确实是这是一种现实。如果说我觉得我们在半岛上可能有这么四种选择或者四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过去冷战期间的时候,当然我们是完全中朝鲜血凝成的血盟关系,共同对付美国和韩国,这是一种过去的状态。之后中韩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中国角度上来考虑,我们和朝鲜的关系现在表示是为正常的国家之间,对中国来看我们是希望朝、韩两国,我们都维持正常的或者友好的国家关系。 苏浩:南北我们都维持友好的状态,这是一种我们的希望,而且我们也努力在这么做。但是从韩国的角度来看呢,最好的方式似乎是中国应该偏向韩国,就像刚刚建群所说的,朴槿惠一度考虑过中韩协

调来压朝鲜,先让朝鲜造成内部的一种变化,乃至于为它的统一创造条件,然后中韩协调最终实现半岛的统一。 梁茵:从朝鲜的角度来想说,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他可能对中国也会有这样的心态,认为说你跟韩国关系那么好,其实无形当中就对你产生了一种不信任。 滕建群:其实朝鲜的外交政策在冷战结束以后遇到两次转折性的事件,第一次就是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之后当时无暇东顾,对于过去的老友,对朝鲜的影响力也在下降,对于它也不太管了。实际上看朝核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朝鲜的核能力从50年代开始,金日成就派了很多人到莫斯科郊区一个核实验室进行学习,300多人成了后来的骨干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包括宁边的核反应堆、核基础设施都是前苏联帮着朝鲜建起来,所以朝鲜一直把苏联看成是老大哥,但是一解体之后它自己都顾不了了,所以这是一个打击。 滕建群:第二个打击韩国人一直心里有一个结,就是中韩1992年建交,当然的考虑是希望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平衡的正常国家关系,所以对朝鲜也是,对韩国也是,但是朝鲜就一直认为,好像另外一个大哥把它给甩了。这个时候我觉得如果朝鲜领导人包括金日成,如果真能转变像中国一样改革开放,我想国际社会会接受他的。不那么挑衅,不那么咄咄逼人,时不时的示威。这个我觉得是朝鲜第一代领导人的决策错误,真的,如果跟着中国邓小平改革的话,应该是它不会像今

关于朝鲜半岛问题论文-形势与政策.doc

浅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这一学期的形势政策我们讲的其中一个是关于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存在至今是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朝鲜问题是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和存在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可以说朝鲜半岛是打开东北亚战略格局的“钥匙”,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不但关乎东北亚、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让我们首先关注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原因。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后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1868年,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大肆向外扩张来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 (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等大国就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其中在开罗会议和菠茨坦会议上都提到关于朝鲜独立的问题,并提出由四国托管建立临时民主政府的主张。但最终由于美苏两国只从各自利益出发,在这上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上产生严重分歧,使得朝鲜独立的提议遭到搁浅。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推进,美苏两国加紧了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争夺。 (三)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积怨很深,互不信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又相互对立,因此,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再加上各大国在朝鲜半岛追求各自利益,又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复杂性。朝鲜半岛问题已成为国际问题,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建立新的和平保障机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近年来,由俄罗斯提出,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朝鲜和韩国参加的六方会谈,不失为一个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二.中国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无论战争以何种形式爆发,无论是谁挑起的战争,中国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朝鲜半岛现状。我们不希望朝鲜进攻韩国,但也绝不容许韩美方面进攻朝鲜。 中国要支持朝鲜迅速从“核危机国家”转型为“和平发展国家”,阻止美日韩利用朝鲜半岛的任何冲突事件,把战火播撒到中国东北境内。朝鲜的稳定是中国东北亚战略的重要基石。无论朝鲜国内是何种制度,何人掌权,朝鲜都是中国的一级核心利益国家,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友好邻邦。对朝鲜半岛的安全与和平,中国必须全面重新审视、慎重对待和精心维护,确保这些国家不发生战事。 我国可以重启六方会谈,动用软实力,加强与美国各国的沟通,这些必然有利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 三、当前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置身事外,因此也必须采取好应对措施。但就当前而言,战争并没有发生。所以,中国在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战争准备的同时,更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的爆发。 当前比起担心美韩方面挑起战争,有可能更应该担心朝鲜挑起战争。美韩方面虽然在日本海、黄海举行军演,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虚张声势。毕竟局势还未发

北朝鲜火力发电站现状简介及对电力煤等的要求

火力发电站300MWx6=1800MW 建设项目分3期 第一期:北昌地区300MWx期=600MW 第二期:顺川地区300MWx2期=600MW 第三期:东平壤地区300MWx2期=600MW 东平壤地区的300MWx2集=600MW 建设项目 1)建厂位置特点:- -行政区域:平壤市乐朗区胜利3栋现东平壤火力发电站扩建用地 -建设位置是大东江运河左岸 -地皮的地理特点:大部分是上部古生代高灰岩(石灰岩)和粘板岩(板岩)。 -现发电站用地中心和扩建用地的低矮山体部分地下7-10米地方大体出现板岩风化层,基本上都是粘土层。 -现发电站主建筑的计划地盘标高是海拔13米 -扩建用地的详细地质调查资料日后调查提供 -地形等级:1级 -地震加速度值:50~100cm/s2 -当地降雪量和风速 标准降雪量:40kg/m2冰冻厚度:1米 标准风速:30kg/m2

-与附近区域的关系:因为发电站扩建计划用地,所以用水条件,铁路条件比较好 2)发电站建设用地的气象资料 -年降雨量900-1200mm -7~8月份雨季时的降雨量为700~800 mm,有时几个小时内集中降雨量可达100mm 甚至能达到200mm,时常发生积水现象。 -到7,8,9月份有几次强烈台风,风速最高可达15-16m/秒 -而且还有持续高温,白天最高温度超过33度 -扩建发电站工业用水是大东江水,最高温度可上升到32-35度 -冬季降雪量比较少,偶尔出现一次降雪超过500mm 冬季外面温度为-10~15度,最低可下降为-20~23度 冬季风多,有时刮8~10m/秒的寒风。大东江的结冰厚度为500~700mm,结冰厚度为1000mm(1米)。 3)现电力网结构和电压等级,发电站分布情况 -送变电所系统资料 目前电力网基本是220kv,110 kv,66 kv。220 kv约4500公里,110 kv送电电线约2000公里,66v送电电线约13000公里 基本结构为送电铁塔,一部分为千斤混凝土塔结构,送电网各自连接西北,东北,东西。绝大部分连接电压为220 kv和66 kv。 我国发电总生产能力为7000MW左右,其中水利发电站是15个大水电站加中小水利共计为3810MW,火力发电站是8个火力发电站加工厂火力发电站共3190MW。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和未来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未来 姓名:xx 学号:xx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未来的问题,对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局势以及半岛和平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最近朝鲜半岛的局势十分动荡不安,非常不太平,战争一触即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半岛局势的发展,对于半岛局势的未来还是扑朔迷离。关键词:朝鲜半岛由来未来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后期日本对朝鲜的占领。1868年,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大肆向外扩张来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日本首先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背靠大陆三面环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列岛对峙,西濒黄海与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相望,北界中国,东北端与俄罗斯相接,它介于中、俄、日之间,地处东北亚核心。朝鲜半岛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早已使日本垂涎三尺。因此,日本要把朝鲜半岛作为其向亚洲大陆扩张的一块垫脚石。首先占领朝鲜半岛——进而入侵中国的东北和整个中国——最终称霸亚洲,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中心内容。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当局签订了不平 等的《江华条约》,从此,对朝鲜入侵不断深入。 19世纪中后期,沙俄也加紧在东北亚地区扩张,从而加剧了俄

国与日本的矛盾,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霸权,最终导致了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获胜,排挤了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这样,从1905年起,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从此,朝鲜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原料基地、商品市场,又是其准备发动侵华战争的兵站基地。从1910年到1945年,在日本占领朝鲜半岛的35年时间里,日本用强盗的方法不仅大肆掠夺朝鲜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为了保证从朝鲜通往大陆的军需输送和战时通讯的畅通,大规模扩建铁路,在战略要地疯狂地新建或扩建飞机场。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朝鲜才从日本殖民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朝鲜半岛又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舞台。 (二)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等大国就早日结束战争和战后势力范围划分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其中在开罗会议和菠茨坦会议上都提到关于朝鲜独立的问题,并提出由四国托管建立临时民主政府的主张。但最终由于美苏两国只从各自利益出发,在这上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上产生严重分歧,使得朝鲜独立的提议遭到搁浅。而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推进,美苏两国加紧了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争夺。 1945年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8月15日,苏联红军就打到朝鲜北部,迅速解放了朝鲜北部的领土,并向朝鲜南部挺进。朝鲜半岛形势的快速发展,使美国大吃一惊,它没能料到日军在朝鲜败退的这么快。由于美国当时正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作战,想尽早在日本本土登陆受降排除苏联参加占领日本的可能性。因此,还无法分身到朝鲜

最新-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 精品

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 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原文出处】国际观察【原刊地名】沪【原刊期号】201903【原刊页号】49~55【分类号】8【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期号】201908【作者】李春虎【作者简介】李春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韩语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83当今朝鲜将采取何种改革措施摆脱眼前的经济困境,这与金正日政权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决策趋向密切相关,因而倍受国际社会关注。 近年来,朝鲜当局虽然仍在强调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防止资本主义因素的渗透,但自去年7月以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已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其调整或改革之意,至此金正日政权有条件的、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已渐显端倪。 一、朝鲜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济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为此,朝鲜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了苦难的行军,号召全国人民为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而发奋努力,国际社会也纷纷给予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 时隔5年之后,朝鲜政府通过2001年新年共同社论《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报》、《青年前卫报》宣布苦难的行军胜利结束,暗示朝鲜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 其具体背景是1999年朝鲜经济比前年增长了62,2000年又增长了13,2001年则增长了37,从而结束了长达9年之久的经济负增长。 注朝鲜《劳动新闻》,2019年3月28日。 尽管如此,持续9年的经济困境,使朝鲜财源枯竭,生产严重萎缩,人民生活极为困难。 当前,朝鲜政府面临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粮食问题、电力问题和资金问题。 粮食问题是长期困扰朝鲜居民生活的最大难题。 目前朝鲜人口大约2350万人,假如每人月平均粮食需求量为15公斤,那么1年就需要180公斤,全国口粮总计需要430万吨,再加上种子、饲料、工业原料等至少需要600万吨。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的粮食年产量一直徘徊在300-400

朝鲜为何不走中国之路

朝鲜为何不走中国之路? 英国利兹大学名誉高级研究员福斯特-卡特 伟大领袖?平壤那肉麻的个人崇拜不仅令人厌恶,而且与事实严重不符。即便是按照该国通常的昏庸尺度来衡量,其决策水平也每况愈下。 去年,朝鲜踢出了两个精彩的乌龙球。它进行了导弹试验及核试验,用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向愿与宿敌接触的美国新总统致意。结果不出所料,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进行了谴责,并对该国武器出口进行了制裁——制裁正在收到成效。 朝鲜的国内政策同样是灾难性的。去年12月的货币“改革”让人看不懂。难道金正日(Kim Jong-il)真的不明白,改变币值并不会治愈通胀、而只会使之恶化吗?难道他真的不明白,这种对人民储蓄的公然窃取(超出一个很低的限额,朝鲜公民就只能拿回自己10%的储蓄),最终会迫使长期忍受苦难的人民起来暴动吗?平壤后来被迫撤销了一些措施,官员们甚至道了歉。一位替罪羊遭到免职,可能已被枪决。 据金正日自己承认,他不懂经济。1996年朝鲜饥荒开始肆虐时,这位“亲爱的领袖”在一次讲话中以辩解的口吻发牢骚,称他已故的父亲金日成(Kim Il-sung)曾告诉他“不要插手经济工作,而只把精力集中在军队和党的事务上”。 这一拙劣的建议给出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朝鲜一度比韩国还要富裕。在当今世界,经济较量才是关键。“问题是经济,笨蛋!”——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社会科学的法则之一。 尽管开局领先,但金日成糟蹋了大好格局。他打造了全球第四大的军队,导致经济陷入瘫痪,却又拒绝改革,把放开市场视为背叛。他营造的对其个人的崇拜,曾是(也仍是)国家的重负,消耗大量非生产性支出。 习惯于骗取莫斯科和北京援助的朝鲜,曾在上世纪70年代向西方银行借款,而且很快便拖欠不还。这并非聪明之举,自那以后,该国不得不以现金支付。 平壤还寻求不那么正统的融资。1976年,北欧国家驱逐了十几名贩运香烟和酒的朝鲜外交官。去年12月,一家瑞典法院把两名走私香烟的朝鲜外交官投入监牢。过去30年里,有100多起朝鲜外交官在世界各地遭拘捕的事件,所涉物品从象牙、海洛因到“超级美元”(百元面值美元伪钞),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些行为是朝鲜的政策。 不过,即使撇开道德不谈,这项政策也很愚蠢。无赖国家会一直贫穷下去。如果朝鲜走正路,它可以赚到多得多的财富。在开城工业园区(KIC),韩国企业雇用朝鲜工人来制造一系列产品,这表明合作能够奏效。但平壤方面不断干扰园区运转,随意在边界设置通行限制,还向韩方提出离谱的加薪要求。 现在,它还威胁要没收韩国在金刚山旅游区的3.7亿美元资产。2008年,一名韩国游客在该旅游区遭枪击身亡,而朝鲜拒绝与韩国联合对此事进行妥善调查。此后该旅游区就处在闲置状态。即使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平壤在向现代集团(Hyundai)勒索高额费用中暴露出的贪婪,

朝鲜问题现状浅析及展望

朝鲜半岛问题现状浅析及展望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4月

一、朝鲜问题现状浅析 (一)、三八线与朝韩双方 由来已久的朝鲜半岛问题总离不开那条臭名昭著的三八线。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其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这条约300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 然而,由美苏两国共同划分的三八线却包含了深远的政治意义: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成为美苏两国势力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既定疆界。虽然美苏争霸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根源——美苏势力在远东的对抗,就表现为三八线的划定。历史证明,后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朝鲜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围绕这条纬线发展起来的。而涉及三八线的军事行动做为一条主线,也贯穿了朝鲜冲突和朝鲜战争的全过程:南北朝鲜的军事冲突是沿着三八线展开的;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的进攻引起了美国全面卷入战争;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击又迫使中国出兵朝鲜;中国军队因未接受停火协议而打过三八线,被联合国扣上了“侵略者”的罪名;麦克阿瑟也因再次主张越过三八线等战争叫嚣,被杜鲁门总统所罢免;停战谈判是沿三八线的停火而开始的;最后,战争的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 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处于当今时代,综合日益复杂的朝鲜半岛问题,我们仍不免回首思索这条三八线所带来的一切,并希望可以从中获取冷静和启迪的力量。 位于三八线以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是社会主义体制国家,但是政权极其不稳定,国家权力的过度集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内外问题:经济增长较为缓慢;国民思想的开放程度过低;军事装备严重倾斜等等。而朝鲜核问题无疑又让朝鲜的处境更加微妙,更加容易触动超级大国敏感的危机神经,也会对周围国家尤其是中国形成巨大的安全威胁。 而位于三八线以南的大韩民国,却是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国家,由于国防力量的相对薄弱,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大,经济较为发达,却过度追求和平保留现状。 朝鲜半岛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恐怕就在于朝韩两国获得真正的政治经济独立自主,并最终走向统一。虽然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共同的愿望和目标,但是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在政治经济实力方面的力量悬殊,使得这一共同目标的实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与朝韩局势 纵观历史,朝鲜半岛一直被纳入中国封建中央政府的羁縻统治藩属体系之下。半岛南部又因在公元前二世纪南部有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辰韩、弁韩而合称为“韩有三种”。至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的1897年,清廷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不再主张其宗主国权利。李氏朝鲜遂宣布建制称帝,将本国国号称为大韩帝国。 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让朝鲜问题开始成为中美关系中最为纠缠不清的存在。 而自美苏争霸落下帷幕以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就开始以亚洲为重。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尤其对美国构成压力。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也是因为中美两国具有很不相同的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并不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日本一直处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美国有诸多的机制制衡日本;中国则不然。因此,美国把中国视为是竞争者,甚至是敌人。 而朝鲜核问题却让中国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

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朱军王培国 (成都军区) 摘要:综述了卫星通信网中使用的CDMA、抗干扰、MPLS等技术和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卫星通信CDMA 抗干扰MPLS 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通信方式,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的约束、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灵活机动、能多址连接且通信容量较大等优点,在全球许多领域应用效果很好,尤其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卫星通信网络的定义 卫星通信网络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的网络。其中,地面站是指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水面和大气层)的通信站,也称为地球站。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卫星通信网络分为延迟转发式通信网络和立即转发式通信网络。 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属于低轨道时,对于相对较远的地面站而言,要进行远距离实时通信,除采用延迟转发方式(利用一颗卫星)外,也可以利用多颗低轨道卫星进行转发,这种网络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网络。 2 卫星通信中的主要技术 2.1 CDMA技术 CDMA(码分多址)系统通过采用话音激活技术、前向纠错(FEC)技术、功率控制技术、频率复用技术、扇区技术等技术手段,可使CDMA系统容量大幅扩大,同时,它还具有抗多径干扰能力、更好的话音质量和更低的功耗以及软区切换等优点。CDMA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优越性而广泛应用于数字卫星通信系统中。特别是近年来,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

全球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提供了条件,利用分布在中、低轨道的许多小卫星实现全球个人通信,已在国际上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 CDMA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根据导频信号的幅度实现功率控制, 减少用户对星上功率的要求从而增加系统的容量,减少多址干扰;CDMA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可利用多个卫星分集接收,大大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改善传输的可靠性。此外,由于CDMA多址方式具有优越的抗干扰性能、很好的保密性和隐蔽性、连接灵活方便所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军事卫星通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抗干扰技术 现代军事斗争中,敌我双方对卫星通信干扰与抗干扰技术对抗越来越激烈。未来战争中电磁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卫星通信因其固有的特点而面临极大的威胁。由于通信卫星始终暴露在太空中,且信道是开放的,易于受对方攻击。因此,军事卫星通信中干扰和抗干扰是斗争双方关注的焦点,研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已成为提高军事通信装备生存能力、确保军事指挥顺畅的关键。 卫星通信抗干扰主要通过传输链路抗干扰、软硬件设备抗干扰以及建立综合智能抗干扰体系等措施实现。 传输链路抗干扰主要有DS/FH混合扩频、自适应选频、自适应频域滤波、猝发通信、时域适应干扰消除、基于多用户检测的抗干扰、跳时(TH)、自适应信号功率管理、自适应调零天线、多波束天线、星上SmartAGC、分集抗干扰、变换域干扰消除、纠错编码和交织编码抗干扰技术等。软硬件设备抗干扰主要有光电隔离、硬件滤波、屏蔽、数字滤波、指令冗余、程序运行监视等技术。建立综合智能抗干扰体系可以通过建立软件化抗干扰硬件平台、建立智能化抗干扰软件应用系统,如:智能抗干扰系统、网络监测控制系统、专家策略支持系统等措施实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种抗干扰、抗搜索、抗截获的技术是跳频通信技术,它是在现代信息对抗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各国军方对这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十分重视,不断加强对跳频抗干扰通信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目前,跳频技术装备正朝着宽频带、高速率、数字化、低功耗的方向快速发展,其信息战潜力巨大。 2.3 基于MPLS的移动卫星通信网络体系构架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由于可将IP路由的控制和第二层交换无缝地集成起来,具有IP的许多优点(如扩展性、兼容性好),又可很好地支持QoS和流量工程,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地面固定网MPLS技术逐渐成熟后,该技术已向光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扩展。现有的宽带卫星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卫星ATM 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可给不同的业务提供很好的QoS保证,并可利用面向连接的虚通路设计以及流量分类等方法为网络提供有效的流量工程设计。

朝鲜问题

论朝鲜半岛问题 班级:财务管理112 姓名:孟艳阳学号2011091424 随着金正日的核试验与射导弹的组合拳不断出手,韩国、日本不断发出强势的回应,美国则多次表态支持韩国和日本,在十几架F22到达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后,甚至允许日本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朝鲜半岛的战争阴云越来越厚了。一.事件起因 朝鲜半岛的局势为何紧张?原因真的很多。美国的敌视与苛刻,朝鲜的贫困与无赖,中国的无奈,韩国的优越感与强硬,俄国的绥靖与纵容,都是重要原因。具体来讲,朝鲜半岛问题的产生要上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达成秘密协议,决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对日作战,由苏联红军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美国军队则进驻半岛南部。1945年8月15日,在半岛实行36年殖民 统治的日本宣布投降。此后3年期间,南北双方试图建立一个统一政府,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但在当时这一愿望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南北双方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别于1948年8月和9月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使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了现实。1950年6月25日,试图以武力统一半岛的朝鲜战争爆发。双方在较为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以三八线为界进行拉锯战,最终交战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议,朝鲜战争结束。三八线成为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更成为朝鲜半岛南北方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三八线与朝鲜战争之间内在的和本 质上的联系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有不同的说法,其结果对于分析战后远东局势的走向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当然,从逻辑上讲,三八线的出现只是为未来南北朝鲜冲突以至爆发战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没有美苏在远东的对抗,如果朝鲜民族的内部冲突没有激化,如果世界没有出现冷战局面,那么这种可能性就难以转化为现实性。可惜,历史是朝着与这些假设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二.朝鲜半岛当前局势

朝鲜的现状与未来

朝鲜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自金正日死后,外界对朝鲜的未来发展有这各种各样的预测。在金正恩上台进一年的时间里,朝鲜有了怎么样的变化,朝鲜的现状如何,朝鲜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关键词】朝鲜金正恩改革美国 一、朝鲜现状 自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正式接班。而在这之前,他完全是个谜一样的人物,甚至无人知晓这位“接班人”的真实年龄,更不用说其他详细信息。这位神秘人物将把朝鲜带向何方?是继续因循守旧,还是开启改革的步伐?是固步自封,还是拥抱全世界?人们对朝鲜的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而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开始逐渐了解这位接班人和他的雄心壮志。 (1)迅速掌权 金正日去世后,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于去年12月30日在平壤举行,会议宣布,根据“金正日2011年10月8日的遗训”,推举金正恩为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2012年4月11日,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两天后当选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从横空出世到被推举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可谓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 (2)继承遗训 在朝鲜特殊的政治条件下,金正恩自然明白军队对于政权稳定的重要性,所以他和自己的祖父、父亲,强化自己在军队中的形象。在金正日去世后,金正恩就开始了对部队的一系列视察,他于1月1日访问了人民军105坦克师团。韩联社评论说,这表明金正恩将根据父亲金正日的遗训,继续走“先军”路线。 在金正恩掌权以来的所有公开视察中,部队占了一半以上,足可见他对军队的重视。除此之外,刚刚成为“最高领袖”的金正恩,就频频以强硬形象出现,为朝韩关系定调。 2011年12月3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宣布:由于韩国李明博政府阻挡韩国各阶层人士的吊唁和吊唁团访朝,对军队下达紧急戒备和紧急备战命令,制造战争前夕的冲突气氛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现在的社会是科技型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化需要的是计算机,需要的是互联网,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方便中国信息事业的发展,移动通讯也在一代一代的更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新型的通信手段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将根据移动通讯来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并且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移动通讯将来的发展提供探索新趋势。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数据;信息时代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通信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经过四代的变革更新,处在第五代的热潮之中。人们的工作、出行、购物,都要依靠移动通信来完成,因此,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经过调查统计,我国移动用户的使用者已经突破了十亿,目前的使用量还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发展。 1 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 移动通信系统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直到现在,它一共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预计到2020年将经过第五代的發展历程。 第一代通信技术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模拟传输数据,因此传输的速度十分的慢,而且质量相对来说也较差,并且无法加密,安全系数也很低,业务量也很小,所以很快就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淘汰了。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初期,这次它引入了较为密集的技术结构,并且还引用了智能技术,虽然比起第一代的通信技术好了很多,但依然有多的不足之处,传输的速率依然很慢,安全稳定系数依然不够高。 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就更加的智能化,前两代无法解决的宽带服务,由于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到来也有了相应的提供。它具有Internet的能力,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传送质量较高的图像等。 第四代通信技术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4G网络,上网的速度更加的快,并且有了移动宽带和WIFI。我国现已经进入了4G生活时代,4G具有极高的下载速度和高清的电视,是前三代无法达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加进一步的研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我国的信息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1]。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2008-12-25 19:48 【摘要】本文概述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讲述了移动、卫星、光纤等通信方式。 关键词: 通信技术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二、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 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刺激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往那种单一、低效的信息传输方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不仅要求所获取的信息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还要求获得信息的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并能对信息系统实现实时、交互控制。社会与市场的这种需求再加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三、移动通信 为了实现客户对通信业务种类及数量的需求,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在经历了模拟、GSM数字系统变革后,,又提供了一种能够全球漫游、支持多媒体等数据业务且有足够容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既是码分多址技术(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无线电通信技术是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 目前已在北美、东南亚和韩国被大规模投入商用。以前的模拟手机只能在模拟网覆盖地区使用, GSM 手机只能在GSM 网覆盖区使用, 两大系统互不兼容, 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采用CDMA 技术的新型手机由于实行的是双模式, 所以无论是数字网, 还是模拟网覆盖的地区, 都能自动转换工作方式, 不但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10~20倍,而且给用户带来方便;二是通话质量高,接近市话效果;三是发射功率在0.1~2000毫瓦之间所以对,人体辐射小。四是断话率低,保密能力强,因此,倍受用户的青睐。另外, 低地球轨道卫星开辟了移动通信的新领域, 掀起了卫星全球移动通信的新浪潮。将多个卫星链接在一起, 把地球天衣无缝地覆盖起来, 由多个蜂窝交换机网, 可连通地球上任何一点, 从而实现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实现“电子地球村”的目标。 四、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在空间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可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正在飞速发展, 卫星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内的新系统不断涌现出来, 归纳起来,分为非同步(含低轨道L EO、中轨道M EO ) 和同步(同步轨道GEO ) 两大类。以低轨道卫星为基础的系统, 具有时延短、路径损耗小、能有效地频率复用、卫星互为备份、抗毁能力强等特点,多星组网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覆盖。典型的有“铱”系统、“全球星”系统。以静止轨道卫星为基础的系统, 使用卫星少, 卫星静止可实现昼夜通信, 监控卫星系统简单。这些系统, 正在步入产业化、商业化和国防化的轨道。卫星通信还有几项新技术:小天线地球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