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需与外幕墙装修、电梯安装以及室

内精装修等工程进行交接,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

的要求十分严格。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

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所以,现代

建筑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以

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

测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各层轴线精确

向上引测的问题。常用方法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激光铅

垂仪和铅直坐标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已经在超高层建筑物

垂直度控制测量中广泛使用。

1.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轴线控制桩上用

经纬仪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向上投测轴线点。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但要求建筑物的场地较宽阔,视野

大且附近有高楼及在阴天或无风天气下进行。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建筑物轴线自下向上的投测,是一

种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该仪器

发射的铅直激光束的投射光斑,在基准点上向上逐层投点,

从而确定各层的轴线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同样也是方便、快捷,对施工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但预留孔洞的尺寸大小

在施工中不易掌握,其尺寸偏小不便于投测和偏大存在安全

隐患。

3.铅直坐标法

铅直坐标法测定竖向垂直度是一种新的方法。它是根

据如果竖向投递点位正确,轴线放样位置无误,则各层楼面

的轴线交点与底层轴线交点的坐标值应该一致的原理,在激

光铅垂仪投点的基础上,再用全站仪测出每层轴线交点的坐

标值,即可快速而又精确地检查出施工轴线的放样精度,达

到控制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的目的。这种方法的显著优

点是精度高,克服了仅用激光铅垂仪投点时无法检核的缺点。但要求仪器设备装配较高。

三、建筑物产生垂直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原因分析

(一)砌体施工时未挂垂直线。

(二)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偏位造成模板无法到位。

(三)现浇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及门窗洞口处配筋过密,钢筋安装不规范,造成模板无法到位:

(四)模板安装后未吊线坠或未认真吊线坠找正。

(五)竖向结构模板支撑系统控制机构失灵,一边顶牢

而另一边松弛。

(六)竖向控制轴线向上投测过程中产生的积累偏差超

过标准。

2.预防措施

(一)砌体施工时,宜双面挂线控制砌体的垂直平整

度。

(二)楼面轴线控制网投测后,应根据定位尺寸校正竖

向结构的纵向钢筋,确保根部到位,调整好垂直度偏位的

骨架,检查复核后方可绑扎箍筋和水平钢筋。骨架绑扎中

应于顶部用铁丝拉紧找正,并挂垂线控制。

(三)对于钢筋配制过密的部位,翻样时要充分考虑,

施工中控制施工工艺和安装顺序,确保骨架截面尺寸正

确:

(四)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后,应吊线坠校正垂直度,双面用顶撑顶牢;对于外侧墙,对拉螺栓应与纵横搁

栅连接牢甲,并和内侧顶撑连接,顶拉控制,使系统在混

凝土浇筑过程中便于检查调整;

(五)用经纬仪或吊线坠投测轴线,在建立轴线控制网

及向上竖向投测过程中,其投测依据应该是同一原始轴线

基准点,以避免误差积累。

四、施工中主要控制措施

虽然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度偏差值难于检测

出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监控竖向投测各层主控线的

误差和结构构件的模板安装垂直度的误差,同时认真放好施

工层细部轴线和结构构件尺寸控制线,认真设计和安装好模

板及其支撑体系,控制其变形及位移,是完全可以精确控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垂直度的。

1.竖向投测主控线误差的控制

(一)精度要求:对于超高层建筑控制轴线竖向投测

误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业与民用建筑施

工放样》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施

工测量规定: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

表面上,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的基准。

(二)控制方式及仪器选择:由于一般施工现场环境

条件的变化较多、场地较小等因素,加上超高层建筑一般采

用爬升式脚手架或集成式脚手架,外围架体完全封闭,在工

程施工中常采用内控法。采用全站仪及激光垂准仪进行竖

向投测及测点复核。

(三)分段投测:为了提高工效和防止激光束点的误差,顾及仪器性能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影响,缩短投影测程,采

取分段控制,分段投点的方式,以竖向每60-120m为一测量段。

(四)投测注意事项:受气温、风力的影响,墩身会来

回微微摆动,因此测量控制应选择一个时间相对固定、气温

相对恒定的时间段来测量,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才有可比性。一般工程选择:早晨6∶30-8∶30,下午4∶00-6∶30。另激

光垂准仪对空气中的湿度较为敏感,在雨后或大雾天不宜使

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测量。

超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

超高层建筑滑升施工垂直度控制 超高层建筑滑升施工垂直度控制 天津第四建筑公司舒克达赵秉森 现行国家验收规范中规定: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其总高度的1/1000,同时不得大于50mm。相对来讲,建筑物越高,垂直偏差要求越严格。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采用滑升施工时,进一步增加了垂直偏差控制的难度,成为滑升施工必须妥善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我们的体会是应从以下四个环节入手控制垂直偏差: (1)预防和尽可能地减少垂直偏差产生;(2)及时地精确地观测垂直偏差; (3)综合分析观测数据,得出建筑物整体倾斜和扭转的定量分析结果;(4)根据偏扭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纠偏或纠扭。我们在天津内贸中心营业楼超高层结构滑升施工中,对此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天津内贸中心营业楼工程坐落在南开区三马路与五马路交口处。结构层36层.(地下有2层,地上有34层),建筑物总高度115m,建筑面积31308m2;标准层面积984m2,层高3.05m。全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抗震按8度设防。主体采用滑框倒模逐层封闭工艺施工。该工程采用的垂直偏差控制方法如下: 一、建筑物产生垂直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滑升过程中,造成建筑物垂直偏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千斤顶提升不同步,平台产生提升水平差异;(2)滑升装置刚度不够,出现变形;(3)浇筑混凝土不均衡且因先后差异而造成了摩阻力不均衡;(4)施工荷载不对称和风荷载作用;(5)施工过程中基础沉降不均匀;(6)日照温差影响等。 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难以预料,我们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加强垂直观测,在必要时采取纠偏和纠扭措施。该工程在滑升过程中采取了如下预防和减少偏差产生的措施。1.合理布置提升设备,尽量使平台减少提升差异 千斤顶总体布置应合理对称,使千斤顶提升力的舍力位置与所有提升“阻力”的合力位置尽可能重合,保证平台垂直上升。油路的主,支、干管合理设置,使油泵居中,油路总体对称。力求抵消千斤顶起动和油压的差异影响垂直度的不利作用。 2.增大平台的刚度 设计平台时,在考虑满足施工要求和强度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构造措施,在不增加用钢量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杆件,使平台成为由几何不变体组成的各向刚度较大的空间结构体系,以保证平台在滑升中结构尺寸准确和不变形,有利于消除局部提升差异,也有利于整体纠偏、纠扭。 3.控制平台水平提升 混凝土浇筑每50cm一步,在此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内,提升平台分二步进行,每步25cm用限位器严格控制平台水平,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找平。 4.浇筑凝混土 浇筑混凝土分成若干固定施工段,在每一施工段内均按规定路线浇筑混凝土。各段在每结构层均有意地改变一次浇筑方向,使因浇筑先后不同而造成的摩阻力不均与水平力作用相互抵消。 5.平台上固定设备布置对称,严禁超载 滑升平台上的固定设备,如油泵,电焊机等:施工用的钢筋、模板等,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对称布置,严禁超载。 二、垂直观测 只有建立可靠的监测系统,才能准确地、及时地、方便地测量出建筑物在任一标高处的垂直偏差,从而加以分析和调整。内贸营业楼采用“激光导向法”和“激光导线法”两种方法进行观测。 1.激光导向法、 在建筑物外侧6个转角处,分别设置6个固定测点,测点平面布置,见图1。开始滑升前,在平台上与地面上的固定测点对应部位设置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毛玻璃、坐标纸及靶筒等组成),使接收靶原点位置与激光经纬仪的垂直光斑重合,在滑升过程中,每个结构层要观测一次。具体方法(参见图2)如下:在测点

(整理)rv建筑物垂直度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注:○1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注:○1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3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4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簿。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注:○1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3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4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簿。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注:○1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3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4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簿。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已填内容)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 说明 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标出; 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 3. 主体结构验收前 ,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 每层每 20m 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 自然间抽 10%, 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中 , 对梁、柱 ,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9 毛 , 且不少于 3 件 ;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 且均不少于3面。 5.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 说明 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标出; 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 3. 主体结构验收前 ,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 每层每 20m 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 自然间抽 10%, 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中 , 对梁、柱 ,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9 毛 , 且不少于 3 件 ;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 且均不少于3面。

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控制(激光垂准仪)与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大批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物的高度与日俱增,大批高层裙楼同时施工,场地狭小,给建筑物的垂准测量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有效的将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控制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在此从测量及施工法面对进一步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进行了研究。 一、工程概况及本工法的意义 ****广场工程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单体工程,也是我公司施工的高层建筑之一,建筑面积122210㎡,地下两层,地上1层~4层为商场,5层~31层为高档住宅,总高度为108m。基础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纯剪力墙结构体系,为高层板式住宅。由于该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高的特点,因此结构的竖向偏差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受力情况,若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则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重时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为此对该建筑物的垂直度进行有效控制,将垂直度控制在规定要求的围,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建筑轴线竖向控制法 1、测量法 工程的施工测量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了解建筑物产生变化的原因,及时对建筑物的变形变化进行控制调整,对于建筑轴线竖向控制若采用传统的垂准测量法,用经纬仪垂直投影来传递坐标的法受环境制约重,而用线锤等简单的操作法用作高层建筑受风力影响大,精度达不到验标要求。因此我们在施工****广场工程中采用的是激光垂准仪控法进行施工,在工程中施工测量紧密配合施工,并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使用围 激光垂准仪控法是一种激光垂准仪进行铅锤定位测量的法,且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控点铅锤定位测量(激光传递的有效距离为50m ),该仪器可以上下两个向发射铅锤激光束,用它作为铅锤基准线,精度比较高。 3、工艺流程 采用等偏分中法来消除误差。其一是将下激光束准确对准控点的十字丝。其二是将上激光束投射到作业层的接收靶上准确记录激光束的中心位置,即为控点作业层的准确位置。同时在建筑物的四角设置轴线控制线,再放出其他轴线,用激光垂准仪引测各层控制轴线,每层墙体按要求的垂直度进行调整,支模前尚应放出模板边线,并在每层设置两条水平线,控制地面和楼面平整度。 4、控制点的分段与投测 激光垂准仪投测法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它的主体结构需与外幕墙装修、电梯安装以及室内精装修等工程进行交接,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的要求十分严格。本文主要从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方法着手,分析建筑物产生垂直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测量的良好控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紧随其后,许多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所以,现代建筑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本文中,我主要从测量的基本方法着手,阐述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二、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各层轴线精确向上引测的问题。常用方法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激光铅垂仪和铅直坐标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已经在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中广泛使用。 1.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轴线控制桩上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向上投测轴线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但要求建筑物的场地较宽阔,视野大且附近有高楼及在阴天或无风天气下进行。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建筑物轴线自下向上的投测,是一种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该仪器发射的铅直激光束的投射光斑,在基准点上向上逐层投点,从而确定各层的轴线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同样也是方便、快捷,对施工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但预留孔洞的尺寸大小在施工中不易掌握,其尺寸偏小不便于投测和偏大存在安全隐患。 3.铅直坐标法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及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

高层“三线”控制

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1.1 垂直度的控制 1)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考虑,立模时,根据柱的轴线位置,先安装外四个边角柱,外侧纵横 间距大约10 m左右的柱为控制点,在线锤吊线其垂直度准确无误 的基础上,再安装其他柱,底部根据放样所弹的墨线,上部根据已 安装固定的柱顶纵横拉线(但各柱应复核其垂直度),确保在满足规 范要求的基础上拉撑固定。浇灌混凝土时一般从外向内对称浇灌, 以保证浇灌过程不受碰撞影响。 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以 保证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 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1.2 轴线的控制 1)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难以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 线无误后,以一层地面纵横交叉点设四个,控制上部轴线的基准点,设置方法为在建筑物(柱)内侧、距外柱(轴线)2 m不能遇到卫生 (厨房)间,基准点采用浇灌凸出200mm×200mm高出地面100mm的混 凝土方形小柱墩上预埋(150×150×8)mm的钢板预埋件。用经纬仪 将轴线引测到钢板上并做标志设置保护。 2)过程线的控制。轴线引测。在安装楼层梁板模板时,根据底 层地面设置的控制点(轴线)预留浇灌混凝土完能拆除的洞口。在引 测楼层(板)的轴线前,先制作(300×300×3)mm的有机塑料板,中 间钻1.5mm孔,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准塑料板孔洞,复核准确后将塑 料板固定,再将经纬仪搬移到楼层复核四个引测点,无误后将基准 线引到外柱轴线,再复核外围的柱位轴线,准确无误后进行内柱轴 线及核心筒放线。 核心筒(剪力墙)。剪力墙模板(混凝土)轴线(垂直度)的控制与否,是关系到整幢电梯能否安装的重中之重,因此模板的材料及安 装应按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要有好的材料、精确的施工工艺和 安装质量,层层(每道)工序把关,浇灌混凝土时不得出现爆模。混 凝土的浇灌应对称,先外后内、分层次自由落差控制在2m内,振捣 密实,不得漏振。而且应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不得移动,从而达 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高层垂直度控制及纠偏措施

西安XXXX高层住宅楼垂直度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西安XXXX一期工程由五栋8个单元楼的高层组团,三栋两单元连体,两栋为独立的一单元。商业部分地上三层,3#、4#、5#主楼地上33层,1#、2#主楼地上32层。建筑物总高度97.45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二、垂直度规范施工要求 建筑工程是严格按设计进行的,其中工程建筑物轴线位置是施工的定位依据,也是确定工程建筑物各部分几何关系和尺寸的基础。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首先就是控制垂直度的精确,才能保证每一轴线的正确。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每层允许偏差3mm,总高允许偏差不大于H/1000且≤30mm(H为建筑物总高,单位mm)。 三、垂直度纠偏控制措施 3.1、垂直度的控制 (1)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主楼墙柱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角墙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角墙柱的模板时,沿墙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 (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

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3.2、轴线的控制 (1)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为此:①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内:②浇筑混凝上时,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3.3、标高线的控制 (1)在每单元每层预控轴线为三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三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2)这其中对三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A和B。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然后再转向另一

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 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 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距 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 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学 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下 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 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四、实验测量原始数据表:

浅谈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

浅谈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 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主要是通过仪器选择和测量误差的校核、调整来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标签: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点;上投点;分段投测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镇江新区科技园精英优居2#楼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阐述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本工程建筑面积:26088.㎡,地下一层,地上22层,建筑高度90.70M。 一、垂直度控制的精度要求 建筑工程是严格按设计进行的,其中工程建筑物轴线位置是施工的定位依据,也是确定工程建筑物各部分几何关系和尺寸的基础。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首先就是控制垂直度的精确,才能保证每一层轴线的正确。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每层允许偏差3 mm;总高允许偏差不大于H/1 000且≤30 mm(H为建筑物总高)。 二、控制方式和仪器选择 (一)控制方式 高层建筑一般由地下结构、裙楼和主楼组成。 结构形式可以是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可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场地较小等因素,加上外架采用悬挑架,安全网封闭,高层建筑垂直度测设一般多采用内控法。 (二)仪器选择 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一般选用光学经纬仪,测角值读至1 、估读至0.1 ,光学铅锤仪WILD.ZNL,标准偏差1/3 000。 三、控制网的布设 以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物的角点坐标为基线,用光学经纬仪引至建筑外固定的位置,作好标记和保护,作为地下结构测量和上部结构垂直度测量的首级控制点。地下结构测量采用光学经纬仪测设,普通重锤法校核。±0.000层结构完成后,

高层垂直度控制

我曾经施工过两栋高层、一栋27层、一栋20层。 其实垂直度控制不能单一来看。在空间几何体系中。垂直度必须和平面轴网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整体控制。 我来简单介绍下我们以前的控制过程。各位可以指正我的问题。 1、在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毕后将控制点埋好。(因为是高层, 特别是现在寸土寸金的社会。经纬仪在建筑物外不好打仰角,所以平面轴线和高层垂直度控制用激光垂准仪和经纬仪和起来用控制的比较到位。) 注:控制点的选点和埋设;控制点一般选在横轴和纵轴比较开阔,并且控制轴联系起来。也就是形成闭和的轴网。和主轴线关系一定要标明。这个要根据建筑的平面图来定了。 2、在每层的楼板浇筑时在控制点处预埋一盒子。盒子可以用任何东西做。为了防止偏移,埋设一般为至少150*150 的方盒。特别注意。楼板支撑体系一定要让开盒子处,以免税浇筑完后垂直投点时挡住仪器的光线。 3、点投到上面后,用经纬仪把点复核,闭和就行了。 4、因为仪器的误差,气候、光线的影响。所以最好是50 米高左右再重新转点。 我所的不算和详细。要详细要画图的。大致原理就是这个。控制的较好。我们30层高层100多米偏差27mm,在规范允许范

围之内。 方忠明,汤管洲,张国庆,王红娟 (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主要是通过仪器选择和测量误差的校核、调整来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点;上投点;分段投测中图分类号:TU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3707(2006)01—0059—0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城市化的发展进 程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本文中,笔者从测量的基本方法着手,阐述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1垂直度控制的精度要求 建筑工程是严格按设计进行的,其中工程建 筑物轴线位置是施工的定位依据,也是确定工程建筑物各部分几何关系和尺寸的基础。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首先就是控制垂直度的精确,才能保证每一层轴线的正确。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要求,高层、超高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需与外幕墙装修、电梯安装以及室内精装修等工程进行交接,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的要求十分严格。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所以,现代建筑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各层轴线精确向上引测的问题。常用方法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激光铅垂仪和铅直坐标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已经在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中广泛使用。 1.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轴线控制桩上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向上投测轴线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但要求建筑物的场地较宽阔,视野大且附近有高楼及在阴天或无风天气下进行。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建筑物轴线自下向上的投测,是一种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该仪器发射的铅直激光束的投射光斑,在基准点上向上逐层投点,从而确定各层的轴线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同样也是方便、快捷,对施工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但预留孔洞的尺寸大小在施工中不易掌握,其尺寸偏小不便于投测和偏大存在安全隐患。 3.铅直坐标法 铅直坐标法测定竖向垂直度是一种新的方法。它是根据如果竖向投递点位正确,轴线放样位置无误,则各层楼面的轴线交点与底层轴线交点的坐标值应该一致的原理,在激光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湘质监统编22—施200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共页第页

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湘质监统编22—施200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共页第页

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湘质监统编22—施200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共页第页

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湘质监统编22—施200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共页第页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文本记录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工程名称 宜昌市点军区塘上龙悦(二期)安置房工程 (2#-10#楼、村民活动礼堂及地下室) 观测日期年月日 观测层数:三层←↑→↓ 施工单位专职测量员、记录员:倪小军 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观测点编号 观测部位 (柱、墙轴线等) 全高检测(m)层高检测(m)最大垂直偏差(mm) 备注 设计实测设计实测层高总高 1 1/A轴 6.770 6.775 3.000 3.005 ←3、↓5←3、↓5 2 33/A轴 6.770 6.774 3.000 3.004 ↑3、→4←2、↓4 3 1/U轴 6.770 6.77 4 3.000 3.004 ←1、↓6↓3、←4 4 33/U轴 6.770 6.773 3.000 3.007 ↓2、←5→4、↓6 观测点平面布置简图及说明: 施工单位观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章)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工程名称 宜昌市点军区塘上龙悦(二期)安置房工程 (2#-10#楼、村民活动礼堂及地下室) 观测日期年月日 观测层数:二层←↑→↓ 施工单位专职测量员、记录员:倪小军 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 观测点编号 观测部位 (柱、墙轴线等) 全高检测(m)层高检测(m)最大垂直偏差(mm) 备注 设计实测设计实测层高总高 1 1/A轴 3.770 3.775 3.770 3.776 ←4、↓6←4、↓6 2 33/A轴 3.770 3.774 3.770 3.775 ↑3、→6←4、↓4 3 1/U轴 3.770 3.773 3.770 3.777 ←4、↓4↓5、←6 4 33/U轴 3.770 3.77 5 3.770 3.77 6 ↓3、←5→6、↓4 观测点平面布置简图及说明: 施工单位观测结果: 施工单位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章)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方法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需与外幕墙装修、电梯安装以及室内精装修等工程进行交接,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的要求十分严格。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所以,现代建筑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各层轴线精确向上引测的问题。常用方法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激光铅垂仪和铅直坐标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已经在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中广泛使用。 1.xx引桩投测法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轴线控制桩上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向上投测轴线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但要求建筑物的场地较宽阔,视野大且附近有高楼及在阴天或无风天气下进行。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建筑物轴线自下向上的投测,是一种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该仪器发射的铅直激光束的投射光斑,在基准点上向上逐层投点,从而确定各层的轴线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同样也是方便、快捷,对施工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但预留孔洞的尺寸大小在施工中不易掌握,其尺寸偏小不便于投测和偏大存在安全隐患。 3.铅直坐标法 铅直坐标法测定竖向垂直度是一种新的方法。它是根据如果竖向投递点位正确,轴线放样位置无误,则各层楼面的轴线交点与底层轴线交点的坐标值应该一致的原理,在激光铅垂仪投点的基础上,再用全站仪测出每层轴线交点的坐标值,即可快速而又精确地检查出施工轴线的放样精度,达到控制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

-建筑物垂直度、层高测量记录表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表C5 编号:工程名称东风阳光城四期紫竹苑1-4#楼 施工阶段主体8层观测日期2010年1月22日观测说明(附观测示意图): 用211精度激光垂准仪配合量距测得全高、垂直度。 用计量50m钢尺外加三项改正量得总高偏差。 本楼总高度为101.2m 垂直度测量(全高)标高测量(全高)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2/K 偏西3 2/K +2 2/K 偏北3 18/K 偏东2 18/K +1 18/K 偏北1 4/A 偏西5 4/A +6 4/A 偏南2 16/A 偏东2 16/A +3 16/A 偏南3 结论: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施测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表C5 编号:工程名称东风阳光城四期紫竹苑1-4#楼 施工阶段主体16层观测日期2010年4月11日观测说明(附观测示意图): 用211精度激光垂准仪配合量距测得全高、垂直度。 用计量50m钢尺外加三项改正量得总高偏差。 本楼总高度为101.2m 垂直度测量(全高)标高测量(全高)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2/K 偏西4 2/K +3 2/K 偏北3 18/K 偏东5 18/K +1 18/K 偏北3 4/A 偏西4 4/A +5 4/A 偏南5 16/A 偏东2 16/A +4 16/A 偏南6 结论: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施测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表C5 编号:工程名称东风阳光城四期紫竹苑1-4#楼 施工阶段主体24层观测日期2010年5月17日观测说明(附观测示意图): 用211精度激光垂准仪配合量距测得全高、垂直度。 用计量50m钢尺外加三项改正量得总高偏差。 本楼总高度为101.2m 垂直度测量(全高)标高测量(全高)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观测部位实测偏差(mm)2/K 偏西3 2/K +3 2/K 偏北5 18/K 偏东5 18/K +4 18/K 偏北4 4/A 偏西3 4/A +2 4/A 偏南4 16/A 偏东1 16/A +3 16/A 偏南5 结论: 签字栏 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施测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高层建筑垂直度、标高测量规范

【引用】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

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注:①房屋结构层及全高顶面标高,指室外地坪面到每层结构层的楼板板顶和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标高(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分)。②层高指结构层上下楼板的板顶至板底的距离,总高指室外地坪面至结构施工层楼板板顶的高度。③层高、总高的高度及最大垂直偏差、垂直度等观测测量,应及时在每层结构层完工时进行;全高顶面标高、垂直度观测测量,应及时在主体完工时进行。④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测量定位放线的规定要求另附详细平面布置图及其观测测量手薄。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02—22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A和B。 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

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然后再转向另一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 的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 笔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 距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 计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另一同学拿 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 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 下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 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