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人民论坛》(2014年第16期)

王云黄鹏章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既有来自民营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也受到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制约。文章重点剖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形成的外部制约因素,继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视角,探讨我国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职能转变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新技术行业成为资本和信贷市场的热点,传统经营理念遭遇更严峻挑战。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必须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十八大报告强调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必须加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民营企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依靠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同时只有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才能增强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可以说为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含义及现状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包括两个方面,“转型”主要指生产关系的转型,是企业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的变化,包括所有制结构、管理方法的转变等;“升级”主要指生产力的升级,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企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高污染向低污染、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从“有益补充”到“必要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不断蓬勃发展,使我国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城镇就业、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我国私营企业约为一千万户,年均增长15.5%,个体工商户数量达到大致三千多万户,年均增长4.4%,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民营企业积极进行企业体制和管理的创新。从股权结构上看,许多民营企业为提高企业社会化程度,实现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分散化,大多采取了股份制改造或上市的形式。从管理模式上看,许多民营企业进行了“去家族化”的改革,绝大多数建立了规范的民主决策机制。第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根据全国工商联《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69家企业的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①第三,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到战略性

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而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逐渐加入现代服务业可以形成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制约因素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受到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形成的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对民营企业形成的制约表现为:

政府职能越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玻璃门”。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利用自己的审批优势,在市场准入上搞权力寻租,形成了行业准入的“玻璃门”。改革开放30 多年来,虽然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如通信、广电、邮政、电力、金融等一些行政垄断部门和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设限严格,门槛非常高,只有行业内原有企业能维持或少数实力很强的企业才能进入,形成了行业准入的“玻璃门”。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实践规定和可操作性程序,导致在落实上很多地方差异较大。此外,政府越位还表现在诸如为民营企业规定经营项目,甚至代替企业洽谈生意等,严重侵害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府职能缺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缺乏良好环境。第一,政策缺位。主要表现为迟迟不清理对民营企业带有偏见的歧视性政策,无视民营企

业与国有企业的差别待遇,无视民营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得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缺位给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两大难题。

首先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产业化和集团化的“瓶颈”。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主要依靠的是内部融资式的自我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一是贷款门槛抬高导致资金需求者“畏贷”。二是由于缺乏相关部门认可的企业资信评定机制,政府无法对民营企业进行资信评定。三是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得金融不敢向民营企业贷款。

其次是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较重,成本高。在我国很多地方和领域,外资企业可获得免税、减税和缓税等优惠政策,而民营企业则无权根据其所得额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同时投资人从企业分得的利润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双重征税”严重损害了个人投资的积极性。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把民营企业视为收费、摊派、集资的重点对象,造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第二,服务缺位。由于社会服务平台不健全不完善,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他们难以及时获取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建立系统有效的培训、咨询、对接等的社会服务平台。

第三,管理缺位。政府职责重叠、协调不畅、效率低下。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公务员由于观念转变不到位,服务意识差,造成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缺位,在现实中表现为对民营企业敷衍了事、推诿扯皮,让企业到政府办事困难重重,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政府职能错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缺乏保障。政府职能错位即政府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或没有依法履行职责,即政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称职。譬如,在政策执行上打折扣,在兑现承诺上阳奉阴违;在市场监管中打着依法管理的幌子而实际上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实行多头检查或随意检查。地方政府只有先规范自身的行为,不断改进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切实落实党对民营企业的各项政策,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政府与民营企业关系的再认识

政府职能与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必须将其置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所谓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的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政府的职责和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所谓政府的职能变革,就是指政府的职责和功能的变化、转换与发展。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是必然趋势。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政府职能的范围及职能行使方式仍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如果行政职能不彻底转变,改革就难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缺乏动力,也缺乏保障。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家流动,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趋势。自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政府必须按照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必须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创新管理体制,确保本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

再次,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我国传统政府职能带有很强的封闭性,是典型的“大政府、小社会” 模式,这种模式片面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人民缺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化渠道。因此,必须转变职能,扩大人民参与渠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参与机制。

最后,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政府机构设置的重要依据是行政职能,建国后我国历次的机构改革,单纯的靠机构的精简而忽视了以职能转变为基础的原则,实践证明,只有职能转变取得实效,才能为机构精简打下基础。

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要注意两点:②第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市场经济以供求规律为内在的依据,以价格为杠杠,因此,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拥有微观经济决策自主权,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第二,政府对企业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首先,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单靠市场调节不能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最优配置,必须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其次,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侵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应通过政策指导、经济协调和经济杠杆的调整等实现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不能凭主观意愿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

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政府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政府职能决定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③。一是经济调节,主要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辅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二是市场监管,主要指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社会管理,主要指政府要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四是公共服务,主要指政府加强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力发展科教文

卫事业,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正确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作用。

增强宏观调控职能—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引导。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如“非公经济36条”、“中小企业29条”、“民间投资36条”。但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却不理想,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政策贯彻不透明、不规范。有些民营企业反应有些政策不知何时实施以及如何实施。二是政策落实打折扣,受惠的企业往往只有几家,很多民营企业达不到政府要求的政策标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政府改善政策环境。政府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从宏观指导上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环境④。例如,2012年国务院各部门出台了42项“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进行深入调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抓紧推出一批民间资本在能源、电信、铁路、金融等领域能够参与建设的具体项目,不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扩大民间投资比重,形成一批成功案例并进行推广,从而有效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性障碍。

增强服务职能—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公共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它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政府要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改善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服务发展放在工作首位,多服务,少干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服务到底。⑤应打破行政垄断、继续清理和废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行政性审批,从而降低经

济运行成本。政府部门必须树立亲商理念和开明作风,大幅度削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告知承诺制和首受部门负责制;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公开制度,把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向全社会公开,让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了解熟知,为维护自身权益创造条件。

其次,改善市场环境。政府应逐步消除针对民营企业行业准入方面的歧视政策,打破现有的“玻璃门”现象,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一是通过政府协调降低银行的贷款门槛,使民营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不再遭遇“次国民待遇”⑥,加强银企合作,二是全方位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信贷担保体系;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通过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和加紧推行所得税并轨,降低所得税税率等措施,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社会负担。

再次,改善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政府应通过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等形式,促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向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转换,引导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民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到能吸引留住人才,因此政府应引导民营企业打破家族人员一统企业的格局使民营企业由

家族式的经营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帮助民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支持和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不断促进社会中介机构的创立和发展并引导现有的社会中介机构

转变观念,改进服务,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增强监管职能—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逐步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使民营企业的管理不断规范化、法制化,通过公正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严肃整顿执法监管现状,做到监管到位、严格执法。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非法行为,狠狠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歪风;加速司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错案追究制,促进司法公平公正。最后对民营企业的保护需要注重长效机制,加强民营企业维权力度。

(作者分别为作者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政府职能转变”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3456242)【注释】

①金辉:“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认为:成本上升税费重成为影响民企发展主要因素”,《经济参考报》,2012年9月10日,第8版。

②吴瑞文:“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③饶倩,陈薇:“市场经济中政府与民营科技企业关系的再认识”,《集团经济》,2006年第9期。

④余有明:“地方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⑤吕月英,张晓燕:“政府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0期。

⑥胡税根,吴乐珍:“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民营企业如何创新转型升级--以东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为例(上)

民营企业如何创新转型升级 ——以东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为例(上)王先庆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各位学员好!我是广东财经大学王先庆,今天由我给各位讲民营企业如何创新转型升级,主要是以东莞的中小企业为例。今天这个话题主要是从七个方面来讲: 一、当前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问题 首先我们要从当前的背景下谈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问题。这个基本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力这个话题,因为我们谈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时候,经常都只是从产业、产品、技术某一个方面来讨论的。其实这一系列问题都只是企业某一个领域的问题,而企业的核心问题、整体的问题是指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力,所以我们要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力的这个角度来谈转型,就更有力度或者说更能把握大的方向。 (一)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的生命周期,这个大家一听都很明白,就是我们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一样,它有它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期。我们讲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指按照它的不同阶段怎么样的去跨越,比如你从一个少年期向一个青年的变化,性格、使命和行为方式,都会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那一个企业当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从量变到质变就必须有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就是转型升级。所以只有这样理解企业的转型

升级的时候,我们就会很轻松、很自然的找到这种转型升级的理由。我们谈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种常态,它不是忽然的出现,也不会是偶然的现象,因为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的这个演变来说,会不断的、经常的出现这种转型升级的行为。 比如从它的青年期,一个企业的青年期高成长期,然后向一个中速成长也就是壮年期转型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一种变化。所以企业生命周期是我们理解这个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线索或这个突破点。这是第一。 (二)企业的生命力 第二个就是企业的生命力。正如一个人一样,它的生命力如何、活力怎么样,企业的活力怎么样?就跟人的激情和人的状态、精神状态怎么样是一样的。所以有的企业蓬勃的发展,面对困难,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仍然能高成长,这种情况就表明这个企业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而有的企业一旦面对市场或者说产业环境发生变化,很快就要死不活,或者说生存困难,这种情况就反映出这个企业的生命力比较弱。 所以我们看一个企业的好坏可以从企业的生命力的旺盛程度来判断。当一个企业活的好好的,那表明它的状态就非常好,那就不必进行转型升级,它就按照现在这个状态去发展就可以了。 我们讲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因为那个状态它已经活的不好,或者说它已经觉得精疲力竭、成长衰竭或者怎么样的一种情况。所以企业的转型升级第一就是在企业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跨越的时候,它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梦想,管理升级、产品升级……,很多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都想尝试着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但是心中却又七上八下,没有底气。于是便带着“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的信念踏上了征途,到处碰壁、满身伤痕,企业经营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原本的美梦变成了噩梦,企业依然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处境越来越难。企业家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放弃还是继续中不断地徘徊、纠结,身心疲惫…… 转型升级是一颗金种子,在播种这个种子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的土壤是不是适合,不适合也没关系,先培育土壤,等到土壤基本适合后,再播种也不迟,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二次创业,难度远胜于第一次创业,当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能操之过急。 所谓的土壤,更多的是我们的团队,转型升级对团队到底有哪些根源性的要求,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郝泽霖——思维管理专家原西门子高级讲师 10余年中外企业管理实战经历,曾在中国人保、西门子、加多宝、大田、茹梦等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担当HR经理、营销总监、大区经理、高级讲师等不同职位 精通思维分析、心理学及各种营销工具,能够将培训方法落地,让企业能够顺利实施。个人管理经验丰富,管理团队数千人,培训学员上万人。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独家签约讲师,思维管理学院院长 一、企业家要转变的观念: 1、亲情和事业一定要分开,不能太多地考虑感情的因素,形成特殊人群,坚定靠制度管人的信念,制度之外不搞特殊人群,企业家自己都不行。 2、企业发展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所以企业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中高层是一个民主的团队,任何事情、决策,放在桌面上讨论,我们以理服人,不搞一言堂,企业经营听的不是谁的话,而是一个正确的观念或方法,当企业家的家人在埋怨,谁谁连我的话都不听时,不要急着发火。 3、部门与部门之间是靠制度和职责在管控,不能为了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力量,怕有部门特别强势,于是便开始保护弱势的部门,部门领导能力强,这个部门相对会强势一点,所以,企业经营家不要去保护,保护必然要破了规矩。 4、坚决支持看到影响公司利益的行为便要制止、指正、不畏权威的员工,绝对不能打压,这类员工是忠诚的、积极的,打压意味着我们鼓励不忠诚、不积极的因素。 5、企业家内心的恐惧,怕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使得企业经营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所以,对职业经理人设置种种限制,企业家必须要克服这种恐惧,充分授权。 6、因为发展的需要,会引入部分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于是新、老力量意味着新、老

对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

对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 余传辉 (重庆锋锐建材有限公司,重庆 400040) [摘要]民营企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民营企业 在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会遇到管理权责高度集中、 经营观念守旧、内部运营和管理随意性大、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淡薄、企业人才培养和晋升受限等问题。民营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变革思维模式,创新管理组织结构,促进形成合理的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管理模式;变革[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5-09 一、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1.民营企业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通常采用家族化管理方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经营方式。但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增强,业务量也逐步增加,企业家族化管理难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各项业务,这时,家族化的管理方式就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条主线,要求尽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这也是我国广大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求发展、促转机的机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2.民营企业转型是企业自身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家族化管理方式的民营企业在规模扩大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由于产权的封闭性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的需求;人性化管理方式管理企业,造成管理混乱,关系难以处理,严重消耗企业内部凝聚力。同时, 管理集权现象严重,使领导者难以集中精力做出战略决策;家族化管理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受限,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难以适应,给企业经营增加风险。因此,管理方式变革创新是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中管理模式变革中遇到的问题 1.管理权责高度集中化,管理结构层次少 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一直是一种典型的权责高度集 中化,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框架。缺少清晰的组织框架,将影响企业日常业务活动的展开和沟通,各部门的职责职能也难以明确界定,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各自为政,无法实现业务协同高效运作。民营企业的管理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设计不科学,层次少,职能部门权力弱化,缺少科学的职能职责划分。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和安排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就会造成职能的缺位和管理上的混乱。 2.经营观念守旧,难以适应市场发展 民营企业的经济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一般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以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推广为主,强调以产品为核心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开发速度要快,并且快速大范围的推入市场,带动潜在客户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利润;在产品销售成熟期,产品生产销售呈现规模化,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的利润相对增加,因此,有条件开发新产品,形成产品销售的循环生命周期。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和市场份额。但是,当前市场供需关系有所转变,在买方市场中,民营企业应改变经营观念,以服务客户为关键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3.内部运营和管理随意性大 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都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的落实却很难做到。部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未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管理办法,致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还有的企业刚开始推行如火如荼,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难以持续进行下去,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另外,由于家族化管理方式影响民营企业较深,在对于一些企业元老级工作人员很难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 第2012年第6期(总第40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40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039-0239--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撰稿人:吴立波 【课标说明】 一级目标: 4.了解当今科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内容目标: 4-1 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 4-1 可通过某种事例,说明政府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组织、调控作用(如实施西部大开发、兴建重大工程、建立科技开发区等);说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必须重效益、能开拓、讲信誉(如创名牌、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说明个人应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考点解读】 1、在现代市场经济成长的过程中,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调配着各种经济资源,但是有它的局限和弱点,例如公共消费的供给(如各种公共设施)、某些特殊产品的供给(如毒品、枪支),这些活动就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需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像“看得见的手”,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经济健康地成长。 2、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控制化肥、农药的销售价格-----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法律手段: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法律和法规,维护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利、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行政手段: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命令、指示和规定等行政措施,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3、启示: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 4、联系煤炭行业的整合并购,房价的调控等具体事例。 【配套练习】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的“有形手”、“无形手”分别是指 ( ) A.市场、政府 B.政府、市场 C.经济、科技 D.商品供求、商品需要 2、这句话形象地说明,现代经济的发展 ( ) ①是以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资源的 ②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是对市场的调节和控制 ④必须把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是记者小李在采访某乡镇的私营企业时看到的情景: ( )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摘要: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民营企业才能继续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2-0016-0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经济中发展最快、也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但我国的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随着土地、电力,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背景下,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经济的转型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2011年超过5 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了经济转型期,今后我国将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这些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继续实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进行转型升级。 (二)资源环境约束迫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而这种增长主要依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而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率却相对偏低。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工业废水、废气、废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压缩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的生存空间,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高成本压力推动民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

公司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计划

公司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计划 一、公司发展目标(2020—2023年发展规划) 按照学校《用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化解用工风险、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和“规范管理、管控风险;强化服务、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公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窗口化、班组化、项目化”运行,积极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探索学校后勤综合服务经营新模式,展现公司后勤服务新形象,创造公司运营新效益。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营方式,提质增效,开源节流,增加收入,实现公司“零风险、低成本、高效率、全管控、多回报”的工作目标。 公司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化解用工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苦练内功,打牢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与社会企业同等竞争。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构建体系、强化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公司将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放在首位,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员工培训。公司将鼓励员工自学成才,选送技术和管理骨干外出进修、考察。公司还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从而调动了员工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和工作的积极

性。在餐饮服务、学生住宿、物业保洁服务、维修等方面不断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 提高公司员工队伍自身素质,进而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第二阶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集约管理、苦练内功、引入竞争、稳步发展; 在公司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重复管理,提高公司管理及运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员工的知识化水平,逐步实现员工队伍年轻化,优化人员结构。 公司鼓励员工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系统地钻研后勤服务、节能降耗、企业管理等有关知识,苦练内功,在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公司取得水电维修、绿化服务、物业服务、保洁服务、家电安装、房屋维修装饰等相关资质。 公司将引进与自身业务相同性质的社会企业(如物业公司),与公司内相同业务团队同台竞争,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服务水平。公司将不断巩固在物业服务、餐饮保障、校园绿化等项目上的优势地位,做大做强不断拓展“优势领域”范围,以点带面,按照公司普遍发展规律,实现稳步发展,人员规模达到一千人以上,年产值突破3000万。 第三阶段(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转换体制,规范分离、市场运作、融入社会。 公司通过自身发展,实现后勤服务的企业化,到2023年彻底转

覃伟中: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是传统石化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覃伟中: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是传统石化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 级的有效途径! 携手石化缘,共创未来! 摘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传统石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建设智能工厂的实践,为国内传统石化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作者:覃伟中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关键词: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一、传统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传统石化行业面临全球地缘政治巨大变动,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深刻变化,以及新一轮全球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方位挑战。主要表现:一是受地缘政治和资源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二是受全球气候及环境因素制约,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主流,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对温室气体减排提出了明确目标;三是石油替代技术突飞猛进,推动了替代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信息技术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的商业业态等,对能源生产方式、供应方式、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面对诸多挑战,国内外传统石化行业总的发展趋势是: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产品需求高端化、差

异化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安全、环保约束日益加剧,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伴随着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光通讯以至量子通讯等新型技术的突破,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各分支技术以及平台的纵向升级,而且形成了信息技术向制造、金融等行业渗透融合的趋势。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以“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带动新一轮制造业发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第三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互联趋向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趋向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趋向智能化和个性化。其中,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主要表现在,移动上网用户超过台式机用户,信息网络从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向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计算机的交互发展,通过泛在网络形成人、机、物的互联。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主要表现在,利用云计算、虚拟存储等技术统一调配计算和存储资源,高效率地以最短的时间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请求;通过新型传感器、网络、存储技术等的应用,极大地降低数据采集和存储成本,使可供分析的数据成为重要

心得体会: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最新)

心得体会: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最新)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已在我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推动和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X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跨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围绕这一课题,市委党校组织调研组,在市工商联支持配合下,深入曲周县、永年区的6家民营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多种方式摸情况、找问题、寻对策,形成了X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一、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基本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达到了37.1万家;完成增加值2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5.6%;实缴税金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3.5%。总体看,我市民营企业不仅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一)高质量发展措施有力。近几年,X市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促进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全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陆续制定和实施了《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实施意见》、《“绿美X”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全市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X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市企业朝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日益健全的政策支持、制度规制和服务保障。 (二)高质量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市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当前经济形势和新发展理念,广大民营企业家对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达成了思想和行动自觉。他们深刻认识到,企业面临诸多挑战,要想生存得好、发展得好,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有“高、精、尖、特、新”产品,在技术创新上大做文章、下真功夫;面临严峻的环保形势和严格要求,经营企业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已经行不通,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效益;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民营企业必须

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思考

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兴化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经营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能规避不少大企业无法回避的风险。但是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经营分散,融资困难,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易受到冲击。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缩小,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运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兴化市的小微企业的基本现状、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建议措施。 一、前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力量。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因此,小微企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推手。如果小微企业发展不好,我国经济转型也会受阻;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改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难以实现。当前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既面临着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小微企业想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着融资困难、信息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已成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小微企业具有生产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既有优势,但也有天不足,阻碍了其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各级政府要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难题;要调整优化结构,规划小微企业发展时要有明显的产业意识,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我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的现状 按照国家四部委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人数少于300人或年营业收入小于2000元的工业企业全部是小微企业。人数小于20人或营业收入小于300万元的企业是微型企业。 2013年经济普查汇总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底,兴化市共有企业法人单位5722户,在泰州市三市四区中列第四位,低于靖江市(7370户)、泰兴市(6889户)、海陵区(6201户),但高于姜堰区(5601户)、高港区(4111户)和医药高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1.政府的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界定市场机制和政府经济作用的一般原则: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应当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才需要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 2.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 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并具有强制性特点;间接调控是以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为前提的,也是以存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条件的,是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采取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 4种主要调控手段: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国家计划 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大都是预期性或预测性的。 运用国家计划进行宏观调控,首先要制定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然后编制符合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计划,保证社会总的供需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经济手段 含义:用来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的总称。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外贸政策。 调节对象:市场体系或总体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诱导。 特点:弹性调节而非刚性调节,不具有强制性。 法律手段 内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体现: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证其他调控手段。 特点: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行政手段 特点:直接性、强制性和速效性 例题:单选 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的调控方式。 A. 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 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 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摘要:就目前情况来看,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政府能不能保证市 场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让市场而非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杜绝政府部门与市场争权,将本应由市场调节的经济现象由政府包办。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机选择,前提还是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有在该进的时候才进,而不是过分进入,或者进了就不退。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庄严地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要求人们转变观念,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根据市场经济特有的平等竞争的本质要求去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功能,以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完善。 关键词:政府经济市场作用 正文:一、化政府功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 (1)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是我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关键的一步,随着国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我们原先无所不包的父爱主义者——政府,又将发挥什么作用呢?如果把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转变理解为削弱政府权力,摆脱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那是极大的错误,相反,随着政府从繁琐的家长式计划管理中摆脱出来,强化政府功能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调节,有它自身的种种失败形式,一般来说,由于“市场失灵”而需要行政干预的领域大体如下:(1)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当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时,大量产品的浪费就已经成为事实,而当市场供不应求的价格信号发出后,从信号反馈至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时滞,这在那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部门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稳定发展,国家可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提供有关当前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信息,为企业和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经济 决策提供指导。 (2)某些宏观经济变量,如财政收支总额、信贷收支总额和外汇收支总额,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市场自身的力量不可能使这些因素自动保持平衡,因而需要政府来管理。 (3)某些外部性存在,即某些经济活动导致外部其他人受益人如社会投资培养的熟练工人受到企业雇佣,企业不付培训费而得了一位熟练工人,由于道路和通讯的修建而使某一地段的房价上升等,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外部效益。而某些经济活动则导致外部其他人受损,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等,就给其他人带来了外部负效益,而这些都没有计入有关产品的个体成本之中,这是对市场机制有效率地配置社会资源的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时便需要政府进行干预,采取行政规则或经济奖惩的办法来加以处理。至于那些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享用上又不具有排他性的 “共用品”,如社会治安,国防等的活动,一般更应由社会负责,而不能靠市场机制 第二,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更需要政府干预。 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正经历了30年代大萧条以后,才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

企业转型升级学习心得【精品】

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最终是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具 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让企业走的更远、活得更久。今天整理了企业转型升级的体会,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 其中,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作为广东省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肩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转型经验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在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市广大加工 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改、研发以及供应链拓展等方面 的可喜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 自以来,我市已有 16 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 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 6 %,有 9 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 34.4%。同时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向世人交出的闪亮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东莞 加工贸易整体突围的光明前景,更让我们提振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必胜信心。当前,风暴 已颓然止步,胜利亦初现端倪,但使命却依然紧迫艰巨,在转型升级路上已领先一步的我市, 绝不能来得半丝懈怠,而必须乘势而上,以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手段,加快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企业绿树长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市实现更高水平、 更为持久的领跑与崛起。 一、主要经验后危机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风调雨顺的东莞加工贸易企业,遭遇了前所 未有的“成长烦恼”,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集 中爆发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加速倒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来消化成本,对比那些沿袭旧路勉强 度日的企业,以生益科技、品质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 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疆土,分享创新从价值链低端逐步游向 了价值链高端,为全市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参的典型范本。 (一)转型,要靠超前理念激活潜能。 思路决定出路。一场金融海啸,使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唯利短视的传统理念遭受了颠覆性 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山穷水尽,而进入到转型升级的行列中来,如 果说倒逼转型只是企业在金融风暴下无奈的应景之举,那么依靠创新驱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已成为当下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种自觉共识。 至今,我市已有 1 多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新增加工贸 易高新技术企业 1 4 家,出口 3 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 odm 生 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 6 %。 行动与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思维转变,而让我们更感欣喜的是,不少 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理念已比较超前,这其中不仅有泛蓝科技等新兴明星企业,更有东聚电 子等老牌知名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危机到来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跳出单纯 依赖代工赚取薄利的陈旧套路,他们前瞻性地关注和策划未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和核心优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一) 一、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1工商管理规范了市场主体的准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市场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和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变得规范、合理。 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是以严格审查、层层审批为基础的企业登记审批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主体准入机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进行登记后便可以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审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企业注册登记的管理质量,积极培育优良的市场主体。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的积极作为,有利于构建规范化的市场准入机制,有效地维护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继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2工商管理强化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作用巨大,通过实施商标注册管理、市场竞争管理等有效的监管行为,可以使得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和交易活动

符合市场规范,从而为各市场主体营造出秩序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实施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方面的监管。 通过实施一系列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监管,可以极大地改善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营造出公平竞争、诚实有信的市场环境,这将使得我国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从而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注入动力。 第二,加大对企业商标权的保护力度。 商标作为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在日益融合的全球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将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秩序能否正常平稳运行。 通过积极保护企业的商标权,严厉打击商标仿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使得企业的该项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继而促进国民经济秩序的平稳正常运行。 第三,大力完善以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为基础的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基于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进行的行业分类监管,将使得整个监管体系更加精细、更加有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使得对各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继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第四,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对于净化广告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广告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益于形成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继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大局的稳定,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 1.3工商管理促进了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运用自身职能,透过对市场主体的积极培育和对市场主体的有

如何成功实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如何成功实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增加,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所以众多投资公司也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制造业领域;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代工企业的优势被大大削弱,转型成为改变企业命运的唯一选择。所以,如何能帮助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也成为品物集团服务的核心。 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 1)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企业由提供单一产品转向提供成套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如进行设备成套,提供整条生产线,例如陕西鼓风机公司提供成套生产线);设计院所由提供设计图纸转向进行工程总承包(如武汉钢铁设计院转制为中冶南方之后,提供钢铁行业的工程总包服务);企业由销售产品转变为租赁产品(例如GE出租飞机发动机);从单纯靠卖产品盈利转向靠卖产品和提供产品的售后维护服务盈利(例如电梯行业提供长期的维修维护服务);从销售自主产品,转向建立行业产品的贸易枢纽(例如上海标五公司建立紧固件贸易中心);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等。 2)企业定位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提供代工的OEM企业转向提供从设计到制造外包的ODM企业;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制造;从主攻产品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由竞争激烈的红海进入新的蓝海(例如上海重型机器厂转型制造核电设备,大批企业进行风电、LED等新能源行业等);由制造企业转向多元化运作,或向上下游延伸(例如凯迪电力由向电厂提供脱硫设备转向同时运营生物能源电厂,木材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林场等)。 3)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广泛地进行制造外包,强化供应链写作;由单一工厂变为多地点、多工厂运作,由单一组织变为集团架构;由主要依靠自主发展(Organic Growth)转向并购与行业整合(Acquisition,例如宜化股份整合了许多行业企业,营业额迅速由10亿等级跨越百亿等级);由涉足多种产业转向归核化,聚焦自己最具优势的核心产业;实现国际化,进行跨国并购等。 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应该具备的基础 转型升级对于企业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企业运营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实现转型,不是仅仅有决心就够了,任何的变革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不切实际地乱转型,可能滑向倒闭的深渊。 1)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拥有生存之本。企业要谈转型,首先要能够生存,要有能够转型的“本钱”,要有一定的投资、融资能力,立足未稳的企业谈不上转型。 2)对客户的需求和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企业应当剖析自身的特点、客户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在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转型。 3)建立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资源。企业应当分析自己拥有哪些转型的“资本”,例如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或者能够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产品(例如长航电机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发出

(完整word版)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十二五、十八大 提出的艰巨任务,而转型升级困难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由来已久的难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各种因素,指出在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并对于造成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慢、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同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自2011年以来,由于无法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企业家逃跑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间,关于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就业、带动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发生的经营困难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不仅是一场给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借贷风波。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的绝不仅仅是流动性困难,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种困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它反映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既有其经营模式弊端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利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原因。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企业或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型小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服务业受冲击不大,而制造类企业受影响大,主要原因是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规模经济不明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低成本劳动力。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是中小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也使其转型日益紧迫。当前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来自如下五个方面的压力。 (一)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影响,外部需求严重萎缩.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施救政策,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失业率仍然高企,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很高。而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生存,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提高就业率,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制造业的主张,不少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再次开始盛行。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典型,本就十分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中的博弈缺乏经验,往往在贸易谈判中吃亏,因此大量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虽然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势,但作为正处于高速成长状态的新兴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终究会使得这个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终会改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至某一阶段开始上升是必然的。近些年来国内的用工荒由季节性变为长期性、普遍性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逆转,这些事实实际上暗示刘易斯拐点很可能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公平意识也在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约束在不断强化,这也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市场监管研究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市场监管研究 摘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具体表现,这代表着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必然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在市场监管方面还存在着监管失位、缺位等问题,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研究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府监管方式。 关键词:新常态;民营企业;市场监管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新常态 现阶段,“新常态“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在这一阶段性的代名词。“新”是崭新,与旧的、过去的相反,“常态”是指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一个状态。民营企业必须以这个新的阶段性特征为立足点,适应新常态,实现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1.2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这一概念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民营”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民营等同于“非国营”,是一种利用民间资本进行经营的一种经营方式。民营企业是指非国有国营的企业。 1.3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是指政府或具有市场管理职能的组织,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交易实施监督和管理的行为。 2新常态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从监管主体上看,监督主体不明确导致职责不明、互相撕皮的问题。在监督体系方面,自上而下的监督强化,平行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薄弱,造成监督不力。从监管方式上看,存在监管方式单一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性较大,单一的监管方式很难适应新常态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新常态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后,企业的数量确实有大幅增长,但是有许多的企业是有名无实,这些企业对政府市场监管加大了难度。从监管过程来看,存在事前认识不足,事后监管不严的问题。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之后,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很多企业认为只要办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