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2008年9月

《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文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协〔2007〕127号文的要求,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负责制定《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行业标准,要求2008年完成。

二、工作过程

在接到该标准制订任务后,我们成立了《包芯线用冷轧钢带》标准制订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立即进行资料的查阅和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并收集使用单位的意见。

三、标准制订理由

经检索,目前国内外没有《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这方面标准。《包芯线用冷轧钢带》标准是为了满足炼钢用包芯线这个特定用途而制定的,每年全国需求量很大。该标准与JISG3141-2005《冷轧钢板及钢带》和GB/T5213-2001《深冷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及钢带》这两个通用冷轧钢带标准相比,在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指标方面更加严格。

四、标准主要内容确定

该标准适用于包芯线用冷轧钢带。该标准在技术要求上分为: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牌号和化学成分;交货状态;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等。与日本冷轧钢带标准JISG3141-2005《冷轧钢板及钢带》相比,在化学成份、硬度指标方面更加严格。如日本标准中SPCC钢种的化学成份C≤0.15%,

Mn≤0.60%,P≤0.10%,S≤0.050%,为满足包芯线冷轧钢带产品的要求,该产品的化学成份要求C≤0.06%,Mn≤0.40%,P≤0.030%,S≤0.030%。日本标准中1/8硬度的产品HV要求为95-130,而该产品维氏硬度HV如果超过110对产品成形有影响,故硬度HV要求90-110。

该产品武钢汉阳精密带钢厂生产近十年了,每年产量万余吨,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客户要求,这是我们制定该标准的基础。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T13237--1991)

(1)尺寸规格钢板和钢带的厚度不大于4mm。其尺寸规格和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规定。 (2)牌号和化学成分见表5-24。 表5-24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Ni ≤ 08F 0.06~0.1l ≤0.03 O.25~0.50 O. 035 0.03 5 0.1 5 0.25 10F O.07~ O.14 ≤O.07 0.25~O.50 O. 035 O. 035 0.1 5 O.25 15F O.12~0.19 ≤0.07 0.25~0.50 O. 035 0.03 5 O . 15 0.25 08 O.05~ O.12 O.17~ O.37 O.35~0.65 O. 035 O. 035 0.1 0.25 08Al ≤0.12 ≤0.03 ≤O.65 0.03 5 O. 035 O . 10 0.25 10 O.07~0.14 0.17~O.37 0.35~0.65 0.03 5 0.03 5 O . 15 O.25 15 0.12~O.19 O.17~0.37 O.35~0.65 0.03 5 O. 035 O . 25 O.25 20 O.17~ O.24 0.17~O.37 0.35~O.65 0.03 5 0.03 5 0.2 5 O.25 25 0.22~O.30 O.17~0.37 O.50~ O.80 O. 035 0.03 5 O . 25 O.25 30 O.27~ O.35 0.17~0.37 O.50~O.80 0.03 5 O. 035 O . 25 O.25 35 0.32~0.40 O.17~ O.37 O.50~ O.80 0.03 5 O. 035 0.2 5 O.25 40 O.37~0.45 0.17~0.37 0.50~O.80 0.03 5 0.03 5 0.2 5 O.25 45 0.42~O.50 0.17~O.37 O.50~0.80 0.03 5 0.03 5 0.2 5 0.25 50 O.47~ O.55 O.17~0.37 0.50~O.80 O. 035 0.03 5 O . 25 0.25 注:08A1钢中的含Al量(质量分数)为0.015%~0.065%。

冷轧钢板材质介绍讲解

冷轧钢板材质介绍 一、普通冷轧板材简介 是由热轧薄板通过冷压力加工而得到的产品。由于经过多道次的冷轧,其表面质量优于热轧薄板,经过热处理后,可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 1、普通冷轧板材的用途分类 根据生产企业的不同需求,通常将冷轧板分为:一般用冷轧板、冲压级冷轧板、深冲、特深冲及超深冲级冷轧板,一般以卷材和平板交货,厚度以毫米表示,宽度一般为:1000mm和1250mm,长度一般为2000mm和2500mm。 2、普通冷轧板材的牌号 常用牌号为:Q195、Q215、Q235、08AL、SPCC、SPCD、SPCE、SPCEN、ST12、ST13、ST14、ST15、ST16、DC01、DC03、DC04、DC05、DC06等; ST12:表示为最普通的钢号,与Q195、SPCC、DC01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ST13/14:表示为冲压级的钢号,与08AL、SPCD、DC03/04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ST15/16:表示为冲压级的钢号,与08AL、SPCE、SPCEN、DC05/06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3、普通冷轧板材的牌号尺寸表示方法 例如鞍钢产ST12,1*1250*2500/C,表示为:牌号ST12普通冷板,厚度为1mm,宽度为1250mm,长度为2500mm或C卷材。外观为白铁皮精包装,机械性能为最普通的,最基础的钢号,只能用于折弯成型,不能用于冲压。使用于机械咬口用,例如冰箱的外壳,车辆油箱等。 ST13以上产品,用在需要深冲的行业,如汽车制造,柴油机的油箱等,具体要用哪一种,看其拉深的要求而定。 ST12与SPCC的差别:其两种产品的机械性能相差无几,只是退货方式不同,ST12材质的产品拉伸性能相对比SPCC要强。 日本JIS标准材质含义 SPCC---S表示为钢(Steel),P表示为板(Plate),C表示冷(Cold),C表示商业(Commercial),为日本JIS标准。 如需保证抗拉强度,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SPCE---表示深冲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项目部)

危险源辨识登记表 部门:项目部 序号过程/作业地点危险源事故后果状态现有措施 1 办公室饮水机水垢危害人体健康正常定期清洗 3 办公室开关电源漏电触电异常开关带漏电保护 4 办公室电脑辐射人体伤害正常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5 办公区电线短路火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正常配置消防器材 6 办公区物品堆放处吸烟火灾异常严禁乱丢烟头、在电脑前吸烟 7 办公区开水遗洒人员烫伤正常提高员工防范意识 8 道路外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人身伤害异常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9 施工现场锤子砸伤手人身伤害正常谨慎操作 10 施工现场割灌机伤人人身伤害异常谨慎操作 11 施工现场切割机伤害人体伤害异常谨慎操作 12 施工现场开关电源漏电触电异常开关带漏电保护 13 施工现场压线皮带压手手指压伤正常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谨慎操作 14 施工现场高温作业中暑正常发放降温用品、定时更换作业人员 15 施工现场壁纸刀伤手人体伤害正常谨慎操作 16 施工现场进入现场未带安全帽人身伤害异常严格按照要求,带好安全帽 17 施工现场配电室触电人员伤亡异常带绝缘手套 18 施工现场进入现场时,钢钉伤脚人身伤害异常做好防护措施,小心观察 19 施工现场高空物体坠落砸伤异常戴好安全帽,做好防护措施 20 施工现场接线、安装不当触电人员伤亡异常提前切断电源 22 施工现场料斗,搅拌机伤人砸伤异常定期检查 23 施工现场门挤手人身伤害异常谨慎操作 24 施工现场 灯杆轴倾倒砸人砸伤异常 按施工方案执行,谨慎操作,设置 警示标识

危险源辨识登记表 部门:项目部 序号过程/作业地点危险源事故后果状态现有措施 25 施工现场施工油丝绳断线伤人人身伤害异常谨慎操作 26 施工现场焊接火花飞溅烫伤皮肤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27 施工现场 喷洒农药人身伤害 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措施,警示周 围人员 28 施工现场新种大型乔木倒落砸人砸伤异常定期检查,固定支撑 29 施工现场切割机、电钻噪声的排放听力伤害正常加强机械维护,选择合格车辆 30 施工现场灯具安装不牢,从灯杆处跌落砸伤异常谨慎操作 31 施工现场穿线时被铁丝划伤人身伤害正常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32 施工现场蚊虫叮咬人身伤害正常配备药品,紧急救治 33 施工现场吊车起杆时掉落砸人砸伤异常谨慎操作 34 施工现场吊车搬运重物时掉落砸人砸伤异常谨慎操作,按作业指导书操作 35 施工现场电焊强光伤眼视力伤害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36 施工现场切割机火花伤眼视力伤害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37 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人员伤亡异常谨慎操作,带好安全带 38 施工现场油漆时溅到皮肤皮肤伤害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39 施工现场灯具安装不当触电人员伤亡异常切断电源,定期检查 40 施工现场电线接线不当造成短路引发明火火灾异常配置充足灭火器、加强接线检查 41 施工现场切割、打眼粉尘呼吸系统伤害正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42 施工现场接地安装不当触电人员伤亡异常切断电源,定期检查 43 施工现场潜在火灾人身伤害异常定制应急预案,杜绝火源 44 施工现场破损玻璃扎手人身伤害异常谨慎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保卫科)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编号:QC/HSE5.3.1-2 检查部位:保卫科 序号作 业 区 域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或职业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 风 险 级 别 现有控制措施备注 L E C D 1 办 公 活 动1 不按规定插插座违章作业触电 3 1 15 45 一 般 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2 2 上下班路上行车交通事故违章人员伤害 3 1 15 45 一 般 按交通规定进行审核 把关、加强交通知识 培训 3 3 电脑辐射作业环境不良电脑综合症 3 1 15 45 一 般 增加防护用品、减少 上机时间 4 4 外出旅游意外或违章伤害 3 1 1 5 45 一 般 按规定进行审核把关 5 5 拖地时注意积水防止摔伤作业环境不良跌伤0. 5 6 1 3 一 般 精神集中,提高安全 意识、增加标识提醒 6 6 食用不干净,有腐蚀变质食品致病微生物食物中毒 3 2 1 6 一 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7 7 在传染病流行地带工作未防护传染病 3 1 15 45 一 般 按规定检查审核把关 8 8 司机驾车行驶违章事故/伤人0. 2 3 1 0.6 一 般 精神集中,提高安全 意识 9 9 办公场所财产被盗管理不严财产损失 3 2 1 6 一 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 办公活动10 烟头乱丢失违章火灾 3 1 1 6 一 般 检查把关 12 因公去工地检查管理缺陷伤害 0. 5 6 1 3 一 般 精神集中,提高安全 意识 13 空调电线短路火灾管理缺陷伤人、财产损失 1 6 7 42 一 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14 电源漏电管理缺陷触电 1 3 7 21 一 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15 空调氟立昂泄露偶然事件致病10 6 1 60 一 般 按规范进行检查把关16 复印机废粉、臭氧的排放作业环境不良职业病 0. 2 3 1 0.6 一 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17 碎纸机机械事故操作不良伤人 0. 2 3 1 0.6 一 般 精神集中,提高安全 意识车辆、楼宇、罐体高空作业无保护措施事故/伤人 3 3 15 135 重 大 按规范操作,使用防 护措施,提高安全意 识

危险源登记表

河南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管理办法 为及时准确掌握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提高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根据《河南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应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建档。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险性较大工程),主要包括: (一)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规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 (二)《河南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的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施工现场存在的符合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分类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二、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施工措施备案手续时,应组织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登记表》,如实将拟建工程的重大危险源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在安全措施备案时,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登记不全的,应根

据工程进度情况,适时登记上报。 三、施工单位在列入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前,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或论证。 四、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和台帐,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向有关人员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名称、施工部位、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 五、列入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前5天,施工单位应填写《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告知单》,并报送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危险性较大工程进展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跟踪督查。 施工单位在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前,应当在施工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并做好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工作。 六、列入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实施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填写《危险性较大工程实施完毕告知单》,并及时报送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七、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公示、施工告知和实施完毕告知等由总承包单位统一负责。 总承包单位应经常组织分包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实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八、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通过采取方案审

保卫部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

保卫部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一、各类安全注意事项 1、执勤人员室内备勤或办公时,必须正确使用电器设施,防止因电路老化而引起电路自燃,并做到人走断电,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2、执勤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时,执勤人员应立即关闭设备开关,停止使用。 3、执勤人员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线路,禁止使用各类违规设备。 4、雨、雪等特殊天气时,要及时清扫执勤室周边雨、雪,避免执勤时发生滑倒等安全隐患。 5、职工乘坐班车时保持清醒状态,系好安全带,确保乘车安全。 6、职工擦玻璃、楼道等打扫卫生时,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滑倒摔伤。 7、驾驶员出车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务必使每一机件保证正常状态,不带病出车。 8、驾驶员严禁班前、班中饮酒,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9、各科队要指定中队长以上人员驾车,未经领导同意 不准他人动用车辆。 10、禁止运载易燃易爆物品。

11、驾驶员遇雨、雪等特殊天气时,尽量不出车,如工作需要出车时,经领导批准,做好保护措施,减速慢行。 12、不私自进行电动汽车充放电工作。 二、门卫、道口执勤人员危险源辨识 1、执勤人员上岗前应穿戴好相应执勤装备,禁止穿凉鞋和拖鞋,并检查好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执勤的要求。 2、中队长要组织班前会,做好安全确认。 3、执勤人员室外站岗时,如遇人员强行闯卡机,要避免肢体冲突同时耐心劝解。 4、执勤人员打开通道时(人员、车辆),须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为车辆故障等原因造成人身伤害。 5、如遇车辆闯门,执勤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用身体阻挡车辆前进方向。 6、执勤人员上车检查物品时,必须要求司机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检查完毕后两名队员相互确认后由主岗队员打手势车辆方可启动通行。 7、重车、易飘洒车辆出厂,执勤人员应与车辆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爆胎伤人。执勤人员检查翻斗车出厂时,严禁将身体探入斗下检查。 8、恶劣天气查车时、中队长或当班班长必须提醒警员做好执勤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与注意事项。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

热冷轧钢板钢带牌号及用途

热冷轧钢板钢带牌号及用途 热、冷轧钢板、钢带牌号及用途 来源:物资采购网采编时间:2006年3月30日9时13分 牌号钢种及用途 StW22 适用于冷成型加工零件的热连轧钢板和钢带。StW23 适用于冷成型加工零件的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tW24 SPHC 适用于冷成型加工零件的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PHD 适用于冷成型加工零件的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PHE 适用于冷成型加工零件的热连轧钢板和钢带。SS34 SS41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S55 SS50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t37-2 RSt37-2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t37-3 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41A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41B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41C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0A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0B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0C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3YA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0YB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3B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M50C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Welten60RE 焊接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PHT1 适用于钢管用宽钢带。SPHT2 适用于钢管用宽钢带。 SPHT3 适用于钢管用宽钢带。 C22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C35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20C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35C 机械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tE255 细晶粒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tE355 细晶粒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APH310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APH370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APH400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SAPH440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H? 锅炉及压力容器热连钢板。 19Mn6 锅炉及压力容器热连钢板。 SB42 锅炉及压力容器热连钢板。

消防工程危险源辩识表.docx

序号作业内容 1 施工准备 2基础制作及安装3设备清点及吊运 主控设备的安4 装 5电缆敷设及配线6调试试验7管路预制 管路及支吊架8 安装 危险源辩识表 伤害类别产生的原因管理措施 高处坠落照明不足 , 攀爬不当、作业面有孔洞、临空面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触电地面积水、潮湿;接线方式或器具使用不当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物体打击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触电来自焊机、照明灯、灯具的损坏产生的漏电 安全用电管理程序、 监督检查火灾焊接、切割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机械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的失误;制作方式不符合要求, 方案措施、监督检查或器具使用不当 中毒和窒息使用防火涂料而通风不畅方案措施、监督检查物体打击 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及吊装时碰挂产生的坠落 方案措施、监督检查物体 高处坠落照明不足,攀爬不当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的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 方案措施、监督检查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 高处坠落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触电线路、灯具的损坏产生漏电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物体打击 由于信号缺陷或标志缺陷使得施工失调产生的 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危害 高处坠落 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攀爬脚手架、 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高处坠落 照明不足、穿硬底鞋、未系安全带,安全教育不 方案措施、监督检查到位等 火灾由于电气故障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方案措施、监督检查触电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或方案缺陷产生的危危害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器具使用不当,制作方 机械伤害 式不符合要求 火灾焊接、切割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方案措施、监督检查触电露天作业,设备接地方式不当或器具使用不当方案措施、监督检查 灼烫使用砂轮机或角磨机不当或电焊机未戴防护 方案措施、监督检查用品 高处坠落 照明不足,穿硬底鞋,未系安全带,安全教管理制度、监督检 育不到位等查 物体打击 工器具使用不当,交叉作业,作业方式不符方案措施、监督检 合要求查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方案措施、监督检 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查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表 1 术语和定义 1.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辨识依据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数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1+……+q n/Q n ≥1 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1,……Q 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 存区的临界量,t 《关于开展重点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属重大危险源: ①蒸气锅炉额定蒸气压力大于,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鞍山新能实业有限公司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

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批准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编制单位:鞍山新能实业有限公司220kV黄沙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 L E 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与100之间,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4)D—危险性分值。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方案

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管理方案1、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各种环境污染法,《安全生产法》、《危险源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加强项目环境和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xxxxx工程项目施工前对重要环境污染源、重大危险源隐患的安全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环境和安全事故发生,现结合xxxxx工程项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重要环境与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xxxxxxx工程项目危险源辨识前工作部署规划。危险源辨识应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和开工情况,在工程项目大面积施工前,辨识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环境污染源与重大危险源,从而使环境保护,安全隐患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本方案所称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及空气、土地、水造成重大污染的各种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3、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 组长:x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x(副经理) xxx(项目总工) 成员:xxx(工程科负责人) xxx(安保科负责人) xxx(机料科负责人) xxx(合同科负责人)

xxx(质检科负责人) xxx(办公室负责人) xxx(财务科负责人) xxx(现场专职安全员) xxx(项目总工长) xxx(施工现场工长) xxx(施工现场工长) xxx(施工现场工长) xxx (施工现场工长) 危险源辨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科,辨识、评价、风险控制工作安排,档案管理与方案实施由xxx负责。 4、职责 4.1项目经理 4.1.1项目经理负责重大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方案的批准。 4.1.2批准各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负责主持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1.3组织危险源辩识小组的人员接受评价准则培训,并具备以下条件: a.具备相应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和安全、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 b.了解GB/T28001标准及GB/T24001标准的内容; c.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2项目副经理、总工 4.2.1分管安全副经理、总工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工作,监督、检查风险评估报告中所提出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管理方案的实施负责复核、审核。

冷轧薄钢板和钢带技术标准

冷轧薄钢带暂行技术标准 FRZJ01-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薄钢带的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0.15㎜~1.50㎜、宽度80㎜~1250㎜的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2006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方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 223.58-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5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975-1998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实验取样规定

GB/T 4156-1984 金属杯突实验方法(厚度0.2~2㎜)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EC—钢带边缘状态,切边。 EM—钢带边缘状态,不切边(轧制边)。 FA—钢板和钢带表面质量,普通级。 FB—钢板和钢带表面质量,较高级。 PT.A—钢板和钢带厚度尺寸精度,普通厚度精度。 PT.B—钢板和钢带厚度尺寸精度,高级厚度精度。 PW.A—钢板和钢带宽度尺寸精度,普通宽度精度。 PW.B—钢板和钢带宽度尺寸精度,高级宽度精度。 S—钢板和钢带热处理种类,退火及平整(或拉矫) H—钢板和钢带热处理种类,硬质。 R1、R2、R3—包装方式。 4 要求 4.1 尺寸及允许偏差 4.1.1 钢带的尺寸符合表1规定。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前言 本标准与ISO 16162:2000《冷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和外形偏差》(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708—198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与原标准对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一适用范围主要为冷轧钢带及其剪切产品,单张冷轧的钢板亦可参照执行; ——对分类和代号重新进行了规定; ——取消了原标准中表1对钢板尺寸的规定,增加了钢板和钢带的推荐公称厚度; ——在厚度允许偏差和不平度中增加了按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分档; ——对厚度允许偏差、宽度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不平度、切斜和镰刀弯重新进行了规定;——改变了边缘状态、尺寸精度、不平度的表示方法; ——增加了钢板理论计重的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虎、唐一凡、朴志民、周鉴、周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708一1965、GB 708—1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轧制宽度不小于600 mm的冷轧宽钢带及其剪切钢板(以下简称钢板)、纵切钢带。单张冷轧钢板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钢带wide strip 指成卷交货、轧制宽度不小于600 mm的宽钢带。 3.2 钢板sheet 由宽钢带横切而成。 3.3 纵切钢带slit wide strip 由钢带纵切而成,并成卷交货。 4 分类和代号 4.1 按边缘状态分为 切边EC; 不切边EM。 4.2 按尺寸精度分为 普通厚度精度PT.A; 较高厚度精度PT.B; 普通宽度精度Pw.A; 较高宽度精度Pw.B; 普通长度精度PL.A; 较高长度精度PL.B。 4.3 按不平度精度分为 普通不平度精度PF.A; 较高不平度精度PF.B。 4.4 产品形态、边缘状态所对应的尺寸精度的分类按表1的规定。

【jis日本标准】jis g31411994 中文版 冷轧钢板及钢带

日本工业标准JIS Z 3141-1994 冷轧钢板及钢带 1、适用范围本规格规定以冷轧机制造的冷轧钢板及钢带(以下称钢板及钢 带),并包括 磨光钢带(宽度不大于500mm 的冷轧钢带)及由磨光钢带被剪断的钢板。 2、用词的含义本规格所用的用词的 含义如下: (1)钢板为冷轧成平的钢,以平板状供应者; (2)钢带为冷轧成平的钢,以卷板状供应者。 3、种类及记号 钢板及钢带为表1的3 种类,再加如表2 及表3 的调质区分以及表面加工区分。 表1 种类及记号 种类记号摘要 1 种SPCC普通用 2 种SPCD拉深用 3 种SPCE深拉深用 备注: 1、1 种的标准调质及退火状态的钢板及钢带,如有订货者的指定,要保证抗拉试验值或埃里克森值某一方或其两方时,应在种类记号的末尾加T 为SPCT; 2、3 种的标准调质的钢板及钢带,如有订货者指定,要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种类记号的末尾加N 为SPCEN。 表2 调质区分 调质区分调质记号 按退火状态A 标准调质S 1/8 硬质8 1/4 硬质4 1/2 硬质2 硬质1 表3 表面加工区分

The Standard is downloaded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a616951784.html, Standard Sharing 备注: 光亮处理 B 以光滑处理的轧辊进行 平滑处理者 不适用于退火状态的钢板及钢带。 4、机械性能 4、1、抗拉强度、伸长及非时效性 标准调质及退火状态的钢板及抗拉强度、伸 长以及非时效性,均按表 4 所示: 1、SPCC 原则上不适用抗拉试验值,但有订货者要求时,适用括弧内的数值; 2、关于厚度未满 0.60mm ,原则上省略抗拉试验; 3、此表适用于宽度大于 30mm ; 4、SPCE 种的标准调质钢板及钢带,有非时效性的指定时,应在制造厂出厂 后 6 个月内,要保证非时效性,非时效性指在加工时, 不发生拉伸应变的性质而 言; 5、括弧里的单位及数值(除 1 种的上段)是根据国际单位系(S1),付记 以供参考。 4、2、里克森值 标准调质及退火状态的钢板及钢带的埃里克森值,如订货者有 要求时,要进 行埃里克森试验来代替抗拉试验,或除抗拉试验外进行埃里克森试验,并其值应 大于表 5 所示。 1、对公称厚度大于 0.4mm 而小于 1.6mm 的,并在此表上示列的中间厚度, 则以内插法来归纳为小数点以下 1 位; 2、适用于 3 个试验值的平均。 4、 3、硬度 1/8 硬质、1/4 硬质、1/2 硬质及硬质的钢板以及钢带的硬度,均按表 6 所 示。 表 6 硬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分解

2015-08-01发布2015-08-01实施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发布 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编制: 批准:

1.概述 博乐市中博水泥有限公司页岩矿于2016年8月1日进行了内部风险评价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工作的人员有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员工。在开始进行风险分析前,全体参加风险评价的人员都进行了学习,在基本掌握了风险评价的方法后,开展此项工作。风险分析完成后由总经理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审批。审批后,办公室组织从业人员人员进行了学习。 2.风险评价小组 危险源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盛文明 成员:王兆海、资军辉 3.工作职责 1、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2、按照危险源辨识依据进行分析、筛选、评定、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提出危险源监控措施以及产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填写《危险源登记表》。 3、负责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 4、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 5、根据评价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6、确定重大隐患,建立档案。 7、确定风险,对所属员工进行风险教育、培训的能力。 8、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回顾。

4.工作要求 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险评价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评价组成员要高度负责,积极开展工作,分步骤的抓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按时、按量完成。 5开采工艺及主要设备概况 5.1采剥工艺 采剥工艺流程:挖掘机采装→汽车运输至破碎站。 5.2主要设备 矿山主要设备见下表: 6.评价方法选择 6.1定性分析评价 本次危险辨识与评价选择“LEC”法进行评价。 6.2评价方法介绍 决定作业环境危险性(D)因素有三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为:D=L×E×C。 ⑴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形式划分为:实际上不可能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 部门:填表人:时间:年月日 序号 作业位置 (或区域) 作业活动 (内容) 危害 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害类别) 现有的控制措施 1 各岗位、办公室、 值班室 操作电气开关电器开关、插座破碎、电线老化失修触电部门自查、电工定期检查 2 卫生区域擦窗或清理卫生高处作业、窗体不牢固摔伤、玻璃割伤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高处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身体重心在室内。 3 电脑屏幕进行计算机操作长时间注视屏幕,对眼睛有害辐射注意自我保护,不能长时间操作电脑 4 安全检查、日常巡 检进入生产作业场 所 安全检查、厂区 巡查 容易遇到毒物、酸碱泄漏、高处摔伤、 带电设备易触电、落物砸伤等 中毒、灼烫、高 处坠落、触电摔 伤、砸伤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提高意识 5 上下班、外出办公 事 路途中 过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安全意识,易发 生车祸 车辆伤害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6 警卫室大门检查人员遵守交 通规则 例行检查时,易发生冲突人身伤害 严格执行交通管理规定,说话要礼 貌 7 硫酸生产系统干吸 岗位、转化岗位安 装抽负压系统 生产不正常二氧化硫气体容易泄漏,造成人员伤害灼伤、中毒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现有系统 内抽负压装置、生产异常时立即启 动系统内抽负压系统

8 油罐检查灭火器的完 好情况及消防设 施的完好情况 如遇加油时易产生火花,引发火灾事故火灾、爆炸 尽量减少,在加油时进行现场检 查,检查时必须采取避免产生静电 火花的设备及方法 9 吊装作业现场检查人员的安全 作业状态及设备 的完好情况 易发生起重吊装事故,物体打击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吊装物品 捆扎牢固,吊装臂下禁止站人,所 有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 10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 辆 指导车辆停放及 装卸危险化学品 司机不遵守公司规定,超速行驶,易发 生人身伤害,装卸作业时,装卸人员不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意识,劳 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规定。 车辆伤害、人员 受伤 严格执行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危险化学 品装卸规定,指导穿戴好劳保用 品,正确操作。 11 干吸、净化岗位取酸样或开关阀 门 稀酸容易泄露,造成人员伤害灼伤 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 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2 干吸、净化岗位擦拭电机设备接触高压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采用专用劳保防护用品 13 干吸、净化、转化 岗位 生产不正常,进 行岗位检修,进 入塔内作业 有毒气体泄露,容易中毒中毒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作业 时要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加强通 风 14 原料段各岗位岗位巡检运转设备、输送带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挤伤转动设备、输送带尾轮加防护装置,严格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接触转动部位禁止戴手套 15 行车上下行车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落爬梯设置防护栏杆,上下爬梯抓好扶手 16 行车行车检修容易发生高空坠落、触电事故高空坠落,挤伤, 触电 行车运动时大梁上不得站人,检修 电器时必须断电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708-88 责任编辑:华文来源:成都钢铁网 2008年06月22日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708-88本标准适用于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厚度为O.2~5mm的冷轧钢板和厚度不大于3mm的冷轧钢带。不适用于直接轧制宽度小于600mm的窄钢带。 1分类和代号 1.1按边缘状态分 切边 Q 不切边 BQ 1.2按轧制精度分 较高精度 A 普通精度 B 2定义 2.1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用大于600mm宽钢带剪切而成。 2.2钢带是指成卷交货,宽度不小于600mm的宽钢带。 3尺寸 3.1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宽度及钢板的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钢板和钢带的宽度也可为10mm倍数的任何倍尺,钢板长度为50mm倍数的任何倍尺。 3.3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尺寸的钢板和钢带。4尺寸允许偏差 4.1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4.1.1钢带焊缝处20mm范围内的厚度允许偏差,当钢带厚度≤1.5mm时,比表2规定值增加100%,当钢带厚度>1.5mm时,增加60%。 4.1.2钢带两端总长度30m内厚度偏差允许比表2规定值超出50%。

4.2宽度允许偏差 4.2.1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5.1钢板和钢带每米的不平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5.1.1表6所列的不平度适用于抗拉强度db下限不大于 的下限大于 485N/mm2(50 kgf/mm2)的钢板和钢带,对于抗拉强度σ b 485N/mm2(50kgf/mm2),但不大于585N/mm2(60kgf/mm2)的钢板和钢带不平度的最大值允许比表6规定值增加30%。对于抗拉强度吼的下限大于585N/mm2(60kgf/mm2)的钢板和钢带的不平度最大值允许比表6规定值提高50%。 5.2钢带的镰刀弯在每2m内不大于6mm,纵切钢带的镰刀弯每2m内不大于4mm。 5.3钢板应切成直角,切斜不得使钢板长度和宽度小于公称尺寸,并须保证订货公称尺寸的最小矩形。 5.4钢带应牢固地成卷,钢带卷的一侧塔形高度不得超过表7的规定。 5.4.1钢带卷的内径应在合同中注明。 5.5根据供需双方协商,钢板的同板差不得大于厚度公差之半。 6尺寸测量 6.1钢板厚度:在距离边部不小于40mm处测量。 6.2钢板厚度:在距离边缘不小于40mm处测量。 6.3钢板的不平度: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米尺进行测量,测量钢板与米尺之间的最大距离。 6.4 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将米尺紧靠钢板的凹侧边,测量从米尺到凹侧边的最大距离。 7重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