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JX8系列交流接触器概要

CJX8系列交流接触器概要

CJX8系列交流接触器概要
CJX8系列交流接触器概要

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

本标准采用GB14048.4-9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机电式接触电动机启动器》。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采用CJX8系列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该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至660V,电流至370A的电力系统和分断电路,并与T系列热继电器组成电磁启动器,以保护可能发生过载的电路。

2、引用标准

GB/T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T14048.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启动器。

GB156 额定电压

GB1.3-87 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762 电器设备额定电流

GB/T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2900.1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符号、代号

3.1本标准所用的符号所有的符号如下:

a Ith 额定发热电压

b Ie 额定工作电流

c I 接通电流

d Ic 分断电流

e Ue 额定工作电压

f Us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g Ui 额定绝缘电压

h Ur 分断后电源电压(恢复电压)

i cosφ功率因素

j T0.95 直流电流从零上升到95%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k f 震荡频率

l r 过震荡系数

m U 接通前电源电压

3.2本标准所做的使用类别代号如下:

A AC-3 鼠笼型号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分断

鼠笼型号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接制动与反向、点动

控制交流电磁铁负载

控制直流电磁铁负载

4产品型号、规格

4.1产品的型号和含义如下:(接触器型号)

常闭辅助触头数

常开辅助触头数

常闭主触头数

常开主触头数

基本规格代号用380V、AC-3

额定工作电流的数值表示

添生代号 E 表示线圈带经济电阻 C表示直流磁系统

交流接触器

4.2 基本参数

4.2.1 接触器的约定发热电流、额定绝缘电压、额定工作电流以

及额定控制功率

见表1

4.2.2 额定工作制

接触器适用于下述工作制

4.2.2.1 八小时工作制

八小时工作制是一个基本工作制,通常约定发热电流(Ith)就是以这种工作制确定的。

4.2.2.2 不间断工作制

此工作制为接触器的主触头保持闭和并载以一稳定电流超过八小时(几星期~几个月)也不分断。

4.2.2.3 断续周期工作制

接触器在本工作制下的负载周期为40%,在不同电压和不同使用类别下的操作频率见表2

4.2.3 使用类别

本标准使用类别主电器为AC-3、AC-4、辅助电路为AC-11、DC-11。任何其他使用类别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

4.2.4 控制电路

接触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的标准值为:

交流(50Hz)36、110、127、220、380V

直流:48、110、220V

其他要求作为特殊定货

对于控制电源电压的正确操作条件是,在控制电路通过最大电流时,控制电源电压值应不小于85%Us(详见7.2.2)亦不大于110%Us,开路控制电源电压不超过120%Us。

4.2.5 辅助电路

4.2.

5.1 本系列的辅助触头为电器上分开的触头元件。

4.2.

5.2 辅助电路的触头种类及基本参数见表3

4.2.

5.3 辅助触头数量

辅助触头在9、12、16和25上最多可有五对触头,(接触器有一对触头,上方加装四对CA7触头),30最多可装四常开或四常闭辅助触头其常开常闭数量由用户自选(最特殊的可选到八对常开,常闭数量最多为四对)。

4.2.

5.4 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

本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为 AC-11、DC-11,每种使用类别见表3所规定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的试验值来源表示其特性。

另外,辅助触头的电寿命实验,一般是选取在有代表性的额定电压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进行,例如,交流用380V,直流用220V。

4.3 型式和分类

4.3.1 按灭弧室结构方式:

a 封闭式自然灭弧产品型号为9、12、16、25;

b 铁磁片灭弧产品型号为30、37、45;

c 铁磁片灭弧产品型号为65、85、105、170、250、370。

4.3.2 按控制电路操作电压性质分:

a 交流操作

b 直流磁系统的直流操作

4.3.3 按结构布置形式分:

a “正装式”产品型式为9、12、16、25、30

b “倒装式”产品型式为37、45、65、85、105、170、250、

370

4.3.4 按极数分

9、16、25可分二极、三极或四极,其于都为三极。

4.4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

接触器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包括安全区域在内和其他一些

规定见图1~图7及表4。

5标志

5.1 铭牌

每个接触器上的字迹清楚而不易磨灭的铭牌,其上应载有以下内容:

a 制造厂的名字或商标;

b 产品型号、名称:

c 额定工作电压及相应使用类别下的额定电流(或额定工作功

率);

d 产品所符合的标准代号;

e 出厂日期或编号可标志在躯壳(或底座上)。

5.2 线圈标牌

接线器电压线圈的标牌应标明下列内容:

a 线圈代号(或产品型号);

b 线圈的电流种类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交流时注明频率数。

5.3 接线端标志

a 线圈接线端子的标志:接触器线圈的两个端子应标志为A1和

A2;

b 主电器接线端的标志:接触器主电器接触端标1、3、5、7与

之对应的出线端标2、4、6、8;

c 辅助触头接线端子的标志:每个接线端子均应用两位阿拉伯数字形表示其个位数为功能数,如1、2表示常闭,3、4表示常

开;十位数为序列数。属性相同触头元件的接线端子应用相同的序列数表示,如11、12具有同功能的触头元件应具有不同的序列数,如23、24和33、34。

6 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6.1 周围空气温度

6.1.1 上限值不超过+40℃;

6.1.2 下限值不低于-5℃,但接触器最低储存温度为-25℃;

6.1.3 二十四个小时内的平均值不超过+35℃。

6.2 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2000米。

6.3 大气条件

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高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温度;在最湿月的平均最低温度

不超过+25℃时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并应考虑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

6.4 污染等级

污染等级为3级。

6.5 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安装类别为Ⅲ类。

6.6 安装条件

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不大于±5o(接线标志1、3、5向上)7技术条件

7.1 结构要求

7.1.1 概述

接触器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材料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材料应适合专用要求,并能通过相应的试验,例如机械强度、着火危险、湿热试验等,特别是构成爬电距离的绝缘材料,要

测定其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其规定为:

绝缘材料组别Ⅰ:CTI>600

绝缘材料组别Ⅱ:600>CTI>175

绝缘材料组别Ⅲa: 400>CTI>175

绝缘材料组别Ⅲb: 175>CTI>100

7.1.2 接线端子

接线端应做成可以用螺钉来接导线,以保证持久的保持必要的接触压力,用来压紧导线,但又不会损坏导线,并应保证接触器导出的热量不致损坏外部连接导线的绝缘,同时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保证不允许导线位移,乃至有害于正常工作或降低给定安装类别的绝缘水平。

7.1.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7.1.3.1 电气间隙

接触器按安装类别Ⅲ类和污染等级所确定的电气间隙大于等于8mm,如接触器电气间隙小于8mm,则应按8.2.3的规定做

冲击耐压试验,电气间隙不适用于触头开距和受电弧作用的部

分。

7.1.3.2 爬电距离

接触器按污染等级3级、额定绝缘电压以及材料组别所确定的最小爬电距离见表所示,爬电距离适用于受电弧作用的部分。

7.1.4 温升

接触器按8.2.2 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所测得的各部件的温升、应超过表6所规定的极限值。

注:①测量部位应为触头与绝缘件相接触处,规定此部位的温升限制主触头温升引起相邻部件受到损害,允许温升是以所选用材料的绝缘等级来确定。并是周围空气年平均温度为

+20℃条件下推荐的。

②允许温值对应于周围空气年平均温度为+20℃条件下确

定的。对于预定组成电磁启动器的接触线圈的温升应留有一定余度。

7.2 性能要求

7.2.1 介电性能

接触器主电路、控制电路应能承受2500V 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

7.2.2 动作特性

接触器于周围空气温度在-5℃至+40℃之间和控制电源电压

为85%Us至110%Us范围内的任何电压下应可靠地闭合,其释放电

压既不应高于75%Us,也不应低于20%Us(交流)或10%Us(直流),释放电压下限值应是在触头已磨损的情况下测定。

7.2.3 湿热性能

接触器应能随交变湿热试验方法Db的考核,其试验严酷度采用6天的试验周期数,高温度为+40℃。

7.2.4 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

接触器应按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AC-4使用类别所规定的接通与分断的电流值见表7所示,此电流值用对称分量的有效值表示,其试验次数为接通100次、分断25次。

注:①I的最小值为1200A

②Ic的最小值为1000A

7.2.5 耐受过载电流能力

接触器应能承受由于起动和加速电动机至正常转速以过载

所造成的热应力。其考核条件:相当于AC-3类最大额定电流工作的8倍,通电时间为10S。

7.2.6 机械寿命

接触器的机械寿命用其需要维修更换机械零件前所能承受

的无载操作循环次数来表示。但正常的维护,包括8.2.8规定的更换触头是允许的,但是不调换触头的连续试验次数应超过AC-3电寿命次数。

本系列接触器的电寿命以相应于表8所列使用条件下,不需修理或更换零件的负载操作次数表示。本系列接触器所规定的电

寿命数值见表8。

7.2.8 辅助触头接通与分断

辅助触头的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的试验要求由表10查得。

注:通电时间应避免过分的触头发热,当等效电流超过Ith 时,通电时间可减少。

7.2.9 辅助触头的电寿命和机械寿命

辅助触头按表11的电寿命在交流额定工作电压380V,额定工作电流为1.2A时为100万次。

辅助触头的机械寿命为1000万次。

7.2.10辅助触头的额定熔断短路电流试验

当辅助触头被NT100-16A/660(660V)熔断器所保护时,应能承受额定熔断短路电流的考核,能满意地承受NT100-16A/660熔断器熔断时间的预期电流,其试验电流值为1000A(有效值),试验电压为1.1*380V,cosΦ为0.5~0.7

7.2.11 和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

7.2.11.1 保护形式

当接触器用短路保护电器NT100系列熔断器作为保护时,

对NT100熔断规范中规定的可进行短路保护的所有短路电

流值在熔断器分断时间内通过接触器的过电流可引起接触

器的损坏。

本标准采用C型保护型式,C型保护允许触头熔焊,并且可

以更换触头。

7.2.11.2 NT100系列熔断器的特性及和接触器的配合

NT100系列熔断器的特性数据为:

NT100分断电压:1.1*380V

极限分断电流: 100KA

cosΦ: 0.15±0.05

熔断器和接触器的配合见表12

7.2.11.3 试验电流

用以下两处试验电流进行试验

a 试验电流“q”,试验点预期短路电流为50KA;

b 试验电流“r”,试验点预期短路电流等被试接触器在

380V-AC-3使用类别时最大额定工作电流的30倍。

7.2.11.4 试验电路功率因素的确定,见表13。

7.2.12 噪声

接触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并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等于闭合状态,在距离产品前方0.4米处其噪声极限值为45dB(A)

8 试验

8.1 检验规则

8.1.1 检验和试验分类

接触器的检验和试验,分型式试验、定期试验、常规试验和特殊试验四种。

8.1.2 型式试验

接触器的型式试验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 当接触器的样品试制完成后;

b 当接触器转厂重复试制完成后;

c 当接触器的材料或工艺有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其性能

时则对型式试验的全部或部分试验项目进行考核

8.1.2.1型式试验规则

用做型式试验的接触器,必须是主要制造工艺齐全的正式试制样品,每个试验项目应不小于2台(机校寿命采用双三制或单八制考核,其判断合格的标准按8.2.8的有关规定),所有试验项目都能通过和所有承受试验的试品都合格,才被认为接触器型式试验合格,否则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甚至改进设计,工艺和工装等以重新进行型式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提请鉴定。

8.1.2.2 型式试验项目

a 按出厂抽样试验项目对试品进行测试(8.1.4.4a和b);

b 温升试验(7.1.4);

c 介电性能试验(7.2.1);

d 动作特性试验(7.2.2);

e 湿热试验(7.2.3);

f 额定过载电流能力试验(7.2.4);

g 耐受过载电流试验(7.2.5);

h 机械寿命试验(7.2.6)、(7.2.9);

i 电寿命试验(7.2.7);

j 辅助触头接通与分断能力、电寿命及额定熔断短路电流试验(7.2.8~7.2.10);

k 和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7.2.11);

l 电器间隙爬电距离测试(7.1.3);

m 噪声试验(7.2.12);

n 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4.4);

o 低湿环境适应性试验;

p 接线端子机械性能试验;

q 绝缘件的着火危险试验;

r 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的测定。

8.1.3 定期试验

对正式投入生产的接触器,应进行定期试验,定期试验的期限为:37型及以下等级每三年进行一次;45型以上等级每四年进行一次,但上述规定中的寿命试验周期允许延长一年。

8.1.3.1 定期试验规则

用做定期试验的接触器,必须从常规试验合格的或成批产品中任意抽取,每个试品项目不少于2台(机械寿命采用双三制或单八制试验),所有规定的项目都能通过和所有承受试验的试品都合格,才能认为接触器的定期试验合格,若在试验中仅遇一台一项不合格,则允许对该项目按原抽样数量加倍复试,若加倍复试中全部合格,则仍可认为定期试验通过;如仍出现一台不合格,则定期试

验不合格。

8.1.3.2 定期试验项目

a温升试验(第7.2.1),不包括接触器在连续周期工作制下的温升试验;

b 介电性能试验(第7.2.1);

c动作特性试验(第7.2.2);

d湿热试验(第7.2.3);

e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第7.2.4);

f 机械寿命试验(第7.2.6);

g 电寿命试验(第7.2.7,Ie>250A的AC-3电寿命除外,

以特殊试验处理);

h 辅助触头的通断能力试验(第7.2.8);

i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测试(第7.1.3);

j 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第4.4);

8.1.4 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分常规试验和出厂抽样试验二种。

8.1.4.1常规试验规则

常规试验为接触器为生产过程的后道工序,必须对每台产品

进行检验。

8.1.4.2 常规试验项目

a 按图样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检查接触器的装配质量、外观、

外形尺寸、铭牌和包装质量等与成套性有关的项目;

b 主触头的开距和超程;

c 动作特性

d 1s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2500V);

e 噪声检查(允许由专职人用耳听或用手摸测振动情况,对

有怀疑的产品必须用专用仪器复试)。

8.1.4.3 出厂抽样试验规则

出厂抽样试验按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正常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AQL1.5抽样方案进行抽样试验。如有不合格者必须进行返修合格。

8.1.4.4 出厂抽样试验项目

a按图样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检查接触器的装配质量、外观、铭牌和包装质量等与成套性有关的项目;

b 主触头的开距和超程;

c 动作特性;

d 1min工频耐压试验;

e噪声检查(允许由专职人用耳听或用手摸测振动情况,对有怀疑的产品必须用专用仪器复试);

f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目测,如有怀疑时,再进行量具测

量);

g 外形及安装尺寸。

8.1.5 特殊试验

由用户和制造厂取得协议而进行的试验,在定期试验中可不

进行该项目试验。

本标准中IE>250A接触器的“AC-3电寿命”作为特殊试验:

660V的“和短路保护电协调配合”,也列为特殊试验。

8.2 试验方法

8.2.1 总则

除非另有规定,每一试验均应在清洁的全新的电器上进行,全部试验必须在额定电源频率下进行。

接触器必须按6.6的规定安装的详细情况(包括导体的规格

等),应记载在试验报告上。

8.2.2 温升试验

8.2.2.1 主电路的温升试验

接触器应按6.6安装条件安装,并应保护接触免受不正常的外界加热或冷却影响温升试验,连接导体的选择见表14(其中

240mm2以下规格均为PVC电缆和铜线)试验导体的有关尺寸应记载在试验报告上。

其他的规定和试验方法按14048.4中8.2.3.3.4规定。

8.2.2.2 控制电磁铁线圈的温升试验

控制电磁铁线圈的温升试验应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

a 主电路通以约定发热电流Ith,线圈应持续施以额定控制电

压;

b 主电路无电源通过,在电源条件下与以上规定相同的情况下,

按表15所列数据进行操作,直至达到稳定温升。

线圈温升的测量,计算和有关的规定见14048.1中

8.2.3.3.2。

8.2.2.3 辅助电路的温升试验

辅助触头应能以约定发热电流Ith考虑到主电路、线圈与辅助电路之间热效应的相互影响,辅助电器的温升试验应在上述三者同时通电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导线的选择见表14的PVC铜线,其他试验方法与8.2.2.1相同。

试验结果判断,不超过表6的有关规定值。

8.2.3 介电性能试验

接触器的介电性能试验按GB/T14048.4中的8.2.3.4试验。8.2.4 动作特性试验

接触器的动作特性试验应在线圈于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达到热稳态情况下进行,并应注意释放电压亦是在线圈处于稳定温升下测定,而出厂试验是在常温下进行。

动作条件及动作范围试验,按GB/T140408中8.2.3.1和

8.2.3.2试验完成后必须将测得的吸合和释放电压的其全体数值

载于试验报告上

8.2.5 耐湿热性能试验

耐湿热试验按GB/T1408.4中8.1.4试验。

8.2.6 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

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的线路采用GB998中的图3和7.3的有关规定。而分断能力试验时的试验电压、电流允差为±5%,通

交流接触器接线控制图

交流接触器接线控制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接线示意图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图解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图解 第一、交流接触器在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中的应用 直接启动是低压电动机最基本的启动方式,应用范围很广,一般中小企业和农村的农副产品加工多使用这种启动方式。所谓低压电动机.通常是指额定电压为380V或660V的异步电动机。功率22kW及以下的电动机可采用直接启动方式,选用交流接触器作主开关,不推荐用胶盖开关合闸启动。那样安全性较差,曾发生过弧光烧人的事故。 电动机直接启动的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分别见图l和图2。 图1

图2 所谓一次电路,是电动机绕组工作电流经过的电路元件和导线:二次电路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辅助电路.二次电路的主要功能有控制、测量、信号和保护等。使电动机启动运行和停止运行的电路是二次电路的控制功能电路;电压、电流、功率及功率因数等电参数的测量显示是其测量功能;运行和停止指示灯、异常报警声响等是二次信号回路的电路元件:热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等元件可以实现电动机保护功能。下面具体分析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的工作过程。 图1中,三相电源的火线(相线)Ll、L2和L3接在隔离刀开关QS上端。QS 的作用是在检修时断开电源.使受检修电路与电源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FU是一次回路的保护用熔断器。准备启动电动机时,首先合上刀开关QS,之后如果交流接触器KM主触点闭合,则电动机得电运行:接触器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行。接触器触点闭合与否.则受二次电路控制。 图2中.FUl和FU2是二次熔断器. SBl是停止按钮.SB2是启动按钮.FH是热继电器的保护输出触点。按下SB2。交流接触器KMl的线圈得电,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运行。同时,接触器的辅助触点KMl-1也闭合。它使接触器线圈获得持续的工作电源,接触器的吸合状态得以保持。习惯上将辅助触点KMl一1称做自保(持)触点。 电动机运行中.若因故出现过流或短路等异常情况,热继电器FH(见图1)

正泰交流接触器

额定工作电流Ie:6A~630A 额定工作电压Ue:220V~690V 额定绝缘电压:690V(NXC-06M~100)、1000V(NXC-120~630)极数:3P、4P(仅NXC-06M~12M) 线圈控制方式:AC(NXC-06(M)~225)、DC(NXC-06M~12M)、 AC/DC(NXC-265~630) 安装方式:NXC-06M~100卡轨和螺钉安装、NXC-120~630螺钉安装● ● ● ● ● ● 概述 NXC 系列交流接触器 适用范围 ● ● 全新的NXC系列交流接触器,外观新颖,结构紧凑。主要用于频繁地起动和控制 交流电动机,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并可与适当的热过载继电器组成电磁起动器。符合标准 :GB 14048.1/IEC 60947-1、GB 14048.4/IEC 60947-4-1、GB 14048.5/ IEC 60947-5-1、GB 21518。主要参数 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型号说明 型号举例:NXC-12 220V 50Hz表示接触器在AC-3使用类别下,主电路电压为380V/400V时,其额定工作电流为12A的交流接触器,每个接触器本体均自带1常开和1常闭的辅助触头,线圈控制电压为220V交流,频率50Hz。 /N:可逆接触器 06、09、1216、18、22、25、32、38、40、50、6575、85、100120、160、185225、265、330400、500、630 、NXC系列交流接触器 NXC 系列交流接触器 24V、36V、48V、110V、127V、220V、380V、415V (AC:06A~225A ;AC/DC:265A~630A) 50Hz、60Hz、50/60Hz NXC系列迷你型3极交流接触器 NXC系列迷你型4极交流接触器 50Hz、60Hz、50/60Hz /Z:直流控制线圈 /N:可逆接触器 06M 09M 12M 10:一常开 01:一常闭 交流:24V、36V、48V、110V、127V、220V、380V、415V 直流:24V、 48V、 110V、 220V /22:二常开二常闭主触头/4:四常开主触头 /Z:直流控制线圈 /N:可逆接触器 06M 09M 12M 交流:24V、36V、48V、110V、127V、220V、380V、415V、直流:24V、 48V、 110V、 220V 50Hz、60Hz、50/60Hz 注:06A-100A规格产品自带1常开加1常闭辅助触头;120A-630A规格产品自带2常开加2常闭辅助触头。

教你认识交流接触器

教你认识交流接触器

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如图l所示为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交流接触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图1 CJ10-20型交流接触器

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 簧 5一线圈 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 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 (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

壳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二)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及基本参数 1.交流接触器的分类 交流接触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按主触点极数分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接触器。单极接触器主要用于单相负荷,如照明负荷、焊机等,在电动机能耗制动中也可采用;双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回路中,起动时用于短接起动绕组;三极接触器用于三相负荷,例如在电动机的控制及其它场合,使用最为广泛;四极接触器主要用于三相四线制的照明线路,也可用来控制双回路电动机负载;五极交流接触器用来组成自耦补偿起动器或控制双笼型电动机,以变换绕组接法。 ②按灭弧介质分可分为空气式接触器、真空式接触器等。依靠空气绝缘的接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接触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额定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40A的空调压缩机中电动机负载的控制,也可用于控制其它家用电负载如电热器(IEC 使用类别AC-7a)、电动机(IEC使用类别AC-7b)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2900.18-1992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4026-2004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 GB/T4207-2003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 的测定方法 GB/T4942-2001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 试验 GB/T5169.10-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方法导则 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1404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和电动机启动器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

. '.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啊 1 电动机在启动的时候,其启动电流很大,一般电机应当在5-7倍,小容量电机的启动电流更大。而断开电机时,由于电机是感性负荷,在断开瞬间会在开关触头两端感应出比较高的电压,从而击穿触头间的空气隙,形成电弧。因此,控制开断电机的电器一定应当具备耐受启动电流冲击及熄灭断开时电弧的能力。所以选择了用接触器或者空气开关这种带有上述能力的电器来控制开断电机; 2 控制用的继电器结点不具备上述功能,所以要用该继电器结点启动接触器,用接触器的结点控制电机; 3 接触器可以在就地操作,将其与按钮等元件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磁力启动器”,在90年代前使用很广泛,现在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就地控制就少了。在自动化程度高的地方,由于接触器价格低且可靠,被用来作为电机起停的最终执行元件; 4 200KW以上的大型电机也有用空气开关控制的,这在大型工业企业中常常应用,因为在这个容量等级,接触 器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5 最重要的是:接触器被要求能够满足30万次的合-开操作,能够满足频繁起停电器回路的元件寿命要求。 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新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老国标是KA。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少数使用交流供电。所以是不能用中间继电器直接接电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叫“中间”继电器 使用接触器是因为需要频繁的启停电动机,实际上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也可以实现电机电源的通断,可以不用接触器,但是断路器的比较昂贵维修麻烦,如果在农村对于小型的电机,可以直接使用刀闸开关,对于比较大的电机,接触器有比较好的灭弧性能,是启停电机的必备之选。 QS-指令开关 FU-保险丝 KM-交流接触器 KA-中间继电器 Ki-过流(欠流)继电器 KT-热继电器 SB-按钮开关 SQ-行程开关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式以及接线图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式以及接线图 2016-10-18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动作,主触点闭合,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 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辅助常开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源。 交流接触器是只能用在交流线路中的,倘若硬要把交流接触器接在直流上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烧毁线路严重以至烧毁设备。

交流接触器主要组成部分 (1) 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 (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 (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 (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交流接触器接线方式 接触器上面都有标注(以实际为准) 1L 3L 5L对应2T 4T 6T 是接主触点 对应的线圈有接线柱A1 A2 还有辅助触点对应接就可以 13、14表示这个接触器的辅助触点,NO表示为常开,也就是没通电的情况下13、14是断开的,通电后13、14是闭合的。放在控制电路部分用来自锁(并联在启动按钮上),达到连续运行的目的。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 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2、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意外,应先将电动机的接线断开。 故障现象预处理; 1、不启动;原因之一,检查控制保险FU是否断路,热继电器FR接点是否用错或接触不良,SB1按钮的常闭接点是否不良。原因之二按纽互锁的接线有误。

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线控制图

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线控制图

作者: 日期: 2

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线控制图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 , 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 L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 连接。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图文讲解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图文讲解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 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2、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意外,应先将电动机的接线断开。故障现象预处理;

1、不启动;原因之一,检查控制保险FU是否断路,热继电器FR接点是否用错或接触不良,SB1按钮的常闭接点是否不良。原因之二按纽互锁的接线有误。 2、起动时接触器“叭哒”就不吸了;这是因为接触器的常闭接点互锁接线有错,将互锁接点接成了自己锁自己了,起动时常闭接点是通的接触器线圈的电吸合,接触器吸合后常闭接点又断开,接触器线圈又断电释放,释放常闭接点又接通接触器又吸合,接点又断开,所以会出现“叭哒”接触器不吸合的现象。 3、不能够自锁一抬手接触器就断开,这是因为自锁接点接线有误。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这样当按下SB2时只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1一灭弧罩 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 3一主触点 4一反作用弹簧5一线圈 6一短路环 7一静铁心 8一弹簧 9一动铁心 10一辅助常开触点 11一辅助常闭触点 (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 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 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 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 外壳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二)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及基本参数 1.交流接触器的分类 交流接触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按主触点极数分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接触器。单极接触器主要用于单相负荷,如照明负荷、焊机等,在电动机能耗制动中也可采用;双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回路中,起动时用于短接起动绕组;三极接触器用于三相负荷,例如在电动机的控制及其它场合,使用最为广泛;四极接触器主要用于三相四线制的照明线路,也可用来控制双回路电动机负载;五极交流接触器用来组成自耦补偿起动器或控制双笼型电动机,以变换绕组接法。 ②按灭弧介质分可分为空气式接触器、真空式接触器等。依靠空气绝缘的接触器用于一般负载,而采用真空绝缘的接触器常用在煤矿、石油、化工企业及电压在660V和1140V等一些特殊的场合。 ③按有无触点分可分为有触点接触器和无触点接触器。常见的接触器多为有触点接触器,而无触点接触器属于电子技术应用的产物,一般采用晶闸管作为回路的通断元件。由于可控硅导通时所需的触发电压很小,而且回路通断时无火花产生,因而可用于高操作频率的设备和易燃、易爆、无噪声的场合。 2.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指主触点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负载的额定电压。一只接触器常规定几个额定电压,同时列出相应的额定电流或控制功率。通常,最大工作电压即为额定电压。常用的额定电压值为220V、380V、660V等。 (2)额定电流接触器触点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的电流值。380V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中,额定工作电流可近似等于控制功率的两倍。常用额定电流等级为5A、10A、20A、40A、60A、100A、150A、250A、400A、600A。 (3)通断能力可分为最大接通电流和最大分断电流。最大接通电流是指触点闭合时不会造成触点熔焊时的最大电流值;最大分断电流是指触点断开时能可靠灭弧的最大电流。一般通断能力是额定电流的5~10倍。当然,这一数值与开断电路的电压等级有关,电压越高,通断能力越小。 (4)动作值可分为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吸合电压是指接触器吸合前,缓慢增加吸合线圈两端的电压,接触器可以吸合时的最小电压。释放电压是指接触器吸合后,缓慢降低吸合线圈的电压,接触器释放时的最大电压。一般规定,吸合电压不低于线圈额定电压的85%,释放电压不高于线圈额定电压的70% (5)吸引线圈额定电压接触器正常工作时,吸引线圈上所加的电压值。一般

无触点交流接触器标准

Q/HD002-2010 西安航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JT系列无触点交流接触器 审核: 批准: 2010年06月28日发布2010年07月01 日实施 西安航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JT系列无触点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命名、基本技术参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储存运输等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JT系列无触电交流接触器。无触电交流接触器在交流频率50Hz、额 定电压220V AC/380V AC自动控制电路中起开关作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双方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条款除外)。 GJB-1515A-2001 固态继电器总规范 GB/T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T14048.5-2001 低压开关设备的控制设备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 即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GB/T2423.1-2007 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 GB/T2423.2-2008 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 GB/T2423.3-2006 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b: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2423.10-2008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Fc和导则:振动GB/T2900.18-1992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828.1-2003 技术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GBT140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机起动器 3.术语 本标准除引用上述文件的有关术语外,其未规定的术语及定义参见以下标准: GB/T14048.4-2006 GJB1515A-2001 4.产品命名及规格 J T 00X F 220V X0A/380V 主称代号外型符号产品序号输入电压输出电流电压 5.主要技术参数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式以及接线图

交流接触器的接线方式以及接线图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动作,主触点闭合,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 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辅助常开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源。 交流接触器是只能用在交流线路中的,倘若硬要把交流接触器接在直 流上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烧毁线路严重以至烧毁设备。 交流接触器主要组成部分 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 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 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 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交流接触器接线方式 接触器上面都有标注(以实际为准) 1L 3L 5L对应2T 4T 6T 是接主触点 对应的线圈有接线柱A1 A2 还有辅助触点对应接就可以

13、14表示这个接触器的辅助触点,NO表示为常开,也就是没通电的情况下13、14是断开的,通电后13、14是闭合的。放在控制电路部分用来自锁(并联在启动按钮上),达到连续运行的目的。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 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2、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意外,应先将电动机的接线断开。 故障现象预处理: ① 不启动;原因之一,检查控制保险FU是否断路,热继电器FR接点是否用错或接触不良,SB1按钮的常闭接点是否不良。原因之二按纽互锁的接线有误。 ② 起动时接触器“叭哒”就不吸了;这是因为接触器的常闭接点互锁接线有错,将互锁接点接成了自己锁自己了,起动时常闭接点是通的接触器线圈的电吸合接触器吸合后常闭接点又断开,接触器线圈又断电释放,释放常闭接点又接通接触器又吸合,接点又断开,所以会出现“叭哒”接触器不吸合的现象。 ③ 不能够自锁一抬手接触器就断开,这是因为自锁接点接线有误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 1、正向启动: ① 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线控制图

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线控制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支教工作计划 交流接触器企业标准

支教工作计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接触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额定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40A的空调压缩机中电动机负载的控制,也可用于控制其它家用电负载如电热器(IEC使用类别AC-7a)、电动机(IEC 使用类别AC-7b)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900.18-1992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4026-2004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通则 GB/T4207-2003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4942-2001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GB/T5169.10-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方法导则 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1404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和电动机启动器 GB14048.5-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GB1453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ARI780/790-1997 DEFINITE PURPOSE AND LIMITED DUTY DEFINITE PURPOSE MAGNETIC CONTACTORS (未查找到此标准) QJ/MK01.003-2000a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货检验 QJ/MK01.013-2006 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技术标准(RoHS指令) QJ/MK08.010 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性试验导则 3定义、符号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交流接触器介绍

交流接触器的介绍 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工作是接通和断开用电器的电路。之所以用两种触头是为了减少因通断瞬间产生电弧的损害,延长主触头的寿命。辅助触头更换比较容易,价格也便宜。(主辅触头分别动作的时间差及小,故不会影响用电器工作。 如:吸合时,辅助触头先吸合通过小电流,主触头吸合时就不会产生较大的电弧了。断开时主触头先断开,这时辅助触头还有电流流过,在主辅头断开时就不会有产生较大的电弧了。 1、交流的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2、交流的选择: (1)持续运行的设备。接触器按67-75%算.即100A的交流,只能控制最大额定电流是67-75A以下的设备。 (2)间断运行的设备。按80%算.即100A的交流接触器,只能控制最大额定电流是80A以下的设备。 (3)反复短时工作的设备。接触器按116-120%算。即100A的交流接触器,只能控制最大额定电流是116-120A以下的设备。 3、交流接触器的接法: 一:一般三相一共有8个点,三路输入,三路输出,还有是控制点两个。输出和输入是对应的,很容易能看出来。如果要加自锁的话,则还需要从输出点的一个端子将线接到控制点上面。 二:首先应该知道交流接触器的原理。他是用外界电源来加在线圈上,产生电磁场。加电吸合,断电后接触点就断开。知道原理后,你应该弄清楚外加电源的接点,也就是线圈的两个接点,一般在接触器的下部,并且各在一边。其他的几路输入和输出一般在上部,一看就知道。还要注意外加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20V或380V),一般都标得有。并且注意接触点是常闭还是常开。如果有自锁控制,根据原理理一下线路就可以了。 4、交流的基本分类 交流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永磁式和真空式三种。

交流接触器的应用

交流接触器的应用 [作者:吕骞转贴自:中国电器论坛点击数:5521 更新时间: 2003-11-22 文章录入:华瑞] 1 用途的分类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 接触器按被控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和真空式两种。 2 型号说明 (1)以上型号为标准型号,近年来,新开发了B系列交流接触器,其型号为BXX。 (2)电磁式交流接触器型号为CJ。真空式交流接触器型号为CZ。 3 电磁式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 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灭弧系统及其它部分组成。 ①电磁系统:电磁系统包括电磁线圈和铁心,是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它带动触点的闭合与断开。 ②触点系统: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部分,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的作用是接通和分断主回路,控制较大的电流,而辅助触点是在控制回路中,以满足各种控制方式的要求。 ③灭弧系统:灭弧装置用来保证触点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弧可靠的熄灭,减少电弧对触点的损伤。为了迅速熄灭断开时的电弧,通常接触器都装有灭弧装置,一般采用半封式纵缝陶土灭弧罩,并配有强磁吹弧回路。 ④其它部分:有绝缘外壳、弹簧、短路环、传动机构等。 (2)工作原理:

当接触器电磁线圈不通电时,弹簧的反作用力和衔铁芯的自重使主触点保持断开位置。当电磁线圈通过控制回路接通控制电压(一般为额定电压)时,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向静铁心,带动主触点闭合,接通电路,辅助接点随之动作。 4 交流接触器的选用与运行维护 (1)选用: ①主回路触点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被控设备的额定电流,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还应考虑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为了防止频繁操作的接触器主触点烧蚀,频繁动作的接触器额定电流可降低使用。 ②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额定电压有36V、110V、220V、380V等,电磁线圈允许在额定电压的80%~105%范围内使用。 (2)运行维护:①运行中检查项目:1)通过的负荷电流是否在接触器额定值之内; 2)接触器的分合信号指示是否与电路状态相符; 3)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因接触不良而发出放电声; 4)电磁线圈有无过热现象,电磁铁的短路环有无异常。 5)灭弧罩有无松动和损伤情况; 6)辅助触点有无烧损情况; 7)传动部分有无损伤; 8)周围运行环境有无不利运行的因素,如振动过大、通风不良、尘埃过多等。 ②维护: 在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工作时,应一并对接触器进行维护工作。 1)外部维护: a.清扫外部灰尘;

交流接触器实物接线图

描述:交流接触器实物接线图图片:

描述:交流接触器实物接线图图片: 交流接触器实物接线图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 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2、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意外,应先将电动机的接线断开。 故障现象预处理; 1、不启动;原因之一,检查控制保险FU是否断路,热继电器FR接点是否用错或接触不良,SB1按钮的常闭接点是否不良。原因之二按纽互锁的接线有误。 2、起动时接触器“叭哒”就不吸了;这是因为接触器的常闭接点互锁接线有错,将互锁接点接成了自己锁自己了,起动时常闭接点是通的接触器线圈的电吸合,接触器吸合后常闭接点又断开,接触器线圈又断电释放,释放常闭接点又接通接触器又吸合,接点又断开,所以会出现“叭哒”接触器不吸合的现象。 3、不能够自锁一抬手接触器就断开,这是因为自锁接点接线有误。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 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电动机正反转)

交流接触器接线图(电动机正反转)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接线示意图

单片机控制交流接触器

单片机控制交流接触器 PIC16F877A 型单片机控制普通继电器》控制交流接触器。该过程的思路是:单片机给普通继电器一个控制信号,把普通继电器当做一个开关使用,然 后接交流接触器。电路原理图如图1 所示:图1 说明:图1 的电路在仿真环境下毫无影响。实际电路当中只要继电器不接交流接触器单片机就不会出现复位的怪异现象,而且不论是接~220V 电灯还是 ~220V 电机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只要接上交流接触器单片机就会复位。其中交流接触器的接法如图2: 图2 在该过程中想到的解决办法。分析:由于是控制端的强电对单片机系统有影响因此一直是在信号的传递方面想办法,试着用光耦进行光电隔离但是不行还 会出现单片机复位现象。试着用MAC97A6 晶闸管代替继电器但是没有成功。最后在普通继电器线圈两端接了一个陶瓷电容如图3,然后出现了不管什么负 载电灯、220V 电机、交流接触器,或者什么都不接都会出现单片机复位的现象。因此可以判断,单片机出现复位现象是因为来自交流接触器对单片机供电 系统的影响。解决的方法有:1、电源采用抗干扰措施,和输出隔离。也就是 在这里,普通继电器的供电和单片机的供电应该隔离。2、因为接触器释放时,线圈产生的高压反电动势会干扰系统。解决的办法是在接触器上的线圈两端串 联电容和电阻串联,电阻根据接触器线圈来决定,消除这个干扰。采取这种办法,电容采用的是104 250V 陶瓷电容、电阻采用的是2W 200 欧姆电阻。3、接触器触点火花干扰,接触器安装RC 滤波器,接触器对应有相应的直接卡在 接触器上的专用滤波器。因此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两端采取了灭弧措施,电阻 采用2W 200 欧姆的阻值,电容采用104 250V 陶瓷电容,电容耐压尽量大。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