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1)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1)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1)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1)

P值: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 值反应结果真实程度,一般以P ≤ 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认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其含义是样本间的差异由抽样误差所致的概率等于或小于0.05 或0.01。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际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也称为小概率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原则、对照的原则、重复的原则。

频数表制作步骤以及频数分布表的用途1、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求极差(range)。

2、确定分组数和组距。组距=极差/组数。

3、确定组段。第一组段包括要最小值。最后组段包括最大值并写出其上限值。

4、划记。

5、统计各组段的频数。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正态分布的特征: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频数分布由υ、σ完全决定。

(1) υ是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描述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正态分布以 x =υ为对

称轴,左右完全对称。正态分布的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均等于υ。

(2) σ描述正态分布资料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σ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σ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σ也称为是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σ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σ越小,曲

线越瘦高。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95%=±1.96 S 。 99%= ±2.58 S t分布的图形特征

1.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

2.t分布是一簇曲线,其形态变化与n

(确切地说与自由度ν)大小有关。自

由度ν越小,t分布曲线越低平;自由

度ν越大,t分布曲线越接近标准正态

分布(u分布)曲线。

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有以下特

点:①都是单峰、对称分布;②t 分布

峰值较低,而尾部较高;③随自由度增

大,t 分布趋近与标准正态分布;当ν

趋向∞,t 分布的极限分布是标准正态

分布。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不同点(简答)

1.从意义和用途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

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

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按

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

围。可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总体

参数只有一个。参考值范围用于估计变

量值的分布范围,变量值可能很多甚至

无限。

2.从计算公式看

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

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

是:

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

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

的t界值。

t检验的应用条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

独立的正态总体且各总体方差齐。

t检验的类型:单样本t检验,独立t

检验,配对t检验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

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

(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

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

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

也属于此类设计。

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受试

对象按一定条件匹配成对,再随机分配

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

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

理凶素。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H0和H1

的关系是互相对立的,如果拒绝H0,就

要接受H1.根据备择假设不同,假设检验

有单、双侧检验两种。检验水准用α表

示,通常取0.05或0.10.检验水准说明

了该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2.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类型选择适合的

检验方法:是指参数检验方法,有u检

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三种,对应于不同

的检验公式。对双样本资料,要注意区

分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的资料类型。如

果资料里有"配成对子"字样,或者是对

同一对象用两种方法来处理,一般就可

以判定是配对设计资料。

3.确定P值并作出统计结论

u检验得到的是u统计量或称u值,t检

验得到的是t统计量或称t值。方差分

析得到的是F统计量或称F值。

为什么等级资料不可用方差分析?资料

不相互独立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资料的设

计类型,即变异的不同来源将全部观察

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SS)和自由度分

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外,

其余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

用(或某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以解

释,如各组均数的变异SS 组间可由处理

因素的作用加以解释。通过各变异来源

的均方与误差均方比值的大小,借助 F

分布作出统计推断,判断各因素对各组

均数有无影响。

应用条件

(1)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且来自正态分布总体。(2)各样本的总

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

(homoscedasticity)。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率(强度相对数,频率相对数)、构成比、

相对比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题六

条)

⑴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⑵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⑶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⑷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⑸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

⑹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检验。

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

要比较两个总率时,发现两组资料的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构成等)存在明显不同,而且影响到了总率的结果,这时就不宜再直接比较总率,而应考虑采用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调整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二、直接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

当已知所比较资料各组率Pi,可选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

三、间接标准化死亡比的计算方法

当所比较的资料已知各自某现象总发生数r及各分组观察单位数时,宜采用间接法计算标化率。

非参数统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简答)1.特点

(1)样本所来自的总体的分布形式为任何形式,甚至是未知的,都能适用。(2)收集资料方便,可用“等级”或“符号”来评定观察结果。

(3)多数非参数方法比较简便,易于理解和掌握。

(4)缺点是损失信息量,适用于参数统计法的资料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将降低检验效能。

2.适用范围

(1)等级资料。

(2)偏态分布资料。当观察资料呈偏态或极度偏态分布而又未作变量变换,或虽经变量变换仍未达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时,宜用非参数检验。

(3)各组离散程度相差悬殊,即方差明显不齐,且不能变换达到齐性。

(4)个别数据偏离过大,或资料为单侧或双侧没有上限或下限值。(5)分布类型不明。

(6)初步分析。有些医学资料由于统计

工作量大,可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

初步分析,挑选其中有意义者再进一步

分析(包括参数统计内容)。

(7)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从几个总体

所获得的数据,往往难以对其原有总体

分布作出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可用非参

数统计方法。

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简答)

非参数统计与传统的参数统计相比,有

以下优点:

1、非参数统计方法要求的假定条件比较

少,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2、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要求的运算比较

简单,可以迅速完成计算取得结果,因

而比较节约时间。

3、大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在直观上比较

容易理解,不需要太多的数学基础知识

和统计学知识。

4、大多数非参数统计方法可用来分析如

象由等级构成的数据资料,而对计量水

准较低的数据资料,参数统计方法却不

适用。

5、当推论多达3个以上时,非参数统计

方法尤具优越性。

但非参数统计方法也有以下缺点:

1、由于方法简单,用的计量水准较低,

因此,如果能与参数统计方法同时使用

时,就不如参数统计方法敏感。若为追

求简单而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其检验

功效就要差些。这就是说,在给定的显

著性水平下进行检验时,非参数统计方

法与参数统计方法相比,第Ⅱ类错误的

概率β要大些。

2、对于大样本,如不采用适当的近似,

计算可能变得十分复杂。

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简答)

(1)假设:H0:差值总体中位数Md=0

H1:Md≠0

α =0.05

(2)求差值

(3)编秩次:依差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

秩次。编秩次时遇差数等于 0,舍去不

计,同时样本例数减1;遇绝对值相等差

数,符号相同顺次编秩次,符号相反取

平均秩次,且符号相反。

(4)求秩和并确定检验统计量:分别求出

正负秩次之和,正秩和以 T+表示,负秩

和的绝对值以T-表示。T+及T-之和应等

于 n(n+1)/2,任取T+(或 T-)作检验统

计量T 。

(5)确定 P 值和作出推断结论:当 n≤

50 时,查 T 界值表,得出 P值。若检

验统计量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其 P

值大于表上方相应概率水平;若 T值在

上、下界值上若范围外,其 P值小于表

上方相应概率水平。

线性相关系数(名解)

线性相关系数:表示两个变数线性相关

方向及程度的统计数或参数。又叫直线

相关系数,简称相关系数。,|R|的极值为

1,|R|越大(接近1),则直线关系越好。

线性相关系数取值范围(填空)

-1≤r≤1

样本相关系数 r的假设检验(填空题)

(1)r 界值表法;(2)t检验法。

线性相关或回归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简

答)

⑴作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时要有实际意

义,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种现象作回归、

相关分析,必须对两种现象间的内在联

系有所认识。

⑵在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前,应

绘制散点图。但观察点的分布有直线趋

势时,才适宜作回归、相关分析。如果

散点图呈明显曲线趋势,应使之直线化

再行分析。散点图还能提示资料有无可

疑异常点。

⑶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范围一般以自变

量的取值范围为限。若无充分理由证明

超过自变量取值范围外还是直线,应避

免外延。

⑷双变量的小样本经 t 检验只能推断

两变量间有无直线关系,而不能推断相

关的紧密程度,要推断相关的紧密程度,

样本含量必须很大。

⑸相关或回归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也可能是伴随关系,有相关或回归关系

不能证明事物间确有内在联系。

秩相关的应用适用范围(简答)

秩相关,又称等级相关(rank correlation),是用双变量等级数据作直线相关分析,适用于下列资料:

⒈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而不宜作积差相关分析;

⒉总体分布型未知;

⒊用等级表示的原始数据。

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区别:

1.意义:相关反映两变量的相互关系,即在两个变量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引起另一个的变化,是一种双向变化的关系。回归是反映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一个变量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2.应用:研究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用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用回归分析。

3.研究性质:相关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看两个变量是否有关,关系是否密切,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回归是对两个变量做定量描述,研究两个变量的数量关系,已知一个变量值可以预测出另一个变量值,可以得到定量结果。

4.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 :r与b的绝对值反映的意义不同。r的绝对值越大,散点图中的点越趋向于一条直线,表明两变量的关系越密切,相关程度越高。b的绝对值越大,回归直线越陡,说明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就越大。反之也是一样。联系:

1. r与b值可相互换算;

2. r与b正负号一致;

3. r与b的假设检验等价;

4. 回归可解释相关。相关系数的平方r2(又称决定系数)是回归平方和与总的离均差平方和之比,故回归平方和是引入相关变量后总平方和减少的部分。

回归系数的估计原则: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原则(填空)

应用直线回归时的注意事项:

1.作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不能把毫无关联的两种现象作回归分析,必须对两种现象间的内在联系有所认识。

2.在进行直线回归分析之前,应绘制散点图,当观察点的分布有直线趋势时,才适宜作直线回归分析,散点图还能提示资料有无异常点。异常点的存在往往对方程中的系数(a、b)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对异常点进行复查。

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后,要对系数进行假设检验,以确定回归方程有无意义。

4.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限,避免外延。获得自变量值的手段也应与建立方程时相同。否则会产生较大偏差。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医学统计学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a、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b、健康统计(医 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c、卫生服务统计(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中的统计问题)。 2、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 3、医学统计资料主要四个方面:统计报表、报告卡(单)、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研究或实验。 4、观察单位:是获得数据的最小单位,观察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可以是人、标本、家庭、国 家等。 5、变异:是指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6、变量: 观察单位的某种特征,称为变量。a、数值变量(定量变量)b、分类变量(定型变量或字符变量)。 7、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的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的某种变量的集合。 8、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就构成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9、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度,通常以符号P表示。 10、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数分布就是观察值在所取得范围内分布的情况。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频数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型频数、正偏态分布型频数,负偏态分布型频数。 3、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指标使用条件计算公式 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的数值变量资料 几何均数①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经 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 资料;②等比级数资料,即 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 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 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 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 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 料。为奇数 , 为偶数, 4、离散型趋势指标: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指标计算公式主要优缺点 极差R=Xmax-Xmin 计算简单,便于理解;只考虑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不能反映 组内其它观察值的变异度,不稳定,受样本量影响很大。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基础理论和上机考试模拟复习题答案解析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模拟题A卷 1.测得10例某指标值治疗前后情况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疗前76 64 60 62 72 68 62 66 70 60 治疗后74 62 64 58 68 70 56 60 66 56 1.用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表: 例数均数标准差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前-后)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t=2.512 P=0.0332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2.上题资料,用非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面空格。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s=19.5 P=0.0547 统计结论:P>0.05,不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3.测得10例正常儿童身高(cm)和体重(kg)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X)120 133 126 130 121 122 131 128 110 124 体重(Y)20 27 23 25 25 18 22 25 15 22 (1)求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并作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r =0.81211 H0:p=0 H1:p≠0 P= 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存在正相关。 (2)求身高推算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并作显著性检验。 直线回归方程:y=-32.964+0.443*x H0:β=0 H1:β≠0 P=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三.10名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测定尿氟(mg/L)排出量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前 1.7 1.6 1.4 2.3 1.9 0.8 1.4 2.0 1.6 1.1 工后 2.7 3.1 3.2 2.1 2.7 2.4 2.6 2.4 2.3 1.4 1.计算工后比工前尿氟排出量增加值的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和中位数。 均数0.91,标准差0.635,标准误 0.201,变异系数 69.78,中位数 0.900 2.检验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H0: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1: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量t=4.532 P=0.0014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 1.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群体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生活方式的四大干预技术: 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 需求管理的策略: 1.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 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 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五大特点: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 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的八大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10个 选择20个 填空题20个 简答4-5个 讨论分析1-2题 计算1-2题 绪论 2选1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2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试题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 时间:2014-12-15 共4题,共100分 1.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见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表1:20例男性尸解时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左肾(克)右肾(克) 1 170 150 2 155 145 3 140 105 4 11 5 100 5 235 222 6 125 115 7 130 120 8 145 105 9 105 125 10 145 135 11 155 150 12 110 125 13 140 150 14 145 140 15 120 90 16 130 120 17 105 100 18 95 100 19 100 90 20 105 125 2. 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

表2 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0.5 U 1 U 2 U 3 U 36.8 40.0 32.9 33.0 34.4 35.5 37.9 30.7 34.3 36.7 30.5 35.3 35.7 39.3 31.1 32.3 33.2 40.1 34.7 37.4 31.1 36.8 37.6 39.1 34.3 33.4 40.2 33.5 29.8 38.3 38.1 36.6 35.4 38.4 32.4 32.0 31.2 39.8 35.6 33.8 3. 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4. 某省卫生防疫站对八个城市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并对大气中苯并(a)芘进行监测,结果如下,试检验两者有无相关? 表4 八个城市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和大气中苯并(a)芘浓度城市编号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苯并(a)芘(μg/100m3) 1 5.600.05 2 18.50 1.17 3 16.23 1.05 4 11.400.10 5 13.800.75 6 8.130.50 7 18.000.65 8 12.10 1.20

医学统计学考试(详细)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科学。 2.统计工作的步骤:(1)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或者分三步:(1)研究设计(2)资料分析(3)结论。 3.定量资料:又称为数值变量资料,特点:(1)各观察值之间有量的差别;(2)数据间有连续性。它是指变量的取值不止是可列个,而是可取某区间[a,b],(-oo,oo) 上的一切值。 4.定性资料:又称为分类资料、分类变量资料(包括二项分类、多项分类资料),特点:(1)各观察值之间有质的差别;(2)数据间有离散性。它是指变量的取值有 限的,至多是可列多个。附:无序分类:二项分类、多项分类 5.等级资料:又称为半定量资料,有序分类,指各类之间有程度的差别。特点:()各观察单位间或者相同,或者存在质的差别;(2)各等级间只有顺序,而无数值 大小,故等级之间不可度量。 6.个体individual:即每个观察单位。 7.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8.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样本包含的观察单位数称为样本含量或样本大小。 9.参数parameters:描述某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等。特点:参数是未知的,固有的,不变的! 10.统计量:描述某样本特征的的统计指标称为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特点:统计量是已知的,变化的,有误差的! 11.概率probability: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它的大小界于0和1之间。 12.随机事件:(1)可重复性: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2)随机性:出现两种机两种以上结果;(3)偶然性:实验前不能肯定将出现哪种结果。 13.频率的稳定性: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频率的这一特性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14.概率的统计定义:频率的稳定性充分说明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客观属性,因而是可以被认识和度量的。这个常数p就称为事件A出现的概 率(probability),记作P(A) 或P。这一定义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它是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容易看出,频率为一变量,是样本统计量,而概率为常数,是一总体参数。实践中,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可以近似地将频率作为概率的一个估计。 15.小概率原理: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通常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 发生,此即为小概率原理。 16.同质(homogeneity):性质相同的事物称为同质的。 17.变异(variation):同质的事物内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重复测量间的差别称为变异。 18.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interval)又称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由于正常人的形态、功能、生化等各种指标的数据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的某些指标还会随着时间、 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需要确定其波动范围,即正常值范围,简称正常值(normal value)。 19.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s),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 20.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21.标准误(standard error):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 22.参数估计: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称为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3.点估计(point estimation) :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估计方法简单,但未考虑抽样误差的大小。 24.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 :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又 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25.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的确切涵义是:每100个样本所算得的100(1-α)%可信区间,平均有100(1-α)个包含了总体参数。如取α=0.05,则每100个样本所算得 的100个95%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包含总体参数在内,有5个不包含总体参数。 26.可信区间的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可靠性,常用可信度1-α的大小表示;第二个要素是精确性,常用可信区间的长度CU-CL衡量。 27.均数95%可信区间,其涵义是:如果重复100次抽样,每次样本含量均为n,每个样本均按(见课本P42)构建可信区间,则在此100个可信区间内, 理论上有95个包含总体均数,而有5个不包含总体均数。 28.可信度为95%的CI的涵义:每100个样本,按同样方法计算95%的CI,平均有95%的CI包含了总体参数。这里的95%,指的是方法本身!而不是某个区间! 29.第一类错误(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称为“假阳性”, 用α来表示。 30.第二类错误(II型错误):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称为“假阴性”,用β来表示。 31.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或检验功效:1-β称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过去称把握度。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1-β只取单 尾。 32.完全随机设计:根据某一试验因素,将试验对象完全按随机设计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分别求出各组试验结果的均数,即为 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单个因素可以有多个水平,R>2 33.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Random Block Design):即两因素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或称两因素方差分析,two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34.绝对数:在计数资料中,各组的观察数称绝对数。 35.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是相对数(relative number)。 36.率(rate):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1/万、1/10万等作单位,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率的结果常 以保留1-2位整数为宜。

医学统计学上机试题-U

习题集(分析应用题) 1、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请问:要反映其平均滴度,用何指标?为什么? 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合计 例数 2 6 5 10 4 2 1 30 2、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欲根据此资料制定95%正常值范围。请问:用何种估计方法?(列出计算公式,不用计算)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ug/L)频数表 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 0-4924-1648-3 4-4728-952-- 8-5832-956-2 12-4036-460--

16-3540-564-- 20-2244--68-721 3、某医师在研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与Ⅱ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时,将24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资料见下表。拟比较两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CE基因型分布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 DN组与无DN组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组别DD ID II合计 DN组42(37.8)48(43.3)21(18.9)111 无DN组30(21.7)72(52.2)36(26.1)138 合计72(28.9)120 (48.2) 57(22.9)249 4、某单位研究胆囊腺癌、腺瘤的P53基因表达,对同期手术切除的胆囊腺癌、腺瘤标本各1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资料见下表。欲分析胆囊腺癌和胆囊腺瘤的P53基因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用何统计分析方法? 胆囊腺癌与胆囊腺瘤P53基因表达阳性率的比较 病种阳性阴性合计 胆囊腺癌6410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 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计数资料(无序分类),等 变异(variation):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的差异。级分组资料(有序分类)。 3 同质(homogeneity):对研究指标有影响的非实验因素相同。 4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总体 。 样本(sample):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样本。 5 参数(parameter):总体的设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 6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的特征或指标称为变量,测量的结果即为变量值。 7 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度,其概率介于0与1之间。 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 算术均法(mean)简称为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一)直接法 X n x n X X X n ∑= +?++= 21 (二)加权法(针对频数表)n fx n x f f f X k k ∑= +++= (21) 二 几何均数(geometic mean,G)适用于倍数关系变化,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如:抗体滴度, 血清凝集效价,细菌计数,某些物质浓度等) G= n n X X X ?2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用对数的形式计算,即=G lg 1 -( n X ∑lg ) 对于频数表资料,可用公式 G=lg 1 -( n x f ∑lg ) 三 中位数(M)与百分位数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末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及分布情况不确定 公式:M=L+( M L f f n -5.0) M i L,M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与频数,L f 为M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数的累积频数。 百分位数:用符号X P 表示,x 即百分位 公式:x P =L+( x L f f x n -%·)x i 式中L,x i ,x f 分别为x P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与频数,L f 为x P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段的累积频数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完整最新版

预 防 医 学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选1 变异:由众多的、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特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3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带有规律性,经过校正和处理,通常可以减少或消除。 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时,仪器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一致。 统计的步骤(考填空题,四个空)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 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4.分析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反映事物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 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考填空题,三个空) 随机化原则、对照的原则(对照的类型,对照的设置)、重复的原则。 对照的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剂对照 2选1 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 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 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 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 变量。 完全随机设计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名解2选1)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属于此类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凶素。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的制作步骤以及频数分布表的用途(问答题)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例:某市1982年50名7岁男童的身高(cm)资料如下,试编制频数表。 114.4117.2122.7124.0114.0110.8118.2116.7118.9118.1

医学统计学试卷

《医学统计学》考查试卷(必修)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4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填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统计思想是用样本 估计(或推测)总体 ,它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3、统计步骤包括 、 、 、 。 4、统计资料分为 和 ,后者又分为 、 和 。 5、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数值资料,常用 与 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6、假设检验的原理是 。 7、假设检验得到 ,可认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 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8、直线回归反映两个变量的 ,而直线相关反映的是两个变量的 。 9、2x 检验的思想可以概述为看 和 吻合程度如何。 10、秩和检验和Ridit 分析均属 ,前者关键是 ,后者关键是 。 二、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当均数相差很大或量刚不同时,比较多个样本资料的离散趋势指标 应选 。 (1)极差 (2)变异系数 (3)方差 (4)标准差 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为 。 (1))96.1,96.1(s x s x +- (2))58.2,58.2(s x s x +-

(3))96.1,96.1(x x s x s x +- (4))58.2,58.2(x x s x s x +- 3、四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参数假设检验为 。 (1)0H :4321x x x x === (2) 1H :4321x x x x ≠≠≠ (3)0H :4321μμμμ=== (4)1H :4321μμμμ≠≠≠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越小,说明: 。 (1)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2)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3)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5、分类资料的配对设计差异性(或优势性)检验需选用 。 (1)Pearson-2x 检验 (2)CMH-2x 检验 (3)McNemar-2x 检验 (4)Fisher 的确切概率法 6、来自医院的资料可求得 。 (1)有效率 (2)无效率 (3)发病率 (4)死亡率 7、作直线相关分析,要求: 。 (1)X 和Y 变量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 (2)X 或Y 变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3)只要因变量Y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4)两变量总体服从不服从正态分布均可。 8、方差分析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2)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4)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9、Fisher 确切概率法可用于 。 (1)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3)两个样本率的比较 (4)每组观察例数不太大的多个样本率的比较 10、等级资料(有序多分类资料),可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 。 (1)2x 检验 (2)秩和检验 (3)Ridit 分析 (4)t 检验或F 检验 三、(本题10分)

医学统计学重点图表总结

描述内容 指 标 意 义 适 用 场 合 平均水平 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 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 平均倍数 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 位 数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 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调和均数 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 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 异 度 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 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 准 差 (方 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程度 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间距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 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 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4.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图 形 适 用 资 料 实 施 方 法 条 图 组间数量对比 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 方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百分条图 构成比 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 图 构成比 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线 图 定量资料数值变动 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半对数线图 定量资料发展速度 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 散 点 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 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箱 式 图 定量资料取值范围 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 茎 叶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指标 计算公式 适用场合 频率 n/N 估计总体中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频率分布 n 1/N ,n 2/N,…..,n k /N 估计总体中所有可能结局发生的概率 强度 阳性人数/总观察人时数 估计总体中单位时间内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比 A/B 估计两个指标的相对大小 4.常用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参考值范 围(%) 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 双侧 单侧 双侧 单侧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90 S X 64.1± S X 1.28- S X 1.28+ P 5~P 95 P 10 P 90 95 S X 96.1± S X 64.1- S X 64.1+ P 2.5~P 97.5 P 5 P 95 99 S X 58.2± S X 2.33- S X 2.33+ P 0.5~P 99.5 P 1 P 99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真实情况拒绝H 不拒绝H

H 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ɑ) 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H Ⅱ型错误(β) 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Ⅰ型错误(ɑ错误): H 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 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题样题及评分标准

上机考试题样题及评分标准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某监测站拟用极谱法替代碘量法来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今对12 个水样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如下,问能否用极谱法推算碘量法 ? ━━━━━━━━━━━━━━━━ 极 谱 法 碘 量 法 (微安值) (溶解氧) ──────────────── 5.3 5.84 5.3 5.85 5.2 5.80 2.1 0.33 3.0 1.96 3.3 2.27 2.8 1.58 3.4 2.32 2.3 0.76 6.8 7.79 6.3 7.56 4.8 5.00 ━━━━━━━━━━━━━━━━ 评分标准: 题意分析:根据题意,应做回归分析。(方法正确得10分) ⑴经绘制散点图,两指标间基本呈直线趋势,可以用直线回归分析。(5分) ⑵计算结果(10分):以极谱法结果为x,碘量法结果为y,经 SPSS计算得: a=-3.113, b=1.668, F=1944.118(或t=44.092), P=0.000(或

P<0.0005) ⑶结论(9分):由于P<0.05,可认为极谱法与碘量法存在回归关系(或依存关系),可以用极谱法结果推算碘量法结果(6分),推算方程为: Y=-3.113+1.668X(3分) 2、某医院对比两种疗法对活动期+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一组口服呋喃硝胺;另一组口服甲氰咪呱。结果如下,问两组的疗法是否有差别? 例数 愈合 好转 无效 呋喃硝胺组 62 54 7 1 甲氰咪呱组 64 44 11 9 合 计 126 98 18 10 评分标准: 题意分析:该资料为等级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方法正确得10分) ①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3分) H0:两组疗效的分布无差别 H1:两组疗效的分布有差别 α=0.05 ②计算结果(10分):经SPSS计算得, U=1594.00(或W=3547或Z=-2.624),P=0.009 ③推断结论(6分,其中,统计结论3分,专业结论3分):由于 P=0.009<0.05,按α=0.05,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呋喃硝胺的疗效高于甲氰咪呱。 3、现有170例已确诊的乳癌患者,请问: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是否有关系?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 ──────────────── 临床诊断 X线诊断 ───────── 乳癌 非乳癌 ──────────────── 乳癌 24 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