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

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

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1)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2)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3)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4)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5)重要结论: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

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

数比较大.

(6)放缩法

【例1】 (1)比较以下小数,找到最大的数:1.1211.1211.121.121211.12????,

,,, . (2)比较以下5个数,排列大小:3

51,0.42,,1.667,73

?? . 分析:(1)题目中存在循环小数,将所有小数位数补至相同的位数,如下所示:

1.12112112 l

1.121000000

1.121212121

1.121210000

1.120000000

于是可以得出结果,1.12??是最大的数.对于循环小数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将其展

开,从中获得足够的信息,然后按照小数比较原则判断,不处理而一味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

(2)题目中出现了整数、小数、假分数,可以先把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小于1的数,

一部分为大于等于1的数,然后两部分内部比较,无须两部分间重复比较.

① 小于l 部分为0.42??和

37,将小数展开,并把37

化为分数得:0.42424,0.42857,显然,37>0.42??; ② 另一部分中,有整数、小数、假分数,先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21

3

,比较三数整数部分,发现都为1,然后比较其他部分:213=1.666666…<1.667,所以得到1<213

<1.667. 即得:0.42??<37<1<213<1.667 . 这类问题将整数、循环小数、真分数、假分数等混合比较,一般以1为边界分为两部分

处理,避免重复判断。

【例2】 解答下列题目:

(1)把下列分数用“<”号连接起来:10121520601719233337

、、、、 ;

(2)试比较

1111111和11111

1111的大小 ; (3)如果A=111111110222222221,B=444444443888888887,A 与B 中哪个数较大?

分析: (1)这五个分数的分母都不相同,要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比较麻烦。再看分子,

60正好是10、12、15、20、60五个数的公倍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题中的各分

数化为分子都是60的分数。我们称之为“通分子比大小”的方法。

10601260156020606060171021995239233993737====,=,,, ;可见60102<6099<6095<6092<6037

; 也就是1017<2033<1219<1523<6037

. 你若选择“通分母比大小”或“化成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也可以,但计算复杂,难免出错。

(2)法1:观察可知,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比分子的lO 倍多1.对于这样的分数,可以利用它们的倒数比较大小.

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0111

1 ,111111111的倒数是1÷111111111=1011111,我们很容易看出10111

1>1011111,所以1111111<111111111; 法2:111111101110111111111011110

?==?,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所以111011*********,.1111011111111111111即 (3)法1:观察可以发现A 、B 都很接近1/2,且比它小。依照与1比较的思路,我们不防

与1/2比较。 12-A=12222222221?,12-B=12888888887?,12-B <12-A ,即B 比A 更接近12,换句话说 B >A .

法2:11111111011111111044444444404444444432222222212222222214888888884888888887A B ?====? ,A B 即.

法3:1111112,2,A B.A 111111110B 444444443A B ==显然,则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通过两个联系题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比倒数法,与1相减比较法,

运用结论。

【例3】 (1)设a=

1134+,b=111567++,则在a 与b 中,较大的数是______。 (2)4285125,4387128

把和三个分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是: . 分析:(1)可采用放缩法。因为31=61+61>61+71,41>51。所以1134+>111567++,即a 是较大的数。当然这道题目我们也可采用通分求结果的一般方法。 (2)法1:综合利用“与1比较法”和“放缩法”。;128

31128125,87218785,43114342-=-=-=

1221338542125,,438687431291288743128

=>=<>>又因为所以 . 法2:其实你也可以这样想:421852112511,11,14343878743.512842.6?=-=-=-=-,11143.5

4342.6? , 所以85421258743128

>> . 【例4】

1009987654321????? 与101相比,哪个更大,为什么? 分析:记1009987654321?????= a , 显然有:10110098765432?????=< b a ,

而10011011<=

ab ,有10012

1小 . 【例5】 已知A×15×1199=B×23÷34×15=C ×15.2÷45=D ×14.8×7374. A 、B 、C 、D 四个数中最大的是_____.

分析:找A 、B 、C 、D 中最大的,即找15×1

199、231534÷?、15.2÷45、14.8×7374中最小的。容易求出231534

÷?最小,所以B 最大. 【例6】 从1721161,1.1,,1,,443125

六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分别记为A ,B ,C.要求选出的三个数使得A ×(B-C )尽量大,并写出A ×(B-C )的最简分数表示。

分析:要求A ×(B-C )尽量大,显然C 取最小数,A 、B 取最大和次大数,利用和一定,差越小积越大,显然A 取次大数,B 取最大数。六个数中分数、小数并存,发现

1112

是比1小的数,所以C 为1112。再看其它五个数字,本题将分数化为小数容易判断:17261 1.25, 1.75,1 1.6, 1.2,4435?====因此72,143B A ==,故有:25()18A B C ?-=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给跳远的成绩排名次”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 较出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根据课前对本班的调查,学生对于整数和简单的一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都较好,但是比较的方法较单一。本课以“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为依托,以“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单”的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 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而且也左右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呢?在材料的构建上,通过几张卡片,创设了校运动会上跳远成绩单和60米跑步名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现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在生成中突破。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教学准备】9张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2、随即,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3、学生猜测大小。(预设: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确定) 4、揭题。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

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 评课稿资料 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评课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 a.宣布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 关系?(关键看十位。) c.再比十位。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

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评课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数的组成和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先通过一张从1—100的数字表来认识数的顺序,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伸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本节课值得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分数大小比较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姓名 39 × 149148 + 148 × 14986 + 48 × 149 74 2313 × 27 + 13 × 2319 83 × 2714 + 2713 × 84 41 × (4.25÷185 ? 3.6 + 6.15 ×35 3 ) 12643 × 4 + 32683 × 8 + 526163 × 16 375 2 × 4.6 + 3.74 ×54 4131 × 43 + 5141 ×54 + 6151 × 65 1.1 × 49721 + 40.9÷5192 ? 4.09 × 979 51211 + (6 ? 121) × 551 + (7.4 ? 153) ×51211 2 × 51 + 4 × 112 + 4 ×52 + 3 × 11 4

分数大小的比较 姓名 1. 请把1.6%、25 4 、0.1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2. 请把0.63、75、2516、3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 3. 请把3.31、33 1 、3.33、33.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4. 1.11、1.1、1 100 11 和1.11%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和( )两个数相等。 5. 按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65 、 98 、121 6. 比较19981997与1999 1998 两个分数的大小。 7. 分数2321 、8984 、1312 、1514 、31 28 中,最大的是( )。 8. 在分数1111111 、 11111 1111 中较大的分数是( )。 9. 42315 、 41710 、 4191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0. 分数2512、2411、3919、29 11 中最大的分数是( ),最小的分数是( )。 2011、8、6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评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自评稿 原州区第十一小学吴涛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执教的《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直接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重点: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难点: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 二、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两观察两利用”。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我以“仔细观察,想一想表里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通过

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是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两利用”是在“两观察”之后进行的。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二是利用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使学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三、教学反思: 课堂中,我按照预设的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百数表的观察、分析,比较清楚地了解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也探究出了百数图中隐含的一些规律。通过比较大小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中也明显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课后我也做了一些反思,想到了一些改进的办法: 1、时间上把握得不好,要学会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具体体现在两方面:(1)两次让学生观察百数图发现分析特点上,用时较多,也有些重复罗嗦,导致后面的内容完成不好。成了典型的“前松后紧”。(2)学生填数和涂色占用时间过多,一方面是因为对写数的训练不扎实,因为不熟练导致慢。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在填数和涂色之前,我的引导不到位,尤其是在少于涂色前,我应该先让学生找出“十位上是3的数”,“个位上是3的数”,及“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再让学生去按规定颜色去涂,这样做既快又不容易出错。(因为彩色一旦涂上去就不好更改了) 2、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当,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备课时没

小数的大小比较(公开课)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40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小数比较大小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磁性黑板、若干张数字卡片、扑克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和整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做相反游戏,倡导快乐课堂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在下面各数的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908 10 4.03 150 10.01 42.00 末尾添“0”大小不变的有: 末尾添“0”大小有变化 2、比较整数的大小,在( )里填上>、<或=: 999()1000 5469()5459 8900000()8099999 提问:整数怎样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位数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提问:①谁跳的最远?为什么? 学生回答:小明跳的最远。 3.05>2.□□因为3>2 提问:小红、小莉、小军谁跳的最远?为什么 学生回答,得出:小军跳的最远。 2.8□<2.93 因为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8<9 提问:小红和小莉谁跳的远?为什么? 学生回答,得出:小莉跳的远。 2.88>2.84 因为整数部分、十分位都相等,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8>4 2、回顾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生回答,师总结出示: 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51()2.6 5.05()7.31 9.023()9. 43 0.21()1.32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5.9()9.2 1.51( )1.509 8.35( )8.3 7.7( )8.6 0.5( )0.50 1.45( )1.54 3、每种用品到哪个商店买便宜一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4 P60例【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1、 经历探索小数比较大小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3、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比较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小磁块、若干张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①□□□□□②□□□□□□)1、指着黑板上已贴好的几张卡片,提问:如果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2 觉得哪个数会较大?为什么?(整数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较大? 3、随即在②中取出一张卡片(无法比较)①□□□□□②□□□□□整数?(?为什么翻牌?怎么办?()应该先翻哪一个想真正知道哪个数大提问:先比 较万位上位数相同时从高位一位一位比起。大小比较,例如①②这两个数:当千万上的数相同时比百位上的数,的数,当万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千位上的数;) 以此类推下去、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4 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一创设有趣味性的 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 几张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 知欲望。为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展开 1、提问两位同学的身高(例:1.43米和1.26米)直接比较他们的身高并 米1.26米>1.43板书: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生活中的许多小数不能这么直观比较它们的大小,师:出示),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PPT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出示跳远成绩单。2 ①跳远排名次。(课件) 强明小小小名军姓 2.84 成绩 3.□□米米2.□8米 次名 板书:小军小明小强 2.□8米 3.□□米① 2.84米 3、学生思考后反馈:小明跳得最远。 4、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我们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了第一名。(板书:先比整数部分:3>2)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学生猜想) 5、什么时候小军是第二名?(预设:□里填8或9)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一些技巧

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一些技巧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极其重要。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是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以下一些细节性的计算技巧,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 化分数的一些技巧 在把小数、百分数化成分数和一些计算结果要用分数表示的时候, 需要对不是最简的分数约分,而学生在计算时,最大的障碍是不知该用几来约分,不知是不是已经约成最简分数。针对学生的问题,我指点学生发现和掌握以下两种技巧: 1、把小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时,先写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然后考虑是否可用2或5来约分,如果用2和5都不能约分,结果就是最简分数。因为小数化成的分数,分母都是整十整百……的数,分解质因数的话,可发现其中只含有因数2和5,所以只要考虑能否用2、5约分,不需要考虑可不可以用其他数约分。如0.052化成分 数是521000,分子有因数2,用2约两次后得13250 ,用2和5都不能约了,所以最后化成最简分数的结果是13250 。

2、当一些运算结果用分数表示,又无法判断能否再约分时,可先 从分子和分母中挑一个容易分解的,把它分解质因数,再用它的每个质因 数去约分,都不能约时,它就是最简分数。如,22143 ,分子比较容易分解,从分子22入手,把它分解成11×2,其中143不能被2整除,但能被11整 除得13,所以22143不是最简分数,还可约成213,又如21176 ,因为分子21分解质因数发现它有3和7两个质因数,但176既不能被3整除,也不能被7整除,因此它是最简分数。 二、 化小数的一些技巧 把分数化成小数时,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必须借助竖式计算,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很容易出错。为此,我着重教学生发现和掌握以下几个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对于分母是100的因数的分数,化小数时只要把分母扩大成100,分子扩大相应的倍数,再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相反,如果分母是100的倍数,只要把分母缩小到100,分子也缩小相同的倍数,再把分子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如,725 ,只要把分子乘4得28,再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得0.28,而7200 ,只要把分子7除以2得3.5,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035;同理,凡分母为20的分数只要分子乘5,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分母为125的分数,分子乘8,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评课稿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评课稿 听了韦老师所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应该说这就是我所听到的一节“终身难忘”的数学课,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因“巧”而精彩,突出了“四个”特点: 一、深入理解教材内涵,把握了教材的实质,创造性组织教学过程。 本节课就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就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表面瞧,这节课教师似乎抛弃了教材另搞一套。深入瞧,教师其实就是非常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了教材的“实质”。再走出教材,创造性组织教学过程。老师领悟了教材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数大小,这一“实质”,用现实生活中更具趣味的“竞赛”活动为载体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二、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就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就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只就是充当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与合作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只在关键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就是娱乐与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就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就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欧老师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完美地溶合在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长江队”与“黄河队”的“抽数组数比大小”比赛之中。我观察到,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激情与挑战,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竞赛”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已有的“比较数的大小”认知结构。 三、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 本节课教师巧妙地把“比较方法”预设在三场次的“抽数”竞赛活动中。第一场比赛抽到的数先放个个位,再放十位、百位、千位,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混合运算、应用题 【知识点1】 1.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 2.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素因数2和5,再无其他素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口答: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3.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小数位数上有几位数字,分母上就有几个0 4.(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口答:判断下列各数是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0.5555,0.123123..., 2.235464309...,12.121212..., 5.317317...,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第一个最少的数字组,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0.1363636...的循环节为“36”,写作0.136。 5.一个分数总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也总可以化为分数。 【例题讲解】 例1.把下列最简分数化成有限小数,如果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将其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 2 15 (2) 31 4 (3) 5 6 (4) 16 25 (5) 4 27 (6)17 100 例2.把下列小数分别化成分数: (1)0.9(2)0.25(3)3.32(4)1.125【基础练习】 1.填空题:

(1)把下列各数化成小数:38= ;625 = 。 (2)把下列各数化成分数:3.56= ;0.225 = 。 (3)比较大小:53 1.66;237 3.286。 (4)把下列各数化为循环小数:59= ;2533 = 。 (5)下列分数中: 23、74、88、516、3825 ,真分数有 个。 (6)已知n 是自然数,且分数8n 是假分数,11n 是真分数,则满足条件的n 的值是 。 (7)38、21142、315、39 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 2.小明3分钟打字169个,小红5分钟打字271个,问:小红、小明谁的的打字速度快? 小拓展:观察下列小数化成分数的结果: 20.2222 (9) =; 370.373737 (99) =; 5030.1503503 (999) =; …… 总结:纯循环小数化分数时,若为无限小数,则小数的循环节有几位数字,化成的分数的分母就有几个9,循环节作为分数的分子。 小练习:把下列循环小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0.6= 2.61= 【知识点2】 1.分数、小数混合运算顺序: 2.整数中的运算律在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成立。 【例题讲解】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评课稿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陶老师组织学生通过闯关答题、故事导出米金箍棒的长短变化过程、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采用分类呈现与讲练结合方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1.《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离不开具体生动地问题情境。陶老师的这节课充分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一个个挑战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中逐渐学会探索、学会表达、学会质疑。 2.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变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孕伏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效的利用了镜中素材组织学生探究活动,逐渐丰富学生认知,使学生队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规律越来越明晰。将小数点的移动这个抽象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掌握较好,这一点在课堂练习中就已得到证实,学生都能很快报出答案。 3. 讲练结合、步步为营。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对比、概括与讲练结合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并在积极的状态下去建构知识。 4.呈现了小数点的悲剧材料和小数点的顺口溜,生动、有趣,深深地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引人入胜,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和学好本课知识的必要性。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60) 【教材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简单的小数大小,一般不得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小数大小的,且小数部分仅限于两位小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教材中安排了一个“给跳远的成绩排名次”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根据课前对本班的调查,学生对于整数和简单的一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都较好,但是比较的方法较单一。本课以“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意义”为依托,以“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单”的情境为主线,以翻卡片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出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但是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相比,本节课的知识很容易会产生“位数多的小数就大”的负迁移影响,所以如何恰当处理好小数同整数的大小比较关系,是本节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定位】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而且也左右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如何

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呢?在材料的构建上,通过几张卡片,创设了校运动会上跳远成绩单名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现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在生成中突破。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张卡片。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课前谈话:猜年龄。 一、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2、如果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请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3、学生猜测大小。(预设: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确定)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之间的有效联系,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数字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展开 (一)初探,建构。 1、出示跳远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校运动会上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谁是第一名吗? 项目:男子跳远

最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知识点归纳

知识要点归总——总复习 数的认识(二)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知识点一小数 1.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确定好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就化成了分数。 6.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就化成了百分数。 7.小数的分类: (1)按整数部分分类: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两种。“纯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0.8,0.207,0.0012等。“带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例如:2.3,12.608,300.168

等。一般说来,纯小数都小于1,而带小数都大于1或等于1。(2)按小数部分分类: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的分类:在无限小数中又分为无限循环不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字依照一定的顺序连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一个小数的数位无限多,而且小数部分各数位上的数字是不循环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小学数学中,圆周率(π)3.1415926…便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 (4)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循环点:记循环小数时,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上一个圆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的只记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小数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圆点叫做循环点。 (6)无限循环小数的分类: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8.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二分数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小数的大小比较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评课-小数的大小比较人教新课标 吴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节课的重要长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新颖,吸引学生注意。出示复习整数比较大小时,未给学生出示完整数据,让学生在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比较整数大小,明确复习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时为新授中整数的大小比较对小数的大小比较产生的负迁移做一明确。用了以旧引新的方法。先让学生回忆整数的大小怎样比较。教师举了几个和这节课的内容接洽比较亲密的例子,这就容易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起新旧知识的接洽点,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在新授中,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小数的比较方法,这就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相互交换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汇报时老师引导到位,教师的语言始终洋溢着激情,学生的思维活泼、气氛热闹,听课的老师也感觉特别亲切。学生答复问题时比较积极,教师在激励学生答复问题时用的语言也很有艺术。 三、三、本节课教学的末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数有大小,事也有大小,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 教师所出示的一道作业题:“用2、3、4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两位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起来。”这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在写出不同的两位小数时,运用了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而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时又用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巩固旧知识、利用新知识的目的。 四、本节课教学效果好,多数学生已经学会了小数大小的比较,且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再好的课它总会有一些不足

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知识点归纳

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知识 点归纳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知识要点归总——总复习 数的认识(二)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知识点一小数 1.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确定好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就化成了分数。 6.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后面添上“%”,就化成了百分数。 7.小数的分类: (1)按整数部分分类: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两种。“纯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例如:,,等。“带小数”是指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例如:,,等。一般说来,纯小数都小于1,而带小数都

大于1或等于1。 (2)按小数部分分类: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无限小数的分类:在无限小数中又分为无限循环不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字依照一定的顺序连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简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一个小数的数位无限多,而且小数部分各数位上的数字是不循环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小学数学中,圆周率(π)…便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 (4)循环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循环点:记循环小数时,在第一个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上分别记上一个圆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的只记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小数的这几个(或一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圆点叫做循环点。 (6)无限循环小数的分类: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8.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二分数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评课稿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评课稿 感谢郭老师执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为我们大家提供了讨论的课例。本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环节清晰,教学层次清楚,是一节比较好的常态课、家常课。这样的课,反映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新课改的理念渐渐被老师们接受,教学过程中能够得以体现。本节课,郭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理解、建构、应用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从学生的反映看,教学的预期目标基本达成,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正确、较熟练的解决有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是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个人以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可以改进,建议如下: 1、复习环节:复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指向性要明确。 本节课,李老师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复习内容,一是读数并说出各数中5的位置和表示的意义,二是数的组成,三是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前两个内容与本节课的联系不紧密,可以不复习,而且从课堂学生的反映看,这两个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完成的比较好。既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我们就可以不再练习,把时间节省下来,去解决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把时间花在“刀刃上”。而且,复习环节,本节课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挤占了新知构建和巩固练习的时间。因此,这两题可以不必复习。 复习的第三个内容“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与新知的联系较为紧密,比较切合,应在这一题上花点时间,今天,郭老师处理的较为仓促,错失了这一题的价值,没有充分起到唤醒学生旧知,激活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作用。如果在学生回答完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之后,老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怎么知道2887最大,79最小?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样比较的?这样一问,就会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回想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从而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节课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 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复习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联系紧密的旧知,包括相关的基本知识、已有的技能以及解决相似问题的经验。学生具备了这些基础,就为学习迁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会促使学生比较顺利的实现知识的同化。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与学生已经学习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较相似,只是多了一位数,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不必花多少时间和心思。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建构新知不是难点,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这正是因为学生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才使得学习顺利迁移。我们说,备课要备学生,就是看学生具备了怎样的知识经验。 2、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这里的数学活动就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本质上讲,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展开过程。只有学生思维过程展开了,充分暴露出来了,我们老师才会知道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本节课,在形成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展开的不够,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比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电视机和空调比,哪一个的价格低一些?”教师板书2530○3680后,让学生说出2530和3680谁大谁小?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结果,可是这时老师却没有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没有让学生把自己心理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仅仅是重视结果的教学,而我们需要重视的是过程。如果老师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就会使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许学生说的是不完整的,不连贯的,但是思考的过程却展开了,同时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表述的过程中,其余的学生也会跟着思考,如果表达的不恰当,其余的学生就会加以修正、补充。这样的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再比如,解决第二个问题“电视和冰箱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1)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40页例5,练习十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渗透比较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难点:比较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 ●教学流程 一、游戏设疑,导入新知。 1.数字游戏: (1)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组成两组数据。

(1) (2) (2 )同学们,黑板上的这些卡片,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 提问: ① 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预设:第二组代表的整数较大。因为,第二组数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第一组数是三位数, 最高位是百位。 ② 随即质疑:在两组数(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 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预设:①前组小数大;②后组小数大;③不能确定。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并不统一。是呀,小数的大小应该怎么比较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展开探究,总结方法 (一)初探,建构。 1、出示跳远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学生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名次吗? 课件出示:例5的主题图和修改、重组后的成绩记录单。 跳远运动场 : 跳远成绩单: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有效的加工和重组,使静态的文姓名 成绩/米 小明 3.05 小红 2.84 小莉 2.8 小军 2.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比赛教案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冶金里小学王猛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并能掌握小 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用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 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提高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的大小比较同整数的大小比较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个数字。如果 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男同学选一组,女同学选一组,谁说说哪组的那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哪一位上的数字最关键? 看男女生表现程度再奖励一个卡片后再比,哪个数大? 2、鼓励落后一方,在第一个方框后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数会 比较大? □.□□□.□□□ 3、学生猜测大小。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一)初探 师:4月30日中营小学将举行校春季运动会,最近同学们正在积极报名,这是四年五班四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很遗憾,由于老师疏忽,造成部分数据残缺,

根据里面的信息,你打算推荐谁代表咱们班去比赛?说出理由?3个名额。 项目:男子跳远 2、学生反馈:王子轩跳得最远。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小结: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板书) 3、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怎么比较出来的?再比较十分位。(板书)徐鹏是第二名,□会是几? 4、那么第三名又是谁呢?能确定吗?为什么?如果李全来跳2.84米,石昱想获第三名则□里必须是多少?( 5、 6、 7、 8、9) 5、李全来如果是第三名,你又有哪些想法? (二)验证 1、想知道它们的大小就把它们翻过来看一下。请两位代表上来。 (选择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 2、要很快地知道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你觉得应该先翻哪张? □.□□□.□□□ 3、翻开整数部分1之后,问:比出来了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做? 对于十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翻之前问:你希望自己的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几?你希望他那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翻牌后再询问另一生:你现在希望自己这个数位上翻到几?)游戏结束了吗?为什么? 对于百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一个学生翻了之后提问:你现在是否觉得胜利了?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可能性) 依次翻开 1.57 1.56□ 翻牌之后,提问:你怎么不继续翻了?你不是还有一位没有翻出来吗?如果是9呢,刚才不是都很喜欢9的吗?加入两人翻的都是6,结局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