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2019年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2019年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2019年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 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 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1/2

2/2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一、情况概述 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 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

二、测量安排 三、观测频次 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 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 1、位移测量 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 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

点的沉降观测 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 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4、由指挥人员保证塔吊不超载。 云南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新机场项目部 2009年9月28日

2021年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关于停车楼8#塔吊变形观测措 施及要求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情况概述 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 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 二、测量安排 三、观测频次 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 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 1、位移测量

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 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的沉降观测 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 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4、由指挥人员保证塔吊不超载。 云南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新机场项目部 2009年9月28日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关于停车楼8#塔吊变形观测措施及要求一、情况概述 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 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

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 二、测量安排 三、观测频次 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 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 1、位移测量

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 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的沉降观测 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 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4、由指挥人员保证塔吊不超载。 云南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新机场项目部 2009年9月28日

塔吊监测解决方法规范标准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目的 (2) 3、监测项目 (2) 4、方案编制依据 (3) 5、监测布点 (3) 6、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 7、监测频度 (6) 8、监控报警 (6)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6)

塔吊基础沉降、位移、垂直度监测方案 1、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二级。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吴淞高程)5.000m。 本工程各单体结构形式采用桩+承台梁,车库结构形式采用桩筏,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二级,桩基设计等级甲级。 本工程塔吊碰撞共有5个单体工程,详见下表:

2、监测目的 1)为塔吊基础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塔吊基础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监测项目 1)塔吊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监测; 2)对施工场地内塔吊进行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塔吊基础边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格构柱进行横梁加固。 ③塔吊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塔吊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塔吊基坑周边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 6)塔吊设计施工图。 7)塔吊使用说明书。 5、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塔吊沉降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塔吊的水平沉降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塔吊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深,观测周期较长,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时间为每周上报两次,水平沉降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塔吊塔身边设置垂直观测点。 在保留办公室的两角设置水平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 6、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①初始值:塔吊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 ②塔吊垂直位移及沉降观测: 观测仪器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FS1测微器及铟瓦水准标尺。 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附合闭合差≤±0.3n mm( n为测站点)。 ③塔吊水平位移:采用拓扑康GTS-332N全站仪建立垂直系统,通过直接观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关于停车楼8 #塔吊变形观测措施及要求 一、情况概述 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 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 误差约为15m 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

、测量安排 三、观测频次 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 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 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 >1V 1 | I ■,H, 1、位移测量 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

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 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的沉降观测 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 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4、由指挥人员保证塔吊不超载。 云南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新机场项目部 2009年 9月 28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