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

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

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操作规程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操作规程 仪器简介: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是一种应用于示波法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多用途 检测仪器。SJ99D能提供动态血压模拟,静态校准,自动泄漏测试,以及过压释放检测。可用于检验多种不同血压监护仪的性能指标。SJ99D可提供450mmHg(60kPa)的压力值用于自动泄漏测试、过压测试和压力源模拟。 广泛应用于计量、医院、研究院、高校实验室,用于血压计校验,也可用于精密压力表,一般压力表等校验。 1、目的: 为了规范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血压计、血压表、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的血压测量。 3、主要技术指标: 静态压力测量: 压力发生范围:(0-60) kPa[(0-450)mmHg] 压力测量范围:(0-60) kPa[(0-450)mmHg] 准确等级:0.1级,0.05级 0.1级分辨率: 0.01 kPa(0.1mmHg) 0.05级分辨率: 0.001 kPa(0.01mmHg) 控压稳定度:0.05%F.S 动态血压模拟:

成人模式:收缩压:(6.7~34.0)kPa[(50~255)mmHg] 舒张压:(4.0~26.0)kPa[(30~195)mmHg] 新生儿模式:收缩压:(4.0~16.0)kPa[(30~120)mmHg] 舒张压:(1.3~13.3)kPa[(10~100)mmHg] 血压示值重复性:不大于0.3kPa(2mmHg) 心率范围: (30-250) 次/min 脉搏容积达到2.4cc时200BPM 脉搏容积达到1.2cc时250BPM 心率准确度:±(1%R.D+1)(30~200)次/min 脉搏量:(0.1-2.4)CC 增量:0.1CC 显示单位:kPa, mmHg, cmH20, inH2O及PSI (用户可选择) 尺寸:270mm×220mm×100mm 重量:5KG 4、操作规程: 4.1. 检查外观是否受损。 4.2. 开机及预热:接通标准器电源按下电源开关键开启仪器,开机后仪器进行自检。 4.3. 系统进入主界面,切换所检测项目模式。 4.3.1血压模拟:对血压示值重复性进行检测。 4.3.2单项测量:产生标准压力,对示值误差、气密性、放气速率、灵敏度进行鉴定。 4.3.3自动测量:静态压力示值误差、系统气密性、自动放气速率(听诊法压力计)、灵敏度(压力表)、动态血压模拟进鉴定。先设定好所需鉴定参数,点击开始,记录数据即可。 4.3.4系统设置:包括对压力校准、量程、检测模式、密码等设置,也可对系统进行管理、参数进行查询。 4.4. 关机:监测完毕后,按下开关机键关机。

分析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致

分析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一致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致性。方法:本次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象5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给患者行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获得的数据为 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两组获得的数据中MAP、SVV、CO、SV这4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数据中SBP、DBP、PPV这3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全 身麻醉的患者使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效果具有一致性,不过在SBP、DBP、PPV这3个指标监测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临床应用时需高度重视此方面情况。 关键词:全身麻醉;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致性 临床上多种疾病患者均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故而需要接受全身麻醉以保证 手术顺利实施与完善,此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工作尤为重要。目前,临床 上用来进行全身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或者仪器诸多,不过其适应性 与效果均是不同的。本次研究则旨在对全身麻醉中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有创 动脉血压监测一致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行全身麻 醉手术治疗患者50例为对象,其中男女比例是27:23,年龄是在23-65岁之间、均值是(34.19±5.06)岁,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评价患者 的麻醉风险分级在I-II级之间,且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110g/L,排除合并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给患者进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再为其连接FloTrac TM传感器,将其中一个传感器连接InterHivue MP50型监测仪,经此对患者的血 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脉压变异度(PPV)进行 监测;另一个传感器连接FloTrac/Vigelo监测仪,经此对患者的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排出量(CO)、每搏量(SV)进行监测。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连续无创血压监测 系统,给患者的左手食指与中指套上传感器指套,设置外部袖带血压校正,每 15min观察1次LiDCOrapid监测仪上的指示,将InterHivue50型监测仪上的当前 时间监测到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数值输入,注意手术期间的双指套交替测量时间 应隔30min。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 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获得的数据中MAP、SVV、CO、SV这4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而两组数据中SBP、DBP、PPV这3个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存在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

一、定义 1.1 概念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分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心室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1.2 影响因素 (1)体型: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故身体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2)年龄:年龄增长,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但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 (3)性别:女性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茶杯较小 (4)昼夜与睡眠:血压哟更明显昼夜波动,表现为夜间血压最低,清晨活动后血压逐渐升高,大多数在凌晨2-3是最低,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是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血压缓慢下降,表现为“双峰双谷”。 (5)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升高,高温,血压下降。 (6)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高于平卧位,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7)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因为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买的第三大分支,故右侧约比左侧高20-30mmHg;下肢高于上肢,由于下肢股动脉管径较粗,血流量大有关 (8)运动,血压变化与肌肉运动方式有关,等常熟所为主的运动,如持续握拳,血压升高;骑车、步行等在刚开始时血压升高,继而由于血流量重新分配,血压逐渐下降。一般都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9)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故血压越高 (10)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血压升高。 (11)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例如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可使血压升高。 总之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张期缩短,舒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著升高。二.血压测量 2.1 无创血压监测 2.1.1 无创血压监测原理 2.2有创血压监测 2.2.1有创血压监测原理

脉搏波法无创电子自动血压计检定规程

脉搏波法无创电子自动血压计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脉搏波法原理的无创电子自动血压计[以下简称血压计,包括无创血压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部分)及电子血压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JJG 692-2010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YY 0670-2008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IEC 60601-2-30:2009 医用电气设备—第2-30部分:自动无创伤性血压计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专用要求 ISO81060-2:2013 无创血压计—第2部分:自动测量型血压计临床验证试验 (OIML)R16-2 无创自动血压计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脉搏波pulse wave 脉搏波是心脏的搏动(振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外周传播而形成的波。 3.1.2 舒张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由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室)舒张结果产生的动脉血压的最小值。 3.1.3 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由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室)收缩结果产生的动脉血压的最大值。 3.1.4 袖带 cuff 由气囊和套带组成的部件,缠绕于病人肢体上使用;气囊是袖带内的可充气部件,套带是包围气囊的无弹性部分。 3.1.5 血压模拟器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simulator,NIBP simulator 模拟脉搏波法充气和放气过程中袖带脉搏波的设备。

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

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基本原理及组成,结合实际分析了检测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因素,以便对临床所使用的无创血压监护仪的质量进行控制,保障临床使用的安全、准确、可靠。 【关键词】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工作原理;故障分析;误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是当今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诊断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无创血压作为众多生理指标的重要一项,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日常检定工作中发现,使用人员多次反映用多参数监护仪测量的无创血压数值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人们常常更倾向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无论是在正规的血压检查中,还是在确诊疾病时,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常常被医护人员视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保证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予以探讨,分析了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检测结果主要因素,以提高医护人员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无创血压监护仪概述 1.1人体血压简介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心脏每一次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变化,而且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内的压力也不同,不同的部位血管压力也不同。临床上以人体上臂与心脏同高度的动脉血管内对应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值表征人体血压,分别称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帕(Pa),血压数值常用千帕(kPa)来表示,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血压计采用kPa和mmHg双刻度标尺。换算关系为1mmHg=133Pa=0.133kPa。 1.2振荡法无创血压测量原理 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监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振荡法、电子柯氏音法。目前大多采用振荡法测量无创血压。它的基本原理是:当袖带充气到一定压力时,完全压迫动脉血管并阻塞动脉血流,然后随着袖带压力的减小,动脉血管将出现如下变化过程:完全阻塞,渐开,完全放开。 当袖带压大于收缩压时,动脉被压迫关闭,此时呈现细小的震荡波。随着袖带压降低,波幅逐渐增大。当袖带压等于平均压时,动脉壁处于去负荷状态,波幅达到最大值。袖带压小于平均压时,波幅逐渐减小。当袖带压小于舒张压后,动脉管腔在舒张期已充分扩张,管腔刚性增强,此时波幅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全过程中,动脉血管壁的搏动将在袖带内的气体中产生气体震荡,这种震

有创血压的监测

一.有创血压的监测 1.有创血压(IBP)监测技术:在危重病人如休克病人、一些心脏手术和其他重大手术时,对血压进行实时变化的监测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就需要采用有创血压 监测技术来实现。 2.有创血压监测的内容: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左房压(LAP)、颅内压(ICP)。 3.有创血压监测的原理:首先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的压力将通过导管 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部位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4.适用条件:1各种重症休克,低血压病人(低于50mmHg)2严重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3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5呼吸衰竭6重危病人接 受复杂大手术如: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人行大手术,脑膜瘤、嗜铬细胞瘤手术摘除。 5.注意事项:1、在进行有创血压测量时要注意:监测开始时,首先对换能器进行校零;监测过程中,要随时保持压力传感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为防止导管堵塞, 要不断注入肝素盐水冲洗导管,保持测压径路的通畅;同时要牢固固定导管,防止 导管位置移动或脱出,影响有创血压的测量。 2、有创血压目前已成为危重病人血 液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和准确的监测病人的血压变化。一般来说,有创血压测压值比无创测压值高5~20㎜Hg。 二.普通的气压式血压计就是无创测血压的方法。 无创血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用各种无创测量血压方法所测量出的血压与人体真正的血压值是有一定差距的。相对应的是有创方法直接测量血 压。因所测部位不同,方法各异,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血压。

CNA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的进展

CNAP –EVOLUTION OF CONTINUOUS NON-INV 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CNA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的进展) Fortin J1, Wellisch A1, Maier K1 摘要:血压是临床上评估心血管的重要参数之一。接下来将会探讨CNAP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CNAP是专门为围术期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所设计的,其专注于提供血压的重要临床信息:血压的绝对值、血压的趋势变化、血压的生理节律、血压的生理波形,同时其还能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输出量CO、动态的液体管理参数(如:PPV)。CNAP 能够提供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是因为其特有的工作机制(即工作原理)。最近的一些验证性研究都强调了CNAP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可接受性。 关键词:连续、无创、血压 引言 现今临床上获得每搏即时连续的血压是通过在动脉中放置介入导管的方式进行有创血压监测(IBP)。由于其需要动脉穿刺,只有低于20%的外科手术会使用有创血压监测来得到每搏即时的连续血压;剩余的80%的外科手术会选择间隔血压上臂测压法(NBP)来进行血压的监测;然而,在所有使用NBP进行血压监测的病例中,有将近40%的手术将无法追踪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此外,通过连续血压监测和其衍化而来的参数(如:心输出量CO、脉压变化率PPV等)来优化血流动力学的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临床,并迅速得到了临床麻醉领域和重症领域的认可。手术过程中,若通过无创连续血压监测技术进行血压监测,将近30%的时间其血流动力学将能得到优化。CNAP无创血压监测能提供精确的血压趋势追踪和高分辨率的血压波形,其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高度的临床价值。 在手术室、ICU、急诊室,临床医师常常会使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来对调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这些血管活性药物不仅会导致血压的快速变化,而且还会改变周围动脉的血管张力(弹性)。对于无创血压监测技术,这样的血管舒缩性变化(vasomotor changes)会很大地影响到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因此,过去的无创血压监测技术都在试图解决血管舒缩性伪差而导致血压监测数据不准的问题。CNAP技术的问世,主要克服了这个局限性。在这篇文献中,将会简单介绍CNAP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同时也将显示相关的临床验证结果。方法

ADI连续无创式血压解决方案,新鲜来袭

ADI连续无创式血压解决方案,新鲜来袭 高血压是当今最主要的医疗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并试图通过早期预防来控制高血压患病率。NIBP VS CNIBP 虽然采用传统的袖带无创式血压(NIBP)设备测量血压的效果已经很好,但使用袖带操作的用户体验不是很好。这类NIBP设备使用柯式音法来监听血液的振动情况,并获取在固定或较长时间间隔(通常超过15分钟)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连续无创式血压(CNIBP)测量是一种实时或以较短时间间隔监测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技术。与上述传统的袖带无创式血压(NIBP)测量不同,CNIBP提供了一种连续、舒适的血压测量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集成于现有的腕带、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平台。 ADI连续无创式血压解决方案,新鲜来袭! 探讨连续无创式血压方案 脉冲传输时间(PTT)方法是CNIBP应用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原理是识别体积描记器(PPG)波形的关键特征节点,并计算当前PPG信号和其他参考信号(如体积描记器(PPG)、心电图(ECG)和心冲击描记图(BCG))之间的时间延迟。因此,可采用单独的PPG、多个PPG、PPG+ECG和PPG+BCG几种组合方式,我们以PPG+PPG和PPG+ECG组合为例,如下图1所示。 图1.采用不同的传感器组合测量血压 图1左侧显示了适合CNIBP应用的多个PPG解决方案。血压值可以通过多个PPG信号特征点之间的时间延迟来计算,这些特征点需要先用软件进行预处理和识别。放置PPG传感器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但要尽可能地获得足够长的延迟时间,在沿着动脉血管的方向上距离越大延时越大。因此,如果紧凑型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放置非常紧凑,我们必须能够更快地获取数据。此外,获得的PTT与绝对时间延迟无关,需要通过算法获得最终血压。

实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一、原理 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正常情况下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血压高2-8c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cmHg.) 二、适应症 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病人的监护。 三、优点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3、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 4、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四、所需设备 合适的动脉导管、充满液体带有开关的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电子监护仪。 五、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及方法

(一)部位: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 (二)、置管方法: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 1、用物准备 (1)动脉套管针(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12号或16号普通针头,5ML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 (2)动脉测压装置。 (3)常规无菌消毒盘。 (4)其他用物:小夹板及胶布等。 2、患者准备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 (2)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Allen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 (3)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范围约2cmX10cm,应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 3、穿刺与置管 (1)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60度。

(2)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桡动脉搏动最清楚的远端用1%普鲁卡因做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 (3)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用粗针头穿透皮肤做一引针孔。 (4)用带有注射器的套管针从引针孔处进针,套管针与皮肤呈30度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有突破坚韧组织的脱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度角,再将其向前推进2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 (5)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第24h局部消毒并更换1次治疗巾。 (6)固定好穿刺针,必要时用小夹板固定手腕部。 六、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 正常动脉压力波形: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这60-90mmHg.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

关于几种无创测量血压方法的探讨

关于几种无创测量血压方法得探讨 无创血压测量就是一种间接测量人体血压得方法,用各种无创测量血压方法所测量出得血压与人体真正得血压值就是有一定差距得。就就是用有创方法直接测量血压。因所测部位不同,方法各异,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得血压。我们从几种主要得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得原理出发,分析一下其优缺点及影响其测量准确性得因素。 一、人体血压得产生 人体得血管及心脏组成人体得血液循环系统,血液要在人体内循环,就要有压差,有压差就要有动力装置,这个动力装置就就是心脏。心脏通过收缩把血液射出心脏,经过动脉流至全身,血液经过静脉回流心脏,同时心脏舒张。这样循环往复,工作不止。真正得血压就是一个波动得过程,如图1所示。动脉压较高且波动较大,静脉压较低且波动较小。我们通常所说得血压就是指动脉压。 二、人工柯氏音法 柯氏最早使用得方法,就就是通过袖带加气(图2)压挤血管,使血流完全堵断,这时用听诊器听血管得波动声就是没有得,然后慢慢放气至听到脉搏声,此时认为就是高压即收缩压(如图1得P1

点)。继续放气通过听诊器能听到强而有力得脉搏声,且慢慢变轻,直至听到很平稳较正常脉搏声。这时认为血管完全未受挤压(如图1得P2点),也就就是作为低压,即舒张压。柯氏通过袖带加压与听脉搏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得方法,对人类医学得贡献就是很大得,直到现在很多医生还在用此法测量血压,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氏音法。柯氏音法得优点就是测量简单,但也有缺点,就就是不同得人可能测出不同得结果,有时差别较大。 主要原因就是: (1)医生在听音时要不断观察水银压力计得变化,由于人得反应不一样,在读取血压值时,有一定差距。 (2)不同人得听力、分辨力各异,对特征音得辨别上(即时间上)有差异。 (3)放气得快慢对读数有直接影响, 国际标准放气速度为每秒3~5mmHg。但有得医生往往放气较快,影响测量得准确度。(4)由于听脉搏音没有一种直观得比较方法,很多方面与主观因素。且与医生得熟练程度与技术有关。一般来说,在人工测血压时,不同得医生对同一被测人不同时间得测量结果就是有差别得。通常在5~15mmHg内部认为就是正常差异。 三、电子柯氏音法 电子柯氏音法就是在70~80年代发展起来得一种电子测量血压得方法。它得基本原理就是把人工柯氏音法用电子技术来完成。也就就是对袖带加气、放气用气泵来完成。听脉搏音用电子拾音器来

无创连续血压监测方法汇总

【技术探究】无创连续每搏血压监测有几种方法? 导言:血压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参数之一,血压监测也是临床最基本的监测要素。现今,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以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或血压调控治疗中往往需要监测每搏连续血压,以便医生随时了解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表示,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精确的连续血压监测往往被忽视。比如,各地心导管室一般不做常规血压监测,也缺乏在血管介入手术中进行连续血压监测的观念。大家的潜意识里,侥幸地认为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出现意外的几率很小。“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万一的后果很严重。” 连续地测量病人每个心动周期的动脉血压,反映血压变化的趋势及瞬时改变的情况,从而使医护人员深入、全面地了解病情,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处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条件。 连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1)对于重度休克及危重病人需经动脉输液或输血,可以争取时间,提高血压,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2)对于复杂病情、危重及大手术病人的血压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3)对于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料,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使术中创面失血明显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每搏血压监测”与“动态血压监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为一谈。动态血压监测,并非真正意义的每博连续血压监测,这种动态监测也是一种间隔式的袖带血压监测。 过去,传统的血压监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无创间隔式袖带血压监测和有创每搏连续血压监测。传统无创袖带间隔式血压监测,因为无法做到连续每搏监测,因此对于病情变化剧烈的病人,会产生监测“盲区”,会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血压骤变而对病人生命安全产生影响;有创穿刺血压监测虽然可以弥补上述缺点,但因为需要破坏动脉血管,可能引发感染、出血,严重的可引起肢体末端缺血等风险,因此临床使用受局限。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既能兼顾以上两种传统方法的优点,又能弥补这两种方法的不足?这个需求导致了“无创连续(每搏)血压监测系统”的研发和推广。那么,目前市场上有几种“无创连续(每搏)血压监测方法”?其工作原理又有哪些不同?

有创血压无创血压比较自己总结

1、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比较? 有创血压测量值>无创血压测量值。据对比观察,收缩压在100mmHg-150mmHg,两者结果相仿;超过或低于此范围就有差别。一般认为,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有创法测得的 动脉压比无创法略高,收缩压常常会高出5mmHg~20mmHg。胡星兰等对20例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成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有创血压值高于无创血压值,而且收缩压差异较大,与年龄相关性小,而舒张压的差异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差异越小。 休克、低血压和低体温病人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比较? 有创血压测量值<无创血压测量值。(类似蓄水池的作用)在休克、低血压和低体温时,由于血管收缩,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值的差别较5mmHg-20mmHg还会增加。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监测所得的结果却与理论不符,1997年Campbell在对危重病人特别是休克状态的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无创血压可能提供不可靠的、较高的血压值,而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的反映病人的血压状态;2000年宋林萍等在97例休克病人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相关性研究中也得出了无创血压值高于有创血压值的结论,这是因为在行无创血压监测时,由于袖带充气加压,通过肌肉组织将血管压闭,此时压闭血管近心端,血容量逐渐增多,相当于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当放气时,外加压强逐渐降低,当降至内外压强相等时,积聚的血液在心脏收缩时冲过压闭的血管,引起血管外部的压强增大,产生较高的无创血压值。2006年任春霞等l171对心内直视术后30例病人的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进行了24h监测,对比研究发现在心脏术后8h内有创收缩压比无创收缩压低,而有创血压可更准确地反映病人的低血压状态。在心脏术后8h后有创血压值与无创血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时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具有同样的临床价值,所以,可以用无创血压监测替代有创血压监测,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 3、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病人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比较? 有创收缩压测量值>无创收缩压测量值。2003年邹春莉等对20例未进行治疗的Ⅱ级、Ⅲ级高血压病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有创收缩压较无创收缩压高10mmHg,有明显动脉硬化者这种差距更大,可达30nmuqg;两法测得的舒张压非常接近,差异无显着性意义,这是因为在正常人中血压压力波传导有返折现象。在高血压病人多有动脉弹性减退,血压压力波传导的返折现象减小,两种监测方法之间的误差减小,因此无创法可反映真实情况。同年邹春莉等又对28例高血压危象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危象病人中无创收缩压约低估了18mmHg,对于血压更高者,这种差别更大。两法测得的舒张压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因为对于高血压危象病人动脉弹性显着减退,返折现象大大减小,再加上舒张压比收缩压显着低,血流流速的动能较小,所以无创法测得的血管壁的侧压与有创法测得的端压接近。这一结果提示,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来判断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收缩压要慎重,因为此时测得的收缩压比实际值要低,可能错误地低估病情,还可能误判治疗效果,延误病情。

4 血压测量原理

1 关于血压测量方面的理论血压产生于心室收缩,是推动血液前进时对血管壁造成侧压,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并达到一最高值,此时的血压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到最低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血压与动脉系统的外周阻力有很大关系,概括地讲,血压(P)等于心输出量(CO)与外周阻力(R)的乘积,即P=CO×R。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主动脉压,由于动脉血压故通常以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即血压。平均血压是指心动周期中血管壁受到的平均压力,平均血压=舒张压+压差/3。血压值通常以毫米汞柱为单位(mmHg)。近年来正以新的计量单位帕斯卡(pascal)简称帕(pa)取代毫米汞柱。二者的换算关系是千帕值乘以7.5为毫米汞柱值或毫米汞柱值除以7.5为千帕值。 2 影响血压的因素 动物血压受神经、体液和肾脏功能等的调节,故血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它不但随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体重而有差异,并且与动物所处的环境、气温、精神状态、饮食、体位、生理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即使是同一品种的犬,尚受动物个体因素,诸如心脏收缩、心输出量、血管管腔大小、血管壁张力、血液的粘稠度、血管与心脏距离、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血液在昼夜24 h之内也呈一种生理节奏性波动。在正常条件下,同种动物的血压相对恒定,但由 于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动物血压在群体中呈正态曲线分布,这也是进行血压测定的依据。 3 高血压与低血压 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常常伴随着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结构、功能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对于犬的高血压,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对于血压升高到什么水平为高血压尚无一致性结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过低或两者都低低血压多见心力衰竭、大失血、严重脱水、休克、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4 血压测量原理 血压测量是通过各种手段检测血流在血管中搏动及相应血管壁的运动、血液的脉波来直接或间接进行测量。目前世界上还普遍采用1896年发明的腕带式血压计利用听诊的方法进行测量。1960年人们根据听诊法提出了血压的电子测量法。这些方法在原理上基本相同,只是利用的仪器手段不同。5 血压测量的方法与技术直接测量法又称有创测量,它是在动物麻醉的情况下,向血管内引入导管及传感器,从而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直接测量法可供选择的测量部位较多,有足背动脉、面动脉、正中动脉、颈动脉、尾中动脉等。直接测量法得到的数值一致性好,更接近真实一定的影响,这样测出的血压并不能准确反映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血压,因而不适于临床推广,多用于科研及医疗机构对血压的监测。间接测量法又称无创测量,它不打开血管,而是通过检测血管壁的运动、搏动的血流和血液的脉波来间接获得血压值间接测量方法包括听诊法、脉冲法、触诊法、超声波技术及波动检测技术。前三种方法由于在动物血压测量过程中误差较大,而很少使用,后两种方法使用较多,超声波血压计是将检测到的信号放大,转化为可见信号;但由于所用的仪器笨重,价格昂贵而受到限制。相对而言,依据波动检测原理制成的血压计,在与现代技术结合后,可以将量结果转化为数字,直接得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3个数据,可以自动充气、换气、加压、记录结果,如果物骚动,影响测得结果,可重新进行测量。间接测量不对动物造成损伤,操作简单迅速,而且间接测量值直接测量值两者呈线性相关,能够反映动物的真实压水平,在科研及临床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 犬血压测定的临床应用 1733年,Hale首先采用插管技术,用直接测量法测定马的颈动脉血压,俄国人Korotkoff创立的 听诊法间接测量血压技术,使血压测定在人医中普遍开展起来。关于血压测定在小动物方面的应用,有文献记录的是心血管医生Bernard,他采用导管插入术,直接测量犬的血压。由于

无创连续血压监测(CNAP)与有创动脉内测压比较,数据高度准确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shows high accuracy in comparison to invasive intra-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无创连续血压监测(CNAP)与有创动脉内测压比较,数据高度准确 Sackl-Pietsch 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Landeskrankenhaus Bruck an der Mur, Austria I.简介 连续血压监测是众多临床监护设备的参数之一,尤其对于围术期监测。对于外科住院病人来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要求至少对患有严重系统疾病的病人在围术期进行连续血压监测,这需要用有创的方法在动脉内放置导管测量。在其他情况下,监护常规使用无创间隔血压监测。因此,许多病人的血压监测并不是连续即时的。 最近来自奥地利和德国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显示,82%的外科住院手术是使用无创血压监测,其中,25%的病例特别是一些可预测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或可能需要有创测压的病人(例如,泌尿系统手术,腹腔镜手术、整形手术或血管手术、妇产科手术、肠道手术、择期或急诊外伤手术)也是采用无创测压法,麻醉医师更倾向于使用无创连续血压监测以便更好管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在剩余的18%外科住院手术中,有创测压主要用于可预测的心血管不稳定的病人。因此,ASA推荐指南特别要求不管是否需要反复血气分析,都必须进行连续血压测量。请注意,在有创血压监测的病例中,有26%的病例进行有创插管仅仅是为了连续血压监测(并没有血气分析的需要),这是一个费时、费钱的方法,既导致病人痛苦又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如果有可能,须用无创测压来取代有创测压。 有大量的研究强调在围术期连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例如,外科手术过程中,由于使用上臂袖带间隔测压,20%以上的低血压不被发现,另外20%的低血压发现被延迟。这样接下来会阻碍临床的及时处理,甚至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全面监测。已被证实,围术期心脏骤停的患者有56%在之前进行的手术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术后1年死亡率显著增高,表明无创间隔测压不能满足临床监测需求。 因此,这里看似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临床大量的病例需要连续血压监测,然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连续血压监测的有创动脉内插管的测压方法由于有创本身的局限性(对身体创伤、操作要求高等)和相关风险,在实际临床当中仅合理用于少数病人,在多数情况下,麻醉医师更喜欢使用安全、无风险的方法(例如无创)来实现连续血压监测。最近,新的血压监测系统CNAP的出现正好解决这种矛盾。CNAP的研发解决了麻醉医师一直寻求最佳血压监测方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无创血压计血压表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无创血压计血压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 1 )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 五、环境条件............................................... (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 4 )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 7 )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 . ( 8 ) 十一、结论 ................................................ ( 9 ) 十二、附加说明........................................... ( 9 )

有创血压监测

有创血压监测 一原理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正常情况下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血压高2-8c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cmHg.) 二、适应症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病人的监护。 三、优点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 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3、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4、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四、所需设备合适的动脉导管、充满液体带有开关的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电子监护仪。 五、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及方法(一)部位: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 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二)、置管方法: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1、用物准备(1)动脉套管针(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12号或16号普通针头,5ML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2)动脉测压装置。3)常规无菌消毒盘。(4)其他用物:小夹板及胶布等。2、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2)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Allen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3)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范围约2cmX10cm,应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3、穿刺与置管(1)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60度。(2)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在桡动脉搏动最清楚的远端用1%普鲁卡因做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3)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用粗针头穿透皮肤做一引针孔。(4)用带有注射器的套管针从引针孔处进针,套管针与皮肤呈30度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有突破坚韧组织的脱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10度角,再将其向前推进2mm,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5)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第24h局部消毒并更换1次治疗巾。(6)固定好穿刺针,必要时用小夹板固定手腕部。 六、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正常动脉压力波形: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这60-90mmHg.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

无创非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 编制说明

无创非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二○一九年十一月

无创非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量函[2017]25号,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承担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的修订工作。 新版规程在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的基础上,主要参照国际建议OIML R16-1:2002《无创非自动血压计》、ISO 81060-1:2007《无创血压计—第1部分:非自动测量型血压计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并结合我国国情,保留JJG 270-2008行之有效的内容,完成修订工作。 二.修订的必要性 我国自计量法自颁布实施以来一直把血压计和血压表列入强制检定的目录,而强检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多年以来,我国各级法定机构的血压计(表)检定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一直认真地做好我国血压计(表)的强检工作,使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和老百姓家中的血压计(表)大部分都能保持良好的计量性能,为我国的医学计量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产品的变化和强检工作的深入开展,原规程有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按照水俣公约的要求,我国也将在2020年全面禁汞,用作临床诊断测量血压的水银血压计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而现在市面上的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多数是利用示波法即用数学统计方法推断血压值,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应用。为了实现无汞化,随着工业水平和科技的发展,无汞化的听诊法血压计的新品种也不断出现,如液晶柱、光柱和数显的新型无创非自动测量血压计不断问世,有许多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使用,检定工作一直没规程可依。 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计量检定规程已实施了11年之久,原先内容无法涵盖新型的血压计,为了能给我国血压计强检工作的顺利全面开展,提

全自动臂式电子血压计产品技术要求颐邦科技

全自动臂式电子血压计 2.1标识要求 应符合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中 4.2 标识的要求 2.2寿命 经过至少 10000 次满量程循环以后,仍应满足标准的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满量程循环是指压力从 2.67kPa(20mmHg)或更低升高到最大压力值,再降到 2.67kPa(20mmHg)或更低。 2.3安全要求 2.3.1最大袖带压 应提供一种限制压力的措施以保证袖带压绝不会超过 40kPa(300mmHg)。另外,应保证袖带压处在 2kPa(15mmHg)以上的时间不超过 3min。 2.3.2泄气 在充气系统阀门全开快速放气的情况下,压力从 34.67kPa(260mmHg)下降到 2kPa (15mmHg)的时间不应超过 10s。 2.4性能要求 2.4.1量程: 量程至少为 0kPa(0mmHg)到 34.67kPa(260mmHg)。

2.4.2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应为 0.133kPa(1mmHg)2.4.3血压计重复性要求

在静态连续低压状态下测量,在刻度范围内每一点重复测量的读数之间,相差应不大于 0.533kPa(4mmHg)。所有读数应符合 2.4.4 中的要求, 2.4.4压力传感器准确性 无论升压还是降压,在量程中的任何测量点上,袖带内压力测量的最大误差应是± 0.4 kPa (±3 mmHg)。 注:如果设备提供了零点或范围调节装置,那么应在设备上提供关于正确使用和验证的说 明标识.如果设备具有自动校零功能,那么设备应在需要时自动回到零点,而且在无操 作人员干涉的情况下应符合本准确性要求。 2.4.5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应提供针对自动血压测量准确性的临床评估报告,临床评估方案参见 YY 0670-2008《无 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第 G.1 章(听诊法)或第 G.2 章(有创法),在这个临床过程中确 保被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的评价方法符合第 G. 1 章(听诊法)或第 G. 2 章(有创法)的要求,而且符合 2.1 中的标识要求,并确保整个系统在上述临床评价的统计结论应满足: 1)按 G.1.1 的方法,达到平均差不超过±0.67 kPa(士 5 mmHg),标准偏差不超过 1. 067 kPa (8mmHg); 2)按G.1.2 的方法,达到表 G.1 的要求。 详细方法和要求,请参见参见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附录 G。 2.5自动气阀的要求 2.5.1充气源 除非另有声明,通常情况下,充气源应能在 10s 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 200 cm3(12 立方 英寸)的容器内的压力达到 40kPa(300mmHg)。 注:加压时进行血压测量的血压计不适用。 2.5.2漏气 阀门关闭时,在初始压力分别为 33.33 kPa(250 mmHg)、20kPa(150 mmHg)和 6.67 kPa(50 mmHg)状态下,一个容积不超过 200 cm3 容器内的最大压降,在 10s 内应不超过 0.2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