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 1、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 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②南方经济也 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③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b5E2RGbCAP 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 二、隋朝经济发展 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 三、大运河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 2、时间:605—610 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 2000 多公里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 37 年(581—618)
第二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 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 宗,年号贞观 p1EanqFDPw 二、贞观之治 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勤于政事,善于纳谏④精兵简政,吏治清明⑤不 拘一格,唯才是举 DXDiTa9E3d 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 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RTCrpUDGiT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政策,注重生产,选拔人才。人称她的统治 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PCzVD7HxA
第三课: “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 1、原因:①重用人才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 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 二、盛世经济繁荣 1、农业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40 多处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③蔬菜品种增加; “茶神”陆羽著《茶经》 ,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jLBHrnAILg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②陶瓷业: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 3、商业: :①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百万家”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 一座国际性大都市。xHAQX74J0X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 年,唐朝灭亡。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得不到做官的 机会。 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LDAYtRyKfE 二、科举制完善 1、唐朝,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唐太宗时:①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②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者上前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③进士科考 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Zzz6ZB2Ltk 3、武则天时:①创立殿试制度②开设武举③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 4、唐玄宗时:①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②曾八次举行殿试 三、科举制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这就扩大了统治基础,缓和了阶级矛盾。2、 它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vzfvkwMI1 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一、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二、唐与吐蕃关系 1、7 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641 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双方经济 文化交流。rqyn14ZNXI 2、8 世纪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和同为一家” 三、唐玄宗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封靺鞨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云南王。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①唐朝繁盛先进,激起了各国的向往 ②唐朝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发达的交通,便利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1、日本先后派出 10 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访问。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①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③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 3、唐玄宗年间,鉴真经过 6 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化 2、贸易方面: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①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②新罗引入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③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亚、印度 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EmxvxOtOco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建筑 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代表:①隋时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城市③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SixE2yXPq5 二、科技 1、隋唐之际,雕版印刷品发明,唐朝《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 唐 朝时,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 。6ewMyirQFL 三、诗歌 1、唐诗的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多。 2、盛唐诗人李白称为“诗仙” ,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 、 《蜀道难》 。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3、唐由盛到衰的诗人杜甫,人称“诗圣,代表作是“三吏” , “三别” ,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4、中唐诗人白居易:代表作是《秦中吟》 、 《新乐府》 ,特点是: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书法和绘画 1、隋朝书法的特点: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2、隋朝书法的作用:为唐朝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3、唐朝书法家:①欧阳询,代表作是《九成宫碑》 ②颜真卿,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 ,特点是雄浑敦厚,人称“颜体” 。 ③柳公权,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成“柳体” 。 4 唐朝的画家:①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人物身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②唐 朝吴道子,人称“画圣” ,他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kavU42VRUs 二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大部分洞穴是隋唐时期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三、隋唐乐舞的特点: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建立和北宋的建立 1、10 世纪初,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辽太宗时,占领。从 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y6v3ALoS89 2、960 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国号宋,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 是宋太祖。M2ub6vSTnP 二、辽、宋、西夏的和战 1、宋真宗时,辽攻宋,兵临澶州城下,宋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 2、11 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宋夏经过战争议和,元昊向宋称臣, 送给西夏岁币。0YujCfmUCw 三、金和南宋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金建立后先灭辽,又于 1127 年灭北宋。 3、1127 年,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4、岳飞抗金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谋反罪杀害岳飞。 5、后来,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 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eUts8ZQVRd
第十课:经济重心南移
一、南方农业发展 1、原因: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③政府鼓励扶持经 济发展 2、表现①北宋时引进越南占城岛并得到推广,南方成为水稻主要产地,苏州、湖州是粮仓,水稻在宋朝跃 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宋朝时,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有很多茶 园。sQsAEJkW5T 二、南方手工业兴旺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 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①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③景德镇成为瓷都。 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开封和临安 2、对外贸易: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②南宋对外贸 易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GMsIasNXkA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 南地区。
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的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到后来,统治者的衣饰华丽。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了妇女受 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TIrRGchYzg 2、食:东京城里的食品有 200 多种,夜市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临安城内外 的鱼店不下 200 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7EqZcWLZNX 3、住:宋代百姓的住房简陋,城市平民的住房多为长方形,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 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lzq7IGf02E 4、行: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很普遍,士大夫一般乘驴、骡。旅店业很兴旺:邸店很多。 二、瓦子和节日 1、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里内就有许多娱乐兼 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zvpgeqJ1hk 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元朝建立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先后灭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2、忽必烈继汗位,他就是元世祖,于 1271 年建立元朝,1272 年定都大都。1276 年灭南宋。 3、文天祥抗元被俘,著《过零丁洋》 、 《正气歌》 ,最后被杀害。

4、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发展社会经济。 5、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行纪》 。 6、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NrpoJac3v1 三、民族融合 1、表现:①汉族外迁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③契丹、女真和汉族融合④回族形成 2、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直到 15 世纪才出现活字 印刷,比我国晚约 400 年。1nowfTG4KI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人环球航行和 发现美洲提供了条件。fjnFLDa5Zo 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书籍就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 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tfnNhnE6e5 3、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重大贡献。HbmVN777sL 二、沈括和郭守敬 1、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 ,记载当时科学成就。 2、元朝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著《授时历》 ,开凿通惠河。
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北宋史学家著《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二、宋词和元曲 1、词是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兴于唐繁盛于宋。 2、北宋苏轼开词豪放风格,是豪放派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 。南宋辛弃疾吧词的豪放风格 发扬广大,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V7l4jRB8Hs 3、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4 元朝戏剧发达,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 三、绘画和书法 1、绘画:宋元绘画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等方面①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②元朝画家 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人称赵孟頫的作品为“神品” 。83lcPA59W9 2、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朝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和苏轼人称“宋四家” 。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 秀雄健,功力深厚。mZkklkzaaP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加强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1368 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明太祖。1368 年秋,元朝灭亡。 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①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 部③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2)文化上: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为八股文。所以考中 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AVktR43bpw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 ,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 1421 年迁都北京,设立东厂,继续削藩。
第十六课:中外交流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个联系。 3、经过:从 1405 到 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②促 进了中国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③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ORjBnOwcEd 二、戚继光抗击倭寇 1、背景: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严重威胁我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 2、经过: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接着,率部进入福建、广东,剿灭 那里倭寇,东南沿海倭患被平息。2MiJTy0dTT 3、戚继光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三、1553 年,葡萄牙获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清朝的建立 1、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 1616 年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2、1626 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1635 年他该女真族 为满洲。皇太极于 1636 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gIiSpiue7A 3、1644 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初, ,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 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期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集权的进一步强化。uEh0U1Yfmh 3、为加强君主专制,康熙、雍正、乾隆时大兴文字狱,从而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 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IAg9qLsgBX
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 年,郑成功出兵台湾,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 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 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WwghWvVhPE 二、雅克萨之战 1、17 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尼布楚修建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1686 年,康熙两次下令清军进行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asfpsfpi4k 2、1689 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ooeyYZTjj1
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1、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 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BkeGuInkxI

2、1727 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回部指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等族人民。 2、乾隆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派兵并在当地人民支持下平定叛乱。 3、后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三、1771 年,土尔扈特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诗篇。 四、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 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 最大的国家。PgdO0sRlMo
第二十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朝后期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朝时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有棉纺织业基地②苏州是明朝丝织业中心,清 朝时南京后来居上。③明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3cdXwckm15 3、商业: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 是早期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 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h8c52WOngM 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 超强的稳定性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 的统治 v4bdyGious 2、经过:清初 40 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开放四个港口,最为对外通商口岸,后 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J0bm4qMpJ9 3、影响:①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 200 年②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③ 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④清政府闭关锁 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 世界上落伍了。XVauA9grYP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建筑 1、明太祖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科技 1、明朝李时珍著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 2、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 ,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手工业的生产面貌,被外国 学习者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R9C6TJscw 3、明末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第二十二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

2、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3、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长篇小说。 4、明朝中期,吴承恩著《西游记》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清朝曹雪芹著《红楼梦》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二、戏剧 1、明朝后期,汤显祖著《牡丹亭》 ,有力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2、19 世纪中期,在徽剧和汉调基础上产生了京剧。 三、书画艺术 1、书法:明朝董其昌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其书法兼有: “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明末画家徐渭,善用泼墨。清朝“扬州八怪” 。
补充: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 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 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 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 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 pN9LBDdtrd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0-2、什么是科学探究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 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 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 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 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 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 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 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 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 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

高中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夏朝和商朝……………………………………………() 第5课西周的兴亡……………………………………………() 第6课春秋争霸………………………………………………() 第7课战国争雄………………………………………………() 第8课商鞅变法……………………………………………….() 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秦朝的统一…………………………………………...()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第18课卓越的工程…………………………………………..()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 1-1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元谋人 时间:约170万年前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牙齿化石、使用粗糙石器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 构 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 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 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 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 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 ),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初一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 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 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 1.8 X 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厘米3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一一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 ④薄膜法 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用“ m3'表示。常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 升=1分米3 1 毫升=1 量筒一一刻度均匀 刻度上密下疏 读数时 ⑤替代 1.4 温度的测量 1、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带※是老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核心解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演变历程(以儒家思想发展为线索) 1、冷遇与创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物质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条件: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条件: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的活跃并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条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内容 (3)意义:中国 历史上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 2、沉重挫折(秦) ——焚书坑儒(思 想文化专制政策) 3、改造与正统(汉 代)——董仲舒新 儒学 (1)含义:董仲 舒把诸子百家中 的道家、阴阳五行 家的思想糅合到 儒家思想中,加以 改造形成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目的: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给统治者 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 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 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 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 建专制。 (4)特点:新儒学以儒 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 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 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 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5)评价 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思想上,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等级秩序,具有神学色彩,是唯心主义,其主张愚民政策,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4、冲击与挑战(魏晋至隋唐)——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5、转型与成熟(宋明)——宋明理学 (1)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2)内容 ①创立——北宋五子 A、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B、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C、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D、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②成熟——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思想主张:理气论、道统论、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③新发展——陆王心学 A、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B、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 (3)评价 ①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维系三纲五常专制的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6、批判与继承—— 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1)背景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 的封建制度 ②经济:商品经济的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 ③思想:理学僵化, 八股取士使文化专 制加强 (2)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3)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 对封建专制,带有一 定的民主色彩,反映 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 (4)性质:反封建 的民主启蒙思想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 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中国红色文化 正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火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在我国,红色还蕴含特珠的意义,它是革命、忠勇与正义的象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靠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引领中国人民进行英勇不屈的奋斗,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祖国大江南北留下了红色的印迹,这些印迹构筑出中国红色革命的绚丽篇章,成为一笔宝贵的红色财富,丰富了中国红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红楼——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它是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红楼,红色的起点,在经历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一大批仁人志士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1921年7月23日开始的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 红船——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淅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这艇画舫被后人称为“红船”。 江西大旅社旧址——1927年南昌起义总指挥部,现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红色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以

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革命个农村根据地。 红房子——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下遵义,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旧址称为“红房子”。 地球上的红飘带——得名于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该书又名《地球上的红飘带》,讲述的是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的事迹,斯诺在书中将红军走过的路线描述成“地球上的红飘带”,后来,作家魏巍也创作了长篇小说,书名也称《地球上的红飘带》。 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发动对延安的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五四精神、黄埔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一、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 距今50万年的周口店 “北京猿人” (一)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传说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 ?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 ?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造字 ?伶伦——造律吕 ?大挠——作甲子 ?尧、舜、禹——禅让制“禅始不禅终” (二)先秦时期--奴隶社会 1、夏:(前2070年至1600年) 启废“禅让制”,用“世袭制”替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前1600年至前1046年) 青铜铸造业/甲骨文文字 代表:四羊方尊(精美的艺术品)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3、周:(前1046至前771年西周--前771年221年东周)

公元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朝政, 史称“共和行政”——中国确切纪年开始 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二、封建社会 ?(一)确立和初步发展?a?a春秋战国、秦、 ?1、春秋战国(前771年至前476年、前475至前221年) ?春秋五霸: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前221年至前206年) 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集权 和地方行政机构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 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非生物 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 要排泄废物) 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 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 (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 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 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 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 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 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 (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3)口内牙齿退化长骨中空,有的骨薄,愈合,既坚固又轻巧(减轻飞翔时的体重)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