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备冲刺名解07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必备冲刺名解07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必备冲刺名解07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必备冲刺名解07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必备冲刺名解07 |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一、媒介审判

(定义+举例+负面影响+积极影响)

?定义:“媒介审判”又名“新闻审判”,意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数是发生在刑事案件报道中。

近年来,很多案件在法院尚未开庭审理之前,媒体就进行大量带有主观色彩的报道,用“罪犯”“杀人犯”等定性词汇描绘当事人。

?举例:尤其以微博、微信等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其自身互动性强,即时传播,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在热点事件中能发挥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功能,由此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反响。

?负面影响:这种不可忽视的民意给法官、案件审理人和陪审员施加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危及了司法独立,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另一方面,媒介审判还会反过来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产生干扰。

?积极影响:当然“媒介审判”对社会也有积极影响。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专横的可能性有所降低,而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参与使得司法过程更具有公

开性与透明性,对司法过程起到监督作用,能够让司法审判的结果更加公证,审判的过程更加快速。

一些国家通过法律或新闻专业规范来制止和防范此类行为。

二、新闻寻租

(定义+类型1+举例1+类型2+举例2+评价)

?定义:新闻寻租是指新闻寻租是新闻界或新闻从业人员利用手中的新闻权为团体或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类型1: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个典型是媒介机构被商业组织收买,为这些商业组织进行变相的“有偿新闻”,或者为了经济利益,主动对商业机构进行要挟。

?举例1:例如成都某报记者,把新款轿车上市广告改写成新闻,后经同行和汽车经销商揭发,被勒令除名。

这种广告新闻,是最常见最低级的一种新闻寻租现象,在媒体操作中相当普遍。

?类型2:新闻寻租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封口费”,即媒介采访到商业机构的一些不利的新闻后,商业机构通过给予媒介机构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要求信息的不发布。

?举例2:例如2002年6月22日,山西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了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当场罹难。而当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有11名记者在繁峙矿难采访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人员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的严重经济违纪行为,涉案金额高达7.46万人民币。

?评价:总的来说,新闻寻租表现的是一切与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过程相关的非法的、不道德的权利交换行为、关系、过程,即一切新闻界腐败现象。

三、有偿新闻

(定义+危害性+原因+对策)

?定义: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或者是政府官员为了掩盖丑行而贿赂新闻人员以做出歪曲事实的报道的违法行为。

?有偿新闻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少有偿新闻为了达到某些个人或者集团的利益不惜夸大,歪曲事实,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另一方面,其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有偿新闻选择标准是为了其服务对象

需要的宣传效益,将一些毫无新闻价值或者新闻价值不高的东西充塞版面和节目,挤占了真正有新闻价值报道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有偿新闻严重腐蚀了新闻工作队伍。有偿新闻使一些新闻工作者腐化堕落,蜕化变质,既是个人的沦丧,也使所在媒体的公信力遭到破坏。

?原因:有偿新闻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经济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从进行有偿报道本身看来,这是缺乏诚信原则的一种体现。

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刚起步,这类缺乏诚信原则的情况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新闻报道经常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一些对企业的积极报道促使这个企业高速发展。而有偿新闻就其实质而言,恰恰是一种不平等的权钱交易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讨好新闻单位、希望它们对本企业多进行积极报道,就成为企业、也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理性的选择。其它行业比较,有偿新闻特殊在现在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尽管中宣部三令五申禁止有偿新闻,但是在制度上,我国没有进行有效的立法打击有偿新闻,很有可能会纵容一些有偿新闻事件的发生。

?对策:有偿新闻应该坚决制止,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各新闻单位要在新闻工作人员中深入地开展新闻职业道德和法制、纪律教育,制定自

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相关规定,并接受社会监督。

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机关应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派员明查暗访,受理群众举报,对新闻传播机构实施有力监控,查处新闻从业人员的各种腐败行为,并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

四、有偿不闻

(定义+三要素+影响+举例)

?定义:有偿不闻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以公开曝光或编发内参为名,换取当事人的财务或利益。然后不写或不发新闻或内参。简言之就是以不发新闻的形式换取利益的行为。

?“有偿不闻”与有偿新闻的本质一样,也是一种权钱交易,是媒介从业者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表现。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有偿不闻”的前提是“有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发生了钱物或者服务的交易。

?“有偿不闻”所针对的是舆论监督。“有偿不闻”行为的发生,都是借助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这一职能,而不是利用诸如发稿等其他职权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

?“有偿不闻”的结果是舆论监督的“中止”或“改变”。所谓中止,就是在接受被监

督方的好处后,监督者的舆论监督活动停止;改变则是指在被监督方满足了监督者某些条件的前提下,监督者将原来的舆论监督行为变成了为被监督者提供某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如以刊登广告的形式对被监督方做正面宣传。

?影响:“有偿不闻”是财经新闻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财经公关公司与媒体相互勾结,通过消除负面报道从企业获取巨额利益,使股民和社会公众丧失知情权,使原本该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成为逐利寻租的工具。

?举例:21世纪网正是通过公关公司招揽介绍和业内新闻记者物色筛选等方式,寻找具有“上市”、“拟上市”、“重组”、“转型”等题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作为“目标”对象。

对于愿意“合作”的企业,在收取高额费用后,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在21世纪网等平台发布负面报道,以此要挟企业投放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单位和个人从中获取高额广告费或好处费。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新闻传播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2、名誉权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 3、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 4、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真实意图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参与活动 5、抗辩事由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6、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不能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他们的想法,但是大众传播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的信息来影响受众 7、有偿新闻在新闻活动中,由采编人员介入的一切以金钱或者金钱等价物交易的行为 8、新闻侵权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9、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简答 1、记者需不需要暗访,要考虑哪几点? 答:1所要获取的信息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重要性2 一切获取信息的其他方式都无济于事3披露该事件而阻止的危害明显大于因采取欺骗手段而引起的危害的 2、隐性采访的合理运用? 答:1不得做为常规方式使用,使用了要向上级报告 2 隐性采访的内容必须具有极大的公众利益的重要性 3 不得伪装特定身份如公安、政府官员 4 不得为了获取证据对采访对象进行诱导 5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 6 进行暗访之前尽量告知上级部门,获取上级的配合 7 隐性采访结束后,应对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 3、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权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4、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3导致损害结果的出现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5、新闻侵权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1报导内容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采访时偏听偏信,未找被批评人核实情况以至于报道的主要事实失3报道内容是真实的,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 6、什么是新闻侵权,其特点是什么? 答: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特点是1从形式上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造成侵害,其中由以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2从传播方式上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3从后果上看,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 B.2 个 C.3 个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 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 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 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陈霖《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自由及其限制)

第七章新闻自由及其限制 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新闻自由是指公民传收新闻、发表言论的自由。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与发展,反映了进步阶级与落后阶级进行斗争、争取权利的过程。新闻自由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地受到限制。 古典新闻自由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背景 新闻自由观念 社会责任理论与 社会责任理论的内涵 的历史 新闻自由观念的变化 社会责任理论的评价 新闻自由观念的新发展 我国早期办报实践中的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在中国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控制 中国共产党关于言论与新闻自由的抗争 自由采访 自由传播 新闻自由的内涵 自由出版 正确看待 自由表达 新闻自由 从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理解新闻自由 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新闻自由 设立自律机构,制定伦理准则 建立新闻评议会 读者代表(监督人)制度 西方新闻自律 协同自律 的内容 消息源保密 严禁受贿 新闻自律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准则 新闻失实 新闻自律在中国 无视职业道德准则 我国新闻职业 追求趣味低下的新闻“卖点” 道德的缺失 恶意传媒竞争 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 新闻传播方面的法规 政治力量对新闻传播 政策和制度控制 的制约和影响 新闻消息源控制 新闻他律 广告控制 经济力量对新闻传播 赞助控制 的制约和影响 投资控制 新闻自由及其限制

新闻传播事业本身通过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新闻自由加以限制。新闻传播活动在其实际的运作中受到政府、政党、权力部门、经济势力以及社会舆论的制约。 一、新闻自由观念的历史 1.古典新闻自由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1)1644年,约翰·密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小册子,最早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抨击封建专制主义的书报检查制度。 当时英国严格的出版控制制度: ①1557年玛利女王下令设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②16世纪6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设立枢机院和皇家出版法庭控制出版。 ③1586年,都铎王朝制定《星法院法令》。 (2)17世纪末,约翰?洛克阐发了自由主义哲学、分权学说和天赋权利观念,提供了对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合理性论证的基础。 (3)密尔顿之后,出版自由的精神实质得到了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为基本原则的古典新闻自由观念。 ①“观点的公开市场”是指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这些意见是对是错,均不受外来的干涉和控制。 ②“自我修正过程”是指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4)19世纪以后,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步入成熟时期,关于新闻

浅析有偿新闻的伦理规范问题

刘晓U201117073 新闻1102班 浅析有偿新闻的伦理规范问题 摘要:在我国,有偿新闻问题非常严重,随便翻开报纸,有偿新闻随处可见。不仅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类 似的情况,有偿新闻已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本文旨在研究有偿新闻的伦理规范问题,并提出相 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有偿新闻、伦理规范、“新快报”事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当代,媒体在公众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拥有强大的力 量和资源,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媒体的影响。但媒体也是一柄“双刃剑”,随着市场 经济的发展,媒体间的竞争加剧,许多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逐渐浮现,其中之一就是我 们所说的有偿新闻问题。在伦理道德失范的情况下,传统的道德底线遭遇严重挑战。如何更 好地规范媒体行为,杜绝有偿新闻问题,也是新闻传媒领域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有偿新闻报道是我国新闻界的顽症,也是痼疾。20世界80年代,媒体开始启动“事业 单位、企业化运作”的市场化改革,有偿新闻在我国潜滋暗长,一直发展到今天,有愈演愈 烈之势。逐渐由个人行为演变为集体行为,长期存在着采编人员或新闻机构与被采访者圈钱 交易的某些行为,媒体与记者的形象被逐渐侵蚀,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 者”的说法。 世界各国都为禁止“有偿新闻”做出过明文规定,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中宣部 和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措施,对有偿新闻禁了又禁。1993年5月上旬,中共 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明确规定各媒介和记者个人均不得接受报道地区或单位的金钱(或实 物)奖励。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在北京联 合召开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新闻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三 年之后,上述四家再次联合召开会议强调禁止有偿新闻。尽管如此,有偿新闻的现象仍得不 到有效遏制。 二.文献综述 “有偿新闻”这个词汇是产生在我国的特有词汇,以它为关键词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 中进行搜索共有2630条结果,但没有出现一本专著,主要是相关论文与提及“有偿新闻”的其 他著作;通过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上搜索到的文献数量达386篇,时间范围自1989年至 2010年,其中2010年硕士论文1篇。可见我国新闻传播界对有偿新闻的研究始于1989年, 研究不少,但缺乏系统和深入。① 从文献内容来看,对有偿新闻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对“有偿新闻”概念范 畴的界定。不少文献认为“有偿新闻”与新闻媒体的商品属性是两种概念,不能等同起来, 新闻信息具备使用价值因而具有商品属性,而有偿新闻实质上是一种“贿买媒介行为”②第 二,探讨有偿新闻成因及对策。有的将有偿新闻的成因归结为经济原因,认为是我国从计划

对比西方新闻道德准则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对比美国新闻道德准则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相同点 1、中西新闻道德准则都强调新闻要服务最广大的公众,要符合受众的利益,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将受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个人名誉及人格、隐私权。 2、中西方都强调新闻真实性的至关重要地位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责任是报道正确的事实,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真名,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3、新闻报道要维护国防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4、新闻报道不应存在偏见,不能用舆论影响法院判决,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 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 和评论。 5、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职业操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自身素质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见闻和经验,不受外部利益影响,在行使表达自 由的权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肩负的责任,不得有害公共利益。 6、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7、以正当手段采集信息,注明信息来源和做好保密工作。 不同点 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报道坚持将党 的主张和人民的心声相结合,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坚持正面宣传为 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而 西方新闻道德准则则认为新闻事业为神圣的职业,新闻记者只需写出心目中认为真实 的事物,对于任何方面都不得接受委托与义务,强调新闻绝对自由。 2、中国新闻道德准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而西方报道的内容则较为宽泛,其中还特别强调了对犯罪事实的报道要谨慎而不能存在偏见。 3、在中国新闻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不应掺杂广告等商业因素,应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而西方新闻界则具有商业性质,带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4、中国的新闻界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而西方新闻界则认为,只有同业的管辖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浅析中国新闻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问题的解决 摘要:中国新闻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但随着新闻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新闻的伦理问题日益重视。那么,中国新闻业现状到底是存在那些问题呢?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吗?中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我们应该 采取些什么措施?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略浅析。 关键词:寻租新闻职业道德 一中国新闻业存在那些职业问题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新闻出现之后,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新闻寻租化 公众对传媒界的种种批评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传媒界丑闻不断。为了揭露精神病院的问题,有的记者乔装成精神病人;为了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有的记者故意设圈套诱导人做坏事,然后加以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事实,例如《鄂东晚报》出于创收的冲动,寻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这是典型的拿新闻监督寻租当饭吃。,《鄂东晚报》反映了新闻业自律缺失,教训深刻,值得反思。有些新闻记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舆论监督权,以写批评稿、挖陷阱等手段要挟或交换,谋取个人或集体的经济利益,违反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触犯国法。新闻业者均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错觉,进而有了利用舆论监督的“经济”寻租行为。来违背舆论监督是服务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一种形式。 其实《鄂东晚报》所反映的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北京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披露,“封口费”的数额通常较大,几万元甚至十几。《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黄文夫指出,收受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左手持批评稿,右手持表扬稿,去要挟被采访者给赞助,不给钱就立刻刊发批评稿,给钱就刊发表扬稿。这是滥用新闻舆论监督权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闻寻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仅严重影响新 闻单位和记者的形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新闻领导化 中国的新闻传播一直是党和政府忠实的宣传工具,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早中国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有“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没有领导的新闻不算新闻,没有名人的新闻不算新闻。在中国现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到中央台下到县台的新闻中,都是有领导报道并且在新闻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还可以发现在于新闻报道中的职务官阶就是一个极度不合理的怪胎。中国新闻从新闻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次向受众本位方向的转移,应该从领导本位新闻中转移到新闻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对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和媒介娱乐化等问题的上新闻报道。新闻是把各种各样人的行为图象给人们作为镜子,应将其广泛

第九章 有偿新闻研究

第九章有偿新闻研究 教学目的 了解有偿新闻的分类,掌握有偿新闻的本质与责任承担和豁免。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有偿新闻的本质与责任承担和豁免。 教学过程 有偿新闻是新闻伦理学和新闻法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严重损坏了主流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既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短见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经常构成对广大受众的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由于新闻立法的相对滞后,目前我们比较多的还只是采用道德劝诫和行政处罚来遏制这一现象。现在我们亟需要做的是为相关法规的建立提供确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一、有偿新闻的分类 新闻记者、编辑或媒体因接受钱物及其他利益而以新闻形式发布的信息,称之为有偿新闻。当然,有偿新闻作为一个概念,也可以指代这类行为和现象。有偿新闻的现实形态五花八门,在剖析其本质特征之前,有必要对林林总总的有偿新闻现象作一番分类检视。 有偿新闻按“有偿”形态可分为六类:1.接受劳务费等红包、有价证券、礼品,获取各类消费、好处,如餐饮、旅游、入学、住房和为亲友解决工作问题等,这是最为典型的有偿新闻行为。虽然兑现“有偿”,可能会采取延时拖后或提前进行感情投资等变异方式。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4.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从而使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段,如有偿组版、联办节目。5.不同媒体、新闻单位(包括记者编辑)之间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背景而互相交换新闻。6.某些中介、公关公司以盈利为目的,非法运作(实为经营)新闻。 按信息性质可分为具备新闻价值、不具备新闻价值和人为杜撰炒作的虚假新闻三类。第二类中又包括以下两种信息:1.非赢利目的的一般性宣传信息;2.可能为客户带来市场利益的广告信息。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清楚了,在新闻的外包装之下,实际上有许多非新闻的东西和商业目的,从中偷梁换柱。

有偿新闻规定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宣发[1997]2号 1997年1月15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厅(局)、新闻出版局、记协、中央各主要新闻单位: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为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的形势,重申并制定如下规定: 一、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 二、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 三、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其他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 四、新闻单位在职记者、编辑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 五、新闻工作者个人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 六、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 七、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 八、新闻报道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别,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九、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新闻单位必须把各种形式的赞助费,或因举办"征文"、"竞赛"、"专题节目"等得到的"协办经费",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定期审计。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以文字、语言、图象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形象和产品。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D )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A )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C )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 B )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 D )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 A ) 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 C )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 A )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 A )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 A )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 B )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B )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 D )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67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 D )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 D ) A.姓名 B.单位

新闻道德与法规

新闻职业道德: 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道德化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主要侧重于守法过程,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简言之,即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是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 “媒介审判” 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习惯法 是指国家虽认可其有法的效力,但未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的判例法也被称为习惯法。 道德相对主义 指夸大道德的相对性,否定道德具有普遍性的一种道德主张。认为道德的正确性或错误性随时随地而异,并不存在可适用于一切时代,可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 指外国新闻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并有一名或一名以上人员的分支机构。 外国常驻记者: 指外国新闻机构派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 侵权行为 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邻接权 又叫“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是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图书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网络服务提供者传播权等。 名誉和名誉权 名誉是关于公民或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的一种社会评价。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力。 非法出版 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非法出版罪,主要是指非法印刷、出售报纸或新闻期刊等出版物,从中牟取暴利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犯罪主体既可能是报社及其从业人员,也可能是社会上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广义的非法出版包括一切从程序到内容违反法律的出版活动及其出版物。 抗辩事由 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有偿不闻 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主动或者被动,直接或者变相收受报道对象的“封口费”,对监督的对象不再予以报道。因此,“有偿不闻现象”也被称为“封口费现象”,它与有偿新闻的本质一样,是媒介从业人员运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腐败表现。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其对策 摘要:媒体的高度发达,使信息传播无孔不入,舆论宣传的巨大力量使媒体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严重损坏了主流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经常构成对广大受众的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 关键词:有偿新闻社会监督新闻自律 一、有偿新闻的定义 有偿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明或暗地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的活动,或者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它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因为隐匿和扣押新闻很有可能就是变相的在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其实质就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权利和金钱进行了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 二、有偿新闻的成因 1、从思想根源上分析。被封口的记者之所以忘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神圣职责,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偶然发生。一是受贪图享乐奢侈生活方式的思想严重影响。一些思想自制力差的人容易受不健康思想和外来生活方式的浸染,经受不住形形色色灯红酒绿的考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以钱权交易满足私欲。二是受拜金主义影响严重。当金钱至上的观念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新闻单位时,受错误价值观念的诱惑,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利义观出现了变异,开始以手中的报道权寻求获取额外的金钱和物质利益。而那些社会影响小、传播范围有限的新闻机构为了生存,便片面地强调抓创收,把新闻事业当作单纯的经济经营活动,把自己手中的话语权作为在市场经济中交换的筹码,一心钻进钱眼里,沦为“黑记者” 、“不良媒体”。 2、从文化根源上分析。有偿新闻是一种腐败,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如果腐败呈现出流行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获得了一种文化潜在的支撑。当前笑贫不笑娼的思潮在社会上仍有市场,有的媒体从业人员以金钱来衡量自身价值,有些记者利用舆论监督而大搞以稿谋私,威胁恐吓被采访对象来收取好处费,或从被报道对象处,直接收取甚至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不以为耻,反以为是有能力的表现。

新闻记者要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

在今天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报刊、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都成为新闻的媒介,中国新闻业呈现出日趋开放和繁荣的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害新闻信息泛滥;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时有发生;一些歪曲事实和失实的信息传播,给国家、社会和公众带来了负面影响。要克服这些问题,新闻记者就必须要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下面就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关于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是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尽管中外新闻学者对新闻敏感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新闻敏感的重要性。没有新闻敏感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的繁荣以及人,没有政治敏感,新闻工作无从谈起;相对而言,新闻工作的责任感更为重要,它自身的全面发展。 新闻工作责任感就是记者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了稳定才谈得上发展。有利于稳定的就多做,努力去做:不利于稳定的坚决不做,避免去做,至少是少做。 二、关于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工作责任感是从事新闻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两大素质。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的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的素质,是通过新闻敏感性这个外在的指标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敏感性的实质内容,两者互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没有社会责任感谈不上有新闻敏感性。同样,没有新闻敏感性,新闻工作者也无法表现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两者的统一需要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新闻实践工作中相互融合。 三、具有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和要求。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期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不善于辩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 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工作的确是十分重要,记者在工作中了解或接触到许多新近发生或变动的客观事实,它们到底能否构成新闻?如果能构成新闻,那么这一条新闻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这条新闻是不是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兴趣甚至震动?要从什么角度去入手以使这条新闻收到更大程度上的效果等等,都是要靠从事新闻写作人的新闻敏感和责任感来解决的。 四、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敏感不靠天赋,不靠机灵者的偶然发现,而是靠记者对党的大政方针的把握,对省情、州情的掌握,对新闻业务知识的积淀。它表现为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在采访中,笔者常常体会到新闻处处有,记者只要做有心人,经常注意和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就能在不显眼的小事中发现大新闻。 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就能够解决的,它要求新闻记者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首先是要关心国家大事 ,作为一名记者应该比其他人更关心国家大事,因为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决定的。你只有了解国家这一时期的大政方针,才能找出宣传这一方针的主题,挖出新闻线索。难想象,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对政治缺乏兴趣、对国内外大事漠不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新闻敏感。 关心国家大事并不等于不关心身边的小事,而且对身边小事更应该关心。这两种事是相辅

必备冲刺名解07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必备冲刺名解07 | 媒介审判、新闻寻租、有偿新闻、有偿不闻 一、媒介审判 (定义+举例+负面影响+积极影响) ?定义:“媒介审判”又名“新闻审判”,意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数是发生在刑事案件报道中。 近年来,很多案件在法院尚未开庭审理之前,媒体就进行大量带有主观色彩的报道,用“罪犯”“杀人犯”等定性词汇描绘当事人。 ?举例:尤其以微博、微信等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其自身互动性强,即时传播,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在热点事件中能发挥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功能,由此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反响。 ?负面影响:这种不可忽视的民意给法官、案件审理人和陪审员施加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危及了司法独立,是对法院的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另一方面,媒介审判还会反过来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产生干扰。 ?积极影响:当然“媒介审判”对社会也有积极影响。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专横的可能性有所降低,而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参与使得司法过程更具有公

开性与透明性,对司法过程起到监督作用,能够让司法审判的结果更加公证,审判的过程更加快速。 一些国家通过法律或新闻专业规范来制止和防范此类行为。 二、新闻寻租 (定义+类型1+举例1+类型2+举例2+评价) ?定义:新闻寻租是指新闻寻租是新闻界或新闻从业人员利用手中的新闻权为团体或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类型1: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个典型是媒介机构被商业组织收买,为这些商业组织进行变相的“有偿新闻”,或者为了经济利益,主动对商业机构进行要挟。 ?举例1:例如成都某报记者,把新款轿车上市广告改写成新闻,后经同行和汽车经销商揭发,被勒令除名。 这种广告新闻,是最常见最低级的一种新闻寻租现象,在媒体操作中相当普遍。 ?类型2:新闻寻租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封口费”,即媒介采访到商业机构的一些不利的新闻后,商业机构通过给予媒介机构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要求信息的不发布。

有偿不闻与有偿新闻

有偿不闻 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有偿不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或者是借舆论监督之名,接受或变相接受被监督方的贿赂而使舆论监督活动中止或改变的行为。有偿不闻的实质是新闻敲诈。 有偿不闻分为三类: 一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由于接受或变相接受了被监督方的贿赂,就对他们的问题不闻不问,不予报道。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被动受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繁峙矿难中记者受贿事件。 二是借舆论监督之名,索要赞助、强拉广告、推销报刊。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主动出击。 三是借舆论监督之名进行敲诈勒索、敛钱聚财。这已经属于违法犯罪的范畴。这里面以聘用和假冒记者居多。 产生的根源 1.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社会责任感。 2,办报办刊理念不端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3.对采访活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 防范和治理 有偿不闻是新闻战线的腐败行为,它严重腐蚀新闻队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基层正常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有偿不闻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1,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2.严格队伍管理,严肃宣传纪律,规范舆论监督行为。 3.加强行业自律和媒体他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有偿新闻 定义:有偿新闻是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一些新闻机构为解决经费不足或赚钱,以及其他目的,按占用版面大小(报纸)、播出时间长短和录制费用(广播、电视)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费。 表现形式: 1、接受劳务费等红包、有价证券、礼品,获取各类消费、好处,如餐饮、旅游、入学、住房和为亲友解决工作问题等,这是最为典型的有偿新闻行为; 2、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赞助; 3、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 4、媒体给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从而使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第五章《新闻采编规范》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传媒伦理与法规考题整理

传媒伦理与法规期末考题整理 一、简答题 1.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区别 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 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 有偿新闻是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社会制度的新闻从业人员都不耻的行为。无论东方、西方,有偿新闻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有偿新闻,其实质就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权利和金钱进行了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 所谓有偿不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或者是借舆论监督之名,接受或变相接受被监督方的贿赂而使舆论监督活动中止或改变的行为。有偿不闻的实质是新闻敲诈。 有偿不闻就是有偿新闻的变种。有偿新闻的蔓延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有偿不闻”。 有偿新闻是企业等机构通过贿赂媒体机构,或媒体机构用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 2.传媒侵犯隐私权的抗辩理由 (1)公共利益-----指凡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首先,新闻传播媒介不应揭发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无关的一般个人的私事。其次,但是如果这种个人的私事涉及或妨碍了社会生活,或者这个人处于政治生活之中,那么他个人的活动就不属于不应公开的个人私事,而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政府官员和其它知名人士即所谓“公众人物”,由于他们的行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隐私的范围就比普通人要小。(2)当事人同意----隐私权具有自主性的特征。当事人只要自愿或者亲自将自己的某一私事公之于众,这一私事就成为非隐私,他就不能再对所有传播此事的行为主张隐私权。(3)使不可辨认----有一些私人事件确有报道的价值,但当事人又不可能同意。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使公众不可能从新闻中辨认或推断有关当事人,如略去当事人的姓名、模样与当事人的身份等。 3.什么是著作权?请举出一个侵犯著作权的案例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浏阳河”歌词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原告徐叔华系唱遍大江南北《浏阳河》的歌词著作权人。被告新会佩斯光电有限公司制作、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CD制品中收录了歌曲《浏阳河》,并署名为“湖南名歌”。 法院认为,公民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任何人使用《浏阳河》音乐作品制作音像制品,均应尊重歌词作者徐叔华的人格利益和创造性劳动,为其正确署名,依法取得其许可并支付报酬。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1万元。 二、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