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为进行管理变革的前因和后果

华为进行管理变革的前因和后果

华为进行管理变革的前因和后果
华为进行管理变革的前因和后果

华为进行管理变革的前因和后果

成功变革至少需要四个层面的组织保证

变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如果企业要实施变革、并希望把变革的目标落到实地,那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至少要做四个层面的工作:

第一,任何变革都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一把手要对整个变革做出承诺。

第二,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根据变革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变革往往涉及企业多个部门,而且涉及的面很宽,程度也很深,有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对于领导整个变革非常重要。

第三,如果变革项目比较大,有若干相关项目,且下面又包含若干子项目,那就需要成立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以便从更高层面协调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果变革项目很小,那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可能就不必专门设立。

第四,变革项目组。任何变革项目都要有人做,企业的变革项目组,就是参加变革具体项目工作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跨部门,变革项目组是真正解决企业变革最后一公里的机构。

公司的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变革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变革工作的总体协调也是由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它的任务大体上如下:负责项目或多项目管理,咨询合同、项目目标、进度、质量、风险以及项目预算、项目资源保证以及跟各相关方面的沟通、项目过程监控、专家及顾问的管理等。这些都是由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公司变革项目组专门负责变革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最重要的任务是承担项目最终的交付责任。

对于项目组来讲,它主要的任务是对项目目标的达成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流程、质量。另外,对变革的业务目标也要承担责任,因为所有的变革说到底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变革的结果能不能达到预期业务结果,要有人来负责任,要有人来具体落实,这个落实的部门就是变革项目组。

变革项目组还要确保解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变化带来的问题,尽量减少变革对当前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但仅仅把机构成立起来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机构需要作出决策,机构还要运作,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需要制度保证。比如,公司成立变革指导小组或变革指导委员会,它由哪些人来组成?决策的机制是什么?遇到重大变革问题怎么做决策?决策程序是什么样的?决策下来的结果,变革的结果怎么落实,都需要有正式的文档、制度、流程来保证。

还有一点与变革的组织保证也是有关系的。企业的变革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企业在进行变革的时候,它要关注咨询公司及其顾问团队与企业各个层级的沟通,尤其是做大项目的时候,沟通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使整个变革过程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变革的时机和节奏如何把握

所谓变革的时机和节奏,就是要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就我个人观察,企业一般会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首先进行变革的一个领域。

我们接触了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创始人和高管,首先遇到的就是对企业员工的激励问题和绩效考核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无疑影响企业发展。创业初期,大家凭一股热情,希望把企业搞上去。但企业赚到钱以后怎么来分配,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难题。因此,很多企业会因此把人力资源变革工作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但人力资源变革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因为一般企业很容易把人力资源变革变成一个人力资源专业的行为。如人力资源的岗位评价、任职资格、绩效管理和薪酬制度等。但实际上,企业的人力资源变革必须要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任何企业要想走得久远,核心的问题是,我们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能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愿景和价值追求?这是所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变革过程当中最大的挑战。

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相关领域的梳理工作做的也是很不错的,有流程有制度,执行起来了也像那么回事,但是不能落实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升方面。这就是一个挑战。组织绩效的提升最大的目标是什么?是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和愿景的实现,是实现企业创始人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得好的企业不多。

变革的其他着眼点,建议考虑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什么叫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服务提供给市场。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给市场、给客户,那这个企业不可能有生命力,也不可能长远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公司变革的二个重要领域实际上都与此有关,即研发和供应链。你要做好一个产品,研发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不能忽略的。你要交付一个好产品,那供应链是不能忽略的。

把一个好的产品及时地交付给客户,整个合同履约过程的能力也不能忽略,等等。因此,华为公司在第二个大的阶段主要做的就是关于研发和供应链方面的变革。

在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华为公司2007年开始做公司的财务管理变革和市场管理变革。把财务和市场的管理变革放在研发和供应链之后,为什么?我刚才说,任何一个企业,有两个大的过程不能忽略。一个就是你怎么创造价值,再一个过程是什么呢?是企业的价值实现过程。

你把东西交给客户,把服务给了客户,然后你要从客户手里把钱拿回来,这就涉及公司的整个财务系统怎么管?能不能及时收回款,回款周期多长,你是不是有大量应收款或是说你的产品服务给了别人结果钱收不回来。这样企业就麻烦了。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产品和服务要在第一时间交给客户,让客户满意并付款。因此,市场和服务体系,加上财经体系就是企业的价值实现过程。光有价值创造过程没有价值实现过程,企业是活不下去的。

华为公司在做完了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两个变革项目之后,就转到了财务和市场与服务体系的管理变革,目的也就是要实现高效的价值实现过程。

答疑分享:

1 中小企业应怎样看待变革?

胡彦平:企业其实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很多小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在实践一种管理的体验。实践中,一些东西你已经在逐渐改变,你就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变革。不要单纯的把变革理解为我们要做一个咨询项目,然后请顾问,然后组织团队,为管理变革的定义设很多条件。其实不需要这样。

2 一个企业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变革?是否有专门的评估工具?

胡彦平:有的。这一般是一组问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在回答这一组问题之后,可以对问题结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然后分析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变革。但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问题是不一样的。另外,企业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员工,对企业存在问题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觉得,这种问卷或者调研的东西,其实意义不大。坦率地讲,真正有判断价值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骨干员工都对整个企业的管理现状有同样的负面感受。尤其是当大家感觉到在企业推动一些工作都感到十分困难或无助的时候,真的就到了你要变革的时候了。

3 华为多大规模的时候开始第一次大的变革?当时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胡彦平:华为公司的变革一直都没有停止。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大体上看就是华为公司的几个重要变革阶段。

首先我觉得是《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我个人认为这是他的管理文化的变革。九六年三月份一直到九八年三月份,起草过程前后历时两年。《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正是华为公司处于一个非常迅猛发展的时期。92年华为公司差不多一百人,销售额一个亿。到了《华为基本法》起草完毕的98年,华为公司已经发展到了8000人的规模,九十亿的销售。基本法当时要解决的,是企业野蛮生长阶段如何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激发斗志。企业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很多问题都会不断

浮现出来,如激励问题、管控问题、价值追求问题、使命问题等,所以需要制订一部《华为基本法》来统一大家的思想。

4 我现在感觉到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但是始终搞不明白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从哪里下手?胡彦平:当企业出现很多问题的时候,自己要首先进行诊断。这个诊断不是自己的冥思苦想,你可以自己举办一些研讨活动,包括头脑风暴,设定一些议题让大家发散地去讨论,然后再进行收敛和梳理,看看干部和员工怎么看待企业的管理问题?然后对问题的原因再进一步地深挖,挖到这些问题背后的一些因素,再针对这些因素制定一些解决措施。

5 变革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

胡彦平: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企业为什么要变革?一定是因为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变革的手段,变革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困惑。

变革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企业主动地实施变革,另一种是企业遇到问题实施变革,甚至是企业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才考虑实施变革。实践证明,当企业因遇到重大的问题而实施变革,一般来说,难度比较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处是在于,企业遇到危机时,会迫使更多人投入到变革当中,因为不变革的话,企业很可能难以生存下去,这是把压力变成一种动力。

华为公司的变革基本都是在主动的情况下实施的,这跟其他一些企业不一样。华为公司的几个变革,在时机点和节奏掌握上都恰到好处,有力地支撑了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他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今天华为公司能够在短短二十多年里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这跟变革的成功不无关系。

6 变革时触动老员工的利益,而企业又离不开这些人,有什么好的办法?

胡彦平:企业在变革过程中,常常“动了别人的奶酪”。变革实际就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安排,回避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说变革需要企业创始人、企业的一把手亲自参与,要下决心,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你动了别人的奶酪,如果没有企业一把手的鼎力支持,变革是很难推进的。华为公司在变革过程中,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前段时期对华为公司整个变革历程进行回顾的时候,我们重新看了任老板的一些讲话。华为公司的变革顾问团队进到公司以后在访谈过程中,就遇到很大的阻力。任正非的做法很简单,把那些不配合变革的人,全部从变革项目团队里请出去,不让他们参与这件事情。另外调一些对变革怀有热情和积极态度的人参与进来。

总之一句话,你动别人的奶酪是要付出代价的。公司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刚柔并济。对变革有阻力的人怎么对待他?可能一段时间你继续在原有岗位上,但你不参加变革,同时逐步把你边缘化。原则要很坚定,但是在具体处理人的问题上,其实需要特别谨慎。尤其是对一些身处高位的人要怎么处理,柔的度怎么来把握,每个企业是不一样的。

7 变革,好像是否定自己,拿来别人,自己团队会觉得忐忑、质疑;华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胡彦平:这个问题很好。之所以好,跟我们讲的变革是“一把手工程”相关,企业的变革,一定意义上是对一把手过去部分工作的否定。如果企业的一把手敢于否定自己,团队就不会觉得忐忑和质疑。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里就有一条“自我批判”。任正非是一个敢于否定自己的人,勇于自我批判的人。如果他敢于否定自己,他感觉我们自己做的不行,要请国际咨询公司来帮我,而且要全盘地把西方公司经过几百年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东西拿来用,团队怎么会觉得忐忑不安和质疑呢?

8 如何把握先进管理模式与本土特色的度?

胡彦平:华为公司到了一定规模后,基本上就是把西方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完全搬到华为公司来。这就是任正非讲的要剁掉脚指头穿上一双美国鞋,要削足适履。然后要“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固化”。

一般来说,华为公司把国外的东西搬进来,使之适应自己的管理实践。这个周期差不多是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你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它,然后把它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首先你要先把它搬过来用。然后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优化。

我不太赞同,一说到变革,把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东西拿到本土来,就开始强调我们自己的特点。在起草华为基本法的时候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华为内部也是有争论的,但最后大家形成共识,就是: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向西方先进的管理实践去学习,而不应该说这个不适合,我要改,所以这一点是当时的变革原则。

9 变革前期的思想统一怎么做?

胡彦平:所有人都思想统一达成共识,其实不太现实。变革最重要的是在核心高管层面的认识上要达到高度统一。

华为公司的变革之所以进展还比较顺利,我个人觉得就是有了前期花了两年时间,通过共同讨论起草的《华为基本法》。《华为基本法》里面已经把华为公司整个变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路径基本上都说清楚了。所以整个变革在华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和高管团队就没有什么大的阻力。不是说没有阻力而是没有产生大的阻力,因此,华为公司整个变革的前期准备度还是比较高的。我再多讲几句。变革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有个统计,企业认为自己变革成功的好像只占不到20%。那就意味着,企业花了钱,请顾问来帮助,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最后企业的变革还没有达到目的,这无疑是个非常痛苦的事情。也许如果不变,你还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发展,结果变了以后,反而导致局部甚至全局的管理出了问题。我们在个别企业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因此,变革的准备度是非常重要的,变革的需求也要非常清晰,整个变革的组织准备、人员准备、业务的准备都要先做好,千万不能仓促开始,草草收场,最后对企业的整个业务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10 变革必须借助顾问公司吗?如何选择合适的顾问公司?管理顾问公司的关键是什么?

胡彦平:不是所有的企业做变革都需要请顾问公司来提供协助;但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使用顾问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协助变革的历史。

华为公司的变革基本都有外部的咨询公司协助进行。华为公司变革的成功,当然首先要感谢咨询公司和这些专家的协助,但是华为公司变革成功最关键的一条,是华为公司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变革团队。

另外我还想再强调一点。我们看过一些企业,也跟一些企业的创始人做过一些比较深的沟通。有些企业请了顾问以后,实际上缺乏管理顾问公司的能力,结果使变革的结果很不令人满意。这一点也要特别注意,你请了顾问公司,就要有管理顾问公司的能力,否则你这个变革是不会成功的。选择合适的顾问公司,首先要清楚企业在变革中究竟有什么需求。我看过很多企业,他们问题很多,很想变革,希望通过变革来把问题解决掉。但是,他们说不清楚他们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他们不知道怎么把变革的需求归纳和梳理、提炼出来。只有在了解自己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去找合适的顾问公司。

你需要确认,顾问公司解决这类需求比较有实践经验,有成功的案例可借鉴。顾问公司定位了,你还需要定位一个好的顾问,以及这个顾问有一个好的配合团队。

一般而言,变革项目一个顾问是不够的,他需要助手。顾问带着这些助手到公司,你一定要锁定这个主要顾问在公司的时间,以及锁定他的交付。此外,这个顾问是不是有能力、有意愿做技能转移?另外他能不能指导你的团队做落地?这些都跟我们选择顾问公司有关系。企业可以制订一个选择顾问公司的程序。

《华为的管理模式》读后感

《华为的管理模式》读后感 (注:开篇黑色字体部分多为引用书中文字,红色字体为读后感想)近日经过拜读《华为的管理模式》这本书,感受颇深。康乃尔集团的发展虽然没有华为厚实,但康乃尔这几年发展很快,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华为、和众多发展中的企业一样。所以对今天的康乃尔来说,华为的持续发展之路及危机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华为 1.华为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功。20年前,华为只有6名员工、20000元注册资金;20年后的今天,华为年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立了研究所。一举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即使是在世界通信巨头思科,都将其列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2.华为的自主创新精神值得敬佩。在华为,这种根本性因素就是自主创新,华为的巨大成功其实就是创新精神的成功。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的:“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华为以它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验证这一论述。因此,研究和剖析华为现象,无疑可以折射出中国通信行业现代化的路标。 二、我们向华为学习什么 1、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 华为在管理上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主张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从流程和财务制度这些标准化甚至不需质疑的硬件开始,逐步西化,潜移默化的推动软件的国际化,通过削华为的足,适美国人的脚,大力吸取西方的管理精髓,以对事负责制替代对人负责制,以分权制替代集权制,以矩阵式组织结构替代直线式组织结构等等,最终以建立公司法的形式,创造出独特的华为式应用管理模式,正是这些非常举措,实现了华为“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2、牵引式人才管理关系 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的机会。以此为基础,华为从英国引进任职评价体系,又请美国HAY公司作薪酬顾问,通过消化吸收,华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关系。例如,在报酬和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坚决推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待遇系统,以绩效作为晋升的依据。绩效考评的残酷性就在于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这意味着华为员工必须年年都有创新,都有进步,没有进步,绩效为零。

华为推进IPD项目的过程

华为,一匹黑马的成长历程 华为是一家以眼光长远见长的通讯设备运营商,任正非一开始被外界称作华为的“毛泽东”,在华为创业初期从管理到业务事事亲力亲为。和毛主席一样,任正非爱写文章,尤其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但是显然,任总的理想不是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现代通信设备企业,而是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让企业能够成功地持续运作下去。他在自己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写到: “今天的接班人们,个个都是人中精英,他们还会不会像我那么愚钝,继续放权,发挥全体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呢?他们担任的事业更大,责任更重,会不会被事务压昏了,没时间听下面唠叨了呢……相信华为的惯性,相信接班人们的智慧。” 要让成功变成惯性,任正非所做的尝试之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启迪。 《华为基本法》:第一部企业管理大法 90年中期,华为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第一,企业迅速的发展令华为对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地膨胀;第二,同时,伴随大量涌入的新员工,企业文化的落地遇到困难。第三,员工的数量增长使得高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越来越少,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感而是生疏和漠然。《华为基本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在拟订之前,总裁任正非就指派一位副总监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联系,系统梳理华为的文化,总结成功经验,对《华为基本法》做出定位。《华为基本法》从1995年萌芽,到1996年正式定位为“管理大纲”。 外界对华为基本法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华为实在是太低调了,因此高调对外宣布的《华为基本法》就成了外界了解华为不多的途径之一。华为董事会对外公布的《华为基本法》主旨包括:说明华为要往何处去,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华为的使命、追求和愿景是什么?华为管理效率问题,围绕效率华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内部规则体系,避免因快速扩张而导致管理失控?解决员工的成就感问题,通过确立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与人力资源政策使员工对企业有文化认同,有成就感? 1998年3月,华为基本法审议通过,整个拟订过程耗时三年。这部基本法既是华为内部首个将企业家个体的思维转化为组织思维的资料,也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对企业总裁进行价值观的总结性文字,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很大推动和示范作用,也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华为基本法》出台后成为国内外企业家竞相追捧、学习的范本,华为在国内外一时间声名鹊起,增加了华为的社会知名度和客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同感,令“企业文化”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IT战略规划,全面BPR&IT改进计划 在国际化的战略引导下,华为把IT战略规划列为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并以全面BPR&IT改进计划一同组成华为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管理变革方向。

《华为工作法》读后感副本

《华为工作法》读后感 这本书立足于华为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华为发展过程中的案例、华为人的经验与任正非本人的言谈出发,着重讲解了华为公司的目标管理、工作执行、工作原则、工作态度等情况,从中提取和整合相关的工作法则、实际的操作方法,然后通过相关理论的解读与分析来进行扩展,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华为人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态度,并且使他们从中获取工作的经验。 我们想学习华为,想要从华为那里真正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所学习的都不应该只是华为的体系,不应该只是所谓的企业文化,而更应该是华为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工作方法以及华为人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因此这些是华为运作模式的精华。而企业或个人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具体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否取得更高的效率,员工能否拥有更好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方法和态度。 一、科学合理的华为工作原则 成功的事业依靠的是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工作原则、方法,这些好的原则、方法就是工作的“捷径”。华为人的工作效率之所以高,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的学历,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能力更加出众,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多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这些原则把握了工作的规律、明确了工作的重心、拓展了工作的思路,这样就确保了华为人在面对繁忙的工作时,总是能够合理、有序、高效的完成任务。

任正非认为华为的工作就是坚持“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小任务到大任务,从生存到发展”的理念,然后一步步寻求壮大和发展。而对于任何一个员工来说,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工作理念,大到人生计划,小到工作安排,都需要采取这样的策略行事,因为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减少阻碍。 先做容易做的事,并非是一种逃避,毕竟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所有问题,无论先后,这些问题都要逐一解决,不能有任何遗漏。不过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做法,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工作进程,毕竟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难度通常会越来越大,因此按照特定的规律去慢慢推进工作项目,完全符合工作的需求。而且这样做还能够有效地支配和利用各种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还能够让工作更加顺畅。此外,先从容易的工作开始,与工作能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关乎一种策略,因为这样做更能够兼顾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发展性这两个基本要求,先从简单容易的开始做,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稳定,保证工作能够继续下去。 二、态度有时候比能力更加重要 能力决定了我们最多能干多少工作,决定了我们最多能把工作做到何种程度,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力也是一种限度,而且有能力并不意味着能将工作真正做到位。想要把工作做好,想要变得更加出色,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华为人看来,“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工作态度往往是左右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的关键因素,没有专注度,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没有坚持到底的

华为研发变革管理(实践篇)

变革管理……实践篇 华为经过持续的管理变革,已经取得明显的收益,体现在绩效指标良好,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 表现在经营结果上,人均效益明显提升,利润率保持领先。 M合作伙伴:说实话和你们合作,就是因为被你们这套ipd流程打动。 B电信认证团:你们深圳和上海的研发中心的运作实际上达到了CMM5级 电信来访VP:你们的数据中心和人员技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挪威船级社:比我们认证的平均水平好十倍(信息安全) 为什么要变革呢? 社会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泛滥、物质心理失衡、利益格局调整,政策法规影响) 经济金融波动(宏观经济走势,金融汇率股市,融资政策与工具,全球一体化) 管理技术创新(新的管理理论、技术一日千里,信息工具革新,人员技能素养) 客户行业产品(价值链一体化,需求细分深化,对手伙伴频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不变等死 一个公司如果沿着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走下去,就会进入-----死亡谷!(1970年的世界500强到1990年,近一半在榜上消逝) 在企业丛林中,“能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反应能力最强的物种”……达尔文 华为为此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客户价值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 我们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和周边伙伴密切合作,共同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和成功。 企业发展的宏观商业模式: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 微观商业模式:运用一整套和谐的方法论,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端到端流程贯通。这个端到端,就是客户的需求端来,到准确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 这驱动华为从流程、组织和IT方面进行坚持不懈地改进: ……组织:通过资源的协调配合来支撑流程活动的完成。 ……流程: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活动来确保业务目标的达成! ……IT: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流程、组织的运作效率(是的偌大的组织运作起来跟一个人一样协调、效率高) 基于端到端流程框架,华为持续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项目: ……主流程:市场管理(需求管理、市场与组合分析)、产品开发(需求管理、IPD、BOM)、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精选导语:华为营销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家节俭学习。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以客户为中心》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1】华为总裁任正非深刻指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并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其实,为客户服务不但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作为盈利组织,其利润来源只能是客户,其根本存在价值只能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源源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得到客户的持续回馈(利润),以客户回馈再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任何企业的日常工作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来开展;而企业一旦偏离了客户价值创造的发展定位,不管之前曾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客户抛弃、被市场遗忘。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如何创造顾客?只能依靠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连接企业与客户的天然纽带和必然桥梁。企业依靠持续不断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符合客户价值主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来创造客户、留住客户并建立客户忠诚度。那么客户真的需要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吗?答案是否定的。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产品的功能,而非产品本身;同样的道

理,客户并不需要企业的服务,而是需要依靠企业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来解决客户自己的问题,来为客户自己带来价值及价值增值。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就必须具备客户思维。从产品概念设计、研发、生产、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客户思维,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价值主张、最大化创造客户价值的理念来思考、践行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为客户源源不断创造价值。而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对产品缺陷的弥补或单纯的销售方案,而是要建立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值、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服务理念。 我们要时刻牢记,客户是唯一能够解雇我们所有人的人,他只需要不买我们的产品就行了。事实上深入思考就会明白,我们在企业内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客户来埋单。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生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人工工资甚至日常办公费、水电费等等,这些费用最终都要通过产品和服务价格摊销到客户头上。客户不是大傻瓜,他心甘情愿为产品和服务付费的原则始终只能是是否能给自身带来价值(及价值增值)、是否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客户会始终坚持他为产品及服务支付的价格要小于或等于他所获得的实用价值及心理价值的总和,这才是客户价值主张根本之所在。 所以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以客户的思维方式来反思我们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我们的产品研发是否以客户需求(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导向,我们的生产组织方式及管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成功变革至少需要四个层面的组织保证 变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如果企业要实施变革、并希望把变革的目标落到实地,那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至少要做四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任何变革都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一把手要对整个变革做出承诺。 第二,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根据变革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变革往往涉及企业多个部门,而且涉及的面很宽,程度也很深,有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对于领导整个变革非常重要。 第三,如果变革项目比较大,有若干相关项目,且下面又包含若干子项目,那就需要成立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以便从更高层面协调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果变革项目很小,那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可能就不必专门设立。 第四,变革项目组。任何变革项目都要有人做,企业的变革项目组,就是参加变革具体项目工作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跨部门,变革项目组是真正解决企业变革最后一公里的机构。 公司的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变革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变革工作的总体协调也是由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它的任务大体上如下:负责项目或多项目管理,咨询合同、项目目标、进度、质量、风险以及项目预算、项目资源保证以及跟各相关方面的沟通、项目过程监控、专家及顾问的管理等。这些都是由变

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公司变革项目组专门负责变革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最重要的任务是承担项目最终的交付责任。 对于项目组来讲,它主要的任务是对项目目标的达成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流程、质量。另外,对变革的业务目标也要承担责任,因为所有的变革说到底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变革的结果能不能达到预期业务结果,要有人来负责任,要有人来具体落实,这个落实的部门就是变革项目组。 变革项目组还要确保解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变化带来的问题,尽量减少变革对当前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但仅仅把机构成立起来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机构需要作出决策,机构还要运作,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需要制度保证。比如,公司成立变革指导小组或变革指导委员会,它由哪些人来组成?决策的机制是什么?遇到重大变革问题怎么做决策?决策程序是什么样的?决策下来的结果,变革的结果怎么落实,都需要有正式的文档、制度、流程来保证。 还有一点与变革的组织保证也是有关系的。企业的变革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企业在进行变革的时候,它要关注咨询公司及其顾问团队与企业各个层级的沟通,尤其是做大项目的时候,沟通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使整个变革过程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变革的时机和节奏如何把握

作文-华为的世界读后感1800字

华为的世界读后感1800字 现在公司门卫有了书架,为公司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料。因为领导开会多次提到华为,我也对华为产生了神秘感,所以从哪里买了本《华为的世界》,看了这本书感触很深。 首先就是本书的简介吸引了我。在中国,充满神秘感的企业往往被认为有问题,而这些企业也往往真的会如预期一样的倒下,似乎只有华为是个例外。要了解这个中国企业的奇迹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就必须了解华为的领袖任正非,了解神秘的任正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执著和影响力从哪里来以及他对企业如何“基业长青”这个终极问题持续10多年的寻觅和思考。实际上,任正非就是华为,对这个企业家“神”的一面和“凡人”的另一面的了解,对他管理思想甚至是个人性格变化轨迹的考证,就是解读华为从注册资本2。4万元人民币的代理商成长为60亿美元营收的准世界级公司的关键。对所有追求世界级企业梦想的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华为的经验不仅仅是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故事。华为管理模式的演进、华为的“死而复生”、华为的技术研发、华为的海外拓展以及华为的接班人,这经验背后都是华为和任正非付出的巨大代价,而这些也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珍惜并共同拥有的。

我认为从华为内部说,有两点促使华为的进步: 一。华为的使命和目标“将来电信设备市场将会三分天下,西门子、阿尔卡特、华为。”——1994年的任正飞。而写入《华为基本法》的是:华为追求的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客户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任正飞在谈到这一点时,全场鸦雀无声。毕竟这是在十年前,华为所有高管被任正飞的伟大梦想所震撼。然而华为也是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之下,一步一步逐步走到了今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使命是多么神圣和伟大。我们公司在成立十二年后,也总结了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公司的使命:为中国特种化学品领先全球而倾尽全力。我们每天晨会都在喊,喊我们这个世界级的使命,但每一位员工是否真正理解“倾尽全力”的含义和对我们每一位员工的鞭策和要求。使命就是一种信念,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里和骨头里,每时每刻都在要求和激励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倾尽全力,不要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留有遗憾,做事要追求尽善尽美。我们现在的一些员工没有认识到倾尽全力的内涵,每天背诵使命、愿景、理念敷衍了事,做事情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已经违背了我们的使命。我们只有在公司神圣使命的引导下,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公司做大作强。只有公司大发展了,我们个人才有大发展,才能

华为创新读后感

华为创新读后感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推荐的此篇文章。读完此文章后感触很深,在华为,这种根本性因素就是自主创新,华为的巨大成功其实就是创新精神的成功。 读完华为的职场经验学习的材料,材料通过对华为的企业文化,战略目标、管理改革、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让我们了解华为是怎么能够快速成长的,透过华为的成功对我们产生启发。海外战略、管理变革、客户服务、技术研发、管理模式等方方面面的树立和分析,解开了华为的快速成长之谜,透视了华为的过去和未来。在以后的工作中: 第一,建议公司在团队中建设更加良好的竞争和管理体系。分团,分组,公平竞争。取人长,补己短。 第二,队长做为一个团队的领头羊,要起到模范带头左右。在公司规定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什么特权。在对待员工方面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关怀,以站位高、考虑大局为重心。 第三,对个人今后的发展,性格的塑造。今后的首要目标是跟紧团队,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指标数据。个人性格方面多和领导、同事沟通。强大自己的内心,应对压力。 作为公司的一部分,尤其是老员工必须保证持续的学习态度,以变化的眼光审视自己求得进步;多关心、照顾新员工,每个人都是从新员工过来的,多一些宽容,不抛弃、不放弃;多承担,日常的指标、流程工作要求,力所能及的做好之外还要学会分担,多思考、多求解以求得更快的成长;注重谈吐、易容仪

表,最起码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人都是凭初印象去判断人的,做一个有气质、有内涵的人才是长期交往的前提。 终生学习心态:本身我们的行业就是一个分分秒秒都在不断变化行业。所以我们必须具备学习、理解、接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公司和行业的发展跟上步伐。另外,随着公司的发展后起之秀特别多,作为比新人“老”一点的人员也应该多和新人沟通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不抛弃、不放弃: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团队成员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员工。特别是团队里“后面的人员”; 当团队或队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我要积极思考、主动介入,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兄弟们解决问题,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是相互责备,更多的应该相互鼓励,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让大家知道怎么样努力,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员工的动力,有灵魂、有动力,我们才有梦想,为了中国联通的明天越来越好,我们将鼓足干劲,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畏艰难、不断进取,将自己的星星之火投入到中国联通这燎原之势的伟大事业之中。

华为:过去20年如何玩好“变革”这门艺术

华为目前已经是全球500强的企业之一,但是,作为一个大公司来说,华为也有自身的一些危机。面对这种危机,华为只有通过变革才能求生存。田涛在研究华为的变革之路后认为,华为的变革是一门融合与激发活力的艺术,需要自我批评的意识,采用渐进的变革方法论,抱着一颗坚持试验的心灵,实现培训再培训。华为只有进行不断地换血与输血,才能使华为的活力永久长存。 近30年来,互联网和全球化,已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组织形态、文化和行为方式,并给我们的商业模式和教育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过去的20年,许多巨无霸的西方百年企业,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逐渐走向衰落与溃败,令人惊惧。比如今天的华为已经是大公司,华为去年年底在全球500强里排名第122位。但今天的华为,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 华为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过往成功路径的过分依赖,成功是失败之母。 2.组织肥胖症:对内外变化反应迟钝。 3.组织中年疲劳症:初次更年期。30年的初次更年期,如人到中年的活力与激情降低,变得懒惰、消极、疲惫。此时往往是从大公司到伟大公司的生死界。而惰怠是组织之癌,是任何组织的头号敌人,将可能将组织毁于一旦。所以我们需要变革、变革再变革。 华为如何进行变革 任正非认为:华为公司的最低目标是活下去,最高目标还是活下去。当公司做大,未必等于做强。即使做大,做强了,照样充满危机。所以,变革才成为全球范围内各类组织过去20年喊得最响的一个口号。华为设有一个变革委员会,专门研究华为怎么开展组织变革。我们结合华为过去20多年的变革,分享下如何进行变革。 1.绝大多数的变革指向,是融合与激发活力 大企业的共同特质一般是控制性越来越强,组织活力递减。1996年,因为变革而发生的华为市场部千人大辞职,在内部没有引起任何震动,人人上台讲演,慷慨激昂,表示为了公司的未来不在乎自己的面子重要与否。 此后十多年来,华为很多干部能上能下,几上几下,大多数人经受住了各种浮沉的考验。同时,削弱了山头文化,避免了组织内部的办公室政治、内耗、甚至分裂企业的行为。2007年再次变革,在公司工作八年上的7000人集体辞职,六个月之内也可以再申请回到公司。重新续聘后,大家的岗位大调整,让更年轻、有才华、有活力的年轻人登上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位置。这样变革的结果是:让更有饥饿感的新生代更有成长的空间,在公司内部形成普遍危机感。 2.自我批判是变革的先导 20多年来,华为从小到大,始终坚持了两个点。一点就是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另外一点是长期坚持自我批判。从几十个人到今天的企业规模,自我批判从来没有间断。自我批判就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就像我们的体育运动一样。但是,即使经常进行自我批判,免不了也会在企业在发展中,随着时间的演变,出现一些大病症。那么,当大的病症出现的时候,要使用变革这把手术刀。 3.渐进是变革的核心方法论 华为的渐进变革道路,首先是从研发开始。因为研发是当时华为的最薄弱的环节;华为当时的技术薄弱、产品短缺,研发也正是华为最急需变革的部门;研发部门相对简单、人员相对好管理,所以先从研发切入。研发变革结束以后,就是供应链、、然后是财务体系的变革,直到今天才开始触及市场体系的变革。为什么市场体系的变革排在最后?原因在于:华为市场团队的作战能力一直超越竞争对手;市场体系的变革搞不好,将会影响到当前业务的发展,影响到“作战机会”。所以到今天,整个公司的多数变革都基本完成,才触及到市场体系的变革。 4.普遍持股的文化基因 员工普遍持股是华为文化的基因,是华为管理知识型劳动者的一个核心的手段。所以,华为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的时候,总能够做到风平浪静,因为每个人都是老板。 5.变革发动前的蓄势期

华为的产品服务变革原因=

华为的产品服务变革原因 华为的产品服务变革原因;华为变更原因;有媒体最近援引华为消费者BGCEO余承东的话说,;很多人都知道,一直以来,“中华酷联”与国内的电信;这从余承东的微博文中也能感觉出来,观察他近一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icAnalytics;出货量、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其实华为并不轻松,;余承东的微博文中也有“回应”,他最近写到,“荣耀;其实华为现在的尝试效果 华为的产品服务变革原因 华为变更原因 有媒体最近援引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的话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华为手机产品机型会删减至少80%,总机型将不超过10款。同时,将不再做超低端机型,华为终端的渠道重点将是公开渠道+电商渠道,两大渠道占比会在80%左右,而运营商渠道比例将压缩到20%左右。这些信息意味着,华为即将出现重大变化,而国内手机市场,也将受到影响。 很多人都知道,一直以来,“中华酷联”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们主要依赖运营商渠道,其中的利弊已多次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几个月前刚刚传出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削减营销费用、税率“营改增”这些消息时,笔者就认为利益与运营商捆绑多年的手机厂商将有重大改变,果不其然,华为的变动验证了这点。当运营商出现变动时,与之利益相关联的手机厂商不可能不变。 这从余承东的微博文中也能感觉出来,观察他近一个月来的发

言,就会发现他的话题有不少是围绕着华为上面的重大改变而说的,比如说引用业界人士的话说华为商场不如小米商场,比如说“营销上将努力提升”,比如说夸赞小米的营销能力,说华为的互联网营销宣传能力急需提升等等,这些内容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华为经过一段时期的尝试以后,逐渐找到了脱离运营商“独立生存”的信心。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ic Analytics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五大厂商中已经占据了三席,三星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32.6%降至目前的25.2%,而华为和联想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上升趋势。 出货量、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其实华为并不轻松,他们与其它国内竞争对手的距离并未拉开,笔者记得原来前诺基亚的高管赵科林曾经说过,“华为的产品在国产手机中最好,可是在渠道和品牌上最差”。一句话指出了华为的短板,此前,在华为销量结构中,来自运营商渠道的销量高达70%,可谓十分单一。 余承东的微博文中也有“回应”,他最近写到,“荣耀要学习小米,构筑起互联网电商营销能力与用户经营能力。华为品牌要学习苹果三星OPPO等,构筑起渠道零售掌控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摆脱运营商的超低端机型的制作要求、摆脱低利润、摆脱单一渠道的意图十分明显。 其实华为现在的尝试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然他们这时也不会宣布做出上述这么大变动。这里笔者仅举华为荣耀系列这一个例子,去年年底时正式从华为独立出来后,以华为旗下独立电商品牌的身份与小

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

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 第一篇:华为时间管理读后感 《华为时间管理课程》——读后感我所知道的的“华为” 在没有读《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之前,我早已听说华为老总任正非的“狼性管理”,以及华为在it软硬件、服务器端有着老大哥的地位。之所以,华为能走在 同僚的前列,乃至拓展全球市场,必不可少的是管理者怀揣着独特的远见以及科学的管理。在读完《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之后,感触华为的成功必定与科学的管理,特别是对时间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华为时间管理课程内容 该课程内容并没有提及华为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将其对时间管理的体系和科学的方法介绍给读者,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用思维导图归纳出该课程主要内容以及对我颇有感触和影响的地方(如下图:) 以上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红色字迹是对我颇有感触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自我实践运用时间管理 《华为时间管理》课程中已介绍实践和运用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使用方法,对我们读者来说是切实有用的,我不会在此累赘的重复的叙述,去实践才是硬道理? 下面是我自己看完该课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了解时间的概念” “了解”并不代表着有“意识,甚至理解,所以,当我翻看到作者对时间管理概念的理解。和我们日常不易重视、经常性忽略时间,这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我自身以前对时间模糊的概念,并且引起了我注意。 在了解到时间的特性,特别是“它毫无弹性”,“一天有24小时,折合8.64 万秒永远固定不变”,并且它不会堆砌,用一秒是一秒,而不可失而复得。且“8.64”万秒这个数字对我印象很深,大多数人不会在意每天的时间是如何的浪费,而是考虑时间是如何打发。更不会去计算一天的时间具体是多少秒。当作者真真正正的计算出一天的时间是8.64万秒的时候,是非常巨大和震撼人心的,一天有这 么多时间,都在我们指尖滑过,而我却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作者用每天银行打款到自己账户8.64万,一天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是不能 堆砌到第二天,且第二天又有8.64万到你的账户,这个例子形象的说明了时间, 以及时间重要的特性。 让时间管理住进我的意识 往往最单纯和幼稚的想法是认为“时间管理就是管理时间”,这也是我常常的误区。所谓时间管理,按照课程作者的话来说“时间管理所探索的是如何减少时间浪费,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也就是说时间管理的对象不是时间,而是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华为的两大利润中心责任体系,并没有出现西方管理控制理论断言的责任不清和推卸责任问题,反而促进了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的合作。 一、华为组织结构的演变 1、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有一家国际咨询公司曾经给华为出过一个方案:按产品线实行功能封闭的运作。华为支付了顾问费,但这家咨询公司顾问撤走了以后,这个方案基本上被搁置起来了,没有实行。 任总不赞成在华为整个体系里设置事业部,因为华为的客户是集中的,技术是共享性很强的,所以要设置事业部,按研产销划开以后,就等于把客户资源割裂了,把研发的技术体系割裂了,这样华为的优势就没有了。对外方面,如果多个事业部面向同样的客户比如跨国运营商和国内运营商销售,客户会问:谁代表华为呢?另外,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如果在事业部制下,移动只提供无线的方案,固网只提供固网的方案,业务软件只提供软件的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因为华为的战略是聚焦的,所以事业部制这个体制、这个组织模式在华为的核心业务领域,是基本上被否定的。 2、组织设置就像“拧麻花” 按照P·F·德鲁克的理论,企业的业务单位应尽可能按照利润中心定位和运作。那么在产品线以及市场的区域销售组织对利润的责权不对等的情况下,怎么运作利润中心呢?这就成为华为组织机制设计上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把市场体系按照区域这个主维度来划分销售组织,将区域销售组织定位成利润中心,按照利润中心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把研发体系按照产品来划分产品开发组织,将产品线定位成利润中心,也是按照利润中心的方式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通过连带责任,主要是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建立起着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经营单位的利润责任。销售组织分产品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时也是产品体系分产品线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产品线降低成本、快速向市场推出优质、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由此带来的利润、收入和现金流增长,同时也是对积极销售其产品的区域销售组织的绩效的贡献。 这种连带的利润中心责任体系,并没有出现西方管理控制理论断言的责任不清和推卸责任问题,反而促进了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的合作和共同将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做大。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精选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精选 导语:华为营销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家节俭学习。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以客户为中心》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以客户为中心读后感【1】华为总裁任正非深刻指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并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其实,为客户服务不但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作为盈利组织,其利润来源只能是客户,其根本存在价值只能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源源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得到客户的持续回馈(利润),以客户回馈再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任何企业的日常工作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价值创造为核心来开展;而企业一旦偏离了客户价值创造的发展定位,不管之前曾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客户抛弃、被市场遗忘。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如何创造顾客?只能依靠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连接企业与客户的天然纽带和必然桥梁。企业依靠持续不断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符合客户价值主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来创造客户、留住客户并建立客户忠诚度。那么客户真的需

要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吗?答案是否定的。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产品的功能,而非产品本身;同样的道理,客户并不需要企业的服务,而是需要依靠企业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来解决客户自己的问题,来为客户自己带来价值及价值增值。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就必须具备客户思维。从产品概念设计、研发、生产、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客户思维,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价值主张、最大化创造客户价值的理念来思考、践行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为客户源源不断创造价值。而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对产品缺陷的弥补或单纯的销售方案,而是要建立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值、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服务理念。 我们要时刻牢记,客户是唯一能够解雇我们所有人的人,他只需要不买我们的产品就行了。事实上深入思考就会明白,我们在企业内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客户来埋单。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生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人工工资甚至日常办公费、水电费等等,这些费用最终都要通过产品和服务价格摊销到客户头上。客户不是大傻瓜,他心甘情愿为产品和服务付费的原则始终只能是是否能给自身带来价值(及价值增值)、是否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客户会始终坚持他为产品及服务支付的价格要小于或等于他所获得的实用

【华为书籍读后感】学习华为管理

感悟一:“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的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是自动的流.” 《华为公司基本法》贯穿全文,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将高层的思维真正转化为大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彼此之间能够达到共识,这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的过程.随着炼钢厂的发展壮大,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的补充完善,已形成了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连铸四车间也拥有《车间管理制度汇编》《价值理念体系》等,其内容涵盖安全、综治、工艺、设备、绩效、文化等车间管理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我们的“基本法”,也是我们管理的堤坝. 我做为车间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制度管理这个有力的抓手,为职工打造一个公平公正 的工作环境,使大家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工作关系,有效提升一个团队的凝聚力.例如:公司2014年提出吨钢增效400元的号令后,车间结合厂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分解,开展了“指标分解到班,落实到人”的活动,车间领导班子分片包班,严格实施目标管理和全面绩效管理,将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实现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竞争氛围.车间领导班子每天下午16:20在车间会议室召开班组骨干“关注细节、落实责任、反思共享”活动,总结汇报一天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安排第二天的作业项目及要求,做到日清日毕. 不足之处:通过学习华为的管理,看到国际化先进企业的管理体系建立更加的规范化,责任明确,包括体系的元素设立更加系统,我们虽然有“严细实”的管理理念,但执行过程中,还稍显稚嫩,例如对兄弟单位以及自己的职工出现错误时,考核制度执行不“严”,班组对量化检查、设备点检、安全台帐等工作存在应付的现象,没有真正的做到“实”.车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 将加大检查力度,提高职工执行力,有效的实现“严细实”的管理.

《华为执行力》读后感

《华为执行力》读后感 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无论是人员的执行意识,流程机制,执行文化,更不用说成套的培养与保障模式。 相较于华为,我们国企与集体性质的企业,缺乏危机感、功臣意识,元老文化盛行,这些都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执行意识,脱离了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我们不难发现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是很难长久生存下去的,尤其没有关于执行力的企业文化的。当我们处在同质化竞争已经水深火热的时代,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独特和领先的新技术的时候,我们要像土狼一样突围,而不是成为待宰的羔羊,那就必须提升我们的执行力,向华为学习,向任正非致敬! 《华为执行力》读后感 (二)什么是大公司?能把小事情按照大事情标准做的就是大公司。 司机就更不用说,很多所谓大公司的司机,俨然就是半个总经理,参加饭局比领导还着急。请当心。 3)不开快车,精力集中,不会猛踩刹车和油门,车速平稳,深圳市里的公路和高速无异,任凭一辆辆车超过去,开着奔驰车的华为司机不会动情地把车开在90迈以上,如果不是客户赶时间,在去机场等高速公路上也绝不会超过120迈。

4)情绪始终平稳,不急不躁。如果觉得你有说话的兴趣,他会对你得体地介绍深圳,介绍华为,解说专业,他们还可以得体地和你拉拉家常。一切都像是受过培训一切又像是他们的素质天然使成。 5)车上一般放着比较悠扬的轻音乐。 6)客户去游玩,他们在车里静静地等待。放心,当你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他肯定已经把车门拉开,一手扶着车门,一手扶着车顶上沿,说:您好,请当心。 7)到了吃饭时间,如果不需要等,无论你如何诚心邀请,他也不会与客户在一起吃饭,等你吃完了,他会准时等在门口。如果全程用车,除非是比较随便的场合,同时销售人员也允许,否则他们也是自己解决绝不会和客户一起吃饭。如果是与客户吃饭,他也是快速把饭吃完,不在桌子上随便说话,然后到车里去等着。 参观过华为的客户,没有不被华为司机的风范所折服的。 这是在公司总部的司机,各办事处的司机除了没有他们帅、车没有他们好、衣着上稍微随便一点以外,其他的行为规范都是一样的。 记住,把水笔的笔尖始终朝下。放置水笔的时候要把笔尖朝下,这样,一拿起来就能保证写字的时候有墨水,华为在推行职业化管理进程时,把类似的这种行为规范都深入到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华为现任高管独家分享——华为管理真经(同名36695)

华为现任高管独家分享——华为管理真经(同名36695)

华为管理真经华为现任高管独家分享——走进华为 走进华为实地考察 现任高管与管理培训顾问独家分享华为管理真经 吃、住、行在华为,体验真实华为文化 在中国社会变革和企业转型过程中,只有将标杆企业管理变革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转化为符合现实环境的操作性管理解决方案,才能让企业管理者的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独家分享华为最核心的三大管理真经: 1、唯文化生生不息——打造卓越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2、持续的管理变革——寻找基业长青的企业机制; 3、企业战略与组织执行——保障企业战略制定与高效落地执行的解决方案。最终使您能够在当今困难的商务环境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帮助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并不断自我创新:在竞争中获胜,实现职能与组织卓越,高效的战略执行力。 课程内容与安排: 报到日:下午:学员报到

14:00-18:00 华为总部签到、入住、集合 18:30-20:00 餐厅欢迎晚宴、交流、结识 第一天上午:走进华为实地考察 参观华为企业业务展厅(合影): 1 全方位体验华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业务展厅展示最尖端的技术,最前沿的解决方案,最时尚的手机终端; 2 体验华为全线产品及解决方案,展示华为如何运用业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通信服务; 3 体验视频会议室,可现场开会体验。 参观华为数据中心: 了解华为如何为全球客户提供及时高效安全数据服务。全面支持着公司全球的IT业务运作和客户服务运作。它可以提供公司IT资源集中管理和可靠保障,减少信息安全风险,提高灾难恢复能力,以满足公司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 行政A 区 参观董事会、总裁、人力、行政、财经办公区: 建筑风格是仿照唐代建筑的风格而建造的,充满了复古的气息,展现的中国的建筑艺术。可近距离目睹华为高层办公环境,从园区建筑亲身感受华为中西结合的文化。 参观华为培训中心(华为企业大学): 培训中心是公司应现代国际通讯行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而建设的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客户和员工培训基地。在这里体验华为培训文化,感受华为大学软硬兼施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华为管理培训

项目管理培训 内容概要 管理者与非管理者 ●管理者和非管理者之间在完成任务时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管理者必须通过别人(尤其是下属)来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因此,通过别人完成任务是管理者的核心职责。 ●管理者如何有效的通过别人完成任务? 要有效的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管理者必须G-E-H。 使别人了解行动的方向,知道做什么(Guide,向导) 帮助别人获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胜任度(Enabler) 对别人的行动有一定的控制力,以保证他们的行为过程不偏离目标(Housekeeper,监控者) ●TQC三角关系T:time,时间。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 机会窗。工程商人。 质量基线,依靠类似产品的积累,工作能力和开发流程的提高,对功能、性能、稳定性、UI界面有全面的设计。相对合乎规范的流程。IPD,集成开发流程,能够尽可能的使开发的流程规范化,对 人的依赖程度最低。 ●管理者的三项目关键任务: Guide:帮助下属掌握工作方向。 a)了解上级意图和组织的发展方向; b)制定行动战略和工作计划; c)使下级了解自身工作与组织目标的联系; d)帮助下级确定具体的工作方向和角色定位; e)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的期望和衡量标准; Enabler:帮助下属提高胜任程度 a)形成有效的思维方法; b)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 c)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处; d)强化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e)提供发挥作用的条件; f)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g)指导和鼓励反馈; Housekeeper:使下属不偏离目标 a)建立起必要的行为准则,避免无政府注意、无秩序的工作环境; b)保持有效的工作秩序和沟通交流的秩序; c)必要时能做到“我说你做”; d)给下属适当的自主空间,避免形成窒息性的工作环境,阻碍下属积极性的发挥; e)对下属偏离目标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性反馈; f)组织绩效是管理者核心职责的结果表现; ●扩展问题: 衡量标准:双向沟通,为了避免失真,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复,双向确认。 多头管理:矩阵式管理; 激励: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处理沟通问题的原则:与工作不相关的事物不要谈及。明确合作单位的接口人。关键事物通过邮件确认。勤诚巧。 激发型团队,高效型团队,中立型团队,消极型团队。Q12问题 作为管理者,你在管理上遇到的最主要的三大困惑是什么 ●项目经理角色认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