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整理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整理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整理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整理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阶段测试

基因和染色体

注意事项:本试卷有I 、II 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 卷为非选择题,第I 卷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在II 卷答题框内

第I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满分60分)

1、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则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 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3、一种观赏性植物,用纯合的蓝色品种和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得F 1(该性状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 1 为蓝色,F 1自交,F 2的表现型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若F 2中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 表现型及比例为 ( )

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紫:1鲜红

D.3紫:1鲜红

4、现有自带基因型及比例如下:1YYRR ,1YYrr ,1YyRR ,1Yyrr ,2YYRr ,2YyRr 。已知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则其双亲的基因型是 (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5、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色素,此过程是由B 、b 和D 、d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香豌豆基因B _D _时,才可能开紫花

B.基因型为bbDd 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

C.基因型为BbDd 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4:3

D.基因型Bbdd 与bbDd 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6、通过诊断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a ,患乙病的概率为b 。则其子女患病患病的概率是 ( )

A.b a +

B.)(1b a ab +--

C.ab

D.ab b a -+

7、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产生的是次级精母细胞 ②乙产生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③乙产生的是体细胞 ④丙产生的是体细胞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8、某高等生物基因型为AaBb ,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下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的状

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 B.②与④上的基因分离体现了分离定律

C.图中基因位点①、②、③、④可能分别是A 、b 、B 、b

D.该高等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9、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 )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10、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

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 ,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或tm 11、下面为人体的某种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 段

B.DE 处DNA 含量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致

C.在图中的GH 段和OP 段,细胞中含有有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 点→M 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12、基因型为MmNn 的雄性果蝇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只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MN 和mn ,下列对此的解

释正确的是( )

A.MN 和mn 这两种配子的比例为3:1

B.这两对等位基因满足基因分离定律

C.有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性染色体上

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3、下列关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中所有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而且随机分配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但不随机分配

C.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但不随机分配

D.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而且随机分配

14、下图A 、B 、C 、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 )进行

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 表示细胞数目。试判断c 所 代表的结构物质、基因自由组合可能发生的时期 ( ) A.染色体 B →C 的过程中 B.染色体 C →D 的过程中 C.DNA A →B 的过程中 D.DNA C →D 的过程中

15、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1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 、a 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 、

b 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17、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 .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 .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18、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由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 佝偻

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19、家猫体色由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黄猫,

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20、如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为1/8

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高中生物必修(二)阶段测试

基因和染色体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注意事项:本试卷有I 、II 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 卷为非选择题,第I 卷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在II 卷答题框内

第II 卷

一、选择题(60分)

二、简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21、(8分)左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 及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 控制。

(1)Ⅲ-14的X

染色体来自于第

1

代中的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3) 若Ⅲ-14与一个和右图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后的概率是 。 (4) 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 卵与e 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

若a 卵与b 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 ,表现型是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 。 22、(12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的细胞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 变化,图甲、乙、

丙、丁表示该动物种细胞分裂的某时期图像。据图回答:

(1)从A 到G 表示的是_________分裂过程,图甲、乙、丙、丁中属于该种分裂方式的有___________;曲

线由J 到O 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图甲、乙、丙、丁中属于该种分裂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_条,在该种动物的精巢中共能发现__________

种精子,基因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图中的字母表示)段过程中。 (3)EF 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H 时期的细胞称___________。

(4)由A→C,DNA 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由D→E,DNA 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

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 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

23、(10分)某水稻颖色有黄、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E 、e ,F 、f 表示)。科学家利用

甲、乙两个纯合的白颖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黄颖品系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白颖亲本的基因型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

(2)控制水稻颖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满足/不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杂交实验组合1的F 2中,白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___;杂交实

验组合2的F 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针对表中的实验结果,科学家的解释是:“该植物只有同时具有E 、F 基因时才表现出黄颖。”请选

择甲、乙、丙三个品系,补充完善“实验组合3”来验证这一假设。让________与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得F 1,F 1与________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黄颖∶白颖=________,则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E 和F 基因时才表现为黄颖。

24、(10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果蝇也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

前其基因被测序的一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 条染色体,它们是( ) A .3条常染色体+X B .3条常染色体+Y

C .3对常染色体+XY

D .3条常染色体+XY

(2)已知果蝇有红眼(B )和白眼(b )两种眼色,现有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各若干只。如想用一次

配实验来确定眼色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选择纯合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进行 杂交,若子代雌雄个体全部表现为红眼,则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若子代 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 (3)假如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图中的甲表示某果蝇个体的减数分裂,则:

①图中Ⅱ、Ⅲ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②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图中Ⅰ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

③若图甲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红眼果蝇,则图甲果蝇的眼色为 色;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a 与一只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并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则这只白眼果蝇的性别是 ;请在图乙中标出Ⅰ细胞相关的眼色基因,并在图丙中画出Ⅰ细胞产生的细胞c 的染色体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 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 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 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 卵细胞的形 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第一二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脉脉 ..(mò)???颤.动(zhàn)?乘.凉(ché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 B.酣.睡(hān)??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 ..郁郁(wěng) C.点缀.(zhuì)?倩.影(qiàn)?皱缬.(xié)????梵.婀玲(fán)???? 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踱.着步(dù)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 3.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C)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5.点明《荷塘月色》“文眼”的一项是(????)。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6.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C???)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 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 7.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C??)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含模块综合测试题,共4套) 第五章曲线运动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 A 解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正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落地时速度一定有水平分量,不可能竖直向下,D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B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也就是方向时刻变化,所以不是匀变速运动,C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理解 【题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性质 2.如图1所示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她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她() 图1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答案 D 解析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合力时刻指向圆心,其方向变化,所以是变加速运动,D正确. 【考点】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题点】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3.各种大型的货运站中少不了旋臂式起重机,如图2所示,该起重机的旋臂保持不动,可沿旋臂“行走”的天车有两个功能,一是吊着货物沿竖直方向运动,二是吊着货物沿旋臂水平方向运动.现天车吊着货物正在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行驶,同时又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货物运动的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图2 答案 D 解析由于货物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故货物所受的合外力竖直向下,由曲线运动的特点(所受的合外力要指向轨迹凹侧)可知,对应的运动轨迹可能为D.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题点】速度的合成和分解 4.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物体做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 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 m/s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知,x方向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y方向的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则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不在y轴方向上;x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y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所以合运动的加速度沿y轴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y方向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0=v x02+v y02=302+402m/s =50 m/s,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必修2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理解)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 1 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 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 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 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3、(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①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 ②解释: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注意:杂交和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可以验证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4、 5、 型的概念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6、(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一章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下图为老年人口5年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 关于老龄化的说确的是() A.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 B.老龄化程度在加深 C.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D.当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

4 下图是包括中国地在的五个国家和地区2010-2050年老年人口预测比较,对五个国家的排列,甲、乙、丙、丁、戊分别对应国家符合图息的一组是() A.日本、、中国地、泰国、马来西亚 B.、中国地、日本、马来西亚、泰国 C.、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地 D.日本、中国地、、泰国、马来西亚 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下列说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6 结合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国家人口(万)面积(万 KM2) 可开采石油 储量(亿吨) 年可再生 水资源量 (KM3) 人均GDP (美元) 菲律宾9270 29.97 0.19 457 1746 俄罗斯14100 1710 361.9 4498 1200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回7-8题。 7.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单元测试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抛体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选出正确选项。 1.关于运动合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的 B .合运动与分运动是同时的 C .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个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D .合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分位移的大小 2.将一个小球以2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2s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则它在这个过程中的v —t 图象应该下列图象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3.小球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轨迹上a 、b 两点在同一 水平线上。设小球从抛出到运动到a 、b 两点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无法判断 4.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0 v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t v ,则它的运动时间为: A 、 g v v t 0- B 、 g v v t 20- C 、 g v v t 2202- D 、 g v v t 2 02-

② . 11. (16分)一气球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12s末从气球外部底端脱落一物体,则此物体从刚脱离气球开始,需要多少时间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2.(20分)滑雪是一项刺激又危险的运动,现有一体重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以20m/s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在平台下方有一宽为15m的小河,对岸的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问运动员是否会掉进小河? 答案: 1.C2.C3. B4.D5. BD6.AC7.AD8. BC9.AC 10.(1)运动的独立性(或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或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Ⅰ.单词拼写根据下列句子所提供的汉语提示或所给单词的首字母,写出各单词正确的完全形式(每空限写一词)。 1.You've been working all morning—you________(应受……)a rest. 2.The salesgirl refused to________(讨价还价)over the price. 3.The doctor said the old man's condition was________(没有希望的). 4.I felt rather________(愚蠢的)when I couldn't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 5.If you want to sell your product you must________(做广告)it. 答案: 1.deserve工作了一个早上了。你该休息一下了。 2.bargain那位女售货员拒绝讨价还价。 3.hopeless医生说这位老人的病是没有希望了。 4.foolish当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我感到自己相当愚蠢。 5.advertise想卖产品,必须做广告。 Ⅱ.单项填空 1.It is________of you to cooperate with such a bad man. A.clever B.foolish C.cruel D.kind 答案:B与这样的一个坏人合作共事认为对方是愚蠢的,故B项正确。foolish “愚蠢的”,强调缺乏智慧或判断力。 2.Unfortunately, the badly injured people in the serious accident died________. A.each other B.one after another C.one after one D.one another 答案:B one after another“一个接一个地”,此处指事故中受伤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each other“彼此”指两个人之间。one after one无此结构;one another“相互” 3.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making good progress, but Michael is a________one. A.hopeless B.useless C.endless D.helpless 答案:A hopeless“无望的,没有希望的”,与前面的“making good progress”相对应,符合题意。useless“无用的”;endless“无尽头的”;helpless“无助的”。 4.He________to be locked up forever for what he did. A.demands B.deserves C.predicts D.presents

高一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 、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若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到其他力作用时, 物体的机械能也可能守恒。 D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功。 2、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同而动能相同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上升到同一高度时,它们( ) A.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 B.所具有的动能相等 C.所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D.所具有的机械能不等 3、一个原长为L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而弹性势能增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B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C 、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D 、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4、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 A 、mgh B 、mgH C 、mg (H +h ) D 、mg (H -h ) 5、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6、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 B.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动能的减少相等 C.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 D.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24分) 7、从离地面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 倍, 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则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车,小车跟绳一端相连,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吊一个质量为m 的砖码,则当砝码着地的瞬间(小车未离开桌子)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在这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 9、物体以100 k E 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该物体经过斜面上某一点时,动能减少了80J ,机械能减少了32J ,则物体滑到斜面顶端时的机械能为_______。(取斜面底端为零势面)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选.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 或DD×dd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单元测试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必修二第一二单元)姓名:班级: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莫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入、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一一心理”反应。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虛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一一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一一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有删改) 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顶项是(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E.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某班同学从山脚下某一水平线上同时开始沿不同路线爬山,最后所有同学都陆续到达山顶上的平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体重相等的同学,克服重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B.体重相同的同学,若爬山路径不同,重力对它们做的功不相等C.最后到达山顶的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 D.先到达山顶的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 2.某同学在一高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B.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C.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等 D.三个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3.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大小为f。则

A.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D.汽车匀加速运动时,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f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除受重力和弹力外,还受到其它力作用,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 5.小朋友从游乐场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从倾斜轨道滑下后,又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了下来,则 A.下滑过程中滑梯的支持力对小朋不做功 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做正功,它的重力势能增加 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地球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在倾斜轨道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他的机械能减少 6.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 o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不计空气阻力。若以距斜面底端h高处为重力势能参考面,当滑块从斜面底端上滑到距底端高度为h的位置时,它的动能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dd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精品】【实用】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 年 3 月)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 1.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 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 候 ) 之为 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 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 ,,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 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C.脆弱性 D .连续性 4、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5、 2006 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 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A 、近一千年B、一千五百多年 C、近二千年 D、二千多年 6、“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 A. 租佃关系 B. 自给自足 C. 互助关系 D. 雇佣关系 7、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B .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8、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都城属 于哪一经济区域() A .山东 B .山西C.江南 D .龙门碣石以北 9、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A .南朝时期B.唐朝前期C.唐朝后期 D .北宋时期. 10、 .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 夏朝到春秋时期 B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 D 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11、被称作古代冶金史的一大飞跃的事件是() A木炭的使用B煤的使用C焦炭的使用D石油的使用 12、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彩陶B黑陶C白陶D白瓷 13、.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1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 ) ①商业市镇的兴起② 经济作物普遍出 现③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④ 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关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前提条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 .导致了封建城市的兴起 C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形成 D .得益于各诸侯国的重商政策 16、明清江南五府地区市镇大量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A 交通便利 B 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 C 靠近政治中心 D 经济重心所在 17、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B重农抑商的政策C文化专制的政策D腐朽的封建制度 18、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 自然 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闭关锁国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 、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20、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 ①迪亚士②达 ?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A. 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 B.《马可 .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 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 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 22、 17 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 阿姆斯特丹 B. 伦敦 C. 威尼斯 D. 巴黎 23、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海盗劫掠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 人 D. 发展种植园 24、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18 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 争夺从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26、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而后推广到其他国家B.英国由此变成“世界工厂” C.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D .内燃机技术应用到交通业,促进了交通业的发展 27、工业时代到来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使用B.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C.工厂制度的建立D.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第Ⅱ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 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在F2 代中: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考查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 1.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脆弱性 D.连续性 4、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5、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A、近一千年 B、一千五百多年 C、近二千年 D、二千多年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弹射击北岸的目标.要击中目标,射击方向应() A.对准目标 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过山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滑块M() A.所受向心力变为原来的2倍 圆心的水平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线上方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D 6.(2017·陕西省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用一小车通过轻绳提升一货物,某一时刻,两

(如图甲所示),竖直方向的速度图象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 A.绳索中拉力可能倾斜向上 地面上有一小球B,以速度v2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 h

m.不计小环与绳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10 m/s: (1)钢球静止不动时,传感器的示数F=2 N,则钢球的质量m=________ kg;空气阻力,求: (1)水平管口处水的速度;

12.(20分)如图所示,如果在圆盘圆心处通过一个光滑小孔把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用轻 第六章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5题为单项选择题,6~9题为多项选择题)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火星和木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时,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选项A错误;由于火星和木星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且是椭圆轨道,速度大小变化,火星和木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选项C正确;由于火星和木星在不同的轨道上,火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但不一定等于相同时间内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选项D错误. 答案:C 2.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飞行器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飞行器距月球球心的距离与月球球心距地球球心之间的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