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基础

(一)选择题

【A型题】

1.角膜的屈光力及其占总屈光力的比例分别是

A. 19D, 1/3

B.40D, 2/3

C.43D, 3/4

D.20D, 3/5 E.19D,2/3

2.新生儿缺乏注视能力主要是因为

A.黄斑发育明显落后于其他部分视网膜 B.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尚未产生

C.视锥细胞尚未产生 D.视神经发育不全

E.视杆细胞发育不全

3.关于葡萄膜,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YAG激光虹膜打孔术的击射部位是虹膜卷缩轮

B.脉络膜血液主要来自睫状后短动脉和睫状前动脉,主要通过涡静脉回流

C.脉络膜血管壁为多孔的膜,有利于营养和代谢产物的弥散

D.锯齿缘是指玻璃体基底部附着处

E.睫状体平坦部分泌房水

4.视网膜由以下哪些成分组成?

A.Bruch膜和RPE B.RPE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C.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RPE D.Bruch膜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哪些关于虹膜睫状体的叙述是错误的?

A.基质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虹膜色素细胞构成

B.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可致瞳孔缩小

C.瞳孔大小与年龄、屈光状态、精神状态、用药情况等因素有关

D.只来源于外胚叶

E.晶状体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6.关于眼科用药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眼科用药存在的血眼屏障包括血一脑屏障、血一房水屏障、血一视网膜屏障

B.眼内注射的优点是将有效浓度药物释送到眼内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均很小,疗效较好,是眼科给药的最佳途径

C.球结膜下注射主要适用于眼后节和视神经疾病

D.病人再次滴用眼液的最短间隔时间为5分钟

E.经结膜途径是药物经眼表进入眼球内组织的主要途径

【X型题】

7.下列哪些关于角膜的叙述是正确的?

A.角膜内皮细胞层具有角膜一房水屏障功能

B.角膜内皮细胞代谢所需的氧主要来源于泪膜

C.角膜最主要的功能是维持眼球一定的形状

D.角膜后弹力层较坚韧,当角膜溃疡接近穿孔时,角膜后弹力层在眼压的作用下向前膨出

E.角膜内皮细胞可以再生

8.角膜的透明性和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本身无血管 B.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功能完整

C.纤维排列整齐 D.所含神经末梢为无髓鞘纤维

E.角膜基质病变愈合后仍可保持角膜透明性

9.可以再生的角膜组织层次是

A.角膜上皮 B.角膜前弹力层

C.角膜实质层 D.角膜后弹力层

E.角膜内皮

10.关于眼的解剖,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视觉器官包括脉络膜、视交叉、内侧膝状体等

B.眼后段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

C.视神经孔内有视神经、眼动脉和交感神经通过

D.双眼颞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进行交叉

E.眼前节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和前部玻璃体

11.巩膜薄弱的部位是

A.角巩膜缘 B.视神经周围 C.直肌附着处 D.巩膜筛板处 E.巩膜赤道部

12.关于前房角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小梁网是围绕前房角的不规则环形管状结构

B.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和虹膜的连接处

C.小梁网和Schlemm管仅有一层内皮细胞相隔,具有筛网作用,是房水流出途径D.依次可见Schwalbe线、小梁网、巩膜突、睫状体带和虹膜根部等结构

E.经葡萄膜部的小梁组织是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

13.关于眼的解剖,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起始于总腱环的肌肉有4条直肌、上睑提肌和下斜肌

B.视网膜、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经涡静脉回流

C.泪道包括泪阜、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D.泪膜具有润滑、防止干燥、保持角膜光学特性、供给角膜氧气

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统称屈光介质

14.关于房水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主要功能为营养角膜、晶状体 B.为屈光间质的一部分

C.主要通过超滤过产生 D.主要通过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E.使用高渗剂时房水生成减少

15.视网膜的血液供应有以下哪些特点?

A.是颈内动脉的分支

B.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内层,脉络膜毛细血管营养视网膜外层

C.黄斑中心凹的血液供应主要靠睫状血管系统供给

D.睫状后长动脉参与视网膜脉络膜血液供应

E.视网膜毛细血管网均位于内核层

16.泪液膜的构成由表浅向深部依次为

A.类脂层、水样层、黏蛋白层 B.类脂层、黏蛋白层、水样层

C.黏蛋白层、类脂层、水样层 D.水样层、类脂层、黏蛋白层E.分别由睑板腺、泪腺和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分泌

17.关于眼科流行病学研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有病例报道、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描述、描述性横断面研究和社区普查B.分析性研究有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C.观察性研究包括分析性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D.叙述疾病发生频率主要有患病率、发病率、复发率

E.描述性研究的可靠性优于分析性研究

18.有关晶状体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来源于表皮外胚叶

B.晶状体纤维不断增生,旧的纤维挤向中心形成晶体核

C.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增大、变硬,囊膜弹性减弱

D.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19D凸透镜

E.晶状体不具备过滤紫外线的功能

19.通过眶上裂的结构是

A.第Ⅲ、Ⅳ、Ⅵ脑神经 B.第V脑神经的第二支

C.眼上静脉 D.部分交感神经

E.视神经

20.下列哪些配对是正确的?

A.血管、眼外肌、玻璃体组织的发育来源——中胚叶

B.睫状体上皮、虹膜色素上皮、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等组织的发育来源——神经外胚叶C.晶状体、角膜全层、眼睑皮肤以及泪器等组织的发育来源——表皮外胚叶

D.小梁网、睫状肌、葡萄膜基质等组织的发育来源——脑神经嵴细胞

E.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的发育来源——神经外胚叶

21.关于玻璃体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与视网膜在玻璃体基底部和视盘周围粘连紧密

B.主要成分是水、Ⅱ型胶原、透明质酸和黏多糖

C.具有支持、促进眼球发育、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D.具有主动转运功能

E.与视网膜下出血相比,玻璃体积血对视网膜的毒性更大

22.下列哪些配对是正确的?

A.光感受器的结构——内节、外节、连接纤毛、微绒毛

B.光感受器的内外节——视锥、视杆细胞层

C.由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相互形成突触的部位——内丛状层

D.视网膜——神经外胚叶

E.视锥细胞——无色视觉

23.下列哪些关于黄斑中心凹的叙述是正确的?

A.黄斑部无血管区与荧光素眼底血管照影的黄斑部低荧光区大小范围一致

B.神经纤维层最厚

C.只有司明视觉和色觉的锥细胞,无其他光感受器

D.在黄斑中心凹处神经冲动呈单线连接

E.多数人黄斑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睫状视网膜动脉

24.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维生素A的转运和代谢 B.吞噬视网膜代谢所产生的一些物质

C.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输送营养给视网膜外层 D.与视网膜其他各层紧密连接

E.构成视网膜内屏障

25.视觉信息传递的三级神经元包括

A.光感受器 B.无长突细胞 C.神经节细胞 D.外侧膝状体 E.水平细胞

(二)填空题

1.角膜于细胞位于_____________。

2.中央前房的平均深度是_____________。

3.__ ________损伤可导致角膜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变。

4.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5.睫状体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眼睑皮肤和结膜的交界处称___________________。

7.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为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贯穿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对视网膜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9.光感受器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盘膜由_______________吞噬。

11.正常人眼球的前后径出生时约__________mm,3岁时达____________mm,成年时平均为_______mm。12.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______mm,但两眼间相差通常不超过________mm。

13.组织学上视网膜分为10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药物由眼球表面进入眼球内组织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

15.眼球的动脉供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2.睫状神经节

(四)问答题

1.试述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

2.试述眼药新剂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AD

8.ABCD

9.AD 10. BC

11. ACD 12. BCD 13. ABC 14. AB 15. ABC

16. AE 17. ABC 18. ABCD 19. ACD 20. ABDE

21. ABD 22. BCD 23. CD 24. ABC 25. AC

(二)填空题

1.角膜缘部上皮的基底细胞层

2. 2.3~3 mm

3.角膜内皮细胞

4.近小管组织

5-分泌形成房水产生调节作用经葡萄膜巩膜的房水外流作用

6.灰线

7. 2.5—4 mm

8.Muller细胞结构支持代谢营养

9.外节连接纤毛内节体部突触

10.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11. 16 23 24

12. 12—14 2

13.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丛

状层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

界膜

14.经角膜转运

15.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睫状血管系统

(三)名词解释

1.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在巩膜突、涡静脉出口和视神经3个部位葡萄膜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间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当眼压突然下降或炎症时,脉络膜睫状体的大量血管迅速扩张,引起大量液体或血液进入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2.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外侧、总腱环前10 mm处。节前纤维由3个根组成:长根为感觉根,由鼻睫状神经发出;短根为运动根,由动眼神经发出,含副交感神经纤维。交感根由颈内动脉丛发出,支配血管的舒缩。节后纤维即睫状短神经。眼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

(四)问答题

1.经角膜转运是药物由眼球表面进入眼球内组织的主要途径。首先药物分布到泪膜,由泪膜转运入角膜,再由角膜转运到眼内。角膜上皮细胞层和内皮细胞层的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药物不能经由细胞间隙进入,只能由细胞膜转运。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有药物的浓度、溶解度、黏滞性、脂溶性、表面活性等。①药物浓度高,溶解度大,进入角膜的药量增加。②黏滞性高,与角膜接触时间延长,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③角膜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均为脂质屏障,而泪液和角膜基质为水溶性,因此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双相溶解性的药物吸收最佳,其中脂溶性对药物通过角膜更为重要。④眼药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可影响角膜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增加药物的通透性。⑤如果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偏离局部生理值太大,可引起眼部刺激和引起反射泪,影响药物的吸收。

2.采用新剂型是为了提高药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部作用的时间和减少全身吸收的副作用,疗效持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用的眼药新剂型如下。①胶样滴眼液:在眼液中加入适量的黏性赋形剂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等。②缓释装置或胶原盾: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并保持恒定的药物浓度。③采用磷酸脂分子形成疏水和亲水的双层脂膜,制成脂性微球一脂质体,将药物溶人作为眼药的载体。缓释装置和脂质体不但可以眼表给药,也可眼内给药。

眼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眼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本科学科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至少三年,完成眼科基础及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眼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眼科门诊 (一)理论门诊 1、掌握 (1)眼科门、急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2)门、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原则。 (3)眼科常用药物药理作用与副作用及用药途径、剂量。 ○2、了解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如眼部B超与眼部病变相关的X线摄片、CT、MRI、眼底血管造影、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等的基础知识。 (二)临床技能 掌握 (1)眼科治疗操作如换药、拆线、球结膜下注射、球旁及球后注射、泪道冲洗角膜异常剔除、倒睫电解等。 (2)眼科诊断性操作如结膜囊培养、角膜溃疡灶刮片病原体培养或镜检、荧光素角膜染色、泪液分泌实验、测眼压、角膜曲率计检查等。 (3)急诊病例的正确诊断和处理,如清创缝合、角膜异物剔除、结膜囊冲洗等。(4)常用眼部的辅助检查:B超、眼底血管造影、C和、MRI、视野、视觉电生理等各项检查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5)门诊小手术(某些中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的正规操作:翼状胬肉切除、霰粒肿刮除、麦粒肿切开引流、睑内外翻及倒睫矫正、泪囊摘除、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出术等。 (6)病历书写要求准确、扼要、字迹清楚,初诊病历应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眼科检查、诊断和处理方案。 (7)门诊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各种常见眼病如眼睑、结膜、泪器、角膜、巩膜及眼肌疾病、眼部肿瘤、葡萄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疾病、视路疾病等。 (8)正确使用裂隙灯、三面镜、房角镜、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掌握斜视的相关检查及屈光检查。 二、眼科病房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眼的解剖、组织胚胎学、视觉电生理、生理生化、病理等基础知识。(2)眼科住院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

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医学类

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加入时间:2016年01月25日点击数:963 临床医学:学制长、分数高、要求严 很多考生都对医学类专业情有独钟,希望以后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从近年来部分高校的录取分数和计报比来看,医学门类中的不少专业是长期热门专业。那么,医学类专业都有哪些?其主要专业就业率如何?主要就业领域有哪些?怎样报考呢? 一、专业解析 医学门类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11个专业类,共有几十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是医学门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被考生广泛关注。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多会从事临床工作,也就是医院中各科室的临床大夫。基础医学相对而言更偏重于医学研究,以疾病研究为主要目的。 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开设的课程有相近之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等三部分。公共基础课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史等。生物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 化学、免疫学、病原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实验等。临床医学课则主要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内科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基础等。各院校根据开设专业、培养年限不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二、专业与就业 从近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率在80%至85%之间;毕业生规模约在65000至70000人。综合医学类各专业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基本处于75%至80%之间。 女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中心杨主任表示,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医学专业就业面窄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临床医学,虽然每年的毕业生很多,但就业率并不特别高。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所以,像

眼科学基础

眼科学基础 1、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2、眼球出生前后径16mm,3岁23mm,成人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 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面有眶骨壁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3、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 (角膜,巩膜,角膜缘,前房角),中层为葡萄膜层(虹膜, 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4、角膜的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5、巩膜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界处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 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 巩膜在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 组织学上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 6、[角膜缘] 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 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7、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其内可见: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 膜突、睫状带和虹膜根部。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 8、眼球壁中层为葡萄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的中央有 一个2.5-4mm的圆孔称为[瞳孔]。 9、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 10、眼球壁内层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 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 视盘,又称视乳头,是距黄斑鼻侧约3mm、大小约1.5mm×1.75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有视网膜中央A、V通过。 视网膜是由胚胎时期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视杯外层形成单一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视杯内层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二者之间有一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由此处分离。 11、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上三者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12、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外肌、眼睑、泪腺。[眼眶],由【7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 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成人眼眶深40-50mm,容积25-28ml。 13、眼眶骨壁有以下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第 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上静脉和交感神经纤维),眶下裂(第Ⅴ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核静脉),眶上切迹与眶下孔(眶上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一支及血管眶下神经核第Ⅴ颅神经第二支)。 13、眼睑的结构从外向内分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14、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本科眼科试题A卷(高级教育)

成都医学院2014-2015学年第 1学期课终考试 本科2011级《眼科学》试题 (适用于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等) 试卷代码: A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人 题分 30 20 20 20 10 100 评阅人 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得分 评阅教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角膜是主要的屈光介质,其屈光度其相当于:( ) A 、19D 凸透镜 B 、20D 凹透镜 C 、41 D 凸透镜 D 、43D 凸透镜 2、中心视力由( )功能决定 A 黄斑 B 视网膜血管 C 晶状体 D 睫状体 装 订 线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3、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用于接受() A光刺激 B光传递 C敏锐视觉 D光消息 4、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Ⅲ颅神经支配:() A、上直肌 B、内直肌 C、下直肌 D、上斜肌; 5、睑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摩—阿双杆菌 D、真菌 6、瘢痕性睑内翻最常见的原因:() A、沙眼 B、睑缘炎 C、角膜溃疡 D、急性结膜炎 7、内眼手术球后麻醉的部位是:() A.动眼神经 B.视神经 C.睫状神经节 D.面神经 8、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的神经元传递不包括有:() A、神经节细胞 B、光感受器 C、胶质细胞 D、双极细胞

9、眼睑恶性肿瘤常见的是:() A、基底细胞癌 B、睑板腺癌 C、鳞状细胞癌 D、黄色瘤 10、以下不是获得性溢泪发生原因的是() A、外伤 B、睑外翻 C、出生即没有泪小点 D、肿瘤 1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引起的一种爆发流行的自限性眼部传染病。 A、腺病毒3型 B、肠道病毒70型 C、腺病毒4型 D、肠道病毒60型 12、以下关于泡性角结膜炎的说法不对的是() A、是一种迟发型免疫反应 B、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 C、角膜缘或球结膜处可见小圆形实性结节样小泡 D、糖皮质激素禁用 13、春季角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 A、奇痒 B、畏光 C、流泪 D、异物感 14、视网膜脱离是指()之间的脱离 A脉络膜与视网膜 B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 C全色素膜 D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成都中医大学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大学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成都中医大学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B 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B 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 题型总分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简答题分析题问答题 分数 100 12 50 6 6 10 16 审核人 一、填空题 1 (肝藏之血称为“真血”。《审视瑶函》说:“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 _________ ,乃滋目 __________ 之血也。” 2 (视力即视锐度,主要反映 ________ 的视功能,有 ________ 与 ________ 两种。 3 (石灰致伤常用的中和液是 __________ 。 4 (退翳明目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 ______ 的消散,减少 _____________ 形成的治疗方法。 5 (眼的屈光系统 ( 屈光间质 ) 从前向后依次由 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组成。 二(选择题 ( 一 )A1 型题 1 (最早描述“夜盲症”的医学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诸病源侯论》 C. 《千金要方》 D. 《外台秘要》

E. 《圣济总录》 2.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编著者是:( ) A. 路际平 B. 陆南山 C. 姚和清 D. 陈达夫 E. 庞赞襄 3. 暴风客热发病的主要部位在:( ) A. 胞睑 B. 两眦 C. 白睛 D. 黑睛 E. 瞳神 4. 不具有退翳明目作用的中药是:( ) A. 谷精草 B. 白蒺藜 C. 密蒙花 D. 石菖蒲 E. 乌贼骨 5 (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主要组织是:( ) A (虹膜 B (瞳孔括约肌 C (睫状肌 D (瞳孔开大肌 E (眼轮匝肌 6 (感受强光和色觉的细胞是:( ) A (视杆细胞 B (内皮细胞 C (上皮细胞 D (视锥细胞 E (水平细胞 7. 根据《内经》理论,骨之精形成:( ) A. 络 B. 约束

最新整理眼科基础知识题教学内容

眼科基础知识100题 1、青光眼的症状? 视物模糊;剧烈眼痛;头痛;虹视;恶心、呕吐。 2、发现青光眼应该要做哪些检查? 测量眼压;房角检查;眼底镜检查;双眼视野检查;OCT(视盘)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英文缩写 DR 4、角膜组织学分五层,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 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5、玻璃体后脱离时,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 闪光感。 6、弱视的分类? 斜视性、屈光性、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 7、角膜组织哪层损伤后由瘢痕组织替代? 基质层。 8、前房角是指? 角膜与虹膜睫状体之间的夹角。 9、角膜受损后疼痛的原因是? 角膜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10、房水引流途径正确的是: 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房水静脉 11、正常的眼压? 10~21mmHg。 12、什么是视野? 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 13、晶状体是眼屈光介质的重要部分,相当于? 19D的凸透镜。 14、角膜的营养来自? 角膜缘血管网、房水及泪液。 15、巩膜最厚部位及最薄部位? 最厚视神经周围,最薄直肌附着处。 16、大部分内眼手术的入路? 角膜缘。 17、葡萄膜包括?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18、脉络膜对眼球起什么作用? 遮光及暗房的作用。 19、正常视盘大小: 1.5mm*1.75mm 20、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1、成人玻璃体体积? 4.5ml。 22、视路? 视觉兴奋传导的神经通路。

23、视神经分段? 眼泪段、眶内段、视神经管内段、颅内段。 24、眼附属器?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 25、眼睑的分层? 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纤维层、睑结膜层。 26、一般人正常情况下多久眨眼一次? 2~8秒。 27、结膜按解剖部位分为? 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三楼。 28、泪器包括? 泪道跟泪腺。 29、泪道包括? 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30、眼外肌包括:?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 31、眼眶由哪些骨组成? 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32、眼睑的功能? 使眼球避免强光和异物的损害,同时保证泪膜的稳定性,在维持眼表 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瞬目对眼睛有什么好处? 及时去除眼表尘埃及微生物,将泪液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防止干燥。 睫毛可以遮挡灰尘及减弱强光刺激。 34、基础分泌主要由什么分泌? 副泪腺及结膜杯状细胞。 35、泪膜的分层? 脂质层、水液层、黏液层。 36、斜视? 是指两眼视轴不正,有偏内、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 37、葡萄膜的主要功能 产生房水,调节眼内压 供给眼球营养 排泄眼球和有毒物质 遮蔽光线的作用 38、如何预防近视或近视加深? ①看物体不可太近:看书、写字保持一尺以上,看电视、电脑不可太 近。②看电视、电脑、看书、写字,45分钟,眼睛放松10分钟。③少 吃甜食,多吃蔬菜等含维生素A、B1的食物。 39、近视程度分? (1)轻度近视,近视眼的屈光度小于3度。(2)中度近视,近视眼 的屈光度3—6度。(3)高度近视,近视眼的屈光度大于6度。40、近视眼眼前有黑影为什么? 这种症状是玻璃体退行变性引起。近视眼眼轴延长,血供障碍,营养 不良,组织发生变性,因此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有很多合并症,玻璃 体没有血管,也不能再生。当眼球壁尤其是巩膜延长后,视网膜及脉络

眼科学 名解

《眼科学》名词解释 视路(visual pathway):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 视力(visual acuity):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力功能,可分为远、近视力,又称为“中央视力”。 视野(visual field):眼向前固视时所看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外界物体在双眼视网膜相应部位所成的像,经过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的融合,综合成一个完整的、 立体的、单一物像,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融合(fusion):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象。 调节(accommodation):为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 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节的同时双眼内转的现象。 视近反射(near reflex):视近物时瞳孔缩小,并同时发生调节和集合作用的现象,系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眼的三联动现象: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 瞳孔光反射(light reflex):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瞳孔直接对光反射(direct light reflex pupillary):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受检眼,其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瞳孔间接对光反射(indirect light reflex pupillary):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另侧眼,受检眼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屈光间质(dioptric/refracting media):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正视眼(emmetropic eye):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是 5 米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 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ametropia):眼球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不相适应,以致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聚焦于视网膜上。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相等。 近视(myopia):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远视(hyperopia):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散光(astigmatism):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焦点,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老视(presbyopia):随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硬化,睫状肌功能减退,眼调节功能减弱,近视力下降的现象。 斜视(strabismus):如果中枢管制失调,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指眼球运动无障碍,各注视方向斜视度无明显差异的眼位偏斜,其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paralytic strabismus):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的病变而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所致的眼位 偏斜,其偏斜角度在不同注视方向和距离有所不同,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第一斜视角(primary deviation):麻痹性斜视以正常眼注视时,麻痹肌所在眼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secondary deviation):麻痹性斜视以麻痹眼注视目标,健眼偏斜的角度。 异常视网膜对应(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ARC):是一种感受器的适应。斜视者在双眼视的情况下,通过一眼的中心凹与另一眼的 中心凹以外的点建立点点对应关系,以消除复视现象。该种点点对应关系称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复视(diplopia):斜视后,外界同一物体投射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因此一个物象被感知为两个物象。 混淆视(confusion):斜视后,外界不同物体分别投射在两眼黄斑中心凹,两个不同的物象无法融合。 弱视(amblyopia):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低视力(low vision):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3 而高于或等于 0. 05,或视野<15°、≥10°者,称为低视力。 盲(blindness):视力残疾中程度较重的一类。广义的盲指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10°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以荧光素钠为造影剂,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吲哚青绿为造影剂,反映脉络膜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 KP(keratic precipitates):即角膜后沉着物,其形成需要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按形状可分为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角膜色素环(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眼部表现,由于铜代谢障碍所致。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缘处有1-3mm宽的色素颗粒组成的环,呈棕黄色或略带绿色,位于角膜后弹力层及附近组织内,色素环与角膜缘间有一透明带。

成都中医大学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A

成都中医大学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A 成都中医大学自测习题 中医眼科学本科生模拟试卷A 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 题型总分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简答题分析题问答题 分数1001250661016 审核人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2 分 ) 1 .《诗经》载有“朦瞍奏公”,据《毛传》注释:“有眸子而无见曰 _______________ ,无眸子曰______________ 。” 2. 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同时出现时,称为 ______________ 3 .视盘中央凹陷直径与视盘直径之比为 C/D ,正常为 ________ ,两眼相差 ________ 。 4 .漏睛疮相当于西医学的 _________________ 。 5 .一般将青光眼分为 ______ 、 __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_ 三大类。 6 .圆翳内障相当于西医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 。 7 .天行赤眼多发于 _____________ 季,其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多于 _________ 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 二、选择题 ( 每题 1 分,共 50 分 ) (一) A1 型题 1 .劆洗法适用于; A .天行赤眼 B .金疳 C .火疳 D .椒疮 E .聚星障 2 .传统外治法中角巩膜割烙术,主要用于治疗: A .翼状胬肉 B .蚕蚀性角膜溃疡 C .沙眼 D .青光眼 E .眼部赘生物 3 .海螵蛸棒磨擦法适用于治疗: A .椒疮 B .粟疮 C .聚星障 D .胞生痰核 E .金疳 4 .风赤疮痍,风湿热毒证的内治法是: A .清热除湿,散邪退翳 B .祛风除湿,泻火解毒 C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D .除风清脾 E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眼科知识大全

问:什么叫屈光不正? 答:屈光不正指眼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不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不清外界的物体。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状态。 问:什么是近视眼? 答:指眼睛在不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特点就是看不清远的物体,但可清楚看清近距离的物体。 问:什么是远视眼? 答:因为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圈,于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可能形成清晰的物象而影响视力。因此,远视眼无论看近、看远都需要眼睛运用调节机能,否则就会看不清所有的物体。 问:什么是散光? 答: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视线具有不同屈光力的一种屈光状态。也就是说:散光眼是不能将外界射入眼内的光线集合成一个焦点,所以在视网膜上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象。 问:什么叫准分子激光?其安全性如何? 答:这是由气态氟化氩在激发状态下产生“冷激光”,其波长仅为193nm,穿透力弱,以每个脉冲除去四千分之一毫秒组织的速度。通过由计算机严密控制下的激光切削,角膜曲率及模式被改变,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已有数百万名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治疗,重新获得了正常的视力。 问: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什么? 答:近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太长、眼角膜前表面太凸,外界光线不能准确会聚在眼底所致。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是由全程电脑精确控制下的激光飞点扫描技术,使眼角膜前表面稍稍变平,从而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视网膜上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问:什么叫波前像差? 答:测量眼视光系统的总体像差。波前技术,原先设计用于帮助宇航员收集太空信息。它的工作原理是采用168条安全的激光束照射眼底,通过对视网膜反射光的波前分析,来测量包括角膜、晶体和玻璃体在内的眼球整体像差。 问:什么叫个体化切削治疗?它的优点是什么? 答:个体化切削治疗是根据患者眼球的屈光数据而“量体裁衣”设计出的最佳切削方案。包括了对球镜、柱镜、慧差、球差以及局部像面畸变的全面矫正,使得术后视力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人眼视力极限。要实现“个体化切削”对设备性能有极高的要求。其优点—显著提高术后矫正视力、视觉的敏感度、夜间视力明显改善、散光矫正更好、眩光和光晕发生率降低。 问:什么是PRK? 答:译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在术眼角膜上皮被器械刮除后,由激光对角膜表面进行扫描切削。该手术对轻度及中轻度近视的疗效已得到证实,是一种经济型手术。 问:什么是LASIK?其手术过程是什么? 答:译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则需先使用精密的角膜板层处理系统,极其准确地将角膜

眼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眼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远大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善于团结同道共同为医学科学事业献身。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思维方法,具有实事求是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3、掌握眼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眼科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培养标准细则--眼科》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相当于三年正规培养的住院医师标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眼科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6、体魄健全。 二、研究方向 1、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青光眼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角膜与眼表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玻璃体与视网膜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5、眼眶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6、葡萄膜疾病与免疫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7、近视眼和视觉光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8、斜视与弱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9、遗传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0、眼外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三、培养方式 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组的方式进行指导和培养,主要以临床实践为主,强调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病房工作期间实行全天候工作制,以便全面的提高和掌握临床工作能力。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本科室和校、院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学术讲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专业型研究生学制3年。 第一阶段时间半年。在校进行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内容见课程设置)。 第二阶段时间2年。 1.专业课:完成本学科的专业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习 2.临床能力训练:包括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与治疗。掌握病历书写、工作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及技能。 具体安排: 门诊:4 个月(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眼眶病、玻璃体与视网膜疾病、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治疗室等科室);辅助科室:2个月(包括病理、B 超、视功能检查、眼底血管造影等科室);病房:12个月(包括眼外伤、青光

眼科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 《中医眼科学》教案首页 授课时数:总学时55,其中:讲授44学时,实验(或临床见习)11学时,实验分组6、3组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考查课 教学地点:第#教学楼#教室 选用教材:《中医眼科学》(规划教材)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教参书目:《中医眼科学》,廖品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版 《中医眼科全书》,唐由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1版; 《审视瑶函》,明· 傅仁宇,上海科技出版社,1957年 《原机启微》,元倪维德 《秘传眼科龙木论》清 . 葆光道人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 《银海精微》,唐孙思邈 题目:緖论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医眼科学发展史。 内容与时间分配:共1课时 第一课时:中医眼科学发展史。 教具准备: 多媒体、眼球模型 内容: 具体的章、节

第一章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 1.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2.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3.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5.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题目: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二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眼球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熟悉视路及眼附属器结构和生理功能、眼球血供及神经分布。 了解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内容与时间分配:共8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眼球壁的解剖与生理功能。重点讲解内层(视网膜)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 第二课时:介绍眼内容物及视路的解剖与生理功能。重点讲解眼屈光间质和视交叉的神经分布。第三课时:介绍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功能以及眼球血流供应和神经支配。 重点与难点: 重点:眼球壁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 难点:内层(视网膜)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视路结构及生理功能。 教具准备: 多媒体、 U 盘 内容: 第一节眼球的组织解剖与生理(50min) 一、眼球壁(图片示意结合临床生理及病理情况讲解,(40min) (一)外层纤维膜 1 、角膜的组织学及生理、病理特点(6min)

眼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眼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视觉器官和眼的解剖 一、概述 人的眼睛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觉器官,就是由这个视觉器官将我们和外界环境密切地联系起来。当外界光线经过眼球的光学构造屈折后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并在视网膜上产生光化作用引起感光细胞的兴奋再通过视网膜视神经细胞和视神经纤维将兴奋传给大脑,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对人体各部和各器官起着统一的指挥和控制,这样才完成了视觉功能,使人们能够感觉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了解视觉器官和眼的结构功能及病变,对于验光配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 视觉器官由眼球、眼附属器和视神经三大部分组织。 (一)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如下: 视觉器官的解剖图如图1-1。眼睑、结膜、泪器 眼肌、眼眶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外侧漆状体、视放射、视中枢 眼附属器眼球 视路 视觉器官

1、下斜肌 2、下直肌 3、视神经 4、上直肌 5、上睑举肌 6、眉毛 7、上眼睑 8、下眼睑 (二)眼球的组织结构如下: 眼球的解剖图如图1-2。 外层——角膜、巩膜(纤维层)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胳膜、葡萄膜(血管层) 内层——视网膜(神经层) 房水(前房、后房)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球外壁 眼球体内 眼球 图1-1 视觉器官断面图面

三、视觉器官各部分的构造及功能 (一)眼睑 1、眼睑位于眼窝眶出口处,复盖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称为睑裂,边缘称为睑缘。上下睑缘交界处称为内眦和外眦,内眦组织内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物,称为泪阜。上下睑缘内眦部各有一个小孔称为上下泪小点,该小点是泪液排泄的出口。 2、眼睑的生理功能 (1)眼睑通过瞬目使泪液均匀的展开,润湿角膜,使其在角膜面形成良好的光学界面。 (2)上下睑板有高度发育的皮脂腺,排出的脂质性分泌物形成泪液的表面可防止泪液过度蒸发。 (3)对外观察物体时,上下睑会对角膜保持持续的压迫力,可导致角膜产生垂直向的屈光力较强的散光一般称为生理性散光。 (4)当上下眼睑闭合不全时可引发角膜干燥溃疡。 (5)眼睑下垂可能导致眼睛成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眼睑解剖图1-3。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前言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订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2001年7月出版。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会后~教育部、卫生部设立专门项目~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课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为依据~在总结我国医学教育合格评估、优秀评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七年制医学教育教学与学位授予工作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都必须达到的各项教育要求~研究拟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标准已经教育部、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以修业五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适用对象~只对该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 1 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本标准全国通用~但承认不同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尊重各个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本标准转变指导方式~不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与发展的空间。本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是制订教育计划的依据和规范教学管理的参照系~各医学院校都应据此制订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自身教育评估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本标准用于医学教育的认证工作~一般情况下该过程包括学校自评、现场考察、提出认证建议和发布认证结论等实施步骤~不适用于医学院校的排序。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在研究拟订《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过程中~以教育部有关医学教育政策为依据~借鉴了1994年以来各项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同时~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能与世界医学教育协调发展~课题组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2003年版本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为参照~并参考了有关国家的医学教育的标准与要求。 2 第一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眼科学基础试卷一

眼科学基础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课程习题加入时间:2010-10-21 10:52:57 浏览:47 一、选择题 1.关于眼外肌以下哪项正确:( ) A.每眼6条眼外肌,受3条神经支配B.每眼6条眼外肌,受4条神经支配C.每眼6条眼外肌,受2条神经支配D.每眼4条眼外肌,受3条神经支配E.每眼5条眼外肌,受3条神经支配 2.自然光照下瞳孔直径为:() A.1-2 mm B.2-3 mm C.3-3.5 mm D.2.5-4 mm E.4-4.5 mm 3.角膜最主要的功能是:( ) A.维持眼球一定形态B.保护眼内组织 C.构成眼的屈光系统 D.维持一定眼内压 E.调节进入眼内光线量 4.玻璃体最主要成分是:( ) A.水 B.玻璃体细胞 C.胶原纤维 D.透明质酸 E.以上均不是 5.哪一部分结膜与其下组织联系最紧密:( ) A.球结膜B.睑结膜 C.上穹隆结膜 D.球结膜与穹隆结膜交界处E.下穹隆结膜 6.黄斑中心凹的细胞组成是:( ) A.只有锥细胞B.大部分为锥细胞,含少量杆细胞C.只有杆细胞 D.大部分为杆细胞,含少量锥细胞 E.锥细胞与杆细胞数量相等 7.正常成人眼轴长约:( ) A.22mm B.23mm C.24mm D.25mm E.26mm 8.上斜肌收缩时,其主要功能为:( ) A. 使眼球内旋转 B.使眼球外旋转C.使眼球下转 D.使眼球外转 E.使眼球上传 9.关于眼眶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为四边形锥形骨腔B.眼眶深度为4-5cm C.眼眶外侧壁较厚 D.鼻窦的病变常波及眶内 E.眶内病变不会波及颅内 10.关于泪器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 A.泪腺分泌泪液 B.泪道排出泪液 C 泪小管连接泪点和泪囊 D.泪囊位于内眦深处 E.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后方 11.巩膜最厚处在哪个部位:( ) A.视神经周围B.直肌附着处 C. 角膜缘D.筛板处 E.以上都不是12.神经管头端形成视沟是在胚胎期()。 A.第2周 B.第3周 C.第4周 D.第5周 E.第6周 13.胚胎期第四周后,视泡远端向内凹陷,形成双层杯状结构,称为()。 A.视杯 B.视盘 C.视窝 D.视泡 E.视柄 14.晶体由()发育而来。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D.各胚层都参与 E .以上都不正确 15.胚胎期形成完整的巩膜是在()。 A.2个月时 B.3个月时 C.4个月时 D.5个月时 E.6个月时 16.眼外肌来源于()。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A.a B.b C.c D.a+b E.a+b+c

眼科学教学大纲60980

眼科学教学大纲 (人卫第六版) 前言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建立在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初步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眼科最常见、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对急重眼病急诊初步处理,熟悉全身性疾病的眼病表现和需相互会诊的眼病、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包括: 绪论、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及各种眼病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眼和全身病的关系。 每章节的大纲包括:1、目的要求(明确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程度)。2、教学内容。3、实习(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大纲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课为24学时,实验课为12学时。 教学内容课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课时实验内容实验课时一绪论0.5 眼的解剖 3 二眼科学基础 1.5 视功能检查 3 三眼科检查自学眼压外眼裂隙灯 3 四眼睑病 1 眼底检查 3 五泪器病0.5 六眼表疾病0.5 七结膜病 2 八角膜病 1.5 九巩膜病自学 十晶状体病 1 十一青光眼病 2 十二葡萄膜病 2 十三玻璃体病0.5 十四视网膜病 2 十五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5

十六眼视光学 1.5 十七眼外肌病和弱视 1.5 十八眼眶病0.5 十九眼外伤 2 二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1.5 二十一防盲治盲0.5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历史阶段以及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 3.熟悉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的原因 2.一般介绍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联系 3.介绍17世纪以来世界眼科学发展各阶段的主要象征,尤其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 4.介绍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2.熟悉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 3.了解眼的胚胎发育学、遗传学概况及眼科流行病学。 4.了解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眼球壁、眼球内容结构特点 2.重点讲解眼球壁三层结构生理功能、眼球内容生理功能。 3.一般介绍眼各组织的生化与代谢。(眼各附属及视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等于各相关章节概述中介绍。) 4.一般介绍眼及眼附属器的发生形成和眼球各部的发育 三、实习内容 1.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示教内容)

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文版2016最新版.doc

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和眼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掌握验光、角膜接触镜验配、低视力康复、视觉训练和保健、眼科特检等眼视光学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具备从事眼视光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了解眼视光学相关企业管理、营销常识的应用型眼视光学人才。 二、基本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眼视光学工作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视光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眼视光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眼视光学事业发 展贡献力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 (二)具有较宽厚的眼视光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掌握对眼视光学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眼保健、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眼视光学医疗和保健工作;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 献;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六)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始终将病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八)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 献的意识; (九)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知识目标 (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二)掌握眼科学和视光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三)掌握用现代光学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基本技能; (四)能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并具有初步的眼及视光学的研究能力; (五)掌握眼科特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六)掌握视光学仪器和视光学保健产品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七)掌握一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八)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眼科学基础(1)

一、A1型题 1. 受精卵通过卵裂产生的子细胞称为() A.卵裂球 B.桑葚胚 C.胚泡 D.脑泡 E.神经管 参考答案:A 2. 在人胚的早期发育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基是() A.二胚层胚盘 B.三胚层胚盘 C.神经沟 D.脑泡 E.神经管 参考答案: 3. 人胚胎发育的原基是() A.二胚层胚盘 B.三胚层胚盘 C.神经沟 D.脑泡 E.神经管 参考答案:A 4. 在胚眼的发育中,视神经发育的原基是() A.视沟 B.视窝 C.视泡 D.视柄 E.视杯 参考答案:D 5. 在胚眼的发育过程中,玻璃体动、静脉经玻璃体的一段退化而遗留的残迹称为() A.脉络膜裂 B.晶状体泡 C.玻璃体管 D.次级玻璃体 E.三级玻璃体 参考答案:C 6. 在晶状体泡的诱导下,其前方的表面外胚层脱离晶状体泡开始形成() A.角膜上皮层 B.前弹力层 C.基质层 D.后弹力层 E.内皮细胞层 参考答案:A 7. 在胚胎5个月时视杯周围的中胚层分化形成完整的()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 E.视网膜 参考答案:B 8. 在眼球发育过程中,视杯前缘处的两层神经外胚层连同其间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发育成放射状的() A.睫状环 B.睫状冠 C.睫状突 D.虹膜 E.瞳孔膜 参考答案:C 9. 视杯外层分化发育成() A.虹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E.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参考答案:D 10. 视杯内层分化发育成() A.虹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E.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参考答案:E 11. 人体内最早产生黑色素细胞的组织是() A.虹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E.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参考答案:D 12. 在胚胎发育中,视锥细胞开始出现的时间是胚胎的() A.1~3个月 B.2~4个月 C.4~6个月 D.7~8个月 E.8~9个月 参考答案:C 13. 在胚胎发育中,视杆细胞开始出现的时间是胚胎的()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参考答案:E 14. 人眼黄斑发育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A.近1岁 B.近2岁 C.近3岁 D.近4岁 E.近5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