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主要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主要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主要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主要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主要对策

xx省xx县xx中学 xxxx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学好语文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课外阅读。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的导向”。然而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从树立课外阅读的正确理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动笔的阅读习惯、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等方面提出指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对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农

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怎么样呢?

一、目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通过对我校七年级一班二班共1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

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15%,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0%,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15%,根本不读课外书的占50%。如果考虑到这里课外书还包括一些粗糙低劣的卡通漫画、言情武侠等书籍,那么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而

农村初中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丰富的语言材料又相脱节、课外阅读少,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不足,导致学生知识面窄,视野狭小,语言表达与概括能力差,思维不灵活,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花了不少功夫,语文能力却没有得到多少提高,这种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

二、原因分析

1、与阅读兴趣缺乏有关,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

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对课外阅读

的兴趣低。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仍旧很少。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日益趋向富裕,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影响着学生课堂外的文化环境,多数家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在看电视,学生受到熏陶最多的也只是电视,而不是读书。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外出打工赚钱,自控能力不好的学生便会以电视、游戏作为自己在家休息的主要内容,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

2、与课业负担偏重有关,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题海战术淹没,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看书。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3、受家庭因素的制约,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持消极态度。

现在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比较重视,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但他们的文化层次较低,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少数家长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只是一些教材辅导书,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看一些闲书,读一些“野”书,不但会影响孩

子的成绩而且还会“教”坏孩子,与所谓的学习毫无关系,这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开展。

4、学校缺乏课外阅读的环境。

农村初中生课外书的来源少,学校只有简陋的图书室,且大多数书籍要么是工具书,要么是七拼八凑的落后于时代的书,学校也缺乏图书阅读制度执行和专人管理,一学期下来几乎没有怎么开放过。

5、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老师用分析语文课文的办法指导学生读书。经常按着应试教育的思路,把文学作品一篇篇“肢解”成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费于对基础知识的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上,而对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偏少。有时,对学生课外阅读作出指导的也只是为了应付某种竞赛而进行。

三、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使自己渊博富有,就要认真读书,旁学杂收,广取博览。屈原的《天问》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天文地理,博物神话,无所不涉,显示了作者的丰富学识。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多进行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

2、有利于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种意志,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多了,“厚积而薄发”,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有远见卓识,写文章就能格调高,不至于出现陆游笔下的“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的情况。

四、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对策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树立课外阅读的正确理念。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我们所要提高的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但课外要在课内抓。倘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话,学生就将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上好了,讲活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所以在课内讲到名著、名作时,有意识辐射相关作品的精彩片断,把文章适合学生的口味之点引出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同时抓住社会、生活的相关点,引向对时文的学习,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在,持之

以恒点插于平时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建立阅读的信心与兴趣,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自主阅读。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主动去了解、研究,提高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身于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1)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阅读内容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学生在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推荐书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选要精,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初中生,可以推荐短小精悍,文质兼美,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的《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作文评点报》、《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然后针对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等中外名著。同时,要结合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选择的读物深浅要适度。太浅,达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太深,读不懂,将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阅读兴趣。上网已成为学生课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不能正确利用它,很多学生成了网虫,整天上网聊天游戏,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许多家长、老师忧心冲冲,采取了很多强制性的禁止办法,却带来不少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是策得其反。因此,我认为如能引导他们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倡从网络中去寻我们需要的有用信息,如查找资料、阅读名文等。那么,它将做为传统读写方式的补充和延伸而深受学生认可。在网络上阅读,对阅读对象的阅读感受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发布,并且很可

能得到很多折回应,形成热烈讨论的氛围,这其实也是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而且也能通过讨论互相学习甚至碰撞出思想的精彩火花,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3)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顺利开展课外阅读的保证,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他们明确阅读对语文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指导他们有选择地看一些电视节目,引导他们走出游戏室,从而腾出时间阅读。大胆地改革课堂教学,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欣赏、感受。另外,要启发引导家长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协助孩子安排好课外阅读时间。

3、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科学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法的指导,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阅读要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方法去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编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著、佳作、名言、警句、精段而言,要采用精读法。要不惜时间、精力,细细咀嚼品味,领会其真谛。

4、培养学生动笔的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为了更好地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之前确定阅读目标,做阅读笔记,让学生有意识地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把精彩的句子、段随时摘录。反复揣摩,认真品味,并且分类整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后查找,正确地模仿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可以说是提高

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1)每天上课前进行三分钟的演讲,学生讲什么都行,新闻、故事、当地的民俗民风等等,讲完之后,学生点评、交流,这样以来,就可以促使学生广泛阅读。

(2)组建班级读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利用班费统一购买《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统一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另外,给校长建议,让学校的图书室尽量多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书去读。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隔两三周举行一次全班或全年级读书笔记展览。获得荣誉者介绍经验,共同提高。另外还可以进行朗读、演讲比赛。这样以来,不仅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而且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4)坚持办“手抄报”。在农村办手抄报比较适用,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编写一期手抄报,每期八张,手抄报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句摘抄等。每期出版后,8人为一组轮流张贴在教室内,互相学习,教师适时作点拨、引导。

(5)争取家长支持。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家长明白课外书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并在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订阅一些书报。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阅读也应该伴随人的一生。学生读的书多了,就会文思如涌、妙笔生花。现在,尽管在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教学中存着较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本着结合实际,教师自身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挖掘书源,《课程标准》所提的课外阅读目标会逐步实现,学生的视野会逐步开阔,课外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阅读教学现状探因》胡明道。《语文教学通讯》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4、吴叔斌,浅淡西部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5、史成明,我省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一)教育部《大纲》指定书目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西游记》吴承恩著 《水浒传》施耐庵著 《朝花夕拾》鲁迅著 《骆驼祥子》冰心著 《繁星〃春水》冰心著 《鲁滨孙这漂流记》(英)笛福著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 《童年》(俄)高尔基著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扩展版 文学名著 1.《论语译注》李申编中华书局 2000年8月第1版 2.《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3.《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5月第2版4.《水浒传》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2版5.《红楼梦》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6.《鲁迅作品选读》(自编)(凡自编者可以书名相同或相类似书

籍代替,下同,且不再说明) 7.《子夜》茅盾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4月第3版8.《家》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9月第3版 9.《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年1月第1版10.《围城》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2月第2版11.《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2.《花季〃雨季》郁秀海天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13.《射雕英雄传》金庸三联书店 1999年4月第1版14.《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华夏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15.《汤姆叔叔的小屋》(美)斯陀夫人王家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1版 16.《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5版 18.《哈利。波特》(英)J.K.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19.《唐〃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 20.《第二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

提高农村初中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农村初中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结题报告 2013年5月

《提高农村初中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故而,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掉以轻心,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节课,每周

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有的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语文教材缺乏阅读指导以及学生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的错位等外在和内在原因也是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连。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因为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阅读也是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发表时间:2012-10-16T14:01:00.23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14期作者:薛香菱 [导读] 本文就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学习心态、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 薛香菱 摘要:本文就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学习心态、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现状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艰辛、无奈和徒劳,可以说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的总结以及与名师对话、同行交流对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就“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学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学生学习心态 1.对英语学习缺乏应有的良好心理素质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 农村学习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限制,知识面较窄,开始时对学外语感到新鲜,但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带着迷惘、新奇开始了英语学习。学生学习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感兴趣——失去兴趣和信心——厌烦和反感。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当他们学会几个字母、几个单词和几个简单的句子时,课堂内外都可以听到牙牙学语的感人场面。但曾几何时,这种景象很快每况愈下,因为,这种热情仅仅凭借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全不知学英语的艰辛以及保持这股学习热情所需要的毅力。所以,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便逐渐生成。 (2)学习缺乏动机,凭心情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和转变时期,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时而兴奋快乐,时而沮丧消极,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忽高忽低。这种学习上的“泠热病”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稳步提高。语言学习一定要天天学、日日用,才能越学越好,所以英语学习也贵在坚持。但许多学生的情况往往相反,或一曝十寒,或浅尝辄止。知识、技能和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只想打退堂鼓。 2.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不能持久 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直至丧失的主要因素有: 音标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文章前读后忘。成绩始终不理想,学习没有成功感。遇到困难和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帮助和纠正。作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学习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得到的批评多,关心少,师生关系不融洽。家长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以及其它因素。 学生学习环境 1.学生的词汇量太小,英语输入量太少 学习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听、读语言输入的环境,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就学不会语言。所以,学会英语的前提是多听、多读。通过听、读两个渠道由浅入深地向大脑输入可理解的英语语言材料。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若英语输入量太少,词汇量太小,就违反了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原则。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只靠英语课上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是纸上谈冰,当然英语教学的效率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2.学生英语实践练习的时间少 语言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它又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离开了社会实践,语言就不复存在。所以,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实践练习,不但要多听、多读英语,而且还要多说、多写,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去培养,离开了英语语言实践练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从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环境来看,除了英语课上仅有的时间之外,学生在课外练习英语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英语教学效率就很难提高。 3.学习英语与语言学习相脱节 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工具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学英语的唯一目的是运用英语交流思想,获得知识和信息。而在使用中学习英语是唯一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结合起来,英语才能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效率高。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英语教学的效率就不可能提高。 三、学生学习方法 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和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由于“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成了学习成绩差的一般规律。因此,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习惯良好是提高学习效率、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存在的主要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有: 记忆单词和词组的方法不当 由于没有过好语音关,所以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句子不会读的现象。记单词时都是用逐个读字母的方法,根本不考虑音、形、义的结合。有的学生为了防止读音遗忘,常在单词上注上汉字读音,令人啼笑皆非。 上课时学习注意力容易转移 由于缺乏上好英语课的基本词汇,没有具备语言学习听说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上课听不懂,无法理解教师对句子或课文的陈述和讲解。于是,“视而不见、闻而不听”,长此以往将一无所获。 学习过程中没有归纳和总结的习惯 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长期采用陈旧的“搀扶”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上“观望、等待、依赖”的习惯。他们学习不主动,

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阅读可以说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可是,许多初中生的 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记,适量背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益的文化知识。 二.读而不思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的文章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难,自然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许多疑难我们还没有发觉。不妨"于无疑处生疑",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一知半解。 三.读而不写 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有的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多么可惜!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呀。所以,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可以做札记,也可以写读后感。 四.读而不悟

许多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 五.读而不选 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现代社会信息多源,书海茫茫,读之不尽。故初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筛选。语文大纲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诗文,这些为我们明示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 六.读而不博 初中生的阅读还有单凭举和只讲功利的"偏读"病,偏爱武打、言情小说,偏爱作文选,怕读古代文言文,怕读现代科技文。其实读书不妨杂一点,面广一点,博约结合,这样都能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愿同学们克服以上的阅读毛病,做到博闻强记、读思结合、读悟兼容、读写同步,这样阅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阅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必买中外十大名著 作品目录: 1、《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鲁滨逊漂流记》 3、《格列佛游记》 4、《繁星.春水》 5、《朝花夕拾》 6、《西游记》 7、《水浒传》8、《骆驼祥子》9、《名人传》

关于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东台市五烈镇廉贻中学杨春龙 一、调查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调查的目的 1、落实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实施教材、读本、课外这三大层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怎样落实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课外阅读能够切实开展起来。 2、寻求更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

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我市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共计475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总负责人朱杰老师的组织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问卷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们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阅读动因、阅读态度、阅读氛围以及对新大纲的阅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我市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很不理想。调查结果如下: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生校内课外阅读导读策略初探

课外阅读是进步的阶梯,是远航的船只,它给人智慧,贻人聪明。然而,书海茫茫,书山巍巍,我们皓首穷经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如何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可能地读一些对自己有益的课外书籍,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知识激增,信息爆炸,不少“有所为”的阅读者虽然渴望阅读,却因苦不得法,影响了读书的积极性与深度广度;有部分“无所为”的阅读者,其阅读动机与心理亟需纠正。教师如在课外阅读上只放不收,不加引导,无疑在人为地制造危险的陷阱——学生的阅读一旦缺乏科学的指导,其负面效应会更大!课外阅读亟需老师指向、导航,作亲身示范与引领,这样学生才会少走一些阅读的弯路和错路。 鉴于此,笔者力图以“初中生校内课外阅读导读策略”的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寻找有操作性、实效性的“导读”途径与策略,为突破课外阅读瓶颈作出一点有益尝试,在长达3年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一、对初中生校内不良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初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分析判别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也渐次提高,他们渴求阅读视野的冲击,绝大多数学生乐于课外阅读。但是,通过观察发现与调查分析:同样是校内的课外阅读,不同人获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有的人因为好奇而读书,有的人因为获胜而读书,有的人由于外界的力量驱使而读书……许多学生的校内课外阅读缺乏教师的精心指导,陷入了不良阅读现状,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危险阅读情况。 以下是笔者对巴川中学八年级学生1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与分析:

结合上表与平日调查分析,笔者归结出初中生校内不良课外阅读的成因有以下几条:1.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有序规划、阅读随意性较大。 2.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得其法,游离于肤浅的阅读世界,课外阅读效度不高。 3.多数学生的应试压力较大,家校指导不力,导致阅读视野较窄,主动阅读、优质阅读意识较弱,阅读的外部保障条件不足。 4.学校管理层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意识不够,管理方法特别是评价针对性不强。 二、初中生校内课外阅读的三大导读策略 1.分层导读策略 按照学生的阅读学力分成三个层次指导:优秀学生阅读主要内容为“一位大家+一个专题”式选文集粹,其他阅读菜单在老师引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以周计划推进,便于给他们留更多的读写发展空间;第二梯队学生主要以老师推荐的“主题阅读”、“扩展式阅读”为主,确保该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要达到一定质量;第三梯队学生用好一本书——《八年级阅读在线》,在保证每周阅读数量的基础上,补充“主题阅读”、“扩展式阅读”的相关内容。

提高农村初中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中期报告-(2)

《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中期报告 2015年6月

《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名称: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这句话讲的是语文学习要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告诉我们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图书资源短缺,学校图书藏量不达标。另一方面,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读书很少过问。在吃零食,买玩具上花费很多,在买图书上却花费很少。家庭订阅报刊杂志的少,家庭藏书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久而久之,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厌恶阅读,文学素养低,理解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培养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宽视野,加强人文素养,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在课外阅读中成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组成员把“农村中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三、课题预期成果价值: 本课题主要建立有效的课外指导机制,推广课外阅读指导意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完成调查报告,教师论文,教师指导案例、阅读评价方案、结题报告。 ①探究课外阅读在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将有重要作用。 ②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使学生改变目前名著阅读只肤浅地了解教材中提示的情节或人物的现状。 ③使多数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过去重视课内教学、轻视课外阅读的语文教学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④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探讨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现状的阅读方法。 ⑤探究如何使课外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有效途径。 此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读书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 资料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但单纯地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还必须让学生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自由驰骋。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阅读应该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 该成为书籍的王国。”学生的第一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 爱好应当终身保持下去。 课外阅读究竟能使学生有哪些收益呢?我想应该有以下三点。 一、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阅读对知识起着扩展作用。通过阅读,阅读者个人的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会进一步扩大。阅读还对智力起着开发的作用。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者的认识能力,有利于开发读者的智力。 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读者以阅读作品的方式与作者交流思想,与社会进行交往。在阅读中,读者通过认知、记忆、专注、欣赏、共鸣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使读物这种密码式的符号系列受到解读和诠释,从而转变为一种充满意义的信息储备系列保留在读者脑海深处。 一个死抠教科书,什么课外书都不看的学生必然是孤陋寡闻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在广博的知识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越是广阔、丰富,学习起来就越能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广阔的知. 识背景的形成要靠广博的阅读,即要博览群书。这样广泛的课外

阅读对于学生就如补充精神营养,增加信息储量。 二、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阅读对读者的思想起着教育作用。每一种健康的读物都会对读者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许多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的成长道路都表明,书籍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气质的熔炉,是带领人们从狭隘的个人天地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的帆船。 优秀的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它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它们所蕴含的生活美、情感美、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等会使阅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情趣,使人精神充实,获得向上的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激励成千上万的青年找到人生的真谛,《红岩》、《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等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广大读者心里,使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获得与困难作斗争的智慧与勇气。这种无形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三、提高读写能力 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写文章首先是要准备材料,只有获得了材料,写起来才感到有话可写,才不会出现临时抓借,搜索无获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写作素材的积累离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动的情况。. 不开大量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写作顺如“清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摘要:本文就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中学生在学习英语 的学习心态、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现状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艰辛、无奈和徒劳, 可以说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根据 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的总结以及与名师对话、同行交流对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 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就“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学生学习英语 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学生学习心态 1.对英语学习缺乏应有的良好心理素质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 农村学习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限制,知识面较窄,开始时对学外语感到新鲜,但学习 目的不明确。他们带着迷惘、新奇开始了英语学习。学生学习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感兴趣——失去兴趣和信心——厌烦和反感。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当他们学会几个字母、几 个单词和几个简单的句子时,课堂内外都可以听到牙牙学语的感人场面。但曾几何时,这种 景象很快每况愈下,因为,这种热情仅仅凭借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全不知学英语的艰辛以及 保持这股学习热情所需要的毅力。所以,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便逐渐 生成。 (2)学习缺乏动机,凭心情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初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和转变时期,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时而兴奋快乐,时而沮丧消极,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忽高忽低。这种学习上的“泠热病”在初中生中普 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稳步提高。语言学习一定要天天学、日日用,才能越学越好,所以英语学习也贵在坚持。但许多学生的情况往往相反,或一曝十寒,或浅尝辄止。知识、 技能和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只想打退堂鼓。 2.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不能持久 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直至丧失的主要因素有: 音标不会拼读,单词记不住,文章前读后忘。成绩始终不理想,学习没有成功感。遇到 困难和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帮助和纠正。作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学习始终处在紧张状态。 得到的批评多,关心少,师生关系不融洽。家长对子女学习漠不关心以及其它因素。 学生学习环境 1.学生的词汇量太小,英语输入量太少 学习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听、读语言输入的环境,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就学 不会语言。所以,学会英语的前提是多听、多读。通过听、读两个渠道由浅入深地向大脑输 入可理解的英语语言材料。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若英语输入量太少,词汇量太小,就违反了语言学习的科学性原则。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创造语言学习 的环境,只靠英语课上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是纸上谈冰, 当然英语教学的效率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2.学生英语实践练习的时间少 语言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它又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离开了社会实践,语言就不复存在。所以,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实践练习,不但要多听、多读英语,而且还要多说、多写,不断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去培养,离开了英语语 言实践练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从我们现在的英语学习环境来看,除了英语课上仅有的时 间之外,学生在课外练习英语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英语教学效率就很难提高。 3.学习英语与语言学习相脱节 语言是一种工具,而工具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学英语的唯一目的是运用英语交流 思想,获得知识和信息。而在使用中学习英语是唯一高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英语和使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 Ⅰ.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差不多上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因此,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

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进展变化的缘故,预测事物进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一)专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专项调查,如专业调查等。即要求学生依照所学专业进行广泛的调查,要紧调查本专业的现状、就业情况、以后进展前景以及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关系等。通过调查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差不多专业素养和要求,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度,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学好专业奠定基础。也是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二)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差不多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三)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起了专门大的促进作用。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教育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阅读的阻碍专门大,18岁以后, 要意义。而在办学条件比较差、学生人数比例较大的宽敞农村地区,课业之外,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为了探究那个问题,2006年3月10日至 4月15日,我对我们学校6个班级,共 330位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1.1容。 1.2调查方法 1.2.1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是充分针对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重新抬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蔓延;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开始危及到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一、总体现状 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农村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小时左右,初三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时。 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尽管教育部制订了许多具体要就,但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现象。我认为以下两点急需解决①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程。②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2、外部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原因。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中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2020

中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2020 中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2020(一)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书是我的朋友,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它能带给我快乐,安慰我的心灵,让我了解自己。我是一个特别爱看课外书的男孩,如果有哪一天不看课外书,我就会觉得特别难受,全身不舒服,我想这可能就是读书瘾吧!有时我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放过,为此,妈妈批评我很多次。 记得第一次接触的书是童话故事《拇指姑娘》,那时的我还不识字,只能看书中的图画,心想:拇指姑娘可真小啊,妈妈怎么能养活她呢?丢掉了怎么办呢?完全沉浸在书中。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开始识字了,四岁时,只要是带拼音的书我都可以读下来了,大意也理解了。在幼儿园时,经常躲在被窝里看书,有时会被老师抓到,每当这时,老师对我又爱又恨。 每次幼儿园组织春游,小朋友们都会带上满满一大包吃的,而我却比他们多出一本书,小朋友们玩耍时,我会捧着一本书,那时的我真正爱上了读书,有一点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味道。那时书就是我的全部,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后来上小学了,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一年级时,我的作文就夺得全市一等

奖的好成绩。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中学生了,书对我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现在,书不仅走进了我的生活,还融入了我的生活,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爱书。不仅仅喜欢它给予我知识,更多是它带给我的欢乐。 读书让我的感情更加细腻,让我的信念更加坚定,让我有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让我有了正确的做事准绳。读书增加了我的信心,增长了我的智慧,让我体验到了快乐。是书让我变得阳光,让我活得潇洒。读书生活虽然单调却并不乏味,读书虽然平淡但意味深长。书是知识的来源,是心灵的门窗,是炫烂世界的开启,是一切东西包括感情的根。 我要高呼:我爱读书!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中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2020(二)午后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品读书中的“黄金屋”、书中的“颜如玉”,总会觉得时光流逝的很快很快,好不惬意。读书对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体会。”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乐趣。”还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读书,给了我许多快乐。 一本好书就像老师、家长,在我们出现纰漏或者错误时,她都会帮助我们指出错误,并指引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我们人生的指明灯,例如《世上最伟大的促销员》她教会我在工作途中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充满信心的做好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分析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日期: 2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上海市高行中学黄芳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课外阅读指导 摘要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针对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阅读的目的或动机、阅读的习惯、阅读书籍的类别,以及影响其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五方面作了调查及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做出有益的指导。 一、调查背景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知识,又可以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生发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而与此相反的是,在上自习课或副课(语书外之外的课)时,常有学生因看课外书而被老师没收。翻看那些书,大多是粗制滥造的武侠书、魔幻书、言情书。在课余时间,也经常有学生问我他们该看什么书,并请我给他们开一些适合他们看的课外书的清单。由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二、调查过程 随机抽取预备年级40名学生,初一年级40名学生,初二年级80名学生,初三年级40名学生,共计200名学生作为本调查研究的对象。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或动机、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别、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五个方面十八项内容。2008年12月7日实施问卷调查,从获取调查资料到整理并进行统计处理,共历时五天。调查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10-21T17:02:38.68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作者:潘志勇[导读] 在农村,大多数中学生,为了应对考试,经常会起早贪黑的地努力学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 ——以本地区农村中学生现状为例◇潘志勇 (广安市广安区方坪小学校广安 638000)在农村,大多数中学生,为了应对考试,经常会起早贪黑的地努力学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当然,也有些学生在上课期间偷偷的看课外书,可是一旦被发现,轻则被老师好言的教导一番,重则作检讨、找家长、做家访。在学校学生疲于课本 知识以及应付考试,一天的学习任务都没有办法完成,更别说去看课外书籍了。在家中,家长更是围追堵截,不要说给孩子买课外书籍了,除了课本与参考书之外,坚决封杀所有课外书。因此,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堆砌成山的各种考试复习资料或与课程有关的书籍、试卷、参考书,而几乎就看不到课外书籍的影迹。然而,对学生来说,适当地抽出时间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不但没有坏处,反而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对于中学的语文学习来说,课外阅读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一)课程负担重 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有些年头了,课程改革也给给学校教学带来了重大变化,校本课程和和一些特色兴趣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考试这一指挥棒仍然高悬于广大中学生的头顶,他们的压力一点都没有减轻,反而比以前还加重了。比如说一些以前不纳入中考范围的课程现在都必考,课程多了,作业也就相应增多,这对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学生一天连作业都完成不了哪还有时间有心思去阅读课外书籍。(二)阅读兴趣不浓厚 从我校八年级学生的书面调查结果如下:喜欢阅读的只占了被调查者的10%还不到,有5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或者干脆不感兴趣。其中大部分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占到66%,只有5%的学生阅读目的是“增加知识,开拓视野”,另有27%是为了“娱乐休息”,2%是为了“学做人、学做事,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 还有一个让人揪心的现状:98%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都是教辅读物,说白了也是为了考试的需要,75%的学生根本没有看过报纸,80%的学生也从不主动去读书室借书看。(三)缺乏良好的氛围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中由于课业繁多,没有时间去阅读,老师介绍的书本来都喜欢看课却没有时间看,加之其他同学都在为考试紧张准备而没有阅读的时间,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在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是农名,文化水平低,学历不高,平时根本就没有读书的习惯,更不用说给孩子做榜样了,只要孩子拿起课外书阅读家长也进行阻难,让孩子看教科书或者教辅读物,为的是多考取分数,一切以分数为目的,不懂得适当的阅读课外书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也有莫大的帮助。与此同时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通俗读物的冲击,充分满足了青少年喜欢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当然漫画、游戏、电视上热播的武侠言情等通俗小说也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就成了他们紧张学习之余最好的调剂品,同时也让学生习惯了这种便捷式的阅读,而对一些传统的经典的优秀文化读物却置之不理、抛之脑后。在如此氛围的熏陶下,学生的阅读习惯难以培养。 另外,教师们虽已有了新课改的意向,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学生也没有转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围绕组织教学、讲授、巩固、运用和检查学习成效展开,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弊端日益凸显。这种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承接知识的容器,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却是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新课改强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既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语文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积极的指引和帮助,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为他们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摸索出一种合适有效的方法,适应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需要。(一)学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大的方面讲,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学校要解除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压力,真正做到思想上的大解放,变苦教苦学为讲究方法和策略的巧教活学。让教师自己创新,各显本领,真正地把素质教育搞上去。在学校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的同时,语文教室更应该转变观念,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抽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辅导,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多与学校读书管理人员协商借阅书籍,兴趣小组课上还可以举行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课外知识竞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水平。(二)讲析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里,也应适当地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课外知识,并分析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既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新世纪对新人才的需要,更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三)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一半。”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使学生在日后的阅读生涯中受益匪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习惯。如,边读边标注的习惯、边读边质疑的习惯、边读边查找的习惯、读后有所感的习惯等。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的能力。同时应也应指导学生根据读物的内容及自身的阅读需求,灵活选择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