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桥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

施桥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

施桥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
施桥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

施桥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

07地理科学2班周毅170207109

从六安直下舒城,经过一个古老而崭新的重镇,这便是施桥,312国道、206国道夹之而过,省道六舒路纵贯其间,是六安距合九铁路最近的乡镇之一。施桥镇面积116平方公里,位于金安区东南部,与舒城接壤,下辖26个村,人口近六万,东接双河,西连东河口、张店,被邻孙岗等金安区乡镇,南与舒城县隔河相望,为六安市金安区东南一带的中心集镇,是金安区东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施桥镇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度地带,气候上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季风气候显著,东冷夏热,四季分明;二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全镇年平均气温14.6~15.6度,但年内季节间气温变化较大。最热月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7.2~28.4度,极端最高气温达43.3度,最冷月一月份,月平均气温1.4度,多数年份最低气温为零下7~12度。霜期年平均为211~228天,出霜一般出现在11月2日~11月11日,终霜一般在3月27日~4月3日。山区无霜期较短,海拔500米以上仅有190天左右。山区气候特点是春来迟,秋来早,冬春两季低温冻害经常发生。全镇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900~1600毫米,蒸发量为1300~1500毫米。每年梅雨季节是我镇降雨最集中时期,一般出

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2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施桥镇地貌类型比较复杂,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其中主要为丘陵,山地也较多且山地较高,而岗地和平原面积不是很大,只是有一些分布。全镇地形以丘陵为主,这里的丘陵是大别山余脉的延伸,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一般海拔高度在100~400米之间,呈波状起伏,峰缘坡缓,盆地开阔。地面主要由紫色砂岩、粉砂岩、跞岩等物质组成,坡度一般小于25度,少数高丘大于25度。施桥镇的岗地是江淮岗地的组成部分,在六安市内是位于市中部的而且面积也大于丘陵,可是在施桥镇境内,岗地的面积却比丘陵的面积小的多。该区地貌最大的特点是既是台状,又有相对高差在10~30米左右的岗冲起伏,一般可分为岗、谤、冲三部分。地面物质组成:高岗由第三纪紫红色跞石、红色砂跞岩风华而形成的残积、坡积覆盖;低岗主要为洪积、冲积相的黄土沉积状。施桥镇的平原面积很小,是沿淮平原的一小部分。这里地势低洼,土地肥沃,但淹涝机遇多,地面由洪积冲积物质组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折合约17.4万亩,土地利用结构基本上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其中耕地4.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8%;林地面积5.86万亩,占33.7%;园地0.86万亩,占4.9%;水域1.1万亩,占6.1%。1986年,人均耕地1.16亩,林地1.58亩,水田0.29亩。

由于地形、母质、气候、植被、耕作等多种成土因素的影响,全镇土壤类型较多,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有些山地地区还分布由棕壤,非地带性土壤由潮土、水稻土、砂姜土、紫色土和石灰(岩)土等。全镇以水稻土、黄棕壤的面积为大,占全镇总土壤面积的82.9%。

施桥镇境内河流很多,河网密集,但河流的规模都很小,没有什么有名的大河,分别属于淮河、长江的水系,大多为淮河、长江的5~6级支流。本镇水资源主要是由降水产生的低表径流,地下水资源不是很丰富。全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且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年际间丰枯年份水资源的丰枯比率达2.5;年内分配上,汛期径流约占全年的50%~60%。

施桥镇的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本镇乔灌木树种约28目、73科、24属、820种。栽培和野生的中药材资源由949种,栽培的作物有35种1936个品种,其中水稻370个,大、小埋144个,棉花10个,蔬菜375个,瓜果264个。本镇地处古北与东洋两大动物界的过度地带,据初步调查统计,全镇水陆栖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畜禽品种资源种类齐全,牛、羊、猪、鸡、鸭、鹅、兔、蜂等均有饲养,其中皖西水牛、淮猪、皖西白鹅为本镇优良地方品种。水产动物品种资源有鱼、虾、蟹、鳖、蚌、螺等,仅鱼类有11目、19科、92种。

施桥镇总面积有116平方公里,辖26个村,人口近6万,以下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施桥镇的人口数据:

本镇民族有很多,主要为汉族,其他的如苗、壮、回等族人口也有很多,除了一些少数民族以外,其他的民族的人在施桥镇基本上都有分布。

施桥镇是属于镇一级别的行政单位。现任镇长为汪显银,书记为李本贵。施桥镇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党委、政府、人大、党政办公室、宣传统战办公室、组织办公室、妇联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文化广播电视办公室、企业办公室、农经站、农业技术服务站、林业站、中心学校、卫生院、财政所、司法所、派出所。施桥镇政府一向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经常组织党员和镇村各级干部集中学习,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党员的素质,坚持做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实事。施桥镇政府还十分重视新农村的建设。施桥镇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

施桥镇政府大楼

施桥司法

在经济上,施桥镇一直以来就是六安市金安区东南一带的中心集镇。改革的春风,更注入了施桥经济全面振兴。目前,施桥镇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3.2亿元,财政收入7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经济实力在六安市188个乡镇中位居前列。全镇企业有1200多家,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包括食品加工、建材修配、化工、家电等多种工业门类,初步形成以粮油加工为支柱、建筑建材为龙头的发展格局。来到施桥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大型轮窑厂如笋林立,精米加工厂比比皆是,而金安区“百强企业”的施桥油厂的规模和效益更令人咂舌。施桥是六安的“粮仓”,年产稻米3000多万公斤,油料250多万公斤,家禽40多万只开放性农业成绩显著,施桥镇大力发展板栗、银杏、精鱼塘等项目,开辟了板栗、银杏、大红枣和水蜜桃4个千亩生产基地。将军山村是省委指定的、省军区领导亲自联系的林业二次创业示范点,同时又是省军区扶贫点。1998年,施桥镇被列为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镇之一,山、水、田、林、路、宅配套工程和科技农业战略正在全面实施。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施桥镇大力开辟流通渠道,形成农贸、商贸、竹、木四大产业市场,商贾云集施桥。其中竹林商场年交易量200余万,“施桥的树”远近闻名,精米市场年营销量2500多吨,“施桥大米”畅销江苏、山东、河南、福建、上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施桥镇是六安是优质建材、粮油的集散地之一。集镇街如棋盘,有南北5公里、东西3公里的“井”字长街。生意兴隆,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顾客盈门;高贸新街,生晨一集,物品丰富,老街拓建成农贸商场,经济繁荣。目前,集镇人口约8500人,共有商户700余家,年交易额数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施桥镇有多所中学,如陈家河中学、埠塔寺中学、施桥中学等;

也有很多小学,如长冲小学、陈家河小学、埠塔寺小学、施桥镇中心小学等。这些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素质高,教育质量可靠。近年来,施桥镇又筹资一千多万元,间教学楼15座、校舍350间,建立了中学和中心小学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房。现在,全镇有1500多台微机。施桥初中、施桥中心小学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

在施桥镇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等,其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这些信仰者在施桥还申请建立了两所基督教会,分别是:金安区施桥镇陈家河基督教会、金安区施桥镇埠塔寺基督教会。

施桥镇人民过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冬至等节日。

在建筑景观上,施桥镇注重施桥集镇建设。在集镇建设的过程中,施桥居民用上了自来水,集镇街如棋盘、整齐新颖,街道绿树成荫。目前,六安星星房产开发公司来我镇投资兴建一条惠民东路和六舒三路边两条新大街,后中央即将兴建一处新型的农贸市场。三口堰村是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他们成为了新农村的亮点,一幢幢农家小楼拔地而起,一家家庭院漂亮极了,掩映在绿树从中,美不胜收。

从农居屋顶形态来看,屋顶多为倾斜顶,因为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量丰富,且降水集中。但也有部分屋顶是平顶。

今日施桥,英姿焕发,未来的施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定,为构建和谐施桥,全面建设小康施桥而奋斗!

我们期待与您相会在奋进中的施桥镇,同心绘蓝图,携手铸辉煌!

让世界了解施桥,让施桥走向世界!

资料来源:1.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政府网站

2. 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思考

地理学科问卷调查报告

地理学科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式,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偏好及对地理掌握的难弱项。 二、调查过程 在七年级18个班分发地理调查问卷100份,每个班随机抽取若干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回收100份,有效答卷97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使学生认识基本地理知识 有80%学生认为有达标,另有15%认为可以再加强,从上面调查统计得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都能掌握,另有一两成学生认为在讲述地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再加强,合计95%同学能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达标。 2.对地理图表和地图的阅读能力 有8%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85%的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分析读懂图表,还有7%的学生则读不懂地理图表。 3.认为地理学习过程中是否需要地理填空图册自测 有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另有15%的学生认为有没有都可以接受。 4.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你获取与加工信息的方式是 该题有87%的学生通过课堂和教材来获取和加工地理信息,5%的学生通过上网了解,3%的学生通过地理课外读物获取。 5.你对新教材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调查统计学生对大洲和大洋,人种和人口,国际合作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 6.你认为新教材中哪部分内容较难,书上讲解不够,有待加强调查中学生整体认为在地球和地球仪,地形图和世界的气候类型上内容较难,书上讲解不够,难度过大,需要深入加强。 针对上面调查的数据显示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地理这门课的开设都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这是个好的现象,因为很多的地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学以至用。 (二)独立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调查显示仅有13%的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完成地理知识的获取与加工,87%则是通过地理课堂来完成获取与加工地理信息;8%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地理图表和地图的阅读能力,85%的学生能够通过老师分析读懂图表。形势不容乐观,学生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性过大,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力很弱,尤其是对图表的自学能力。地理学习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地图和图表的学习,中学地理课程学生必备的除了课本还有地图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地

2019年关于地理研究报告

关于地理研究报告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XX 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20XX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研究方法 上网调查或者问专家。 四研究内容 1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2两类灾害的区别: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堆积体的规模,然后要清楚其组成部分,了解周围岩土体的成分,然后再根据这些堆积体的性质来确定比较清楚。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可以把大部分这种堆积物排查。例如本地岩石是砂岩,而堆积物里有花岗岩碎块,可以初步断定是泥石流堆积体及冰川堆积体物质。泥石

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 3分布的地域:山区 4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 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 破坏损失; 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 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

荆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调查报告

荆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调查报告 一、地理位置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荆州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全市海拔250米以上的低山4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54%;海拔40~250米的丘陵岗地2147.66平方公里,占15.27%;海拔25~40米的平原面积11421.34平方公里,占81.19%。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米。 二、社会经济状况 荆州市,地处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目前,荆州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机械、轻工、燃化、纺织、电子等五大门类,涌现出沙隆达、天发、车桥、凯乐、洪城、神电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井有7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全市农业产值约占湖北省的13%,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总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荣、银欣、吉象等6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荆州开放开发势头良好,全市现有三资企业474家,先后成功引进了荷兰飞利浦、美国德尔福、法国法雷发、德国美洁时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落户荆州;荆州商贸流通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湖北省第二位。国家级商品市场蓝星商贸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品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量贩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生态不断涌现,荆州已成为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时,荆州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市高新技术涉及精细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达10万余人,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 三、气候特征 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10℃年积温 5000-5350℃,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4-1 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四、地形地貌特征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篇一:初二(11)地理调查报告 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容桂中学初二11班陈丹红小组指导老师:何梅艳 小组成员和分工: 资料收集:陆泳仪、谭斯恩、余舒婷、梁杏淋图文编辑:陈泳诗、陈丹红、汪雨思数据统计:薛慧卉 引言 “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是由3榕树的气根跨容里鹏涌而过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树生桥又称鹏涌桥。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整座桥宽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 容桂树生桥鹏水壮龙邀明月,绿榕生树揽古桥。树生桥是由于 人工和天然造成的一座奇特的桥。是值得保护的一个奇迹。 容桂树生桥公园前有一座大牌坊,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鹏水壮龙邀明月,下联是:绿榕生树揽古桥。公园里立着三株巨大的古榕树,每棵都像巨大的柱子般粗,最小的也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叶子向各方展开,好似一把巨大的绿绒伞,叶子呈小椭圆形,叶色苍翠欲滴,郁郁葱葱,树上还缠绕着各种寄生植物。向桥的底部望去,只见

有三根粗壮的气根,其中一条弯弯曲曲地伸向对岸,好似一个演员伸展着身体在跳舞似的,非常有趣。榕树形成的桥骨最粗的直径有30厘米,像大蟒蛇一样。树根像长蛇一样盘旋在石板上。树的东南面还有一口“无叶井”,这井又窄又深,清澈明亮,据说树上的树叶飘落在井里,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前树生桥的坏境较差,但近年得到较大的改善。是容桂的旅游景点之一,为了解树生桥的“蜕变”,我们展开调查...... (一)实地调查 调查表:我们还问过附近的居民 地点:树生桥目标:附近的居民 (二)图分析 从表来看,满意和肯定的人数较多,证明树生桥的改善是有效的。 我们也问过附近的居民,他们说有些人要倒垃圾,但不想去那么远,就顺手把垃圾倒到河里。一些工厂也贪方便,直接把脏水倒到河里。这种行为真是十分可耻!! 篇二:中学地理调查报告 xxxx中学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3月15日

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

《人文地理学》 野外实践报告 院系:管理学院地理科学姓名: 学号:2011113129 指导老师:祝云龙聂芳

目录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 四、参加人员 五、实习内容 (一)习家池 (二)观音阁 (三)真武山 (四)米公祠 六、实习收获与建议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 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通过对襄阳地区宗教场地的实地参观,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宗教文化; 2、通过对襄阳地区的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为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提出 合理建议。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1、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 时间:2013年11月7日 路线:湖北文理学院------习家池-------观音阁-----------真武山------—米公祠---------湖北文理学院 四、参加实习人员 祝云龙老师聂芳老师 地理科学11级全体学生

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方法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第三章土壤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内容 三、实验工具 四、实验步骤 五、黄棕壤概述 第四章植物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区域气候条件 四、本区与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比较 五、主要植物 第五章水文学 一、长江 二、玄武湖 结束语 前言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家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方法

1.?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的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与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地理与旅游学院实习课程计划,本次本科二年级综合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安排在11月下旬进行。根据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具体实习线路。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第一天: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第二天: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天: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第四天:小茅山及中山垭口—中山陵 第五天:燕子矶—玄武湖 第六天:地质博物馆 第七天:返校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这次南京野外综合实习,地质地貌部分是在学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习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认识底层剖面,识别主要的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外动力地质现象,使书本知识更好地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判读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定点,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记录地质现象、地质示意削面图、地质素描图,采集和编录标本以及编写地质报告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受到初步训练。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培养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巩固专业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野外实习是地质地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靠教师讲解,更要靠学生刻苦学习,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江苏省苏州市与南京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1度14分—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119度14分。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为江苏省会,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景色优美是我国着名的风景旅城市,地理优越,风景佳丽,有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宁镇丘陵小区、江淮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区域研究意义和内容、了解区域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区域研究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一课。教材以“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为例,突出了有关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区域、区域研究的理解。 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乡土地理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第一部分从学生的情感、能力、社会价值、个人成长等四个方面,详细阐明了进行乡土调查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活动,为正确对待、从事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乡土地理调查内容,突出地理调查研究的特色,教材第二部分按照地理学观点,将这些内容划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并利用一定文字介绍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说明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内容,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地理知识,并为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内容和范围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调查研究活动顺利进行,在调查活动之前,人们往往要确定调查研究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确定调查步骤和采用的方法。教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在此,教材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此项活动。教材通过介绍调查活动的三个阶段,也使调查研究活动更具操作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学会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并参加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家乡调查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活动的内容选择及步骤。 2.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 2.确定调查研究的目的,选择调查内容和范围。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和学生活动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

最新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课堂听课、评课、问卷调查、与老师学生座谈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地理教育的 地理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与掠夺造成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问题,使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更加明显。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考试和选拔按照同一个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另一方面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也是用一个标准衡量,那就是升学率。如此下来,地理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泥潭越陷越深,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越来越远。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状况究竟如何?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新课标的全面展开,中学地理教育的现实与要求又存在多大的差距?这是以后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我必须关注的。在农村中学,特别是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中学地理教育的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局限,对重视与不重视地理教育这个问题更为敏感。通过对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座谈、听课、学生问卷等方式,了解到了目前我县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真实现状。

一、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一)珠街乡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分析 1、师资力量极为薄弱。珠街乡有两所普通初级中学,地理教师4人,其中专业地理教师3人,在地理教师中,受过地理专业教育的仅占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2、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地理教师队伍中,专职3人,兼职1人,兼职老师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政治的、生物的、体育的等。兼职地理教师谈不上业务水平的高低,地理基础知识极度缺乏。加之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而上岗的年轻教师只是凭借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有些经验之谈束缚了青年教师的手脚。 3、青年教师队伍增加。地理教师近年来一直短缺。2008年,珠街乡一中所聘任的地理教师比预期少了2名,再加之年几年来扩大招生,老教师相继退休,因此,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现阶段,朱街乡一中有学生1200多人,只有四个地理老师,平均每人要负担300个左右,老师负担重,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水平不高,通过听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地理教学的一般要求还比较远。 (1)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

初中地理调研报告

初中地理调研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初中地理调研报告 通过半年的下乡听课和与地理教师座谈,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的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活而不乱”。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学习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材处理 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之处就在于删去了一些难点、繁点,而相应地增加了大量的活动题和资料。但在教材处理上,对于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或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不提,避而不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整合教材、发掘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回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课堂上大部分不动口、不动脑,只动手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在课本上划下教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后机械般地做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故学生在考完地理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2、教学方法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评价 现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诸如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设计、

人文地理学调研报告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调查报告 题目:新村镇人地关系调查报告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 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 姓名:冉劲懿,谭涵,吴俊晓,沈奕成 学号:26,31,35,77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5年月日

新村镇人地关系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新村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临黎安镇,西面与英州镇相邻,南濒南海,北面与三才镇接壤。新村镇土地面积约60.97平方公里,其中镇城区建设规划面积15.28平方公里。镇下辖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有14个自然村。新村镇是一个渔农兼有以渔业为主的乡镇,主要经济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乡镇企业和热带高效农业,而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是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地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旅游业,例如猴岛和分界洲岛。初步显现出成效,但是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小觑,如何持续发展协调的人地关系成为当下该地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小组成员与2015年4月5日至6日去了陵水县新村镇进行了关于当地人地关系的调查,对此我们得出了下面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新村镇、旅游资源、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进而言之,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球表层(包括土壤、大气、生物、水、岩石、矿物的自然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人地关系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 现代的人地关系问题,不仅是协调人类自身内部多层次多领域全球范围内的时空关系,更重要的是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下,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协调与发展,显然,现代的人地关系问题是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研究方法与程序。 一、实地考察法: 1,首先先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新村镇中人地关系,其目的是知道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手段。 2,其次注意了解事物的总体与局部。我们分别去了新村镇的猴岛旅游景点、进行周边环境观察,得到了一个大概的整体感觉。 3,最后注意边考察,边分析,边记录。我们通过记录自己所看到的,感觉到的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加以整理。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研究报告篇一:乡土地理调查报告——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学校:杏坛中学 班级:初二班 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 组长:苏志聪 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 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一、调查目的 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 二、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 三、成员分工: 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四、调查时间安排 五、调查报告

、杏坛的概况 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

人文地理实习调研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调研报告 题目:襄阳旅游发展优势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地理科学 学生姓名: 王换 学号:2010113142 指导老师:袁本华 完成日期:二0一二年十二月

襄阳旅游发展优势 【摘要】旅游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者个体的差异而千变万化,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内涵深厚、特性明显、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的旅游形式。目前,发展特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襄阳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可以发展具有襄阳特色旅游。而且襄阳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还有独有的旅游发展优势。 【关键字】旅游;襄阳;优势 襄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和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的诞生地,有造型奇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多宝佛塔,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襄阳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襄阳发展到现在,有不少旅游景点,而不同的旅游的景点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现象,下面我们来细细看看襄阳主要的旅游景点的发展及其反映的文化,讨论一下它的发展优势。 1.襄阳的主要旅游景点:

1.1襄阳古城墙。位于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池”之说。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墙是襄阳历史的鉴证,随着襄阳不断的发展,很多高楼大厦林立,然而为了不遮住城墙的风光,靠近城墙的建筑要考虑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在不断地修复中,同时也需要襄阳人民共同爱护。 1.2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它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人称米襄阳。米芾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多才多艺,广通博贯,而其书画的成就尤为突出。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自成“沉着痛快”的“刷字”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一代宗师,与苏轼、黄庭坚、蔡京并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绘画,创制了“米氏云山”,应是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

关于三明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明自然环境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三明境内自然环境资源情况 调查范围:福建省三明市全境 调查时间:2015.8 调查内容:如下 地理位置: 三明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东依福州市,西界江西省,南邻德化县、永春县,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长汀县、连城县、福建漳平市,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三明市境域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北西部为武夷山脉,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角依傍戴云山脉。全境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境内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全境地势总体上西南部高,北东部低,海拔最高1858米,最低50米。 地质环境: 三明市境域各地史时期之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形变质特征及地壳构造运动特征表明,其地史演变基本上可划分为六个阶段: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期;震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新生代。地层结构发育完整,自下元古界至新生界共有12个系,37个地层单元包括变质岩、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四大岩类。最古老的岩石层分布于建宁一带的晚太古代天井坪组,是华夏古陆核的组成部分,代表福建省最古老的岩石层。由于三明地域跨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地质结构上存在四条断裂带:沙县—南日岛北西向断裂带,途经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地;永安—晋江北西向断裂带,途经明溪、永安、大田等地;邵武—河源北北东向断裂带,途经泰宁、建宁、宁化等地;政和—海丰北北东向断裂带,贯穿尤溪、大田、永安、沙县及三明城区。 森林资源: 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境内林木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也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 水利条件: 三明市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沙溪、金溪、尤溪。全市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5条,都属山区性河流,水量充沛且季节性变化大,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519毫米~2044毫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三明市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任务繁重。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71万千瓦,2007年末已投产水电192.48万千瓦,占可开发水能的78.66%。 矿产资源: 境内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个,大宗的有:煤、铁、钨、铝、锡、锰、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蓝宝石等。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解,看似容易,却没有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于是,在做练习题时反复出错,但却找不到真正的错误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因,然后就通过大量的做练习,强化概念的形成,一基础。然而,在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旦遇到更难的实际应用题 一、课题的产生 ㈠课题产生的背景 1、国际竞争的挑战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互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地理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注入了活力。据专家统计,中国近500年落后于西方,地理学理论上的落后是一个原因,有鉴于此,中国的重新腾飞,地理学必须有一个重大的发展。 2、时代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于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3、教育改革的需要 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它弥补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不足。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所遇到的挑战做出了实用主义的回应。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和可持续观念,能促进课本

顺德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学校:杏坛中学 班级:初二(1)班 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 组长:苏志聪 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一、调查目的 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 二、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 三、成员分工: 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 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 四、调查时间安排 五、调查报告 (一)、杏坛的概况 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全镇以工业立镇为指导思想,积极发展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广东康宝有限公司消毒柜系列产品为龙头;以塑料、饲料、农产品深加工、制衣、染整、建材、化工等形成的多元化工业体系。全镇共有1300多家工厂企业,其中较

漓江的自然地理与水质调查

漓江的自然地理与水质调查 韩耀全吴祥庆周解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 1. 漓江概述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条青罗带,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灵魂,是桂林人、广西人乃至全球华人的骄傲。秀丽的漓江黄金水道,犹如一幅百里画卷,韵美无穷。 漓江最初称“离水”或“漓水”,历史上曾名桂水或桂江、癸水、东江。据宋代柳开《湘漓二水说》述,二水在兴安境内分水岭南北“相离”,在“相离”二字偏旁加“氵”,北去的名曰“湘江”,南流的名曰“漓江”。 漓江为珠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资源县交界处,兴安县华江乡越城岭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m的老山界南侧。主源乌龟江北源在南流至兴安县水埠先与源出东岭界海拔1030m的东源黑洞江汇合,至雷皮洲再与源出海拔2141.5m的猫儿山东南侧的西源龙塘江汇合后称六峒河,往南流至司门前与黄柏江、川江三江汇合后称大溶江,流至溶江镇附近与灵河(灵渠南渠)汇合后始称漓江。漓江自此而南流,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止,起止地理坐标在(E 110°18′~111°18′、N 25°59′~23°23′)之间。 漓江南流,先在兴安县溶江镇廖家附近纳西北来的小溶江,即入灵川县溶流,并在灵川县三街镇附近先后汇入西北来的路江及东来的淦江,至灵川与桂林市接壤处定江镇大面圩附近纳西北来的大支流甘棠江。 漓江过灵川县秦家后进入桂林市郊区大河乡四联村,由此向南穿过桂林市区(桂林市段长49.3 km),在桂林市区段汇入的主要支流有:主流于象鼻山北麓汇入漓江,部分水流在雉山萝卜洲处注入漓江的桃花江;于斗鸡山北麓注入漓江

的南溪;于穿山西南麓汇入漓江的小东江;于萝卜洲南端注入漓江的宁远河;于花桥汇于小东江注入漓江的灵剑溪;在柘木镇胡子岩附近接西南来连接会仙湿地及相思江的合流形成的良丰江。此外,由于漓江地处岩溶地区的独特岩溶富水特性,漓江周边富集的大量地下水以各种泉、潭、井、地下河的形式出露补给漓江,著名的有如白龙泉、冠岩地下河等。 漓江出桂林市区继续南流,于大圩镇附近先后纳入东北来的牛河、马河及东来的潮田河,在草坪乡冠岩处入阳朔县,并在兴坪镇汇入大源河及胡家园河的合流,继续南流至阳朔大桥下的田家河纳入西来的遇龙河及金宝河的合流,再至福利镇汇入东来的福利河,经福兴进入平乐县,先在南洲接西来的荔浦河,后在县城恭城河口汇合北来的恭城河,漓江亦以此为终点,全长164 km,总流域面积6050km2。平乐镇以下江段称桂江,续续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珠江,最后汇入南海。 2.漓江的地质地貌 漓江的地质地貌主要有如下特点: 2.1 典型的岩溶地质地貌区。 漓江流域形状为长形多支流河系,整个流域在地貌学上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广泛裸露古生代纯质厚层的碳酸盐岩,由于地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多次构造运动,使其具有纵横交织的断层裂隙,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流域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了诸多的地下溶洞和地下河。自桂林至阳朔之间河段,是广西东北部岩溶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此段漓江沿岩溶峰林峰丛地貌依山而转,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碧水萦回,奇峰夹岸,形成景致最迷人的峡谷,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 2.2 沙石河道,常年长有水草,滩潭众多。 漓江河床地质结构是中盆系以后的碳酸盐建造,溶岩已发展到峰林期,尤其是桂林至阳朔段系石灰岩岩溶较发育地区,河道由砂、卵石组成,以沙石为多,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3篇

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生姓名: 专业: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号: 18010227 指导教师: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八日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分: 实习周数:一天 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实习时间: -6-24 目录 实习目的 (2) 实习要求 (2) 实习主要内容 (3) 建筑特色 (4) 村落的选址布局 (4) 理水观念 (6) 马头墙 (9) 人地关系…………………………………………村落文化、民俗……………………………………

实习总结……………………………………… 实习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的要求: (1)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探讨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建筑特色 村落的选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宏村的平面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灾的隐患因此从选址开始,"理水"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地理研究报告

地理研究报告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8年9月10日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泥石流,造成128人遇难。2008年11月5日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电力、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 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研究方法 上网调查或者问专家。 四研究内容 1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2两类灾害的区别: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堆积体的规模,然后要清楚其组成部分,了解周围岩土体的成分,然后再根据这些堆积体的性质来确定比较清楚。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可以把大部分这种堆积物排查。例如本地岩石是砂岩,而堆积物里有花岗岩碎块,可以初步断定是泥石流堆积体及冰川堆积体物质。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 3分布的地域:山区 4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