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第四讲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ppt.Convertor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第一节五四“问题小说”

一、问题小说及其出现

问题小说(1919—1923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主要的问题小说作家:《新潮》上的罗家伦、汪敬熙、杨振声;文学研究会的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1.问题小说的概念与内容

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实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以谓之“问题小说”。其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涉及民众疾苦、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

2.问题小说出现的原因。

A. 是五四新旧更替时代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重估一切价值”,对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探索与追寻。

B. 是当时作家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作用的结果;“我做小说的目的,只是要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才想去改良。”(冰心)

C.受到欧洲、俄国等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文学的深刻影响。

“易卜生的问题剧”、《娜拉》所提出的个性解放与妇女解放问题;

托尔斯泰的“为人生”“主义的写实主义”,俄国文学是“提出问题的文学”(高尔基)。

二、问题小说的创作

1.冰心——“爱的哲学”。

是五四运动“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A.前期:暴露和批判社会种种弊病。

《两个家庭》(1919年,处女作):封建家庭与资产阶级家庭培育出来的女子两种绝然不同的命运;

《斯人独憔悴》:具有时代意义的父与子的冲突;

《去国》:“祖国呵!不是我英士弃绝你,乃是你弃绝我英士了呵!”

《最后的安息》:控诉童养媳制度的罪恶,翠儿勤劳聪明,朴实可爱却备受婆婆的虐待和折磨而含冤死去;“慈怜温蔼”、天使般的惠姑抚慰她使之宁静愉快地走向极乐世界。

但冰心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很深刻,态度也不是很激烈,冲突是平缓的,人物也是很软弱的。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其人物是一些“软脊骨的人”。——茅盾《论冰心》

B. 后期:“慰安”身份与“爱的哲学”。

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心灵,并力图回答、解决问题,转向“开药方”。

《超人》(1921年):何彬(“爱和怜悯都是恶”),禄儿的母亲使他悟到“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爱的哲学”战胜了“恨的哲学”。后来有《悟》

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小说形象苍白、说教太重,损害了艺术感染力。

2.王统照:“美”与“爱”的魔力与虚幻

“剑三是对于人生问题下功夫的。他以为人生应该美化,美为人生的必要,是人类生活的第二生命。”——瞿世英《<春雨之夜>序》

在王统照看来,人们的生活是一个美好的乐园,却总是遭到外界突来的恶势力的粗暴破坏,甚至完全毁灭。

《雪后》:纯洁晶莹的雪楼被军人的马匹和皮靴践踏和毁坏。

《沉思》:爱与美化身的琼逸,献身艺术作模特,以艺术为媒介来给人生以快乐和光明,却被人误解、反对和干涉,甚至想被占有,使其陷入沉思。

《微笑》:从正面揭示美和爱的伟大。监狱中一个女犯人的“微笑”使一个青年小偷转变为一个“有智识的工人”。

带有美丽和虚幻的色彩,“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力量。

3.许地山:异域的宗教奇葩

文学研究会中风格独异的作家。被郑振铎誉为“一朵绚丽耀眼的奇花”。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诡异的浪漫情调。

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集《辍网劳蛛》、《危巢坠简》

用佛教的“出世”观点和基督教的“博爱”学说来接到有关的“人生问题”。

“生本不乐”—宗教净化心灵—自我解脱。

《辍网劳蛛》:尚洁——在现实中大彻大悟、安之若素。把自己的命运比作蜘蛛的网,“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

《商人妇》:惜官——“人间的一切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的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回想时是乐;临事时是苦,过去、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

得失随缘、逆来顺受的宿命论式人生哲学;异乎寻常的坚强性格与生活意志,佛教的忍让和基督的博爱。

《命命鸟》:在尘世难以实现的爱情用平静地双双赴水殉情来实现;(缅甸的仰光)

《换巢鸾凤》:宦门小姐与一位当差私奔,落草为王,官兵围剿而调崖殉情;(新加坡、印度)《枯杨生花》:一对年轻时的情人,40年后再度相逢而旧情萌发。

传奇的情节、异域的氛围、瑰丽的语言

“香艳”“鲜红嫩绿”(茅盾《落花生论》)“奢侈的”“贵族的”(沈从文《论落花生》)

4.叶绍钧: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文学研究会创作最有成绩的作家,五四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美学追求:始终把艺术视角对准平凡的下层人的生活,注意倾听平淡庸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的声音,从中发现“深浓和非常”的意义。

平凡的人生故事、平凡的小人物(贫困卑贱的教员、小市民、学生和农民)

《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伊”、“卖掉”、“牛”,农家妇女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提出如何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争取“人”的地位与权利的问题。

《义儿》《一课》: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对儿童天赋和聪慧的压抑与扼杀。

《低能儿》:贫困的家庭、狭窄的世界和无爱的环境对幼小心灵的伤害。

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题材:

“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绍钧!”——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A. 对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生活现象的讽刺与批判。(灰色、庸俗、苟安的国民性痼疾)《一个朋友》:把结婚、生子、娶儿媳妇当作人生的全部,身上只有传种接代的生物要求,而毫无远大高尚的生活理想。

《隔膜》:客厅里无聊的寒暄、酒席上虚伪的礼节、茶馆里污浊的空气,揭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隔膜与互相敷衍的痛苦。

B. 小知识分子(尤其是小学教员):

一是卑琐、庸俗型:

《饭》:吴先生。为养活全家而在专横、霸道的县学务委员面前低三下四、忍气吞声,丧失了人的尊严。含泪的嘲讽。

《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精明(庸俗、愚蠢)、苟且(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是非不分)、自私、疑惧。喜剧色彩。五四“灰色人生”得代表作。

二是正直、理想型:

《城中》:丁雨生。改造社会得理想、创办宏毅中学、虽遇重重困难却义无反顾地进行。《倪焕之》:倪焕之。纯洁、热情、高境界、大理想。向外追求:理想的教育救国;向内追求:理想家庭、新女性(妻子、恋人、同志的统一)。理想却在现实中不断修正和扭曲,结果和初衷产生了啼笑皆非的距离。跳出小圈子,走向社会,走向革命。大革命的失败完全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和生存信念,而倒在失望与幻灭中。

“把一篇小说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过程中的,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的壮潮所激荡,怎样地从乡村到都市,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这《倪焕之》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这两点上,《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茅盾《读<倪焕之>》

叶绍钧问题小说的特点:

一方面客观地揭露问题

“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

另一方面主观地想用“爱”和“美”来解决问题。

“他以为‘美’(自然)和‘爱’(心与心相印的了解)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且是‘灰色’的人生转化为‘光明’的必要条件”(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三、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第二节五四乡土写实小说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严家炎:《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一)》;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一、五四“乡土小说”概说。

1923年前后,“问题小说”逐渐衰落,乡土写实小说则陆续出现,并在1926年前后达到高潮。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主要的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台静农、许杰、许钦文、彭家煌、蹇先艾、徐玉诺、黎锦明、王任叔等。

这些青年作家大多寄居北京,效法并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先后涉足“乡土”,展示中国乡村的变故、愚昧和落后,进而对“乡土中国”进行批判。

⑴何为“乡土小说”?指以故乡农村和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说。

“蹇先艾叙述过的贵州,裴文中关心的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文学这以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

者。……,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⑵“乡土小说”出现的原因。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乡土艺术”,张扬“风土的力”,主张“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统一。

⑶基本特点:

a.对故乡衰败景象的慨叹和人民苦难命运的同情;

b.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并强烈而理性地对愚昧、野蛮、落后的习俗予以批判;

c.注重对人物心理和场景氛围的渲染与营造。

二、五四“乡土小说”创作

1.王鲁彦(1902-1944),浙江镇海人。

原名王衡,仿效鲁迅而取笔名鲁彦。鲁迅曾称其为“‘吾家’彦弟”。

“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

——鲁彦《活在人类的心里》载1936年11月《中流》

《柚子》:军阀视人命为草芥,围观者麻木、冷漠。“湖南的柚子呀,湖南的人头呀!”“这么便宜的湖南的柚子呀!”。作者由变态的愤怒和不平转而为尖刻的讥讽,黑色幽默与荒诞感。《菊英的出嫁》:浙东旧俗——“冥婚”。为阴间女儿的幸福,物色女婿,置办嫁妆,举行体面而排场的婚礼。农村的愚昧与慈母的爱心。

《黄金》:在一个金钱关系笼罩的炎凉世界里,陈四桥的“如史伯伯”这个安安稳稳的小康人家却在势利的村风中被播弄得摇摇晃晃。作者从钱眼里观世窥人。

“陈四桥人的性格”:“你有钱了,他们都来了,对神似的恭你;你穷了,他们转过去,冷笑你,诽谤你,尽力地欺骗你,没有一点人心。”

“乡村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和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在这篇《黄金》里的,在文坛上,似乎尚不多见。作者的描写手腕,和锐敏的感觉,至少就《黄金》而言,是值得赞赏的”,并希望鲁彦“用他的锐敏的感觉取描写乡村小资产阶级,把他的canvas扩展开来,那么,一定还有更好的成绩。”

——方璧《王鲁彦论》(1928年1月《小说月报》)

2.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将之殿后,并收录有《天二哥》《红灯》《新坟》《蚯蚓们》四篇,称其小说集《地之子》为“优秀之作”。

“……要在他的作品里吸取‘伟大的欢欣’,诚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却贡献了文艺;而且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1926年,他将文坛对鲁迅的评论结集为《关于鲁迅及其著作》,认为鲁迅所表现出的战斗精神“是必须的,新的中国就要在这里出现”,“我爱这种精神,这也是我集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满腔悲愤和同情,写出了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血与肉,生与死。“人间的酸辛和凄楚”,“用我的心细细地写出”(《地之子·后记》)。

他笔下的人间,闭塞、冷灰、残酷、阴森。

“卖妻”“典妻”“冲喜”“殡葬”“超渡”等陋习。

典妻:《蚯蚓们》农民李小以四十串的代价卖掉妻子;《负伤者》吴大郎妻子被乡绅霸占,脚

被砍伤,自己反被关押,警察逼他画押卖妻。

冲喜:《烛焰》聪慧而美丽的少女翠儿被怜爱她的父母以“女儿毕竟是人家人”为由,把她嫁到夫家“冲喜”。夫为妻纲的宗法制度下女性价值的荡然无存。

兵(匪)乱:《新坟》:守寡的四太太,理想是男婚女嫁。一场兵变,带走了她的一切,沦为乞丐,神经错乱,在紊乱、虚幻中寻找幸福,“女儿嫁了,媳妇娶了”。

《红灯》:兵匪使寡妇丧子。她自己不能“超渡”人间苦海,而做了一个小红灯,为阴间的儿子得银“超渡”。

二十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的,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刘以鬯《台静农的短篇小说》

阴冷、残酷的语言风格。

3. 许钦文(1897-1984)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我的私淑老师。我可以算作他的私淑弟子”(《<鲁迅日记>中的我·伴游杭州》)“我常以为在描写乡村生活上,作者不及我,在青年心理上,我写不过作者;但我又常常怀疑是感情作用……”,“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鲁迅语)

《父亲的花园》:前后对比,萧条、败落的个人感伤,怀乡病者旧梦的破灭。

《疯妇》:双喜妻。商业经济冲击,婆媳两代隔阂。在自然经济开始动摇、而陈规陋俗仍旧不变的乡村生活中妇女价值、命运的低贱。

《石宕》:乡间采石人的命运,父死子随,兄死弟随。石工的惨死根本改变不了采石人的生活道路。

《鼻涕阿二》:二胎女菊花受一切人的歧视。在家中如同奴婢——在女校,因恋爱被鄙视为“贱小娘”——种田的丈夫死后,被卖给钱师爷做妾——争宠而得宠,成为风雨人物——又被新相好所排挤,死后一切希望(在师爷的牌位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落空。

“松村底习惯上明明有着这一条:有力的就是有道理的”,“大家都因为她石‘鼻涕阿二’,所以她又供人差遣的义务的”,“是鼻涕阿二么?她怎么会好呢?”

宗法制导致农村妇女:“歧视——畸形——毁灭”悲剧。

4.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

好胜斗狠、放荡不羁、执迷不悟、敢于路面的人物

《惨雾》:以少女秋英的眼光看待玉湖、环溪两村的械斗,残酷血腥的火拼场面,恐怖紧张的气氛,新妇“香桂”的悲伤。私有观念、野蛮好斗的民风相结合所造成的悲剧。

《赌徒吉顺》:县城的赌场、农村中的华堂与陋室,揭示了受金钱魅力和都市罪恶所影响的乡民心灵的变态与堕落。“我还是疗救自己吧——至少自己是可以安适的,快乐的过去”,典子。

5.蹇先艾(1906-1994)贵州遵义人。

《水葬》:民国年间,文明的桐村尚有对小偷骆毛处以“水葬”的酷刑。而骆毛的母亲海望眼欲穿地盼儿子归来,村人却向她封锁了消息,麻木的精神与野蛮的乡俗相结合制造了一幕悲剧。

《在贵州道上》:加班抬轿的“烂干人”赵世顺,从小当过“棒老二”,宁可抽鸦片也不理家,年前讨的老婆也跟人跑了,抬轿未到目的地便被军队捉住处决了。闭塞、野蛮和原始的地域,愚昧、落后的乡风。

6.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

“彭家煌的独特的作风在《怂恿》里已经圆熟。这时候他的态度是纯客观的。在这几乎称得上是中篇的《怂恿》内,他写出朴质善良的一对夫妇夹在‘土财主’和‘破靴党’之间,怎样被播弄而串了一出悲喜剧。浓厚的‘地方色彩’,活泼的带着土音的对话,紧张的‘动

作’,多样的‘人物’,错综的故事的发展,——都使得这一篇小说成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怂恿》:围绕肉猪买卖,展现一个恶霸豪绅当道的乡村社会,暴露了他们的凶恶、阴险和鱼肉百姓。裕丰肉店——政屏——牛七。

三、五四乡土小说的意义

1.突破了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展了五四小说的题材领域;

2.改变了“问题小说”创作上的流弊,在人物、场面、细节描写上强化了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

3.标志着新文学作家关注目光的转向:转向社会、转向农民、转向客观写实,加强和巩固了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

三、鲁迅小说与五四其他作家小说的异同

共同特点:思想启蒙

鲁迅与冰心、叶圣陶、郁达夫等文学家都是启蒙家,都以文学创作来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所有的启蒙家都必然地承担着思想者的重任,这正是“五四”的时代特征。

鲁迅与冰心、叶圣陶、郁达夫等的小说都关注人的“个性解放”,或家庭婚姻,或社会斗争。主要区别:揭出病根

鲁迅所关注的主要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最紧要最迫切的问题,如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存前景等。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一枝独秀,在于它总是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和揭示出“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并形成独特的冷峻风格。

鲁迅小说并不像五四时期的“前驱者”那样乐观,而是在自己的怀疑和沉思中形成了“忧愤深广”的特征。

问题小说

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张。俄国文学、东欧文学、北欧文学特别是易卜生密切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的进步倾向,也影响并促成了中国问题小说的兴盛。周作人说;“问题小说,是近代平民文学的出产物。这种著作,照名目所表示,就是论及人生诸问题的小说。”(《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陈望道、沈雁冰等认为:问题小说就是“以劳工问题、子女问题以及伦理、宗教等等问题中或一问题为中心的小说”(《问题小说》)。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的短篇小说,如他自己所说,“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每周评论》上胡适的小说《一个问题》,《新潮》上的小说象汪敬熙的《谁使为之?》,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晨报》上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等,都是较早出现的问题小说,有的连题目都带著问号,由於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

自叙传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乡土小说的定义,始见于鲁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认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又说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隐现着乡愁。乡土小说就是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乡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它们在当时出现的文学背景是因“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小说心理的进步要求着艺术上的突破。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论新时期市井小说及其文化视角

浅论新时期市井小说及其文化视角 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主题”是个十分关键的名词,主题 选择与时代关系联系紧密。如五四“文学革命”强调的是“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17年强调的是“光明”、“歌颂”的主题,新时期初的“伤痕”、“反思”和“改革”强调的是重大的政治 反思或经济主题。新时期市井小说则突破了这类宏大主题的限制, 开始从市民的日常生活出发,写风俗民情,写人情人性,文学关注的 中心从权力政治话语转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开始探求其中包含 的文化和人生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市井小说的文化主题和 文化视角。 一、新时期市井小说的主题转换 什么是新时期市井小说,这是个很难严格定义的概念。陈 思和、洪子诚等在提到这一概念时,亦只是简要概述了相关作家对 象和相应作品,并没有对其具体的精神内涵进行确切的界定。我们 在这里大致上接受如下这样一种界定,即认为新时期市井风俗小说 主要是指“以都市或城镇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注重独 特风俗民情的描绘,在意趣盎然的‘风俗画’里,表现丰厚的历史 文化内涵和人生底蕴”。具体说,其思想内涵和审美特点可以大致 归结如下:一是描写对象都是生活在都市或城镇的普通市井小民; 二是描写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其所蕴涵的人生底蕴和文化 内涵;三是努力挖掘风俗文化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 美情趣。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的突出的特点是不再选择具有重大社 会意义的时代题材,而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在市井社会里默默生存的 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

写作倾向上,关注世俗人生,以生活在都市和城镇中的普 通市民为描写对象,叙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从描写对象上来看,描写最普通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城市平民、小贩等。新时期市 井小说写性格各异的普通市民,真正实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再者,从描写内容上来说,市井小说描写的都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写 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家庭关系、业余生活等。 “日常生活是通过对诸如家庭、婚姻、两性关系、劳动场所、文 化娱乐活动、消费方式、社会交往等问题来具体化为人的存在内 容的”。市井小说真实地展现了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还原了普通 人的生活原貌,不搀杂过多的政治色彩,真正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在主题选择上的另一特点是市井小说超越政治主题,进入文化主题。 市井小说的作者精细的手笔书写所熟悉的一方风土,穿插 市井风俗文化,传达民俗韵味。新时期市井小说把文化视角引入当 代小说之中,有评论者把新时期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寻根小说都 归类到文化小说的行列,认为“正是市井乡土小说的出现,开拓了 新时期文化小说的先河”。 新时期初文学创作的政治倾向化,引起了作家的高度警惕,他们开始认识到必须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实现新的价值突破,一部分 作家遂开始把“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俗风味”引入文学创作, 这在市井小说家中尤为自觉。邓友梅的一系列市井风俗小说,如 《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烟壶》、《那五》等小说,描写老北京普通市 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书写民风民情,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烟壶》“为以后的文学脱离政治的意识的干扰,自由地表现民俗世界提供了先例”。陆文夫的《小贩世家》、

乡土小说与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 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针对这种缺陷,新文学作家曾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所以,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实际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追求。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在对城市形象的书写有一嬗变,即由80年代的赞美与向往到90年代后的“丑化”。其原因与时代文化经济的转型、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及对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相关联。 标签:乡土小说;城市形象;嬗变及成因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下共生发展。在此背景下,乡土小说中所书写的城市形象,随着经济的转型,时代的进步以及作家自身的因素,对城市的向往与追求,发生了新的转型和嬗变。 一、向往与想象:八十年代的城市形象 改革开放后,城市文明风吹进乡村,对城市的向往与想象成为这时乡土文学创作的共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谈到历史发展中城市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1]作家们看到城市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创作时不自觉地把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关系的理解赋予其中,致使80年代的乡土小说呈现出乡村人对城市的追求与向往与赞赏。 对长期受束缚压抑的乡村,城市新物品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视野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向往。“8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脱离出来,正处在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一切都视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条牛仔裤,一副‘蛤蟆镜’都意味着从精神上摆脱压抑,追求新的空间的努力。”[2]此外,铁路、公路、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使80年代封闭落后的村庄受到了一次新的城市文明的洗礼,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想象与追求便有了途径。铁凝《哦、香雪》、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张一弓《黑娃照相》中,大量出现代表城市意象的物品:牙膏、牙刷、香皂、电话、皮鞋、衬衫等,冲击着乡村固有的生活及观念。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的街道,城市夜景的灯火等景观,“现代城市常常被人们形象称作钢筋水泥的森林。”[3]与低矮茅屋的鲜明对立。生活在乡村的高加林,烟峰,禾禾,陈焕生们,熟悉乡村的一草一木,当他们进入城市时,花花绿绿的商店、各色的旅社酒店、卖小吃的小摊以及各种交易市场,整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让他们艳羡不已,充满着崇敬和憧憬。 作家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着城市发展与改观,体验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物质成果与精神需求。并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环境等城市文化的外现,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冲击来展开描绘和刻画。 二、存在与徘徊:九十年代以后的城市形象 进入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转型,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开始成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就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倪焕之》它通过一个大的时空跨度去展示社会生活。小说从辛亥革命发生写到大革命失败。写了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从乡镇到都市的现实生活。》)《倪焕之》重现了五四青年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处境。是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心里变迁史”中的重要一章。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

中外文学比较与欣赏(小说篇)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纵观中外文学小说,我最爱的莫过于艾米丽的《呼啸山庄》和沈从文的《边城》,我将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鉴赏,来对比中外文学在描述凄美爱情上的不一样。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追求传统的“人间的爱”而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源自于“他和我是同一块料子做的”。爱情从幸福的追求转变成自我的追求,只是“超人间的爱”。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埃德加·林顿。这是她自己在”人间的爱“和”超人间的爱“之间的徘徊和选择。在全书的结尾,是原野上的三块墓碑:林顿的墓碑,斯克利夫的墓碑,中间是既做妻子又是情人的凯瑟琳的墓碑。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凯瑟琳一死,斯克利夫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恨,是爱的异化”。在女作家心中,对立的爱和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斯克利夫对整个人类的憎恨来自他的爱。而“爱”,是“恨”的归附。因此,爱和恨是互相对立的,又是彼此统一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死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希斯克利夫的到来,使一个家庭失去了平衡,失去爱的亨德雷自然会不满,我们不必要一个小孩子去宽容,世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宽容呢?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报复: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对亨德雷和林顿。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哈里顿成了亨德雷的牺牲品,伊莎贝拉成了林顿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仇恨,希斯克利夫甚至宁愿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接近死亡,最终死去,仇恨已将他完全控制。当然,他也有爱,对凯瑟琳的爱。彼此相爱的没能在一起。爱与恨之间,有时那样遥远,有时却又那样接近。在爱与恨的选择中,希斯克利夫不是个悲剧,无法想像,当他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与对凯瑟琳的向往时,他是多么得痛苦。但最后的他是幸福的——当他笑着死去时——他也应该由恨而得到了解脱。山坡上有三座坟墓:凯瑟琳在中间,一边是林

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_袁朝钢

·73· 沈从文与汪曾祺乡土小说之比较 袁 朝 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江苏 江阴 214405) 摘 要: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关键词:沈从文;汪曾祺;乡土小说;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5)06-0073-032005年11月第6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v.2005No.6 收稿日期:2005-02-10 作者简介:袁朝钢(1958— )男,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讲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湖南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和主帅,他对后代产生过广泛持久的影响。沈从文这个“执拗”的“乡下人”,对乡土有 着显而易见的怀恋之情,对城市似乎“天生”有一种对立感。正是这种“乡下人”的眼光和身份体认使他对宗法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有了深切的领悟,同时也正是因“乡下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立场,沈从文既没有像“左翼”作家那样从政治的角度来反映农村的凋敝和都市的罪恶,也没有像“海派”文人那样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表现物质的进步和都市生活的五彩斑斓。他采取的是地域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入手,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级阶段后所显示的全部丑陋之处,在这一意义上,沈从文的作品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位作家比起别人来,似乎有更为持久的努力和较大的发展,直到他搁笔之前,不停地向中国现代文学输送他的偏僻家乡的人物,那里生活的形与色、风物、习俗和民间文学的宝藏。 谈到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乡恋心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其次就是沈从文了。在现代作家中,说过自己是“乡下人”,并明显表示过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的作家不在少数,但像沈从文这样“执拗”的“乡下人”却不多见。沈从文这样疏离都市,亲和乡野,鄙薄“城市中人”,厚爱乡村灵魂的文化倾向的形式,源于他对乡村、都市的不同理解。沈从文生活创作时的中国都会,几乎无一不表现出畸形发展的“中国味”——一方面,这些城市骨髓深处仍是沿袭着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张惶失措地不加选 择地接受涵纳了沉靡的西方商业文化。沈从文悟到了造成如此不幸的是“这一个现代社会”。于是,沈依了自己心情的导引,去写自己“心和梦”的历史,去营造那片“即或根本没有,也无碍于故事的真实”的心理上的乡村圣土。这“乡土”体现着沈从文对某种文化价值的怀念与执着。 汪曾祺是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其作品具有平淡恬静、和谐温馨、充满田园牧歌的抒情色彩和天国仙境的梦幻情调。汪曾祺是“文革”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家之一,而且是最早致力于市井乡土小说创作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家。他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曾师从沈从文学习写作。汪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 [1](PP 237~238) 。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 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汪曾祺小说还流溢出多种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诚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此外汪曾祺也常常对人性的丑恶发出深沉的喟叹。汪曾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9年,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的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汪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在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颇有建树。对汪曾祺小说的创作风格,大多数人用“淡中有味,飘而不散”,平淡和谐来概括,其实,汪 1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与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被全面纳入现代性体系,现代化与城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大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等方面,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结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日常消费等方面,都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的经验模式。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注意到现代乡村在“常”与“变”间的剧烈变动,努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和新方法去表现新乡村、新农民、新景观和新故事,创作出具有异质性审美特征的新乡土小说。正是基于新世纪乡土小说审美转型的文学事实,本论文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首先新乡土写作不同于新乡土小说,前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后者作为文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一个是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一个是文学的静态文本,具体而言新乡土小说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新乡土写作尚未完成正处于进行状态,我们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审视正在发生的文学新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乡土小说进一步创作提供有效资源提出文学期许。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定位于新乡土写作的“发生”,这是一个过程和阶段而我们正处于初发期。作为概念出现的新乡土写作在范围上我们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时间上我们借用汪晖对“世纪”概念的认识,以社会现实和文学特征的同一性标准,将新世纪时间范围前推到1990年代;在空间上我们延展了乡村界限,沿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 民迁移轨迹,将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纳入考察范围;

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缩小了新乡土写作指向的文学体裁,排除了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主要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避免研究过于宽泛。之所以选择长篇乡土小说,是因为在表现现实的广度、长度、容度和高度等方面长篇更具优势,更能表现出当下丰富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新乡土经验去书写新的中国乡村故事,围绕着新乡土写作话题主要思考了几个大问题:一是新乡土写作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新乡土写作?二是新乡土写作是什么?三是新乡土写作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是新乡土写作写什么?五是新乡土写作怎么写?正是沿着这一思考逻辑我们对新乡土写作问题进行整体框架,先后辨析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论述了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思考了新乡土写作应该讲述哪些乡村“新”故事和“大”故事,以及如何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建构文学,实现艺术形式的突破。首先我们解决的是新乡土写作概念,带有本质主义的本体追问,即新乡土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新乡土写作的提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新时期以来对“新乡土文学”的不断探索,不同时代的“新”融汇成新世纪新乡土小说的“新”。这种“新”不仅包括新世纪中国乡村现实变化带来的乡土小说新内容,也包括世界文学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和民间的文学形式的创新。正是基于新世纪的新乡村和新乡土小说创作现状,我们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认为它是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基本事实,在“新乡土经验”和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思想、新文化、新价值观、新历史观作为根本推动力,以世界性视野

市井文化小说与汪曾祺受戒讲义

乡土小说、市井文化小说与汪曾祺《受戒》(2课时) 一、教学目的:了解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兴盛的背景原因及其主要的审美特征,了解主要作家作品。 二、教学要求:掌握汪曾祺小说《受戒》的审美特征。 三、阅读书目: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绍棠《我与乡土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四、课后作业:《受戒》与“十七年”小说写作模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一、乡土小说与市井文化小说的兴起 当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一步步地恢复和发扬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的时候,“五四”新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即以建构现代审美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也悄悄地崛起。 但从文学史的传统来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的传统,一种是?启蒙的文学?,另一种则是?文学的启蒙?。前者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并以文学与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步性作为衡量其深刻的标准;后者则是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它常常依托民间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尽同步。追溯其源,新文学史上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老舍、萧红等作家的散文、小说,断断续续地延续了这一传统。 “文革”刚刚结束之初,大多数作家都自觉以文学为社会良知的武器,积极投入了维护与宣传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的社会实践,以倡导和发扬知识分子现实战斗精神的传统为己任;但随着80年代的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家的创作个性逐渐体现出来,于是,文学的审美精神也愈显多样化。就在“伤痕”、“反思”、“人道主义”、“现代化”等新的时代共名对文学发生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的时候,一些作家别开生面地提出“民族文化”的审美概念,它包括“民族性”、“乡土性”、“文化小说”、“西部精神”等一组新的审美内涵来替代文学创作中愈演愈烈的政治意识形态。 在这一创作思潮中有意识地提倡“乡土小说”的是刘绍棠,他的这类作品有《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等中篇小说,他把自己的语言美学命名为“山里红风味”,小说主要学习和运用民间说书艺术、着力描写乡土的人情美与自然美,小说多带传奇性,民间的气息比较浓厚。 他的几部最出色的中篇小说都以描写抗日爆发前夕的运河边上农村生活为背景,着重渲染的是农家生活传奇,俊男俊女恩爱夫妻,一诺千金生死交情,故事结局也总是“抗日加大团圆”。这样的故事传奇自然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而且内容结构也常有重复之嫌。但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和艺术因素,可读性强,在大众读物刚刚起步的80年代,在农村会受到欢迎。 刘绍棠小说文笔优美而清新,意境淡雅而适远,景物描写尤胜,仿佛是一首首田园牧歌。 他歌颂的人情美主要体现在中国民间道德的善良和情义方面,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不是侠骨柔肠,重情重义,既描画了民间人情美的极致,也显示出作家的世俗理想。 还有被称为“市井小说”,如邓友梅的《烟壶》、《那五》,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中短篇小说等,小说将民俗风情的描写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的、以民情民俗来反衬当前政策的适时的创作。如陆文夫的“小巷人物”系列,尤其是《美食家》,小说通过一个对食文化、对老吃客都有着严重偏见的“当权者”,带着一种狭隘的阶级报复心理,使有着悠久传统的江南食文化遭到破坏,同时又以一位老“吃客”的经历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迁。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特点与上述作品不太一样,他以家乡纪事来揭示民间世界。汪曾祺对这个?市井小说?概念有过一些论述:?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的都是小人小事。‘市井小说’里没有英雄,写得都是极平凡的人?。 汪曾祺的小说不但具有民间风情,而且具有深刻的民间立场,其深刻性表现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上,并没有人为地加入知识分子的价值判断。在汪曾祺的作品里,风土人情并不是小说故事的环境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精神出现的。这就使得?五四?以来被遮蔽的审美的传统得以重新发扬光大。譬如他在《大淖记事》中他记载穷乡风俗: 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 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②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江苏省大港中学黄卫荣李晓丽 新时期文学自发端以来,就以其崭新独特的风貌区别于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格局。然而,从“伤痕”、“反思”文学对过去政治的批判、否定,对人性人情的追思与呼唤,到“改革文学”对现有时代气息的敏锐反映,却无一不是十七年文学政治视点的延续,是那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政治观念的反映。在这些文学气息还方兴未艾之时,刘绍棠、汪曾祺等人,提出了“乡土文学”的口号,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他们都力图在作品中展现作家本人的思想和文化意识,注重作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把握,揭示劳动人民的思想、性格中美好的一面,以及这些美好品德所产生的文化根源。这一文化审美倾向的确立,是对建国以来文坛上单一的政治视角的巨大反拨。 比之于更注重故事性描写的刘绍棠,汪曾祺的小说,自有他特有的手笔。他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民情风俗,刻写下层百姓的人情人性,以自己的故乡作为背景,成就了一幅幅清新淡远的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卷。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旧社会生活,但是,他不去苛求情节的起落和戏剧化的冲突,也不去写历史的变幻和人间的沧桑。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严酷的阶级斗争与阶级压迫,而只有作者从旧的题材中提炼出来的美德与纯真,从旧社会那磐石般的精神重压下挖掘出来的传统道德情操和美好人性,以及描绘出来的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很多时候,他只以一颗静观而自然的心,用平淡如水的言语叙说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诉说那仿佛离我们的尘世很远的,又如同在我们身边常人有的起居行止、音容笑貌。 一、清新淡雅的风俗画卷 汪曾祺在创作中,一贯遵循这样一个宗旨:“我一定要把它写的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在汪曾祺的理解中,“美”就是“把生活中的诗情用一定的外部形式固定下来”。汪曾祺的小说的美质与其清新的自然与风俗的描写又很大关系。他十分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尤其是在以故乡高邮为地理背景的小说中。《大淖记事》中有“大淖”,“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的点头”。《鸡鸭名家》里有“白莲湖”,“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湖边港汊甚多,密密的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一闪,快如疾箭。”……这些自然美景颇具中国山水画的韵味,构图清澈、明净,虚实和谐,静止的意象与流动

五四乡土小说_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2002年7月 第21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M a y.2002 Vo l.21No.4 ΞΞΞ 五四乡土小说: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方习文 (巢湖学院中文系, 安徽 巢湖 246011) 摘 要 : “五四乡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是五四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的体现,而且一开始就受到文学界的理论重视,并得到关注、提倡与引导。同时,鲁迅与周作人创作的范式影响力,对乡土小创作的发展起了奠基与推动作用,从而构成二十世纪乡土文学发展中一主一从、一浓一淡的两条线索。 关键词:五四乡土小说;启蒙;审美 中图分类号: 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2)04-0045-04 “五四(20年代)乡土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氛围下启动的,它一开始就以不凡的势头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成为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成果,并对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的实践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走向乡土——文学的必然选择 以倡导“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其本质上是一次“人的觉醒”“人性的解放”的文化运动,这一带有“现代”胎记的文化思潮,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政治思想界,主要是“劳工神圣”思想的传播。在这种思潮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占我们这个民族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文化心理……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新青年》于1918年第4卷第3号开始在《社会调查》栏内,刊载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以及乡村风俗文化的情况介绍。以后不断有这类文章刊出。1919年,李大钊在《晨报》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对于农民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在中国农村的黑暗状况,以及青年应采取的态度,都做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在中国兴起了农民运动。对农村与乡土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文化思想建设的层面上,还体现在社会变革与社会运动的具体实践上,显示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中的一种方向和选择。 与此相呼应的是,“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为人生”启蒙主义的文学思潮,也给“乡土文学”作家以影响,在理论上起了倡导、推动的作用。新 文学发轫期,最先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的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反对“雕琢的阿腴的贵族文学”、“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提倡“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P19)显然主张文学当研究、反映国情,关心平民生存。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主张“重新去发现‘人’,去‘辟人荒”’,“从文学的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2](P20)他在1918年发表的《平民文学》更明白地倡导文学对于平民悲欢哀乐的关注:“平民文学应该着重与贵族文学相反的地方”[3](P211)。沈雁冰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他的注释是,“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一般特殊阶级的”。[4](P13)文学界走向“平民”的主张更加明确和自觉,“新思想要求他们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第四阶级,爱‘被损害与被侮辱者’”,[5](P219)要描写下层民众的苦难和挣扎,树立“血和泪的文学”,[6](P490)以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气,表现社会下层(尤其是广大乡村)普遍的苦难和愚昧。 五四乡土文学与问题小说的兴起、流变与式微同样存在密切关系,换句话说,是现代小说自身运动的结果。在五四乡土小说兴起之前,现代思想的觉醒导致一场文化启蒙思潮,出现了一批“问题小说”,他们以小说的方式探讨国民性改造问题、人生目的问题、劳工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婚姻问题等等。但是,由于“问题小说”的作者对于小说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不真正了解,在 Ξ ΞΞ作者简介: 方习文(1964-),男,安徽宿松人,巢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02-04-27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坪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习惯于把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笼统地称之为“农村题材小说”。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它所指称的本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看来,并不是凡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都可纳入这一畴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创作的乡土小说,与九十年代再度兴起的乡土小说,就与一般的“农村题材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乡土小说发源于五四时期。当时正值启蒙的时代、思考的时代。在西方的科学、观念影响下,渴望走向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已涤荡了整个中国社会和思想界,它所引发的文化、思想革命,使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受到猛烈的抨击。在知识分子中,“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⑴的热情普遍蔓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思想观念上的规陋习和诸多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一批文学青年有无数的“为什么”要寻求表达。他们在忧患中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哲理探索过程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影响下,“问题小说”一时蔚为风气,反映出此一时期知识青年、文艺青年现代意识的觉醒。鲁迅、罗家伦、叶绍钧、汪敬熙、振声、冰心、胡适、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都写过此类小说。如鲁迅的名篇《狂人日记》和《药》,就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及“改造国民性”、启发人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但作为“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⑵因此,随着“五四”潮的消退,“问题小说”也很快失去了轰动效应。本来,这批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作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那里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故土之情,孕育了他们生活感情的根。现在漂泊于大城市,他们既受到了先进文化之风的熏,开阔了精神视野,也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和理想的幻灭,心头难免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怀乡情绪。当他们从理性的狂热中降温,重新回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现实的客观描写上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部分正是乡村,那里才是他们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积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乡土小说”就很自然地诞生了。 一、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表现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与近 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写了如《风波》、《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作家写自己的故乡,写故乡的农村生活,形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小说群。 鲁迅也是最早点明乡土小说特性的人。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⑶中,转引蹇先艾在其小说集《朝雾》中的自我介绍文字:“我……从

古典文学—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史》学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志人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著名的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等。无论素材还是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甚至戏曲产生了相关影响。 《莺莺传》:是中唐文士元稹创作的著名唐传奇,描写了莺莺被张生“始乱而终弃”的爱情悲剧。作者塑造人物时侧重性格和心理,生动而传神。作为崔张故事的缘起,这部文言短篇小说不仅成为创奇繁盛期的爱情代表作,而且开后世西厢文学之先河。 话本:与宋元时代“说话”艺术的繁盛相关联,指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包括小说、讲史、讲经等,情节往往生动曲折动人心弦,不惜制造悬念;语言则通俗易懂,极富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说书人风味,代表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一大变迁。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形成的长篇小说样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种白话小说,由于篇幅较长,说话人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分回标目,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而且情节连贯,首尾完整,韵散结合。中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往往分有四大类,即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构建了古代长篇小说的典范样式。 “三言二拍”:是对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以及凌濛初的拟话本集的合称,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则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些小说在搜集、改编基础上,“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主要针对市井生活和思想,或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或追求爱情平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或者表达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题材丰富,故事曲折,成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高潮。 二、简答题: 1、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其成就主要有:题材丰富多样,但凡历史政治、爱情、侠义等无不被作家生动演绎;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运用心理、细节等多元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如莺莺、霍小玉等;文士“始有意为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富有完整的篇章结构;加之融入诗词议论等,为小说平添含蓄韵味。这些优秀的艺术经验直接影响着后世文言小说的创作。 2、简述《三国演义》的世代累积型成书特征。 《三国演义》的成书呈现出世代累积型特征,同时开辟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成书路径。三国至元代,三国故事经过民间传说、说书艺人的口头宣讲,经过文人对“说三分”之类话本等的整理加工,即经历漫长的史学、文学的双重准备,为《三国演义》成书提供了基本故事框架和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元末明初罗贯中集前人情节及手法之大成,创作成书;之后明清时期又经历一些修订补充,从而臻于完善。 3、简答《西游记》的喜剧特征。 《西游记》集幻想性与喜剧性于一身,诙谐笔调贯穿全书,而不限于某章某节的偶而点染。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幽默诙谐的轻松笔调:喜剧性的矛盾冲突,作者巧妙运用误会、夸张、对比等手法,使书中的情节既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又充满诙谐、令人发笑;喜剧性的人物性格,作者着力于发掘人物性格中的喜剧因素,展开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各种矛盾冲突,人物既具有其生物性、社会性和神奇性,又富有幽默感,读之使人忍俊不禁。如悟空与八戒之间;喜剧性的细节描写,运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展开充满诙谐情调的细节描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3现代小说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专题03 现代小说 二十年后 [美]欧·亨利 瑟瑟的寒风夹杂着雨意,一位巡警在马路上威风凛凛地走着。他边走边一家家打量,还不时转过头,用警惕的目光向平静的通衢大道两头远望,那甩警棍的动作多姿多彩,再加上体格魁梧,却不带傲气,俨然一个太平天下的卫士形象。 走过一个路段的正中时,警察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家幽暗的五金店的门口,有个男子斜靠门站着,嘴里叼了根烟,并没点着。看到警察走过来,他抢先说话了。 “没事,警官,我在等一个朋友,”他镇定自若地说,“二十年前约好现在相见。你听了觉得奇怪,是吗?你要是不放心呢,我可以把事情说给你听听。二十年前,这家店是一家餐馆,叫大乔·布雷迪餐馆。” “餐馆早五年就没有了。”警察说。 站在门道里的那个人划着一根火柴点燃雪茄。火柴光一亮。只见这人长着个方下巴,脸色发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边眉毛附近留着个小白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那人说:“二十年前的今晚,我跟吉米·韦尔斯在这儿的餐厅吃饭。我们俩都是在纽约长大的,多年来亲如兄弟。那时我十八,吉米二十。第二天我要去西部闯荡。在吉米看来天下似乎只有一个纽约。那天晚上我们约定,二十年后,都将在此地、此日、此时再次会面。” “这事倒挺新鲜。时隔二十年才又见上一面,未免太久了点。分手以后你知道你朋友的消息?”警察问。 那人答道:“说起来我们也有过一段书信往来,但过了一两年便断了联系。但我相信,只要吉米还活着,他肯定会来赴约的。”等朋友的人掏出一块漂亮的表,表盖上镶着小宝石。 “十点还差三分钟,”他说,“我们在这餐馆分手的时间是十点整。”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 “你猜对了!吉米要是比得上我一半就好了。他是个大好人,只是有点死板。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在纽约,人总是墨守成规,人要开窍得到西部去。” 警察甩着警棍,又开步了。 “我得走了!希望你的朋友真能来。到时候没来你就走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