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一)复习教程

高等数学(一)复习教程

高等数学(一)复习教程
高等数学(一)复习教程

《高等数学复习》教程

第一讲函数、连续与极限

一、理论要求

1.函数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有界、奇偶、周期)

几类常见函数(复合、分段、反、隐、初等函数)

2.极限极限存在性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

会用等价无穷小和罗必达法则求极限

3.连续函数连续(左、右连续)与间断

理解并会应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有界、介值)

二、题型与解法

A.极限的求法(1)用定义求

(2)代入法(对连续函数,可用因式分解或有理化消除零因子)

(3)变量替换法

(4)两个重要极限法

(5)用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求

(6)等价无穷小量替换法

(7)洛必达法则与Taylor级数法

(8)其他(微积分性质,数列与级数的性质)

1.61

2arctan lim )21ln(arctan lim

3030-=-=+->->-x

x x x x x x x (等价小量与洛必达) 2.已知2030)

(6lim 0)(6sin lim

x

x f x x xf x x x +=+>->-,求 解:2

0303'

)(6cos 6lim )(6sin lim

x xy x f x x x xf x x x ++=+>->- 72

)0(''06)0(''32166

'

''''36cos 216lim

6'''26sin 36lim 00=∴=+-=++-=++-=>->-y y xy y x x xy y x x x

362

72

2''lim 2'lim )(6lim

0020====+>->->-y x y x x f x x x (洛必达)

3.1

21)1

2(

lim ->-+x x

x x x (重要极限) 4.已知a 、b 为正常数,x

x x x b a 3

0)2

(

lim +>-求 解:令]2ln )[ln(3

ln ,)2(3

-+=+=x x x x x b a x

t b a t 2/300)()

ln(23)ln ln (3lim

ln lim ab t ab b b a a b a t x

x x x x x =∴=++=>->-(变量替换) 5.)

1ln(1

2

)(cos lim x x x +>- 解:令)ln(cos )

1ln(1

ln ,)

(cos 2

)

1ln(1

2

x x t x t x +==+ 2/100

2

1

2tan lim

ln lim ->->-=∴-=-=e t x x t x x (变量替换)

6.设)('x f 连续,0)0(',0)0(≠=f f ,求1)()(lim

2

2

=?

?

>-x

x x dt

t f x

dt

t f

(洛必达与微积分性质)

7.已知???=≠=-0

,0

,)ln(cos )(2x a x x x x f 在x=0连续,求a

三、补充习题(作业) 1.3cos 11lim

-=---->-x

x x e x x (洛必达)

2.)1

sin 1(

lim 0

x

x ctgx x ->- (洛必达或Taylor ) 3.11lim 2

2

=--->-?x x

t x e

dt

e x (洛必达与微积分性质)

第二讲 导数、微分及其应用

一、理论要求 1.导数与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会求导(基本公式、四则、复合、高阶、隐、反、参数方程求导) 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

2.微分中值定理 理解Roll 、Lagrange 、Cauchy 、Taylor 定理 会用定理证明相关问题

3.应用

会用导数求单调性与极最值、凹凸性、渐进线问题,能画简图 会计算曲率(半径)

二、题型与解法

A.导数微分的计算 基本公式、四则、复合、高阶、隐函数、参数方程求导

1.??

?=+-==52arctan )(2t

e ty y t x x y y 由决定,求dx

dy

2.x y x y x x y y sin )ln()(3

2

+=+=由决定,求

1|0==x dx

dy

解:两边微分得x=0时y x y y ==cos ',将x=0代入等式得y=1 3.y x x y y xy

+==2

)(由决定,则dx dy x )12(ln |0-==

B.曲线切法线问题

4.求对数螺线)2/,2

/πθρρπθ

e e (),在(==处切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解:1|'),,0(|),(,sin cos 2/2

/2/-==?????====πθππθθ

θ

θ

θy e y x e y e x x e y -=-2/π

5.f(x)为周期为5的连续函数,它在x=1可导,在x=0的某邻域内满足

f(1+sinx)-3f(1-sinx)=8x+o(x)。求f(x)在(6,f(6))处的切线方程。 解:需求)1('),1()6('),6(f f f f 或,等式取x->0的极限有:f(1)=0

)6(22)1('8)1('4])1()1(3)1()1([lim sin )

sin 1(3)sin 1(lim

0sin 0-=∴=∴==--+-+=--+>-=>-x y f f t f t f t f t f x x f x f t t x x C.导数应用问题

6.已知x

e

x f x x xf x x f y --=+=1)]('[2)('')(2

满足对一切,

)0(0)('00≠=x x f 若,求),(00y x 点的性质。

解:令???<>>>===-0

,00

,0)(''0001000

0x x x e e x f x x x x 代入,,故为极小值点。 7.2

3

)

1(-=x x y ,求单调区间与极值、凹凸区间与拐点、渐进线。 解:定义域),1()1,(+∞-∞∈ x

:斜

:铅垂;;拐点及驻点2100''3

00'+===?===?=x y x x y x x y

8.求函数x

e

x y arctan 2/)1(+-=π的单调性与极值、渐进线。

解:

101'arctan 2/2

2-==?++=+x x e x

x x y x 与驻点π,

2)2(-=-=x y x e y 与渐:π

D.幂级数展开问题

9.

?=-x x dt t x dx

d 02

2sin )sin( ???=???++-+???+-=-???++--+???+-=-+---+???+-+--=-???++--+???+---=----+-x n n n n

x

n n n n x n x x x dt t x dx d n n x x x t x n n t x t x t x dt t x n t x t x t x t x 02

)

12(26221

4730

2141

732

)

12(262

2

sin )!

12()1(!31)sin()!

12)(14()1(7!3131)sin()!

12)(14()()1()(7!31)(31)sin()!

12()()1()(!31)()sin(

或:20

202

sin sin )(sin x du u dx d du u dx d u t x x x ==-?=-?? 10.求)0(0)1ln()()

(2

n f

n x x x x f 阶导数处的在=+=

解:)(2

)1(32()1ln(22

1322

2

---+--+???-+-=+n n n x o n x x x x x x x =

)(2)1(321543

n n

n x o n x x x x +--+???-+-- 2

!

)1()0(1

)(--=∴-n n f n n E.不等式的证明

11.

)

1,0(∈x ,

2

1

1)1ln(112ln 1)1(ln )122<-+<-<++x x x x x ,求证(

证:1)令0)0(,)1(ln )1()(2

2

=-++=g x x x x g

;得证。

单调下降,单调下降单调下降,时0)()(,0)(')(',0)('')('')1,0(0)0('')0(',0)

1()

1ln(2)('''),(''),('2

<<<∈∴==<++-

=x g x g x g x g x g x g x g g x x x g x g x g

2)令单调下降,得证。,0)('),1,0(,1

)1ln(1)(<∈-+=

x h x x

x x h

F.中值定理问题

12.设函数]11

[)(,在-x f 具有三阶连续导数,且1)1(,0)1(==-f f , 0)0('=f ,求证:在(-1,1)上存在一点3)('''=ξξf ,使

证:32)('''!

31

)0(''!21)0(')0()(x f x f x f f x f η++

+= 其中]1,1[),,0(-∈∈x x η

将x=1,x=-1代入有)

('''6

1

)0(''21)0()1(1)('''6

1

)0(''21)0()1(021ηηf f f f f f f f ++==-+

=-=

两式相减:6)(''')('''21=+ηηf f

3)](''')('''[2

1

)('''][2121=+=?∈?ηηξηηξf f f ,,

13.2

e b a e <<<,求证:)(4

ln ln 2

2

2a b e a b ->- 证:)(')

()(:

ξf a

b a f b f Lagrange =--

令ξ

ξ

ln 2ln ln ,ln )(222

=--=a b a b x x f

令22

22ln )()(0ln 1)(',ln )(e

e t t t t t t >∴>∴<-==

ξξ?ξ??? )(4

ln ln 222a b e

a b ->

- (关键:构造函数)

三、补充习题(作业) 1.23

)0('',11ln

)(2

-=+-=y x x x f 求

2.曲线012)1,0(2cos 2sin =-+?????==x y t

e y t e x t

t

处切线为在

3.e

x y x x e x y 1

)0)(1ln(+=>+

=的渐进线方程为 4.证明x>0时2

2

)1(ln )1(-≥-x x x

证:令3

22

2

)

1(2)('''),(''),(',)1(ln )1()(x

x x g x g x g x x x x g -=---= 02)1(''0)1(')1(>===g g g ,

00

'),,1(0

'),1,0(0''2'',0'''),,1(2'',0'''),1,0(>∴??

?>∞∈<∈?>????>>+∞∈><∈g g x g x g g g x g g x

第三讲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一、理论要求 1.不定积分 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线性、与微分的关系)

会求不定积分(基本公式、线性、凑微分、换元技巧、分部) 2.定积分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理解变上限定积分是其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求法 会求定积分、广义积分

会用定积分求几何问题(长、面、体)

会用定积分求物理问题(功、引力、压力)及函数平均值

二、题型与解法 A.积分计算

1.

??

+-=--=-C x x dx x x dx 2

2

arcsin

)2(4)

4(2

2.?

??

+=+=+C x e xdx e xdx e dx x e x x x x tan tan 2sec )1(tan 222222

3.设x

x x f )

1ln()(ln +=

,求?dx x f )( 解:??+=dx e e dx x f x

x )

1ln()( ?+++-=+-++=--C e e x dx e

e e e x

x x

x x

x

)1ln()1()11()1ln( 4.

??∞

∞>-∞

+=+-+-=112122ln 2

14)11(lim |arctan 1arctan b b dx x x x x x dx x x π B.积分性质

5.)(x f 连续,?=10)()(dt xt f x ?,且A x

x f x =>-)

(lim 0,求)(x ?并讨论

)('x ?在0=x 的连续性。

解:x

dy y f x xt y f x

?=

?===0

)()(,0)0()0(??

)0('2/)0('lim 2)0(')()()('0

2

0????==∴=

-=

>-?A A

x

dy

y f x xf x x x

6.

??---=-x x x t d t x f dx d dt t x tf dx d 02

222022)()(2)( )()()(22

02x xf y d y f dx

d x ?== C.积分的应用

7.设)(x f 在[0,1]连续,在(0,1)上0)(>x f ,且

2

2

3)()('x a x f x xf +

=,又)(x f 与x=1,y=0所围面积S=2。求)(x f ,且a=?时S 绕x 轴旋转体积最小。

解:

?-=∴=+=?=102

42)(2

3)(23))((a c dx x f cx x a x f a x x f dx d

?-=∴==-+=

∴1022

50)'(')14(2

3)(a dx y V x x a x f π 8.曲线1-=x y ,过原点作曲线的切线,求曲线、切线与x 轴所围图

形绕

x 轴旋转的表面积。

解:切线2/x y =绕x 轴旋转的表面积为ππ522

=?

yds

曲线1-=

x y 绕x 轴旋转的表面积为)155(6

22

1

-=

πyds

总表面积为

)1511(6

三、补充习题(作业)

1.?+---=C x x x x dx x x

cot 2sin ln cot sin sin ln 2

2.?+-+dx x x x 13

65

2

3.?

dx x

x

arcsin

第四讲 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与空间解析几何

一、理论要求 1.向量代数

理解向量的概念(单位向量、方向余弦、模) 了解两个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 向量计算的几何意义与坐标表示

2.多元函数微分

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连续、极限概念,闭域性质 理解偏导数、全微分概念 能熟练求偏导数、全微分

熟练掌握复合函数与隐函数求导法

3.多元微分应用 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求法,会用Lagrange 乘数法求极值

4.空间解析几何 掌握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求法 会求平面、直线方程与点线距离、点面距离

二、题型与解法 A.求偏导、全微分

1.)(x f 有二阶连续偏导,)sin (y e f z x

=满足z e z z x

yy xx 2''''=+,求

)(x f

解:u

u

e

c e c u f f f -+=?=-21)(0''

2.y

x z y x y xy f x z ???++=2)()(1,求?

3.决定由0),,(),()(),(=+===z y x F y x xf z x z z x y y ,求dx dz /

高等数学教材1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 (2) 1、集合的概念 (2) 2、常量与变量 (3) 2、函数 (3) 3、函数的简单性态 (4) 4、反函数 (4) 5、复合函数 (5) 6、初等函数 (5)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6) 8、数列的极限 (7) 9、函数的极限 (8)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9)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①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②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 U A。 即C U A={x|x∈U,且x?A}。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⑴、有限集: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⑵、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中元素的个数。例如A={a,b,c},则card(A)=3。 ⑶、一般地,对任意两个集合A、B,有 card(A)+card(B)=card(A∪B)+card(A∩B) 我的问题: 1、学校里开运动会,设A={x|x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B={x|x是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C={x|x是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学校规定,每个参加上述比赛的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以下集合运算的含义。⑴、A∪B;⑵、A∩B。

高等数学(1)课程导学

高等数学(1)课程导学 一、课程性质任务 《高等数学(1)》是广播电视大学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它是为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增强学生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为学习理工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对极限的思想和方法有初步认识,对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初步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变量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受到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 三、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章函数 主要内容有:函数概念、函数的简单性质、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以及常见的简单经济函数。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小量及无穷大量、无究小量的运算性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导数的基本公式及运算法则(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以及反函数、隐函数、取对数求导方法的举例)、高阶导数的概念及计算;微分的概念及计算、微分与导数的关系;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简单应用。 第四章导数的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及函数凹凸性的判别、极值的概念及判别、极值应用──求某些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中的最值。 第五章不积分学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性质、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和分部法,以及不定积分的简单经济应用。 第六章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菜布尼兹公式、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广义积分的概念及计算、定积分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体积、定积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常微分方程简介(常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第七章无穷级数

《高等数学》视频教程 蔡高厅教授主讲

《高等数学》视频教程蔡高厅教授主讲 中文名称:蔡高厅高等数学上下册RM压缩清晰版本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高等数学辅导讲座(蔡高厅) 分189讲上册95讲下册94讲!赠送与之配套的电子书课文! 本教程讲解之细致,容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适合任何程度的朋友学习。即使只有高中数学水平,凭此讲座可在一月内快速成为高数高手,也可作为复习后期查缺补漏之用。本教程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的高等数学长期教程,影音俱佳,强烈推荐!! 第一章函数第二章极限第三章导数与微分第四章导数的应用第五章不定积分 第六章定积分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矢量代数第八章多元函数微积分第九章重积分 第十章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第十一章级数第十二章微分方程

适合人群: 1、在校大学生 2、自考人 3、考研人士(高数一,二) 4、其它想学习数学的人士 [点评][天津大学][高数](蔡高厅) 我来谈谈对天津大学蔡高厅高数的一些看法。这部高等数学教程应该是现在名气最大的,也是好评最高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么些,首先,整部教程体积很小(全部一起不到3G),而北航柳重堪高等数学加起来超过10G,对硬盘空间不是很大的用户是个不小的负担,这点使的很多人选择了它(包括我本人),在着,一共189讲的超大 容量,整个高等数学的全部知识,无论巨细,无一遗漏,是其他教程所不能及的(北航柳重堪高等数学),其次,本科学校的正规教程也是个很诱人的地方。以上说的是它的优点,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体会。我是在看完北航柳重堪高等数学第一章时再看的,对比而言,蔡高厅高数给我感受就是蔡高厅本人一直在黑板上不停的版书,对知识本身的讲解很机械,这点我很不喜欢。既然是本科学校的教程,就应该讲究对知识本身和思维的沟通,重点应该是放上创造性上,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蔡高厅的讲课完全是教科书的移植,加上一点做题的技巧,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讲解很生硬,缺少沟通性。跟真正的数学教学相差很远“蔡高厅的讲课完全是教科书的移植”,这点我很同意。他的例题基本上都是他与别人合写的那本高数上的。[点评][天津大学][数学]【蔡教授讲】 提起蔡教授的数学,想想我干瘪的荷包真是感慨呀!那时想考试,看到网上无数的同志推荐这门课程,在购回后,白天在办公室偷偷看,晚上回家接着看,整整花了偶2月光阴才大功告成。因此,昨天看了网友对蔡教授的批评,本人对此是不同意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讲究环环紧密相扣,因此,学习的风 格也以稳重为主,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人是十分推崇蔡教授的课的,别的不说,光是他老人家,诺高的身材弯腰板书,这种敬业精神与师德,就强过了许多年轻后辈。就以课程的本身而言,蔡教授讲得条理清晰,对每个定理都进行了详细的证明,辅以充足的示例,让你想不学好这门课都难。个人认为,蔡教授的这门课,无论下 载还是购买都值得!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一、衔接对比式教学 高等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在数学中的各个分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环环相扣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学生往往会觉得内容很多,很零碎。而实际上高等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课程,其前后章节的内容关联度很高。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前后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对比。衔接对比法,就是指通过两个对象相似之处的衔接和比较,由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衔接对比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衔接对比可以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的关系,激发他们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定积分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与不定积分相比较。看起来很相似的两个概念,可是它们产生的途径居然是完全不同,它们的运算结果一个是数,而另一个却是函数的集合。但是,它们又通过微积分基本公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衔接对比就可以将这两个概念理解透,掌握应用好。又如我们在讲函数极限时就可以强调,后面的导数和定积分实际上都是极限,极限的理论是微积分的一个基础。而不定积分是计算定积分的基础。在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时,还应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一元和多元函数微积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结论,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如在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可导和可微是互为充要条件,但是在多元函数中,函数的两个偏导存在是可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通过这些知识的衔接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巩固学生已学知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二、背景式教学 高数知识有深刻的应用背景和内涵,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应当告诉学生这个概念或知识点的背景与精神实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定义,然后再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教学中,如微分概念的引入,应当首先告诉学生,一元函数微分是函数增量关于的线性主部,是求函数增量的一种近似的方法,一元函数微分几何上是用曲线切线的增量代替函数的增量,二元函数微分是用曲面切平面的增量代替函数的增量等。这

高数a2

《高等数学教程》第五章 定积分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5-1 (A) 1.(1) )(2 12 2 a b - (2) 1-e 2. 3 4 3.(1) 2 3 (2) 2 2 R π (3) dx x dx x ??=- 20 22 cos 2cos π ππ (4) ? ?- -=0 2 0sin 2sin π π xdx xdx 4. dt e I Q T T ? = 2 1 )( 5. KN 2.88 6. ? = l dx x M 0 )(ρ 8.(1) ? ?< 2 13 2 12 dx x dx x (2) ? ?> 2 2 sin π πxdx xdx (3) ? ?> 2 1 2 2 1 )(ln ln dx x xdx (4) ? ?> 4 3 2 4 3)(ln ln dx x xdx (5) ? ?+> 1 1 0)1ln(dx x xdx 9.(1) e dx e x <

习题5-2 (A) 1. x sin -, 2 2- 2. (1) 4 12x x + (2) 8 12 21213x x x x +- + (3) ) sin cos()cos (sin 2 x x x π- (4) 2 ' 2 2 2 ' )] (sin[)()](sin[)(2x x x x x ????- 3. t t cot 4. 2 cos y e x - 5. 极小值0)0(=I 6. )4 1,0( 7. 3 38a 8. -1;2 9.(1) 8 21 (2) a 3π (3) 14 +π (4) -1 (5) 4 1π - (6) 4 )(arctan 2 π - e (7) ) 1(211 --e (8) 2 4 (9) )221(15 8+ (10) 2 cos 4cos 12 +-+e 10.(1) 0; 0 (2) π (3) 0 (4) ) (),(0l k l k =≠π 11.(1) 1 (2) 2 (3) 3 2 (4) 3 1 习题5-2 (B) 1.(1) 2 ln (2) 1 1+k (3) π 2 2. ) (x f 在0=x 处连续,可导,且0)0('=f 3. 1 2 3)(--=x e x x f ,e 1

高等数学教材1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集合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常量与变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函数的简单性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反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复合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初等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数列的极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函数的极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等数学1”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1”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任洲鸿执笔人:马凤明连淑君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1 课程编号:201001 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分:3 开设专业:经济学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理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基本了解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基础理论;充分理解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背景及数学思想。掌握微积分学及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基本方法、手段、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和较强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微积分学及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的思想方法解决应用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内容概要

函数,初等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的概念、性质;极限的概念,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极限的运算;连续的概念。 难点:函数的记号及所涉及到的函数值的计算;极限的ε—Ν,ε—δ定义;极限中一些定理的论证方法;极限存在性的判定,连续性的判断。 3.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能列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极限的ε—Ν,ε—δ定义;能根据定义证明本课程内容中有关极限的简单定理(对于给出的ε,求Ν或δ不作过高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极限思想的理解。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会使用两个重要极限。 (4)理解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 (5)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6)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道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1.内容概要 导数的概念,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函数的微分。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微分法。 难点:微分的概念;隐函数及参数式二阶导数。 3.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如速度)。 (2)熟悉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法则(包括微分形式不变性)和导数的基本公式,了解高阶导数概念,能熟练的求一阶、二阶导数。

考研一轮复习课本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高老师推荐习题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一、映射(1-3)不要 二、函数(12-15小体字)不要 例题6-11 习题1-1 13、15 第二节 例题3 习题1-2 2、3、6 第三节 例题6 习题1-3 2、4 第四节 习题1-4 5,6,7,8 第五节 例题1-8 习题1-5 1(奇数),3,4,5 第六节柯西极限存在准则(51-52)不要

例题1-4 习题1-6 1(4,6),2(2,4),4 第七节 例题1-5 习题1,5 第八节 例题1-5 习题1-8 3,4,5,6,7 第九节 例题1-8 习题1-9 全做 第十节 例题1 习题1-10 不要8 总习题一不要4,6,7,8

第一节 例题7-11 习题2-1 6,7,8,11,14,16,17,18,19,20 第二节 例题1-15 习题2-2 9,10,11(奇数),13,14 第三节 例题1-8 习题2-3 4,9,10,11,12 第四节 习题2-4 1(3),2,3,4(奇数),5(2),7,8,10 第五节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116-120)不要例题1-6 习题2-5 2,3(奇数),4(奇数) 第三章 第一节 例题129例

习题3-1 5,6,7,8,9,10,11,12,13,14,15 第二节 例题1-10 习题3-2 1(2,3,5,7,10,12,13,15,16),2,3,4 第三节 例题1-3 习题3-3 6,7,10 第四节 例题1-11 习题3-4 4,5,6,7,8,11,12,13,14,15,16 第五节 例题1-7 习题3-5 3,4,5,8,9,12 第六节 例题1-3 习题3-6 2,4

《高等数学教程》第三章 习题答案

《高等数学教程》第三章 习题答案 习题3-1 (A) 1. 34= ξ 2. 14 -= π ξ 习题3-2 (A) 1. (1)31 (2) 8 1 - 1)12()11()10(1)9(31)8(21)7()6(21)5(1)4(3)3(31 e e --∞ 习题3-2 (B) 1. n a a a e e 21)8(1 )7(0)6(2)5(21)4(32)3(1281)2(41) 1(-- 2. 连续 4. )(a f '' 5. )0()1(g a '= ??? ??? ?=+''≠--+'='0 ] 1)0([210 ]c o s )([]s i n )([)()2(2 x g x x x x g x x g x x f (3) 处处连续. 习题3-3 1. 432)4()4(11)4(37)4(2156)(-+-+-+-+-=x x x x x f 2. 193045309)(23456+-+-+-=x x x x x x x f 3. )40(, ) (cos 3]2)()[sin sin(31tan 4 523<<+++=θθθθx x x x x x x 4. )10()] 4(4[16!4)4(15)4(5121)4(641)4(41243 2<<-+-- -+---+=θθx x x x x x

5. )10() (! )1(2132 <<+-++++=θn n x x O n x x x x xe 6. 645.1≈e 7. 430533103.1;3090.018sin )2(1088.1;10724.330)1(--?<≈?<≈R R 8. 12 1)3(2 1) 2(2 3 ) 1(- 习题3-4 (A) 1. 单调减少 2. 单调增加 3. .),2 3()23 ,()1(内单调下降在内单调上升;在+∞-∞ .),2[]2,0()2(内单调增加在内单调减少;在+∞ .),()3(内单调增加在+∞-∞ .),2 1()21,()4(内单调增加在内单调减少;在+∞-∞ .),[]0[)5(内单调下降 在上单调上升;,在+∞n n 7. (1) 凸 (2) 凹 (3)内凸内凹,在在),0[]0,(+∞-∞ (4)凹 8. ),(内凹,拐点内凸,在)在(82),2[]2,(1-+∞-∞ ),(内凹,拐点内凸,在)在(22 2),2[]2,(2e +∞-∞ 内凹,无拐点)在(),(3+∞-∞ ),(),(:内凹,拐点,内凸,在),,)在(2ln 1;2ln 1]11[1[]1,(4--∞+--∞ ) ,(内凸,拐点内凹,在)在(3arctan 2 1),21[]21,(5e +∞-∞ ),(凹,拐点),、凸,在、)在(001[]0,1[]1,0[]1,(6∞+---∞ 9. 2 9,32 = -=b a 10. a = 3, b = -9, c = 8 11. a = 1, b = -3, c = 24, d = 16

高等数学教材(专升本)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2 1、集合的概念2 2、常量与变量3 2、函数4 3、函数的简单性态4 4、反函数5 5、复合函数6 6、初等函数6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7 8、数列的极限8 9、函数的极限10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11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 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 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①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②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 U A。

高等数学教程习题答案

《高等数学教程》第一章 习题答案 习题1-1 (A) 1.(1)),2()2,1()1,(+∞??-∞ (2)]1,0()0,1[?- (3)),1()1,1()1,(+∞?-?--∞ (4)πk x ≠且),2,1,0(2 Λ±±=+≠k k x π π (5)),2,1,0()3 52,3 2(Λ±±=+ +k k k πππ π (6)]3,1[- 2.2 02 )(6,916,6h x +++ 3.0,2 2,22, 2 1 5.(1)奇函数 (2)非奇非偶函数 (3)偶函数 (4)奇函数 (5)奇函数 (6)当)(x f 为奇函数或偶函数时,该函数为偶函数; 当)(x f 为非奇非偶函数时,该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7)偶函数 (8)奇函数 6.(1)是周期函数,π2=T (2)是周期函数,4=T (3)是周期函数,4=T (4)不是周期函数 7.(1)a cx b dx y -+-= (2)2 arcsin 31x y = (3)21-=-x e y (4)x x y -=1log 2 (5)2 x x e e y --=

8.(1)2,x a u u y -== (2)2,x u e y u == (3)cos ,lg ==u u y (4)x v tgv u u y 6,,2=== (5)21,,cos ,x w e v v u arctgu y w -==== (6)22,ln ,ln ,x w w v v u u y ==== 9.(1)]1,1[- (2)Y z k k k ∈+])12(,2[ππ (3)]1,[a a -- (4)若210≤a ,则=D Ф. 10.4)]([x x =??,x x 22)]([=ψψ,x x 22)]([=ψ?,2 2)]([x x =?ψ. 11.1,4-==b a 12.??? ??>-=<=0,10,00 ,1)]([x x x x g f ,???????>=<=-1 ,1,11,)]([1x e x x e x f g 13.)20(,])2 ([22r h h r h V <<-=π 14.πααπααππ20,4)2(242 22 3<<--= r V 15.),2(,] )[(3223 2+∞--= r r r h h r V π 16.(1)?? ? ??≥<

高等数学(一)复习教程

《高等数学复习》教程 第一讲函数、连续与极限 一、理论要求 1.函数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有界、奇偶、周期) 几类常见函数(复合、分段、反、隐、初等函数) 2.极限极限存在性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 会用等价无穷小和罗必达法则求极限 3.连续函数连续(左、右连续)与间断 理解并会应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有界、介值) 二、题型与解法 A.极限的求法(1)用定义求 (2)代入法(对连续函数,可用因式分解或有理化消除零因子) (3)变量替换法 (4)两个重要极限法 (5)用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求 (6)等价无穷小量替换法 (7)洛必达法则与Taylor级数法 (8)其他(微积分性质,数列与级数的性质)

1.61 2arctan lim )21ln(arctan lim 3030-=-=+->->-x x x x x x x x (等价小量与洛必达) 2.已知2030) (6lim 0)(6sin lim x x f x x xf x x x +=+>->-,求 解:2 0303' )(6cos 6lim )(6sin lim x xy x f x x x xf x x x ++=+>->- 72 )0(''06)0(''32166 ' ''''36cos 216lim 6'''26sin 36lim 00=∴=+-=++-=++-=>->-y y xy y x x xy y x x x 362 72 2''lim 2'lim )(6lim 0020====+>->->-y x y x x f x x x (洛必达) 3.1 21)1 2( lim ->-+x x x x x (重要极限) 4.已知a 、b 为正常数,x x x x b a 3 0)2 ( lim +>-求 解:令]2ln )[ln(3 ln ,)2(3 -+=+=x x x x x b a x t b a t 2/300)() ln(23)ln ln (3lim ln lim ab t ab b b a a b a t x x x x x x =∴=++=>->-(变量替换) 5.) 1ln(1 2 )(cos lim x x x +>- 解:令)ln(cos ) 1ln(1 ln ,) (cos 2 ) 1ln(1 2 x x t x t x +==+ 2/100 2 1 2tan lim ln lim ->->-=∴-=-=e t x x t x x (变量替换) 6.设)('x f 连续,0)0(',0)0(≠=f f ,求1)()(lim 2 2 =? ? >-x x x dt t f x dt t f (洛必达与微积分性质) 7.已知???=≠=-0 ,0 ,)ln(cos )(2x a x x x x f 在x=0连续,求a

微积分基本教程

微积分教程 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微积分的基本介绍 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指出,求不定积分与求导函数互为逆运算[把上下限代入不定积分即得到积分值,而微分则是导数值与自变量增量的乘积],这也是两种理论被统一成微积分学的原因。我们可以以两者中任意一者为起点来讨论微积分学,但是在教学中,微分学一般会先被引入。 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十七世纪后半叶,牛顿和莱布尼茨完成了许多数学家都参加过准备的工作,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他们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但是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因为“无限”的概念是无法用已经拥有的代数公式进行演算,所以,直到十九世纪,柯西和维尔斯特拉斯建立了极限理论,康托尔等建立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

门学科才得以严密化。 学习微积分学,首要的一步就是要理解到,“极限”引入的必要性:因为,代数是人们已经熟悉的概念,但是,代数无法处理“无限”的概念。所以,必须要利用代数处理代表无限的量,这时就精心构造了“极限”的概念。在“极限”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概念绕过了用一个数除以0的麻烦,相反引入了一个过程任意小量。就是说,除的数不是零,所以有意义,同时,这个小量可以取任意小,只要满足在德尔塔区间,都小于该任意小量,我们就说他的极限为该数——你可以认为这是投机取巧,但是,他的实用性证明,这样的定义还算比较完善,给出了正确推论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是成功的。 微积分是与实际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它在天文学、力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等多个分支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更有助于这些应用的不断发展。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 由于函数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的加深,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就继解析几何之后产生了,这就是微积分学。微积分学这门学科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继欧氏几何后,全部数学中的最大的一个创造。

高等数学1课程教学大纲-1

高等数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 1。 课程编号:BL11001-1,2。 课程总学时:162学时。 课程学分:9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第1学期考试课;第2学期考查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72学时),第2学期(90学时)。 开课专业:适合对数学类基础课要求较高的理工类本科专业,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概率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和各专业相应专业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四年制理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数学分析方法和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几何、物理学、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后继课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使学生获得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微分学及函数的积分学知识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曲线曲面积分,级数敛散性及函数可以展开成幂级数的判定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运算技能。通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三、主要内容、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一元函数与初等函数;函数与数列极限的概念与计算、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的概念与求导法则、微分的概念、计算;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定积分的应用;常微分方程的概念以及求解一阶、二阶常微分方程等;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概念及其计算,曲线积分及其计算,曲面积分概念及其计算;级数及其收敛性。教学内容中带(*)号的部分不同专业可选用。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为: (一)函数、极限、连续 教学内容:函数:实数与数轴,区间与邻域,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与周期性,反函数及其图形,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极限:数列极限的“ε-N”、函数极限的“ε-δ”与“ε-x”定义,函数的左右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定义,无穷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比较,等价无穷小。函数的连续性:函数连续的定义,间断点与分类,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连续函数的反函数的连续性(不证),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的连续性(不证),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及介值定理。

高等数学1

第6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6.1 多元函数微分的基本概念 6.1.5全增量及全微分 导学 一、一元函数导数相关知识 1.利用单摆摆动测定重力加速度g 的公式是 224T l g π=. 现测得单摆摆长l 与振动周期T 分别为l =100±0.1cm 、T =2±0.004s. 问由于测定l 与T 的误差而引起g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2.一元函数微分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多元函数有关问题 1. 多元函数的连续、可微、可偏导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确定多元函数的可微性? 3.多元函数的可微与可导与一元函数的可微与可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参考教材内容) 三、举例与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全微分: (1) ;2 2y x y z += (2) yz x u =. 解 (1) 因为 () () ;22 12 3 2 2 2 3 2 2 y x xy y x x y x z +- =+??-=?? () .222 3 2 2 2 2 2 2 222y x x y x y x y y y x y z += ++? -+= ?? 所以 ()() 2322y x xdy ydx x dy y z dx x z dz ++-=??+??= . )2(因为 1-?=??yz x yz x u ;z x x y u yz ??=??ln ;y x x z u yz ??=??ln 所以 dz z u dy y u dx x u du ??+??+??=.ln ln 1xdz x y xdy x z dx x yz yz yz yz ?+?+?=- 2.已知 22,23z z y x xy x y ??=+=+??,且(0,0)0z =,求(,)z f x y =的表达式。 解:2 (2)(23)dz y x dx xy dy =+++ 2223y dx xdx xydy dy =+++

上海大学高等数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高等数学教程》第九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习题参考答案 9-1(A ) 4.;342,324m n CD m n BC -=-= 5.;}116 ,117 ,116 {}116 ,117 ,116 {---或 6.-2 ; 7.13, 7 j ; 8.(1) 垂直于 x 轴,平行于 yoz 坐标面; (2) 与 y 轴共线,方向与 y 轴的正向相反,垂直于 zox 坐标面; (3) 平行于 z 轴,垂直于 xoy 坐标面。 9.模:2; 方向余弦:21 ,22,21 --; 10.434π π γ或=; 11.31 cos ,31cos ,31 cos =-=-=γβα; 12.m = 4 , n = 0 . 9-1(B ) 1. ;0,22 ,22 1,0,0或- 3. }5,4,6{-B , }10,6,9{-C , }7,1,7{--=CA 4.(1) 在一直线上, (2) 不在一直线上; 6. 2 . 9-2(A ) 1.(1) 28 , (2) 52 ; 3.15 , 593; 4.}4,2,4{--=b ; 5.m = 4 , n = 0 ; 6.;}2,2,3{171 }2,2,3{171 -----或 7.12 , 219 ; 8.5 ;

9.,1548 )^,(sin =b a ,775 3)^,(cos =b a (1) }2,0,1{-, (2) }2,10,16{-, (3) 0 , (4) }24,8,0{--; 10.(1) 24, (2) 60 ; 11.(1) -3, (2) 3, (3) 0 ; 13.是 14.20 , 619 ; 9-2(B ) 1.(1) 在一直线上, (2) 不在一直线上; 2.(1) 至 (8) 全错; 5.1328 -; 6.;,,,,,共线与c b d c d b d a c a b a ⊥⊥⊥⊥⊥ 7.;共线必须与b a 8.3π ; 9.)68(51 )68(51 k j k j ---或; 10.(1) 2-=λ, (2) 1002,99821=-=λλ; 11.23 -. 9-3(A ) 2.04573=-+-z y x ; 3.0473=+--z y x ; 4.012634=+-+z y x ; 5.023=--z y x ; 6.049263=-+-z y x ; 7.010377=--+z y x ; 8.029)3(,5)2(,043)1(=---==+z y y y x ; 9.1 ; 10.32 ,32 ,31 ; 11.270 )3(,1)2(,2)1(±===k k k ; 12.(1) 18,32 =-=l m , (2) 6=l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