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黄油现代研究进展

蛋黄油现代研究进展

蛋黄油现代研究进展
蛋黄油现代研究进展

【关键词】蛋黄油;成分;提取工艺;药理活性;应用;综述

蛋黄油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鲜卵的卵黄提取物[1]。蛋黄油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集验方》、《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医林纂要》、《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均有蛋黄油治疗疮、褥等疾病的记载[2]。笔者现从成分、提取工艺、药理、应用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蛋黄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在药品与保健食品方面的开发前景展开讨论。

1 成分

鸡蛋蛋黄由51.7%的水分、16.3%的蛋白质、31.2%的脂质、0.8%的糖质和无机物组成[3],是鸡蛋中营养价值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蛋黄油来源于鸡蛋黄,是鸡蛋黄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对蛋黄油性状的描述为“棕黄色的黏稠状物,具蛋黄特有的香气。温度低时,凝固成棕黄色固体,加热后,溶化为红棕色液体”,在室温下易析出硬脂而逐渐分层,上层为红棕色液体,下层为黄棕色稠膏状物[1,4]。由于提取方法不同,蛋黄油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蛋黄油含脂肪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维生素、矿物质四类成分[5]。

1.1 脂肪类

蛋黄油含有的脂肪类成分主要为磷脂类(32.8%)、脂肪酸类(62.3%)以及少量的固醇(4.9%)和微量脑磷脂[6]。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是蛋黄油的主要特征。

1.1.1 磷脂类

蛋黄油中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6],其中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 e)73.0%、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hosphatidylethanolamine)15.0%、溶血磷酸胆碱(Lysoph osphatidylcholine)5.8%、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2.1%、神经鞘髓磷脂(Sphingomyelin)2.5%、磷脂酰肌醇(Inositol phospholipid) 0.6%、缩醛磷脂(Plasma logen)0.9%。

1.1.2 脂肪酸类

蛋黄油中甘油三酸酯的脂肪酸组成非常丰富,其相对含量为:棕榈酸19.91%、棕榈油酸2.25%、硬脂酸7.89%、油酸42.86%、亚油酸22.95%、亚麻酸0.94%,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69%[7]。

1.1.3 类甾醇

蛋黄油类甾醇中胆甾醇占绝大部分,还有链甾醇、胆甾烯醇、麦角甾醇、β-谷甾醇、Δ-胆甾烯醇、羊毛甾醇[6]。

1.2 蛋白质氨基酸类

主要有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络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其中,亮氨酸与脯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0.83、0.74 mg/g[8]。

1.3 维生素

蛋黄油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以及叶酸、胡萝卜素等.

1.4 矿物质

主要包括钙、铁、铜、磷、镁、锌、硒等[8]。磷的含量高达31.3%,可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

2 提取工艺

2.1 干馏法

干馏法为我国最为传统的提取蛋黄油的方法,现在仍在使用。《日华子本草》云:“(蛋)黄,炒取油和粉。”《医林纂要?药性》“卵黄煎出油”;《中华本草》记载“将煮熟的鸡蛋,去蛋白留下蛋黄,置铜锅内以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再用大火,即熬出蛋黄油”[9]。现在临床上用其治疗烧烫伤或疮仍用干馏法提取。将20~40个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捣碎,放入铁锅翻炒至油出渣黑后关火静置,用无菌纱布过滤,即得[10]。

这种方法出油率极低,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且油的色泽、气味差,磷脂含量低,可能含有致癌物苯并芘。所以,一般只作为小量的临床使用,不作为大量提取的方法。

2.2 烘焙法

将煮熟的卵黄研碎后放入烘箱,在60 ℃鼓风干燥8~10 h,放入预热后的耐高温容器内文火加热至100 ℃,再调到武火,在密闭条件下继续加热,直至卵黄变黏稠并有油状液体析出,

将液体倾出,放凉,即得[11]。该方法出油率为26.95%,出油率也较低,且含有大量杂质,工艺不规范,质量难控制,颜色、气味较差。

2.3 减压蒸馏法

取煮熟的卵黄,研碎后在60 ℃鼓风干燥6 h,装入三颈瓶,在电热套中常压蒸馏至沙浴温度250 ℃,卵黄100 ℃时开始减压,在压强0.05~0.06 MPa、卵黄蒸气温度(280±5)℃减压蒸馏4 h[11]。该法出油率达55.89%,且脱色脱臭,有增效减毒效果。

2.4 溶剂提取法

工业上提取蛋黄油常用溶剂法,利用蛋黄油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三氯甲烷等)的性质,将蛋黄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即油脂的萃取[12]。

将熟蛋黄切碎,置索氏提取器,用三氯甲烷60 ℃水浴加热回流提取至蛋黄呈白色,回收

三氯甲烷,得桔红色油状液体。平均收率为35%,其中脂肪油含量为88.9%[12]。

取出生7 d以内的鸡蛋,离心分离得到卵黄,30~50 ℃干燥。以干卵黄∶乙醇=1∶4的萃取比,在30~50 ℃温度下萃取1~2 h,真空抽滤,减压蒸馏得蛋黄油。

2.5 酶法提取

取蛋黄粉加水配成蛋黄液(20 g/dL),调适宜pH及温度,以100∶1的比例加入蛋白酶A

水解2 h,再以100∶1.5的比例加入蛋白酶B水解2 h,90 ℃灭酶30 min,然后以4000 r/min

的转速离心15 min,得到上层蛋黄油[14]。此法得油率58.89%,不含磷脂成分,但脂肪酸含量高。

新鲜鸡蛋经打蛋分离得到蛋黄液,加入去离子水,调节pH、温度为酶作用最适值,以1.5

g/100 g加蛋白酶A、B水解,分别水解2、3 h,水解结束后的酶解蛋黄液,调pH 5、90 ℃加热保温进行破乳,离心分离(4000 r/min,15 min)。得上层流动状蛋黄油Ⅰ(甘油三酸酯)、第二层胶状蛋黄油Ⅱ(富含磷脂)等[15]。总磷脂提取率达89.86%,将甘油三酸酯与磷脂较好的分开,胶状部分的卵磷脂含量达37.09%。这种方法可简化提取工序、减少污染、增加提取率。

2.6 亚临界丙烷萃取

将蛋黄粉原料装入萃取釜,丙烷加热到50~70 ℃后从萃取釜底部向上流过原料床层,将

蛋黄油萃取出,再经压力控制阀减压至丙烷的饱和蒸汽压,在分离器中将丙烷与蛋黄油。获得的蛋黄油含甘油三酸酯79.8%、胆固醇15.0%、卵磷脂1.1%、脑磷脂4.1%[16]。该法操作简单,萃取时压力低,丙烷可循环使用,溶剂消耗低,且萃取效率高。但是,丙烷易燃易爆,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萃取出的蛋黄油不仅磷脂含量低,还含有蛋白质,需要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液溶解去除。

2.7 超临界CO2萃取法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使用广泛。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分析蛋黄油各种提取方法的利弊后,选择超临界CO2萃取作为研究方向,它具有无残留、无污染、非高温、低耗能、保留活性物质、工艺简单、易回收等特点,是行之有效的蛋黄油提取方法。

将蛋黄粉投入萃取缸中,加热或冷却萃取缸、分离器Ⅰ、分离器Ⅱ使温度达55 ℃,开启

CO2纯度钢瓶,CO2流量为10 kg/h,调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4 h。萃取率达81.26%,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7.25%。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对蛋黄油萃取率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温度[17]。

取在50 ℃,真空度0.9 MPa的真空干燥箱干燥4 h的蛋黄粉,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49 ℃,萃取5 h。得到蛋黄油的萃取率为97.52%[18]。

相关专利有超临界CO2连续萃取蛋黄油和蛋黄卵磷脂的方法[19]、用CO2超临界萃取山鸡蛋黄油的方法[20]。前者认为萃取需要夹带剂乙醇或异丙醇;后者认为该法得到的蛋黄油高纯度、高品质,且工艺简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不损害产品的性质和成分。

2.8 其他

酶水解-溶剂萃取法[21]:以鲜蛋黄为原料加水配制蛋黄液,加蛋白酶水解,离心,用乙醇萃取,再进行脱溶剂处理,得到富含磷脂的蛋黄油。本法总出油率高,且将蛋白油脂分成中性脂和富含磷脂两部分。

3 药理作用

蛋黄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少,历代中药古籍将其作用归于“消肿解毒,敛疮生肌”[9]。现代药理研究较为集中在蛋黄卵磷脂方面,认为卵磷脂可以修复线粒体,参与机体代谢,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改善动脉壁的组织结构[22]。近年来研究发现蛋黄油有抗氧化、降血脂与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且作为蛋黄油主要成分的蛋黄卵磷脂的研究也有进一步发展。

3.1 镇痛

蛋黄油中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具有疏水性,可隔绝外来刺激,能减轻局部疼痛[10]。李氏等[23]采用小鼠热板法、化学刺激、扭体法对蛋黄油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小鼠热板实验中,连续给药的第4日,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30 mi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痛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扭体实验中,蛋黄油高、低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表明,蛋黄油可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具有局部抗炎镇痛和中枢镇痛作用。

3.2 促进创面愈合

研究表明,蛋黄油纱布可促进植皮术后创面的周边上皮及肉芽残存的皮岛增生蔓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使创面上残余坏死组织被液化清除;能改善组织内微循环的瘀滞状态,促进血流恢复,改善局部水肿与缺氧;促进上皮增生,从而加速创面愈合[24]。

3.3 提高记忆力

蛋黄卵磷脂可以补充乙酰胆碱,活化和再生脑细胞,恢复和改善大脑功能,防治老年性痴呆。陈氏等[25]研究发现,蛋黄卵磷脂能提高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探洞次数,在灌胃70 d时,中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剂量组小鼠探洞次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灌胃80 d时各剂量组小鼠避暗实验的潜伏期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蛋黄卵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的神经兴奋性,具有一定的改善记忆的

功能。刘氏等[26]对受试小鼠进行90 d实验,发现不同浓度蛋黄卵磷脂受试小鼠实验组水迷宫游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其他剂量组和对照组,且穿梭箱实验电击

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蛋黄卵磷脂具有一定改善小鼠记忆的功效。

3.4 降血脂

蛋黄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9%,其中油酸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86%,可以与胆固醇结合形成胆固醇酯,促进形成胆酸从肠道排出,降低血脂,预防动脉

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刘氏等[27]通过对蛋黄油灌胃后的小鼠血清中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进行测定,确定蛋黄油不会产生肥胖症,且小鼠血清中TG、T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显著增高,从而证明蛋黄油具降血脂作用;并通过脏器指数研究,得出蛋黄油不导致小鼠内脏器官病变的结果。

Yongzhi Jiang等[28]实验表明,蛋黄卵磷脂能够减少胆固醇的淋巴吸收,可能与其脂酰

基部分的饱和度有关,它能增强脂质微粒的溶解性,提供生成乳糜微粒表面膜的磷脂材料,从

而显著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有研究认为,卵磷脂通过改善膜的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置换饱和脂肪酸从而保持血管细胞的流动性,能修复细胞膜损伤和改善血管弹性的效果。具有增加肝组织的机能与促进肝细胞复制的能力,同时,磷脂能促进脂类转化,降低肝内脂肪

沉积速率、加速脂肪输出速率。因此,蛋黄油具有防治脂肪肝和降血脂的作用[29]。有人对47例伴有肝功能不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连续服用卵磷脂8周,结果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动脉硬化指数显著下降,而HDL-C升高,进一步证实卵磷脂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29]。

3.5 抗氧化、抗衰老

蛋黄油中的卵磷脂是血细胞和细胞膜所必须的原料,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和发育,对衰

老细胞有补血作用。周氏等[30]进行小鼠抗氧化实验、果蝇生存实验,结果表明,蛋黄油具有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作用,同时加强细胞清除自由基和减少过氧化脂质产生的能力,提高细胞防御能力,延缓机体衰老;另一方面,蛋黄油能明显延长果蝇生存寿命,佐证其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4 临床应用

外用蛋黄油治病始见于北周《集验方》治疗火烧疮方,并有记载外用或内服蛋黄油治疗疮、瘘、痢等疾病[2]。《中华本草》总结其主治烫火伤、中耳炎、湿疹、神经性皮炎、溃疡久不收口、疮痔疖癣、手足皲裂、外伤、诸虫疮毒[9]。近年来的研究对蛋黄油治疗高脂血症、泄泻、新生儿硬肿、乳头皲裂、痔疮等方面进行了补充。

4.1 烧烫伤及外伤

白氏采用蛋黄油治疗烧烫伤42例,部分患者有水泡或水泡已破,创面鲜红并有渗出液,全组患者均获效,平均2 d疼痛消失,3 d内治愈28例Ⅰ度烧伤患者,另18例Ⅱ度烧伤患者7 d 治愈,且创面不留瘢痕。曹氏等用蛋黄油纱替代凡士林油纱治疗48例深度的烧伤残余肉芽创

面。清洁创面后,用蛋黄油纱外敷,每天换药1次,经2~4周后创面全部愈合,无不良反应。张氏等[33]对5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采用早期使用碘伏油纱换药,待创面清洁无感染时换用蛋黄油纱,结果显效4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8.2%。

李氏等[24]运用蛋黄油纱布治疗36例植皮术后残余创面,全部治愈。其中20例皮片生长不良的创面用蛋黄油纱布8~12 d,肉芽组织炎症性水肿明显消退,创面渗出及分泌物减少,皮片周边上皮生长扩散良好。有报道,使用蛋黄油治疗60例抗癌放射治疗中皮肤损伤的患者,治疗组30例治疗2周后,治愈、显效及总有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4]。

4.2 疮痈肿毒及溃疡

方氏等[10]用蛋黄油纱联合清疮胶治疗Ⅲ期压疮30例。清洗疮面后敷康惠尔清疮胶2~

5 d,待疮面分泌物明显减少后改用蛋黄油纱换药。痊愈即疮面闭合、上皮覆盖、表皮呈粉红色18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93.3%。有报道临床观察了收治的32例褥疮患者。在以蛋黄油治疗2周后,试验组16例患者中,12例溃烂部位干燥,无外渗液,有明显结痂,溃疡愈合,为显效,另有3例有效,总有效率93.1%。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5]。

吴氏[36]对10例糖尿病难治性溃疡采用抗生素和胰岛素治疗,并用蛋黄油外用换药,在3~4 d伤口无臭味后清洗创面,用无菌棉签蘸取蛋黄油涂擦创面,再用纱布固定。结果溃疡基本痊愈1例,痊愈7例。

4.3 冻伤、皲裂

陆氏等用蛋黄油外敷的方法治疗527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结果应用其外敷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寒冷损伤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蛋黄油可降低并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蛋黄油治疗哺乳期产妇乳头皲裂较为常用。聂氏等[38]将50例产后3~6 d出现不同程度乳头皲裂的产妇分为2组。治疗组除一般护理外于喂奶后涂蛋黄油,用无菌纱布覆盖,结果24例治愈,40例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蛋黄油在促进愈合的同时还可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4.4 新生儿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尉氏[39]对治疗组21例患儿用蛋黄油外敷硬肿部辅以按摩。结果显效10例,有效1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硬肿皮肤变柔软,有弹性,按压局部无凹陷,皮肤颜色正常。该方法安全、简便,且行之有效。

4.5 消化道疾病

蛋黄油具有收敛厚肠功效,又无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祖热木等[40]给予患儿蛋黄油口服,新生儿0.5 g/次,婴儿0.5~1 g/次,1次/8 h,同时补液纠正酸中毒脱水,维持电解

质平衡。结果治疗组40例患儿1 d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 d后22例大便成形,5 d后又有

18例成形,疗效显著。

4.6 高脂血症

蛋黄油中的主要成分卵磷脂有降血脂的作用。戚氏等[29]用卵磷脂治疗47例伴有肝功

能不良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每日3次,治疗8周,结果TC、TG、LDL-C、ALT、SCr、动

脉硬化指数显著下降,而HDL-C升高。结果表明,卵磷脂具有良好的动脉保护作用,并使患者

肝功能明显改善。

此外,有报道蛋黄油用于治疗口炎[41]、化疗性口腔溃疡[42]、扁桃体炎[43]等五官科疾

病及辅助治疗糖尿病[36],均获得满意疗效。

5 其他应用

蛋黄油药食两用,应用范围很广。可作为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药品辅料和化妆品中,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物质也可在饲料中添加。

5.1 药品辅料

蛋黄油因其表面活性作用以及油脂特性,作为表面活性剂或油相,以辅料的形式用于药

品中。由于安全无毒,可以用于婴幼儿制剂。蛋黄卵磷脂可用于制作脂质体,将药物直接运送到患病部位。磷酸卵磷脂可增强皮肤透过性,以微乳的形式作为经皮给药的载体[44]。目前有注射用蛋黄卵磷脂,作为静脉制剂的辅料,是制备静脉脂肪乳的乳化剂[45]。

5.2 保健食品

蛋黄油富含卵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保健品、乳化剂及风味剂应用。低密度脂蛋白是蛋黄油中起乳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可以作为食品的乳化剂[46]。蛋黄油中含有丰富的n-3和n-6脂肪酸,该类物质具有许多生理功能。摄入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患

心脏病的风险、抑制前列腺瘤和乳房癌、延缓免疫功能的降低、促进胎儿大脑和视觉发育[47]。二十碳五稀酸(调血脂药,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在降低血液黏度和压力、减缓血小板聚集、改善心律不齐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8]。另外,共轭亚麻油酸有抗癌、降低体脂肪、调控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降血脂活性[49]。因此,蛋黄油作为一种优良的保健食品不仅在免疫系统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起有益作用,更适于孕妇及婴幼儿营养的补充。

相关的保健品专利有:乌鸡蛋黄油[50],可将该油成分加入改善人体肝功能或抗过敏机能的产品中,有加强功效的作用。还可将其制成保健食用油或制备成胶囊。延寿蛋黄油[51]由蛋黄油和强化维生素A、E及中药提取物组成,能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MDA水平,提高SOD,

在消除自由基和体内过氧化物质方面作用显著。既可作为营养保健品,又可作为抗衰老、防

治老年疾病的药物。蛋黄油软胶丸[52]是一种医疗保健佳品,具有延缓衰老、健脑、降血脂、增加细胞活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5.3 化妆品

蛋黄油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卵磷脂,有润肤功效,可作为化妆品的材料。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皮肤胆固醇含量为婴幼儿的12%,提高成年人皮肤中胆固醇含量是抗衰老途径之一。而蛋黄油富含胆固醇、甘油酯和微量核黄素,可广泛应用于抗衰老美容化妆品中[53]。

6 小结

在提取领域,由于方法不同,蛋黄油的成分差异性较大,其中干馏法最为传统,产品的功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验证,但其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溶剂法在工业上较为常见,存在着溶剂消

耗大、有残留等问题,且提取出来的蛋黄油纯度不高;而酶法提取虽然步骤简单、无污染,但提取出来的蛋黄油不含磷脂成分。随着技术的提高与工艺的发展,改进后的酶法提取的蛋黄油含磷脂,在操作工艺上较优,可用于工业生产。超临界设备在工业上较为普遍应用,为得到纯度高的产品,超临界CO2萃取法不失为一种好的蛋黄油提取方法。

目前,蛋黄油在临床用于烧烫伤及疮毒较为广泛,但在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方面的应用较少,仍处于试验阶段,且相关的作用机理不明确。蛋黄卵磷脂作为蛋黄油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无论在成分、药理、提取方面,还是在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之相比,蛋黄油在此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另一功能性成分——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也

不深入。

蛋黄油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药食两用的物质,在药品与保健品方面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含蛋黄油的产品可被开发成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外用或内服制剂;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优良口味与色泽可被开发成上述特殊人群的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矫味剂、食用色素等;由于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用于开发抗衰老、抗皱等化妆或美容产品也有巨大的潜力。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摘要: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财富。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也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几十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HTS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2、提取新技术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 (1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2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有研究表明,采用超临

中药学发展热点以及存在问题

中药GAP、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整体药理的主要研究进展、热点、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摘要:对中药形成中药现代化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另外,在中国进WTO以后,中药国际化日渐突出实施中药现代化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中药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实施中药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创造性的发展中医药。 关键词:中药问题潜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确切的临床疗效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使其发展在近代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这种背景下,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中药现代化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另外,在中国进入WTO 以后,中药国际化日渐突出实施中药现代化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中药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实施中药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既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学习吸收大胆借鉴一切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的发展中医药。 一.中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瓶颈 在理论上,首先,中医药理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药功效的表述具有整体性、哲理性和指导性,很难用现代药理术语作出一对一的确切解释,而只能给予阐释式的近似的解析。这样要把中药的药理作用判断为与其功效有关或无关则需十分谨慎。其次,中药功效的记载一般是用古文简练概括而成。加之中医药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著作《易经》有密切的关系。素有“医易不分家”之称,在这种情况下总结出的中药功效虽然简练、便于书写、流传和记忆,但却不利于准确理解中药功效的涵义。这给理解中药功效条文的含义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技术上,首先,中医治疗疾病有时采用单味中药单方,但大多数都是由许多单味药根据配伍原则组合而成的复方,其成分复杂,弄清楚其中的各种成分工作很大。更进一步,即使弄清复方组成成分还要在中医理论下研究其药理作用,因为各成分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这又加大了研究的工作量。其次,中药质量可控的问题制约着中药的发展,也是走向国际市场的瓶颈问题之一。 在中药源头上,近年来,濒危药材受到破坏的现象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生态的恶化、资源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着中药材的发展。受利益驱动盲目开发引种,使药材的道地性得不到保证。自1989年开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对中药材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可十几年来整顿的效果甚微。 二.中药发展的现状和潜力 在理论上,现在,当人们谈到药理作用时即以新为好,当谈到中医药论时即以旧为好。这种观念束缚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对在中医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中医药理论我们应该与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同等看待。因为这是对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在此过程中总结出的中药功效与主治也是对传统中药功效的有机补充因此对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以功效为标准进行分类时,应力求对中药功效进行更准确的现代药理阐释。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正确理解中药功效与中药药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话题。以药理作用为纲对中药进行归类者以前有之,以中药功效为纲对中药的药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特约专稿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0期 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提要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 ,中药学的研究和产业均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充分认识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明确中药现代化的内容和任务 ,并建议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97X(2004) 10 - 0001 - 04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千百年来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贡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中药在现代医药学领域的地位日显重要 ,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中 ,中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中药学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 ,长期以来 ,学科及其产业化发展均较为缓慢 ,逐渐拉大了与现代科学的距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与此同时在学科发展方面相对落后的现状亦日益突出 ,为此 ,国家自 1996 年以来启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 ,于 2002 年 11 月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极大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1 .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1.1.1中药资源丰富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达 12807 种 ,其中药用植物 11146 种 ,药用动物 1581 种 ,药用矿物80种。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 ,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培药材达 200 余种。自国家推进中药代化工程实施以来 ,各地陆续组建培育了一批地产中药材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 ,将一些名贵道地药材的生产 ,加工由零星的不规范状态 ,逐渐向集约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 ,为全面推进 GAP打下了一定基础。此外 ,在野生变家种方面 ,尤其是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的人工养殖和种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1.1.2 科学研究力量较强多年来 ,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 ,形成了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的科技队伍 ,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 ,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 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 ,以加强中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 ,我国历代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 ,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 ,仅可统计的秘方、验方即达30余万首 ,有记载的就有 6 万余首 ,被国际药学界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对这些珍贵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功 ,一批中药文献数据库已经建成。 1.1.3 中药标准化及规范化建设业已起步近年来国家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九五”至“十五”期间组织进行了“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等攻关研究。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以来 ,我国在药品研究与生产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此后又陆续制定了《新药审批方法》及有关中药部分的一系列补充规定 ,对中药的分类、药物安全性的非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内容以及要求均有明确和详细规定 ,为我国中药规范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88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卫生部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 ,以及1993年国家科委推行的《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实施的 GLP 正式启动。1982 年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9年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这

中药现代化需要中医现代化(精)

中药现代化需要中医现代化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治国研究员 [摘要]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宝藏,中医学必须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保健作出贡献。自1995年起我国已启动了中药现化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中药现化代引发了中医现代化,中药现代化和中医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中药;中医;现代化; [Abstract]TCM is a great storeho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CM must modernize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more healthy.Our country have start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 since 1995.We have gain great success,but face some difficulties als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 require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The modernization of herb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re relating and accelerating one another. [KEY WORDS] chinese herb,TCM, modernization 一、中医药的现状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传统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人类的医疗模式也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

咸鸭蛋的功效与作用

咸鸭蛋的功效与作用 咸鸭蛋的功效与作用 1.清肺火、降阴火: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功能比未腌制的鸭蛋更胜一筹,煮食可治愈泻痢。其中咸蛋黄油可治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烫伤、湿疹。 2.清热美肤:有滋阴、清肺、丰肌、泽肤、除热等功效。 咸鸭蛋的食疗作用:咸鸭蛋味甘,性凉,入心、肺、脾经; 有滋阴、清肺、丰肌、泽肤、除热等功效; 中医认为,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功能比未腌制的鸭蛋更胜一筹,煮食可治愈泻痢。其中咸蛋黄油可治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烫伤 咸鸭蛋的禁忌1、孕妇、脾阳不足、寒湿下痢者不宜食用。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肝肾疾病患者应少食。 3、咸鸭蛋不宜与甲鱼同食。 4、鸭蛋与桑椹相克,同食会引起胃痛。 5、鸭蛋与李子相克,同食会引起不良反应。 6、阿司匹灵与咸鸭蛋相克,咸鸭蛋含有一定量的亚硝基化合物,服用解热、镇痛药时,药物的氨基比林可与咸鸭蛋的亚硝基化合物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容易诱发癌症。 虽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生产咸鸭蛋,但唯有江苏高邮咸鸭蛋最为著名。 咸鸭蛋食用方法1、咸鸭蛋食蒸豆腐 材料:咸鸭蛋120克,豆腐(北)500克,白砂糖25克,植物

油35克。 做法:将豆腐用清水浸泡,然后切成小方块。把咸鸭蛋打碎放入碗内,蛋黄、蛋白分开。蛋白用筷子搅匀,加白糖后倒入豆腐中,轻轻拌匀。蛋黄入热油锅中划开成小粒,分散在豆腐上,加植物油,然后放入蒸锅,蒸六七分钟即成。 2、咸鸭蛋黄炒南瓜 材料:咸鸭蛋黄2个、南瓜500克 做法:将咸鸭蛋黄和料酒放入小碗中,加入沸水蒸锅中大火蒸8分钟,去除,趁热用小勺碾散呈细糊状。然后将小南瓜洗干净,去皮,挖去南瓜子,切薄片备用。再往锅内倒油烧热,爆香香葱段,加入南瓜煸炒2分钟至软,倒入碾好的咸鸭蛋黄,用盐和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3、咸鸭蛋食炒苦瓜 材料:咸鸭蛋130克,苦瓜250克,辣椒(红,尖)20克,鸡精2克,植物油25克,盐3克,青葱10克,大蒜(白皮)5克。 做法:咸鸭蛋煮熟剥壳切成丁状。苦瓜切半切斜片。青葱切段,大蒜切片。辣椒切斜片。炒香葱段、辣椒、蒜片,加入苦瓜,淋下少许水翻炒,盖上锅盖焖2分钟。最后放入咸蛋,加少许盐、鸡精粉拌炒几下即可盛盘。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中药注射剂肩负着促进我国中药振兴和发展的重大使命[1]。 参考文献 [1]傅喆暾,马明华,赵勇.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和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 16) : 90 - 91.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但是发展缓慢, 至1941年, 八路军在太行根据地山西武乡成立了野站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后定名为利华药厂),研制成功了柴胡注射液, 开了中药注射剂之先河。1954 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传统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鉴定, 确定疗效,投入大批生产, 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20世纪50、60年代还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达700多个, 5中国药典6 1977年版(一部) 收载了23种中药注射剂。20世纪80年代中药注射剂达1400种左右。1985年以后, 国家法定标准收载的中药注射剂达72种。新药上市及地标整顿以后, 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为105种。 [4]李春兰, 李学林, 陈天朝影响中药注射剂发展的因素和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16):0157-0159 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开始了中药注射剂的创制研究,但发展较缓慢。20 世纪40 年代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药注射剂的诞生。1954 年12 月,柴胡注射剂在武汉制药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成为国内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中药注射剂。60 年代兴起了研究热潮,相继研制出“抗601 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 多个品种。这一时期的中药注射剂有的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与此同时,1963 年版的《中国药典》第一次收载了中药注射剂。

中药现代化 进程

“中药现代化”的演进 中药现代化概念历经30多年发展,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形成。从1973年,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我国关于中成药发展的国家级文件国发(121)号文件《关于改进中成药质量的报告》,我国才开始其真正意义上转变中药生产方式,在政府的领导推动下,积极改善设备,使中成药的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中药行业逐步吸收了现代医药的管理理念,随着成套设备的研制和应用,中成药生产向工业化过渡。1996年,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实现中药与中药生产现代化”的目标,中药现代化上升到国家产业的高度。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文】,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1997年底,按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提出的计划要求和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科技部将“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开发”列为95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在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政策的有力保障下,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最近十几年来,凡谈中药发展必称中药现代化。 二、中药现代化思潮可分为三类: 一、实施环境类。该类思潮主要是围绕目标,政府管理政策措施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政府管制度层面的东西,也称为中药现代化实施的环境时,将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本身也作为思潮来加以表述。 二、整体阐释类。该类思潮把中医药作为一个认识,认为中医药是不能分开的统一体,中药 必须也包含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否则没有中药现代化可言。只有解决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认知问题,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才能实现。在此种观点的指导下,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三、技术实施类。该类思潮主要是抓住上述主要矛盾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偏重于技术工具类。实施环境类 2002年10月10日,科技部、国家计委、经贸委、卫生部、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中医药局、中科院联合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该纲要明确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该纲要是对于若干年来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于指导今后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纲要明确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与中医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新,特别是与中药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如征候理论、组方理论、药性理论…”等,充分表明了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并重的发展观,它对于“医药并举”的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鉴于它是以政府文件的方式颁布,医药并举论就有了官方的性质,对于回答中药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中药西化、中药植化化等背离中医药理论的观点,具有判断性的标杆作用。当然,应当看到的是医药并举论在宏观层面是不存在争议的,一旦进人微观操作层面,则各种偏颇就都会存在和发生。 (2)纲要突出强调了中药现代化的市场意义。统揽纲要,将市场价值作为中药现代化的必然内涵一目了然。“…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共同推进。…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不断创新”、“…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中药产品的出口份额,争取2—3个中药品种进人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跨国集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中药产品产业化进程,促进中药大品种、大市场、大企业的发展”、“…扩大中成药的出口比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拓展中药国际市场”、“…推进市场机制下的企业兼并重组,…使企业成为中药现代化的主体”等等,纲要对中药现代化赋予了明确的市场价值属性,一方面顺应和适合了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要求,规定了中药现代化在战略和策略层面对于市场手段的应用,另一方面对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有了可以具体衡量的坐标体系。 (3)纲要以创新作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创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创新品种”、“坚持继承创新、跨越发展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研发平台”等等,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市场,是纲要的基本精神之一。它明确了创新在中药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地位。(4)纲要明确了政府在中药现代化中应处的地位。“政府通过制订国家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在纲要“主要措施”一节,通篇是对政府层面实施中药现代化的责任要求和引导性条款,究其实乃是对于创造良好环境的注解。这个纲要到2010年止,此间这些主要措施的落实,将对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2年11月3—5日,四川成都,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发表了新世纪中药现

蛋黄油是食疗之王

蛋黄油是食疗之王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说起蛋黄油,在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不过随着社会的都市化,蛋黄油的制造方法渐渐失传。在我看来,这是很可惜的事,因为蛋黄油堪称为“食疗之王”,许多疾病都用得上。 现代人听到吃蛋都有顾忌,因为很怕胆固醇。其实,胆固醇本身是一种营养物质,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神经系统富含大量的胆固醇,大脑就是身体里面胆固醇最多的地方。为了供应需求,人体每天都需要一千毫克以上的胆固醇,比蛋黄里那点胆固醇要高得多。在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的时候,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造成心血管疾病。这类人就算完全不吃胆固醇,还是会发生胆固醇过高症。 蛋黄油的材料只用蛋黄,不用蛋白,在制造过程中,蛋黄中有一个很棒的成分却被萃取出来,那就是卵磷脂。卵磷脂的珍贵,很难用笔墨形容,但如果你知道人就是由磷脂质做成的,大概就能想象了。人体由几百兆个细胞所构成,包括眼睛、耳朵、鼻子、骨头、神经、血液,只要是细胞,其外围那一层细胞膜,就是磷脂质,所以人体内磷脂质含量非常庞大,如果缺乏它,细胞就会变得很脆弱。磷脂质会保护细胞,使其稳定,细胞进行内外物质交换和呼吸时,都得靠这层膜。 大脑是需要卵磷脂最多的地方,思考、逻辑推理、记忆等任务都会消耗卵磷脂,如果缺乏它,大脑会很快衰老,记忆力减退。此外,若神经缺乏卵磷脂,容易感到酸麻紧痛。若鼻子缺乏卵磷脂,鼻炎自然好不了。虽然一般人感冒不过1周就痊愈,但缺卵磷脂的人却不易痊愈,或不断流鼻涕,或久咳嗽。有的人脚部扭伤,两三天就不痛了,一周左右瘀青就消失了,可是有的人却时痛时好一年多都没办法痊愈,这也和缺乏卵磷脂有关系。 制作蛋黄油的最大的麻烦在于它会冒浓烟,即使用排油烟机也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知情的邻居可能误以为是哪一户失火呢。制作完成后可放入冰箱,保存一两年都没问题。平均每公斤鸡蛋,约可萃取出40cc蛋黄油。市面上有人贩售蛋黄油,但相当昂贵。 对改善中耳炎,蛋黄油是很滋补的,它不像一般滋补品会令身体燥热。曾经有个年轻的中耳炎病人,他在四五岁时曾得过中耳炎,之后耳疾不断困扰着他,只要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就能擦出脓汁来。有一只耳朵几乎听不见了。他看遍耳鼻喉科医师,抗生素吃不停,但总好不了。后来他求助于我,我施以中药,他的病情得以改善,但改善到一定程度后,病情却停滞了。这时我跟他说:“我还有一点蛋黄油,装在眼药水瓶子里,就送给你吧!你晚上睡觉时,让流脓的那只耳朵朝上滴两滴蛋黄油,每天都滴,应该很有效。”一个月后,年轻人来向我报喜,困扰他二十多年的宿疾已经痊愈。 此外,鼻炎患者不妨用棉花棒沾蛋黄油擦拭鼻孔,效果也很不错。至于皮肤病,如湿疹、发炎,烫伤、嘴唇干裂,也都很适合涂抹蛋黄油,而肛门裂伤的患者,则可以用棉球沾蛋黄油外敷。 长期胃病、心悸、营养不良、甲状腺低下、胆固醇过高、老人记忆衰退、偏头痛、女性

论中药现代化的利与弊

医药论坛 论中药现代化的利与弊 柴振平,马国静,白亚灵,曹伟敏 河北以岭医药集团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传统中药发展来的中药现代化存在的优势与弊端。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利;弊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82(2010)05-743-03 2009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甲流全球肆虐,中药发挥独特防治优势:甲型H1N1流感疫情首现墨西哥,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中药在甲流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我国首个与达菲对照进行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治疗甲流疗效确切的药物。连花清瘟胶囊与达菲相比,病毒转阴率相当,在退热,改善咳嗽、周身酸痛、乏力方面明显优于达菲,并且安全性高。连花清瘟胶囊在抗甲流战役中,发挥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中药现代化惠泽苍生。 所谓中药现代化,即在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积累上,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传统中医与高科技嫁接!,让几千年蒸煮在砂锅里的中药,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这使得中药现代化与传统中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药现代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更加彻底坚决。 1 基础性研究 随着自然科学中许多新概念、新方法的渗入,加上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进,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a、中药种质资源质量标准化研究;b、传统中药化学成分分析;c、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研究也从探讨药效学为主开始转向作用机制、方剂组成、配伍规律等多方位发展,并从单一药效学指标向多指标研究发展;d、中药的毒理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于本世纪初创立了络病理论系统[1],提出了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并通过广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通络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对络病共性病理环节的确切治疗作用。以岭的络病理论创新以及应用,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2 规范建设[2] 2 1 中药的良好农业规范(G ood A g ricu ltura l P ractices, GA P)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质量、疗效。中药材质量的优劣涉及到很多方面。中药的GA P包括了中药材的种质研究、选种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炮制规范及质量评价方法,以及中药材生产经营的集约 5158 978 9799 74 6159 219 0299 70 7159 118 9999 66 8158 959 0199 72 9158 899 0099 68 10158 878 9899 72 平均158 888 9999 70?7-ACT:A E活性酯=1:1 1(质量比) 序号收率(%)水分(%)含量(%) 1159 479 0499 85 2159 809 0199 83 3160 028 9799 78 4159 778 8899 80 5159 898 9699 79 6159 969 1299 84 7159 998 9899 83 8160 019 0399 81 9159 909 0199 83 10159 828 9999 81 平均159 869 0099 82 #7-ACT:A E活性酯=1:1 2(质量比) 序号收率(%)水分(%)含量(%) 1158 858 9799 73 2158 478 9999 74 3157 999 0399 71 4158 369 0599 70 5157 988 8999 72 6158 668 9799 68 7158 689 1099 70 8158 799 0899 67 9158 469 0399 73 10158 498 9899 68 平均158 479 0199 71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作为国家基本药物有很大发展前景,其低毒、长效、抑菌作用强的特点使其使用非常广泛,现今头孢曲松钠的合成工艺已日臻完善,再提高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通过降成本,提高质量才能达到市场要求。通过本实验,认为原料质量比7-ACT:A E活性酯=1:1 1时的收率最高含量最高质量最好,所以认为这种配比为最适配比。 参考文献 [1] 王汝龙,原正平 药物[M],1999年第三版 [2] 谢如刚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 许恩忠 头孢三嗪[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3 14 收稿日期:2010-03-08 743 黑龙江医药H e ilong ji ang M edic i ne Journal V o l 23N o 52010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从中药产品“二次开发”到中药企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从中药产 品“二次开发”到中药企 中医药行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行业,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标志着我国中药产业在该类产品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达6亿多美元。然而,我国中药企业数量居多,但产品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不多,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仅占5%的份额,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据预测,国际植物药市场今后将以每年10%到20%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何抓住植物药产品市场,还应加快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中药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这是我国中药企业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必须尽快制订“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本文在对东胶集团产品“二次开发”作一个案剖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药企业如何在中药产品现代化的基础上大有作为,从而提出“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其论证分析。 第一部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背景、现状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产业和企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发展机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各产业的发展形势会有所变化,需要对产业比较优势做进一步分析。对药业而言,中国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就是中药,中药是中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中药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现代产业,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大量的中药、中成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专利,符合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二)“三观”的变化。由于中医药符合全球“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因此,中药成为一些国家发展的重点,它们多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中药业发展,而且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战略上的赶超目标。这些国家的判断是,当前中国尚无国家级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对它们而言是好时机,如果中国制定出适宜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它们和中国竞争将会是很艰难的。世界需要现代化的中药,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宗旨在于促进中药产业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让我国几千年发展积累并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药为全人类做出新贡献。这就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精.docx

摘要 :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中药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 是中 华民族的一大财富。近年来 , 中药现代化研究成为国家支持的一个热点 , 也成为一大研究热 点。这场研究热潮势必会为传统中药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医药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 , 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几十年 来, 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 国内对此也更加重视。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中 药的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是我国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 , 就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 , 结合传统中药生产的特点 ,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 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 , 探索、认识、发展传统中药 , 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 , 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 , 这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制药新技术的应用与中药现代化。 1、高通量药物筛选 (HTS 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新的药物筛选方式, 是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 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 , 不仅在药物筛选寻找活性化合物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 在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方面亦能发挥作用 [1] 。 2、提取新技术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提取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以下面是几种提取分离新技术:

(1 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CO2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的新型技术 [2] 。有研究表明 ,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有 效成分与传统煎煮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相比 , 往往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 [3] 。 (2 超声波浸取技术。超声浸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 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4]。 (3 微波浸取技术。微波浸取技术[5] 是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浸取率的新技术, 微波一可使极性分子超高速旋转 , 平均动能迅速增加 , 使其温度迅速升高 ; 二是通过离子传导 , 离子化的物质在超高频电磁场中以超高速运动 , 做转向及定向排列 , 产生撕裂和相互摩擦引发热效应。 3、分离纯化新技术 分离纯化的目的是将无效和有害组分除去, 尽量保留有效成份或有效部位, 为不同类别中药制剂提供合格的原料或半成品[6] 。 (1 大孔吸附树脂。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共聚体, 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该技术在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其他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7] 。一般情况 , 中药复方提取液经该技术处理后 , 得到的固形物一般仅为原生药的2%-5%,而且吸湿性极强的糖、氨基酸、多肽等水溶性杂质被除去 , 便于后续工序的操作 , 有效部位或成分含量纯度可提高 10-14 倍, 而传统的水煮法约为 30%,醇沉法约为 15%;临床用药剂量可明显降低 [8] 。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9]主要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 纯化和浓缩。 4、制剂新技术

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研究及分析

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研究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28T14:41:48.5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薛瑞[导读] 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也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肥城市中医医院山东肥城 271600 摘要: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也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中药制药方面,往往会对一些疾病带来更多的治疗效益或者缓和效果,也让中药的药用价值受到多数专家学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国内制药材料较为广泛,但是国内无论是在制药方式以及生产流程方面往往存在较多不足,因而要强化中药现代化水平,同时加深对中药药剂学的研究与探索。而要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前途,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则需要把握时机,不断强化制药工艺与生产流程,进而为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重要的基础。关键词:中药制药;现代化;中药药剂学;分析运用 0.引言 就目前而言,中医药的泛用性让其具备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药制药的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就一般而言,中药药剂学主要是将中医药理论作为思想基础,同时对制药流程、技术以及方法的创新,从而保证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为医疗事业贡献出更多价值。当然也由于最新技术、设施、材料等方面的调查不断强化,对于中药药剂学科进入到新的阶段,从而保证中药药剂研究也得到显著进步和突破。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从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研究及分析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1.国内中药制药及药剂学发展情况 就目前而言,中药制药现代化的推进也无法忽略现代化技术的影响,由于中药制剂及制剂的单味药剂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前者而言,主要以复方制剂为主,而主要的原料有效成分较为多样,而且存在辅助与拮抗等多种复杂作用,当然也由于无效组成及药物原料等多重作用,导致中药制剂产生的副作用并不显著,所以对于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方面而言,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性。此外,因为国内中药制剂中多数运用中成药,但是由于其运用范畴较为广泛、经济价值较为显著,也容易为公众认可,当然,国内中药制剂目前却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即如生产技术需要提升,制药质量指标未能体现,中成药的多样性有待丰富等等。当然,要提升国内中药研究流程中的药物提炼及分开提纯纯化流程,则应当科学改进国内的中药制剂技术目前的落后问题,当然唯有整合达成中药材料、中药制造水平、质量管控指标、中药制剂规格,并且最大程度提升现代化技术以满足现代化的科学有效发展[1]。 2.目前国外中药制药及药剂学发展情况 2.1 德国的中药制药发展 德国方面,近有四成出现在生物医药手册的药物均为植物原料进行备至的,当然近7成以上的德国民众也选择了植物类药物,用于处理感冒、发烧、治疗心血管病症、进补的主要选择。而且这类用药状况也进一步让德国植物药制药获得相应的进步。而且目前多数现代药学研制手段与工艺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也让德国的植物药制备进步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整个世界植物药类型最为多样的国家。此外,在国内各类进口的“洋中药”的类型中,也有一成的药品属于德国制造,且在国内中药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1]。 2.2美国的中药制药发展 近年来,随着美国药食品相关监管部门对药品的要求日益提升,特别中化学成分必须是要清晰,因而任何入境的复方药剂都需要确定各类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的药理及效果,同时必须清晰阐述彼此存在的关联、效用及病理学价值。而对于多数中药制剂而言,可以包含多种组成结构,因而往往难以完全明确对这些成分的作用价值进行介绍。此外,因为中药与对应制剂在美国研发效率低下。虽然在《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的提出以来,美国开始加大普及包含多类化学构成的药品也可用于治疗,但是需要保证药品可以广泛运用,当然也需要但是具备足够的使用效果及可靠性。而且在美国,在植物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化学家负责,即他们需要将植物药进行提炼出各类有效成分,同时合成新型产物进而完成深入探索。而且多数植物药类型为单一药品,剂类表现为胶囊类或者药片类 [2]。 3.国内未来中药制药及药剂学的发展趋势 3.1促进国内古方的探索及制剂分析 我国中药药剂学产生完善已经包含源远流长的周期,也孕育了较多的经验价值。特别是在商朝以来,《汤液经》国内古时早期的方剂及制剂作品集合)、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国内首个医药典籍),明清时代《本草纲目》等等。而国内古典药方对于国内历史文化形成和影响都具有促进价值。因而,对于现代中药药剂理念的进步与发展更需要针对国内古代药方的进步与制剂分析,从而发挥国内中药行业核心技术的进步与传承。 3.2持续促进药剂关联技术发展 基础技术是保证中药药剂学进步的核心。因而,中药药剂学研究则应当主动增强工艺、设施及技术的优点,进而保证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比如,在中药药剂制取流程,采用固体分离、乳化等关键技术方法,针对中药物完成除味过程;同时选择微波提炼方法及孔吸附树脂等关键工艺,从而科学提升中药制剂的效果。 3.3完善中药制剂人才队伍构建 对于中药药剂而言,无论是任何操作流程,都需将人力资源作为基础资本,同时保证完全完成制药过程中。此外,在中药制剂不断推进未来技术完善的流程中,也应当持续关注中药药剂专业人才培育与构建。比如,增强在制剂提炼工艺人员的培育、增强中医理论分析人员职业水平、销售市场负责人员营销方法改善等[3]。 4.结语 综合而言,中药制药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依附于中药药剂学的不断探究与进步,所以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对于国内未来药剂制造与学科发展不仅仅需要从深入研究国内古方典籍入手,更应当从推进制药相关技术进步与制药队伍人才扩充与完善方面入手。而且需要考虑药物的复杂成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分离提炼其中的有效成分。参考文献: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 姓名:刘曙辉学号:5801308021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优秀文化数不胜数,中医中药作为我国的医药博大精深的理论流传到今天仍然深受人们认可,常年作为国人看 病就医的首选,它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精粹的传承和发扬。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中药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而具有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综合作用。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潮流兴起传统天然药物日益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产业前景,已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什么是中药现代化 将中药的使用从粗放型向规范化转变,与现代药学技术相接轨,这个说法说要比中药现代化更准确一些。 中医药现代化必须走系统医学的道路。也就是说,必须彻底摆脱西医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在系统论指导下的医学研究,才是中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医现代化走中西方思维方式互补之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西方人惯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即将整个世界(包括人自身在内)作为一种外在的对象进行研究,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相互对立(即主体和客体呈二元性)。 简单地说,就是从传统中药发展提高到现代化中药;具体地说,中药现代化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依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这个过程,就是中药现代化。其具体内容包括:中药理论现代化、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的现代化、中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中药文化传播的现代化和提高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

蛋黄油的副作用

蛋黄油的副作用 蛋黄油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说过,其实蛋黄油就是从加蛋的蛋黄当中提取出来的有。蛋黄在被煎炸之后就会出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蛋黄油。蛋黄油当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对于消炎和消肿等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如果大家被烫伤或者是伤口发炎的话,就可以在患处涂抹蛋黄油,很快就可以恢复。那么,蛋黄油有什么副作用呢 蛋黄油是从鸡蛋的蛋黄中煎取的油,又称鸡子鱼、凤凰油等,是治疗轻度烫伤的良药,这是因为蛋黄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 和卵磷脂等,这些物质对人体皮肤的再生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它对治疗水烫伤、火烫伤效果很好。 轻度烫伤涂上蛋黄油有清凉感,疼痛减轻,防止起泡,不留烫伤痕迹,对较重的烫伤,在后期外涂蛋黄油,可促使伤口早日愈合。因此,蛋黄油可作为家庭自制的备用药。 制作 1)取20个鸡蛋,将鸡蛋洗净,用水煮熟,剥掉蛋壳和蛋白,只留下蛋黄。 2)放入平底锅内,不需要加油,以木质或竹制锅铲压碎,越细越好。 3)以中火干煎,连续翻炒使蛋黄均匀受热。大约15分钟后,蛋黄会有点烧焦,20分钟时开始起浓烟,这时开始只要翻搅几下即可,30分钟左右,浓烟达到最大,蛋黄会变成黑色,看起来像

沥青,此时用锅铲压,会流出蛋黄油。 4)熄火,将蛋黄油倒进瓷碗中。等冷却后,用纱布过滤,把烧焦过程的粗碳粒滤掉,留下的蛋黄油是黑色的。放在干燥的阴凉处或冰箱里可保存1、2年。可以作为家里的备用药哦。不过做的时候烟很大。 做法二 原料:熟咸鸭蛋黄1000克生姜50克大蒜100克洋葱150克色拉油2500克 制法: 1、熟咸鸭蛋黄压成泥;生姜去皮切细丝;大蒜切指甲片;洋葱切细丝。 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三四成热,下入蛋黄泥、姜丝、蒜片、洋葱丝,随后改用小火浸炸约20分钟,至油色金黄且香味溢出时,起锅倒入盛器内,晾凉后打去表面浮沫,即可随时取用。 特点:色泽金黄,香味浓郁。 适用范围:各种素菜及清炖菜的调色调味,如“香菇菜胆”、“鸡油菜心”、“萝卜丝炖明虾”等。[1] 药用价值 蛋黄油治疗湿疹,涂抹患处,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减轻,经3-5次即可痊愈。 又有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和头癣,亦获良效。用蛋黄油治病,历史久远。如明代《本草纲目》曰“鸡卵炒取油,和粉敷头疮”。又云“鸡卵黄熬油搽之,治杖疮已破,甚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