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及展望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及展望

页岩含气量影响因素及展望

摘要: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页岩气分布广泛,资源量十分丰富极具有开采价值。本文从页岩气含气量影响的因素方面对页岩气资源进行评价并结合我国页岩气开采实际进行了展望。我国页岩气的开采虽然起步晚,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相信页岩气产业的发展道路会也来越宽。

关键词:页岩气能源含气量因素预测

一、引言

页岩气指赋存在泥页岩中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据统计,全球页岩气储量约为456万亿立方米,我国页岩气储量约为26万亿立方米,占全球页岩气储量的 5.7。我国是天然气等能源消耗大国,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将有80亿立方米的缺口。我国页岩气含量虽然丰富但是起步较晚,页岩气勘探技术尚处于借鉴与摸索阶段,若能将页岩气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能极大地缓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供需矛盾。

页岩含气量是指每吨页岩中所含天然气折算到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天然气总体积,包括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由于页岩气藏中溶解气含量较小,目前关于页岩含气量的研究主要针对页岩气藏中的吸附气及游离气含量。游离气是指以游离状态储存于天然微裂缝和孔隙中的天然气;吸附气是指吸附于有机质或伊利石等黏土矿物颗粒表面的天然气。

二、影响页岩含气量的因素

由于页岩储层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矿物组成复杂等特点,影响页岩含气性的因素众多。这些影响因素既包括页岩埋深、地层压力与温度等外因,也包括页岩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页岩固有属性。

1.影响页岩气含气量的外因

影响页岩气含气量的外因主要包括页岩层埋深、压力、温度等。储层压力与埋深直接相关,埋深是页岩气藏经济价值的主控因素之一,决定页岩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富有机质页岩的吸附气含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吸附气含量的增大速度明显减缓。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温度的升高导致富有机质页岩的吸附气含量降低。

2. 影响页岩气含气量的内因

2.1页岩矿物组成。页岩的矿物组成一般以石英或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包括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等,以及少量蒙脱石或不含蒙脱石。国

内外学者对于页岩气藏的岩石矿物组做了大量研究,表明页岩的矿物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页岩气藏品质的优劣,影响页岩含气性。

2.2有机质含量。总有机质含量(total organ—ic content,TOC)可以反映出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是页岩气聚集最重要的主控因素之一。美国主要页岩盆地的总有机碳含量在O.5%~25%之间,目前一般认为总有机碳含量在0.5%以上的页岩地层才有可能形成页岩气藏。从国内外的测试结果来看,有机质含量与页岩的含气量正相关性较好。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气藏温度和压力下,有机碳含量较高的页岩具有更多的微孔隙空间,增大了游离气的储存空间;此外,有机质吸附甲烷气体的能力远高于无机质等黏土矿物,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将极大地提高吸附气的含量。

2.3有机质类型。沉积有机质主要由干酪根构成,约占沉积有机物的80%~90%。干酪根是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由于其自身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烃潜力,形成的产物也不同。干酪根在热演化程度较高时均可生成天然气,但I型和Ⅱ型干酪根主要生成油,Ⅲ型干酪根则主要生成气。另外,干酪根的类型对天然气的吸附率也有一定影响。

2.4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成熟度(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是指沉积有机质在温度、时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向石油和天然气演化的程度。页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与其生烃潜能相关性较为密切,是页岩气聚集形成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将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标定有机质成熟度的一项独立指标。

三、我国页岩气勘探技术展望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我国的页岩气勘探技术还处于实验研究及总结摸索阶段。受北美页岩气勘探启发,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适合我国页岩气成藏特点的勘探技术研究。特别是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下,利用地震采集和处理解释、页岩气测井识别和储层精细描述等地球物理关键技术。探讨非震方法在页岩气中的勘探能力,建立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体系,为确定页岩气“甜点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我国赋存页岩气的地质环境复杂,特别是南方海相页岩发育地区,地形起伏较为剧烈,植被覆盖严重,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勘探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需要提高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勘探结果的质量,并加强更适合山区工作的电磁法、重磁法等非震方法对页岩气勘探有效性研究。深化地质认识,优选批具有勘探前景的靶区,开展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试验优化技术方法组合。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计划于2013年完成华东地区的页岩气选区,并将从2014年开始投入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重点地区页岩气勘探。随着国家和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未来5~10年我国的页岩气勘探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突破。

四、结束语

1.页岩含气量是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区块优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较

多,其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大。

2.目前针对影响页岩含气量因素的研究大都为定性研究,随着页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展各影响因素权重的定量研究十分必要。

3.页岩气的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新矿种的开发中,只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充分研究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页岩气开采带来的不利影响,相信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建设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焕芝,何艳青.全球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开发现状[J].石油科技论坛,2010

[2]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4

[3]李玉喜,乔德武,姜文利.页岩气含气量和页岩气地质评价综述[J].地质通报,2009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的重要性及方法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日益受到全球。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概述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的方法,以及它们在页岩气开发中的重要性。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气藏特征、含气量、压力、温度等因素的评价。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对盆地、地层、构造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沉积环境、岩石矿物组分等的研究。这些因素对页岩气的生成、储集和封存具有重要影响。 气藏特征评价主要页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微观孔隙结构、吸附和解吸性能等。这些特征与页岩气的开采方式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含气量评价是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核心,包括对储层含气量、单位面积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的计算与评估。含气量直接决定了页岩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压力和温度评价在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压力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储层的压力分布和流体性质,为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温度评价则有助于判断储层的成熟度和生气史,为资源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目标优选是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页岩气藏作为开发目标。目标优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评价体系:根据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明确各要素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构建: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如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对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进行模拟预测。 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评价体系和模型预测结果,对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方案制定:针对优选出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及储层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及储层评价郭少斌;赵可英 【摘要】In the estim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the shale gas content and the difficulty for fracture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Six critical factors were chosen, including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he amount of adsorbed gas, maturity, porosity, and the content of I/S and brittle mineral.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rey correlation grade, the shale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Ordos Basin were studied. The reser⁃voir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based on the Reservoir Estimating Index ( REI) . When REI≥0.5,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Ⅰ. When 0.33≤REI<0.5,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Ⅱ. When 0.3≤REI<0.33, the res⁃ervoirs belong to type Ⅲ.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an estimation scheme of transitional facies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was propo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servoirs were shown with images.%评价泥页岩储层的好坏主要考虑泥页岩的含气性与泥页岩后期压裂开发的难易程度。据此,优选了与泥页岩储层优劣紧密相关的6项影响因素,包括有机碳含量、等温吸附气量、成熟度、孔隙度、伊蒙混层及脆性矿物含量。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进行了评价,应用储层综合评价指标(REI)可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REI≥0.5;Ⅱ类储层,0.33≤REI<0.5;Ⅲ类储层,0.3≤REI<0.33。同时参考前人成果和经验数据,提出了该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储层的评价方案,并用图像的方式展示了不同储层的特征。

页岩气特征及我国的资源前景

页岩气特征及我国的资源前景 0 引言 页岩气为产自极低孔渗、富有机质暗色页岩地层系统中的天然气,是近期可实现经济规模勘探开发、资源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与分布独具特征。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较广的有效烃源岩层中,具有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的优势[1-2]。中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据专家估算,可采资源量约为26×1012m3,与美国(28×1012m3)大致相当[3],而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0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球推介页岩气大会”上,美国公布本国2009年页岩气产量为889×108m3,超过了中国830×108m3的常规天然气产量。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巨大成功使其近年的天然气储、产量大增,国内天然气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天然气出口价格。近两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也持续、快速升温,特别是第一口页岩气井——四川威远气田的威201井,在下古生界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段直井压裂获得井口测试日产量上万方的工业性气流,表明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世界上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开始于美国,当前美国和加拿大是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的2个主要国家。页岩气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目前正迈入快速发展期(图1)。

图1 全球页岩气勘探开发形势示意图 Curtis[4]和Mavor[5]研究认为。页岩气以游离态储存在页岩孔隙和天然裂缝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根和粘土颗粒表面,有的甚至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干酪根和沥青质中。页岩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作用气、热裂解气或两者的混合,在成藏和分布上具有运移距离短、多种封闭机理、聚集成藏隐蔽、地层饱含气等地质特殊性[6]。国内学者对页岩气的定义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探讨[7-9]。张金川等[7]把页岩气定义为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1821年,第一口页岩气井钻于美国东部,20世纪20年代步入规模生产,70年代页岩气勘探开发扩展到美国中西部地区,进入90年代,由于开发技术的进步和政策价格等因素的推动,页岩气成为了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和目标,2000年以来,美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突飞猛进,在过去10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加了近10倍,近年来实现了年年翻番;加拿大自2000年进行西加拿大盆地群的页岩气研究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以来,2007年实现了页岩气产量突破。2009年北美页岩气上表产量达950×108m3(其中美国为878×108m3,加拿大为72×108m3)。页岩气产量已占到北美天然气总产量的12%。成为影响北美地区乃至全球天然气格局的重要战略资源。 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及相关企业就已高度重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密切注视北美页岩气的发展动态。近年来,更是掀起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潮。借鉴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中国已在南方多个地区开展针对古生界海相页岩地层的页岩气工业化勘探开发试验区建设。正在进行扬子、鄂尔多斯、塔里木、渤海湾、松辽等盆地或地区的页岩气基础研究和前期评价。利用地质类比,预测了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但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 页岩气的生成 2.1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 2.1.1 沉积环境

页岩气

页岩气藏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 摘要:目前世界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约有800×1012m3~1000×1012m3,处于尚未全面开发阶段。其中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到100×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本文主要对页岩相关概念、国内外页岩勘探开发情况、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页岩气勘探开发详细过程及特点,分析了页岩气解吸、扩散、渗流和产出过程,为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页岩气藏天然气勘探开发 页岩气是美国大规模经济性勘探开发的三大非常规天然气类型(根缘气、页岩气、煤层气)之一,近年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页岩气年产量相当于目前我国各类天然气年产量的总和。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页岩气聚集机理特殊,富集条件多样,它使得一大批不曾具备常规油气成藏条件的泥页岩重新变得具有直接勘探意义。高含有机碳泥页岩在中国广泛分布,页岩气也因此成为值得高度重视且具有广泛而重要勘探开发意义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本文总结了国外各页岩气田勘探开发特点,同时分析了我国页岩气藏开发的潜力。 1、页岩气藏相关概念和特点 1.1页岩气藏相关概念 页岩是指有机质含量小于50wt%的沉积岩。页岩气是泛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经地质、生物作用生成的天然气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页岩气藏。 1.2主要物性特点 我们分别从:生储盖组合、储层、气体组分和赋存形式、气井产能等几个方面阐述页岩气藏特点。 页岩气藏[1]与煤层气相似,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没有(或仅有极短距离)运移,通常就近聚集成藏,不受构造控制,无圈闭、无清晰的气水界面。 页岩气藏分布[2]受页岩分布控制,面积大、范围广,常呈区域连续性分布;埋藏深度范围大,从浅于200米到深于3000米都可能有页岩气藏。岩气藏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并随着埋深加大,物性变差。气藏储层孔隙度[2]一般为4%~6%,但含气孔隙的有效孔隙度一般只有1%~5%,渗透率在微毫达西到毫达西数量级。若处于断裂带或裂缝发育带页岩孔隙度、渗透率将大幅度增加。厚度变化范围大,从30ft到300ft不等,且物性各向异性非常大。 页岩气主要成分[3]为甲烷,含有少量的液态烃、CO2,部分气藏中还可能含有N2。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页岩储层中,其吸附气含量为20%-85%,少量页岩气以溶解状态存在,一般不超过10%[3]。 页岩气藏压力[3~4]低,气体渗流阻力大,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常无自然产能,采收率较低,单井产量低,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压裂施工才能获得工业气流,但产量递减速度慢;生产周期长,一般超过30年。

页岩含气量测试综述

页岩含气量测试综述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显著提升,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页岩气资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尤其在美国页岩气成功勘探开发的推动下,有关页岩气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页岩气是指主体以吸附和游离两种状态同时赋存于具有自身生气能力的泥岩或页岩地层层系中的天然气聚集。我国页岩气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以南方海相地层为勘探重点,本文对页岩含气量测试进行分析。 关键词:页岩气;含气量;测试 1页岩含气量概述 计算页岩原地储量的一个关键参数就是页岩含气量。由于页岩气有游离气、吸附气两种赋存形式,而赋存形式受压力、温度的影响,因此,页岩储层不能像常规储层那样直接用容积法来确定储量多少,而是要通过实验测定页岩含气量。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主要是根据实验室样品的等温吸附曲线,在已知储层压力和温度的情况下分析页岩的含气量;直接法则是将出筒后的岩心尽快装罐,先后将其加热至地层流体温度、井底温度,使用计量装置获得解吸气量,通过解吸气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回归出岩心从井底到井口的损失气量,然后粉碎样品得到井底温度下的残余气量,最后将损失气量、解吸气量、残余气量三者相加,得到储层页岩含气量。解吸气量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得到,通常“现场页岩含气量”是指解吸气量。虽然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损失气量的计算受理论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影响,但鉴于直接法具有实验过程快速简便、能够现场拿到实验数据、能第一时间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等特点,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内外针对直接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损失气量计算、页岩含气量的控制因素等方面,但是如何通过改进硬件设备来准确测定解吸过程中的含气量方面同样至关重要。 2页岩含气量测试方法 2.1现场解吸法 现场解吸法是测定页岩含气量最直接的方法,是目前主要的直接法测量页岩含气量的方法之一。现场解吸法是在钻井过程中,将所取页岩岩样密闭保存于金属解析罐中运往实验室,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模拟实际地层条件,对岩心进行解析测试分析。用解吸法测定的含气量是由损失气量、解吸气量和残余气量三部分组成的。解吸气量是岩心被装进解吸罐之后所解吸出来的总气体量,通常持续两周到四个月之间,一周内的平均解吸速度小于10cm3/d时就即可结束解吸;残余气量是结束解吸之后依旧残存在试样中的那一部分气体,岩样需要被装进封闭的球磨罐中来进行破碎,放入恒温设备中,待温度恢复至储层温度之后便依照特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反复解吸,一周内连续解吸的气体量直到不大于10cm3/d时,再测定其残余气量;损失气量是指将岩心迅速取出,并在装入解吸罐之前放出的气体含量,但是没有办法测量出来这部分气体,需要根据耗损的时间及解吸气量变化趋势,结合数学模型反推损失气量。在测定的过程中,取心方式、测定方法和气体解吸温度等多种要素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需要从仪器设备、取心方式、损失气推算方法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其测试准确程度。 2.2等温吸附法 页岩测试技术中等温吸附实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页岩气是以吸附状

页岩气评价

页岩气 1 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 1.1 世界页岩气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 超过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 436.1×1012m3 ), 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表1)。美国是目前探明页岩气资源最多的国家, 现已探明近30个页岩气盆地, 其中7 个高产盆地的页岩气资源量为80.84 ×1012m3, 可采储量为18.38 ×1012m3。中国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 经初步估算, 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1012~ 30×1012m3,中值23.5×1012m3。 1.2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北美是全球目前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地区。美国页岩气开采最早可追溯到1821年,但当时由于产量较小没有得到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水平钻完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 使得页岩气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底, 美国已完钻页岩气井约42 000口,产量首次超过煤层气, 达到507×108m3,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0% , 预计2015年页岩气产量可达2 800 ×108m3。产能较高的有Barnett、Fayetteville、Haynesville、Marcellus、

Woodford、Antrmi和New A lbany7套页岩, 分别位于FortWorth盆地、Arkoma 盆地、North Louisiana盆地、美国东北部地区、俄克拉荷马州中南部、Michigan 盆地和Illinois盆地。 加拿大紧随美国之后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勘探和开发试验。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 GSUG)初步估计, 加拿大页岩气地质储量超过40.7×1012m3, 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British Columbia、Alberta 和Saskatchewan 地区, 东南部Quebec、Ontario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GSUG认为, 西部(包括British Columbia 北部Bowse盆地) Colorado页岩段、侏罗系及古生界页岩和东南部的泥盆系页岩具有开发潜力。近年来在加拿大东部Quebec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表明, 人们所熟知的Utica页岩资源丰度高达10.17 × 108m3, 可以和美国著名的Barnett页岩相媲美, 除此以外, 还在Utica页岩下面发现了一套厚达1500~ 2 000 m的Lorraine硅质页岩, 这套页岩的资源丰度可能为20.82×108m3,是Utica页岩的2倍多, 显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据不完全统计, 加拿大现有页岩气钻井60余口, 年产量约31× 108m3 /a。 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德国、匈牙利、波兰、瑞士、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也纷纷开展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试验。 中国自2004年起, 由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开展了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比湖南、四川等8省市成藏条件后, 认为重庆市渝南和东南地区广泛分布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3套地层, 许多地区有形成大规模页岩气的可能。自2005年起, 中国石油( CNPC )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通过对以往资料的分析, 证实了页岩气确实在国内广泛存在, 二是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如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美国新田石油公司签署了/ 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0协议, 2009年11月与壳牌公司签订/四川盆地富顺) 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评价协议0。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11月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设计实施的中国首口页岩气取心浅井在四川宜宾顺利完钻, 设计200m 的井深取心154 m, 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测试。中国石化近年来也已设立页岩气专题研究组,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页岩气藏潜力评价及有利地区优选工作。中国海油( CNOOC )也于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页岩气专题研究组, 主要从事南方地区页岩气藏潜力评价和区带优选工作。2009年8月17日, 中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重庆綦江启动, 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了新型能源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2009年8月27日,中国研究人员在重庆市境内的北部县区(秦岭褶皱带南端)肉眼观察并发现了页岩气的直接存在。 2 页岩气特点 页岩气与深盆气、煤层气一样都属于“持续式”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所谓页岩气( Shale Gas) 系指富含有机质、成熟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或岩石中存在着裂缝和基质孔隙, 使之储集和保存了一定

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页岩气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页岩气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但是页岩气藏储藏层结构复杂,多为低孔,低渗型,开发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储层评价技术,水平井增产技术,射孔优化技术以及压裂增产技术;分析了国内在页岩气研究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当前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储层评价;水平井增产;射孔优化;压裂增产 Abstract: the shale gas is a huge reserves a kind of abnormal gas, but shale gas storage layer structure is complex, more for low hole, low permeability model, high 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hich need a lot of technology funds and personnel investment. Introduced th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the reservoir evaluation technology, the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technology, perforating technology of well st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ses in shale g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points out the shale gas develo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shale gas development; Reservoir evaluation; The horizontal well increase; Perforating optimization; Well stimulation 一、钻完井难点及研究重点 1难点分析 1)由于页岩地层裂缝发育,长水平段(1 200 m左右)钻井中易发生井漏、垮塌等问题,造成钻井液大量漏失、卡钻、埋钻具等工程事故。 2)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中,水平段较长,摩阻、携岩及地层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钻井液好坏直接影响钻井效率、工程事故的发生率及储层保护效果。 3)页岩气单井产能低,勘探开发成本高,需要优化钻井工艺及研发低成本钻井技术及其配套装备,提高采收率,降低钻井工程成本。 2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针对页岩具有易膨胀、易破碎的特点,开展页岩气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避免钻井过程中井壁的缩颈或坍塌。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页岩含气量是计算原地气量的关键参数,对含气性评价和资源储量预测 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页岩含气量测试方法有现场解吸法、等温吸附法和测井解 释法。本文对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页岩;含气量;测试技术 1页岩气与煤层气的异同点 页岩气是指位于暗色泥页岩层系中的天然气,以吸附在干酪根和黏土颗粒表 面和游离在天然裂缝及粒间孔隙为主要赋存形式。通常情况下,在页岩气藏中, 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 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暗色页岩在中国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无论在宏观上的成藏特征、多孔介 质类型以及开采方法和技术方面,还是在微观的天然气赋存特征、基质孔隙尺度 以及基质吸附气的解吸和流动特征方面,页岩气与煤层气都具有类似性,也有一 定的区别,故页岩气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借鉴于开发历史较早的煤层气开采经验。 页岩气和煤层气的赋存方式都为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三类。对于页岩气来说,吸附气一般介于20%~85%,游离气介于25%~30%,溶解气一般小于0.1%;对 于煤层气来说,吸附气一般介于80%~90%,游离气一般介于8%~12%,溶解气 一般小于1%。页岩气和煤层气都属于双孔介质,同时具有基质和裂缝,因储层 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页岩气藏的基质孔隙直径一般介于5~1000nm,而煤层 气藏的基质孔隙直径一般介于0.4~2960nm,其渗透率都小于1×10-3mD,两者基质特征差别不大。页岩气藏的裂缝渗透率一般介于0.01~0.1mD,而煤层气藏的 裂缝渗透率一般介于0.1~100mD之间。因此,煤储层的裂缝渗透率明显高于页 岩储层,页岩气的开采难度也较大。 2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 2.1解吸气量测定方法 解吸气量是指岩心装入解吸罐之后解吸出的气体总量。直接测定含气量的解 吸方式有自然解吸和快速解吸两种。自然解吸耗时长,测定过程中可通过适当提 高解吸温度和连续观测,合理而有效地缩短测定周期。 2.2测井解释法 测井解释法通过现代测井技术手段能够很方便地获得岩石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机碳等参数。测井解释法求取页岩含气量,就是通过页岩的物性参数获得 页岩的游离气量,然后通过有机碳含量和吸附气的经验公式获得页岩的吸附气含量,页岩含气量为游离气和吸附气之和。不同测井曲线对于不同地层特征及含气 性具有不同的测井响应,依据沉积背景,结合声波时差、地层电阻率曲线计算地 层TOC随深度的变化关系。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与页岩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之间 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在相同压力下,页岩有机碳含量越高,甲烷吸附量越高。利用地化实验不同井、不同深度、同一目的层段的实测TOC和等温吸附气之间的 配套关系,确定了不同目的层段吸附气含量与TOC关系的计算参数:Q吸附= A×TOC+B. 2.3等温吸附实验法 计算页岩吸附气含气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等温吸附法,与解吸实验是互逆的 两个实验。目前,对页岩储层吸附特征的研究依然主要是借助煤层气的等温吸附

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进展及展望

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进展及展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了广泛。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该技术的进展及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近年来,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涉及的方法包括物理模型法、数值模拟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其中,数值模拟法因其可以考虑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因素,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多尺度、多物理场问题,研究者们不断开发出更为精细、高效的数值模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是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的核心,它可以模拟页岩气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吸附和解吸过程。当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多孔介质模型,如双重孔模型、四重孔模型等,用以提高模拟精度。然而,这些模型也存在着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慢等缺点,仍需进一步优化。 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随机性 问题,如页岩气藏的非均质性、裂缝分布的不确定性等。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方法,如蒙特卡罗方法、有限元方法等,为页岩气数值模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GPU计算可以利用图形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加速页岩气数值模拟过程。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给GPU,可以大幅提高计算速度,使得大规模、高精度的页岩气数值模拟成为可能。然而,GPU计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扩展性较差、内存限制等,仍需进一步改进。 随着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未来,该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应用: 通过页岩气数值模拟,可以对页岩气藏进行精细描述和资源评估,为后续的开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模拟结果还可以指导钻井工程、增产措施等方面的优化设计,以实现页岩气开发效益的最大化。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开采方案下的产气过程,为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提供支持。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可以找到最优的开采方案,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利用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页岩气藏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帮助研究者们理解页岩气的产出机理。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页岩气藏的监测,通过将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并及时调整开发策略。 页岩气数值模拟技术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支撑手段,其在资源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首先,页岩气储层的主要特征是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吸附性、脆性强等。由于页岩气储层孔隙度普遍较低,页岩含气量一般在0.5%~2%之间,无法直接通过自然流体运移产生气井产出,需要通过人工改造提高其开发效率。此外,页岩储层渗透率也普遍较低,在低于0.1 mD时,传统的岩心渗透率测定方法也难以获得可靠的结果。因此,在页岩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中,如何准确预测和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和产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其次,页岩气储层的高吸附性是其另一重要特征。由于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低,而岩石本身有强烈的吸附能力,气体分子与储层岩石表面发生物理吸附,缓慢释放出来,对气井气藏的评估和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最后,页岩气储层的脆性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由于页岩储层中石英含量较高,脆性强,同时因吸附气体的存在,容易出现干裂和崩塌等现象,所以在储层改造中需注意保证适宜的裂缝发育和有效的缝道连通性。 其次,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方式与传统油气田开发方式也有所不同。传统油气井开发方式主要是井筒与储层的直接连接,而页岩气储层由于孔隙度低、渗透率小,需要通过增加井壁缝洞、压裂等人工改造措施,提高储层天然气向井筒输送的效率。 在储层改造方面,压裂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手段。压裂旨在通过在储层岩石中开展人工捕捉缝洞、裂隙和裂缝,以增加储层孔隙、缝隙和裂隙的连通性,提高岩石渗透和矿化性。目前,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最主要手段。 除此之外,渗流增透技术、注水增透技术、人工堵漏技术等也是页岩气储层改造中的重要手段。例如,人工堵漏技术可以针对储层砂体分娩不均匀的情况,在某些部位通过使用特殊材料将沉积岩层中的微缝、缝洞等进行封堵,使得注入的水流在需要的区域激活储层。 综上所述,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吸附性和脆性强等特征,需要通过压裂和其他人工改造手段提高开采效率。未来,需继续探索适合页岩气储层特征的储层改造技术,提高其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页岩气基础知识

页岩气基础知识 ( 1) 页岩岩性多为沥青质或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黑色泥页岩和高碳泥页岩类, 岩石组成 一般为30%~ 50%的粘土矿物、15% ~ 25% 的粉砂质( 石英颗粒) 和4%~ 30%的有机质。页岩气的工业聚集需要丰富的气源物质基础, 要求生烃有机质含量达到一定标准, 那些”肥沃”的黑色泥页岩通常是页岩气成藏的最好岩性, 它们的形成需要较快速的沉积条件和封闭性 较好的还原环境。在页岩气藏中, 地层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 一般大于2%, 可以达到普通源岩有机碳含量的10~ 20 倍。天然气的生成可来源于生物作用、热成熟作用或两者的结合, 因此镜质体反射率一般在0. 4%以上。在陆相盆地中, 湖沼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产物一般是页岩 气成藏的最好条件,但通常位于或接近于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处, 导致页岩气的分布有利区主要集中于盆地中心处。从天然气的生成角度分析, 生物气的产生需要厌氧环境, 而热成因气的产生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 因此靠近盆地中心方向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 2) 页岩本身既是气源岩又是储集层, 其总孔隙度一般小于10%, 而含气的有效孔隙 度一般不及总孔隙度的一半, 渗透率则随裂缝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页岩气虽然为地层普遍含气性特点,但目前具有工业勘探价值的页岩气藏或甜点主要依赖于页岩地层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裂缝系统。根据有关资料分析, 页岩的含气量变化幅度较大, 从0. 4m3/ t 到10 m3/ t, 在美国的大约30000 口钻井中, 钻遇具有自然工业产能的裂缝性甜点的井数只有大约10% , 表明裂缝系统是提高页岩气钻井工业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页岩地层中的自生裂缝系统以外, 构造裂缝系统的规模性发育为页岩含气丰度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保证。因此, 构造转折带、地应力相对集中带以及褶皱断裂发育带通常是页岩气富集的重要场所。 页岩气的采收率变化较大( 5% ~ 60%)钻井的产气量相对较低, 但生产周期较长, 在天然气产出的同时伴随有地层水的排出。美国页岩气井的单井总平均产气量约为1000 m3/ d, 但页岩气产区的单井产率一般介于2800~ 33000 m3/ d之间。 页岩气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对页岩气( 泥页岩气) 的勘探研究也已经逐步展开, 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吐哈盆地、江汉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均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局部有机碳含量在30%以上, 发现了典型页岩层中局部的天然气富集。其中, 暗色页岩发育的地区和层位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和目标。在吐哈盆地, 吐鲁番坳陷水西沟群地层广泛发育了暗色泥岩和炭质泥页岩, 炭质泥岩累积平均厚度在30 m 以上, 有机碳含量一般介于6% ~ 30% ; 暗色泥页岩厚度更大, 如八道湾组暗色泥页岩厚度一般大于100 m, 盆地中北部达到200m 以上, 西山窑组暗色泥页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油气田开发技术新进展】

复杂结构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 6 非常规气藏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1)深层超高压气藏的开发 ○1动态监测,包括地层压力变化、底水上升、压敏性影响等; ○2安全高效的钻完井技术; ○3高压下的地面安全集输技术; (2)高含硫气田的开发 ○1防毒防腐的安全开采及集输技术; ○2硫沉积的相态问题及其防治技术,有的还含CO2,更加复杂化; ○3生产动态的监测问题; ○4地面脱硫与硫的综合利用; (3)大面积低渗透气田的开发 ○1加强气藏描述,在差中选优,寻找相对富集区,逐步滚动发展,提高钻井成功率; ○2提高单井产能:大型压裂、进一步提高压裂液的流变性能和携砂性能,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是大型压裂水平升级的关键,大型压裂的优化设计技术。 复杂结构井技术:提高泄流范围,提高单井产能,尽可能穿过更多的质量较好的气层;水平井段倾斜,减小对垂直流动造成的可能阻碍;尽可能穿过更多的与河道相交的水平和垂直阻流带;穿过多个砂体和裂缝带 ○3降低建井成本 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速,改变管理体制,市场化) 发展小井眼技术; (4)火山岩气田开发 ○1火山岩气藏储层受火山口控制,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剧烈,裂缝比较发育,识别难 1

度大,需要加强有效储层的描述和预测; ○2渗透率低,发展有效的提高单井产能的技术; ○3CO2防腐及其分离和综合利用; (5)多层疏松含水气藏开发 ○1防砂控水,研究出水后的防砂技术; ○2大跨度、长井段开采工艺技术; (6)多层疏松含水气藏开发 ○1CO2的防腐; ○2CO2的分离及利用; 7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 (1)基础地质特征①没有找到②页岩厚度和面积保证:充足的有机质,利于页岩气生成;储渗空间,利于页岩气富集。(2)地化分析①地化参数测试②生烃特征(3)储层研究①物性特征:孔隙度与页岩的气体总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随孔隙度的增加,含气量中游离气量的比例增加。②温压条件。温度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在相同压力下,温度增高,吸附气含量降低。压力对岩气成藏的影响:一方面,含气量与压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压力对吸附气影响小,与游离气呈正相关明显。③裂缝发育特征:增加页岩孔隙度,改善页岩极低的基质渗透率;有助于页岩层中游离态天然气体积的增加和吸附态天然气的解析;裂缝是力学上的薄弱环节(包括因胶结而封闭的),增加了压裂处理的有效性。④岩石矿物⑤应力分析。 2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页岩气储层是指由页岩岩性的地层中富集并产生的天然气储层,具有极高的含气量和 丰富的资源潜力。页岩气的储层主要特征包括储集岩性、孔隙结构、渗透率和孔隙度等方面,这些特征对页岩气的储层改造具有重要影响。 一、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 1. 储集岩性 页岩气储层的储集岩性主要以页岩岩性为主,其岩石矿物组成以粘土矿物和石英为主,伴生有少量的长石、碳酸盐矿物和有机质。页岩具有较高的压实度和较低的渗透率,且存 在着较弱的全岩渗透性。由于页岩自身的致密性和低渗透性,导致储层的气质分布不均匀,形成了特殊的储气机理。 2. 孔隙结构 页岩气储层的孔隙结构主要由微观孔隙和裂缝构成,微观孔隙是指孔径小于0.1微米 的孔隙,由于页岩的高压实度和低孔隙度,微观孔隙的孔隙度很低,裂缝是指因构造作用 和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大于0.1毫米的天然裂缝,对页岩气的储层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3. 渗透率 页岩气储层的渗透率较低,一般在0.1md以下,主要受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同时页 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微细孔隙和裂缝,这些微细孔隙和裂缝能够提高页岩气的渗透率。 二、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2. 孔隙度改造 由于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度较低,通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孔隙度的改造,例如通过 增加地层压力、提高地层温度、注入适当的酸性液体等方式,从而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增 加气体的储集空间。 3. 裂缝改造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的裂缝对气体的固定和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裂缝的改造也 是提高页岩气产能的关键。通过注入适当的液体、施加水力压裂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改造 页岩气储层中的裂缝,提高气体的产能。

页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页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页岩气的定义 关于页岩气的定义,Curtis 认为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颗粒间孔隙中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外表的吸附气或者是干酪根和沥青质中的溶解气。中国地质大学X金川教授给出的定义是: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者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地层中的天然气聚集。 二、页岩气资源的地质特征 2.1 多相态存在于致密页岩中 页岩气是以有游离、吸附和溶解状态存在于暗色泥页岩中的天然气,其赋存形式具有多样性,但以游离态和吸附态为主,溶解态仅少量存在。从美国的情况看,游离气在20%~80%之间,吸附气在80%~20%之间,范围很宽,其中局部页岩气含少量溶解气。游离气主要存在于粒间空隙和天然裂隙中,吸附气那么存在于基质外表。随着页岩气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场认为吸附态页岩气至少占到总储量的一半。天然气在页岩中的生成、吸附与溶解逃离,如图 1 所示,当吸附在基质外表的气量到达饱和后,充裕的气体会解析进入基质孔隙,然后随着天然气的产出,裂隙内压力降低,基质内气体进入裂隙聚集后流出。 2.2 源岩层系 页岩系统包括富有机质页岩,富有机质页岩与粉砂岩、细砂岩夹层,粉砂岩、细砂岩夹富有机质页岩;页岩气形成于富有机质页岩,储存于富有机质页岩或一套与之密切相关的连续页岩组合中,不同盆地页岩气层组合类型不一样。即页岩气为源岩层系天然气聚集的一种,为天然气生成后,未排出源岩层系,滞留在源岩层系中形成的。源岩层系油气聚集除页岩气外,还包括煤层气、页岩油和油页

岩。 2.3页岩气为连续型油气聚集 Curtis对页岩气〔Shale gas〕进展了界定,并认为页岩气在本质上就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它具有普遍的地层饱含气性、隐蔽聚集机理、多种岩性封闭和相对很短的运移距离,它可以在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游离方式存在,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外表上以吸附状态存在,甚至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以溶解状态存在。即页岩气为连续型气藏〔图1〕。 2.4 页岩气为源岩层系油气聚集 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 中国页岩气藏与北美地区相比较有以下特殊性:( 1) 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较高(Ro值为2. 5%~5. 0% ) 、构造活动较强,需寻找保存有利的地区,避开露头和断裂破坏区:( 2) 陆相页岩热演化程度较低、分布非均质性较强:( 3) 地面多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表,埋藏较深(5000~7000m) 。所以在勘探开发过程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开发我国页岩气。X金川等学者认为页岩气成藏模式介于煤层气和根缘气之间,表现为过渡特征,并将我国页岩气资源富集类型分为:南方型、北方型和西北型。

浅析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

浅析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 1. 引言 1.1 页岩储层的重要性 页岩储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其在全球能源领域中具 有重要地位。页岩储层是指由沉积在海上或陆地的页岩矿物颗粒组成 的岩石层,具有高含量的有机质,能够释放出大量的油气资源。随着 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储层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不可 或缺的补充能源途径。 页岩储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页岩储层拥有丰富 的油气资源储量,可以有效解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页岩 储层的开发技术逐渐成熟,可以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对能源供 应具有重要意义。页岩储层的富集程度高,储层性能好,开发潜力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2 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意义 沉积环境是指岩石沉积过程发生的地理环境,包括陆相和海相沉 积环境。对于页岩储层来说,沉积环境对其形成和储集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沉积环境决定了岩石的成分和结构,进而影响页岩的物理性 质和储层特征。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可能具有不同的孔隙 结构和渗透能力,从而影响页岩储层的储集和产能。

沉积环境还会影响页岩储层的生烃条件。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受到 的生烃作用及生烃物质来源不同,这将直接影响页岩储层的含气量和 气质。对于勘探开发者来说,了解不同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生烃影 响是十分重要的。 沉积环境还与页岩储层的古地理条件和流体运移有密切关系,进 而影响页岩气的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入研究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 的影响,可以为更精准的页岩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在如今页岩气资 源开发的热潮下,了解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意义更加重要,有 助于科学高效地勘探和开发页岩气资源。 2. 正文 2.1 页岩储层的形成 页岩储层是一种具有良好封闭性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层,在地 下储集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到 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页岩储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积。当水体 中有机质丰富而缺乏氧气时,有机质会在不被氧化的情况下逐渐沉积,形成有机质丰富的泥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质逐渐经过压实、加热作用,形成了含矿质和有机质的页岩储层。 在页岩储层的形成过程中,沉积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 的沉积环境条件会导致页岩储层中有机质和矿物成分的差异,影响了 储层的孔隙结构和物性。在海相沉积环境中,由于水体交换频繁,有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页岩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涪陵页岩气田为 例 刘莉;包汉勇;李凯;李根;曾勇;郑爱维;熊红丽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18(040)001 【摘要】页岩气赋存形式多样,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为主,且不同赋存状态的页岩气主控因素差别较大,页岩含气性综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为此,依据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生产特征实际资料,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岩石物性测试、等温吸附实验和岩心现场解吸等手段,研究影响不同赋存状态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提出页岩含气性评价主要包括2大类6项参数的评价指标:直接指标(实测含气量、气测显示值和含气饱和度)和间接指标(孔隙度、电阻率和地层压力)的含气性定性—半定量评价体系. 【总页数】7页(P58-63,70) 【作者】刘莉;包汉勇;李凯;李根;曾勇;郑爱维;熊红丽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武汉 430100;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100;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武汉 430100;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武汉 430100;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武汉 4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相关文献】 1.非电法测井计算页岩储层含水饱和度方法研究——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为例 [J], 刘帅;冯明刚;严伟 2.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成因分析——以涪陵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例 [J], 孟志勇;徐扬; 3.页岩气水平井含气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r——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 [J], 张梦吟 4.页岩气田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 ——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J区块为例 [J], 柳筠;张梦吟 5.构造稳定区边缘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涪陵页岩气田JY41-5井为例 [J], 陆亚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