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一、临床意义:

1. 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 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 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 给外周

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 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7. 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8. 抽除气栓。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三、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四、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 法)。 1. 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2. 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 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3. 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4. 用1%利多卡因1-2ml 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 °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5. 拔除引导针,再用

18G 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6. 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 院内感染监测中相

关流程)

五、注意事项

1. 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构,导引穿刺。

2.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锁骨中外1/3 交界处下方进针,在锁骨下通过,紧靠锁骨中线内侧指向胸骨切迹。针应保持贴近锁骨后缘以避免气胸。按上述第 5 项中的表述的方法置入导管。

3.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进行,并按上述第 5 项中的表述的方法进行;置管前腿应轻度外展。

4. 应拍胸片检查不透X 线的导管位置,并排除气胸。导管尖端的正确位置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导管尖端不应靠近上腔静脉壁。还可用以下方法进一步确认:

⑴心电图可通过导电活栓与充满生理盐水的中心静脉导线相连。当导管送入右心房时,原先倒立的P 波变成直立。

⑵中心静脉导管可连接换能器,进管时可观察压力波形。当探测到右心室波形时,可将导管稍后撤进入上腔静脉。㈥并发症

1. 血肿和出血反复穿刺或定位不准确致动脉损伤或静脉撕裂

2. 导管相关性感染。

3. 导丝或导管位置过深致心律失常。

4. 穿刺过深损伤肺组织致气胸或皮下气肿,损伤深部的血管致血胸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一.血肿 (一)发生原因 1.多由于定位及穿刺方法不正确,致使操作者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血液外渗,造成血肿,尤其是老年人 脆性大、弹性差的血管。 3.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导致管周血液漏出, 而导致皮肤入口处又被封闭,致血液潴留皮下。 4.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未延长按压时间,血液未完全 凝固,渗入皮下形成血肿。 5.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血,知识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三)预防及处理 1.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 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2.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张器。否则, 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张器,则更容易引起出血。 3.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止此项操作。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分钟。 4.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止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 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 5.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 作。 6.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向心脏 方向,针稍稍推出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 7.已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范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 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h后再热敷促进淤血吸收。二.导管感染 (一)发生原因 1.置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3.穿刺处的敷料、输液接头及输液管未及时更换。 4.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寄生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 生长,浸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5.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拔管。 6.穿刺部位被汗液、尿液或粪便污染。 (二)临床表现

锁骨下颈内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气胸处理预案

锁骨下颈内深静脉穿刺置 管术并发气胸处理预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应急预案 气胸: 吸02、密切观察R、HR、BP、 SP02-→报告上级医师-→摄X线胸片、血气分析 -→请胸外科医师会诊肺压缩<30%-→密切观察R、HR、BP 、SP02-→穿刺抽气 (肺压缩>30%-→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 血胸: 1、维护呼吸。 2、非进行性出血的血胸可采用胸腔穿刺抽血。 3、如积血量较多,则可行闭式引流。 4、进行性血胸,伴有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准备开胸探查,手术止 血,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请会诊转院)。 心包填塞: 1、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监测,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 2、给予高流量吸氧,案医嘱给予升压药。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 3、联系彩超室并准备心包穿刺用品和化验标本所用试管。 4、配合医生进行心包穿刺放液,解除心包填塞症状,改善血流力学。 5 、穿刺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7、认真做好记录,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处理后的结果。 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加强监护-→面罩吸氧-→镇静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率

误穿动脉:及时发现、及时退针,局部压迫5~10min,如已置血管鞘或输液管,不宜直接拔除,可保留导管2~3周,待动脉与皮下组织建立窦道后再拔除置入的导管,局部压迫20~30min往往可以止血,而不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 深静脉导管感染: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输液,对重新置管困难,又必须使用 股静脉置管者,除全身使用抗生素外,还可使用抗生素局部封管治疗。 导管堵塞:导管留置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封管和导管肝素化是减少导管相关性血 栓发生的关键,导管堵塞早期可以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或尿激酶冲洗如果导管完全堵塞,拔除堵塞的导管,重新置管。 空气栓塞:立即夹住静脉通路→头低左侧卧位→通知医生→吸氧或高压氧→药物治疗→观察 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原因及抢救过程→继续观察 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 局部感染: 1、用医用汽油棉块擦去周围胶布痕迹(询问有无汽油过敏史),再用清水纱布擦去汽油。 2、插管切口及逢线处严格消毒(注意逢线处消毒不可用碘酒,因其腐蚀性比较大),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如下: (一)导管堵塞 1.原因 (1)未按时冲管或冲管方法不当。 (2)输注特殊药物如:乳剂、甘露醇、化疗药物、使用配伍禁忌药物致药物沉淀阻塞导管。 (3)采血后未及时冲管。 (4)输液速度过慢、导管扭曲、打折、接头松动、脱落 (5)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 2.预防 (1)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2)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以“S”型,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3)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20ML注射器抽吸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4)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使用中冲管3次/日间歇期1次/周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3.处理方法 (1)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2)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如三次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二)静脉炎,穿刺点感染 1.原因 以肘正中静脉置管与头静脉置管出现静脉炎最为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置管后2~3天内出现静脉炎,少数患者在置管后l5天左右出现。临床表现主要是沿穿刺点向上出现局部红肿。PICC 置管后静脉炎与穿刺点感染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护理操作、病人体质、免疫力等个体差异。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处理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主讲:何祝华 一.颈内V: 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 2.误穿动脉:常见误穿颈动脉、锁骨下A,处理:拔出穿刺针,指压20min,否则易并发血肿。 3.气胸、血气胸:较锁骨下少见。 原因:a患者不配合;b胸廓畸形,胸膜粘连;c穿刺点低。 临床表现:a.局限性气胸:无症状,可自行闭合。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胸部cR片确诊。 预防及处理:防止穿刺点过低,避免扩皮器进入太深,发生后按一般气胸处理。 4.空气栓塞:少见,但可致命。 临床:突发呼吸困难、缺氧。 诊断: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超声检查有助诊断。注意相同临床表现的疾病鉴别如心梗、肺梗、心律失常、心脏填塞等。 处理:a左侧头低位,b经皮行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c呼吸循环支持,高浓度吸氧。 5.感染:远较股静脉低,长期留置可增加感染机会。 临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尤其是透析过程中。局部压痛、炎症反应。白细胞数目增高,血培养阳性。 处理:严格无菌操作,确诊后立即拔管,导管培养,抗生素治疗。 6.心律失常: 原因:导丝插入过深或导管过长。 临床:多为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且为一过性;存在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有时可引起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7.窒息: 原因:穿刺过程中损伤颈内静脉后压迫不准确,或误穿动脉后继续操作造成大出血,压迫气管(是穿刺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皮下血肿进行性或急骤增大,短时间内压迫气管,造成窒息至死。 处理:对持续性增大的血肿切开皮肤减压并压迫或缝合出血点;如患者已出现严重的窒息症状,应及时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尽量避免置管当天透析,如确实需要透析,采用无肝素。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 1474?CHINESEGENERALNURSINGJune2010V o1.8No.6A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Commoncomplicationsandnursinginterventionsof pa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terization 周友惠.舒勤 ZhouYouhui,ShuQin (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ofPLA,Chongqing400038China) 摘要:介绍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AbstractItintroducedtypesandcausesofcommoncomplicationsofpa一 类型,形成原因,综述深静脉置管护理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terization.Itreviewedmaininterventionsto 中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preventcomplicationsinnursingcareofpatientsacceptingdeepveincathe一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血terization. 栓形成Keywordsdeepveincatheterization;complications;nursing;thrombosis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016.049文章编号:1674—4748(2OLO)6A一1474—02 深静脉置管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维持时间较长的静 脉通道_1],可用于大量补液,测量中心静脉压,补充肠外营养等. 由于深静脉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 等优点,在胃肠道高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化疗,危重病人 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已经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果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导管堵 塞,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深静脉置管 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综述如下.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1.气胸:主要见于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时损伤了肺尖,发生局限性气胸,病人可无临床症状,小的肺刺破口也可自行闭合。当穿刺时难度较大,以及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就要考虑到有此并发症的可能,作胸部拍片,确定诊断,及早胸腔减压。 2.出血和血肿:由于动静脉紧邻,操作中误伤动脉的机会必然存在。误伤动脉后局部压迫5分钟可不引起明显血肿。但在抗凝治疗的病人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血肿形成的机会就比较多。颈部大面积血肿可引起呼吸困难。 3.空气栓塞:由于大静脉内呈负压,空气经穿刺针或导管可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塞。改变病人体位、提高穿刺点的静脉压,即可减少发生气栓的危险。 4.血胸、水胸:穿刺过程中若将静脉或锁骨下动脉壁撕裂或穿透,同时又将胸膜刺破,血液经破口流入胸腔,形成血胸。胸腔存在负压可造成血液大量流入。若中心静脉导管误入胸腔或纵隔,液体注入上述部位,就引起水胸或水纵隔。 5.室颤:行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过深,刺激心脏,可能引起心室颤动。因此,在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应后退钢丝或导管。颈内静脉穿刺前需触摸颈动脉,也可引发室颤,故应小心 6.心包填塞:多数由心脏穿孔引起的,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穿孔与导管插入过深有关。应用较硬的导管,尖端顶住心房或心室壁,随着每次心脏收缩导管损伤心壁,从而引起穿孔。一旦导管端进入心包腔,即引起心包积液,少数伴有积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突然出现紫绀、面部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痛、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填塞的可能。 7.感染: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10%。无菌操作技术欠妥,又经多次穿刺,污染的机会就会增加;局部组织损伤、血肿亦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局部压痛和炎症等,应考虑拔出导管并作细菌培养。 页脚内容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一、临床意义: 1. 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 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 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 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 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 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 抽除气栓。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三、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四、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 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2. 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3. 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

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4. 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5. 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6. 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关流程)。 五、注意事项 1. 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构,导引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1.气胸:主要见于经锁骨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时损伤了肺尖,发生局限性气胸,病人可无临床症状,小的肺刺破口也可自行闭合。当穿刺时难度较大,以及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就要考虑到有此并发症的可能,作胸部拍片,确定诊断,及早胸腔减压。 2.出血和血肿:由于动静脉紧邻,操作中误伤动脉的机会必然存在。误伤动脉后局部压迫5分钟可不引起明显血肿。但在抗凝治疗的病人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血肿形成的机会就比较多。颈部大面积血肿可引起呼吸困难。 3.空气栓塞:由于大静脉内呈负压,空气经穿刺针或导管可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塞。改变病人体位、提高穿刺点的静脉压,即可减少发生气栓的危险。 4.血胸、水胸:穿刺过程中若将静脉或锁骨下动脉壁撕裂或穿透,同时又将胸膜刺破,血液经破口流入胸腔,形成血胸。胸腔存在负压可造成血液大量流入。若中心静脉导管误入胸腔或纵隔,液体注入上述部位,就引起水胸或水纵隔。 5.室颤:行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过深,刺激心脏,可能引起心室颤动。因此,在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置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应后退钢丝或导管。颈内静脉穿刺前需触摸颈动脉,也可引发室颤,故应小心 6.心包填塞:多数由心脏穿孔引起的,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穿孔与导管插入过深有关。应用较硬的导管,尖端顶住心房或心室壁,随着每次心脏收缩导管损伤心壁,从而引起穿孔。一旦导管端进入心包腔,即引起心包积液,少数伴有积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突然出现紫绀、面部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痛、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填塞的可能。 7.感染: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10%。无菌操作技术欠妥,又经多次穿刺,污染的机会就会增加;局部组织损伤、血肿亦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局部压痛和炎症等,应考虑拔出导管并作细菌培养。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1、常见并发症 1.1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是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在排除导管打折、扭曲等其他堵塞情况外,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导管顶端小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①病人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③封管方法不正确,导管顶端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导致导管堵塞④非血栓性因素,堵塞可由输注高价营养液时输入的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 1.2感染深静脉置管在体内留置时间比较长,感染的几率很大。多见于长时间的留置引起的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工作欠妥、局部组织的损伤或血肿等因素。导管相关性感染有4种感染途径;①皮肤表面的细菌沿导管与皮下隧道间隙进入血管内(腔外途径)②细菌通过污染的导管接头进入血液(腔内途径)③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④静脉输液污染。 1.3导管滑脱活动过度、固定不当及意外情况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导管滑脱后,病人补液、测中心静脉压等需要通过深静脉置管所做的治疗检查都不能进行,还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后果非常严重。 1.4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形成穿刺静脉往往距伴行动脉较近,如穿刺部位掌握不当,极易误入动脉。血肿形成一般是由于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误入动脉而致。在穿刺过程中若不注意。很可能会形成血肿,一旦血肿形成,提示穿刺静脉时误穿动脉或刺破深静脉下方血管壁出血形成血肿。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降低的病人在穿刺过程中若创口过大,会引起穿刺点渗血。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可以分为机械性损伤,血栓,感染及数据的错报和装置的误用等。??????? 1机械性并发症??中心静脉置管的机械性并发症,主要有血管损伤,呼吸损伤,神经损伤及心律失常等.血管损伤包括动脉,静脉损伤或心包填塞,呼吸损害主要是血肿引起的气道受压或气胸.? 1)动脉损伤:动脉损伤是中心静脉穿刺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在很好的压迫止血后很少会引起后续的严重并发症, 但偶尔也会有动脉血栓形成.避免穿入动脉的方法还有使用超声判断,对于动静脉解剖变异或穿刺困难者尤为有效.在中心静脉穿刺时,如果是细小探测针穿到动脉,应该局部按压数分钟防止血肿形成,如果是大的穿刺针损伤动脉则依据情况来定,按压穿刺点或立即行外科暴露血肿清除。? 2)静脉损伤:中心静脉穿刺时引起的静脉损伤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小则静脉血肿或损伤静脉瓣,严重者包括静脉穿孔至胸腔或纵膈,造成胸水,血胸,纵膈积液或积血,以及发生乳糜胸.? 3)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最致命的并发症之一.穿刺置管时,导管致上腔静脉,右心房或右心室戳伤穿孔,则引起心包积血,积液,液体或血液在心包腔或纵膈中急性积聚达300~500ml,即可引起致命的填塞。在穿刺置管过程中或留置导管后,患者突然出现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及呼吸困难,继而发生严重难以纠正的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遥远,应高度怀疑心包填塞的可能,并采取以下措施:a立即停止静脉输液。b将液体袋高度降至心脏水平,通过重力作用吸出心包内或纵膈内的积血积液,然后拔出导管。c如果症状不能改善,立即行心包穿刺术减压。d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再次出现。? 4)气胸:气胸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如果穿刺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降低,应考虑气胸可能,X线可确诊。如发生气胸,如果是局限性气胸,可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一般可自行闭合,若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着,应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5)神经损伤: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也有可能损伤神经,如臂丛、星状神经节、膈神经等。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慢性疼痛症状。神经损伤与穿刺技术熟练程度及穿刺次数有关,多次反复地操作可能性增大,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插管前使病人处于头低位,穿刺置管时让病人行短暂屏气以增加胸内压,使静脉尽可能充盈。? 2.血栓??中心静脉置管时间较长可引起血栓。15%颈内静脉置管的病人发生血栓,锁骨下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 3.感染?感染是中行静脉穿刺置管后最常见的迟发型并发症,其感染发生率以股静脉最高,其次是颈内静脉,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后感染发生率最低,因此,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需保证无菌操作,如导管需保留较长时间,应选测锁骨下静脉,当中心静脉置管超过一周时,最好更换导管。每24小时应该更换冲洗液和连接管。? 4其它?上述并发症均引起CVP读数错误,测压装置使用不正确亦能导致压力读数不准确。此外,检测未正确调零或定标,或换能器未设定在相对零点水平上,均可使CVP读书不准,高于心脏水平得到的数值偏低,相反则偏高。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 症 一、临床意义: 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三、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 四、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1.病人评估和准备、 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2.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3.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4.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5.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 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6.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 关流程)。 五、注意事项 1.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构,导引穿刺。 2.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锁骨中外交界处下方进针,在锁骨下通过,紧靠锁骨中线内侧指向胸骨切迹。针应保持贴近锁骨后缘以避免气胸。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置入导管。 3.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下方)进行,并按上述第5项中的表述的方法进行;置管前腿应轻度外展。 4.应拍胸片检查不透X线的导管位置,并排除气胸。导管尖端的正确位置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导管尖端不应靠近上腔静脉壁。还可用以下方法进一步确认:⑴心电图可通过导电活栓与充满生理盐水的中心静脉导线相连。当导管送入右心房时,原先倒立的P波变成直立。 ⑵中心静脉导管可连接换能器,进管时可观察压力波形。当探测到右心室波形时,可将导管稍后撤进入上腔静脉。㈥并发症 1.血肿和出血反复穿刺或定位不准确致动脉损伤或静脉撕裂。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情况,导管是否通畅。 2.评估穿刺点局部和敷料情况;查看贴膜更换时间、置管时间。 (二)操作要点 1.暴露穿刺部位,垫一次性治疗巾,将敷料水平方向松解,脱离皮肤后自下而上去除敷料。 2.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 3.垫治疗巾,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更换敷料,妥善固定。 4.先关闭CVC导管夹,用无菌纱布衬垫取下原有输液接头,消毒接口,更换输液接头。 5.在透明敷料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换药日期和时间。 6.冲、封管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的顺序原则。 7.输液结束,应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封管液量至少导管及附加装置容积2倍。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如贴膜有卷曲、松动或贴膜下有汗液、渗血及时通知护士。 2.告知患者妥善保护体外导管部分。 (四)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2.出现液体流速不畅,使用10ml注射器抽吸回血,不应正压推注液体。 3.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4.无菌透明敷料每3-4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常规48小时更换1次;出现渗血、出汗等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5.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体外长度的变化,防止导管脱出。 CV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导管堵塞 预防: (1)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2)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3)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4)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3天冲管1次,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最新知识点)

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1、常见并发症 1。1 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是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在排除导管打折、扭曲等其他堵塞情况外,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导管顶端小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①病人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③封管方法不正确,导管顶端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导致导管堵塞④非血栓性因素,堵塞可由输注高价营养液时输入的脂类阳离子复合物遗留导管内所致。...感谢聆听... 1。2感染深静脉置管在体内留置时间比较长,感染的几率很大。多见于长时间的留置引起的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工作欠妥、局部组织的损伤或血肿等因素。导管相关性感染有4种感染途径;①皮肤表面的细菌沿导管与皮下隧道间隙进入血管内(腔外途径)②细菌通过污染的导

管接头进入血液(腔内途径)③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④静脉输液污染....感谢聆听... 1.3 导管滑脱活动过度、固定不当及意外情况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导管滑脱后,病人补液、测中心静脉压等需要通过深静脉置管所做的治疗检查都不能进行,还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后果非常严重. 1。4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形成穿刺静脉往往距伴行动脉较近,如穿刺部位掌握不当,极易误入动脉。血肿形成一般是由于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误入动脉而致。在穿刺过程中若不注意。很可能会形成血肿,一旦血肿形成,提示穿刺静脉时误穿动脉或刺破深静脉下方血管壁出血形成血肿。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降低的病人在穿刺过程中若创口过大,会引起穿刺点渗血。...感谢聆听... 2、护理措施 2。1谨慎操作深静脉置管的操作过程中药谨慎小心,根据静脉的解剖特点来选择穿刺点,动作轻柔,以免穿破动脉造成渗血、血肿等。有条件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直观显示穿刺针入静脉,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㈠适应证 1.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快速给药。 2.血流动力学监测(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导管。 3.为长期胃肠道外营养提供途径。 4.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治疗。 5.给外周静脉差的病人提供静脉通路。 6.长期给药:如肿瘤病人输注化疗药物。 7.特殊用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8.抽除气栓。 ㈡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穿刺部位的感染、创伤或静脉血栓形成;有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时,慎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最好在其纠正后再行穿刺。 ㈢位置 可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和腋静脉。㈣操作流程 主要介绍右颈内静脉插管(Seldinger法)。 1.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操作风险并取得签字同意 2.病人评估和准备、物品准备、导管检查和准备。 3.病人头转向左侧,轻度后仰,置病人于Trendelenburg位(垂 头仰卧位),但病人有颅内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

呼吸困难不应取此体位。 4.术者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皮肤消毒铺单,显露锁 骨上切迹、锁骨、下颌骨下缘、胸锁乳突肌外缘和乳突,定位于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的中点,可由胸锁乳突肌内侧进入颈内静脉(前路法)或在胸锁乳突肌二头顶点的内侧进入(中央法),避免误穿颈外静脉。 5.用1%利多卡因1-2ml局部浸润麻醉,手指轻柔地扪及颈总动 脉,在动脉外侧将引导针与皮肤成15°-30°进针,大致指向同侧腋窝(前路法)或乳头(中央法)直至回抽出静脉血。 6.拔除引导针,再用18G穿刺针(或经静脉套管)以相同部位、 角度和深度刺入。当进入血管或置管时,用注射器抽吸血液应顺畅;松开、然后拔除注射器(抽吸再次证实)。在心电监护下通过穿刺针或套管置入导丝,沿导丝拔除穿刺针(或套管),可用刀片将穿刺口扩大。一边轻按压住穿刺口皮肤,一边沿导丝送入扩张套管,旋转扩张套管可能有利于置入。然后一边送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边拔除导丝,导管和输液端口排除残气后,用肝素化盐水冲洗。固定导管于皮肤上,盖好敷料。 7.情况允许应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停留中心静脉导管期间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体见PICU院内感染监测中相关流程)。 ㈤注意事项 1.困难穿刺时,可用床旁超声血流探头精确定位动脉和静脉结

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和处理

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和其他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导管的置入部位一般为双侧颈内静脉、双侧锁骨下静脉以及双侧股静脉,以右侧颈内静脉作为首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置管部位。根据留置时间,导管可分为临时导管和长期导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透患者提供了较为合适的手段。在方便使用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 1 穿刺部位出血 ?主要是由于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或损伤穿刺路径上的血管造成?处理:局部应用云南白药、加压包扎。如在透析中出血,可减少肝素用量、体外肝素或无肝素透析。局部压迫止血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 2局部血肿形成 ?由于穿刺时静脉严重损伤、误入动脉造成。 ?处理:一旦血肿形成,尤其是出血量较多时,应拔管同时用力压迫穿刺部位30min以上,直至出血停止,之后局部加压包扎。并且需要密切观察血肿是否增大,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 ? 3空气栓塞 ?处理:左侧头低位;呼吸循环支持,高浓度吸氧 ? 4感染:为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可分为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 ? (1)导管出口处感染:导管口周围皮肤呈红、肿、热,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处理: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或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即可消退。 (2)隧道感染:下隧道肿胀,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 处理:对于合并轻微全身症状的隧道感染,临床上使用抗生素2周可以控

制感染,导管得以保留,但如果治疗无效,则应当拔除导管,另选择部位,置入新导管。 (3)血液扩散性感染:最主要原因是中心静脉导管内为一无效腔结构,且随着血透时间的延长,无论是操作过多或长时间未使用,均增加感染机会。临床上常见的是患者开始透析1h左右,出现畏寒,重者全身颤抖,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感染灶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留置导管内细菌繁殖致全身感染的可能。

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培训记录

科室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3.9.13 培训地点内一科培训者宋润英记录者江美芳参加人员: 培训题目: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一、、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是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血栓 形成的原因包括:①病人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机械性刺激,虽然硅胶管与人体的组织相容性很好,但毕竟是异物,导管壁不可避免地对深静脉产生局部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③封管方法不正确,导管顶端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导致导管堵塞 二、感染:深静脉置管在体内留置时间比较长,感染的几率很大。 三、导管滑脱:活动过度、固定不当及意外情况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 四、局部渗血渗液和血肿形成:血肿形成一般是由于操作者在穿刺过程中误 入动脉而致,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降低的病人在穿刺过程中若创口过大,会引起穿刺点渗血。 五、处理:1)谨慎操作,静脉置管的操作过程中要谨慎小心,根据静脉的解 剖特点来选择穿刺点,动作轻柔,以免穿破动脉造成渗血、血肿等;2)固定导管,为防止深静脉置管脱落,穿刺后要将导管缝在皮肤上,在将外露部分用无菌敷贴固定好;3)重视封管:在护理过程中,大多是因为护理不当引起的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4)防止感染:如穿刺点感染局限于出口部位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斑,但无全身感染体征,可通过局部伤口护理,适当口服抗生素 ⑦如导管感染引起全身反应(高热、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尤其是分离出的病原 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应立即拔除导管。有时病人虽已被感染,但未出全身或局部症状,为了早发现早处理,可每周做1次血培养,进行针对性用药,防止感染的扩散⑧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拔除留置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维护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情况,导管就是否通畅。 2、评估穿刺点局部与敷料情况;查瞧贴膜更换时间、置管时间。 (二)操作要点 1、暴露穿刺部位,垫一次性治疗巾,将敷料水平方向松解,脱离皮肤后自下而上去除敷料。 2、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 3、垫治疗巾,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更换敷料,妥善固定。 4、先关闭CVC导管夹,用无菌纱布衬垫取下原有输液接头,消毒接口,更换输液接头。 5、在透明敷料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换药日期与时间。 6、冲、封管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的顺序原则。 7、输液结束,应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封管液量至少导管及附加装置容积2倍。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如贴膜有卷曲、松动或贴膜下有汗液、渗血及时通知护士。 2、告知患者妥善保护体外导管部分。 (四)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2、出现液体流速不畅,使用10ml注射器抽吸回血,不应正压推注液体。 3、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冲管。 4、无菌透明敷料每3-4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常规48小时更换1次;出现渗血、出汗等导致的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5、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体外长度的变化,防止导管脱出。 CV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导管堵塞 预防: (1)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2)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与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就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3)正确的冲管方法就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4)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3天冲管1次,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处理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7756873.html,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国红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8期 【摘要】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通过阅读相关护理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处换药、封管液的使用、封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循证分析,并提出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要求。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 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加强导管的护理是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指末端位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的导管,适用于大量快速补液、中心静 脉压监测、血液净化治疗、化疗药物输注和静脉高营养疗法等。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能保 证快速有效的输液途经,保护外周血管,即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因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生命危 险。因此在护理及操作过程中必须熟悉、了解这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现 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问题 1.1 导管留置时间双腔导管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留置时间平均为(35±8)d[1]。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一般为0.5~1个月[2]。由于股静脉置管易受排泄物的污染感染率高,所以股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72 h为宜[3]。对于治疗期较长且经济负担重的患者,应尽量延长留置时间,只要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不影响留置不必换管。若置管1个月后,无明显感染征象,要做针眼处及管液的细菌培养,若有细菌产生立即拔出导管[4]。 1.2 穿刺处换药有效的局部皮肤消毒可降低感染率,换药时注意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分泌物等感染征兆,临床上多采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清除渗血和渗液,然后用棉质敷料覆盖。中心静脉置管部位更换敷料间隔时间与感染率有密切关系,建议72 h更换1次敷料,在ICU可24 h更换1次,但有渗血、敷料污染或松动须及时换药。每次换药后在敷料上注明换药日期。 1.3 封管液的使用教材中封管液用0.5%肝素生理盐水[5]。有出血倾向及肝素过敏的患者 禁用肝素盐水封管,而用生理盐水封管1次/8 h[6]。对于凝血机制正常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是安全的,肝素液浓度越大,封管保留天数越长[7]。有报道使用肝素稀释液引起过敏1例[8]。因此,应密切观察封管后患者的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