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菌清日常使用方法

百菌清日常使用方法

百菌清日常使用方法
百菌清日常使用方法

百菌清日常使用方法

1含量:75%

2剂型:可湿性粉剂

3产品性能:

本产品为保护型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防治作用。本品具有药效稳定,残效期长等特点。

4使用方法:

500-600倍液均匀稀释喷雾。使用浓度: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烟剂200-250g/亩;5%粉剂1kg/亩

4.1防治枣、苹果等果树病害。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15天喷洒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可防治多种果树腐烂病、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注意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4.2防治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等其他果树病害,可于发病初期喷洒700-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4.3防治多种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0-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天达2116"(瓜茄果专用型),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4.4蔬菜病害的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及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可防治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

霉病等。

使用时注意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FU和DP最好在叶面有结露的条件下使用,有利发挥药效。

5注意事项:

5.1产品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使用4次。

5.2本品不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及碱性农药的物质混合使用。

5.3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施药期间应远离水产养殖区,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5.4使用本品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佩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及时洗手、洗脸及暴露部位皮肤。

5.5建议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

5.6过敏者禁用,使用有任何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5.7使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避免污染水源。

5.8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避免接触本品。

农药分析仪器使用说明

L600液相色谱使用说明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1、从1000ppm的百菌清标准液吸取5ml用甲醇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中 2、再从100ml容量瓶中吸取5ml用甲醇定容于50ml的容量中 3、从上述5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吸取1ml, 2ml, 3ml,4ml,5ml各自用甲醇定容于50ml的容量瓶中(吸取1ml的方法为移液管从5刻度放到4刻度,其他的以此类似),得到0.1ppm, 0.2ppm, 0.3ppm, 0.4ppm, 0.5ppm 二、待测液的配制 1、从百菌清待测液液吸取5ml用甲醇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中 2、再从100ml容量瓶中吸取2.5ml用甲醇定容于50ml的容量中 3、从上述50ml的容量瓶中吸取3ml,用甲醇定容于50ml的容量瓶中(吸取3ml 的方法为移液管从5刻度放到2刻度似) 三、开机准备、设置参数 1、检查流动相;检查储液瓶内甲醇是否足够,若不足,补足。 2、从上到下一次打开仪器开关(泵、柱温箱、检测器) 3、打开电脑,双击L600液相色谱启动按钮进入用户管理登陆界面 4、点击“仪器配置”,然后点击“启动”(仪器配置不用设置,点击确认即可) 5、点击“控制采集”,按钮变蓝,然后点击“启动”,出现“仪器自检界面” 6、点击“方法”选择“编辑方法”,出现“仪器方法向导”对话框 7、在对话框中,选择“新建方法”,命名“方法名称”,设置“保存路径”,点击 “下一步”,进入泵的设置 8、设置“流速”为1ml/min,流动相A为100%,压力为默认值,“溶剂名”写 流动相的名,其他全部为系统默认.然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进样器设置界面 9、全部为系统默认,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柱温器”设置 10、“温度设定”选择“不控温”点击“下一步”,进入检测器设置界面 11、设置“检测波长”为233nm,运行时间为6分钟,设置完成点击“下一步”, 进入积分设置界面 12、积分设置为默认,点击“下一步” 13、选择“应用本方法”,点击“完成” 14、点击“仪器”—“泵”—“冲洗”(冲洗前必须先打开冲洗阀,即向右拧开) 15、设置“冲洗速度”、“冲洗时间”点击“确定” 16、冲洗结束后一定要关闭冲洗阀(即向左拧紧) 17、回到控制采集界面,点击泵选择泵“开启” 四、进样 1、点击基线校正,待基线平稳后,手动进样 2、进样器(平头针50uL)先用甲醇清洗多次,再用待测样品溶液润洗。(每次 进样都应润洗,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进样) 3、吸取25ul标准样品溶液(查看是否有气泡,若有排除气泡),确定阀旋至 “LOAD”处,将针插入六通阀,再进样,然后顺时针旋转阀至“INJECT”

(百菌清)工艺、操作法--2007--12ISO

目录 第一篇百菌清生产规程 1.百菌清工艺操作规程………………………………………1-9 2.岗位操作法…………………………………………………10-14 第二篇精制百菌清生产规程 1.百菌清精制工艺规程………………………………………15-19 2.百菌清精制岗位操作法……………………………………20-21 第二篇维修规程 1.电、气焊工安全规程 (22) 2.电、气焊工操作法…………………………………………22-23

百菌清工艺操作规程1产品概述 1.1百菌清,化学式为:C 8CL 4 N 2 ;化学名称为:1,2,3,5—四氯—4,6—2腈基 苯,四氯间苯二甲腈。 纯品为白色晶体,熔点250-251℃,沸点350℃。蒸汽压小于0.01毫米汞柱(40℃)。在水中溶解度为0.6ppm,在丙酮中为2克/公斤,二甲苯中为8克/公斤。工业品含量约为98%,在碱和酸性水溶液中以及对紫外光照射都是稳定的。 1.2反应方程式为: C 8H 4 N 2 +4CL 2 =C 8 CL 4 N 2 +4HCL↑ 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128(二腈):284(氯气):266(百菌清):146(氯化氢气体) 1.3工艺流程: 百菌清盐酸漂液 2工艺控制条件 2. 1物料配比 间苯二甲腈100kg/hr;氮气90m3/h;氯气50-60m3/hr; 2.2工艺参数控制 2.2.1固定床前部系统压力在0.02—0.2Mpa,固定床下部测压点为微负压; 2.2.2油炉温度为:≤295C;系统油温在255℃-275℃; 2.2.3熔化器A、B温度为160℃-190℃; 2.2.4计量泵温度为165℃-180℃; 2.2.5汽化器温度为240℃-270℃; 2.2.6氮气压力0.3±0.02Mpa; 2.2.7氮气加热器温度>200℃; 2.2.8氯气压力0.3±0.02Mpa; 2.2.9氯气加热器温度≥150℃; 2. 2.10流化床反应温度265℃-310℃; 2.2.11捕集器温度<160℃; 3岗位操作 3.1开车前准备 3.1.1检查系统中各设备及连接管道、仪表、阀门等部位是否具备开车条件; 3.1.2检查二腈、液氯的储备,及辅助原材料氮气、导热油、催化剂等储备情况;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 (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各种农药特点

各种农药特点 杀虫剂 甲维盐 比阿维菌素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提高了10-100倍,杀虫谱变宽;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虫为10-15天,螨为15-25天。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渗入表皮组织;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蓟马类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土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高峰; 吡虫啉 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 虫酰肼 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作用机理相反;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 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 马拉硫磷 气温低时毒力下降,可适当提高施药量或用药浓度;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触杀和胃毒作用,一定的熏蒸和渗透作用;对害虫击倒力强,高温时效果好;残效期短;对高粱、瓜豆类和梨、葡萄、樱桃等一些品种易发生药害,应慎用;采果前10天停用。 灭幼脲 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抑制几丁质合成;胃毒作用,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在植物叶背面喷药;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天开始死亡,5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 喹硫磷 杀虫、杀螨作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杀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残效期短;防除咀嚼和吮吸害虫效果良好

多菌灵和百菌清区别 多菌灵和百菌清作用

多菌灵和百菌清区别多菌灵和百菌清作用 多菌灵和百菌清都属于高效、低毒杀菌剂,很多人都会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多菌灵和百菌清区别是什么呢?多菌灵和百菌清它们之间的作用一样吗?文章将会给大家介绍 下多菌灵和百菌清的相关介绍:多菌灵与百菌清的区别百菌清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作用,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大,主要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但对土传腐霉属菌所引起的病害效果不好,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病害,改用百菌清防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传导主要是向顶型,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在土壤中易分解失效。所为内吸剂,就是该药剂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而不失效,能对植物体内的病原菌发生作用,这种药剂也称化学治疗剂,一般用于发病的植物,但大多数内吸剂也兼有触杀的作用。多菌灵就属此类。所为触杀剂,就是杀菌剂沉积在植物表面上与病原菌发生接触时杀灭或 抑制病菌,这种药剂或者不能被植物吸收或者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分解失效,对植物体内的病菌不发生作用。百菌清就属此类。多菌灵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一:拌土使用。在播种或移栽换盆时我们常需要配土,我们可以在土中直接洒一些多菌灵的粉末,再均匀搅拌,对土进行消毒。使

用方法二:伤口处理。在多肉植物扦插或者嫁接仙人球落地时,植株都会出现伤口,我们可以直接在植株伤口处涂抹多菌灵粉末,然后再在通风阴凉处等伤口愈合。根据伤口的大小,伤口愈合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使用方法三:植株消毒。网够的多肉植物(包括一些球根植物,如风信子、郁金香等),到货之后建议要把整个植株放入多菌灵溶液中浸泡一两分钟,再放在通风处阴干一两天。原理其实同样是为了处理伤口,起到一个防护作用。植株上盆前建议用清水将植株洗干净,以便多菌灵的水渍影响植株美观。百菌清的使用方法 1.防治玉米大斑病在玉米大斑病发生初期,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每次每667米2用75%可湿性粉110N140克,对水60~75千克喷雾。以后每隔5~7天喷药一次。 2.防治花生病害花生的锈病、褐斑病、黑斑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667米2用75%可湿性粉100~126克,对水60~75千克喷雾,或用75%可湿性粉800倍液喷雾。每次每667米2喷药液75千克。每隔10~14天喷药一次。当病害发生严重时,每667米2用75%可湿性粉120~150克,每次喷药后隔10天喷第二次,以后再隔10~14天喷一次。 3.防治蔬菜病害(1)甘蓝黑斑病、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气候条件又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开始喷药,每次每667米z用75%可湿性粉113.3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以后每隔7~10天喷一次。(2)菜豆锈病、灰霉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百菌清杀菌烟雾剂配方

百菌清杀菌烟剂配方 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植物的根系被吸收。主要作用是防止植物受到真菌的侵害。在植物已受到病菌侵害,病菌进入植物体内后,杀菌作用根小,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通过烦剂或粉尘剂烟雾或超微细粉尘细小颗粒沉降附着在植株表面,发挥药效作用,适用于保护地。 百菌清烟雾剂主要防治各种真菌性病害如甘蓝黑斑病、霜霉病,菜豆锈病、灰霉病及炭疽病,芹菜叶斑病,马铃瞢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茄、甜椒炭疽病、早疫病等,各种,瓜类上的炭疽病、霜霉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及白粉病,玉米大斑病,花生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葡萄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黑痘病、果腐病,苹果白粉病、黑星病、旱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梨黑星病,桃褐腐病、疮痂病、缩叶病、穿孔病,柑橘疮痂病、沙皮病等。 一、百菌清杀菌烟剂材料 1、化学药剂。硝酸钾、硝酸铵、木炭粉(锯末)、氯化铵、草酸铵、敌敌畏乳油、敌百虫粉剂、硫磺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2、工具。研钵、小铁锅、电炉、牛皮纸、塑料管、滤纸、秤、粉碎机。 二、百菌清杀菌烟剂配比: 三、百菌清杀菌烟剂配制 1、制作引信。用15%或更高浓度的硝酸钾水溶液浸透吸水性强的纸后晾干,捻成绳,制成引信。 2、制作供热剂。按烟剂配比取硝酸铵,用铁锅加热到200℃~210℃熔化,蒸发水分后停止加热,待硝酸铵结晶时加入炒过的锯末(注意不要80℃以上时加入,否则会快速反应),充分搅拌,使硝酸铵与木炭粉黏合,研细,最后在总量中加入3份炒过的锯末,混匀即为供热剂。 3、烟剂的配制。将硫磺粉、敌百虫粉剂、敌敌畏乳油、百菌清粉剂等分别加入到配制好的不同供热剂中搅拌混匀。

多肉植物常见杀菌剂使用方法和农药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常见杀菌剂使用方法和农药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常见杀菌剂使用方法和农药注意事项 很多刚接触过多肉植物一段时间的肉友,往往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网上那么多人的多肉又是需要杀菌又是需要杀虫的,又是什么煤烟病黑斑病又是什么蚧壳虫根粉蚧的,而自己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需要,难道是因为自己天赋异禀,实在是种多肉的一把能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当然不是这样子了,病虫害的爆发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富集,这也是农民伯伯为什么在同一块田地需要进行轮作,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某种农作物的某种病虫害侵染加剧。所以,即便你现在还没有各种菌害的困扰,还是老老实实收藏起这篇文章吧,因为多肉只要种个一两年,只要你不用药,基本煤烟病就是跑不了。 下文整理出了一份对多肉植物来说较为实用的杀菌药,并详细介绍了用法用量,同时指出了一些农药的危害性,实在值得参考。 多肉植物从用土到叶插,似乎每一步都有标准程序,只要照着来就不会出事。其实,生病归根结底都是外力原因。水大会烂,会化水黑腐都知道,所以要控水。但是化水黑腐的元凶是真菌,水大导致真菌大量滋生,又造成土壤缺氧导致菌类恶性生长,最后击溃植物表皮防御,入侵体内,由于

植物大多没有免疫力,病菌进入植物体内可以说是横行无阻,所以会有黑腐一夜死的传说。所以,除了控水还有什么办法预防病害发生呢,那就是杀菌。 如果说种植方法可以从源头预防病害,那么药物就 是在中途阻击敌人。不仅如此,药物分多种,除了防治病害的杀菌药和杀虫药,还有植物生长调节的药,另外还有肥料。 首先是杀菌药,其次是杀虫药,最后是植物调节剂和肥料。不仅介绍用法用量,还会说一些常识,对想进一步深入多肉种植的肉友大有帮助。 农药注意事项 农药的选择市场上的农药品种繁多,农药质量参差 不齐,防治对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所要防治的对象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不要盲目用药。菌类感染用杀菌药,虫害用杀虫药,缺营养用肥料,调节植物生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之类)。尽量认准大品牌,如,国光、利民、克胜、杜邦……农药的配制一要准确称 量药量和对水量,不能随意增减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的要求勾兑。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浓度非常敏感。要先用少量水对成母液再进行稀释。农药的施用一要选择适 宜的器械,如,喷杀菌剂要选择雾滴较小的喷头;喷杀虫剂可选稍大的喷头。二要看天气施药,刮大风、下雨不能喷药;下雨前不能喷药;有露水不能喷药;高温烈日下不能喷药。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对杀菌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使用特点。 1、按作用原理分类 1、1保护性杀菌剂: 定义:在病原菌尚未接触寄主组织前施药,形成一种保护层以阻止病菌萌发与入侵,从而使植物得到保护。 特点:一般具有广泛性和耐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矿物源类保护剂和铜制剂类。 1) 代森锰锌类杀菌剂。主要是控制病菌侵染,防治果树上的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代森锰锌、喷克、易保、新万生、比克、科博等。 2) 铜制剂。可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等对作物安全性较差,且易引发红蜘蛛,影响农产品外观质量)。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绿得宝、绿乳铜等。 3) 矿物源类保护剂。属选择性杀菌、杀螨、杀虫剂,作用成分是硫,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同时对越冬螨、介壳虫的幼虫和若虫有效。常用产品有硫磺、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 1、2 内吸治疗性杀茵剂 定义:使用后能渗入树体内或被树体吸收后在体内传导,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使作物恢复健康的杀菌剂, 特点:一般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有机杂环类制剂(苯并咪唑类和硫脲基甲酸酯类等)。 1)农用抗生素。本身无杀菌作用,主要是对植物病源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使病菌孢子发芽管和菌丝末端膨大为球形,失去入侵能力,抑制菌丝伸长,阻碍菌丝、菌核形成和病斑出现,对果树的枝干、叶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病害发生初期或前期。常用产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宝丽安、多氧素、井岗霉素等。 2)有机杂环类制剂。内吸作用强,对真菌类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特效。常用产品有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福星、世高、信生(腈菌唑)、(腈菌唑+代森锰锌)、扑海因(异菌脲)、等。 1、3 铲除性杀菌剂 定义:药物与病菌接触产生很强的还原性,将病菌迅速氧化成非活性物质, 特点:杀菌彻底迅速,无公害,是替代福美砷的最佳药物。 代表:最常用的是过氧乙酸类产品,主治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百菌敌、9281、菌杀特、康菌灵等。 其他还包括在幼苗上接种病毒时期产生抗性的“疫苗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毒素对抗病毒的诱抗杀菌剂;通过有益病菌与有害病菌争夺营养以挤垮病菌的杀菌剂等。 2、按其化学成份分类: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常见杀菌剂特性总结 代森锌 广谱;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 较短;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 病害; 代森锰锌 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高温避免用药;雨后不必补喷; 甲基硫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灌根,防治枯萎病;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 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甘薯、桃;水稻于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雾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油菜在盛花期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大豆结荚期喷雾防治灰斑病; 百菌清 广谱;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易受雨水冲刷,残效期长;番茄、蘑菇、草莓、茶树、桃、烟草,对某些苹果、葡萄品种有药害;防洽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及灰霉病在封行前;防治葡萄炭疽病、 白粉病、果腐病在开花后2周开始喷药;防治桃褐腐病、疮痂病在孕蕾 阶段和落花时,祧穿孔病通常在落花时;防治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 焦病及白粉病通常在开花初期、中期及未期各喷药1次; 甲霜灵 具上下传导,保护和治疗;残效期10~14天;瓜类霜霉菌、疫霉菌 和腐霉菌; 多菌灵 广谱,保护和治疗;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桃、烟草、番茄; 麦类在始花期喷雾防治赤霉病;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可防治纹枯病; 腐霉利 保护和治疗;持效期长,且能阻止病斑发展;叶、根内吸;对葡萄 孢属和核盘菌属所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如在高湿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和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具抗性的病原菌有特效;不宜与有 机磷农药混配;在幼苗、弱苗、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要注意施药浓度,避免药害产生;草莓、桃和樱桃;

百菌清现状与展望

2003年6月 云南化工 J un.2003  第30卷第3期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Vol.30,No3  百菌清的现状及展望Ξ 王鸿畴 (云南红云氯碱有限公司,云南安宁650300) 摘 要: 通过对全国和省内百菌清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 百菌清;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Q4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275X(2003)0320032202 Production Situatiom and Propect of Chlorothalonil WANG H ong2chou (Hongyun Chlor2Alkali Co.Ltd,Yunnan Anning650300,China) Abstract: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chlorothatonil at home and in Yunnan Province was analyzed,and pesent prob2 lems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 were put forword. K eyw ords: chlorothatonil;situation;problem;proposal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的杀菌剂农药,由于对真菌引起的瓜果类经济作物病害有特殊的防治效果,且至今无抗药性报导,因此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省在百菌清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起步最早,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家科技攻关奖、国家和云南省的科技进步奖。 1 现状 l.1 产能 近几年,百菌清产能国内提高较快,据报导,目前百菌清国内产能已达8000t/a。生产厂家见表1。 1.2 产品质量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近几年国内百菌清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国际市场对百菌清内在质量的要求,除了含量和外观外,特别强调有害物质六氯苯含量,一般出口要求100mg/kg 以下,欧美地区要求40mg/kg以下。我国1986年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对六氯苯提出要求,1998年修订的标准增加了对六氯苯的要求,要求≤200 mg/kg。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百菌清原药,大多能达到出口要求。 表1 百菌清生产厂产能表 厂 名产能/t/a 山东大成农药有限公司2000 江苏新河公司2000 江苏江阴市利港精细化工厂1000 湖南南天农药有限公司1000 云南红云氯碱有限公司1000 江苏新沂利民化工厂500 湖北小池集团500 1.3 技术装备水平 国内百菌清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除了对传统的复合床氯化技术完善外,还在百菌清主要原料间苯二甲腈的生产工艺技术、氯化催化剂及后处理等方面作了不少改进,消耗和成本明显下降,主要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2 发展浅析 上世纪80年代末,我省建成了全国首套百菌清工业性试验装置,全国只此1家的局面一直维 Ξ《云南化工》创刊30周年纪念征文

常用农药使用—杀菌剂

常用农药使用—杀菌剂 常用农药使用—杀菌剂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 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对人的 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 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高温季节,中午避免用药。?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 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 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 ?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百菌清(达科宁、TDN)

杀菌剂机理和特点及防治对象

类别品种作用机理和特点防治对象 酰胺类 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持效16d 霜/疫霉病特效 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霜/疫霉病特效 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水稻白叶枯病 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根肿/根腐/猝倒 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立枯/黑粉/锈病 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 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粉锈/霜霉/菌核 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灰霉/黑斑/ 菌核 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晚疫/霜霉病 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稻瘟病 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白粉/霜霉/稻瘟病 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病 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霜/疫/腐霉 高效苯霜灵卵菌病害 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刺激省黑穗/锈病 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水稻纹枯病 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立枯/纹枯/雪腐 甲丙烯和咪唑类 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所有真菌病害 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白粉/叶斑等 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麦类病害 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所有真菌病害 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所有真菌病害 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所有真菌病害 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烯肟菌胺-- 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肟嘧菌胺-- 水稻病害 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卵菌无效青霉/脐腐/菌核 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穗 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锈病/灰霉/稻瘟 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霜/疫/黑斑病 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霜霉/疫病 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青霉/绿霉/白粉 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 非内吸/传导褐斑/白粉/叶枯

百菌清特点及内容

百菌清特点及内容 [有效成分]百菌清(chlorothalonil)。 【常见商标名称】达科宁、霉达宁、殷实、多清、哈罗尼、康正品、达再欣、百旺生、抑霜定、惠光、韩孚、华阳、华戎、绿震、克达等。 [主要含量与剂型】75%可湿性粉剂、720克/升悬浮剂、40%悬浮剂、45%烟剂、30%烟剂、10%烟剂、5%粉剂。 【产品特点】百菌清是一种有机氯类极广谱保护性低毒杀菌剂,没有内吸传导作用,喷施到植物表面后勃着性能良好,不易被雨水冲刷,药剂持效期较长。其杀菌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的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的半胧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使其丧失生命力。百菌清主要是保护作物免受病菌侵染,对已经侵人植物体内的病菌基本无效。必须在病菌侵染寄主植物前用药才能获得理想的防病效果,连续使用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该药对一些人的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鱼毒性大,对蜜蜂无毒,试验条件下未见致畸、致突变作用。 百菌清常与甲霜灵、精甲霜灵、霜脲氰、代森锰锌、硫黄、三乙磷酸铝、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乙霉威、嘧菌醋、烯酞吗啉、双炔酞菌胺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生产复配杀菌剂。 【适用瓜菜及防治对象】百菌清属极广谱性杀菌剂,可广泛应用于防治许多种瓜果蔬菜的多种真菌性病害。目前生产中可用于防治:

黄瓜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真菌性叶斑病、蔓枯病、菌核病等,西葫芦的白粉病、炭疽病、叶枯病、灰霉病、疫病、菌核病等,苦瓜的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灰霉病、疫病等,冬瓜的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菌核病等,丝瓜的白粉病、叶斑病等,瓠瓜的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甜瓜的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灰霉病、霜霉病、叶斑病、疫病、疫腐病等,西瓜的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灰霉病、叶斑病等,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褐腐病、炭疽病、叶斑病等,茄子的褐纹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灰霉病、黑斑病等,辣椒的炭疽病、疫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等,芸豆、豇豆等豆类蔬菜的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灰霉病、叶斑病等,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叶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等,芹菜的叶斑病、疫病等,菠菜霜霉病等,落葵叶斑病等,芦笋的茎枯病、锈病等,葱、洋葱、蒜的紫斑病、叶枯病、锈病等,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等,菜用花生的叶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灰斑病)、锈病、疮痂病等,菜用大豆的霜霉病、叶斑病、白粉病、菌核病等,菜用玉米的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圆斑病、黄斑病、灰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菜用麻山药的炭疽病、疫病等。 【使用技术】百菌清主要应用于喷雾,在保护地内也常通过熏烟和喷粉进行用药。喷雾防治病害时,注意与相应治疗性杀菌剂交替使用,且喷雾应及时、均匀、周到。

百菌清怎么使用 百菌清使用注意事项

百菌清怎么使用百菌清使用注意事项 百菌清是作物种植期间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对于防治各种病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随之百菌清的广泛使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了解掌握百菌清的正确使用方法非常有必要。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百菌清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详情如下: 百菌清使用方法: 1、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防治叶瘟时,田间见发病中心开始喷药,隔7天再喷1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药1次。每次每公顷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商品量1500~1900克(有效成分1125~1425克),加水1050升,搅均匀喷洒。 2、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在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喷药,隔7天后再喷药1,每次每公顷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商品量1500~1900克(有效成分1125~1425克),加水1050升,搅均匀喷洒,重点喷洒水稻茎部。 3、小麦叶锈病和叶斑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每次每公顷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商品量1500~1900克(效成分1125~1425克),加水1050升,搅均匀喷洒。 4、花生锈病、褐斑病、黑斑病的防治在病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 2~3次。视花生的生长期和病害发展情况再决定是否施药。每次每

1350克),或用40%达科宁悬浮剂商品量1500~2250克(有效成分600~900克),加水900升搅均匀喷洒。 5、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3~4次,每次每公顷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商品量2200~4000克(有效成分1650~3000克),或用40%达科宁悬浮剂或40%百菌清浮剂悬浮剂商品量2250~2625克(有效成分900~1050克),加水1125升,搅均匀喷洒,黄瓜苗小时喷液量酌减。大棚黄瓜霜霉病防治可以用百菌清烟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点燃放烟熏蒸防治,每次每公顷大棚用10%百菌清烟剂商品量7500~12000克,或20%百菌清烟剂商品量3750~6000克,或 30%百菌清烟剂商品量2500~40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商品量1667~2667克(有效成分750~1200克)点燃熏蒸。也可用5%百菌清粉剂商品量15000~22500克(有效成分750~1125克)喷粉防治,进一步防治视病情发展情况决定。 6、番茄早疫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3~4次,每次每公顷用75%百菌清或大克灵可湿性粉剂商品量2200~4000克(有效成分1650~3000克),或40%百菌清悬浮剂商品量2250~2625克(有效成分900~1050克)加水1125开,搅均匀喷雾,苗小时喷液量酌减。 7、甘蓝黑斑病和霜霉病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比较

一、百菌清和多菌灵的区别: 百菌清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作用,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大,主要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但对土传腐霉属菌所引起的病害效果不好,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病害,改用百菌清防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传导主要是向顶型,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在土壤中易分解失效。所为内吸剂,就是该药剂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而不失效,能对植物体内的病原菌发生作用,这种药剂也称化学治疗剂,一般用于发病的植物,但大多数内吸剂也兼有触杀的作用。多菌灵就属此类。所为触杀剂,就是杀菌剂沉积在植物表面上与病原菌发生接触时杀灭或抑制病菌,这种药剂或者不能被植物吸收或者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分解失效,对植物体内的病菌不发生作用。百菌清就属此类。 二、多菌灵: 市场销售的多菌灵,多为50%的可湿性粉剂和40%的胶悬剂。不论哪一种剂型都应选用优质产品,还要注意产品的有效期,生产日期为一年以内的最好,超过这个期限的应酌情增加用量,完全失效的杜绝使用。 多菌灵对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较差,在使用多菌灵时应适当提高培养料的PH值,以抑制毛霉、根霉的生长。由于多菌灵耐高湿,使用时最好将培养料进行发酵、高温灭菌处理,以杀灭霉菌。银耳、木耳、猴头菇对多菌灵特别敏感,要避免使用。 用多菌灵拌料,应严格控制药液的浓度,一般用含量为50%的粉剂,以占料干重的 0.1%即可杀死和抑制杂菌生长;若加大用量,不但成本增加,还会影响菌丝生长,导致污染。拌料时,要先把药剂溶入足量水中搅拌均匀,拌入料后还要拌匀,以免发生点片污染。多菌灵在碱性环境中容易分解失效,因此拌料时不能同时使用石灰,更不能把多菌灵、石灰混合液久置。另外,多菌灵易使杂菌产生抗药性,所以应避免长期使用,可交替使用其他杀菌剂。 三、百菌清 中文通用名称百菌清 英文通用名称 chlorothalonil 其它名称达科宁(Daotech) 毒性低毒 剂型 5%粉剂,75%可湿性粉剂,50%烟雾片剂(每片50克) 作用特点百菌清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体中含有板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酶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代谢受到破坏而丧失生命力。百菌清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植物受到真菌的侵害。在植物已受到病菌侵害,病菌进入植物体内后,杀菌作用很小。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植物的根系被吸收。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等冲刷,因此具有较长的药效期,在常规用量下,一般药效期约7~10天。 注意事项: 1.百菌清人体暂定每日允许摄大量(TADI)为0.005 毫克/千克(FAO/WHO)。使用百菌清应遵守中国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GB8321.2-87),以百菌清可湿性粉

39种杀菌剂作用特点与防治对象归纳

39种杀菌剂作用特点与防治对象归纳 秋天来临,各地即将进入秋雨季节,作物更容易滋生病菌,而且,经常性下雨也加大了农药喷洒防治病菌的难度,种植户们得做好应对准备,现将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特点及防治对象归纳在一起,供大家参阅,希望对您的种植有所帮助。 1、代森锰锌。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主要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2、丙森锌。速效、残效期长、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对蔬菜、烟草、啤酒花等作物的霜霉病以及番茄和马铃薯的早、晚疫病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对白粉病、锈病和葡萄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多菌。干扰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防治瓜类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多种病。 4、百菌清。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的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丧失生命力。其主要作用是预防真菌侵染,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受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主要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斑病、小麦叶锈病,茶树炭疽病,花生锈病、花生叶斑病,叶菜类蔬菜霜霉病、叶菜类蔬菜白粉病,果菜类蔬菜多种病害,瓜类霜霉病、瓜类白粉病,豆类炭疽病、豆类锈病,梨树斑点落叶病,柑橘树疮痂病,苹果树多种病害,葡萄黑痘病、葡萄白粉病,橡胶树炭疽病。

5、稻瘟灵。内吸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集中于穗轴与枝梗,从而抑制病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病菌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主防水稻稻瘟病。 6、稻瘟酰胺。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小柱孢酮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具有良好内吸性和卓越的特效性,施药后对新展开的叶片也有很好效果,施药40天仍能抑制病斑上孢子的脱落和飞散,从而避免了二次感染。主防水稻稻瘟病。 7、甲基硫菌灵。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一乙一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