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

on 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间以及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网络,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当的强度和时限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

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序列Immunorecepte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

ITAM

含有两个YxxL/V 保守序列。该保守序列的酪氨酸残基

(Y)被细胞内的酪氨酸蛋白磷酸化后,可募集其它含有

SH2结构域的酪氨酸蛋白激酶(例如ZAP70),通过一系

列信号转导过程激活T细胞。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序列Immunorecepte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ITIM

含有I/VxYxxL 保守序列,该保守序列的酪氨酸残基被酪

氨酸蛋白磷酸化后,可募集其他含有SHP-1和SHIP结构

域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这些酶通过对T细胞活化过程中

的重要分子的去磷酸化作用,抑制T细胞的活化。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

ced cell

death,AICD

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表达FasL的效应杀伤

细胞与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Fas结合,诱导自身的凋亡过

程,仅针对被抗原活化并发生克隆扩增的免疫细胞。

1、免疫调节的意义?

答:免疫调节包括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其目的是控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时限,使机体在有效排除外来抗原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损伤,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和平衡。

2、哪些方面的因素参与免疫调节?

答: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包括抗体或免疫复合物、补体、炎症因子、免疫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等免疫分子的调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包括自然调节T细胞、诱导调节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以及活化诱导细胞凋亡的免疫调节作用

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和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3、免疫细胞如何调节免疫应答?

答:①调节性T细胞:自然调节T细胞;适应性调节T细胞

②Th1、Th2、Th17细胞:

Th1:产生IFN-γ可以促进Th0向Th1分化,抑制Th0向Th2分化;Th2:产生IL-4,与IFN-γ相反;Th17: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在组织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AICD活化诱导细胞凋亡:活化T细胞发挥效应功能后,可借助诱导性表达的FasL 和自身Fas结合,使T细胞数量迅速下降。

4、简述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和临床意义

答:类型:自然调节T细胞和适应性(诱导)调节T细胞

功能:①nTreg:在胸腺中分化,人体中nTreg占外周血CD+4细胞的5-10%,除了遏制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还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诱导移植耐受

②iTreg: 一般在外周由抗原及多种因素(TGF-β和IL-2)诱导产生。包括Tr1和Th3两个亚群。Tr1细胞同时分泌IL-10及TGF-β,下调免疫应答,可以调控炎症性自身免疫反应和抑制由Th1主导的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移植耐受;Th3主要产生TGF-β,下调免疫应答,在口服耐受和粘膜反应中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 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 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 知识点三免疫疾病及免疫学应用

议一议: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自我校对: ①骨髓②胸腺③生成、成熟④T⑤胸腺⑥骨髓⑦抗体⑧浆⑨T⑩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淋巴因子?衰老○21破坏○22癌变○23系统性红斑狼疮○24再次○25相同抗原 ○26发作迅速○27严重损伤○28遗传倾向○29T细胞○30一切○31疫苗○32器官移植 想一想:免疫细胞 思一思:体液免疫的参战者是抗体,作用对象是抗原;细胞免疫的参战者是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侵的细胞(靶细胞),无论抗体还是效应T细胞,它们均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抗原多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议一议:与正常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的最大特点是抗体分布场所不同——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细胞外分泌液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则吸附于某些细胞(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表面上。

1.免疫概念 免疫,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人体的三道防线

?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

免疫调节知识点整理

免疫调节 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4考)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 性表达。 (2)图中的④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 ■助学巧记 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 线,能处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 腺、泪腺 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1.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名称来源功能 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组成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细胞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淋巴细胞 T细胞 作用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 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1、信息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 等称作信息。生命系统的信息:

免疫调节

第十七章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A型题] 1.哪些受体同时被交联可被抑制B细胞的增值() A.TCR和BCRJ B. BCR和FcγRⅡ-B C. BCR和CR2 D. BCR和FcαR E. TCR和FcγR 2.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免疫调节依赖于识别() A. MHC分子 B.独特型抗原决定基 C.Fc受体 D.分化Ag E.补体受体 3.抑制Th2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A. IL_2 B. IFN_γ C. IL_4 D. IL_5 E. IL_10 4. 抑制Th1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A. IL_2、IL_10 B. IFN_γ、IL_4 C. IL_4、IL_7 D. IL_8、IL_10 E. IL_10、IL_4 5.临床上应用抗Rh﹢抗体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原理是() A. 抗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B.抗体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C.独特型免疫网络学说 D.补体的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一种补体可与B细胞表面的CD21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 A. C1 B. C2a C. C3a D. C3d E. C4 7. 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是() A. 由APC和Th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B. 由APC和Ts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C. 由Th和Ts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D. 由Th和Tc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E. 由Th1和Th2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8. 以下哪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A. IL-2、IL-8 B.IL-2、IFN-γ、IL-12 C. IL-2、IL-4 D. IL-2、IFN-γ E.IL-3、IL-4 9.下列哪一种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 A. IL-2、IL-4、IL-5 B.IL-2、IL-8、IL-10 C.IL- 1、IL-6、TGF-β D.IL-10、TGF-β E.INF-γ、TNF-β 10. B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主要通过() A.分泌的淋巴因子发挥作用 B.分化形成抑制或辅助细胞发挥作用 C.活化巨噬细胞发挥作用 D.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E.分泌的Ab发挥作用 11.免疫应答发生的前提是() A.抗原的存在 B.抗体的存在 C.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D.补体的存在 E.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调节的存在 12.群体水平免疫调节的基础主要是() A.MHC多态性 B.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 C.AICD对特异性应答的反馈调节 D.独特型网络的调节 E.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的反馈调节 13.关于抗原对特异性免疫性应答的调节作用,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A.抗原的存在是免疫应答的前提 B.结构相似的抗原具有相互干扰特异性抗体应答的能力 C.一定范围内,应答水平与抗原的量呈正相关 D.抗原的量与免疫应答的发生与否有关 E.抗原的质与免疫应答的发生与否无关 14.关于免疫应答的调节,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A.免疫应答不受遗传基因的制约 B.免疫调节的机制影响免疫应答的发生应答的强弱 C.免疫应答的调节可分为免疫系统内调节和免疫系统外及个体和群体水平的调节D.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E.免疫调节机制失控或异常可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 15.关于IFN-γ的免疫调节作用,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第十七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七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如果这种免疫应答对自身组织造成_______并出现_______,引起临床症状时,称为_______。 2.__________与人心肌间质、心肌和肾基底膜等有共同抗原成分。 3.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所以与_______有关。 4.甲状腺球蛋白、精子、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和眼晶体蛋白都属于_________。 二、多选题 [A型题] 1.关于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和AI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淋巴细胞经克隆清除产生自身免疫 B.维持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有利于AID的防治 C.自身免疫的发生是由于自身耐受的终止或破坏 D.淋巴细胞逃避克隆清除形成自身耐受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外伤、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B.外伤、异体组织移植 C.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 D.外伤、肿瘤、免疫接种 E.肿瘤、免疫接种、感染

3.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哪项有关?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免疫调节功能缺陷 D.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 E.自身抗原的改变 4.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肾炎是由于A.链球菌与肾小球基膜有共同的抗原 B.促进隐蔽抗原的释放 C.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引起 D.自身抗原的改变 E.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5.超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机制是: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抗原的改变 C.交叉抗原的存在 D.多克隆激活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E.分子模拟 6.下列哪项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中症肌无力 D.胆囊炎 E.支气管哮喘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免疫调节 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B)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 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组成类型 第一道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非特异性免 疫第二道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 【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典例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 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CD)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第十七章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A型题] 1.哪些受体同时被交联可被抑制B细胞的增值() A.TCR和BCRJ B. BCR和FcγRⅡ-B C. BCR和CR2 D. BCR和FcαR E. TCR和FcγR 2.B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免疫调节依赖于识别() A. MHC分子 B.独特型抗原决定基 C.Fc受体 D.分化Ag E.补体受体 3.抑制Th2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A. IL_2 B. IFN_γ C. IL_4 D. IL_5 E. IL_10 4. 抑制Th1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A. IL_2、IL_10 B. IFN_γ、IL_4 C. IL_4、IL_7 D. IL_8、IL_10 E. IL_10、IL_4 5.临床上应用抗Rh﹢抗体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原理是() A. 抗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B.抗体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C.独特型免疫网络学说 D.补体的调节作用 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一种补体可与B细胞表面的CD21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 A. C1 B. C2a C. C3a D. C3d E. C4 7. 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是() A. 由APC和Th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B. 由APC和Ts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C. 由Th和Ts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D. 由Th和Tc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E. 由Th1和Th2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始 8. 以下哪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A. IL-2、IL-8 B.IL-2、IFN-γ、IL-12 C. IL-2、IL-4 D. IL-2、IFN-γ E.IL-3、IL-4 9.下列哪一种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 节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16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6免疫调节 1.(2017·海南高考·T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A项,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故错误。B项,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对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故正确。C项,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免疫缺陷病,故错误。D项,免疫系统既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又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故错误。 2.(2017·江苏高考·T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HIV有高度变异性、损伤多种免疫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2)解题关键: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HIV感染人群的免疫力下降。【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艾滋病。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详细

免疫调节核心知识点列表梳理 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 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 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 免疫调节知识点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伤口化脓) 1、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主要是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①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 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 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 ②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 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 浆细胞 抗体 骨髓造血干细胞 胸腺 T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功能1)增强淋巴因子的杀伤力 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3、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 4、体液免疫 抗原 吞 噬 细 胞 (处理) (呈递) T 细胞 细胞 (识别) B 细胞 B 细胞 形成沉淀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

免疫学试题库 (16)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 一、单项选择 1. 对于CTLA-4表述有误的是: A. 与CD28分子高度同源 B. 其配体是B7分子 C. 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 D. 与B7分子的亲和力大于CD28与B7分子的亲和力 E. 与B7分子结合后可向T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2. 以下不属于免疫抑制性受体的是: A. CTLA-4 B. PD-1 C. B7 D. FcγRⅡ-B E. CD94/NKG2A 3. 下述哪项不属于免疫调节: A. ADCC B. AICD C. Tr D. 抗独特型抗体 E. 以上都不是 4. 活化性免疫受体胞质区具有的结构域是: A. ITIM B. PTP C. ITAM D. PTK E. SHIP 5. 介导AICD的细胞是: A.活化的T细胞B.活化的Mφ细胞C.活化的NK细胞 D.活化的中性粒细胞E.肿瘤细胞 6. 抑制Th2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 B.IFN-γC.IL-4 D.IL-5 E.IL-10 页脚内容1

7.抑制Th1功能的细胞因子: A.IL-2、IL-10 B.IFN-γ、IL-4 C.IL-4、IL-7 D.IL-8、IL-10 E.IL-10、IL-4 8.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 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清除抗原B.杀伤T细胞和B细胞引起免疫抑制 C.抑制APC呈递抗原D.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 E.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应答 9. 对细胞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2、IL-4、IL-5 B.IL-2、IL-8、IL-10 C.IL-1、IL-6、TGF-βD.IL-4 、IL-10、TGF-β E.IL-12、INF-γ、TGF-β 10. 关于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的存在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前提B.抗原在体内耗尽,免疫应答将停止C.一定范围内应答水平与抗原的量呈正相关D.抗原的量与免疫应答的发生与否有关E.抗原的性质与免疫应答的类型无关 11. CTL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 A. 协同刺激分子 B. MHC- I 类分子 C. IL-4 D. IFN-γ E. IL-2 页脚内容2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生物必修二易错点

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生物必修二易 错点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学习过程中,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学生需牢记,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 细胞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 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 ⑴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致敏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参与这种作用的致敏T细胞,称为杀伤T细胞。 ⑵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如皮肤反应因子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吞噬细胞易于从血管内游出;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等。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细胞免疫与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在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较易成功,这是因为两者的基因组是一样的,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也是一样的,2个个体都不排斥对方的器官。激素、放射线照射、药物(6-巯基嘌呤)等可以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但它同时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虽然环孢素(cyclosporin)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功能,但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临床器官移植还存在外来器官排斥受体的问题:例如骨髓移植,当供者骨髓植入受者后,外来骨髓的淋巴细胞对受体的各组织(抗原)进行攻击,其后果可致受者死亡。 高中生物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易错知识点看了“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易错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梳理 2.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错知识点汇总 3.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4.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总结 5.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免疫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1)扁桃体:内含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2)胸腺:随年龄增长,在青春期达到顶峰,以后逐渐退化。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3)淋巴结: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4)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5)骨髓: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1)淋巴细胞:

(2)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3)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3、抗原:能够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 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细胞,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4、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反应的物质。 (1)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其本质为蛋白质。 (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以及黏膜分泌的物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和吞噬细胞。 前两道防线都是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的。 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做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起作用。 (2)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 (3)免疫监视:识别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二、特异性免疫

免疫调节知识点整理

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4考 )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助学巧记 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图中的④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 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1.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 2.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 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年11考 ) 1.体液免疫 (1) (2)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 (1)发生二次免疫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是否由“记忆细胞”所产生? 提示 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相关细胞或物质,请依次说出下列a ~e 的名称。 提示 a —吞噬细胞 b —浆细胞 c —抗体 d —靶细胞 e —效应T 细胞 2.细胞免疫 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抗原和抗体的比较和判断 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习题) 点击:101次| 回复:0次| 发布时间:2012-11-12 19:02:12 A型题 1.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是 1. A. TCR 2. B. CD28 3. C. CD2 4. D.CD3 5. E. CTLA-4(CD152) 2.B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是 1. A.BCR 2. B. FcγRⅡ-B(CD32) 3. C. FcγRⅡ-A 4. D.C3bR(CD35) 5. E. CD40 3.CD28是 1. A.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 2. B. B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 3. C. T细胞表面的激活性受体 4. D. B细胞表面的激活性受体 5. E. NK细胞表面的激活性受体

4.哪些受体同时被交联可被抑制B细胞的增殖 1. A.TCR和BCR 2. B. BCR和FcαR 3. C.BCR和CR2 4. D. BCR和FcγRⅡ-B 5. E. TCR和FcγR 5. 抑制Th2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1. A. IL-2 2. B. IFN-γ 3. C. IL-4 4. D. IL-5 5. E. IL-10 6. 抑制Th1细胞的功能的细胞因子是 1. A. IL-10、IL-4 2. B. IFN-γ、IL-4 3. C. IL-4、IL-7 4. D. IL-8、IL-10 5. E. IL-2、IL-10 7.下列哪一组细胞因子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1. A. IL-2、IL-4、IL-5 2. B.IL-2、IL-8、IL-10

3. C.IL- 1、IL-6、TGF-β 4. D.IL-10、TGF-β 5. E.INF-γ、TNF-β 8.关于细胞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1. A.活化的CTL表达FasL 2. B. Caspase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凋亡 3. C.AICD可促进效应细胞的短寿性 4. D.Fas和FasL基因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5. E.Fas启动的AICD上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9.关于细胞因子对Th1、Th2细胞的调节作用,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 1. A.IL-12促进Th0分化为Th1细胞 2. B.IL-10促进Th0分化为Th2细胞 3. C.IL-4促进Th0分化为Th1细胞 4. D.IL-4促进Th0分化为Th2细胞 5. E.IFN-γ促进Th0分化为Th1细胞 10.肥大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作用是通过与下列哪一种受体结合而实现的 1. A.BCR 2. B.FcγRⅡ-B 3. C.KIR 4. D.KAR 5. E. FcεRⅠ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 4 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 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 细胞?→淋巴因子???→抗体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 T细胞作用: 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 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5.①在免疫反应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 ②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 6.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C.浆细胞来自于 B 细胞和记忆细胞。 7.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是通过记忆细胞来发挥作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5.①在免疫反应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②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6.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C.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是通过记忆细胞来发挥作用的。

必修三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免疫: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如:皮肤、黏膜和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唾液、泪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反应 包括: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局部炎症反应:受损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现象,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作用。 脓液(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细胞)的出现表示正在克服感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反应(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针对特定病原体。 2、抗原: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就是任何一个能引发大量淋巴细胞 的“非己”标志。 (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他们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引起体内针对这些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抗原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2)举例:病毒、细菌、花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等 3、抗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 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型的(2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1)分布部位:血液、体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 (2)产生抗体的细胞 成熟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能合成但不分泌(称受体) 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合成抗体并分泌到体液中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 (3)抗体特点:与特异抗原结合,每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4)作用方式: 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 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 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举例: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 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4、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在(胸腺)发育成熟叫T淋巴细胞; 另一部分可能在(哺乳动物骨髓)中发育成熟叫B淋巴细胞。 5、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淋巴细胞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MHC是相同的,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而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子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它不同于人体自身的MHC,因此被识别后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具体识别过程 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 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 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促使淋巴细胞分裂,启动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免疫器官: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 B细胞(起源于骨髓,也在骨髓中成熟。) 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免疫细胞的起源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注:①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吞噬细胞(无特异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②浆细胞不识别抗原】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和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 (1)防御功能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 一.特异性免疫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都属于抗原。 抗原的特点: (1)异物性:非机体自身成分,以及自身衰老、死亡、癌变的组织细胞。 (2)大分子性:抗原绝大多数是糖蛋白(或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大于10000。细菌、病毒等被免疫细胞识别为抗原,是因为它们表面有特殊的糖蛋白。癌细胞表面也有异常的糖蛋白,从而被效应T细胞识别。 (3)特异性:一种抗原有特定的化学集团(抗原决定簇) 2. 抗体 (1)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2)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 (3)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中。抗原与抗体在内环境中发生特异性结合。 (4)别称: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 (5)抗体的合成需要那些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 3. 体液免疫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体液免疫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