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全国卷1生物答案

2020年全国卷1生物答案

2020年全国卷1生物答案
2020年全国卷1生物答案

1. 【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少增殖所需的酶系统、能量和原材料,只能在细胞内增殖。因

此B 错误。

2. 【答案】D

【解析】

A. 以乙醇为产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乙醇和二氧化碳量相等,A 正确;

B. 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B正确;

C. 以乳酸为产物的无氧呼吸,无二氧化碳生成,C正确;

D. 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无氧呼吸中,如果产物是乙醇,有二氧化

碳释放无氧气吸收;如果产物是乳酸,无氧气吸收也无二氧化碳释放。

因此吸收氧气量不会比释放二氧化碳的多,D错误。

3. 【答案】D

【解析】A.切除垂体使得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可以促进机体产热,A正确;

B. 垂体提取液含有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耗氧量,

B 正确;

C.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切除垂体减少的是促甲状腺激素,

D错误。

4【答案】A

【解析】A. 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成熟大液泡,不能发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A错误;

B. 蝗虫的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较明显,是理想的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B正确;

C.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C正确;

D. 人口腔上皮细胞无色,且含有DNA和RNA可作为观察分布的材料,D正确。

5. 【答案】C

A. 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截翅是隐性性状,A正确;

B. 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长翅果蝇是杂合子,B正确;

C. 设长翅基因用A表示,截翅基因用a表示,若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 A a a

XX、XY,则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若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Aa

Aa,则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所以不能判断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C错误;

D. 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论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在雌蝇体细胞中均成对存在,D正确。

6. 【答案】A

A.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

B.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

物种数目多,B正确;

C. 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 O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正确

30. 【答案】(1)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仅供参考)

(2)避免出现烧苗(仅供参考)

(3)A和C;间作的两种植物需要满足株高差距较大,避免竞争生存空间, A C 的作物株高相差较大,且株低的光饱和点低、株高的光饱和点高,满足条件(仅供参考)【解析】(1)中耕是指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可以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

(2)施肥后浓度增大,浇水稀释避免根细胞失水而引起“烧苗”死亡;

(3)间作的两种植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株高差距较大,可充分利用不同高

度的资源空间;②株高的植物光饱和点高,能充分利用强的光能;株低的植物光饱和点低,在低处光照弱的地方能较好地生长(合理即可)

31. 【答案】(1)胰岛B细胞

(2)大;增多

(3)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

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非糖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水大量流失(仅供参考)(4)药物W会破坏胰岛B细胞,服用有患糖尿病的风险,慎用(仅供参考)

【解析】(1)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产生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被破坏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升高;

(2)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上升,导致肾小管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大,吸水量增多,导致尿量增多;

(3)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代谢,同时促使一些非糖物质的合成,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同时一些非糖物质的合成减弱,会导致体重降低。尿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带走大量水分,也会导致体重降低;

(4)药物W破坏了胰岛B细胞,会对机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糖尿病,应该谨慎用药。

32. 【答案】(1)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自由组合

(2)基因突变的频率低,突变后的植株一般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单倍体育种或杂交育

【解析】I (I)基因重组的类型有:第一种,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第二种,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三种,基因工程中,人们将目的基因加到运载体上再导入受体细胞,

这也属于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进行基因重组的途径分别是交

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2)基因突变的频率低,突变后的植株一般是杂合子,因此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

稳定遗传。采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方式可以得到纯合的突变体植株,从而稳定遗传。

37.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琼脂;选择

4

(2) 10

(3)浓度过高抑制生长(仅供参考)

(4)先选取适量的淤泥,把取样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同时设置对照组,再做合适的梯度稀释,最后计算数量(仅供参考)

(5)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解析】(1)摇瓶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通过图示分析可知,要对菌落进行稀释涂布计数,因此应使用凝固剂以方便计数,甲乙中均含有物质S,都是选择

性培养基;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样品中的细胞数=平均菌落数( C) /取样的体积(V)×稀释倍数(Ml)O 100 μI = 0.1ml ,可列等式200/0.1 × M= 2× 107个/ml。

4

解得M= 10 ;

(3)根据题目条件,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数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物质S 达到一定浓度会对该菌株产生抑制效果(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为测定淤泥中的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需要直接从淤泥中获得样品。故

首先获取适量淤泥,和一定量无菌水混合。取适量液体,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培养基乙上,筛选能降解S的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再进一步计算淤泥中细菌细胞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5)细菌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甲、乙两种培养基中均含水和无机盐,物质S可以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

38. 【答案】(1)使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2)将脾脏用镊子夹碎后,加入胰蛋白酶消化,得到单细胞悬液

(3)选择培养基;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或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能产生抗病毒A 的抗体,并迅速大量增殖)

(4)体外培养、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培养

【解析】I (1)要制作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B淋巴细胞需要可以分泌抗A的抗体。哺乳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形成相应的B淋巴细胞。因此给小鼠注射病毒A,目的使小鼠进行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2)以小鼠甲的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首先用镊子或剪刀将小鼠胰脏破碎,然后使用胰蛋

白酶消化细胞间蛋白,获得单细胞悬液。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使用特定的选

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筛选2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

测,依据原理是杂交瘤细胞能产生抗病毒A的抗体,并迅速大量增殖。

(4)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增殖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2020年全国卷1生物答案

2020年全国卷1生物 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a31477731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答案】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少增殖所需的酶系统、能量和原材料,只能在细胞内增殖。因此B错误。 2.【答案】D 【解析】 A.以乙醇为产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乙醇和二氧化碳量相等,A正确; B.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B正确; C.以乳酸为产物的无氧呼吸,无二氧化碳生成,C正确; D.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无氧呼吸中,如果产物是乙醇,有二氧化碳释放无氧气吸收;如果产物是乳酸,无氧气吸收也无二氧化碳释放。因此吸收氧气量不会比释放二氧化碳的多,D错误。 3.【答案】D 【解析】A.切除垂体使得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可以促进机体产热,A正确; B.垂体提取液含有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耗氧量,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切除垂体减少的是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 4【答案】A 【解析】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成熟大液泡,不能发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A错误; B.蝗虫的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较明显,是理想的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B正确; 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C正确; D.人口腔上皮细胞无色,且含有DNA和RNA,可作为观察分布的材料,D正确。 5.【答案】C A.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 =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截翅是隐性性状,A正确; B.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 =3:1,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长翅果蝇是杂合子,B正确; C.设长翅基因用A表示,截翅基因用a表示,若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则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若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 为Aa、Aa,则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所以不能判断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C错误; D.由题意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论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上,在雌蝇体细胞中均成对存在,D正确。 6.【答案】A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 B.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C正确;

2016年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全国卷1 生物部分试题(90分)适用本套试卷的有: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福建广东陕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2016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解

【说明】:【参考版答案】非官方版正式答案,答案和解析为团队教师与名师团队制作,有可能存在少量错误,仅供参考使用。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A核糖体无膜结构,故A选项错误。 B酵母菌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DNA,且存在DNA转录过程,即存在转录产物RNA,故B选项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膜上完成,故C选项错误。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进行CO2的固定,光反应过程产生A TP和[H],故D选项错误。 8.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离子泵通过消耗A 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一般为逆浓度进行。故A、B选项错误。 主动运输速率受A 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的限制,C选项中,CO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作用速率下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故C选项正确。 D选项中,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故D 选项错误。 9.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解析】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 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C选项正确。 10.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2016年全国卷1生物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 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2018年高考全国卷1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

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

2016年全国卷1生物试题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 (全国卷Ⅰ,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光反应时,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会转移到ATP中,D错误。 (全国卷Ⅰ,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依题意通过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一需要载体,二需要消耗能量,三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A、B、D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有氧呼吸使能量的产生降低导致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 (全国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解析】在做测定酶活力的有关实验中,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酶应在其他试剂加好之后最后一步加入,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全国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 TP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和氢结合成水,产生大量能量,部分转移至ATP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属于扩散运动,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是需要消耗ATP 的,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是靠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变化(此处消耗ATP)来实现的,D 正确。 (全国卷Ⅰ,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017年全国卷1生物(含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解析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 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 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 TP【答案】B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 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 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 TP或dA 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答案】(1)γ(3分)(2)α(3分) (3)DNA复制有半保留特点(2分),最初两条32P亲代链最终分开在两个子代噬菌体中(2分) 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 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生物部分试题

2019年高考全国卷1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宣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A.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6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计了三个实验组,如图所示。b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A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之前, C、在培养到23ha 型增长阶段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

2017年全国1卷生物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10分)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2018年全国卷1生物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全国卷1生物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Ⅰ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 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 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2015年全国卷1生物及答案

2015年全国卷1 理综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考全国卷1生物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 理综-生物 一、选择题(6题×6分=36分)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2016年高考理综生物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C】 A.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B】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生物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生物)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C.T 2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2019全国1卷理综生物(附答案精校版)

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及答案 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3. 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 光、矿质元素和水 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 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 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 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 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 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29.(12分)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