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题型一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表现类型(正推法)

亲本组合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子代表现类型及比例

AA×AAAA全是显性

AA×AaAA∶Aa=1∶1全是显性

AA×aaAa全是显性

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

Aa×aaAa∶aa=1∶1显性∶隐性=1∶

aa×aaaa全是隐性

(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例题1】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用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

A.1∶0或1∶1

B.1∶0或1∶2∶

C.1∶2∶1或1∶1

D.1∶

解析:选A 红果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红果;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为红果和黄果,比例为1∶1。

题型二由子代推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类型(逆推法)

1.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组成。

2.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类型作进一步的推断。

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 ×Aa→3A_∶1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AA)。即AA×AA 或AA×Aa或AA×aa。

(4)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即aa×aa→aa。

【例题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高茎∶矮茎=3∶1,亲本必为杂合子。

【例题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类型及数目

①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

②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

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解析:选D 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类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题型三遗传概率的计算

1.概率计算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

(1)已知亲代遗传因子组成,求子代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

①用分离比直接推出(B:白色,b:黑色,白色为显性):

Bb×Bb→1BB∶2Bb∶1bb,可见后代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3/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Bb亲本产生B、b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

a.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b.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

1/2+1/2×1/2=1/2。

(2)亲代遗传因子未确定,求子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例题4】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

C.1/8 D.1/

解析:选B 设遗传因子为A、a,则蓝眼男人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褐眼女人由于其母亲是蓝眼,所以遗传因子组成为Aa,则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1/2×1/2=1/4。

【例题5】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设用A、a表示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

确定双亲遗传因子组成正常双亲生白化病儿子,双亲都为杂合子,用Aa表示确定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Aa×Aa→AA∶2Aa∶1aa,(夫妇正常遗传因子组成为

1/3AA或2/3Aa)计算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2/3Aa×2/3Aa→2/3×2/3×1/4aa=1/ 答案:1/

题型四分离定律中分离比的异常情况

1.不完全显性

如一对遗传因子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2.某些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隐性遗传因子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及种类

①显性致死:显性遗传因子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②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隐性=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3.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女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类型的关系。

【例题6】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

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

A.33% B.50%

C.67% D.100%

解析:选B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推出: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子(Aa),黑色性状为纯合子(AA或aa),黑翅与灰翅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50%。

【例题7】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

解析:选D 由题干信息推知: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并且后代有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遗传因子分离和配子的结合造成的,基因突变的频率低,不会出现一定的比例。黄色鼠都为杂合子(Aa),黑色鼠都为隐性纯合子(aa),后代中黄色鼠和黑色鼠的比例为1∶1。

题型五自交和自由交配

1.概念不同

(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传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或不同的个体

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和aa的个体。

(1)自交方式有AA×AA、Aa×Aa、aa×aa三种。

(2)自由交配方式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六种。

【例题8】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求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

解析:灰身为显性性状,F2中灰身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或Bb,分别占1/3和2/3。

方法一: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1/3 BB×♀1/3 BB→1/9 BB灰身

♂1/3 BB×♀2/3 Bb→2/9 B_灰身

♂2/3 Bb×♀1/3 BB→2/9 B_灰身

♂2/3 Bb×♀2/3 Bb→3/9 B_灰身+1/9 bb黑身

因此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9+2/9+2/9+3/9=8/9。

方法二:F2中只有Bb×Bb后代才出现bb(黑身)果蝇,故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 Bb×2/3 Bb=2/3×2/3×1/4=1/9,则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

答案:8/

题型六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概率问题分析

1.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纯合度,

即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2.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例题9】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以杂合抗病水稻(Tt)为亲本,连续自交3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别是(

)

A.1/4 7/16 B.1/4 7/

C.1/8 7/9 D.1/8 1/

解析:选C 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杂合子(Tt)自交,子一代(F1)为1TT∶2Tt∶1tt,Tt的比例为1/2(无被淘汰个体),所以连续自交三代后杂合抗病水稻(Tt)的概率为(1/2)3=1/8,纯合子占1-1/8=7/8。由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相等,所以抗病纯合子在所有后代中占1/2×7/8=7/16,抗病纯合子在抗病个体中占7/16÷(1/8+7/16)=7/9。

【基础题组】

1.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解析:选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

2.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类型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D.F2的表现类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

解析:选B 在数量上,雄配子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选A 由F1黑斑蛇交配后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黄斑为隐性性状。F1黑斑蛇和亲代黑斑蛇均为杂合子,F2黑斑蛇既有

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4.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

A.1/4 B.3/

C.1/16 D.9/

解析:选D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或Aa,这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为互斥事件,AA出现的概率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均为双眼皮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

5.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亲代后代

杂交母本父本黑色白色

Ⅰ黑色白色82

Ⅱ黑色黑色118

Ⅲ白色白色0

Ⅳ黑色白色7

如果让组合Ⅳ的黑色雌羊亲本与组合Ⅱ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是(

)

A.所有后代都是黑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

C.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

解析:选A 根据杂交组合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黑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黑色是显性,且亲本黑色全是杂合子。根据杂交组合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黑色),判断亲本中的黑色雌山羊是纯合子。杂交组合Ⅳ的黑色雌山羊(纯合子)与组合Ⅱ的黑色雄山羊(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黑色。

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TS表示短食指遗传因子,TL表示长食指遗传因子)。此遗传因子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1/4 B.1/

C.1/2 D.3/

解析:选A 由于TS在男性中为显性,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为TSTS 或TSTL,而TL在女性中为显性,短食指女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STS。又因这对短食指的夫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故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STL。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遗传图解为:♂TSTL×♀TSTS→TSTS∶TSTL=1∶1,由于TSTL只有在女性中表现为长食指,故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

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

7.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

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

C.9∶7 D.15∶

解析:选C 根据杂合子自交n代,其第n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2n,三年之后F3的杂合子的概率为1/23=1/8。则F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7/16,隐性纯合子7/16)。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

=(1/8+7/16)∶7/16=9∶7。

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

C.8∶1 D.9∶

解析:选C F2中灰身果蝇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1/3 AA、2/3 Aa,自由交配后,F3中黑身果蝇为2/3Aa×2/3Aa=1/9aa,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故灰身∶黑身=8∶1。

【能力题组】

9.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

实验,所得结果如表所示。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子所占的

比例为(

)

交配组合A×BC×DE×FG×D

子代

高茎植株21020

矮茎植株7251

A.10% B.25%

C.50% D.66%

解析:选A A、B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21∶7,即3∶1,符合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理论上讲,高茎纯合子为7株;E、F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1,符合测交类型,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C、D组合的子代全为矮茎,说明C、D均为矮茎;G、D组合的子代全为高茎,则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因此子代高茎豌豆中高茎纯合子所占比例为7/(21+20+29)×100%=10%。

10.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如图是一个白

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

A.AA、Aa和1/16 B.Aa、Aa和1/

C.Aa、AA和1/4 D.Aa、Aa和1/

解析:选B 由Ⅰ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Ⅱ1和Ⅱ4为患者,推出Ⅰ1、Ⅰ2、Ⅰ3、Ⅰ4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Ⅱ2、Ⅱ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2/3Aa,

Ⅲ1为患者的概率为2/3×2/3×1/4=1/9。

11.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

比例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选C Aa个体自交一代产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纯合子的比例由0变成了50%,若再次自交还会提高纯合子的比例,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占的比例越高。其中AA与aa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b曲线也可以表示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1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

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选C 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

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13.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列

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性状后代性状

腋生顶生

一顶生×顶生08

二腋生×腋生6512

三顶生×腋生2952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腋

生中杂合子占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1)(2)组合二中,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腋生是显性性状,且双亲均是杂合子(Bb),杂交后代个体中BB占1/4,Bb占1/2,因此后代腋生中杂合子占1/2÷(1/4+1/2)=2/3。(3)组合三后代中腋生∶顶生=1∶1,符合测交实验,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后代中腋生豌豆全是杂合子(Bb)。

答案:(1)二腋生(2)Bb Bb 2/3 (3)100%

14.多指是一类由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________,父亲________,母亲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________。

(4)如果该女患者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7号的双亲(5、6号)均为患者,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2)Ⅲ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 AA或2/3 Aa。(3)多指男患者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所以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后代所有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4)正常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只有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时才会有正常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1-1/3=2/3。

答案:(1)显(2)AA或Aa Aa Aa (3)AA、Aa、aa (4)2/

15.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

________。

(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________。

解析:(1)由亲本及F1的表现类型可推出,控制牛的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角为显性性状。(2)F1中雌、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Dd,故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3)F2中无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无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2/3 Dd、1/3 dd,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因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雌性个体表现为无角,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2/3×1/2×1/2=1/6。(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因此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1∶1。

答案:(1)有角(2)DD、Dd DD (3)1/6 (4)1∶1

基因分离定律题型题型(详细好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名词: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二、语句: 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4、纯合子杂交不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杂交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8、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是2n种(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合子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3/4,显性个

高中生物 3.1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3.1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 修2 C 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 纯合子(AA+aa):1-(1/2)n (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Tt,表现型是抗锈病。(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抗锈病和不抗锈病,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TT或Tt。其中基因型为 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判断遗传病显隐性的常规方法: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性状。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100%或1/2。 【典型例题】 例

1、若让某杂合子连续自交,下图中能表示自交代数与纯合子所占比例关系的是例 2、(11)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例 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例 4、下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I2是杂合体 C、I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 例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教学提纲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题型一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技法提炼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型二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例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题技巧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 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学@科网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高中生物(新教材)《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学习目标] 1.写出测交实验过程,能设计实验验证分离定律。2.体会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掌握分离定律。3.说出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小桶、彩球含义及抓取、统计要求。 知识点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01测交实验,即F1与□02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孟德尔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071∶1。 3.实验验证 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后代性状比例。 4.实验结论: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081∶1,符合预期的设想,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问题探究为什么用测交法可以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 [例1]下列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隐性类型→可检测F1遗传因子组成 B.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根据孟德尔假说,推测测交结果为高茎∶矮茎=1∶1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题分析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应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 D [例2]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②产生配子的比例③遗传因子组成④产生配子的数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③④ 解题分析测交实验是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不能用来推测显、隐性,①错误;根据测交子代的表现类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推测产生配子的数量,②正确,④错误;测交可用来推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③正确。 答案 C 知识点二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 (1)分离定律的内容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0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②在形成配子时,□02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03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的时间:有性生殖形成□04配子时。 (3)适用范围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分离定律解题思路

遗传规律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 (1)AA ×aa Aa 纯合体杂交类型 (2)Aa ×Aa AA 2Aa aa 3:1 杂合体自交类型 3)Aa ×aa Aa aa 1:1 测交类型 AA ×AA AA 另aa ×aa aa AA ×Aa AA Aa 一、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双亲表现型不同),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后代表现型相同),则子代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双亲都是纯合体 2.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例:红花×红花→红花、白花,则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 Aa ×Aa AA 2Aa aa 杂合体自交类型 二、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方法 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两类: (一)正推类型 己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此类型可画出遗传图解,直接推出(注意遗传图解格式) 例:27页例1 棋盘法交叉线图解法 (二)逆推类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及比例推双亲的基因型。这类题最多见也较复杂。 方法1: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1)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有关基因及遗传图解 (2)后代若有隐性纯合体,则两隐性基因来自双亲 例1。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羊与一只白色母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试问: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它们生的那只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 练习:28页例229页第1、2题(2)、3题(1) 2. 根据后代分离比推基因型(课本29页2题(2) A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 杂合子(Bb)。即Bb ×Bb →3B_:1bb B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 ×bb →1Bb:1bb C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 ×BB或BB ×Bb 或BB ×bb 三遗传规律中有关几率问题几率——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 1 亲代基因型已知情况下,如何求后代某一个体的几率画遗传图解,直接求 (1)已知所求个体表现型,求几率例如:一对多指杂合子的夫妇,生了一个多指的孩子,问这个孩子是多指杂合子的可能性?多指纯合子的几率? 先列出该表现型的各种情况及比例,再算出所求几率课本29页3题(3)小题 (2)所求个体表现型未知 例如:一对多指杂合子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问这个孩子是多指杂合子的可能性?多指纯合子的几率? 1/2 1/4 先列出该个体在后代出现的各种情况,再求几率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必考专题二遗传规律第6讲分离定律学案

第 6 讲 分离定律 [ 考试要求 ] 1. 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b/b)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解释及验证 (b/b) 。3. 分离定律的实质 (b/b) 。4. 显性的相对性 (a/a) 。 5.分离定律的应用 (c/c) 。 6.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 结果与科学方法 (c/c) 。 7.杂交实验的 设计 (/c) 1.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 一对 A 血型和 B 血型的夫妇,生了 AB 血型的孩子。 AB 血型的这种 显 性类型属于 ( ) B. 不完全显性 D.性状分离 解析 I A 与 I B 这两个基因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 两者互不遮盖, 各自发挥作用, 表现为共显 性。 答案 C 2. (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 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 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 F 1自交,其 F 2 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 F 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解析 豌豆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应在花蕾期花粉尚未成熟时去雄, A 错误;完 成人工授粉后套上纸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B 错误; F 1自交,其 F 2中同时出现紫 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出现白花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错误; F 1 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D 正确。 答案 D 3. (2015 ·10 月浙江选考卷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 交,其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A.完全显性 C.共显性

解题技巧:专题四《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解题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在教学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 题形式多以综合性题目出现,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但如果能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发 掘其中一些内在规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那么解答此类试题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在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规律、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解题和应试能力。 一、熟记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这是基因分离定律中最基本的交配组合, 熟记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又 可以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打基础,以提高解题速度。 二、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A.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种性状为显性。 如:某植物红花×白花→子代全开红花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B.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 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如:某植物红花×红花→子代有红花、有白花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 例1:在不知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根据下列哪项可判断显性或隐性性状 A.黑色×黑色→全是黑色B.黑色×白色→100黑色︰150白色 C.白色×白色→全是白色D.黑色×黑色→3黑︰4白 【解析】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才能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如果学生掌握了上述规律,就能很快 解决此题。 【参考答案】 D 三、已知表现型,如何确定基因型 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根据表现型,写出大致的基因型:隐性个体直接写出基因型,对显性个体,先写出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待定。 (2)根据该个体的亲代或子代中是否有隐性个体,写出另一个待定基因:若亲代或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待定基因为隐性基因;若亲代或子代中无隐性个体,则待定基因为显性基因。 例2: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培优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培优学 案 [考纲明细]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 1.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 性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基因类(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就为 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 b、C和 c、D和d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三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 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等;一种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等;还有一种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c和d等。 3.个体类(1)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 生性状分离。 (2)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 性状分离。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决定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4)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因型 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异花传粉操作。 2.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再套袋。 3.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提出问题 由F1、F2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 比例分离等问题。 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过程 (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 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 六、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1.内容 (1)研究对象: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2)时间:形成配子时。 (3)行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4)结果: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适用范围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七、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分离定律解题技巧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性状为______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新性状为_________性状,亲本性状为__________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占3份的性状为_________性状 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____________,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_______________ (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或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被鉴定个体为___________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所用的方法为: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采用测交、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较简单。 针对训练: 1、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色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授粉,观察果穗 2、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三、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或表现性状的推导 (1)正推类型:依据双亲推子代 可依据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类型推子代 (2)逆推类型:依据子代推亲本 ①隐性纯合子突破法:隐性类型一旦出现即可写出遗传因子组成,可判断双亲中至少各有一个隐性基因 ②分离比推导法 子代分离比为3:1→双亲均为杂合子子代分离比为1:1→双亲为测交类型 子代全为显性→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子代全为隐性→双亲全为隐性纯合 针对训练: 4、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分离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相同 5、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 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断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6、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A.0 B.30 C.60 D.90 7、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的配子类型比③测交后代的表现性状类型比④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⑤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8、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25% B.12.5% C.32.5% D.75%

分离定律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学案 知识点一: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 1.基本概念: ⑴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又有的花。 ⑵单性花:同一朵花中只有或只有的花。 ⑶自花传粉:花的花粉落到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也叫。 ⑷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⑸闭花受粉:花在时,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传粉后花瓣才开展,即开花。 ⑹父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的植株。 ⑺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的植株。 2.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⑴传粉和受粉。自然条件下,一般是。 ※⑵易于区分且能遗传。 ⑶花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⑷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 ⑸子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3.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 →→(父本供粉)→ 【特殊说明】母本去雄的时间:期,剪去花冠内的全部雄蕊。 套袋处理的目的:避免的干扰。 知识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⑴交配类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杂种子一代与个体相交。 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为反交。 ⑵性状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小麦的抗病与感病。 显性性状:具有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 ⑶遗传因子(基因)类 显性遗传因子(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一般用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遗传因子(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一般用写英文字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

分离定律的常见题型 一、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分析: 黄花×白花→黄花(为显性性状); 黄花自交后代既有黄花又有白花(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练习1:(双选)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练习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 南瓜杂交,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 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右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P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若测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若测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若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若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待测个体为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出花粉粒用碘液检测。 若一半蓝色,一半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若全为一种颜色,则待测个体为 对于动物来说,可用测交法鉴别;对于植物,自交法更简便 练习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三、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表现型(正推型):

高中生物第四章小专题大智慧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一、分离定律的问题类型 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型和逆推类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 全是显性 AA×Aa AA∶Aa=1∶1全是显性 AA×aa Aa 全是显性 Aa×Aa AA∶Aa∶aa=1∶2∶1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是隐性 (1)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2.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 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_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 或AA×aa。 二、遗传概率的计算 1.概率计算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基因型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法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 (1)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某一性状(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实例: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白羊×白羊→黑羊和白羊,推出白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亲本为杂合子,设用B、b表示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白羊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羊为bb。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Bb×Bb→1BB∶2Bb∶1bb,可推知后代为白色的概率是3/4。 方法二:用配子法。 Bb亲本产生B、b两种配子的概率均为1/2,则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2×1/2=1/2。 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1/4+1/2=3/4。 还可参考这样的思路:后代中白毛的概率=1-后代中黑毛的概率。 (2)亲代基因未确定,求子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实例: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 ①确定夫妇双亲的基因型。正常双亲生出白化病儿子,双亲都为杂合子,用Aa表示。 ②确定夫妇的基因型。Aa×Aa→1AA∶2Aa∶1aa,夫妇正常,基因型为AA或Aa,概率分别为1/3和2/3。 ③计算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只有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才能生出白化病孩子,这对夫妇都为Aa的概率是2/3×2/3,所以他们婚后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 三、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授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进行交配。 (3)示例: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

基因的分离定律_题型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 一、【课题背景】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用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 二、【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 (1)DD × DD DD 全显 (2)dd × dd dd 全隐 (3)DD × dd Dd 全显 (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1:1 (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3:1 (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 (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 1、正推法 (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2)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显性个体 A 中纯合子AA占。 2、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1)隐性突破法 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 (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Bb×Bb→3B︰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即BB×→B。 【总结】:亲代基因型、正推型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逆推型表现型及比例 (三)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确定显、隐性的方法 方法1:杂交的方式。A×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A、B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2:自交的方式。A和B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 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 方法3: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若后代都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可确定两亲本都是纯合子,然后再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则为隐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5.docx

第一节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验证和实质 [冃标导读〕1.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1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过程,并归纳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3.归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重难点击]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3.分离定律的内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如何进行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呢? 探究点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 3.实验分析 探究点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还需要相应的实验来验证支持,为此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⑴实验目的:让杂种F]与____ 杂交,來测定R的基因组成,这种方法称为测交。 (2)实验分析 比例丄: 1 若解释正确,则Fi应产生—和—两种配子,比例为_________ ,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和—两种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__________ ,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 (3)实验结果:FiX白花豌豆一紫花:白花= _______ (4)实验结论:Fi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 ;F]形成配子时,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发生了 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定律的实质

完善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________ 上,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________ 会随着 _______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屮,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 3.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随堂反馈:1.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 B.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 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 D.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下列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C. 豌豆在杂交吋,母本不需要去雄 D. 豌豆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邳州市第四屮分科时导学案 年级—高一— 学科—生物 _______ 命制人—徐瑛— 第一节第3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目标导读]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 结合实践,概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第四周

1.1分离定律导学案第二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第三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教师寄语: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了就是胜利。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 2、杂合高茎豌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 3、基因主要位于上,染色体以同源染色体的形式成对存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4、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存在,不相融合。在形式配 子时,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知识拓展与应用】 一、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1、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显性纯合子,则子代全为性状。例如第一、二、三组。 2、亲本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a遗传因子。例如第三、五、六组。 3、纯合子自交后代都为,称为稳定遗传。例如第一、六组。 4、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 5、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 6、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种基因型,分别是;种表现型,分别是。 7、杂合子测交后代有种基因型,分别是;种表现型,分别是。 8、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则双亲一定为: 9、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双亲一定为: 10、Aa×Aa,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 后代中纯合子的概率: 后代中AA的概率: 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 显性性状中纯合子的概率: 11、写出第二、五、六三组的遗传图解: 【迁移应用1】判断: 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都为纯合子。() 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都为纯合子。() 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都为杂合子。() 杂合子自交后代也会出现纯合子。()

高中生物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6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Ⅲ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6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Ⅲ) 学习目标 1.掌握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及其概率计算。2.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基础知识| 一、解决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的重要工具 1.“六把钥匙” 亲本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AA×AA AA 全为显性 ②AA×Aa AA∶Aa=1∶1全为显性 ③AA×aa Aa 全为显性 ④Aa×Aa AA∶Aa∶aa=1∶2∶1显性∶隐性=3∶1_ ⑤Aa×aa Aa∶aa=1∶1显性∶隐性=1∶1 ⑥aa×aa aa 全为隐性 2. (1)乘法定理当两个事件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那么这两个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时概率的乘积。 (2)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事件叫做互斥事件。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1.在育种实践中,可以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设计育种过程。 2.在医学实践中,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自查自纠| (1)若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子,则子代均表现显性性状( ) (2)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亲本一定均含有隐性基因( ) (3)杂合紫花豌豆自交,所得的紫花后代中杂合子占二分之一( ) (4)杂合子(Aa)连续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概率逐渐增大( ) (5)人类多指患者的基因型不确定,而先天性聋哑的基因型确定( ) 答案(1)√(2)√(3)×(4)√(5)√

|图解图说| ★如果患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区分抗锈病小麦与易感锈病小麦? 提示:给小麦接种锈菌,观察小麦是否出现锈病。 探究点一相关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 【典例1】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分析回答: (1)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该男孩与一个父亲是单眼皮的双眼皮女孩结婚,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 ◆解法展示 首先需确定显隐性: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推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然后逐小题解答。 (1)单眼皮男孩的基因型是bb,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父方,一个基因来自母方,所以双亲都含有b基因;又因为双亲均表现双眼皮,必然均含有B基因,所以双亲基因型均是Bb。 (2)单眼皮父亲的基因型是bb,其中一个b基因一定传给其女儿,又双眼皮女孩必含有B基因,所以女孩的基因型是Bb。男孩的基因型是bb,女孩的基因型是Bb,根据“bb×Bb→Bb、bb”推知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双眼皮或单眼皮。 答案(1)Bb Bb (2)双眼皮或单眼皮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 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试题主要是因果关系题,可以分以因求果(正推类)和以果求因(逆推类)两种基本类型,在题型呈现上有文字分析、图表分析及系谱分析三种类型,文字分析类最普遍、最繁杂,其主要又有普通交配类、连续自交类、淘汰杂交类、自由交配类、遗传发育类等题型,现就具体题型分析如下。 1文字分析题 1.1普通交配类 高中阶段常见的交配类型主要是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混交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常见交配类型的重要作用,从而掌握其区别: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它可以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综合到杂种后代中。正反交是指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交替作为父本和母本的两种相对杂交方式,往往根据正反交结果判定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自交可以用于鉴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以用于鉴定某种显性植株的基因型。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这些

普通交配类型的混合使用以达到一定的育种目的。 例1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最佳措施分别是: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④甲自交,乙自交 A.①② B.④① C.④② D.③④【解析】鉴定小麦是否是纯合子的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是纯合子,否则是杂合子。让小麦直接进行自交,省去了母本去雄、套袋、授以父本花粉等杂交措施,同时使的纯种小麦得以保留。杂合体测交可以育出矮秆小麦。故选C。 1.2连续自交类 连续自交可使其后代的杂合子比例逐渐下降,而纯合子的比例逐渐上升,最终可导致后代群体的基因纯合,因而是获取能稳定遗传的纯种的主要方法。注意到连续自交类各子代每种类型都自交。 例2 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个体,至少连续自交几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才可达95%以 上?A.3 B.4 C.5 D.6 【解析】根据乘法原理:Aa的杂合体自交n次,其后代杂合体的比例(1/2)n,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