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人文学院的人才培养,充分秉承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人文学科专业基础和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着力培育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人文学科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1.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通识素养和中文专业基础的复合型入才。通过中文学科的学习与培养,学生能够在拥有专业水平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之外,同时具备扎实的古今语言文学基础与感知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能力,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坚力量。

2. 历史学专业:

通过对人类既往生活的研究来更好地把握当下,规划未来。具备优秀的材料搜集、解读、分析和学术写作能力;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全方位地了解、吸收外国优秀历史文化、应对当代国际挑战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3. 哲学专业:

掌握哲学学科的经典与前沿,兼具逻辑分析能力和理性论证能力,陶冶多语种学术阅读,写作和交流素养,具有在本学科或其他学科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胜任社会服务。

二、培养成效

1. 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吸收世界各大文明的有益成果,推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培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西方文学、历史或哲学基本文献,批判性采择和鉴别各类学术、思想观点的人文学科基本能力。

3. 系统阅读一批中西方人文经典著作,基本掌握中西方文学、历史或哲学的基本脉络、主要成就以及发展趋势。

4. 具备能够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基本技能,拥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具备一定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素养。

5. 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基础上,打下从事社会科学和应用人文类工作的良好基础。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进入人文学院的学生,将经历一年的大类通识平台学习阶段和三年的专业学习阶段,需要满足大类平台课程、人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选课要求;自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有倾向地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中选择其一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亦可同时选修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在第六学期,学生需要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方向中确定其一作为自己的毕业专业,在完成规定课程并符合各系培养要求的情况下,可获得各系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52学分,其中:校级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1学分,自由发展课程22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校级通识教育 37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5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10680011 形势与政策1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本科毕业必须通过学校体育部组织的游泳测试。体育课的选课、退课、游泳测试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 外语(一外英语学生必修8学分,一外其他语种学生必修6学分)

公外课程免修、替代等详细规定见教学门户-清华大学本科生公共外语课程设置及修读管理办法。

(4)文化素质课 8学分

文化素质课程(文科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含新生研讨课)和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课。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8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限选,至少8学分,要求其中必须有一门基础理工(STEM)认证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录(含基础理工(STEM)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5)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4学分

12090052 军事理论2学分12090062 军事训练2学分

2.专业教育 91学分

(1) 大类平台课程 18学分

第一学年内人文类和社科类课程至少各6学分,新闻传播类和外文类课程至少各3学分。

1)人文类课程≥6学分

10691123 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3学分

10691213 汉字与中国文化3学分 10691233 中国古代文明3学分10691093 《史记》研读3学分

10691243 世界文明的进程3学分

10691223 西方哲学思想经典3学分

10691383 老庄研读3学分

20690043 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3学分

10691323 现代中国的形成3学分

40690773 西方现代思想史专题3学分

10691393 全球史的方法与视角3学分

20690013 逻辑学3学分

20690053 中国哲学思想经典3学分

10691373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3学分

10691363 科学技术的社会解析3学分

2)社科类课程≥6学分

00701643 认知科学简介3学分

10700043 社会学的想象力:结构、权力与转型3学分

10700053 经济学思维3学分

10700073 心智、个体与文化(英)3学分

10700093 认识现代国家3学分

30700113 中国社会3学分

30700653 经济学原理3学分

10700103 理解国际关系:经典理论与当代争论3学分

10700123 人的毕生发展3学分

3)新闻传播类课程≥3学分

30670563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3学分

30670603 镜头中的国家与社会3学分

30670652 国际新闻前沿2学分

00670143 电影文化3学分

00670072 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2学分

00670091 新闻中的文化1学分

10670013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3学分

跨文化传播1学分20670021 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地图1学分

4)外文类课程≥3学分

30641973 英文经典阅读3学分

40641613 理解莎士比亚3学分

00642203 语言与社会3学分

00642213 日本近代文学专题讲读(系列1 夏目漱石)3学分

00641482 德语国家文化与社会2学分

00641782 德国浪漫派的道家阐释2学分(2)人文学科基础课程(最少选修18学分)

30690033 古代汉语(1)3学分

40691103 《诗经》选读3学分

现当代文学经典研读3学分40690673 历史文献学3学分

历史学英语文献研读3学分30690543 孔子研读3学分

30690393 政治哲学原理3学分

3069037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学分

40690943 伦理学导论3学分(3)专业核心课程 30学分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少选修30学分)

40690834 文学理论4学分

30690084 中国古代文学史(1) 4学分

30690184 中国古代文学史(2) 4学分

30690254 中国古代文学史(3) 4学分

30690094 中国现代文学史4学分

40690934 中国经典研读4学分

30690613 中国当代文学史3学分

40690823 西方文学专题研究3学分

20690033 语言学概论3学分

30690663 现代汉语语法3学分

30690753 现代汉语语音及词汇3学分

30690743 汉语史概说3学分

40690213 古代汉语(2)3学分

40690783 汉字学3学分

30690703 东亚文学专题研究3学分

30690773 文学理论专题3学分

2)历史学专业(最少选修30学分)

40690143 先秦史3学分

40690093 秦汉史3学分

40690043 魏晋南北朝史3学分

40690053 隋唐五代史3学分40690273 宋元史3学分40690203 明清史3学分40690573 晚清史3学分40690543 民国史3学分40690533 现当代中国史专题3学分30690303 世界上古中古史3学分40690313 世界近现代史3学分40690793 日本史3学分40690693 俄国史3学分40690763 德意志史3学分30690573 印度史纲要3学分30690493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题3学分30690503 史学方法专题3学分30690463 中国经济史3学分30690803 中国历史地理3学分40690683 中国思想史专题3学分40690663 中国经学史3学分40690422 西方史学史2学分30690813 考古学概论3学分30690853 古代亚洲内陆边疆3学分3)哲学专业(最少选修30学分)

30690623 中英文哲学写作3学分30690653 形而上学3学分30690583 古代-中世纪西方哲学3学分30690633 近代西方哲学3学分30690763 现当代欧陆哲学3学分现当代英美哲学3学分30690643 先秦哲学3学分30690783 隋唐佛学3学分40691123 宋明理学3学分现代中国哲学3学分30690524 逻辑、语言与哲学4学分40690863 逻辑与知识论3学分40690113 应用伦理学3学分30690383 马克思主义哲学3学分40690703 《圣经》与西方哲学3学分40690363 宗教学原理3学分宗教哲学导论3学分40690193 美学原理3学分中西美学导论3学分

(4)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10学分

30690232 社会实践2学分

40690384 暑期外语训练4学分

40690264 专业实习4学分

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夏季学期。暑期外语训练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夏季学期。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夏季学期。3门课都是必修实践环节。

(5)综合论文训练要求 15学分

40690010 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说明:历史系综合论文训练由学术写作训练3学分和综合论文训练12学分构成。

3.学生自主发展课程 22学分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以下课程中至少修12学分。其余10学分可选修符合要求的外系、外院课程(必须从该院系专业核心课程中选择)。

3069079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3学分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视野2学分

文学考古学2学分

40691092 南亚文学专题研究2学分

30690823 鲁迅研究3学分

欧美现代小说专题研究2学分

30690693 脑与语言认知3学分

Matlab与文本处理2学分

语料库语言学2学分

40690973 数字人文与python编程3学分

40690652 古文字解读2学分

40690923 科幻文学创作3学分

40690812 汉语句法语义分析2学分

40690742 汉语史语料学2学分

40690852 词与音乐2学分

30690513 语文学与人文科学研究3学分

30690533 句法基础3学分

语义学3学分

40690894 基础梵语(1)4学分

40690994 基础梵语(2)4学分

40690903 电影:文化与社会3学分

40691003 音韵学3学分

明清小说与戏曲研究2学分

欧美现代诗歌专题研究2学分

实验语音学2学分2)历史学专业

以下课程中至少修12学分。其余10学分可选修符合要求的外系、外院课程(必须从该院系专业

核心课程中选择)。

40690472 学术史专题2学分

40690612 拉丁语2学分

40690713 出土文献选读3学分

30690483 目录学3学分

40690783 汉字学(中文系)3学分

30690562 模态逻辑及其应用(哲学系)2学分

80613592 古希腊文献阅读(研究生课程,本科生可选) 2学分

40690963 先秦历史文献选读3学分

40690723 青铜器铭文与西周史3学分

30690524 逻辑、语言与哲学(哲学系)4学分

40690182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2学分

40691113 说文解字通论3学分

40691173 晚清史史料导读3学分

40691113 经学研究前沿(研究生课,本科生可选)3学分

40691182 数字人文2学分3)哲学专业

以下课程中至少修12学分。其余10学分可选修符合要求的外系、外院课程(必须从该院系专业核心课程中选择)。

古代-中世纪西方哲学经典3学分

40691013 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3学分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哲学3学分

维特根斯坦哲学2学分

分析哲学早期经典文本选读3学分

实践哲学3学分

行动哲学2学分

经学概论3学分

魏晋玄学2学分

道家哲学3学分

40690602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2学分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3学分

40690432 西方马克思主义2学分

40690732 德国社会政治哲学2学分

30690552 逻辑学基础理论2学分

30690562 模态逻辑及其应用2学分

40691163 英语世界中的道家哲学3学分

40691143 早期现代西方哲学3学分

40691152 西方分析哲学史2学分

伦理学经典研读3学分

宗教学经典研读3学分

美学经典导读3学分

当代美学问题与思考3学分

秦汉哲学2学分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及作业整理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三、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 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 2015级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 经课程主持教师同意,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现更改为只保留两个必做作业。请各位同学按照新的考核评价要求按时提交作业。 考核评价 作业标题:(必做)Practice the key words by 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作业要求: Practice the key words by 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这位老绅士抱怨法律如此有利于罪犯,使得审判看来像是一场运气的游戏。(to grumble) 2.如果我们只坚持这样的紧缩措施,国家将滑入更深的经济萧条。(austerity) 3.全世界科学家的共识是地球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变暖。(consensus) 4.如果抓住他们痛打一顿,他们会向警察告发我们。( to denounce) 5.我们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extravagance) 6. 政治家和商界领袖们常常质问,无需负责的机构为什么有权这么做。(unaccountable) 7. 他告诉我,他有坏消息相告,我准备听坏消息。(to brace oneself for) 8. 别让她在你们之间挑拨离间——她嫉妒心太强了。(to make mischief) 9. 警方让她放心,她的孩子很安全。(to reassure)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下面是搜集的哲学专业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___基本原理 ___哲学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 ___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___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 ___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 ___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___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 ___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 ___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 ___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 ___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哲学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哲学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及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同时掌握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自然技术科学常识及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能够在教育研究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国家机关、企业等类单位里从事教学、研究、采编、策划、管理、宣传、公关、文秘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哲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哲学基础与哲学思维的基本能力。 ①掌握哲学学学科的基本视角和概念体系,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前景; ②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和素养; ③具有熟练的运用哲学思维去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2.灵活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具有初步的哲学研究能力; 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③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和整理归纳的能力,具备将哲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衔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了解和遵守行业基本规范。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文化修养; ②具有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③熟悉哲学研究的方式,理解并遵守论文和调研报告撰写中的学术规范和伦理规范。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①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开展基本的涉外交流与合作,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自信、灵活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演讲和文字撰写; ③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 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伦理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经典、西方哲学经典、现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原理、科学哲学导论、宗教哲学导论等。 四、学分 辅修专业总学分31学分; 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50学分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中国古代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 从两种哲理精神的这种深层对照看,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唯物唯心的对立和认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归根结底,正是由于它始终是以人为践履精神为主导而缺乏认知理性精神,所以,它才没有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明确区分开来,并因此既没有深入考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构成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也没有系统探究人的主观认识如何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问题。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问题之所以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首先是从人为践履精神的视角考察天人关系问题的,因此强调的不是天与人在认知性关系中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问题,而是二者在人为践履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问题。所以,如宫文所述,这里的天、人既包含物质性的一面(自然、万物或身、形),又包含精神性的一面(命定、意志或心、神),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从未把天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存在,把人仅仅归结为单纯的思维、精神。即便中国哲学在宇宙观中探讨万物的产生根源时,其目的也不是要解决物质与精神何者具有第一性的问题,而主要是从人为践履精神出发,解决天道自然对于人的存在和人为践履活动具有什么影响作用的问题。例如,当老子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时,他其实并没有考虑这个“道”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而只是要论证人在自己的存在中应该遵循“无为而无不为”之“道”。这与泰勒斯提出“水”、柏拉图提出“理念”、黑格尔提出“绝对精神”的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同样道理,当《易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的时候,也只是想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寻找宇宙观方面的理论根据;至于这个“天地”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它的理论视界。正因为如此,当人们试图按照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模式,对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之“道”或《易传》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做出唯物唯心的定性时,其结果就只能是扭曲它们的本来面目,最终导致宫文已经指出的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其实,就先秦哲学的各大思潮而言,与其硬性地把它们区分为唯物唯心两大阵营,倒不如按照它们在人为践履问题上的根本态度,把它们区分为主张“有为”或“无为”等等的不同派别,更符合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实际。 再就认识论这方面看。正像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实践问题一样,中国哲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认识问题;不过,正像西方哲学的实践观念由于从属于认知理性精神而不能等同于中国哲学的人为践履精神一样(所以本文没有运用比较流行、却主要具有西方哲学内涵的“实践”范畴,而是采用了“人为践履”这一更有中国特色的术语,来指称中国哲学的独特哲理精神),中国哲学的认识观念由于从属于人为践履精神,也不能等同于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事实上,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也有许多论述,后期墨家、名家、佛教哲学、宋明理学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认知理性的萌芽,但在人为践履精神的主导作用下,纯粹的认识论问题,如世界是否可知、真理性认识如何可能、以及作为认知理性的基本要素的逻辑学问题,始终未能像西方哲学那样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相反,在这里,认识问题总是围绕人为践履活动这一核心展开的,以至于强调认知活动与德行事业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此而言,所谓“知行合一”,其实是与“天人合一”内在统一的。至于“知人”、“知性”、“良知”、“穷理尽性”等概念命题,也明确体现出中国哲学对于认知对象的特异性选择,即强调认知活动首先指向人生的根本原理、行为践履的法则和道德修养的规范,而不是指向客观事物自身的本质规律。在这方面,十分强调“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的一段话,很可以代表中国哲学对于认知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荀子·君道》)此外,由于关注“知”

哲学类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a310671042.html, 哲学类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类论文选题参考 1、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哲学类选修课的思考 2、航海院校哲学类课程working paper教学模式探索 3、论提升科技哲学类公共课的课堂合法性水平 4、天津市继续教育哲学类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5、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隐含的内在逻辑——论近代哲学人类学的构筑要素与延异路径 6、人性哲学类论说性散文的翻译分析 7、动态顺应:人生哲学类文本翻译技巧探讨 8、顺应论视角下社科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9、哲学人类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研究 10、哲学类研究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1、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12、论坛荟萃——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 13、建构完整的哲学人类观——读《当代哲学人类学》 14、科学及其两个特征的哲学分析——一种哲学人类学向度的思考 15、“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 16、《阿Q正传》和《子夜》的哲学类型比较 17、从调查历届毕业生中看哲学类的教学改革 18、关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哲学类的分类方法 19、解放前全国主要报刊有关哲学类论文索引选辑 : 1901-1949

https://www.doczj.com/doc/a310671042.html, 20、解放前全国主要报刊有关哲学类论文索引选辑 二、哲学类论文题目大全 1、国家精品课程-哲学-哲学类 2、现代哲学人类学 3、当代哲学人类学 4、论海德格尔的人类观──兼论存在哲学与哲学人类学的关系 5、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 6、人类学的主题与哲学人类学——读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 7、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 8、专家品评《当代哲学人类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人类学的有益探索 9、现代哲学人类学批判 10、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评韩民青新著《当代哲学人类学》 11、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 12、CNKI-CAJD核心期刊所载中国哲学类论文统计分析 13、读《当代哲学人类学》 14、现代哲学人类学的遗产 15、寻求人类的光明结局——写在《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之际 16、奥哈根博士谈当代西方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17、《当代哲学人类学》的五个特点 18、全面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探究 19、全面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再探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四个全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对三大规律、三种意识认 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根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实践新认知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国内形势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思维,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 和战略结构。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呈现的新格局的重大判断。这格局关 系必然要求有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战略布局来保障国际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新的实践条件下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 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对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担当意识感知的进一步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这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在全面小康过程中我 们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 从严治党锻造核心,这都要求“四个全面”必须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使命的存在,让我们遇到问题就不能去回避,而必须迎头而上,去化解、解决问题,这自然也突出了担当意识。 二、从方法论角度看,“四个全面”既内涵丰富,又重点突出,既注重整体规划,又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往往会有一种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 作用的就是非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 矛盾的解决,要学会弹钢琴,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方法论上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报告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而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 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良好。这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全面回应。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目标表达,体 现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把握我国社会矛盾上的“重点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 略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两点论”思维。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2 )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先秦两汉易学哲学 2. 易学史与易学哲学 3 易学与汉唐哲学 4 先秦儒学与哲学 5. 儒道思想比较研究 6. 宋明理学 7. 中国近现代哲学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学习年限为3-7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

专业外语,计2学分 学位专业课,计3学分 第二外国语(英),计2学分。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必修。 前沿讲座,计5学分 (1)前沿讲座的形式: 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 (2)考核方式: 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选修课 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2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补修课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2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养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是研究生实施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 1、系统地梳理文化领导权思想,理性认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在十七大报告 中提出的,因此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2、在国内外,既有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学者,也有研究文化领导权的学者,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实属首创,本文试图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时代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文化软实力 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方面,所选课题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所选课题的现实意义 葛兰西立足于20世纪人类实践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紧密联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现代化转变。 在全球化时代,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靠经济和军事力量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等力量。当前中国处于市场开放、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文化重塑的特定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在实力建设方面,最大的缺口在文化领域,但最大的资源也在这个领域,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建设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当代综合国力发展的基本任务。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 所谓具体就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相一致,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即坚持不懈 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梳理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他们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杰作,世事的沧桑变化、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到了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 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推动。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宙变化之道。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是事物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

哲学毕业论文哲学系专业论文致谢词

哲学系专业论文致谢词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 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 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 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 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 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 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 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 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 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 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 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 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 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 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 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 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 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NAME:郑茂盛 NJUID:101220162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论儒释道的人生观 谈到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说到人生和人生观。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事人生观。人生,顾名思义,就是人的生活、人的生存、人的生死历程的总称。人生的生死历程,在不同宗教,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含义。从生到死,是人的一期生命,在老子看来,人一出生,便是向死里去,便是所谓的“出生入死”,生生死死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怎么样去观人生的过程。而在观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人生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态度和观想,这便是所谓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它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有:贫富观、苦乐观、义利观、荣辱观、道德观、公私观等。 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不同条件下,同一个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人们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形成形形色色的人生观是一种必然,一种客观事实。就像对于同一句格言,在六岁小孩和六十岁老人的口中讲出所表现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完全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先秦诸子百家便是一个典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种极其高深的水平,由此形成的人生观就各有各的特色。先哲对于人生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讲讲我对儒释道三家人生观的一点理解。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对待他人充满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要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儒家因此出了无数志士仁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的精华便在这句话中,他从小就立志向学做人,寒窗十五载,三十岁能在社会立足,在齐、鲁传播礼法,到了四十岁不再困惑了,而后退居修诗书礼乐,讲学弟子,五十岁后,懂得了人生和宇宙相通的道理,能够处理一切突变;后仕鲁授政,去卫、陈屡受挫折,至六十岁便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能顺其言知其作为了;晚年自陈到蔡、楚、卫返回鲁国,潜心研究学术,七十岁完全超脱人世纷争,随心所欲而不逾越礼法。孔子的一生将儒家的人生观阐释得淋漓尽致。 道家的人生观,是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与宁静,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道家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道家人物是典型的清修隐者。以庄子为例,在人生观方面,庄子可谓是极具特色很有的,他所极力奉行的是“出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反对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所谓的“卑鄙”行为;为统治者卖力的人,庄子也是很鄙视的;在财物和感情方面,庄子明显的是重感情而轻财物的。他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虽淡却很亲近,小人虽表面热情,实际上却没有沟通感情,只是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各有谋求

哲学论文题目

哲学论文题目 篇一:湖北大学哲学论文选题 2021级哲学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选题 一、哲学概论 1.哲学的价值 2.中西哲学的差异(从本体论视角、认识论视角、价值观视角、范畴论视角、语言学视角、人生观视角等进行一个限定) 3.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研究 4.“反形而上学”研究 5.海德格尔的哲学观 6.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 7.“吾心即宇宙”和“存在就是被感知”比较研究 8.黑格尔和朱熹关于“理”的思想比较研究 9.高尔基亚的三个哲学命题研究 10.哲学何谓 二、美学 1.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2.美学的科学性与超科学性 3.美如何存在 4.“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 5.认识态度、功利态度与审美态度的差异 6.审美移情

7.悲剧的审美意义 8.美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9.优美与崇高 10.审美距离 11.审美情感的基本特征 12.“审美无功利”学说再释 13.艺术人生的美学意义 14.论优美 15.论崇高 16.美学的对象 三、西方哲学 1.古希腊哲学的主题及其逻辑嬗变 2.自然状态说的哲学价值 3.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4.康德的主体性思想 5.黑格尔关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一致的思想 6.康德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7.黑格尔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8.休漠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9.笛卡儿哲学对西方哲学二元思维方式(即主体与客体)的影响 10.试比较经验论和唯理论 11.奥勒留的哲学智慧

12.恩披里克的怀疑论哲学 13.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 1 14.海德格尔的良知经验及其阐释 四、逻辑学 1.类比推理与创新思维 2.先秦名辩学思想研究 3.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4.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研究 5.弗雷格逻辑思想研究 6.Constants and Vanables (常项与变项) 7.Propositions and Propositional Functions (命题与命题函项) 8.Operators and Quantifiers (算符与量词) 9.the logistic method (逻辑斯谛方法) 10.Syntax and Semantics (语形与语义) 11. 穆勒的名称理论 12. 皮尔士的三种推理类型 13. 莱欣巴哈的日常语言分析 14. 论空名称 15. 论定义 16. 斯特劳森对归纳的辩护 五、符号学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 制定人: 郑春生审核人:刘建国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历史学;专业代码:0601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历史学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师范技能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50条培养标准。 1.知识标准 1.1公共基础知识 1.1.1 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1.1.2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基础知识 1.1.3 具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等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1.1.4 具有音、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1.1.5 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较系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1.2.2较系统掌握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1.2.3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主要的历史要籍 1.2.4较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 1.3专业知识 1.3.1中国史知识。掌握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 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2世界史知识。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从远古到当代的历史发展演变,它包括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成就等方面,掌握对世界历史发展产 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1.3.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知识。掌握历史认识论,掌握中国和世界主要史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及其发展演变情况,了解中国和世界经典史学名著,熟读一些经典史学名著 1.3.4专门史知识。深入探究和学习中国断代史或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发展史,深入探究和学习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或西方思想、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的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 题目一: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 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 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哲学论文 题目二: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 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 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_武东生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 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 武东生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人生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绝大的比重,内容丰富渊闳。本文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思想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探讨其中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关系。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性命义理之学”)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阐释天人关系、人性的“性命”学说,二是说明人生最高准则的“人道”论以及对人生范畴的讨论,三是说明修养途径、方法和人生境界的“为学之方”。而其中“人道”论则是该理论系统建构的核心。 〔关键词〕 人生哲学 性命义理 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1)04-0022-04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实际上构成了该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生哲学当然也是如此。然而,“人生哲学”面对的主要问题及由此所规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学科,人生哲学与世界观理论、与研究人的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又是什么?如何给“人生哲学”下一个定义?这在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一种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说法,似乎人们也并不着意去探讨这些问题,尽管“人生哲学”概念经常出现在哲学、尤其是伦理学类的论文和学术著作之中,也还有一些学者在专门研究有关的问题。 “人生”是人的生活的总名称。人们活动于现实的人生当中,不能不对人生有所思考,思考而有所得并形成一个总的看法或观点,于是就有人生观的产生。人生观人皆有之,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生哲学”,就是建立在人生观基础上,经过思想家们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本文所谓“人生哲学”,指“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观”,即思想家们把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生观加以提炼和升华,用逻辑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具备理论形态的人生观。就研究内容和把握对象的方法来讲,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这里所谓的“人生哲学”与学界以主体性原则综合研究人的问题的“人的哲学”不同,与作为伦理学中一个特殊问题的“人生观”研究也有所区别。人生哲学以人的实际生活中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回答“人是什么”、“人生理想”、人生诸范畴(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与命运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等)、“人生修养”(途径、具体方法、人生境界等)诸问题,其核心是“人生理想”。“人生哲学”是哲学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哲学的层面上或者说是用哲学方法研究人的实际生活中诸基本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理论。 “哲学”是汉语中的外来语,中国古代也没有“人生哲学”的概念。但是,人生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绝大的比重,内容丰富渊闳,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诚如有学者论,中国哲人的文章和谈论,常常是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的本根,宇宙的本根便是道德的标准;中国哲学中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的思想,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 DOI:10.13904/https://www.doczj.com/doc/a310671042.html, k i.1007-1539.2001.04.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