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九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九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九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九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九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了。

2.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将3 cm3水和3 cm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 cm3,这说明分子间有。

3.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4.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

5.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

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

6.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kg20℃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

7.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 。

8.完全燃烧 kg酒精能产生1.5×107 J的热量。(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

9.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 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能把200kg的水温度升高50℃。

10.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2.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

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

D.分子力即分子引力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4.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

6.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

7.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

D.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

8.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3∶2 B.2∶3 C.4∶3 D.3∶4

9.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如图1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此实验说明。

2.如图2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内的水温从95 ℃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为8.7×107J/m3,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

(完整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表格内) 1. 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汽水 B.冰水混合物 C.稀盐酸D .75%的酒精溶液 2. 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 A. 稀硫酸 B .澄清的石灰水 C .碘酒 D.硫酸锌溶液 3.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碳酸钙粉末 B.面粉 C.菜籽油D.白砂糖 4.有20 C 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200 g ,从中取出100 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此物质的溶解度(20 C 时)不变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 D.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 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溶质的是 () B. 生石灰、石灰水 D.汽油、水 7. 在t C 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a g ,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则 a,b 的关系为() A. a > b B. a < b C. a = b D.不能确定 8. 下列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即为盐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20 C 的饱和溶液 B. 20 C 的不饱和溶液 C. 80 C 的饱和溶液 D. 80 C 的不饱和溶液 9. 现有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 ②烧杯③集气瓶 ④药匙⑤玻璃棒 ⑥水槽 ⑦量筒,现配制含溶质 x%勺食盐水,应用到的仪器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②③ ④⑤⑦ 10. 某氯化钠溶液中,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则配制时, 在100 g 水中需溶解氯化钠 () A.15 g B.20 g C.25 g D.30 g A.氯化氢、盐酸 C.锌、硫酸锌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测试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测试 卷I(选择题,共33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4.学习了热学知识以后小亮发表了下面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C.扩散现象不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时,气筒壁发热主要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引起的 5、如图1,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 图1 A、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C、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D、女孩通过做功取暖,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7.太阳能热水器最主要的部件是水箱.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

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光能,其面积可达1米2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千克的水,一 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焦/(千克·℃),那么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 A.2.1×104焦 B.8.4×104焦 C.4.2×106焦 D. 4. 2 ×107焦 8、如图2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 、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 、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 、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9.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 ) A. 720° B. 180° C. 150° D. 90° 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 A .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 B .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 C .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 D .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11.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到 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动机器转动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 械制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 B.内燃机的功率大 C.蒸气机工作过程不符合能的转化规律 D.蒸气机工作时水蒸气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能量 卷II(非选择题,共67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10共个小题,每空2分,共4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 横线上) 12.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3、煤气是生活常用的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 图2

最新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加入KNO3的量 A 加入KNO3的量 D 加入KNO3的量 C 加入KNO3的量 B 精品文档

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堂练习 1.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有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述原理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C.用烧碱除油污D.用盐酸除去铁锈 2.下列物质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碘放入水中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C.植物油滴入汽油中D.植物油滴入洗洁精中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4.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冲洗杯子上的果汁 5.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碳酸钠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 课后练习 1.下列能组成溶液的混合物中,水是溶剂的是() A.碘酒溶液B.医用消毒酒精 C.植物油滴入水中D.植物油溶解在汽油中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将蔗糖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溶液B.溶液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6.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⑤ 7.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氧化钙)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缘故。试回答: ⑴写出生石灰加水“煮”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⑵这个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将少量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8.可乐是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下表是一种瓶装可乐外观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该饮料(填“是”或“不是”)混合物。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填“是” 或“否”) 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从该设计中严谨的得出本结论应该保持相同的科学量 是(填字母序号)。A.温度B.高锰酸钾的质量C.水和汽油的质量(2)设计实验(填序号)的目的是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中考专题训练:热和能 测试题

2019年热和能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9·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2019?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 3、(2019·淄博)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4.(2019·泰安)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 00C的冰熔化成 00C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5. (2019·聊城)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 6、(2019?广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7、(2019·衡阳)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8、 (2019·益阳)如图所示,2019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飞行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B.机械能保持不变 C.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9、(2019?辽通)如图是“长征六号”运载发射场景,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

第九单元 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生注意: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汽油 C.高锰酸钾 D.酒精 2.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表示稀硫酸的浓度,现欲用98%的浓硫酸2mL和蒸馏水8mL,配制体积分数为1∶4的稀硫酸,如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3.化学实验需要用干净的仪器。下列洗涤试管中污物的方法是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水洗去试管内壁的高锰酸钾 B.用酒精洗去做碘升华实验烧杯内壁的固体 C.用洗涤剂洗去试管内壁的植物油 D.用稀盐酸洗去盛石灰水试管内壁的“白膜” 4.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蔗糖与柠檬酸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B.如果加入果汁的质量比水多,则果汁为溶剂 C.此“汽水”中的溶质有多种 D.果汁属于混合物 5.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属于可溶物质 D.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6.五金店出售的松香水是用来稀释油漆的,它是由辛烷、壬烷、苯乙烷、二甲苯、三甲苯调配而成的溶剂,人长期吸入会致癌,或使各项器官衰竭。下列关于松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香水稀释油漆是利用了其乳化作用 B.油漆在未用松香水稀释前其粒子是静止不动的 C.用作溶剂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净物 D.油漆工人在工作时只要带口罩就能完全避免松香水的危害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固体物质可分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及难溶物质 B.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C.溶质可分为固体溶质、液体溶质和气体溶质 D.溶液可分为溶质和溶剂 8.小华在理解“溶液”定义时发现,定义中并没有限定物质的状态。文献资料显示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这是溶液广义的概念。据此判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空气 B.冰水 C.碘酒 D.黄铜 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溶液》后有如下对话,其中一定有错误的是( )

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科学研究常用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直观明了.在温度下.将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化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示氢氧钙溶解度与的关系.阳同学依据观察思考,出了如图丙所示的象,此图反映该过程中() 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2.室100m L氯化钠饱和溶液如下操作,最甲、乙两烧中溶液()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3.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灰的烧杯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烧杯仍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4.在一下,将一瓶接和硝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硝酸钾,少硝酸钾,增加溶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5.推理学习化学常用思维法,据溶具有均一性的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6.下品属于溶液的() A.蔗糖水 B.牛奶 C.果粒橙 D.豆浆 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 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 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8.欲使80g10%的食盐溶液变成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溶剂蒸发掉36g B.将溶剂蒸发掉40g C.加入80g10%的食盐溶液 D.加入8g食盐 9.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溶液,则下列诸量中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鲁教五四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9章热和能单元 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事例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B.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了 C.打扫教室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入热水中,一会儿后整杯水变红了 2.关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 B.对分子运动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 C.构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 D.物理科学家汤姆生最早发现了电子 3.下列事例中,物体间因发生热传递而导致内能改变的是() A.夏天双手紧紧捂住冰袋感觉凉爽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感到暖和 C.用力将“摔炮”扔在地上而爆炸 D.暖水瓶中的水蒸汽将瓶塞冲开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固体的扩散现象最显著 B.厨房煤气泄露的时候,可以闻到煤气味,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向秧田里灌水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功 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6.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主要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较大B.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C.沙子是固体D.水是液体 7.如图甲所示,该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后,瓶内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在这个塞子跳起的过程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瓶内气体密度增大,此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图丙对应的冲程 B.瓶内气内能增大,此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图乙对应的冲程 C.瓶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图乙对应的冲程 D.瓶内气体分子热运动减慢,此过程相当于内燃机图丙对应的冲程 8.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电风扇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水力发电一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9.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做功次。如图所示,汽油机处于冲程。将能转化为能。 10.指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燃料燃烧 (2)对蓄电池充电。 11.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动能转化为能从而损失掉了;有些新能源汽车有“动能回收装置”,即在刹车时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能并为电池充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 1. Mike's father bought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for him as his birthday.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looks very beautiful. A. a; The B. the; The C. an; The D. an; An ( ) 2. My English is poor. Can you ________ time to help me with it,Mike? A .share B. spare C. agree D. save ( ) 3. I ________ the man was about forty according to his looks. A. believed B. knew C. supposed D. accepted ( ) 4. I still remember the college and the teachers ________ I visited in London years ago. A. what B. who C. that D. which ( ) 5. There are ________ books in our school library. A. a lots of B. a great deal of C. plenty of D. the number of ( ) 6.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but his parents managed to buy books for him _______. A. in this way B. in a while C. once in a while D. for a while ( ) 7. I like the cartoon ________ has a happy ending and makes me ________. A. which; to laugh B. that; to laugh C. whose; laughing D. which; laugh ( ) 8. I enjoy the music ________ makes me ________. A. that; happily B. that; happy C. which; happily D. who; happy ( ) 9. You can ________ a note on his door if he is not in. A. give B. share C. stick D. put ( ) 10. I like that music, but the lyrics ________ good enough. A. aren't B. are C. isn't D. is ( ) 11. The first thing ________ my brother is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is to write a letter. A. which B. that C. why D. who ( ) 12. —Which do you prefer,math ________ music? —I prefer music ________ math. A. or; to B. to; to C. or; or D. to; or ( ) 13. Did you enjoy the days ________ you spent in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at ( ) 14. I prefer ________ rather than ________ to net bar. A. to stay at home; go out B. going out; stay at home C. staying at home; going out D. going out; to stay at home ( ) 15. — ________? —It's wonderful. A. How much is the MP5 B. Do you like the MP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Cl:35.5 C: 12 O: 16H:1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5=3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液氧C.牛奶D.冰水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 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 3.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D.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4.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 A.晶体质量不变B.晶体质量减少 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A.压强增大而减小B.压强减小而减小 C.温度升高而升高D.温度降低而减小 6.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7. 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从而挥发除去 C.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D.盐酸能够除去铁制品表面上的铁锈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8.(2012.孝感市)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 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2012.桂林市)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

第九单元溶液 方法指导: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基础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3)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 (5)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6)降低温度能使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饱和。( ) (7)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8)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 (9)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10 g水又析出b 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 考点一:溶液的稀释 1、(2019·河南)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乙 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 和溶液升温到a2 ℃,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乙(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a2 ℃时,65 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g。 2、(2017·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3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只 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 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3 ℃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 质量为g。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若要使一定质量 接近饱和的物质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写一种即可);t2 ℃时,将70 g甲物质的饱 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需加水g。 4、(2018·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 ℃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 ℃时,将75 g甲的饱和溶液与50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 ℃ 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 的甲、乙固体。升高温度至40 ℃,发现甲固体减少, 乙固体增多,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填“A”或“B”);40 ℃时甲、乙的溶液中含水较多的是; 40 ℃时向6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40 g水,溶液的质 量分数为。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分别将甲、 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3 ℃时,向x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g水得到20% 的溶液,则x=______。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酒精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冬季用暖水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内能增加 D.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 一小块-5℃的冰块放在一大盆0℃的水中吸热熔化 3.下图所示四种情景中,能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4.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A.核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化学能→电能 D.化学能→内能→电能 5.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比热容、热值: A.质量、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C.质量、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不变,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7.小红根据表一、表二、表三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密度和熔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表一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比热容c/[J?(kg?℃)-1]物质比热容c/[J?(kg?℃)-1] 水4.2×103冰2.1×103 酒精2.4×103铝0.88×103 水银0.14×103铜0.39×103 表二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密度ρ/(kg?m-3)物质密度ρ/(kg?m-3) 水1.0×103冰0.9×103 酒精0.8×103铝2.7×103

(完整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表格内) 1. 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汽水 B.冰水混合物 C.稀盐酸 D. 75%的酒精溶液 2. 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 A. 稀硫酸 B .澄清的石灰水 C .碘酒 D.硫酸锌溶液 3.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碳酸钙粉末 B.面粉 C.菜籽油 D.白砂糖 4.有20 C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 g,从中取出100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此物质的溶解度(20 C 时)不变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 D.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 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溶质的是() A.氯化氢、盐酸 B.生石灰、石灰水 C.锌、硫酸锌 D.汽油、水 7. 在t C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a 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b 的关系为() A. a 〉b B. a < b C. a = b D. 不能确定 8. 下列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即为盐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20 C的饱和溶液 B. 20 C的不饱和溶液 C.80 C的饱和溶液 D. 80 C的不饱和溶液 9. 现有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集气瓶④药匙⑤玻璃棒 ⑥水槽⑦量筒,现配制含溶质x%勺食盐水,应用到的仪器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⑥⑦ C. ①②④⑤⑦ D. ②③ ④⑤⑦ 10. 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则配制时,在100 g 水中需溶解氯化钠() A.15 g B.20 g C.25 g D.30 g 11. 把40 g 20%的氯化铵溶液与60 g 30%的氯化铵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应() A.大于30% B.小于20% C.等于25% D.在20%- 30%之间 12. 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和能试题 一、填空题 1.内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物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________力.分子间的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力.通常固体、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体间的作用力要________. 4.下面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气 空 化 氮 氧 二 (1)(2)(3) 实验(1)是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是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是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在海南岛的白天海风是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到了晚上海风则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这都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泥沙要大. 6.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________水变色更快.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__. 7.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 8.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1 J的热量能使1 g的水升高________ ℃.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能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质量一定,体积、形状一定的物体的内能不变,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C.内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也相同 2.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A.少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较高的分子运动 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下列物体内能的改变不是由于做功而实现的是 A.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 B.两手互搓,使手暖和 C.用锯锯木头,木头发热 D.用嘴对手呵气,使手暖和 4.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内能的变化而做功的是 A.用电熨斗熨衣服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枪膛内燃气膨胀将子弹射出 D.钻木取火 5.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供暖系统用热水循环 D.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 6.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从高处向下流 B.教室里灰尘飞扬

第九单元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液体是溶液的是( B )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C、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密封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3、下列相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4、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水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减小压强 5、20℃时,向100g 质量分数为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5g 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100% 6、量取45mL 浓硫酸,选用的量筒最好是() A、10 mL B、50mL C、500mL D、250mL 7、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加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水 C、降低温度 D、搅拌 8、下列相关溶液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C ) A、凡是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溶剂都是液体,溶质都是固体 D、只有水能作溶剂 9、把100mL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原因中不准确的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1、某同学配制50g 5%的NaCl 溶液,取水时他是俯视读数,这位同学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应()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判断 12、如果在t℃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那么() A、晶体质量不变 B、晶体质量减少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3、将100g 含水量为96%的KNO3溶液稀释成含水量为98%的溶液,需加入() A、100g B、50g C、2g D、无法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