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七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七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七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七

第七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体验危机(也就是说,个体还没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没有对职业和理想选择做出决定,而且对这些问题也很少表现出兴趣。

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自我概念是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成分,它不仅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富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在面临重要任务时,自我概念能够调节、维持个体有意义的行为。

3.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4.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是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

5.心理延缓期: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青少年需要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即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心理延缓期的方式可以鼓励青少年延长在校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考虑将来的计划,面不用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6.同一性早期完成: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体验危机。当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把义务传递给青少年时,往往会产生这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独立地探索不同的人生道路、意识形态以及自己的职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勤奋对自备是哪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任务?(A)。

A.学龄期 B.青少年期 C.成年初期 D.幼儿期

2.认为自我的变化是文化中所定义的角色或地位的变化,通常与个体的生理及社会性知识的变化相对应,这一理论范式是指(C)。

A.历史研究范式 B.社会历史范式 C.社会文化范式 D.历史文化范式

3.从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中来评价自己并由此内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是指(A)。

A.外部自尊 B.现实自尊 C.内部自尊 D.基线自尊

4.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发生在(A)。

A.11-14岁 B.15-17岁 C.18-22岁 D.23-25岁

三、填空题

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___埃里克森__对自我的终生发展进行了最为细致的描述。概括来说,他对自我的终生发展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_

自我形成的过程和___和___自我发展的阶段_。

2.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___解构__”、中期“___重构__”和后期“__巩固__”三个阶段。

3.埃里克森认为,____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_____是青少年期所要解决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

四、判断正误

1.青少年自我的发展对于个体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个体人格稳定发展的奠基时期。(√)

2.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是青少年期主要要解决的任务,在青少年期以后的发展阶段中自我就不再有其进一步的心理社会任务。(×)

3.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以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是制约整个青少年时期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4.同一性的形成只是一个心理过程。(×)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

答:一般认为,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变化包含了个体自我感觉的第一次实质性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少年期社会角色的变化使青少年需要面临一系列以前没有涉及过的新选择和新决定。

2.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自尊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谢弗尔森指出,自我概念具有以下7个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组织或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对所遇到的关于自己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或划分范畴,并把不同的范畴相互联系起来。②自我概念是多侧面的。自我概念的特定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个体或群体所采纳的范畴系统。③具有等级性。自我概念结构的最底层是对行为的知觉,在此之上是对语文、历史等学业的分支领域的推断,进而是对自己在学业和非学业两个领域的推断,最后是对一般自我的推断。④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是稳定的,但随着结构等级的下降,自我概念越来越具有情景特殊性,并逐渐变得不稳定。⑤自我概念的维度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⑥自我概念既包括对自我的描述性内容也包括对自我的评价,前者如“我很快乐”、后者如“我在学校表现不错”。⑦自我概念能够和其他结构如学业成就区别开来,即自我概念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与变化性、差异性。

3.埃里克森关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观点有哪些?

答:1)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期的同—性是不断地丧失与获得的过程,同一性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会反复出现,个体也会从某一同一性状态转向另一状态。

2)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对同—性扩散。在埃里克森看来,这一任务的解决——方面依赖于其前的各种危机的良好解决,即那些没有获得“信任感”、建立“自主性”、形成“主动性”、养成“勤奋”品质的儿童在青少年期是很难形成同一性的。另一方面,这一任务的解决依赖于青少年与他人的交往。

3)在指出青少年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的同时,埃里克森也提出了“心理延缓期”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青少年需要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即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在承继儿童期之后的青少年。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各种任务,因此需要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先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尽可能地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通过心理延缓期的方式可以鼓励青少年延长在校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考虑将来的计划,面不用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联系实际分析青少年自我概念具有哪些特点?

答:青少年的发展往往是由自我的乐观主义到相对的现实主义。最初青少年认识自我可能比较乐观和积极,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增加,青少年便会

发问。相对现实、客观地看待自己。小学生往往都认为自己是好的,认为自己最优秀,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随着他们年龄和经历的增加,他们逐渐了解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的自我概念便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由笼统到分化。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对自己的力量强弱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能更准确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表现在性别方面。男生会在身体强壮,或对数学、逻辑、发现问题等方面有较强的自我概念;而女生则会在言语、语文、学校、精神价值观方面有较强的自我概念。

2.阐述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

答:同一性建构是指整合个人变化、社会要求和未来期待的一个过程。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建构对个体一生的同一性发展以及完整人格的形成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

在青少年的早起是同一性的解构时期:教师、家长应道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定位,让他们适应由小学到中学系统的复杂要求,同时引导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在青少年的中期:他们的生理和认知发生了变化,作为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逐渐建立自我同一性。到了青少年的晚期:他们同样在寻找有意义的表达自己以及被社会历史认可的方式。因此,无论在何时,家庭、同伴、社会环境都对建立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应当多和青少年交流沟通,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以及青少年父母的感情质量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伴群体和友谊也是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重要背景因素。青少年应当多寻求一些能够给予支持和理解的朋友。作为父母,应该在择友方面给孩子一定的建议,但不能干涉孩子交友的权力。

教师、学校结构特征和课程设置对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学校应在学生上学阶段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做,第一,能够提高同一性的课

程应该促进学生的探索,有责任性的选择以及自我决定;第二,鼓励角色扮演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互动,并对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做出恰当理解;第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接受能力,教师和教练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反馈;第四,青少年的课程设置要好合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需要。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十二

第十二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面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2.反社会行为: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3.抑郁: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隐晦、痛苦或者失望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经历过短暂的抑郁,而这是青春期最普遍的心理困扰。 4.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模型认为,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相反,不具有“先天素质”的个体,即对于抑郁没有——种先天倾向性的个体,能够承受大量的用力,反而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然而对抑郁有一种强烈的先天倾向性的个体,在面临大多我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的“压力情景”时,也可能会产生抑郁。5.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旨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选项) 1.不同的外部问题会反映出潜在的反社会综合症,各种内部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共同的潜在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潜在因素通常被称为“(B)”。 A.外部问题综合症B.内部问题综合症C.消极侵扰D.问题行为综合症 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家庭因素?(B )。A.父母和同胞的吸烟行为和态度B.兄弟之间的关系 C.父母监控和亲子关系D.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 3.为了降低“持续一生的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可以选择的比较有效的干预方法是(A )。 A.家庭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团体辅导 4.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个性特征不包括(B )。 A.过度敏感B.强迫性C.抑郁D易受暗示性 5.在干预网络成瘾的方法中,“人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所做的事情、感受和思维负责”是哪个治疗流派所强调的观点?(B) A.行为疗法B.现实疗法C.家庭疗法D.系统补偿疗法 三、填空题 1.心理社会问题具有聚类丛生性和蔓延性的特点,即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的出现会增加另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问题行为综合症___”。 2.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服用药物、___内部失调____和___

第七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是由以----------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 A. 共同的精神生活 B. 共同利益 C. 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 D. 共同的兴趣 2、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法律 B. 道德 C. 礼仪 D. 规则 3. 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的重要手段. A. 公共利益 B. 公共设施 C. 公共秩序 D. 公共安全 4. 保护环境是一种----------. A. 社会公德 B. 政治道德 C. 共产主义道德 D. 经济道德 5.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来制约和保障的. A. 规范 B. 道德 C. 法律 D. 习惯 6. 人类公共生活是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 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奴隶社会 7. 当今世界, 人的公共生活领域得到极大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A. 电影的发展 B. 经济全球化 C. 电视广播的发展 D. 文化一体化 8. 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倡的是以“----------”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A. 五讲四美 B. 五讲四美三热爱 C. 学习雷锋 D. 五爱 9. 《治安管理处罚法》通过于--------- A. 2010年8月28日 B. 2009年8月28日 C. 2006年 8月28日 D. 2005年8月28日 10. 《道德交通安全法》施行的时间是------------ A. 2003年5月1日 B. 2004年5月1日 C. 2005年5月1日 D. 2006年5月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 A. 开放性 B. 封闭性 C. 透明性 D. 隐秘性 E. 排他性 2、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E. 活动主体的一元性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 A. 基础性 B. 继承性 C. 广泛性 D. 简明性 E. 个体性 4.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文明礼貌 B. 助人为乐 C. 爱护公物 D. 遵纪守法 E. 保护环境 5. 公共生活领域的法律规范具有--------等作用. A. 指引作用 B. 预测作用 C. 评价作用 D. 强制作用 E. 激励作用 6.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A.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 防治污染与其他公害 C. 保障人体健康 D. 治病救人 E. 促进城市化进程 7.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包括-------- A. 正确使用网络 B.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D )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2 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B)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4从动机冲突来看,“前怕狼、后怕虎”是:(B)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5 邓克尔安装蜡烛问题说明了解决问题思维中的(A) A. 功能固着; B.问题表征; C.酝酿效应; D.呈现的刺激模式 6通过严格测量脑袋的大小作为智力的高低,这种测量:(B) A. 信度高、效度高 B. 信度高、效度低 C. 信度低、效度高 D. 信度低、效度低 3 “知其然,不知情所以然”反映了下列哪种思维方式(D) A.灵感; B.联想; C.抽象; D.直觉 7“爱之愈切,知之愈深”说明了(C)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 8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 A )。 A.独特性 B.社会性 C. 整体性 D.稳定性 9通过学校教育,同学们克服了为分数而学的想法,代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这属于(C) A 动机冲突 B动机合成 C动机的转化 D 动机系统 10 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是下列哪种防卫机制的表现?(D) A.转移作用 B.幻想作用 C.投射作用 D.否认作用 11.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孙悟空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12.诗圣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创造思维中()的重要性。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13.“司马光砸缸”反映了下列哪种思维方式() A.定量思维 B正向思维 C 逆向思维 D开放思维 14. 某罪犯在监狱改造期间,表现良好,并有多次立功表现,因此,法院对其减刑。这种改造罪犯的方法叫做()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15.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第7章自测题习题及答案(选择题)

7.4 自测题 7.4.1 选择题自测 1. 关于Interne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Internet属于美国B.Internet属于联合国 C.Internet属于国际红十字会D.Internet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 2.HTML是指____。 A.超文本标识语言B.超文本文件 C.超媒体文件D.超文本传输协议 3.Internet中URL的含义是____。 A.统一资源定位器B.Internet协议 C.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传输控制协议 4.URL 的含义是____。 A.信息资源在网上什么位置和如何访问的统一描述方法 B.信息资源在网上什么位置及如何定位寻找的统一描述方法 C.信息资源在网上的业务类型和如何访问的统一描述方法 D.信息资源的网络地址的统一描述方法 5. https://www.doczj.com/doc/a27989338.html,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____。 A.IP地址B.域名C.协议名称D.命令 6. 以下域名的表示中,错误的是____。 A.https://www.doczj.com/doc/a27989338.html, B.https://www.doczj.com/doc/a27989338.html, C.https://www.doczj.com/doc/a27989338.html, D.sh163,net,cn 7. Internet为人们提供许多服务项目,最常用的是在各Internet站点之间漫游,浏览文本、图形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这项服务称为____。 A.电子邮件B.WWW C.文件传输D.网络新闻组 8.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本质上是一个____。 A.连入Internet的TCP/IP程序 B.连入Internet的SNMP程序 C.浏览Internet上Web页面的服务器程序 D.浏览Internet上Web页面的客户程序 9. 要打开IE窗口,可以双击桌面上的图标____。 A.Internet Explorer B.网上邻居 C.Outlook D.我的电脑 10. 要打开新Internet Explorer 窗口,应该____。 A.按Ctrl+N键B.按F4键C.按Ctrl+D键D.按回车键 11. 如果想要控制计算机在Internet 上可以访问的内容类型,可以使用IE的____功能。 A.病毒查杀B.实时监控C.分级审查D.远程控制 12. 要在IE中停止下载网页,请按____。 A.Esc键B.Ctrl+W键C.BackSpace键D.Delete键 13. 要在IE中返回上一页,应该____。 A.单击“后退”按钮B.按F4键 C.按Delete 键D.按Ctrl+D键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材料。 2.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初、高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 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 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发展速度有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他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 理论的启示: 这一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第7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1.有一个有序文件,其中各记录的关键字为: {3,4,5,6,7,8,10,17,19,20,27,32,43,54,65,76,87}, 当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关键字为4,20,65时,其比较次数分别为多少? 解: 该有序文件长度为17,根据折半查找算法画出判定树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得出:当关键字为4,20,65时,其比较次数分别为3,4,3。 2.若对大小均为n 的有序顺序表和无序顺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试就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讨论两者在等查找概率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否相同? (1)查找失败; (2)查找成功; (3)查找成功,表中有多个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一次查找要求找出所有记录。 解: (1)平均查找长度不相同。有序顺序表小于等于无序顺序表。 (2)平均查找长度相同。 (3) 平均查找长度不相同,有序顺序表小于等于无序顺序表。 3.试按下列次序将各关键字插入到二叉平衡树中,画出重新平衡的情况。关键字依次为:8、9、12、2、1、5、3、6、7、11 解: ~(j)所示。 RR (b)不调整 (a)初始 (d)不调整 (e)调整

4.已知长度为12的表: (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 (1) 试按表中元素的顺序,依次插入一棵初始为空的二叉树;试画出插入完成之后的二叉排序树,并求其在等查找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2)若对表中元素先进行排序构成有序表,试求在等查找概率情况下对此有序表进行二分查找时查找 (f)调整 (g)不调整 (h)不调整 (i)调整 (j)调整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1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1章 既然你都找到了这份文档,相信你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吧?大家都是西南大学苦命的孩纸,我总结的这套习题是2013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题库,好多书上都找不到答案,而且老师出题也不系统,乱七八糟的,我都是在网上找的,不免有些错误。我一直坚信,找不到的,或是背错了的答案都是和我没有缘分的,所以又何必强求呢O(∩_∩)O哈!为逃出老师的魔爪共同奋斗吧!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的创立时间( C ) A 1978 B 1897 C 1879 D 1798 2、科学心理学在哪个国家诞生( B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希腊 3、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A ) A 莱比锡大学 B 哈佛大学 C 剑桥大学 D 牛津大学 4、科学心理学创立的标志是:( B ) A 《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发表 B 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 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体系 D 大量的人才的出现 5、弗洛伊德手上的戒指是:( A ) A 斯芬克斯像 B 钻石 C 宙斯像 D 俄狄浦斯像 6、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 ) A 师生关系 B 同伴关系 C 校园设施 D 校长 7、狼孩的例子展示了( B )因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先天 8、下列那个学派更有可能是环境决定论:( C )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9、把学生看作“较慢的计算机”的学派更有可能是:( D )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10、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 B )。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 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 11、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 )的影响。 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家庭因素 12、( C )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 13、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 D )支配。 A 条件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本能 D 强化 14、读书看报属于( A )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15、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C )的不稳定性。 A 性格 B 气质 C 心理状态 D 心理过程 1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华生 B 亚里士多德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17、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 )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伪相关 18、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 A )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 1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B )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20、“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C )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习题

第一章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 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 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 2头大聪明、眼大机灵属于( ) A 伪心理学 B 科学心理学 C 常识心理学 D 迷信 3 ( )不属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 A吮吸反射 B怀抱反射 C抓握反射 D 攻击反射 4 ()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 5 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支配。 A 条件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本能 D 强化 6 读书看报属于()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7 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的不稳定性。 A 性格 B 气质 C 心理状态 D 心理过程 8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9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伪相关 10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 11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第七章自测题答案

第7章 图 自测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 C )1.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 ( B )2.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倍。 A .1/2 B. 1 C. 2 D. 4 ( B )3. 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 C )4. 有8个结点的无向连通图最少有 条边。 A .5 B. 6 C. 7 D. 8 ( C )5. 有8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 B )6.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 A )7.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 )8.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根据算法思想,则从顶点0出发按深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 )10.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同上题8,根据算法,则从顶点0出发,按广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A . 0 2 4 3 6 5 1 B. 0 1 3 6 4 2 5 C. 0 4 2 3 1 5 6 D. 0 1 3 4 2 5 6 (建议:0 1 2 3 4 5 6) A .0 2 4 3 1 5 6 B. 0 1 3 6 5 4 2 C. 0 4 2 3 1 6 5 D. 0 3 6 1 5 4 2 建议:0 1 3 4 2 5 6 ??? ? ?? ? ? ? ? ? ???????????0100011 101100001011010110011001000110010011011110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里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心里特征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3、具有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期(14、15~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主要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其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判断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二)青年初期: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 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年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成为占主要地位的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且能比

较客观的看待自我,明确的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珍重自我。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又可以称为“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美国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实验表明,个体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认为的刻意提前训练,会给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因此,教学前必须明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这是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我国教育学中也称为“量力行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二)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奥地利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鹅的认母行为)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 2~3岁是技术能力(口头计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 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期。 2岁半~3岁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 4岁是形状直觉形成的关键时期。 4~5岁是学习书面知识的关键时期。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瑞士)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他首先引出了图式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答案01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简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 么?P34 A 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B情绪协调,心境 良好。C 意志健全,热爱生活,乐于工作。D 人格完整,悦纳自我。E 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力强。F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2、什么是学习动机,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P87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增强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二者相互关联。如奥苏伯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3、什么是情绪?情绪与情感有 什么异同?P131 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性反应的过程,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面减弱或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情感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应方面的“觉知”,它集中表达了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方面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又要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P282 (1)自卑与退缩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最主要表现。(2)优越感的消失与自我迷失也是许多大学生常遇到的交往障碍问题。(3)性格发展不完善所致的“自我孤立”是人际交往障碍的另一种表现 。 论述题: 1、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当前大学 生的健全人格应具备哪些特点? P241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 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 :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 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 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 态度。(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 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 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也合 适的态度。(3)独立自尊。人格 分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 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 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 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 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5 )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 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 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抵 制低级趣味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侵 蚀。(6)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 2、在大学生自我的完善过程中, 如何促进其“不断的自我成长”? P215 (1)正确的自我认知。“人贵有 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 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 。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 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 人的评价。(2)客观的自我评价 。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 进行正确的、全面的评价,就能 够取长补短,处理好自我与他人 、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完善。 其方法:对镜评价、自省评价、 悦纳自我。(3)积极的自我提升 。这就是所谓的提高自我效能感 ,它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 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其 方法:调整自我期望、积极自我 暗示。(4)不断的自我成长。自 我的完善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 我监控,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 穿始终。要不断整理自己的成长 轨迹,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 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 也要分享他人成长的硕果,以促 进自己的成长。其方法:以科学 精神设计自我、以社会实践展示 自我、以不断完善超越自我。所 以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在自己的 优点面前固步自封,更不能在自 己的缺点面前陷入泥潭,而要不 断追求新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 填空题: 1、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提供专 业咨询与治疗,这体现了高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补救性功能。 2.危机干预有三种基本模式:平 衡模式、认识模式、心理转变模 式。 3.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 为经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 4.条件反射的两大范型是:经典 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5.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 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 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通常可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 略、组织策略。 6.在学校教育领域,情绪教育方 式主要分为:发展性情绪教育、 矫正性情绪教育。 7.增强挫折承受力需要做到以下 几点: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调 整认识,改变归因;接受自我, 悦纳自我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 折。 8.人的一切交往活动都是因一定 的交往动机所引起的,并指向一 定的目标。 9.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密切及融洽 程度是以时空为主要参照系统的 。 10.大学生自我意识体现了特殊性 、矛盾性、复杂性和可评估性等 特点。 11.克朗伯兹认为四类因素将影响 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这就是遗 传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和事件 、学习经验以及任务取向技能。 简答题: 1、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与塑造 的途径是什么?P245 (1)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及特点 。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其最终目 的是改正缺点、吸收优点、不断 完善自我。(2)学会自我教育。 其内容:学会反省、培养自我调 控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3) 增强挫折承受力。需做到:确定 合适的抱负水平、调整认知、改 变归因、接受自我,悦纳自我、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4)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 。(5)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6)在业余爱好中 培养健全的人格,求助于心理咨 询。 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 要解决哪些矛盾?P211 (1)前瞻性的时间观与混淆的时 间观(2)自我肯定或自我怀疑( 3)预期职业成就与无所事事。( 4)性别角色认同与两性混淆。( 5)服从与领导的认同。(6)价 值观形成。 3、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大体经历 哪三个阶段?P294 第一阶段是异性疏远期。这一时 期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早期。主要 表现为对性的差异极为敏感,引 起心理的不安,对异性的冷漠。 第二阶段是异性接近期。第三阶 段是两性恋爱期。 4、如何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开 展教育工作?P392 第一,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 想政治教育,促进其自信意识的 确立。第二,加强大学生特殊群 体自立精神的培养。第三,加强 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自强意识和敬 业精神的陶冶。第四,加强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加强大 学生特殊群体恋爱观及性道德观 教育。 论述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 哪些原则?P39 (1)教育性原则。教育者必须根 据学生的具体体情况,提出积极 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他他 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主体性原则。心理理教育 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教育中要 遵循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 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要以大 学生为出发点,使其主体地位得 到实实在在的体现。(3)全体性 和整体性原则。(4)民主、平等 的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尽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 所处的地位不同,但他们在人格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 B.一般特征 C.具体阶段 D.特殊规律 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人们谋生的手段 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3.自由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4.必然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原始社会 C.文明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 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 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理想 D.两种不同的选择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环境的优化 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 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 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 A.具有客观可能性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 D.人类追求的目标 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

A.夺取政权 B.消灭阶级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 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斯密 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 8.在共产主义社会() A.工农差别将消失 B.城乡差别将消失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 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 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 A.对外开放 B.阶级斗争 C.改革 D.发展社会生产力 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D)。 A.姓“资”还是姓“社” B.独立自主还是自力更生 C.友好往来还是闭关自守 D.“三个有利于” 3、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是改良主义 4、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D)。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5、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发生的伟大革命是(A)。 A.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 B.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C)。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是(C)。 A.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矛盾 B.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8、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D)。 A.改革 B.开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 10、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A)。 A.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 D.设立经济特区 11、下列不属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是(D)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1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C)。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1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强化练习新版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强 化练习新版 1、单选题;;:;;;:;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_____ A: 最近发展区 B: 平衡发展区 C: 关键发展区 D: 独自发展区 ;;: ;;: 2、单选题;;:;;;:;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____。 A: 沉思型 B: 冲动型 C: 辐合型 D: 发散型 ;;: ;;: 3、单选题;;:;;;:;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_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 ;;: 4、单选题;;:;;;:;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 5、单选题;;:;;;:;小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则,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小红的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____ A: 智者型 B: 沉思型 C: 辐合型 D: 场独立性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五讲 练习题

第五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自我同一性 2.角色混乱 3.人格的掩饰性4.成人感 5.自卑感 6.自我评价7.自我体验8.价值观 9.积极人格 10.人格塑造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认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我会怎么样?包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身高体重、相貌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定。 自我同一性是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 角色混乱: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有什么方向,是一种自我定位失衡的情况 人格的掩饰性:人格表现出来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性质,本身代表人格一种稳定的功能。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当成人感出现时, 便产生一系列独立自立的表现:他们一反以往什么都依赖成人,事事都依附教师和家长的心态, 也不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了.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的承认. 他们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 如果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无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从初中起,他们开始疏远父母而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 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两个方面。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不仅要自己尊重自己, 而且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享有一定的声誉, 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自尊心的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 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如果产生矛盾, 他们的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自暴自弃。教育者应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他们。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价值观:指的是人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看法,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积极人格: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人格塑造:指青少年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人格。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5分×8=4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零向量没有方向 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 C .零向量的长度为零 D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a 、→b 都是单位向量,则 →a =→ b B . 若AB =D C , 则A 、B 、C 、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C. 若两向量→ a 、→ b 相等,则它们是始点、终点都相同的向量 D. AB 与BA 是两平行向量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 a ∥→ b ,且→ b ∥→ c ,则→ a ∥→ c 。 B 、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同。 C 、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 , D 、若非零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共线。 4,已知向量(),1m =a ,则 m = ( ) A .1 C. 1± D. 5,若→ a =(1x ,1y ),→ b =(2x ,2y ),,且→ a ∥→ b ,则有 ( ) A ,1x 2y +2 x 1y =0, B , 1x 2y ―2x 1y =0, C ,1x 2x +1y 2y =0, D , 1x 2x ―1y 2y =0, 6,若→ a =(1x ,1y ),→ b =(2x ,2y ),,且→ a ⊥→ b ,则有 ( ) A ,1x 2y +2 x 1y =0, B , 1x 2y ―2x 1y =0, C ,1x 2x +1y 2y =0, D , 1x 2x ―1y 2y =0, 7,在ABC ?,则ABC ?一定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8,已知向量,,a b c 满足||1,||2,,a b c a b c a ===+⊥,则a b 与的夹角等于 ( ) A .0 120 B 0 60 C 0 30 D 90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