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镇总规文本

大桥镇总规文本

大桥镇总规文本
大桥镇总规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导和调控中心镇的各项建设,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城镇空间功能布局,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根据《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及大桥镇人民政府的要求,编制乳源县大桥镇总体规划。

第二条乳源县大桥镇总体规划是指导大桥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大桥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经相应法定程序审批同意后即具法定效力,若需调整、修订本规划,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四条本规划经韶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乳源县环保和建设局负责解释,由大桥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第五条大桥镇域范围内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城镇规划与本规划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划为准。

第六条因城镇建设需要而单独编制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均应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第七条规划目标

以建设现代化的大桥镇为目标,遵循“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思想,将大桥镇建设为经济繁荣、管理高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旅游设施完

善、环境优美、富有粤北山区特色风貌的现代化小城镇。

第八条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发展为主题,对镇域内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人口、资源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确保城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尽可能利用坡荒地,切实保护耕地,力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区域协调原则

强化对区域发展的协调控制,与韶关市城镇体系规划、乳源县城镇体系规划等上层次规划充分衔接,坚持系统协调原则,促使城镇与镇域、县域协同发展,有序运行。

3、节约用地的原则

规划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调整镇区用地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置换,尽量不占耕地。

4、突出特色原则

规划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体现生态风光和粤北山区小城镇特色,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街区,延续城镇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树立精品意识,抓好标志性建筑物和街道的规划设计,形成城镇的自我风格。

5、科学前瞻性与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规划要适应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求,保持规划的控制指导性和科学前瞻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规划的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行近远期结

合,动态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阶段需要。依托旧镇区、发展新镇区,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第九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J50188-93);

4、《乳源县总体规划》。(1995年—2015年);

5、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2003);

6、《乳源县村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

7、《大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8、大桥镇有关职能部门、镇各有关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基本设想。

第十条规划期限及城市规划区

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2、城市规划区范围:本次镇域城镇体系规划覆盖的范围大桥镇域全境238平方公里水陆域面积。

镇区规划控制范围为大桥河谷两岸长约2公里带状用地,基本位于省道249线和县道325线之间,南至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以南0.5公里,往北1.5公里。用地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

第三章镇区性质和规模

第十一条城镇性质

大桥镇全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乳源县西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周围必背、东坪、沙坪几镇的商贸流通中心,依托南岭森林公园的生态园林旅游型小城镇。

第十二条镇区人口规模

1、近期:1.0万人;

2、远期:1.7万人。

第十三条镇区用地规模

1、近期:120公顷;

2、远期:171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1、近期:120平方米;

2、远期:100平方米。

第四章镇域规划

第十四条镇域空间和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空间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结合现状居民点分布格局,形成南、中、北片区“三大片区”的发展格局。

调整用地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详见《镇域土地利用三区控制图》。

第十五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规划原则

1、以乳源县村镇体系规划为指导,明确村镇主要发展方向。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优先考虑镇域中心城镇的建设,形成镇域中心——中心村——基层村的各司其职、等级层次分明的有序的村镇体系。

2、坚持村镇发展多元化的战略。利用村镇的建设基础,充分挖掘其优势和潜力,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促使三项产业协调发展。

3、改善镇域交通网络,重视镇域主要交通线的建设与村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格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全镇社会经济持久稳定发展。

二、规划目标

1、空间结构

利用大桥镇的区位优势,依托省道249线为发展主轴向北发展,形成镇域南北向的经济发展轴,同时依托县道必背至大桥线为发展铺轴向东发展,形成镇域东西向的经济发展轴,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多层次空间的发展格局,形成三个发展层次,既镇域中心—中心村—基层村。

(1)镇域中心:即大桥镇区所在地,其职能为组织全镇生产、生活,推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中心村: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有一定的工业、家庭副业及文教设施,具体有:红云、大坪、红星、大岗4个村。

(3)基层村:为村民小组所在地,具体有:塘峰岩、中冲、红光、歧石、和平、核桃、三元、柯树下、深源、岩石、新谷、新安、均容、塘华、石角塘、武丰、青溪洞17个村。

2、规模等级

按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全镇村镇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3、职能结构

按照经济区划分,规划期末大桥镇形成职能互补、类型多样、地域发展平衡的村镇职能结构,具体分为:

第十六条镇域社会服务与重要基础设施布局

规划进一步完善镇区的服务职能,建设和完善服务镇域的文体教育、医疗卫生设施、服务区域的集贸市场等设施。合并部分规模过小的村办小学,实现服务设施的集约化利用,保留现有的两所中学,保留现有的红云、大坪集市,进行专业化发展。其中,主要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于镇区,详见《镇域公共设施规划图》。

第五章总体布局

第十七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沿两山之间的大桥河谷呈带形发展。现状城市形态呈“一河两岸”南北向带状布局,地形限制与道路交通指向性特征明显。

第十八条规划布局结构

在现状城市形态基础上强化点—轴有序发展,形成一条发展轴线、两个主次居住组团中心、三大发展片区的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对城市形态在引导经济发展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与有机集中,城市形态远期规划形成“两山翡翠为屏障,一水中流串明珠”的组团状生态园林型小城镇。

第六章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第十九条土地综合利用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保护性利用规划控制区内每一寸土地资源,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切实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在土地供给上按土地开发年度计划实施,避免土地的盲目开发,处理好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3、以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协调好城市建设用地与村镇非农建设用地的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十条土地利用发展控制要求

1、不准建设区

(1)《大桥镇土地利用规划》(1997~~2010)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2)省道249线沿排水沟外侧15m、县道325线外侧10m范围内。

2、非农业建设区

非农建设区包括镇区、工业区、乡村居民点。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用地安排需要,确定非农建设区的范围。非农建设区内可以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

3、控制发展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不准建设区和非农建设区以外,规划期内不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域为控制发展区,为远景发展建设备用地。控制发展区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非经原规划批准部门的同意,不得在控制发展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的开发。

非农建设需占用控制发展区用地的,必须同时从非农建设区中划出同样数量土地还于控制发展区;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需要征用的建设用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在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内解决。占用不准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用地须按照总体规划修编程序重新报原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4、“六线”规划控制体系

(1)城镇建设区规划控制黄线:

规划中用于界定城镇建设用地(包括村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称为黄线,是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与自然界面、确定要保护的生态地区之间的政策性控制线,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越出这个范围。

(2)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

规划中用于界定城市道路广场和对外交通用地的控制线成为红线。红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道路及重要交通设施用地范围、限定各类道路沿线建(构)筑物的设置条件。

(3)生态保护区规划控制绿线:

规划中用于界定生态用地等非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控制线成为绿线,广义上将规划区范围内非城镇建设区统称为生态区,故绿线也可称为生态环境控制线。主要是控制绿地的用地范围。

(4)水域保护区规划控制蓝线:

规划用于划定较大面积的水域、水系、湿地及其岸线一定范围陆域地区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称为蓝线。

(5)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

用于控制界定规划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范围。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

(6)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

规划用于界定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及其他重要历史地段保护范围的控制线。本次规划中没有设置该线。

具体的“六线”控制范围详见《三区六线控制图》。

第七章单项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十一条工业建筑用地

为了改变工业用地布局分散、用地混杂的不合理局面,老镇区的大部分工厂,特别是镇区中心用地条件较好的工厂、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将逐步分期分批迁往镇区以外寻求发展。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和管理的力度,按规划在城市的南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建立新的工业园,集中布置工业用地,从而发挥工业的规模效益。

新规划的工业用地集中布置在镇区南部工业片区,该区紧靠京珠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及S249省道,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用地平坦完整,开发条件优越。

规划工业用地22.4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3.1%。

第二十二条仓储用地

靠近大桥河边的仓储用地禁止布置有水污染的项目。

老镇区的粮食仓库用地近期保留,油库用地周围设置绿化防护带,远期均应考虑择地另建。

规划仓储用地1.1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7%。

第二十三条居住建筑用地

居住新区开发要确保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并注意创造社区的归属感;以实现居住与就业就近平衡为目标,尽量避免居住用地中混杂污染源,为居住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旧城居住区改造必须与山水园林型小城镇风貌相符合,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为指导,分期分批统筹进行,以降低居住密度,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设施为主。

提高居住区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日照、通风、环保、绿

化及社区服务等因素,创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充分结合依山傍水、水绕山环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将自然山水和生态绿地引入到居住区中,创造生态园林式居住环境。

规划区内现有的村庄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其建设用地,远期有条件的逐步改造为城市居住区。

规划居住用地46.8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7.3%,人均居住用地为28.4平方米。

第二十四条公共建筑用地

规划公共建筑用地25.7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5.0%。

1、行政办公

镇行政中心——现状大桥镇行政管理办公用地集中在现镇政府办公楼用地附近,规划对现状用地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建设成为大桥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多功能综合中心。

2、商业金融

对镇区原有商业网点,规划予以保留,并利用其现有条件加强吸引力。

商业服务网点按点、线、面布置,以镇区中心为面,集中安排大型商业网点;以镇区道路沿线的商业服务设施为线,各小区内商业服务为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善商业服务系统,满足人民购物需求。

3、科研教育设施

中学:大桥镇镇区现有中学1所,为了适应镇区人口规模的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大桥镇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划增加并完善原有中学用地。

小学:大桥镇现有小学1所,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结合大桥镇区的实际情况,每0.8万人设一所小学。当镇区人口达到1.7万时,应新增小学1所。每个小学规模为12—18班,用地面积1.0~1.5ha。一般在居住区附近设置,满足其服务半径需求。

4、体育设施

综合考虑大桥镇的居住重心分布、交通可达性、镇区发展方向等因素,规划一处体育场,位于镇区小学附近,规划用地1.92ha,内设标准田径、足球场一座,其它体育设施若干。

5、医疗卫生设施

大桥镇现有一所医院,用地规模比较合适,设备还可以,床位目前还能满足需求(25床)。今后大桥镇区内以社区医疗为主,重点发展社区医疗点,规划扩建原有医院,使床位数达到50床。

第二十五条对外交通用地

在京珠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结合收费站设置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在镇区西南靠近坪乳线规划新建1个长途汽车客运站。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0.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1.9%。

第二十六条道路广场用地

城市道路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配合地形的大呈方格网状道路结构。

在城市的重要对外出入口及城市内主要的干道交叉口辟有2个交通广场,结合绿地及城市雕塑布置;在城市中心区、各个片区中心及沿河两岸重要的景观地段规划设置了2个城市广场,用于游憩集会。

在城市主要对外出入口及城市内部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共3个。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23.2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3.5%。

第二十七条市政公用设施

规划保留现有的1个自来水厂。在镇区东北大桥河北岸新建1个污水处理厂,污水实行分片处理。在大桥河堤边设置排涝站。

规划保留现状城南110KV变电站,远期升级为 220KV变电站。现状无殡葬设施用地,建议在南部山地择址结合公墓建设。规划消防站1个,中型垃圾转运站1个。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4.3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2.5%。

第二十八条绿化用地

分别在大桥河沿岸与镇区南部京珠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两个小山丘规划2个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总面积为11.7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9平方米。

沿南部京珠高速公路出口、过境公路两侧、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绿地,在城区南部新建一苗圃场,生产防护绿地总面积为15.0公顷。

规划绿地26.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5.6%。

第二十九条特殊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镇区内的清代中叶建筑观澜书院,远期拟分别在其西部和南面开辟城市广场与绿地进行保护与利用。规划特殊用地0.4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2%。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三十条道路交通规划

建立快速、便捷、通畅的对外公路网,逐步形成全乡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加强各村间道路的建设,达到镇区到各村之间道路等级为公路三级。

城镇道路以方格网为主,结合现状地形布置一定环状流线型道路,使路网结构既规范严谨又活泼流畅,主次分明的路网,使用地组团之间联系方便,功能分明。

改造省道249线,减轻镇区内部交通压力,把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分离出来,道路红线宽24米。

改造乳源至必背公路,道路红线宽24米,使之成为镇区东面南北向主干道。

镇区主干道间距控制在700—1000米,次干道间距控制在300—500米。

第三十一条道路交通配套设施规划

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1)服务区及车站:在京珠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结合收费站设置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在镇区西南靠近坪乳线规划新建1个长途汽车客运站。

(2)桥梁:大桥镇现状跨大桥河联系有一座桥梁,随着镇区道路网建设和开通,今后将新建一座桥梁横跨大桥河,密切两岸之间的联系。

(3)停车场:在城市主要对外出入口及城市内部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共2个。

(4)广场:广场是现代城镇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到一定水平的体现,规划在城市的重要对外出入口及城市内主要的干道交叉口辟有2个交通广场,结合绿地及城市雕塑布置;在城市中心区、各个片区中心及沿河两岸重要的景观地段规划设置了2个城市广场,用于游憩集会。

城镇道路等级一览表

道路断面见道路系统图

第九章景观系统规划

第三十二条景观中心

镇区景观中心位于镇政府处,主要布置行政、文化、教育、商业和绿化等用地,景观突出办公、文化、商务和休闲特色。

第三十三条景观轴

景观轴由一条自然景观轴和一条人文景观轴组成,沿大桥河两岸安排10~20米的绿化带,两条蜿蜒曲折的绿化带穿越镇区,构成自然景观轴。人文景观轴由省道249线组成。

第三十四条景观分区

镇区外景观突出环镇绿地,南面突出现代工业特征,北面体现滨河生活风貌。

第三十五条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包括各处公建设施集中区,生活性道路交叉口、工业区入口、街头绿地、各类广场等。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六条环境规划目标

大桥镇环保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镇区今后快速发展,环保问题将更加突出,应制定明确的环境目标。

1、大气质量:均为国家二级标准;

2、地面水体:镇区河渠水质为Ⅲ类;

3、噪声:应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功能分区标准。

4、工业环保指标

(1)废水排放达标率:近期60%,远期100%。

(2)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期60%,远期90%。

(3)工业废气达标率:近期60%,远期100%。

第三十七条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1)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按规定的功能分区组织实施,禁止引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和设备进镇落户,禁止上风向布置有大气污染的企业。

(2)加强绿化建设,尽可能增加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防护林带。道路路面铺装尽量减少泥土裸露,降低飘尘数量。

2、水污染防治

(1)在镇区东北大桥河北岸新建污水处理厂。。

(2)对新引进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实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一致,实行排放浓度、总量控制。

(3)污水排放必须在严格执行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

3、噪声控制

(1)限制噪声超标的工厂企业的引入。

(2)加强交通管理,搞好道路绿化,道路两边采取乔木、灌木相结合进行绿化,降低噪声。

(3)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有绿化隔离带,噪声源集中的工厂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十一章市政工程规划

第三十八条给水规划

1、水源、水厂选择

水源:规划近期采用地下水,远期考虑引山泉水作为固定水源。

水厂:规划保留现有水厂,并扩大其规模,设计能力近期为0.4万m3/d,远期为1.0万m3/d。

2、用水量预测

镇区用水总量近期0.4万吨/日,远期0.8万吨/日,日变化糸数采用1.2。

3、管网规划

镇区内沿道路网布置环状管网,镇区周围村庄采用树枝状管网,管网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并逐步完善管网系统,提高供水安全性、可靠性并节约投资。给水管网按远期一次规划,近期逐步实施进行。给水管原则上于南北向道路西侧,东西向道路北侧铺设。

第三十九条排水规划

1、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1)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给水量80%计,近期约0.65万吨/日,远期约1.3万吨/日。

污水管网:规划于镇区大桥河下游段修建污水处理厂,需将本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污水实行分片处理,在大桥河堤边设置排涝站。近期居民生活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工业废水必须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2)雨水规划

因本地地势平坦,沟渠河流较多,较有利于雨水排放。雨水尽可能利用重力流自流排出,就近排入镇区周围水体。

雨水管网规划:20m以上道路下铺设雨水干管,并于小区或街坊密集

地区增设雨水支管,将雨水排入附近沟渠河流,最终排往大桥河。

第四十条电力规划

1、用电量预测

根据本次规划预测,镇区人口2010年为1.0万人,2020年为1.6万人,则2010年总供电量为2010年2500万kwh,2020年6400万kwh。

2、变电站规划

规划保留现有110KV变电站,扩大其容量,规划占地面积20000m2。

3、电网规划

近期大桥镇内用电由110kv的变采用10kv出线辐射状供电,电缆铺设采用分期分批建设,10kv线路沿主要街道铺设,电缆局部采用地下直埋式,逐步改善供电网络,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缩小供电半径。电力电缆铺设原则上于南北向道路西侧,东西向道路南侧铺设。

第四十一条电信规划

根据乳源县总体规划,参照国内同类城镇水平,确定城镇市话容量及普及率如下:

规划大桥镇需增设电信用地约3000m2。远期镇区采用直埋式铺设电缆,电信电缆原则上于南北向道路东侧,东西向道路北侧铺设。

2

第四十二条邮政规划

规划近期在新居民区增设邮箱,使邮政信息处理向自动化转变,从而建立适应本地区优质高效,四通八达,快捷方便,技术先进的村镇邮政网络。在各中心村增设邮政所或邮政服务点,于居民区中设置邮政服务点。

第四十三条环卫规划

1、进一步完善密闭分类收集,袋装收集,计量收费垃圾运输体系。使镇区内垃圾堆放点实行完全封闭式,居民垃圾袋装式,污水处理无害化。使垃圾处理达到减容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

2、按镇区人口的2%配置环卫工人,环卫车辆按2辆/万人安排。

3、镇区公共厕所布置,镇区范围内沿主要道路每隔500米设置一

座公共厕所,平均每平方公里设置3座厕所,实行专人负责收费管理。

4、增设垃圾中转站两处,每处占地约100m2 (可与公厕合并),垃圾送往乳源县城或韶关市区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

5、垃圾处理方式近期以填埋为主,远期与乳源县城或韶关市区一起考虑无害化处理。

6、增设一处环卫基地及工作场所,占地2000m2。

7、在污水泵站未建成前,粪便污水必需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

第四十四条防灾规划

1、消防规划

规划近期设集镇消防队,远期于镇区范围内设一处三级消防站,用地约4000m2,按接火警5分钟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标准。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

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附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新2012)

浏阳市xx镇总体规划(20xx—2020年)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以及 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2-条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行为和土地开发,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对违反 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3-条本规划所称镇头镇、镇头镇域是指镇头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本规划所称镇头镇规划区是指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划 定的城镇规划区;本规划所称的镇头镇区是指镇头镇城镇规划区内的 城镇建成区。 第-4-条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件和图纸组成,规划文件包括文本和附件组成,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者如有不符,应以规划文本为准。第-6-条本规划经镇头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审查同意后,报浏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程序进行。 第二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7-条本次村镇体系规划范围包括镇头镇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共4个社区、9个村,村镇体系规划对镇域各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8-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原则 1、实行城镇带动发展战略,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加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 2.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规划充分体现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经济的影响,使镇域各项重大设施布局能符合县、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实施“点”“轴”开发战略,镇域发展应突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积极开发沿S211以及长沙市花木产业带沿线,强化镇头镇中心城镇职能。 4、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 第-9-条城镇化水平预测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剩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向城镇规划区集中、企业向企业园区集中。近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远期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第-10-条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轴三点”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心”:指镇头中心城区。 “一轴”:指211省道。

镇总规文本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阳市作为四川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所明确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为抓住机遇,加快继光镇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化规划管理。受中江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项目组于2009年6月初进场,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各类调研,与中江县规划与建设管理局、继光镇各部门领导、专家多次交换意见,并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本次总规方案。主要成果如下:一、规划文字 1.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2.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说明书。 3.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 二、规划图纸主要图纸: ●镇域综合现状图 ●镇域总体规划图 ●镇区综合现状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道路工程规划图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防灾减灾规划图 其它相关分析图纸 ●区位分析图 ●旅游发展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次规划是继光镇域范围内村庄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依据,对城镇建设具有法律性指导作用。 第二条:本文本与各级现行有效法规共同使用。 第三条:本规划内容包含镇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图纸。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5-203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5168ha。 第七条:继光镇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由中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中江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继光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条:第一产业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十一条:第二产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适度发展其余加工业。 第十二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商品贸易。第十三条:布局结构:构建“一核、三轴、三区”总体格局。 “一核”: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三轴”:是指罗桂公路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 文本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仙桃市人民政府 仙桃市科学发展规划合作领导小组 张沟镇人民政府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文本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2) 第二章镇域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3) 第三章镇区规划布局 (7) 第四章镇区用地布局 (8)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10) 第六章绿地水系景观规划 (11) 第七章镇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2) 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 (13) 第九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规划 (14)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6)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17) 附则 (18)

总则 一、编制背景 第一条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设置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快仙洪实验区发展,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按照小城市建设规模,在试验区改造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并选择了仙桃张沟镇、洪湖峰口镇、监利白螺镇为中心镇建设试点镇。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省建设厅的要求和指导下,制定了《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第二条“十一五”期间,张沟镇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张沟位于仙洪试验区的“门户”,将承担“先行先试”的发展责任;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特别是武汉至潜江的城际铁路即将建设,将使张沟成为承接和传递武汉经济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区域;仙桃城区实施“南扩战略”,将使张沟融入城区实现“同城化”发展;以“养蟮”为主的特色农业和初具规模的工业、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基础,将形成工农互动的发展局面,促进张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为张沟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三条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仙洪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按照仙桃市委市政府建设“市域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特色农业,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城镇和“荆楚明珠”。 第四条立足张沟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促进发展、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促进张沟镇与周边区域城镇和仙洪试验区的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共建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突出城镇建设重点和方向,实施“战略空间北移”,合理确定发展规模,优化空间布局,与仙桃城区无缝对接,实现“同城化”发展; (4)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市域副中心”的标准培育小城市功能; (5)坚持“工业兴城”,积极承接城南工业园产业辐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6)按照“现代化小城市”标准,完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过境交通干扰和环卫、污水处理、燃气等设施不足的问题; (7)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彰显江南水乡的城镇特色,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三、规划依据、期限与规划区范围 第五条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本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 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二OO七年七月 项目名称: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委托单位: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 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0 2 1 0 8 2 院长:樊晟 MBA、高工、注册规划师总工程师:毛刚博士、高工、注册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

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8月 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刘先杰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主审总工:黄东仆副总风景师、所长、高级规划师 工程负责人:罗晖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参加编制人员:钱洋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 王亚飞园林规划师 王荔晓工程师 黄鹤景观设计师 罗朝宽景观设计师 协编单位: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 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参加编制人员:杨勇眉山市政府副市长 钟建国眉山市政府副秘书长 邹汝林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主任 李学文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 张乐勤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

刘德怀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总工程师 陈瑞林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唐学刚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局长陈世良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副局长杨丽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工程师

前言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于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二十余年来,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在眉山市融入大成都经济圈的背景下,对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协调风景区与成都市、眉山市和黑龙滩镇的关系,满足新形势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必须编制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7年1月,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面向全国进行风景区总体规划商务招标,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取得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权,依据我院与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签订的规划委托合同,规划组于2007年1月15日开始工作,2007年3月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纲要;2007年4月2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初步方案,按照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下发的规划纪要,修改完成了规划初步方案;7月10日,由眉山市政府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方案咨询会,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我院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深化,经院总工办两次审查,形成评审方案,于7月30日通过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评审,现按照四川省建设厅《议事纪要》第8期要求,修改完成正式成果,如下: 一、规划文件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 附件一:《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附件二:《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附件三:《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二、规划图纸 (1)四川省域、成都市域区位关系图 (2)眉山市域、仁寿县域区位关系图 (3)镇域综合现状图1∶20000 (4)镇域统筹结构规划图1∶20000

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部分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泰州市白马镇的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原《泰州市白马镇总体规划》(2007-2020)的修编规划,是指导白马镇镇域和镇区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白马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修订本规划,须经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4条凡在本规划批准前编制的各项规划与本规划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划为准。因建设需要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均应按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指导思想 第5条总体目标 1、全镇社会文明和谐、科技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昌盛,各项社会业协调发展。 2、镇区建设成为市内领先的设施先进、功能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3、农村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农业经济发达,农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4、全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环境质量优良。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高起点制定白马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 2、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的总体要求,合理布置各类用地,使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适应性。 3、满足城市建设、镇区建设和村庄建设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长远规划、逐步实施。 4、充分利用镇区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国家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5、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力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第7条规划重点 1、功能定位 坚持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整合城镇空间,合理配套白马镇的各项公用基础设施;明确镇区性质,完善镇区功能,适度扩大镇区规模。

(整理)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 文本 规划总论 (1) 第一章现状背景与资源 (2) 第二章旅游客源市场 (2) 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 (3) 第四章旅游开发规划 (4) 第五章旅游分区开发 (4) 第七章滨水景观建设 (7) 第八章旅游活动策划 (8) 第九章旅游线路设计 (9) 第十章旅游商品规划 (10) 第十一章旅游市场营销 (10) 第十二章旅游基础设施 (11) 第十三章景区防洪规划 (12)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十五章景区组织管理 (13)

临沂市滨河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进入新世纪,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宏伟目标,成功争创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临沂市滨河景区依托城市建设,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通过几年的城市建设努力,发挥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临沂市城市旅游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滨河景区先后被水利部评定为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跻身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行列,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滨河景区自建成以来,实行市场化运作,发展滨河旅游业,先后公开招标了19处服务经营网点,成功举办了沂河广场艺术节、龙舟对抗赛、沂河沙雕艺术节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滨河景区,突出特色,提升景区综合效益,2006年5月,滨河景区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编制旅游规划,经招标专家综合评定,北京创新旅游开发中心中标,《滨河景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二、规划范围 景区范围包括沂河左岸自分沂入沭水道205国道桥至汶泗公路汤头桥、右岸自刘家道口闸至白沙埠的前石梁头村北,祊河自入沂河口至临沂城北外环路。以上所属河段河道两岸堤防、道路及堤防内所有陆域、水域,滨河防洪工程建设的设施及橡胶坝,河道两岸堤防以外滨河防洪工程建设的部分;城市规划区内已列入滨河防洪工程规划的所属区域;沿河两岸堤防以外与管理范围相连接的区域200米范围,纳入滨河景区外围保护地带,总面积近6000公顷,水面3600公顷,蓄水量1亿立方米。 三、规划性质 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第1.0.3条的规定,“滨河景区”应该属于中型风景区。 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滨河景区规划应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考虑滨河景区作为景观河道在临沂市城市旅游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作为行洪河道的重要作用,规划的内容和性质又远远超出了风景名胜区的简单概念。本次滨河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确定为旅游区总体规划。 四、规划分期 为使本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保持一定的弹性,将规划时段选定为2008—2020年,分为近、中、远三期,具体规划年限分期如下: 近期:2008-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五、规划依据 1.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2. 国家规范、法规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 《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03)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3) 3、地方法规及其他资料 《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4) 《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7) 《山东省临沂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3) 《临沂市滨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6) 《临沂市滨河景区百里健身长廊设计方案》(2007) 《临沂统计年鉴》(2007) 六、规划原则 1、充分考虑行洪安全 滨河景区区域的沂河河道与祊河河道均是行洪河道,在河道两岸以及滨水地带开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行洪安全问题。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开发旅游。 2、与有关规划相协调 (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2)与水利防洪规划相协调 (3)与全市旅游规划相协调 (4)与城市相关规划相协调 3、充分利用河流二滩地 积极消化利用河滩土地,立足内滩挖潜,建设休闲旅游设施,缓解紧张的城市休闲旅游用地。 4、打造滨水宜居环境 尊重自然环境及地方历史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创造独具特色、品质一流的人居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文本

项目名称: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委托单位: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设计编号:2005G025 协编单位: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院长:赵万民教授博士导师 审定:赵万民教授博士导师 总规划师:黄光宇教授博士导师注册规划师 审核:张九师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朱大庸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赵万民教授博士导师注册建筑师 规划设计:黄勇规划师城市规划博士生 毕文婷规划师城市规划硕士 姜涛规划师建筑学硕士 朱猛规划师城市规划硕士 戴彦规划师城市规划博士生 李卉规划师城市规划博士生 汪洋讲师地理信息博士生 李俐娟规划师城市规划硕士 李毅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士 乔柳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士 段炼副教授注册规划师 道路交通:李泽新副教授注册规划师 魏来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士 江毅规划师道路交通硕士 工程管网:叶树之工程师 韦小军讲师注册规划师 聂晓晴讲师注册规划师 重庆市长寿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林家鹤长寿区副区长管委会主任 黄天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胡晓东管委会副主任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人民政府黄世斌镇党委书记 杨德华镇长 黄广荣镇人大主席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本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06年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风景区性质与规模 (7) 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8) 第四章总体布局 (9) 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 (12) 第六章核心景区规划 (15)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6)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17)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18) 第十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21) 第十一章植被规划 (21) 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23) 第十三章基础工程规划 (26) 第十四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29) 第十五章分期发展规划 (29) 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30)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31) 第十八章防灾规划 (33)

马当镇总体规划文本

彭泽县马当镇总体规划(2003 2020) 文 本 江西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彭泽县马当镇人民政府 二零零三年七月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技术经济依据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 第四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五章镇区性质与规模 第六章镇区建设规划 第七章园林绿地规划 第八章专项工程规划 第九章环保环卫规划 第十章防灾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二章规划建设控制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规定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四条及《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要求,特制定彭泽县马当镇总体规划文本(以下简称“文本”)。 第二条本规划是彭泽县马当镇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要求,并按本规划执行。 第三条本规划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城镇,控制城镇规模,使之成为本省现代化的新型小城镇。 第四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四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是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整体,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五条本规划文本与国家、本省和本地区的其它相关法律、规章(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建筑设计、文物保护、交通、卫生、消防通讯、公用工程等)配套实施,对城镇建设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二章规划技术经济依据 第六条法律条例、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5、《江西省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01年) 第七条规划年限 近期2003年—2007年5年 远期2007年—2020年13年 第八条全镇人口规模 近期36000人,远期39000人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 第九条发展战略 把马当镇建设成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贸型城镇。 1、乡镇企业为马当镇发展的支撑点。规划应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稳步发展建材、油化生产加工业,创立马当镇支柱龙头产品,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多门类综合体系,建成乡镇企业相对发达的工贸型城镇。 2、积极利用区位优势,以商贸交易为重点,积极营造市场氛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精心组织城镇建设,进行城镇统一综合开发。

x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2) 第三章景观资源评价与结论 (2) 第四章规划目标和发展目标 (5) 第五章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6) 第六章遗产保护与风景保育规划 (7)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0) 第八章游览设施规划 (10) 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导则 (11) 第十章交通及配套设施规划 (12) 第十一章基础工程规划 (12) 第十二章居民社会调控 (14) 第十三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5)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6) 第十五章近中期保护与发展规划 (16)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7) 第十七章附则 (18) 附图目录 (1)区位分析图 (2)综合现状图 (3)风景资源评价图 (4)规划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图 (5)保护区划和遗产保育规划图 (6)旅游接待设施布局图 (7)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8)居民社会调控图 (9)交通规划图 (10)给水规划图 (11)排水规划图 (12)电力规划图 (13)电信规划图 (15)典型景观规划导则一 (16)典型景观规划导则二 (14)近中期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协调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旅游活动之间的矛盾,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特修订编制《武陵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本规划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的现场考察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并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编制完成。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总体指导思想是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依托张家界市,发展提升武陵源区。 规划总体保护指导思想是“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保护核心区,逐步恢复核心区的自然景观;严格控制缓冲区,改善缓冲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其向有利于核心区保护的方向发展;合理规划利用建设区土地,并使之与核心区和缓冲区景观协调。 规划总体发展指导思想是“依托张家界市,发展提升武陵源”。依托张家界市,即依托张家界市作为武陵源风景区的客源集散地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发展提升武陵源即通过“调整提高索溪峪,发展中湖和泗南峪”,贯彻“移民建镇、产业兴镇”方针,按照“地方化、生态化、精品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索溪峪等旅游镇,并保持在游客接待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 第4条规划原则 规划总原则:规划致力于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地方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世界自然遗产健康、可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原则,区域经济和城镇体系的发展应有利于遗产的保护。 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规划应该在保护遗产资源的同时发展地方经济。 地方性原则,规划成果应该能够调动当地人参与实施规划和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整体性原则,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应当从整体上进行衡量和维护。 第5条规划期限 武陵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共分2期实施: 近中期:2004年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6条规划的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世界自然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实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纲领性文件,由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依法具体组织实施。 规划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保护和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划执行。 第7条规划的变更 各级政府机关、团体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擅自更改本规划。 若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有与“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原则不相符的情况,可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对不涉及本次规划所确定的性质、原则和总体方针,可由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和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提出,并聘请遗产保护、风景园林、生态和环境领域的权威专家论证,按程序报请湖南省建设厅审批,并报国务院和建设部备案。对本规划内容作较大变更和修改时,如涉及性质、原则和总体方针等内容调整、功能分区边界变更、核心区内新增建设项目等,必须由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和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提出并委托权威研究单位论证,提出调整后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程序报请湖南省建设厅组织遗产保护、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等相关权威专家评审,并报国务院和建设部批准。 第8条规划监督 本规划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公众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

生态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

湖北省天子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1) 第二章现状及前景分析 (3) 第三章总体定位 (7) 第四章功能分区规划 (9) 第五章片区重点项目设置 (10) 第六章旅游容量分析 (23) 第七章旅游产品规划 (23) 第八章专项规划 (26) 第九章开发步骤 (34) 第十章投资概算 (34) 第十一章效益评估 (36) 第十二章附则 (37)

第一章规划总论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正确指导天子湖生态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合理地规范天子湖旅游区的开发行为,确保天子湖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背景 保康东依古城襄樊,南接宜昌三峡,西连林海神农架,北交道教圣地武当山。地处鄂西北山区,秦巴山系末端的荆山主脉由南向东横贯全境。位于古隆中—神农架—武当山—大三峡黄金旅游线上,属于荆山生态旅游圈的核心部分。保康全境皆山水相依,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河库区范围,包括大畈村、七里扁村、天子坪村、台口村和张家坊村等5个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8—2017,共十年,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一期为2008-2010年;二期为2011-2013年;三期为2014-2017年。 第五条规划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洛碛镇总体规划文本word参考模板

0 / 35 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总体规划2008—2020 文 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规划目标 ................................................................................. 2 第三章 镇域总体规划 .. (2) 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预测 ............................................................................. 2 第二节 村镇体系规划 ............................................................................... 2 第三节 产业布局规划 ............................................................................... 3 第四节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 3 第五节 镇域用地规划 ............................................................................... 4 第六节 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 5 第七节 综合交通规划 ............................................................................... 5 第八节 基础设施规划 ............................................................................... 5 第九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6 第十节 防灾减灾规划 ............................................................................... 7 第十一节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7 第四章 镇区建设规划 ............................................................. 第一节 城镇规划区、性质与规模 ................................................... 第二节总体布局 ..................................................................

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修编目的:为适应峨眉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展示、利用和管理新的更高要求,促进峨眉山风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佛教圣地,对峨眉山总体规划进行修订编制。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2、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国家《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土地法》、《水法》等国家法规。 4、《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七九年,《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九九三年。 5、《峨眉山——乐山大佛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本》。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针,以保护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为核心,更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自然和佛教文化景观,树立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形象,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发展旅游,促进风景区持续健康地发展,确立其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环境中心地位。 第四条规划原则:总原则:“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世界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峨眉山景观和环境不受任何破坏,使峨眉山完整地保存下去。 2、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和现有景观的潜力,深层次地展示峨眉山特色,使游人有新鲜感。 3、综合利用峨眉山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合理确定景观贫乏区的开发强度,谨慎确定有关开发性项目。 4、处理好景区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矛盾,将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纳入总体规划统一考虑,保持风景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 5、加强管理规划,探索高效、统一的具有地方执法和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规划为2003年——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年——2020年。 第六条修编规划的重点 l、通过对峨眉山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景观资源充分挖掘重新认识、评价,结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论证确定风景区性质、职能、容量和规模,重点确定风景区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2、通过确定风景区不同区域的用地性质、发展方向,达到明确重点保护内容、景观展示方式和开发利用强度的目的,确保风景区保护、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省域横向比较,挖掘峨眉山的文化优势,确定独具特色的近期建设项目,突出峨眉山文化和自然特点,增强游客的新鲜感。 4、通过分析峨眉山风景区与城市的关系,考虑城市总规与风景区总规的协调一致,解决“山、城”之间过渡,促使风景区与城市过渡地带环境风貌得到有效改善。 第七条本次总规修编的规划文件和图纸经批准后,在风景区内具有同等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第八条范围

镇头镇总体规划文本

五年级上科学期末试题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____________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3、凸透镜能使光线____________,凹透镜能使光线。 4、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5、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电路中的开关非常有用,它决定是否让____________通过。 7、____________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8、灯泡亮,说明电路是连通的,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____________的。 9、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_____传播的。 10、磁铁的两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二、判断(8分。对的打“√”,错的打“×”) 1、当太阳在西方,那么,影子方向就朝向西方。() 2、一块条形磁铁被摔碎了,就没有磁性了。() 3、夜来香开放的时间是晚上。() 4、一滴水就是一个天然的凸透镜。() 5、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6、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7、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8、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三、选择。(9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平面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6. A、一节电池 B、一根导线 C、一个灯泡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A、透明胶带 B、磁带 C、塑料贴片 8.下列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血管、气管B.心脏肺C.肺咽喉 9、下面的说法中,属于事实的是(),属于解释的是()

晴隆二十四道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文本

晴隆二十四道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文本 晴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年4月 项目名称:晴隆二十四道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 委托单位:晴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制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253)

证书等级:甲级 编制人员名单: 院长:单晓刚研究员 总规划师:曾建江研究员 所长:陈隆诗研究员 项目负责:代小林高级工程师项目成员:代小林高级工程师 谢琪工程师 黄芳工程师 彭璇工程师 周婷婷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3) 第一条规划目的 (3)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 (3)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及资源特色 (3) 第四条规划期限 (4) 第二章保护培育规划 (5) 第五条资源分级保护 (5) 第六条资源分类保护 (6) 第七条建设控制管理 (8) 第八条生态环境保护 (10) 第三章风景游赏规划 (12) 第九条游人容量 (12) 第十条特色景观与展示 (12) 第十一条景区规划 (14) 第四章设施规划 (21) 第十二条道路交通规划 (21) 第十三条游览设施规划 (23) 第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 (26) 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29) 第十五条居民点调控类型 (29) 第十六条居民调控措施 (29) 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33) 第十七条城市规划协调 (33) 第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协调 (35) 第十九条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 (35) 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重点 (37) 第二十条近期实施重点 (37)

规划图纸: 图0-1 区位关系图 图0-2 综合现状图 图0-3 规划总图 图0-4 功能分区图 图1-1 风景区范围调整示意图 图1-2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图1-3 风景资源评价图 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 图3-1 风景游赏规划图 图3-2 二十四道拐景区规划图 图3-3 哈马关景区规划图 图3-4 飞水岩景区规划图 图3-5 盘江桥景区规划图 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 图4-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 图4-3 基础工程与安全防灾规划图 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 图6-1 城景协调规划图 图6-2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图7-1 近期实施与项目规划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