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6242364_数学读书报告

20066242364_数学读书报告

20066242364_数学读书报告
20066242364_数学读书报告

数学读书报告

教育一班050190110 转眼间,数学分析又接近尾声,我不禁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对数学有没有更高一层的认识,希望通过这次的总结能对以后学习数学乃至将来运用数学提供帮助。

我对数学分析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引子

大体上讲,数学分析就是研究实数范围内微分和积分的数学分支。它是在极限理论基础上,以定义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为讨论对象的一门数学专业基础课。

追溯历史,早在17世纪,Newton和Lebniz就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当时是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不过,那时的理论很不完善,诸如“无穷小”之类的概念根本没有严格的定义,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和矛盾。

后来,Cauchy和Weierstrass等人引入严格的分析语言,为分析学奠定了牢固的根基。他们的工作已经成为经典,成为数学系本科生的入门知识。

二、对书中部分章节的宏观理解

1.实数集与函数

书中以无限小数来引出实数的概念,便于初学者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将有限小数也表示成无限小数的形式,由此,实数与无限小数之间构成一种对应。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实数都可用一个确定的无限小数来表示。

第二节中重点介绍了三角形不等式。需要强调的是,这一不等式贯穿整个数学分析课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在高年级课程中,我们会学习《泛函分析》。正如三角形不等式在数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Minkowski不等式是泛函分析中一系列讨论的出发点。

此版本的《数学分析》中的极限理论是建立在确界原理之上的。

所谓确界原理是说:任一非空有界数集若有上界,则必有上确界。对于下确界有类似的结论。

注:它是实数连续性的体现。

2.数列极限

定理2.8是判定数列发散的有力工具。

Cauchy收敛准则给出了数列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它的优点在于:无需借助数列以外的数,只要根据数列自身的特性就可以鉴别其敛散性。

注:它也是实数连续性的体现。

3.关于第三章中的“等价无穷小”

在计算函数极限时,采用“等价无穷小”替换往往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不可滥用。可归纳为“乘除可用,加减慎用”。

4.关于函数的连续性与一致连续性

后者是比前者更强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一致连续性中的N只与那个任给的小正数有关,与自变量x的位置无关。

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所谓的一致连续性定理给出,不再赘述。

5.关于微分中值定理

我们可以从几何图形上对中值定理予以直观的认识。其实Rolle定理是Lagrange 中值定理的特殊情形,本质上是一样的。将后者的图像旋转一定的角度,就能成为前者。

Tayor定理的本质是:对于具有n阶连续导数,且具有n+1阶导数的函数而言,

可以用一个系数与函数f的各阶导数有关的多项式函数去逼近它。而多项式函数的性质是我们熟知的,便于研究。

顺便提一下,对于多元函数,也有类似的Tayor定理。笔者曾讨论过这一问题。一元函数的Tayor定理中的多项式的系数依赖于“二项式定理”,而多元函数的情形依赖于所谓的“多项式系数”。

6.关于平面点集与二元函数

与一元函数类似,我们有如下的关于二元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若函数f(x,y)在有界闭域上连续,则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

事实上,这一结论对有界闭集也是成立的(后者往往更好用),不过其证明用到拓扑学的知识。

顺便提一下,关于二元函数的极大、极小值定理可直接推广至多元函数的情形,只需将相应的Hesse矩阵作形式上的改写,本质并无差别。

7.关于累次极限和累次积分

二重极限和累次极限的存在性无必然联系,我们应能正对具体问题熟练地举出反例。

在含参量正常积分与含参量反常积分中有类似的关于积分次序交换的问题。前者的条件是连续,而后者还需要加上一致收敛的条件。

三、数学分析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数学分析中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各部分内容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有趣而重要的,它们体现了分析学内在的统一性。

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1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确界原理,在数列极限一章中学习了单调有界定理和Cauchy准则。在第七章中,我们又接触了区间套定理、Weierstrass聚点定理、致密性定理、Heine—Borel有限覆盖定理。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之间是等价的,是统一的,都是实数连续性的体现。

2、在函数的连续性一章中,出现了介值性定理,其实数学分析中的“介值性”是普遍存在的,它揭示了某些函数或对象的中间状态,微分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都是“介值性”的体现,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

3数项级数与反常积分、函数项级数与含参量反常积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它们的研究方法是类似的,也有着平行的定理,定理19.8就体现了这种联系。利用此定理我们可以把含参量反常积分的问题自然地转化为函数项级数的对应问题。Dini定理的证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微积分基本定理揭示了导数与定积分之间的深刻联系,应用广泛。

5、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型曲线积分是定积分直接而自然的推广。

6、 Newton—Leibneiz公式不仅为连续函数(事实上条件可以再弱一些)的定积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这两部分内容联系了起来。

7、Green公式、Gauss公式、Stokes公式也有着类似的特点和作用。

8、再1中提及的Heine—Borel有限覆盖定理可以将函数在局部上的性质过渡到整体上的性质,比如从局部有界到函数在整个闭区间上有界,从点点收敛到一致收敛等等。

四、结束语:

数学分析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思考、用心体会。

学习数学分析的方法:

1、利用数学方法论进行启发式教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数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中的发现、发明和创新法则,如归纳法、类比法、抽象分析法、模型法、公理化方法等,我们经常将数学方法论应用于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

2、采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强调,讲深、讲透,让同学们理解和接受。

3、采用参与式教学,适当、适时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或在黑板上解答,鼓励学生自己讲,培养自学能力;如某些定理的证明,让学生自己讲,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如用Newton切线方法求解方程的根等内容,要求学生自己举例,大家积极性高,效果很好。讲授数学分析的概念时,强调“反璞归真”,讲清客观世界-数学抽象-数学语言,描述三者的关系。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于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它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传统方式(板书为主)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需要较多逻辑推理的论证内容,一般采用板书形式,以利于教学过程中的启发与互动,也比较适合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记录习惯,即使采用多媒体形式,也将“写字板”作为辅助工具,使之具有渐进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又有整齐、美观的版面。对于教材中现成的内容(如定义、定理的叙述)以及板书中不宜描述的内容(如某些三维图形),一般采用多媒体课件及数学绘图软件,使之更直观、清晰、易于理解。这既节省了板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6、使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目的,是把教学内容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7、鼓励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学习,超越教师,超越教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

8、充分利用院、系教学机房和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及校、院图书馆、资料室资源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数学是科研的基础,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实用,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在学微积分的时候我觉得数学好像很空洞,似乎与现实没什么联系,经过学概率统计我才发觉数学在以后工作的重要作用,而可惜的是,当我想努力学好它时却因微积分知识的缺乏而倍感吃力。基于此,我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先认清它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人喜欢是学的,如果我们学数学仅仅是为了考试那也就太可悲了。

我最喜欢听的、看的都是与现实有很大联系的题目,在我看来,这些题目对我有用,所以花时间,花精力去学就值得。我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当大学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同时,必然要求数学从研究型教育转变为实用型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数学教学尚未紧密联系现实,这也就要求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必须进一步的努力。

数学除了要与现实结合,还要与计算机紧密联系。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化、微型化,人们将不再需要处理烦琐或大量的数据。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计算机将变得像计算器一样普及。我们完全可以将那些复杂的运算交给计算机去处

理。从而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数学知识及学会数学软件的使用。

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知识,还要锻炼自己的思维,早期的计算机人才多数也是数学人才,计算机编程与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必不是很紧密,但数学的逻辑性对编程却是至关重要的。逻辑性思维不止对计算机,对各行各业都有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考完试后很快便将枯燥的数学工式忘得一干二净,但逻辑性思维却将陪伴我们一生。因此学习数学不仅需要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

数学是一门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不能因为某个知识点枯燥、烦琐就不去学好它。恰恰相反,我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学它并把它学好。其实数学知识就像鱼网,有很多漏洞的鱼网是不可能网到大鱼的。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要想在科研、统计,还有财经、会计,再还有~~等等众多方面有所建树就得把它学好,要想使自己变得聪明还是必须得将它学好。

参考书籍:数学分析

《文化模式》读书报告

分类号单位代码 密级学号 20110113046

引 言 这学期来,读书的任务陡然加重。如果说上学期还因为不知道读什么书而茫然的话,那么这学期则是为手边的书读不完而烦恼。导师虽有要求我们一个星期读三本书和写两篇读书报告的任务,但却并没有限定我们读书的种类和范围。一般情况下,我对外文翻译过来的书总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一来觉得翻译过来的句子文法太过复杂,晦涩难懂;二来觉得原书的意思经过译者的二次加工,或多或少的变了味道。每当读这类书的时候,我总得逐字逐句的去读,读完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之后,又得返回来再去理解它的意思,读起来真是颇费工夫。 这次中期作业我选择以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① 一书为素材,其实是受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一是确实觉得自己所读的国外经典著作太少,想乘这次机会锻炼一下读这类书得水平;二是冲着作者的名气而来的,露丝·本尼迪克特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两位女人类学家之一,《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有关文化与个性这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露丝也是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的学生,“她既是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又是推动它发展的唯一的人类学家”,②《文化模式》一书则是为她赢得众多头衔和名誉的代表作,也是阐述她“文化模式论”观点的最重要的一本书,我不忍错失;第三点原因则是书中对待文化——确切地讲,是所有不同形态的文化,尤其是异己文化——的态度,以及作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为我们提供的对文化的新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如何对待和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① 本文所用的版本为:[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 .王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本文加引号的原文引注,除非特别标注,均引自本书不同篇幅,不再一一标注。 ② [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中理论[M].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北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一)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什么?正如科学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文化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等问题一样,都是众说纷纭的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一些,但就是说不清楚,不仅是我们这种学了十几年数学的新手说不上来,就连那学了几十年的老学者也不一定能说得明白,数学的高深可见一斑。 ①有人说,从工作领域来看,数学是技术,数学是逻辑,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文化;有人说,从数学的对象来看,数学研究计算,数学研究数和量,数学研究模型,数学研究无穷;还有人说,从社会价值看,数学是语言,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框架,数学是符号游戏…… 这些看法都有其道理,但没有一个观点可以充分说明现代数学研究的全部特点。②数学源自于古希腊,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③按照大卫·希尔伯特的观点:1.数学是研究抽象形式与关系的领域;2.数学对象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应该来自我们经验的现实世界,然而,从一开始,抽象及推广两种有效的方法就一直在起作用,因此,大部分数学概念是由一些比较基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3.数学同时是“在”(being)的科学也是“为”(doing)的科学;4.数学的不朽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数学本身的特质是唯一的,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 (二)数学之美 “数学,如果正确的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罗素说。数学—人类进化过程中创造的学问,它是智慧的积累、知识的升华、技巧的创新,其中也自然不乏美。因为数学正是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发展的。诚然,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结晶。

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工作报告记录

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工作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新媒体时代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水天坪小学课题组 《新媒体时代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是我校于2015年3月申报的市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课题批准号:2015-0015)。2015年3月至今,在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镇教管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组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三话回顾课题工作 (一)一话----多管齐下,保障课题实施 1.组织保障机制:从课题的立项、申报以来,学校领导、科研处对本课题的研究非常重视,针对本次市级课题提出了“科研兴校,以研促教”的口号。由校长牵头,形成了以科研处为中心,教研组长为主研人员,全校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题研究小组。 2.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学习、研讨出勤制度,激励制度,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开展论文、课例评比,展示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人员保障机制:学校聘请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谢胜勇、敖小华为指导,镇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员彭绍普老师为研究顾问,教科室主任(县级骨干教师)彭大荣为课题带头人,课题主研人员也由县级骨干教师曾国琼、付淑芳等担任,保证了课题的研究能力。 4.资料设备、科研手段以及经费保障机制:我校建有图书室,有良好的文献研究条件;有良好网络计算机系统设施设备,对课题的资料查询、数据分析,对课题资料的上传共享,教师之间的信息互动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有专项的课题研究经费,鼓励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实行重奖,提高研究质量,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时间保障机制:本实验分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课题理论论证、申报阶段。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是一本领域相关的数学概念书,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关于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作为数据挖掘、文本检索的入门普及书。另外,就像作者吴军老师提到的,关键是要从中学到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术。书中也启发式的引导读者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道。 下面记录一下自己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第一章《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文字和语言中天然蕴藏着一些数学思想,数学可能不仅仅的是一门非常理科的知识,也是一种艺术。另外,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能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一些简单的思想会给你带来解决问题的灵感。 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试图模拟人脑处理语言的模式,基于语法规则,词性等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有着很大的复杂度,而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很好的解决了自然语言处理的诸多难题。人们认识这个过程,找到统计的方法经历了20多年,非常庆幸我们的前辈已经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不用我们再去苦

苦摸索。另外,这也说明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是充满坎坷的,感谢那些曾经奉献了青春的科学家。自己以后遇到问题也不能轻易放弃,真正的成长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真理吧! 第三章《统计语言模型》:自然语言的处理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模型,概率论的知识开始发挥作用。二元模型、三元模型、多元模型,模型元数越多,计算量越大,简单实用就是最好的。对于某些不出现或出现次数很少的词,会有零概率问题,这是就要找到一数学方法给它一个很小的概率。以前学概率论的时候觉的没什么用,现在开始发现这些知识可能就是你以后解决问题的利器。最后引用作者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四章《谈谈中文分词》:中文分词是将一句话分成一些词,这是以后进一步处理的基础。从开始的查字典到后来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分词,如今的中文分词算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然而,针对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要求,分词的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还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该问题最好的方法。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掌握其中的道才是核心。 第五章《隐马尔科夫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概率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在东方,最早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有理数的是: (2.00分) A.俄罗斯人 B.日本人 C.中国人 D.印度人 2、“万物皆数”是谁提出 (2.00分) A.笛卡尔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毕达哥拉斯 3、平面运动不包括 (2.00分) A.反射 B.平移 C.旋转 D.折射 4、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第()公设。 (2.00分) A.三 B.一 C.五 D.二 5、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哪国人: (2.00分)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6、两个量的比相等是哪位数学家定义的: (2.00分) A.欧多克索斯 B.阿契塔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7、()指出函数不连续时也可能进行定积分。 (2.00分) A.柯西 B.费曼 C.黎曼 D.牛顿 8、数学发展史上爆发过几次数学危机 (2.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9、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 (2.00分)

A.法则 B.实数 C.有理数 D.自然数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黄金分割点 (2.00分) A.印堂 B.肚脐 C.膝盖 D.肘关节 1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叫做:() (2.00分) A.数学之美 B.数学与文化 C.数学文化课文集 D.数学 12、()关于化归提出了“烧水”的例子。 (2.00分) A.波利亚 B.笛卡尔 C.高斯 D.庞加莱 13、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 (2.00分) A.正方形 B.正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4、“物不知数”的问题出自哪部著作 (2.00分) A.《九章算术》 B.《海岛算经》 C.《孙子算经》 D.《五经算术》 15、在()中,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平行线。 (2.00分) A.黎曼几何 B.双曲几何 C.欧氏几何 D.以上都不对 16、根号2不能表示成整数比引发()数学危机 (2.00分)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17、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 (2.00分) A.伽罗瓦

数学读书笔记范文4篇

数学读书笔记范文4篇 本文是关于数学读书笔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尽管原来教授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这门课程,不过很久了,去年曾经给毕业班的学生带过数学教育的校内实训课,但还是感觉了了。其实去幼儿园,也经常和老师们探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设计和实施,但很惭愧。这几天又重新开始学习有关数学教育的材料,既包括网上很多相关文章,也包括黄谨编著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张俊主编的《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金浩主编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等书籍。 阅读的收获还是有的,也就明白为什么幼儿园老师们会把数学活动简单化(小学化),为什么很多老师会感觉为难。如果我们自己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欠缺的话,确实很难把幼儿园数学教育做到位。单纯照着教材上两节课,任何一位老师都能做到,可是如何确定每个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如何很好地把数学融入主题又不破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如何结合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设计活动、如何把孩子引入逻辑思考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这些问题对老师们真的都是难题。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运用语言教育的方法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而我们的老师太习惯语言教育的方法了。学科的特点还是不能忽视。 阅读还发现教材的东西太多,有关儿童数学教育的书籍最多的一是师范专业的教材,二是幼儿园孩子的教材,当然给孩子的教材最多,亦喜亦忧。幼儿园的孩子可以依靠教材学到的数学不足10%,请大家都不要迷信教材。 还是需要继续学习。 读完《中学数学解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全面的了解了数学解题的一些知识,自己也对中学数学解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那么,首先,何为解题?而在中学数学中涉及的数学题,主要是标准性题目和训练性题目,这类数学题,大多是已经解决的数学题目为背景,根据数学的内在

文化社会学读书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化社会学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文化社会学的读书报告2011 年 6 月 16 日

关于文化社会学的读书报告 【摘要】文化不仅是构建文艺作品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情感、意志、思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等,哪一点不是有意义的文化世界赋予的呢!我觉得谈中国特色,就不能不研究国情,因为无论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还是各级的领导人物,他们的思想及其整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至今还没有完全离开中国几千年得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遗产,不管是把它看成富豪的家资,还是看做沉重的包袱:是动力是阻力,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社会,都不能避开他无事他,只有从现存的文化基础上,才能开拓历史的新局面。1 【关键字】文化教化教育现状背景解决方法影响、意义 【正文】社会是人的社会,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文化社会学的概念自然也是至今没有定论,我比较喜欢的文化的定义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人们研究它分析它创立的一门学问就是文化社会学。任何一门学科都涉及庞大的知识体系,但从来没有像文化社会学那样包揽或者涉及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哲学、历史、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物制度、风俗、时尚、以及种种物质文化就更多了。文化社会学就是研究文化,研究社会的学科。 文化与社会化的关系上,首先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从小时候的父母的教育到长大后学校的教育还有在社会生活是接受的社会文化的教化经过教化的我们所形成的价值观总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规范;其次,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心理、性格、人格都不是天生的都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而是社会教化得结果。人的做人之道主要是接受社会(包括家庭)用文化的教化,也要靠个人在文化环境中的修养。所谓人格,就是一定社会文化赋予的思想,性格和行为。人格的高下决定了文化修养的深浅,伟大的文化造就了伟大的人格。一个人越是接受先进文化的教化、高深文化的教育,他的生物属性就越少,社会属性就越大,人格就愈高尚,愈伟大,愈脱离鄙俗的社会习气,文化不仅培养人的习性和气质, 1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山西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教程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读后感 精选5篇

读书心得《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读后感 精选5篇 (一) 本学期有幸阅读了《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这一本书,细细翻阅,什么是文化呢?书上台湾作家龙应台关于文化曾这样说:“什么是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那什么又是数学文化呢?书上这样提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具有传统性、渗透性、哲学性、美学性和自我完善性等特征,进行数学文化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发展理性精神。 我们可以类似地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谈数学文化,当你看到一个数学定理的时候,你会浮现出古人的身影,产生敬畏之心吗?在你思考问题时,你是否关注他的数量是常量还是变量?在一连串的变换之后问题得解,你会由衷地感叹数学之美吗?在碰到一桩随机事件,如购买彩票,你会习惯性地看中奖的概率有多少吗?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导致现在的学生只会解答数学题而不知数学家的故事而从中汲取精神,不知感受数学之妙而从中体验审美,不知感受数学思想而从中学习思考,以至于未来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那么我们就如同教动物做数学题的杂耍表演,而不是数学教育更何谈延申数学文化的传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来渗透数学文化呢?那么又该如何去渗透呢? 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渐渐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能够顺利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利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正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育故事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爱数学之“情”。例如: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笛卡尔发明数对和直角坐标系的过程,笛卡尔生病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用什么方法,如何把“点”和“数”联系起来,这时发现一只蜘蛛在左右拉丝,他想可以把蜘蛛看

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数学文化读书报告姓名:xxx 学号:xxxxxxx 电话号码:187xxxx

班级:xxxxxxxxx 浅谈“类比法“ 姓名:学号: 班级: 摘要:类比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开动脑筋,养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勇于思考的好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类比;思维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类比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其作用就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彼”看作是结论,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古典类比法认为,如果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被比较的对象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对象有某种情况而另一个对象还没有发现这个情况,这时候人们头脑就有理由进行类推,由此认定另一对象也应有这个情况。现代类比法认为,类比之所以能够“由此及彼”,之间经过了一个归纳和演绎程序即:从已知的某个或某些对象具有某情况,经

过归纳得出某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情况,然后再经过一个演绎得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个情况。现代类比法是“类推”。 类比在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本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运用。开普勒说:“我珍惜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依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数学中是最不可忽视的。”科学家都这么重视,我们就更应该重视。下面举例说明类比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类比引入新知识 1.类比引入新概念 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培养我们学生能力的先决条件。数学概念不但是数学思维基础,也是数学思维的结果。课本上的概念有的非常简练、有的很抽象,这给我们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从而造成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因此,搞好概念教学,让读者正确理解概念就会为他们学习其它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用类比法引入新概念,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有类似的地方,在新概念的提出过程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被用于类比的旧概念是学生所熟悉的。故学生容易从新旧事物的对比中接受新概念。 如:“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教师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然后问,“如果我们将概念中的‘等式’换成‘不等式’会得到什么样的概念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

关于数学分析的读书笔记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分析》的学习,我基本上对其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了解到《数学分析》与高中的数学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一方面在许多思想与分析中运用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它将许多东西细微化,一步步探究深层次的东西。它使我们对许多东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解表面。 下面对我目前已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与分析: 一、实数集与函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可用既约分数的形式表示,而无理数则不能用一个确定式表示。人们先发现有理数,再运用Dedek ind分割划分出一些不属于有理数的数。全部这些数的集合就是实数集。用同样的方法分割,却得不到非实数,这证明了实数具有完备性。关于实数完备性有一些基本定理,如:区间套定理、柯西收敛准则、聚点定理和有限覆盖定理。对于任何一个包含于实数集的集合,还有著名的确界原理。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集合到一个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基本函数和特殊的函数,如:符号函数、Heaviside函数、Riemann函数和Dirichelet函数。 二、极限分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对于极限,重在理解它的定义。函数极限是数列极限的推广,所以理解了数列极限,函数极限问题就不大了。收敛的数列有许多特殊性质,如:有界性、唯一性、保号保序性和迫敛性,且满足线性组合运算。既然有这么多很好的性质,我们就想弄清哪些数列收敛或收敛数列需满足的条件。人们发现,单调有界数列和满足柯西收敛准则的数列一定有极限。 三、函数的连续性。函数在某一点X。连续的定义是在X。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满足当X趋于X。时,函数F(X)趋于F(X。).而在某区间上的连续可由在某点推广。对一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有一些性质,如:有界性、最值、介值性和一致连续性。对于函数连续性,重在理解定义的内容。 四、导数与微分。导数在中学已学过,而微分是一个新概念。微分的核心思想是对一件事物,当对整体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时,可以将它分成许多细小的部分来解决。当每一部分都解决了时,整体也就解决了。对于微分的应用有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以及泰勒公式。运用这些定理,还可以分析函数性质,如:函数是否有凸性和拐点,这些对作图是有帮助的。 五、积分分为两种: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不定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许多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事物积累成一个整体来解决。不定积分的运算有一些方法,如: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与不定积分不同,定积分则是一个分割T的模趋于零的极限。对一个闭区间上的函数作划分,求出黎曼和,当分割的模趋于零时,黎曼和趋于一个常数,此时称这个常数为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定积分。定积分的运算可运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哪些函数是可积的,可积函数有哪些性质。人们发现了可积函数需满足的条件和它的一些性质,如:积分中值定理。 整体内容连贯有序,学习者思路清晰,目的明确。 数学分析是精彩有趣的,但有时会让人学的很累。当一个概念或思想没有理解时,在很大层度上阻碍了后面内容的学习理解,让人有雾里探花的感觉。所以应脚踏实地的学好每一步,扎稳基础,相信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

《文化苦旅读书报告

10110013229 王运(10计本) 喜欢看小说,喜欢旅行,所以很小的时候,一个人总是对着地图发呆,幻想着自己可以 到这里,可以到哪里,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很多不同地方的样子,内心也充满了期盼,希望自 己快快长大,可以去看外面的风景。 后来渐渐的长大,读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对自然之物就更加的热爱,希望一次潭中 鱼可百许头的偶遇,盼望着自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走遍中国。 到了温州大学,在摆满书籍的图书馆,无意中的寻找,邂逅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 开始时翻动的喜欢,到最后的热爱,我发现我真的喜欢这本书,在《文化苦旅》的带领下, 我脑海去去了那么多地方,《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 《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 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 船》《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 《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旅者语言独到,循序 善进,加上文化知识的补充,一次精神盛宴带给了我。让我也按下决心一定要进行一次旅行, 来完成我走遍中国这个从小到大的心愿。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 生活的真实,不论是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在《阳关雪》、《道士 塔》中,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 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 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的形神 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 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骚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 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文化苦旅》,尽管纷纭丛生,但余秋雨却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 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的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余秋雨而我也只能羡慕,不能复制,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用我的方式进行我的 文化苦旅。 在温州大学的第一年,爬了大罗山,对自己山水的一次考验,并写下《爬山小记》作为 纪念: 十月二日,余结伴同学八九,老乡七八与校友二三爬东南之大罗山。大罗山去温大五六 里,虽无奇水异石,景色到也青碧。及至山脚下,登山之路似山之一痕,时断时续实也有趣! 不禁想到张岱《湖心亭赏雪》中语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今者虽未有湖心亭之雪,然天色稍阴,与山一青一绿交映,山路一痕,游者一从也不乏雅趣。 山路自小镇始,摄级而上,身边欢笑声不绝,心情自是怡然。徐徐而上,路之两旁,草 木从生,我自北来自是不知其名称,说来遗憾。爬至山之半腰,山势转陡,路之两侧,皆生 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有茂密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呜乎,我也累乏不能动也。 路边有泉,冰凉清澈,泉底细石直视无碍。掬一把泉水敷于脸上,顿觉清凉。余是想濯足其 中的,然担心浊了这好水,也就止住。 登山之言不再赘述,及至山顶,虽无斧凿之胜景,人工之古迹,举目眺去,高山之景亦 足以畅叙幽情。山侧有小湖一湾,我本喜之,然湖水污而浊,喜色随之减半。湖畔早有人尔, 吾等也坐于其中,歇脚唱谈不失为美事。及至回来,有幽趣女生谈笑诗词、电影更是乐不禁 然。 古人常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今天不才,妄动笔墨谈山水之乐,实不是佳作。然山 水之乐让我不自禁也,不写难表吾心。是故嘱文以记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读书报告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读书报告 这是一本探讨小学数学中核心概念的文集。本书通过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进行评议和建议,进而推进数学教学改革,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添砖加瓦。最初的教材研究者是张奠宙教授联合杭州师范大学的巩子坤教授,他们从专家的角度对各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基于两位教授缺乏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了直接听取小学数学实践者的声音又邀请了小学数学教研员任敏龙老师、资深教师张园一起进行座谈和交流,最后由殷文娣将谈话记录成文,反复修改,才最终有了这样的一本力求从不同侧面对小学数学核心概念做深度剖析的教学研究著作。 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数”“文字”与“方程”;第二部分关于“除法”“分数”和“比”;第三部分关于图形与几何;第四部分其他。共提出了28个课题,每个课题都从原始文稿、一线回声、数方夜谈三方面进行展开。既从理论层面进行解读,又能结合课堂实际经验,许多建议和观点,真的是为我们一线老师点亮了方向,让我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核心等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有了明确的方向指导。 作为常年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在学习某一部分教材时,我们也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尽可能的理解,而并不是单单的记

住,因此,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也常常用来形容数学老师。比如说,在初次接触到分数时,我们就要知道分数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要有分数?分数是一种数吗?它有大小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读写?等等问题,相信当这一个个的问题孩子们都能顺利了解了,才能说孩子认识了分数,而不是只是背一下概念,训练几个题目而已。 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里,出现了一个画面:有几个人用等距离打了结的绳子测量一个箱子的边长。图的旁边附文字:剩下的绳子不足一节,怎么记?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可惜没有回答。其实该情境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以一节绳子作为单位长度的前提下,用分数表示剩余的那个尾部的长。也就是剩余部分的长度是一节长度的几分之几。接下来教材设计了分物体的情境,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平均分到()块。从数的历史来看,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后来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出现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况,因此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分数是在实际度量与平均分中产生的,可教材的编排却只强调了“平均分”而忽视了度量。例如,一节绳子的长度是12厘米,剩下的绳子不足一节,那么先进行度量,看看它的长度是多少?如果剩下的长度是5厘米的话,就可以说剩下的长度是一节绳子的十二分之五。也可以理解为5除以12,得到剩下的绳子是十二分之五节。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荐书单中,我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此书是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概论书籍。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材,所以内容非常全面、系统而简明,易于入门。 本书开篇是绪论,首先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文化”一词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书定义了文化的本质: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文化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共四个层次。本书主要围绕第四层次即心态文化层而展开论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有可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本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展开讨论的。并在结尾两章论述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发展问题。 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共19章。全书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依附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发展历程、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语言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望(向近代文化的转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线索展开,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最新小学数学文化和数学阅读课堂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文化和数学阅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13日,我参加了由辉县市教育局组织第二届全国“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文化与数学阅读”,聆听了南欲晓老师题为《数学阅读课的探索》的知识讲座,王老师精彩的讲解演绎,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绘本的独特魅力。同时我认识到了绘本教学的特性,它不同于单一的故事教学,绘本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绘本故事中,不仅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得到了发展,孩子们爱上了绘本。孩子们是在情景中学习的,绘本创造了优质的学习情境,学生不再是一味的去听,而是让学生沉浸其中,主动地去思考、去想象。就像南欲晓老师说的:“绘本是满足孩子需要的典范,绘本教学包含在早期阅读中,早期阅读是包含在语言教学中,要把儿童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当故事成为孩子的一种成长方式,当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书成了我们不离不弃的朋友。而随着更多精美、优秀的绘本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着实爱上了它。 由辉县市三里屯小学校长张敏执教的二年级绘本《小鸡搬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农场里的小鸡通过几次有趣的搬家。绘本文字简单,图画以鲜亮的暖色为主调,小鸡搬家让孩子对小鸡的家园周长有了很好的认识。

张艳芳老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表演。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倒霉蛋布拉德》,让学生体验布拉德的境遇;然后让学生阅读接下来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推出可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让自己变得幸运起来。听这样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听课过程中我也像孩子般有一种跃跃欲试参与讨论的感觉。 易博老师的示范课《避开恶猫的方法》,以绘本故事情节为主线开展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一一对应,让孩子们心中对一一对应有了实践上的理解,并且学会了用一一对应解决身边的难题,应用于实践生活,细细品味从书中发现许多的智慧。 许淑一老师的示范课《过去人如何数数的》通过有趣的绘本,让学生去了解数字的背景,通过学生间生成的问题,解决问题,对比各种数字的特征,让学生自主深化了解古代数字。并且通过对比引出主线,十进制计数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由来,自然而然的学到关于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学会学习,这是我对本次学习最大的体会。

《数学是什么》读书报告

《数学是什么》读书报告 熊轰 201821250012 读书报告,即读完书之后的心得报告,是阅读者系统地收集、统整、研读和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文字作品。 总结: 本书作者Timothy Gowers引用了大量有趣的事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高等数学与中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一些根本区别,让一般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听起来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受现实启发、受人类想象力驱动的一种帮助我们超越直觉并且明确表达的思维形式。 使用数学的四个步骤: 1. 提出(可以数学化的)问题; 2. 抽象:把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求解数学问题; 4. 把答案用于实际问题,检验,推广。

评价: 在这本书中,只有极少的术语、记号和公式,对有关的数学概念及内涵的介绍一律使用简明而生动的语言,更好地揭示了数学的本质。 很多书评说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很有趣味,但我不这么觉得,可能是我花的时间不够,阅读起来感到困难,不能跟上作者思维,感觉并不那么好懂。 体会: 数学不是将学习者变成计算机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计算步骤流程,而是计算成立的逻辑。数学也并不一定要以深奥、艰涩的公式、符号、定理展现在我们面前。初学者应该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形象化,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则需要前者的不断积累。 提出问题和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是数学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的数学教学,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教第三步。我在本科阶段所学的许多工程学专业课程也面临着这种问题。很多工科课程例如各种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等都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而这一点竟然是我不具备的,学习微积分时我几乎每节课都跟不上老师放PPT的速度,那种感觉就是一个个的定理、公式在你面前闪过,但背后得以成立的逻辑从来没有人讲过,这样就造成了初学者的困惑和惶恐,等于是浪费了大好的课堂时间。 后来学习工科专业课程,老师都会假定你已经拥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看到各种矩阵、公式的运算,只能似懂非懂地接收老师试图传达的信息。 反思: 我意识到研究生入学前暑假学业准备的重要性。假如我在入学前的这个暑假得知开学第一学期有这门课程,而且我极有可能会选这门课,我会早早地开始观看网易公开课上的《系统科学导引》课程,并根据老师的指引下载相关课件、电子书,那么这个暑假就能充实地度过了,而且也为这一学期减轻了不少负担。 没有截至日期的作业算不上合格的作业,这一点在做本科毕业设计时深有体会,我一直受困于作业生产率的规律:随着时间流失,截止日期的前几天,生产率才从低迷陡然提升。曾把《富兰克林自传》一字不漏地读了两遍,又读了一遍艾萨克森著《富兰克林传》,然后才能在不回看书的情况下撰写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而且基本上能对书中的故事内容在脑海里较为完整地回顾一遍。然而,这次读书报告的作业并不允许我这么做,而且面对这样要消耗大量思考的书难以保持读书的热情。每人对待作业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同,每人的表述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各有特色的,对于读书报告,最开始我会摸不着头脑。本科期间,关于读书报告的训练太少了,做作业时经常是靠耗时间,而最后能体现到最终报告里的实际工作量却很少,因为我没有一种所谓“聪明”的办法。我有时想,如果你平时做的纸质笔记也能纳入作业考核范围,那么可以证明我的工作量是达标的,但是作业的形式内容不合格,说明我的书面表达、语言组织、思维逻辑能力都是亟需完善和提高的。 我读过一本很薄的册子,蒋百里著《国防论》,几乎花了我一整个学期的时间,当然这不是作业,只是课后一有空、有心思就看,而不用赶截止日期。在没有截止日期的压力时,读一本书、记笔记的确是一件快乐而满足的事情。读《国防论》时,我对作者的重要观点、产生共鸣的论述都做了详细摘抄,同时的目的是练字,所以写的很慢,边写边体会,有疑问、体会也会立马记下。图书馆借来的书和自己的书最大的不同在于不能在其上写字、做标记,本来我做笔

大众文化读书报告

读《香烟、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文化符号学导论——译著》有感 作者:1-黄磊 2-王嘉诚 34-张丹 56-李鹏 7-周艾妮 1符号的范围 文中提到,符号学帮助我们能够过滤每天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大量符号,也帮助我们有幸避免成为某些特定场合中的被动一方。通过理解符号,形势发生改变,我们成为了主动控制局势的一方。 就如同提到的香烟和高跟鞋,香烟与高跟鞋就是符号的一种。 香烟和性,爱挂钩。同样抽烟的两个人,谢里尔的吸烟姿势。她夹烟的方式非常动人,用食指和中指温柔地爱抚它,然后再缓慢、小心翼翼地放入嘴中,这样的动作在潜意识中毋庸置疑是带有目的性的,她的动作传达出多情、性感和色欲。特德的动作则与她不同,“毫不犹豫地掐灭了烟头”,这其中带来的信息是强壮、坚定和控制欲。两人透露的信息是相对的,这与性别有关,与当时的想法也脱不了干系,香烟在这个时候也变得不仅仅是香烟,在前几个世纪,女人抽的是雪茄和烟斗,而不是香烟,香烟一度被认为是只有男人才可以干的事情,烟现在给女性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女性能不动声色地从父权文化中独立出来,而谢里尔和特德吸烟姿势的不同,应该是要将同样吸烟的两个人性别区分开来。 高跟鞋也差不多,代表的意思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精致或时髦、当然还有诱人。谢里尔身上带着高跟鞋的符号,那么她将这种性信号更加强烈的传送给了特德,占据了上风。 因此,符号的学问很深,生活中不同的物品,和举手投足代表了不同的符号,好好地掌握他们,将会受益匪浅。 人类怎样再现世界整个可见的宇宙,不过是形象和符号的金库而已,而这些形象和符号应由(诗人的)幻想力来给予相应的位置和价值。它们是(诗人的)幻想力应该领会并加以改造的。 ——波德莱尔(1827—1867)就像文中说的,人们常常会说“生命有意义吗?”,“对于你来说,爱情意味着什么?”意义本身这个次就无法定义,就将其定义为公理。意义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无法相互脱离,意义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或适应特殊的语境。意义也有不同的类型分为两个原因:“本义(denotative)”和“转义(connative)”,第一层面的“意指”或关注对象进行编码,如同房子对于一般人,就像我们中国人,可能是平顶的多层的居民楼,也有可能是乡下的带有传统风味的瓦片顶楼,但对于苏丹的多贡人或赞比亚的牧人来说,这个词指的是球形或圆锥形的建筑。 比如美国总统的含义这一例子,不同的人对美国总统的看法都不一样,跟据他们个人的见解,与人生经验,可分为现代——传统,年轻——年长,迷人——刻板,之间做出选择,这表示他们对总统的幻想是不同的。希比亚克认符号的类型分六种“症状(symptom)”、“信号(signal)”、“指示(index)”、“图标(icon)”、“象征(symbol)”以及“名称(name)”。 比如其中的症状,症状是有形的符号,用于表示外在的情形或环境。正如我们在上一章看到的那样,对它们的理解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认为面部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一些青少年和成年的年轻人深受其害病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压力等)。它的症状是脸、背、胸部长一些疙瘩(疔疮)。但别的文化不把疙瘩视作病症,据考证,世界许多语言中都没有“痤疮”的同义词。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定义出现,人们会不停的适应他们新一代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及其他人常常修改符号系统及其意义,这样的话世界就得以不停缓慢的更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