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_T15834_2011标点符号用法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_T15834_2011标点符号用法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_T15834_2011标点符号用法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_T15834_2011标点符号用法_

语言文字

Xinjiang,P.R.China

蕬岯 忁殑擭

憇徻

标点符号用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

代替 GB/T 15834—1995,与 GB/T 15834—

199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则(GB/T 1.1—

2009),对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

——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 ——增加了对术语“标点符号”和“语段”的定义(2.1/2.5);

——对术语“复句”和“分句”的定义做了修改

(2.3/2.4);

——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做了

修改,更强调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4.1.1/

4.2.1/4.3.1); ——对逗号的基本用法做了补充(4.4.3);——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4.9.3);

——省略号的形式统一为六连点“……”,但在特定情况

下允许连用(4.11);

——取消了连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

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

做了归并与划分(4.13);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4.15/ A.13);——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说明(4.17);

——“标点符号的位置”一章的标题改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输入软件处理标点符号时的相关规范(第5 章);

——增加了“附录”: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大的问题。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

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于泳波、翁姗姗。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834—199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标点符号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2.2 句子

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2.3 复句

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2.4 分句

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2.5 语段

指语言片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

3 标点符号的种类 3.1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3.1.1 句末点号

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3.1.2 句内点号

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3.2 标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4.1 句号 4.1.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4.1.2 形式

82

语言文字Xinjiang,P.R.China

句号的形式是“。”

4.1.3 基本用法

4.1.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

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示例

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4.1.3.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

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

很值得尊敬的。

4.2 问号

4.2.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4.2.2 形式

问号的形式是“?”

4.2.3 基本用法

4.2.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

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4.2.3.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

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4:(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4.2.3.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2.3.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

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4.3 叹号

4.3.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2 形式

叹号的形式是“!”。

4.3.3 基本用法

4.3.3.1 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

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示例2:

你给我住嘴!

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4.3.3.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示例1:

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4.3.3.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

叹号。

示例1:轰!!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示例

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要以死抗争! ! !

4.3.3.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

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示例1: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

己是高科技人材?!

4.4 逗号 4.4.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4.4.2 形式

逗号的形式是“,”。

4.4.3基本用法

4.4.3.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见4.6.3.1),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83

语言文字Xinjiang,P.R.China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

不相信我们的世界有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4.4.3.2 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b)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c)

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

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示

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

——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e)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

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示

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4.4.3.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b)语气缓和的感

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示例3:哎哟,这儿,

快给我揉揉。

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示例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c)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7:《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

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84

示例8: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4.5 顿号

4.5.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

语之后的停顿。

4.5.2 形式

顿号的形式是“、”。

4.5.3 基本用法

4.5.3.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

雕的特色。

4.5.3.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示例: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4.5.3.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5.3.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

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4.5.3.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

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3:《红搂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4.6 分号

4.6.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4.6.2 形式 分号的形式是“;”。 4.6.3 基本用法

4.6.3.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 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4.6.3.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 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

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

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

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4.6.3.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

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4.7 冒号 4.7.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4.7.2 形式 冒号的形式是“:”。 4.7.3 基本用法

4.7.3.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 “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 能创造人。

4.7.3.2 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4.7.3.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示例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

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 月15 日

—20 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2:(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

语言文字

Xinjiang,P.R.China

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4.7.3.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示例

1:广平先生:……示例2:同志们、朋友们:……

4.7.3.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

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

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8 引号

4.8.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4.8.2 形式

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 ’”两种。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4.8.3 基本用法

4.8.3.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4.8.3.2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4.8.3.3 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8.3.4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什么意思?”

4.8.3.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

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知道

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

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

正确的选择。……”

4.8.3.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

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

国戏剧中的新形式。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4.9 括号

4.9.1 定义

85

语言文字

Xinjiang,P.R.China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

4.9.2 形式

括号的主要形式是圆括号“()”,其他形式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

4.9.3 基本用法

4.9.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a)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示例

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b)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示例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示例4: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c)标示序次语。

示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示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d)标示引语的出处。

示例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 ·题画》)

e)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示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4.9.3.2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

或六角括号。

示例1: [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示

例2: [唐]杜甫著

4.9.3.3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示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4.9.3.4 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

六角括号。

示例:国发〔2011〕3号文件4.9.3.5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

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

头括号。

示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

示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

4.9.3.6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

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示例〔:茸(róng)毛〕很细很细的毛。

4.10 破折号

4.10.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4.10.2 形式

破折号的形式是“——”。

86

(待续)

4.10.3 基本用法

4.10.3.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

见 4.9.3.1;二者的区别另见B.1.7)。

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

过来。

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

——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4.10.3.2 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见4.4.3.3)。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4.10.3.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见 4.7.3.1、4.7.3.2)。

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

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

前的一个寒冬,……

4.10.3.4 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

道。

4.10.3.5 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4.10.3.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示例

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

还有你,我的孩子!”4.10.3.7 标示

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4.10.3.8 标示事项列

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

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环境

热学;——环境电磁

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0.3.9 用于副标题之前。示例:

飞向太平洋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4.10.3.10 用于引

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

注释者。

示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示

例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汉书》示例

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

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

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

新国标2011《标点符号用法》word版X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经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当联系QQ372521744删除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 (2011年12月30日发布,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标点符号的种类 1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一、句号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②:(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①: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②: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二、问号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①: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②: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二、用法简表 名称符 号 用法说明举例 句 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 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 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 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 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 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 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 的四边形。 分 号②;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 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 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 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 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 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 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 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 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 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 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 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 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 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 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 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 号“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 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三、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标点符号用法及公文格式

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一)“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二)“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应该用顿号,即“一、”、“二、”、“三、”。 (三)“1、”、“2、”、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2.”、“3.”或“A.”、“B.”、“C.”。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1)(2)(3)①②③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五)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六)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七)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OO九年十月”,则中间的“O”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0”,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10年10月”。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括号应该用中括号“〔〕”,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方括号“[]”。

如:教办字(2011)5号(不规范) 教办字[2011]5号(不规范) 教办字〔2011〕5号(规范) 四、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一一”。 如:2010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二)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如:再接再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2009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 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五、相邻的两个数字间顿号的使用 (一)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如:2、3个5、6天27、8岁6、7点钟(不规范)两三个五六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规范) (二)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用顿号。 如: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规范) 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规范) 六、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 (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例1:“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doc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标点符号栏目对每一种汉语标点符号都有详细分析,下表中未完全添加链接,请需要的同学或朋友到该栏目查询。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批判唯心论,就不能发展唯物论;不批判形而上学,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冒号:用以提示下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问号?用在问句之后。是谁创造了人类?是我们劳动群众。感情号①!1.表示强烈的感情。2.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引号 ②“ ” ‘ ’ ╗╚ ┐└1.表示引用的部分。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论家”。括号③()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它的描写(无论是野外,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的发展扣得很紧。省略号④……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破折号⑤——1.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

分,有括号的作用。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 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2.表示意思的递进。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3.表示意思的转折。很白很亮的一堆洋 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连接号⑥—1.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 的起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北京—上海”直达快车2.表 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亚洲—太平洋地区书名号⑦《》〈〉表示 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矛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 民日报》《红旗》杂志《学习〈为人民服务〉》间隔号·1.表示月份和日期 之间的分界。一二·九运动2.表示某些民族人名中的音界。诺尔曼·白求 恩着重号.表示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按照毛泽 东同志倡导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含义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 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 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 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 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 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二、用法简表 名称

句号① 问号符号用法说明。?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叹号!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举例 xx是xx的首都。 请您稍等一下。 他叫什么名字?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停止射击!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外,都要用逗号。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最新标点符号用法

最新标点符号用法

最新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在小学生们看来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同时,标点符号也是文字书写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的要求非常严格。 很多学生分不清标点符号的用法,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不重视,很多时候,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往往都体现在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上。 为了让学生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不再出现标点符号乱用、错用的现象,知牛网整理了新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分享给大家,建议老师、学生收藏,方便教学与记忆,今后学生考试不再出错!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记得要关注我们哦! 一、问号(?) 1、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像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销费者??? 2、问号也有标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详。 例1:马致远(1250?—1321) 例2:钟嵘(?—518) 二、叹号(! ) 1、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2、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1: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 例2:他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三、顿号(、) 1、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日”“月”构成“明”字。 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长”(《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四、引号(“ ”和‘ ’)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一、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现代书面语里有机的部分。书面语如果不用标点,让人看起来会很吃力;如果用错了标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表示停顿;第二,表示语气,标明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第三,标示句子中某些词句的性质。 书面语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差错。标点的差错无非是:第一,不应该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第二,应该用标点的地方没有用标点;第三,应该用那种标点而用了这种标点;第四,标点应该放在那儿而放到了这儿。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共有常用的标点符号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7种,标号9种。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说明 一、句号 (一)句号的基本用法 1.陈述句末尾用句号。示例: ⑴.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⑵.你明天在家休息休息吧。 ⑶.他问你什么时候出发。 (二)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示例: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 2.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

采用西文句号“.”。示例: ⑴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⑵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示例: ⑴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⑵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4.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句号使用常见差错 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标*的例子,标点符号有不当之处,下同。) *此前,我国全面禁止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业,但近年来,有一些外国公司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业投资,这些公司由于先行一步,在新的机遇面前更将获益最大,根据中美签署的协议,包括设立互联网在内的所有服务领域外资都将获得法律许可。(“投资”和“最大”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示例: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二、问号 (一)问号的基本用法 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示例: ⑴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 ⑵那里的冬天冷吗? ⑶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2.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示例: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二)提示

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整理 一、顿号误用 1.有联结作用的词时 ② “又”、“以及”等词前不应用顿号,而应改为逗号。类似的词还有“甚至”、“或”、“并且”、“还有”等。 2 3 ①七八月份,西南季风的风力常达八九级以上,并伴有暴雨,给船舶航行造成一定困难。“七八月份”不是表示概数,而是指七月份和八月份,“七”“八”之间应加顿号。“八九级”表示概数,根据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 4.只有并列词语 ① 句中是并列单句,而不是并列词语(词和词组),所以顿号应改为逗号。 ①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尔(Leopold Kronecker,1823~1891)曾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 数字之间一般情况下使用浪纹式连接号,但表示人生卒年的连接号必须用一字线。 ①有蚊蝇滋生的沼泽,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乱石垒垒的沙漠,也有地势很低的河谷……。省略号已经是句末的标号,不要再用句号。除了引号以外,省略号后一般不再用任何标点符 四 1 ②《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为5 2 ①《Guide To Port Entry 英语中没有书名号,中文行文中遇英文书名时遵行英语习惯,但须首字母大写,或全部大写。例如,《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曾登载了一篇文章……

五、问号的误用 1、连续疑问句少用了问号 ①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本例中问号前面的三个句子都是疑问句,所以应将两个逗号都改为问号。 六、省略号与句号 1、句内括号的情况 括号里面的句子末尾一般不用符号,但可以根据情况用问号、感叹号、省略号。见下正例。 ①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就可能引起敏感的反应。(正确) ②林语堂说过希望余生能有机会写一部(或者哪怕是读到一部!)翻译专论,但后人却只能怀着痛惜之情与他们告别。(正确) ③在介绍山岳冰川时,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似海星,有的像漏斗,有的似裙子……),生动而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形态特征。(正确) 2、句外括号的情况 句外括号里面的句子末尾用不用句号,酌情考虑。 假如句外括号后面还有文字或者括号里的句子较长较复杂,括号里的句子末尾的句号保留。假如句外括号后面没有文字,括号里的句子末尾的句号可用可不用。 假如句外括号里面不是句子而是词语、短语,后面不用句号。 ①……这些都应该学习,但是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不过,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与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他方面。)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正确) ②不能把夏朝看作奴隶国家已经完全成立,只能看作原始公社正在向奴隶制度国家过渡。在过渡期中,国家也就不知不觉地发达起来了。(龙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是奴隶。)(正确,用了句号) ②我有一本书。(强调的是我有的书是一本,而不是两本或更多)(正确,没用句号) 七、感叹号的误用 感叹号是句末标点,不用在句中 ①那醉人的绿啊!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啊。 第一个感叹号改逗号,最后的句号改感叹号。 八、冒号的误用 不表示停顿的地方不用冒号。 ①我跳下车,说了声:“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 这里删除冒号,但是注意!”后面直接加文字的形式。所以,像如下情况也是正确的: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和“我们要避免什么?”是不同的。(正确)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2)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

《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General rul es for punctuation)是一部国家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该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该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现行标准是2011年发布的版本。 ? ?1951年9月,原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5日,原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该标准。后来,文字书写和书刊排印渐渐由竖排改为横排,标点符号用法也有了某些发展变化。因此,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1995年的标准就是该《标点符号用法》的一种改制形式,参考了国内标点符号用法的文献,广泛听取了语文学界、新闻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意见,对汉语书面语中的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进行了规定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准确表达文意,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 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信息 但是,原标准存在着自身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不够

明确以及与国家相关文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有某些矛盾之处的问题,网络媒体的兴起也严重影响了出版物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许多新观念的涌入更是催生了标点符号使用中标新立异和随心所欲的倾向。所以,经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规划处于2005年底专门为修订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立项,项目名称为“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修订”。该项目由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委员会语法语篇分委会负责完成。此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6月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修订任务列入《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更名为“《标点符号用法》修订”。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任顾问,沈阳教授任主持人,并组成课题组负责实施。[1]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该标准。[3] 标点符号(punctuation):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句子(sentence):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

《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General rul es for punctuation)是一部国家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对汉语书写规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该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该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现行标准是2011年发布的版本。 1951年9月,原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5日,原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该标准。后来,文字书写和书刊排印渐渐由竖排改为横排,标点符号用法也有了某些发展变化。因此,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1995年的标准就是该《标点符号用法》的一种改制形式,参考了国标点符号用法的文献,广泛听取了语文学界、新闻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意见,对汉语书面语中的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进行了规定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准确表达文意,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化。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信息 但是,原标准存在着自身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不够明

确以及与国家相关文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有某些矛盾之处的问题,网络媒体的兴起也严重影响了出版物标点符号的规使用,许多新观念的涌入更是催生了标点符号使用中标新立异和随心所欲的倾向。所以,经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规划处于2005年底专门为修订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立项,项目名称为“标点符号用法规修订”。该项目由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委员会语法语篇分委会负责完成。此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6月将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修订任务列入《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更名为“《标点符号用法》修订”。该项目由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任顾问,教授任主持人,并组成课题组负责实施。[1]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该标准。[3] 标点符号(punctuation):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句子(sentence):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

2020年[小学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小学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务必让孩子掌握,不少大人都用错了!标点符号用法很重要,影响考试成绩,老师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1 句号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基本用法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常见错误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2 问号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基本用法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1.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1句末点号 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1.2句内点号 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表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引号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1.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1.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1.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1.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1.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1.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目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目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目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1.7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示例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 示例3:“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2.连接号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2.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2.1.1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示例2:表2-8、表2-9。 2.1.2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五

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五 常用:标点符号使用规范.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 一、句号 1.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中使用。 2.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气候复杂多样。 3.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句断。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例如: 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例如: 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为避免“。”“.”的传插使用可编统统采用“.”。如: 1)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2)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He love sor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之谜》)(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早》) 3、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海伦·凯勒》)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实际上前文已经说过,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人类的”老师“》)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海伦·凯勒》) 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此

常用标点符号主要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主要用法 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 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 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 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 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 (18) ( 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 (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汉语标点符用法总结

汉语标点符号(部分)用法和相关术语 一、汉语标点的定义 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一)点号 ⒈句号 ⑴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⑵用于语气缓和的祈使句和感叹句末尾。 注: 当一句话的意思已表达完整时,就可使用句号。 ⒉问号 ⑴用于普通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⑵用于反问句末尾。 ⑶用于设问句末尾。 ⑷当问号作为标号用于句内(一般用于句内括号中),表示存疑或不详。

⑸问号在连问或表达强烈疑问语气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⒊叹号 ⑴用于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⑵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 ⑶用于拟声词 ...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注: a.叹号在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以及语气十分强烈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 三个叹号。 b.当句子同时包含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即惊疑)且都比较强烈时,可以使用“?!”的形式。 ⒋逗号 ⑴用于句内的一般性停顿。 ⑵用于以下几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b.句首的状语之后; c.较长的宾语之前; d.较长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中间(的停顿);

e.前置的谓语之后或者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f.主语同位语或插入语的前后; g.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呼)语或呼唤语之后; h.带有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 ⑶用于“第”字头、“其”字头和“首先”等次序语之后。 ⒌顿号 ⑴用于并列的词语之间。 ⑵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后。 ⑶用于不带括号的汉字或“天干地支”等次序语之后。 注: a.并列的词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不同词性的词语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b.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但若有其他附加成分(如括注),应用顿号。 c.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表示缩略形式时,应用顿号。 d.当并列的是句子 ...,不用顿号。 ..,用逗号 ..或分号 e.“和”“与”“以及(及)”等连词之前不用顿号 ..。 ....,但可以用逗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