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倍压整流电路其工作原理

二倍压整流电路其工作原理

二倍压整流电路其工作原理
二倍压整流电路其工作原理

二倍压整流电路其工作原理

个人日记2007-08-21 15:26:22 阅读151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倍压整流电路:利用滤波电容的存储作用,由多个电容和二极管可以获得几倍于变压器副边电压的输出电压,称为倍压整流电路。电路如图下所示。

当u2正半周时节,电压极性如图所示,D1导通,D2截止;C1充电,电流方向和C1上电压极性如图所

示,C1电压最大值可达

★当u2负半周时节,电压极性如图所示, D2导通,D1截止;C2充电,电流方向和C2上电

压极性如图所示,C2电压最大值可达

可见,对电荷的存储作用,使输出电压(即C2上的电压)为变压器副边电压的两倍,利用同样

原理可以实现所需倍数的输出电压。

这三个电路都是6倍压整流电路,各有特点。我们通常称每2倍为一阶,用N表示,上述电路都是3阶,即N=3。如果希望输出电压极性不同,只要将所有的二极管反向就可以了。

电路1的优点是每个电容上的电压不会超过变压器次级峰值电压U的两倍,即2U,所以可以选用耐压较

低的电容。缺点是电容是串联放电,纹波大。

电路2的优点是纹波小,缺点是对电容的耐压要求高,随着N的增大,电容的电压应力随之增加。图中最

后一个电容的电压达到了6U。

电路3是电路1的改进,优点是纹波比电路1小很多,电容电压应力不超过2U。缺点是电路复杂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1)负半周时,即A为负、B为正时,D1导通、D2截止,电源经D1向电容器C1充电,在理想情况下,此半周内,D1可瞧成短路,同时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2)正半周时,即A为正、B为负时,D1截止、D2导通,电源经C1、D1向C2充电,由于C1的Vm再加上双压器二次侧的Vm使c2充电至最高值2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 其实C2的电压并无法在一个半周内即充至2Vm,它必须在几周后才可渐渐趋近于2Vm,为了方便说明,底下电路说明亦做如此假设。 如果半波倍压器被用于没有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时,我们必须将C1串联一电流限制电阻,以保护二极管不受电源刚开始充电涌流的损害。 如果有一个负载并联在倍压器的输出出的话,如一般所预期地,在(输入处)负的半周内电容器C2上的电压会降低,然后在正的半周内再被充电到2Vm如下图所示。 图1 直流半波整流电压电路 (a)负半周(b)正半周 图3 输出电压波形 所以电容器c2上的电压波形就是由电容滤波器过滤后的半波讯号,故此倍压电 路称为半波电压电路。

正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之最大的逆向电压为2Vm,负半波时,二极管D2所承受最大逆向电压值亦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IV 2Vm的二极管。 2、全波倍压电路 图4 全波整流电压电路 (a)正半周(b)负半周 图5 全波电压的工作原理 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负半周时,D1截止,D2导通,电容器C2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 由于C1与C2串联,故输出直流电压,V0=Vm。如果没有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就是2Vm。如果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就是与由全波整流电路馈送的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同样的。不同之处就是,实效电容为C1及C2的串联电容,这比C1及C2单独的都要小。这种较低的电容值将会使它的滤波作用不及单电容滤波电路的好。 正半周时,二极管D2所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负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VI 2Vm的二极管。

IPM自举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IPM自举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介绍了IPM自举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原理,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自举电阻、自举二极管和自举电容的选型方法,重点对自举电容初始充电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初始充电方法,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取得良好的充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初始充电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可靠,解决了初始充电可能导致IPM上下管直通的问题。关键词:自举电路;自举电容;自举电阻;自举二极管;初始充电 通常IPM模块应有四路独立电源供电,下桥臂三个IGBT控制电路共用一个独立电源,上桥臂三个IGBT控制电路用三个独立电源。对于小功率IPM,可以由自举电路将其他三路电压进行自举而得到三个独立电源[1]。IPM模块通过将功率器件、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高度集成在一块很小封装基板上,使得功率模块应用单一电源供电成为可能。为了简化设计,驱动电路已普遍采用单一控制电源方案。使用单一电源,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保证控制电源能够为上桥臂功率器件提供正确的门极偏置电压;二是保证直流母线上的高压不致串到控制电源电路而烧坏元器件。通常使用自举电路法来实现IPM模块的单一电源供电。实现自举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自举电容的初始充电;二是自举电容充完电后,当下臂关断后上臂并未立即导通,而在从下臂关断到上臂导通期间,电容会放电,因此必须保证少量放电后电容电压仍有驱动能力。如果以上两个问题未能处理好,将导致即使PWM波形正常,IPM也不能工作,因为自举电压不足以驱动上臂导通。本文介绍了IPM自举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原理,并重点研究了自举电容初始充电问题,通过在控制程序中执行简单的初始充电语句,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关键问题,并在项目中取得良好的充电效果。1 IPM模块自举电路基本拓扑结构和原理电压自举,就是利用电路自身产生比输入电压更高的电压。基于电容储能的电压自举电路通常是利用电容对电荷的存储作用来实现电荷的转移,从而实现电压的提升。电压自举电路利用电荷转移的方式进行工作,通过存储电容,把电荷从输入转移到输出,提供负载所需要的电流。图1给出了双倍压电压自举电路的基本原理。 假设所有开关均为理想开关,电容为理想电容。当开关S1和S3闭合时,电源VCC给电容C充电使其电压达到VCC。然后开关S1和S3断开,S2闭合,直接接到电容C的低压端,此时电容C上仍然保持有前一个相位存储的电荷VCC×C。由于在S2闭合时,电容C上的电荷量不能突变,因此有:(V0-VCC)×C=VCC×C,即V0=2VCC。在没有直流负载的情况下,通过图1所示的电路,在理想情况下,输出可达到输入电压的两倍。2 自举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本项目的IPM型号选用IGCM20F60GA[2]。图2是IPM自举电路原理图。由图2可知,自举元件一端接电路的输入部分,另一端接到同相位的输出电路部分,借输入、输出的同相变化,把自己抬举起来,即自举元件引入的是正极性的反馈。 对原理图中第一路自举电路进行分析[3-4]。IPM模块自举电路仅由自举电阻R62、自举二极管D9和自举电容E1组成,因此简单可靠。其电路基本工作过程为:当VS因为下桥臂功率器件导通被拉低到接近地电位GND时,控制电源VCC会通过R62和D9给自举电容E1充电。当上桥臂导通,VS上升到直流母线电压后,自举二极管D9反向截止,从而将直流母线电压与VCC隔离,以防止直流母线侧的高压串到控制电源低压侧而烧坏元器件。此时E1放电,给上桥臂功率器件的门极提供驱动电压。当VS再次被拉低时,E1将再次通过VCC充电以补充上桥臂导通期间E1上损失的电压。这种自举供电方式就是利用VS端的电平在高低电平之间不停地摆动来实现的。,自举电路给E1充电,E1的电压基于上桥臂输出晶体管源极电压上下浮动。由于运行过程中反复地对自举电容进行充放电,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参数,保证

倍压整流(检波)电路汇总

倍压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电路图:如果对电源质量要求不是很高,且功率要求也不是很大,但却不容易得到的相对较高电压的话。如1200伏,要想买相应的变压器是很不容易的。这时不烦考虑使用倍压整流电路,象有些示波器里面的高压就是采用这种电路。以下举个简单的五倍压电路,需要更高的电压不烦依次类推。 五倍压整流电路(交流输入,直流输出) 图5一14是二倍压整流电路。电路由变压器B、两个整流二极管D1、D2及两个电容器C1、 C2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e2正半周(上正下负)时,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电流经过D1对C1充电,将电容Cl上的电压充到接近e2的峰值,并基本保持不变。e2为负半周(上负下正)时,二极管D2导通,Dl截止。此时,Cl上的电压Uc1=与电源电压e2串联相加,电流经D2对电容C2 充电,充电电压Uc2=e2峰值+1.2E2≈。如此反复充电,C2 上 的电压就基本上是了。它的值是变压器电级电压的二倍,所以叫做二倍压整流电路。

在实际电路中,负载上的电压Usc=2X1.2E2 。整流二极管D1和D2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均为。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Uc1=,Uc2=。可以据此设计电路和选择元件。 在二倍压整流电路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整流二极管D3和-个滤波电容器C3,就可以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如图5-15所示。三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在e2的第一个半周和第二个半周与二倍压整流电路相同,即C1上的电压被充电到接,C2上的电压被充电到接近。当第三个半周时,D1、D3导通,D2截止,电流除经D1给C1充电外,又经D3给C3 充电,C3上的充电电压Uc3= e2峰值+Uc2一Uc1≈这样,在RFZ,,上就可以输出直流电压Usc=Uc1i+Uc3 ≈+=3√2 E。,实现 三倍压整流。 在实际电路中,负载上的电压Ufz≈3x1.2E2整流二极管D3所承妥的最高反向电压也是 电容器上的直流电压为。 照这样办法,增加多个二极管和相同数量的电容器,既可以组成多倍压整流电路,见图5一16。当n 为奇数时,输出电压从上端取出:当n 为偶数时,输出电压从下端取出。 必须说明,倍压整流电路只能在负载较轻(即Rfz较大。输出电流较小)的情况下工作,否则输出电压会降低。倍压越高的整疏电路,这种因负载电流增大影响输出电压下降的情况越明显。 用于倍压整流电路的二极管,其最高反向电压应大于。可用高压硅整流堆,

简单倍压 整流电路 原理 介绍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时间:2009-02-20 14:10:59 来源:资料室作者: (1)负半周时,即A为负、B为正时,D1导通、D2截止,电源经D1向电容器C1充电,在理想情况下,此半周内,D1可看成短路,同时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2)正半周时,即A为正、B为负时,D1截止、D2导通,电源经C1、D1向C2充电,由于C1的Vm 再加上双压器二次侧的Vm使c2充电至最高值2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其实C2的电压并无法在一个半周内即充至2Vm,它必须在几周后才可渐渐趋近于2Vm,为了方便说明,底下电路说明亦做如此假设。如果半波倍压器被用于没有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时,我们必须将C1串联一电流限制电阻,以保护二极管不受电源刚开始充电涌流的损害。如果有一个负载并联在倍压器的输出出的话,如一般所预期地,在(输入处)负的半周内电容器C2上的电压会降低,然后在正的半周内再被充电到2Vm如下图所示。 图1 直流半波整流电压电路 (a)负半周(b)正半周

图3 输出电压波形 所以电容器c2上的电压波形是由电容滤波器过滤后的半波讯号,故此倍压电 路称为半波电压电路。ab126计算公式大全 正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之最大的逆向电压为2Vm,负半波时,二极管D2所承受最大逆向电压值亦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IV >2Vm的二极管。 2、全波倍压电路 图4 全波整流电压电路

(a)正半周(b)负半周 图5 全波电压的工作原理 .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负半周时,D1截止,D2导通,电容器C2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 .由于C1与C2串联,故输出直流电压,V0=Vm。如果没有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是2Vm。如果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是与由全波整流电路馈送的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同样的。不同之处是,实效电容为C1及C2的串联电容,这比C1及C2单独的都要小。这种较低的电容值将会使它的滤波作用不及单电容滤波电路的好。 正半周时,二极管D2所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负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VI >2Vm的二极管。

倍压整流电路

(自学)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二极管倍压整流电路(Voltage doubler rectifer )如图7.1.9所示。 1.工作原理 设电源变压器二次电压u 2=2U 2sin ωt ,电容初始电压为零。 图7.1.9 倍压整流电路 (1)当u 2正半周 a 端瞬时极性为正, b 端为负,二极管VD 1导通,C 1充电,u C1≈2U 2,极性右正左负。 (2)当u 2为负半周 a 负 b 正,VD 1反偏截止,VD 2正偏导通,C 2充电,u C2=2U 2+ u C1≈22U 2,极性右正左负。 (3)当u 2再次为正半周 VD 1、VD 2反偏截止,VD 3正偏导通,C 3充电,u c3=22U 2+22U 2-u C1≈22U 2,极性右正左负。 (4)当u 2再次为负半周 VD 1、VD 2、VD 3均反偏截止,VD 4正偏导通,C 4充电,u C4≈22U 2,极性右正左负。 依次类推,若在图中e 、f 点后面按照图示结构接二极管和电容时,则每个电容都将充电至22U 2,极性均右正左负。 2.输出电路接法: (1)=o u 23U 2,负载接e 、b 两节点。 (2) =o u 24U 2,负载接f 、a 两节点。 在以上分析中,均未考虑电容放电的影响,而实际应用时,当接上负载后,电容将要对负载放电,使输出电压降低。

3.适用场合 倍压整流电路仅适用于负载电流很小的场合。 4.元器件选择 RM U 22U 2;C 1的耐压值≥N U 2U 2,其余电容的耐压值≥N U 22U 2,电容值可按式τd =R L C ≥(3~5)T /2估算。 三、 滤波电路 1.采用滤波电路的缘由及功用 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是脉动的,含有较大的脉动成分。这种电压只能用于对输出电压平滑程度要求不高的电子设备中,如电镀、蓄电池充电设备等。 滤波电路(Filter )的作用:保留整流后输出电压的直流成分,滤掉脉动成分,使输出电压趋于平滑,接近于理想的直流电压。 2.分类 常用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路(Capacitance filter )、电感滤波(Inductance filter )和RC-π型滤波电路等。 (一)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1)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注意:(1)二极管导通与否由u C 和u 2共同决定。(2)放τ>>充τ 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如图1.4.1a 所示。设u 2(0)=0,在0~t 1期间,二极管VD 正偏导通,电流分成两路:①i L ,②i c 充。因充电时间常数τ充=τrc =(r //R L )C ≈rC ,很小,u C 快速上升,在t 1时刻,u C 达到峰值2U 2,其中,r 为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电阻及变压器二次绕组直流电阻之和。 二极管的工作状态由变化的u 2与u C 决定。t 1时刻,u 2=u C =2U 2,VD 反偏截止。C 向R L 放电,τ放=τRC =R L C 。R L >>r ,τRC >>τrc ,故放电过程缓慢,u C 下降缓慢,因二极管阳极电位却随u 2迅速下降,使二极管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截止状态。 当u 2自负半周向正半周上升,在t 2时刻,u 2>u C , VD 又开始导通,向电容C 迅速充电,在t 2~t 3期间,u o 波形按图7.2.1b 中B ~C 段变化。 到t 3时刻,u C =u 2,二极管又截止,C 又对R L 放电。 2)波形图 综上所述,画出的输出电压u o 亦即电容C 上电压u C 波形如图1.4.1b 所示。

自举电路的应用

自举电路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朱丽华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003) 摘要:在电路的设计中,常利用自举电容构成的自举电路来改善电路的某些性能指标,如利用自举提高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利用自举提高电路增益及扩大电路的动态范围等。本 文就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自举;自举电容;自举电路 在电路的设计中,常利用自举电容构成自举电路来改善电路的某些性能指标,如利用自举电路提高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利用自举电路提高放大器增益或扩大电路的动态范围等等。现就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作一介绍。 一、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 自举电路的本质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瞬间不能突变的特点来改变电路中某一点的瞬时电位。图1是一射极跟随器电路,在偏置电路中加入电阻R3的目的在于提高输入电阻,因为输入电阻为 Ri = [R3+(R1//R2)]//[r be+(1+β)(R4//R L)] 只要将R3值取大,就可以使输入电阻增大。 但是R3取值是不能任意选大的,R3太大将使静态工作点偏离要求,因此,这种偏置方式虽然可以提高输入阻抗,但效能是有限的。 若在该电路中加一电容C3时(如图2所示),只要电容C3的容量足够大,则可认为B点的电压变化与输出端电压变化相同,R 两端的电压变化为-,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 =(-)/ R 3=(-)/ R3 由于电路的跟随着变化而变化,即≈,所以流过R3的电流极小,说明R3此时对交流 呈现出极高的阻抗(比R3的实际阻值要大得多),这就使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得到极大提高。这种利用电容一端电位的提高来控制另一端电位的方法称为“自举”,所以称电容C3为自举电容。自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正反馈。 二、应用实例 1.利用自举电路提高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 射随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所以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图3是一典型射极跟随器电路,由于基极采用的是固定偏置电路,所以无法保证工点的稳定。如果将它改为如图4所示

倍压整流电路说明

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倍压整流电路 在一些需用高电压、小电流的地方,常常使用倍压整流电路。倍压整流,可以把较低的交流电压,用耐压较低的整流二极管和电容器,“整”出一个较高的直流电压。倍压整流电路一般按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多少倍,分为二倍压、三 倍压与多倍压整流电路。 图5一14是二倍压整流电路。电路由变压器B、 两个整流二极管D1、D2及两个电容器C1、C2组 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e2正半周(上正下负)时,二极管D1导通, D2截止,电流经过D1对C1充电,将电容Cl上 的电压充到接近e2的峰值 ,并基本保持不变。e2为负半周(上负下正)时,二极管D2导通,Dl截止。此时,Cl上的电压Uc1=

与电源电压e2串联相加,电流经D2对电容C2 充电,充电电压Uc2=e2峰值+1. 2E2≈。如此反复充电,C2 上的电压

就基本上是了。它的值是变压器电级电压的二倍,所以叫做二倍压整流电路。 在实际电路中,负载上的电压Usc=2X1.2E2 。整流二极管D1和D2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均为。电容器上的直流

电压Uc1=, Uc2=。可以据此设计电路和选择元件。 在二倍压整流电路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整流二极管D3和-个滤波电容器 C3,就可以组成三倍压整流电路, 如图5-15所示。三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在e2的第一个半周和第二个半周与二倍压整流电路相同,即C1上的电压被充电到接

,C2 上的电压被充电到接近 。当 第三个半周时,D1、D3导通,D2截止,电流除经D1给C1充电外,又经D3给C3 充电,C3上的充电电压Uc3= e2峰值+Uc2一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源,除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采用太阳能电池或化学电池作电源外,多数电路的直流电是由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来的。这种直流电源的组成以及各处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直流电源的组成 图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838电子: ⑴电源变压器:将电网交流电压(220V或380V)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此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可获得电子设备所需的直流电压。因为大多数电子电路使用的电压都不高,这个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新艺图库。 ⑵整流电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元件,把方向和大小都变化的50Hz交流电变换为方向不变但大小仍有脉动的直流电。 ⑶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电感器L的电流)不能突变的性质,把电容C(或电感L)与整流电路的负载RL并联(或串联),就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在小功率整流电路中,经常使用的是电容滤波。 ⑷稳压电路:当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的幅值也将随之变化,因此,稳压电路的作用是使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基本上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组成整流电路,可将交流电压变为单向脉动电压。本章为便于分析整流电路,把整流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即认为它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而反向电阻为无穷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到二极管有内阻,整流后所得波形,其输出幅度会减少0.6~1V,当整流电路输入电压大时,这部分压降可以忽略。但输入电压小时,例如输入为3V,则输出只有2V 多,需要考虑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 在小功率直流电源中,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三相整流电路等。 整流(和滤波)电路中既有交流量,又有直流量。对这些量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述方法:输入(交流)——用有效值或最大值;输出(直流)——用平均值;二极管正向电流——用平均值;二极管反向电压——用最大值。838电子 单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图可看出,电路中采用四个二极管,互相接成桥式结构。利用二极管的电流导向作用,在交流输入电压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3导通,D2、D4截止,在负载R L上得到上正下负的输出电压;在负半周内,正好相反,D1、D3截止,D2、D4导通,流过负载R L的电流方向与正半周一致。因此,利用变压器的一个副边绕组和四个二极管,使得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内,整流电路的负载上都有方向不变的脉动直流电压和电流。桥式整流的名称只是说明电路连接方法是桥式的接法,桥式整流二极管:大家常用的一般是由4只单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元件,取名桥式整流二极管,整流桥或全桥二极管。

自举电路

自举电路 编辑词条 自举电路也叫升压电路,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自举升压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使电压升高.有的电路升高的电压能达到数倍电源电压。 编辑本段原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12V的电路,电路中有一个场效应管需要15V的驱动电压,这个电压怎么弄出来?就是用自举。通常用一个电容和一个二极管,电容存储电压,二极管防止电流倒灌,频率较高的时候,自举电路的电压就是电路输入的电压加上电容上的电压,起到升压的作用。 自举电路只是在实践中定的名称,在理论上没有这个概念。自举电路主要是在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中使用较为普遍。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在理论上可以使输出电压Vo达到Vcc的一半,但在实际的测试中,输出电压远达不到Vcc的一半。其中重要的原因就需要一个高于Vcc的电压。所以采用自举电路来升压。 常用自举电路(摘自fairchild,使用说明书AN-6076《供高电压栅极驱动 器IC 使用的自举电路的设计和使用准则》) 编辑本段P 沟道高端栅极驱动器 直接式驱动器:适用于最大输入电压小于器件的栅- 源极击穿电压。 开放式收集器:方法简单,但是不适用于直接驱动高速电路中的MOSFET。 电平转换驱动器:适用于高速应用,能够与常见PWM 控制器无缝式工作。编辑本段N 沟道高端栅极驱动器 直接式驱动器:MOSFET最简单的高端应用,由PWM 控制器或以地为基准的驱动器直接驱动,但它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VCC

倍压整流和多倍压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和多倍压整流电路 图4a表示一个半波二倍压整流电路。图4b和图4c绘出了电路的工作过程。为明了起见,假设变压器的瞬间极性如图4b。此时正处在交流电压的负半周,即变压器下端电压为正,上端电压为负,二极管D A导通,近似于短路(D B截止),电容器C1被充电,达到变压器输出的峰值电压√2 E rms,充电电压的极性是左负右正。当交流电压为正半周时,二极管D A截止,D B 导通,并向电容C2充电。加到电容器C2上的电压是交流峰值电压加上电容C1上存储电压,既2√2 E rms,如图4c所示。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电压也加在处于截止的二极管D A上,因此D A 承受的反向峰值电压为2√2 E rms。在交流电压的下一个负半周,二极管D B截止,D A导通,此时电容C2上存储电压是2√2 E rms,所以D B承受的反相峰值电压是2√2 E rms。对电容C1的最大充电电流为√2 E rms。 如果将图4a改成图5a的形式,可以看出,在这个倍压电路后面再加上一级同样的倍压电路就变成四倍压电路,又加上一级变成六倍压电路,如图5b所示。如此级联下去,既可得到任意的倍压值。

多倍压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与二倍整流电路是相同的,都为2√2 E rms。从图5b中可以看出,除了电容C1所承受的电压为√2 E rms,其余电容所承受的耐压值都为2√2 E rms。电路中R1是限流电阻,限制充电电流,避免烧毁二极管,可选择R1=2√2 E rms /I充。 多倍压整流电路只是在负载电流很小的情况下使用,例如,为示波管、显像管及灭虫高压电网等装置供电用,因此一般对二极管只要求其耐压值,而不要求其电流值。

各类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图(a)、(b)、(c)是桥式整流电路的三种不同画法。由电源变压器、四只整流二极管D1~4 和负载电阻RL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 图1 桥式整流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

在u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电流由TR次级上端经D1→ RL →D3回到TR 次级下端,在负载RL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 在u2的负半周,D1、D3截止,D2、D4导通,电流由Tr次级的下端经D2→ RL →D4 回到Tr次级上端,在负载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 这样就在负载RL上得到一个与全波整流相同的电压波形,其电流的计算与全波整流相同,即 UL = 0.9U2 IL = 0.9U2/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ID = IL/2 = 0.45 U2/RL 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什么叫硅桥,什么叫桥堆 目前,小功率桥式整流电路的四只整流二极管,被接成桥路后封装成一个整流器件,称"硅桥"或"桥堆",使用方便,整流电路也常简化为图Z图1(c)的形式。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压大的缺点,但多用了两只二极管。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快,成本较低的今天,此缺点并不突出,因而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与分析 半波整流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实际上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输出电压v o=v i-v d。当输入电压处于交 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v o=0。半波整流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 示。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动机等功率型的电气设备,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就足够了。但对于电子电路,这种电压则不能直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电源,还必须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平滑处理电路实际上就是在半波整流的输出端接一个电容,在交流电压正半周时,交流电源在通过二极管向负载提供电源的同时对电容充电,在交流电压负半周时,电容通过负载电阻放电。 电容输出的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仿真演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半波整流电路的基本特点如下: (1)半波整流输出的是一个直流脉动电压。 (2)半波整流电路的交流利用率为50%。 (3)电容输出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担最大反向电压为2倍交流峰值电压(电容输出 时电压叠加)。 (3)实际电路中,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和电容的选择必须满足负载对电流的要求。

整流器工作原理

整流器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5所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图5-5(a)为桥式整流电路图(b)为其简化画法 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以上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和(b)所示。

图5-6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此重复下去,结果在Rfz,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率和直流输出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变压器的利用率最高。现在常用的全桥整流,不用单独的四只二极管而用一只全桥,其中包括四只二极管,但是要标清符号,有交流符号的两端接变压器输出,+、-两端接入整流电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表5-1所列参数可供选择二极管时参考。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整流器工作原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整流器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5所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图5-5(a)为桥式整流电路图(b)为其简化画法 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

半波的整流电压。以上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和(b)所示。 图5-6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此重复下去,结果在Rfz,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率和直流输出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变压器的利用率最高。现在常用的全桥整流,不用单独的四只二极管而用一只全桥,其中包括四只二极管,但是要标清符号,有交流符号的两端接变压器输出,+、-两端接入整流电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表5-1所列参数可供选择二极管时参考。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1)负半周时,即A为负、B为正时,D1导通、D2截止,电源经D1向电容器C1充电,在理想情况下,此半周内,D1可看成短路,同时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2)正半周时,即A为正、B为负时,D1截止、D2导通,电源经C1、D1向C2充电,由于C1的Vm再加上双压器二次侧的Vm使c2充电至最高值2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 其实C2的电压并无法在一个半周内即充至2Vm,它必须在几周后才可渐渐趋近于2Vm,为了方便说明,底下电路说明亦做如此假设。 如果半波倍压器被用于没有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时,我们必须将C1串联一电流限制电阻,以保护二极管不受电源刚开始充电涌流的损害。 如果有一个负载并联在倍压器的输出出的话,如一般所预期地,在(输入处)负的半周内电容器C2上的电压会降低,然后在正的半周内再被充电到2Vm如下图所示。 图1 直流半波整流电压电路 (a)负半周(b)正半周 图3 输出电压波形 所以电容器c2上的电压波形是由电容滤波器过滤后的半波讯号,故此倍压电 路称为半波电压电路。 正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之最大的逆向电压为2Vm,负半波时,二极管D2所承受最大

逆向电压值亦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IV 2Vm的二极管。 2、全波倍压电路 图4 全波整流电压电路 (a)正半周(b)负半周 图5 全波电压的工作原理 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1的极性如上图(a)所示。 负半周时,D1截止,D2导通,电容器C2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2的极性如上图(b)所示。 由于C1与C2串联,故输出直流电压,V0=Vm。如果没有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是2Vm。如果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的话,电容器C1及C2上的电压是与由全波整流电路馈送的一个电容器上的电压同样的。不同之处是,实效电容为C1及C2的串联电容,这比C1及C2单独的都要小。这种较低的电容值将会使它的滤波作用不及单电容滤波电路的好。 正半周时,二极管D2所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负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的最大逆向电压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VI 2Vm的二极管。

直流升压电路原理图

几款直流升压电路 直流升压就是将电池提供的较低的直流电压,提升到需要的电压值,其基本的工作过程都是:高频振荡产生低压脉冲——脉冲变压器升压到预定电压值——脉冲整流获得高压直流电,因此直流升压电路属于DC/DC电路的一种类型。 在使用电池供电的便携设备中,都是通过直流升压电路获得电路中所需要的高电压,这些设备包括:手机、传呼机等无线通讯设备、照相机中的闪光灯、便携式视频显示装置、电蚊拍等电击设备等等。 一、几种简单的直流升压电路 以下是几种简单的直流升压电路,主要优点:电路简单、低成本;缺点:转换效率较低、电池电压利用率低、输出功率小。这些电路比较适合用在万用电表中,替代高压叠层电池。

二、24V供电CRT高压电源 一些照相机CRT使用11.4cm(4.5英寸)纯平面CRT作为显示部件,其高压部件的阳极电压为+20kV,聚焦极电压为+3.2kV,加速极电压为+1000V,高压部件供电为直流24V。以下电路是为替换维修这些显示器的高压部件而设计(电路选自网络文章,原作者不详)。该电路的设计也可为其他升压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基本原理:NE555构成脉冲发生器,调节电位器VR2可使之产生频率为20kHz左右的脉冲,电位器VR1调脉宽。TR1为推动级,脉冲变压器T1采用反极性激励,即TR1导通时TR2截止,TR1截止时TR2导通,D3、C9、VR3、R7及D4、R6、TR3组成高压保护电路。VR2用于调频率,调节VR2可调整高压大小。 VR2选用精密可调电阻。T2可选用彩电行输出变压器变通使用。笔者选用的是东洋SE-1438G系列35cm(14英寸)彩电的行输出变压器,采用此变压器阳极电压可达20kV,再适当选取R8的阻值使加速极电压为+1000V、R9的阻值使聚焦极电压为+3.2kV即可。整个部件采用铝盒封装,铝壳接地,这样可减少对电路干扰。 直流升压电压电路图集锦: 三极管升压电路:

二倍压整流电路充放电过程解析

二倍压整流电路充放电过程解析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二倍压整流电路充放电过程,说明了不同周期不同时刻不同电容、二极管的状态及其变化情况,得出了规律性结论。 [关键词]电压;电量;电容;充放电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滤波电容的储存作用,由多个二极管及电容可以获得几倍于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直流电压,获得此电压的电路叫倍压整流电路。 图1所示二倍压整流电路,U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整流电路工作过程可以叙述如下: 图1二倍压整流电路 第一周期,当u2在前1/4周期时,A点为”+”,B点为“-”,使得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C1充电,电流方向如图中实线所示;C1电压极性为右“+”,左“-”,因为u2为正弦电压,不妨认为u2从零按正弦规律逐渐增大,如果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后面都忽略),则C1两端电压和A、B两点电压相等,C1也按正弦规律进行充电,最大值可达2U2。当u2在第二个1/4周期时,因为A点的电位比E点的低,所以D1截止,D2导通,C1 放电且过程按正弦规律进行;C2充电(上“-”下“+”)且过程也按正弦规律进行,并且因为电荷的守恒性,C1 放电电量和C2充电电量始终相等。如果C1、C2的容量相等,则C1上电压的减小量和C2上电压的增加量始终相等。当u2为零时,C1、C2中的电量相等,电压大小相等,极性如图所示。当u2在第三个1/4周时,A点为“-”,B点为“+”,C1 继续按正弦规律放电,C2继续按正弦规律充电,当A、B两点电压达到负最大值2U2时,C1中电量全部放完,电量为零,电压为零;C2获得了C1的全部电量(不妨认为是单位电量q),C2上的电压为2U2。当u2在第四个1/4周期时,D1、D2均截止,C1、C2电压、电量均不变。 第二周期,当u2在第一个1/4周期时,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C1又按正弦规律充电,最大充入电量仍为q,电压最大达2U2;C2电压、电量均不变。当u2在第二个1/4周期时,和第一周期一样,D1截止,D2导通,C1按正弦规律放电;C2按正弦规律充电。当u2为零时,C1、C2中的电量相等,电压大小相等。当u2在第三个1/4周时,C1 继续按正弦规律放电,C2继续按正弦规律充电,但和第一周期不同的是:当A、B两点电压达到负最大值2U2时,C1中电量没有放完,只放了一半,还剩1/2的电量,电压为122U2;C2又获得了C1的一半电量,C2上的电压为322U2。当u2在第四个1/4周期时,D1、D2均截止,C1、C2电压、电量不变。 第三周期,当u2从零往上增加,D1开始时截止,至到A、B间电压达到122U2后,D1才导通,仍按正弦规律向C1充电,至到充至最大2U2;此1/4周

桥式整流电路及工作原理详解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之我见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之我见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 1 所示,图(a)(b)(c)是桥式整流电路的三种不同 、 、 画法。由电源变压器、四只整流二极管 D1~4 和负载电阻 RL 组成。四只整流二 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
图 1 桥式整流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 2 所示。

在 u2 的正半周,D1、D3 导通,D2、D4 截止,电流由 TR 次级上端经 D1→ RL →D3 回到 TR 次级下端,在负载 RL 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 在 u2 的负半周,D1、D3 截止,D2、D4 导通,电流由 Tr 次级的下端经 D2→ RL →D4 回到 Tr 次级上端,在负载 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 这样就在负载 RL 上得到一个与全波整流相同的电压波形,其电流的计算与全波 整流相同,即 UL = 0.9U2 IL = 0.9U2/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ID = IL/2 = 0.45 U2/RL 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什么叫硅桥,什么叫桥堆 目前,小功率桥式整流电路的四只整流二极管,被接成桥路后封装成一个整流器 件,称"硅桥"或"桥堆",使用方便,整流电路也常简化为图 Z 图 1(c)的形式。 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 压大的缺点,但多用了两只二极管。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快,成本较低的今天,此 缺点并不突出,因而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与分析
半波整流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实际上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输出电压 vo=vi-vd。当输入电压处于交 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 vo=0。半波整流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 示。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动机等功率型的电气设备, 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就足够了。 但对于电 子电路,这种电压则不能直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电源,还必须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平滑处理 电路实际上就是在半波整流的输出端接一个电容, 在交流电压正半周时, 交流电源在通过二极管 向负载提供电源的同时对电容充电,在交流电压负半周时,电容通过负载电阻放电。

升压(自举)电路原理

自举电路也叫升压电路,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自举升压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使电压升高.有的电路升高的电压能达到数倍电源电压。 升压电路原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12V的电路,电路中有一个场效应管需要15V的驱动电压,这个电压怎么弄出来?就是用自举。通常用一个电容和一个二极管,电容存储电压,二极管防止电流倒灌,频率较高的时候,自举电路的电压就是电路输入的电压加上电容上的电压,起到升压的作用。 升压电路只是在实践中定的名称,在理论上没有这个概念。升压电路主要是在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中使用较为普遍。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在理论上可以使输出电压Vo达到Vcc的一半,但在实际的测试中,输出电压远达不到Vcc的一半。其中重要的原因就需要一个高于Vcc的电压。所以采用升压电路来升压。 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即所谓的boost或者step-up电路)原理 the boost converter,或者叫step-up converter,是一种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它可以是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基本电路图见图1. 假定那个开关(三极管或者mos管)已经断开了很长时间,所有的元件都处于理想状态,电容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下面要分充电和放电两个部分来说明这个电路。 充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开关闭合(三极管导通),等效电路如图二,开关(三极管)处用导线代替。这时,输入电压流过电感。二极管防止电容对地放电。由于输入是直流电,所以电感上的电流以一定的比率线性增加,这个比率跟电感大小有关。随着电感电流增加,电感里储存了一些能量。

放电过程 如图,这是当开关断开(三极管截止)时的等效电路。当开关断开(三极管截止)时,由于电感的电流保持特性,流经电感的电流不会马上变为0,而是缓慢的由充电完毕时的值变为0。而原来的电路已断开,于是电感只能通过新电路放电,即电感开始给电容充电,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此时电压已经高于输入电压了。升压完毕。 说起来升压过程就是一个电感的能量传递过程。充电时,电感吸收能量,放电时电感放出能量。如果电容量足够大,那么在输出端就可以在放电过程中保持一个持续的电流。如果这个通断的过程不断重复,就可以在电容两端得到高于输入电压的电压。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倍压整流电路原理 (1)负半周时,即A为负、B为正时,D1导通、D2截止,电源经D1向电容器C1充电,在理想情况下,此半周内,D1可瞧成短路,同时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1得极性如上图(a)所示。 (2)正半周时,即A为正、B为负时,D1截止、D2导通,电源经C1、D1向C2充电,由于C1得Vm再加上双压器二次侧得Vm使c2充电至最高值2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器C2得极性如上图(b)所示. 其实C2得电压并无法在一个半周内即充至2Vm,它必须在几周后才可渐渐趋近于2Vm,为了方便说明,底下电路说明亦做如此假设。 如果半波倍压器被用于没有变压器得电源供应器时,我们必须将C1串联一电流限制电阻,以保护二极管不受电源刚开始充电涌流得损害、 如果有一个负载并联在倍压器得输出出得话,如一般所预期地,在(输入处)负得半周内电容器C2上得电压会降低,然后在正得半周内再被充电到2Vm如下图所示。 图1 直流半波整流电压电路 (a)负半周(b)正半周 图3输出电压波形 所以电容器c2上得电压波形就是由电容滤波器过滤后得半波讯号,故此倍压电 路称为半波电压电路。 正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之最大得逆向电压为2Vm,负半波时,二极管D2所承受最大逆向电压值亦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IV 2Vm得二极管。 2、全波倍压电路

图4全波整流电压电路 (a)正半周(b)负半周 图5全波电压得工作原理 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器C1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1得极性如上图(a)所示。 负半周时,D1截止,D2导通,电容器C2充电到Vm,其电流路径及电容C2得极性如上图(b)所示、 由于C1与C2串联,故输出直流电压,V0=Vm。如果没有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得话,电容器C1及C2上得电压就是2Vm、如果自电路抽取负载电流得话,电容器C1及C2上得电压就是与由全波整流电路馈送得一个电容器上得电压同样得、不同之处就是,实效电容为C1及C2得串联电容,这比C1及C2单独得都要小。这种较低得电容值将会使它得滤波作用不及单电容滤波电路得好。 正半周时,二极管D2所受得最大逆向电压为2Vm,负半周时,二极管D1所承受得最大逆向电压为2Vm,所以电路中应选择PVI 2Vm得二极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