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浙江高考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题(全册)

2017年浙江高考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题(全册)

2017年浙江高考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题(全册)第42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财产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受各种不同的规范调整。其中由民法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回答1~2题。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里的

平等主体包括( )

①公民之间②个人和国家之间③法人之间④公民和法人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①主体②法律事实③内容④客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①③④符合题意;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②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3.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颁布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均避开了“见

义勇为”的字眼,改成了“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护自救”。这一修订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________

的重视和保护。(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受教育权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地的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未成年人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切实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和保护,故C正确。

答案 C

4.(2016年宁波模拟)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民事行为能力

B.民事主体的内容

C.民事客体的对象

D.人们的实际行动

解析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是要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D。

答案 D

5.(2016年衢州模拟)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下列案例能体现公民

依法维权意识的是( )

①“民告官”案例②大宗毒品走私案例③消费者维权诉讼案例④农民工追讨工资案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主要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对犯罪分子进行严惩,不属于公民维权意识,排除②;①③④都是公民的维权案例,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C

6.王明和李阳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次,王明因做生意资金不够,便向李阳借了2万元,并说好1年后一定还上。可是,后来王明做生意亏了本无力偿还债务。李阳碍于情面也没有要求王明还钱。一晃5年过去了,若李阳对此事提起诉讼的话,下列正确的是( )

A.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一定要出示证据

B.法院不再支持李阳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C.法院会为李阳讨回借款

D.王明应立即返还借款

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答案 B

7.王阿姨在某家电超市买了一个吹风机,使用3个月后,吹风机坏了。王阿姨

到超市要求退货。超市服务员,因吹风机超过“1个月包退”的退换货规定,所以没有给王阿姨退货。王阿姨因此十分气愤,便复印一些小传单贴在超市附近的墙上,宣传这家超市出售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所售一切商品不包质量、服务态度恶劣等内容。下列对王阿姨的做法评述正确的是( )

A.错误。王阿姨的行为是在打击报复这家超市,损害了超市的名誉权

B.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

C.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了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

D.正确。王阿姨有权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评论、批评

解析王阿姨的行为是故意打击报复超市的行为,且所宣传内容失真,所以侵害了超市的名誉权。

答案 A

8.(2016年4月杭州学考)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房屋漏水纠纷时,对因相邻关系人使用不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一方,应该责令其( )

A.排除妨碍、赔礼道歉

B.消除危险、排除妨碍

C.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D.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解析《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故选C。

答案 C

9.小虎和王军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后来因一件小事两人产生了隔阂。这之后,王军便到处向别人述说小虎的隐私,最终引起了小虎的极度不满。上述事实中,王军侵害了小虎的________权。( )

A.名誉

B.隐私

C.姓名

D.肖像

解析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信息,B符合题意。

答案 B

10.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书报查禁,他在发表文章时变换使用不同的笔名。据考证,他的笔名多达128个。从法律角度看,这体现了( )

A.公民可以任意变换姓名

B.公民可以改变自己的姓名

C.公民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D.笔名体现了个人的人格特征

解析本题题干涉及的是笔名使用而不是姓名,所以A、B两项不符合题意,D 也不符合题意。C正确。

答案 C

11.甲乙为同一个单位的职工,几日前二人因事闹矛盾,甲故意编造乙与卖淫女王某有暧昧关系的谎言,并四处散播,对乙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请问甲侵犯了乙的哪项权利(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解析故意诽谤他人,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体现了( )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法律对财产权的规定

D.国家可以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

解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是法律规定私有财产权的征收或者征用,A、B不符合题意,选C;D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排除。

答案 C

13.甲将自己的私房作价转让给乙,乙又将房屋转让给丙,丙又将该房屋转让给丁。上述转让均有合法协议而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现甲、乙、丙、丁4人为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该房屋( )

A.应归甲所有

B.应归乙所有

C.应归丙所有

D.应归丁所有

解析房屋属于不动产,其所有权的变更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该案例中,房屋三次转让都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所以该

房屋应归甲所有。

答案 A

14.李某和张某共同承租了本村的鱼塘10年,按协议李某出承包费80%,张某出承包费20%,承包鱼塘的收益按比例分享。对鱼塘承包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共同共有

B.按份共有

C.国家所有

D.集体所有

解析注意材料中“按比例分享”的表述,很明显是按份共有。

答案 B

15.现在,大多数房地产公司都可以办理“按揭贷款”,也就是用客户所购买的商品房作担保,先入住,以后逐月还款。从法律角度看,“按揭贷款”体现的权利是( )

A.财产权

B.所有权

C.债权

D.担保物权

解析根据材料“用客户所购买的商品房作担保,先入住,以后逐月还款”可知该担保方式为质押,故应选D。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陕西省合阳县的一对父子在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误入猛兽区,被区内几只放养的老虎咬伤,父亲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事故直接责任人、虎区安全电闸门操作员梁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刑事拘留。动物园方面和受害者家属经友好协商达成了赔偿意见,由动物园赔偿受害者家属包括丧葬费、抚恤金等在内的费用共计43万元。

运用所学的法律常识中关于人身权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解析考点为人身权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材料的中心思想并与人身权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材料中一对父子被动物园中的老虎咬伤,表明该父子人身权中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犯,而谁是责任人,显然不能是老虎,那只能是老虎的所有者,动物园。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知识应用的准确及结合材料案例进行组织。要指明各方权利与义务(责任)。

答案①公民和其他民事主体应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否则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中事故的责任人,没有尽到严格防范、保护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保护。陕西省合阳县父子因动物园的管理人员疏忽和管理不善,被老虎伤害,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有权依法追究动物园的法律责任。

17.2013年9月1日,小王借给老李8 000元钱,约定1年后还款。后来因为老李失业,生活拮据,小王便没有在还款期限内向老李提出还款要求。2016年10月,小王结婚急需用钱,便向老李索要欠款,老李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还款。

小王还能通过法院要回借给老李的8 000元钱吗?

答案如果老李拒绝偿还8 000元欠款,小王将不能通过法院要回这笔钱。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第43课时知识产权及其权利的行使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6年9月绍兴市适应性试卷)小华有幅Q版人物漫画发表于某刊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华发现自己的漫画竟然被印在某品牌的童装上在A店销售。小华与该生产厂商B交涉,B表示非自己所为。后来经过工商部门介入,发现是张某的作坊私自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华与张某间纠纷关系的客体是商业标记

B.张某侵犯了小华作品的著作财产权

C.小华可要求张某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

D.张某对B厂构成商标侵权,A店则不侵权

解析张某未经小华许可,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漫画,张某构成了侵权,B说法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下列属于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 )

①在相近产品上使用了他人未注册的无多大名气的商标

②商品批发市场上商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③签订注册商标使用合同,付费使用他人注册商标④擅自把“iPad”作为商标在自己的电脑产品上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主要是指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②④正确切题。①反映的不是注册商标,商标所有者不享有商标专有权,且这里的未注册商标没有多大名气,不构成侵权。③属于注册商标的合法使用,不侵权。

答案 D

3.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解析本题考查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故A正确。答案 A

4.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的保护期限是从何时开始起算( )

A.公告之日

B.授权之日

C.申请之日

D.专利完成之日

解析本题考查专利保护期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均从申请日开始起算。

答案 C

5.“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林肯(美国)。这句话表明了( )

A.专利与天才的关系

B.专利制度能给“天才之火”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C.我们应该申请专利

D.专利制度的作用

解析A、C两项明显错误。题干的名言表明了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所起的作用,即以法律形式来维护发明人的利益,所以最佳选项为B,D表述不够具体。答案 B

6.下列不属于专利的是( )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名称专利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名称不属于专利。

答案 D

7.某计算机研究所接受上级单位下达的任务,开发了一套人事管理软件,项目任务书中对软件著作权归属未作约定。该软件的著作权应属( )

A.计算机研究所

B.上级单位

C.软件开发者

D.计算机研究所和上级单位

解析确定计算机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是“谁开发谁享有著作权”,所以计算机研究所是所有人,选A;该人事管理软件是接受上级单位的任务,属于指令开发,如果没有协议,软件著作权属于接受任务的单位,根据材料信息,B、C、D不符合材料意思。

答案 A

8.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许多书籍、影视剧或者电脑软件的上面都标注着“版权所有”。标注“版权所有”意味着( )

A.图书音像制品的所有权归属不可变更

B.图书音像制品的著作权有保护期限

C.著作权人可以将其物品转让给他人

D.这些图书音像制品正受着著作权的保护

解析图书音像制品的所有权可以通过买卖、赠与等途径变化,A观点错误;B说法错误,除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外,著作权的其余权利是有保护期限的;著作权人可以将其物品转让他人,这是著作权的财产权转让,但是,标注着“版权所有”,就意味着不能转让,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9.驰名商标是被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如:海尔、联想等。与一般商标相比,下列正确的是( )

①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知名度高②它比一般商标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③它竞争力强,不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

④它更应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驰名商标更容易遭到假冒侵权,所以,法律对它给予特别保护,③错误。

答案 B

10.甲企业员工工作中有一项发明,申请了专利。乙企业看中这项专利,想使

用该项专利,若要不构成侵权,则乙企业应该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该专利( ) ①私下偷偷地使用,并将之视为自己的商业秘密②征得甲企业许可并支付专利使用费③在专利申请之日起20年后使用④买通甲企业的该专利发明人员获得该专利技术而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发明专利受法律保护,要合法使用而不侵权,需要征得专利持有人许可,通常要付专利使用费,或者在专利保护期届满而进入公共领域中无偿使用,②③正确。①④均构成侵权。

答案 B

11.下列情形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的是( )

①出于个人学习之目的使用他人作品②为评论而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的作品③汇编摄影作品④编写的教科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④两种情形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故应排除。

答案 A

12.快播公司未经许可,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北京爱情故事》等电视剧、综

艺类作品,经营额为8 671.6万元,被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罚单2.6亿元。快播公司被罚是因为侵害了他人的( )

A.著作人身权

B.发明专利权

C.著作财产权

D.商标专用权

解析快播公司未经他人许可在网络上播放电视剧、综艺类作品谋利,侵害的是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C项正确。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答案 C

13.作者甲已死亡47年,他的继承人乙同丙出版社签订了一份专有出版权转让合同,将作者甲生前所著的一本书尚余的三年著作权保护期转让给丙出版社,丙出版社一次性给付乙10万元稿酬。后丙出版社发现丁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丙出版社找到丁出版社协商,丁出版社同意给丙出版社一定补偿。对该笔补

偿金,乙与丙出版社之间发生了争执。该笔补偿金应归( )

A.乙所有

B.丙出版社所有

C.作者甲所有

D.乙和丙出版社共同所有

解析按照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可以将著作财产权转让他人。上述材料中作者甲乙死亡,他的继承人乙获得了甲的著作财产权,乙又把该著作尚余的三年著作权保护期转让给丙出版社,这时丙出版社就拥有了该著作的财产权,因此丁出版社给出的补偿金应归丙出版社所有,故选B项。

答案 B

14.某中学生李华为某年的“全国助残日”专门作了一首词,某音像公司将该曲制作成唱片大量发行,但作品没有署上李华的名字,也没有付给他稿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初中生是未成年人,不享有知识产权

B.音像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李华的知识产权

C.我国法律保护有形财产,不保护无形财产

D.音像公司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歌曲创作

解析《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知识产权是一项民事权利,中学生李华完全享有知识产权。

答案 B

15.王某依靠祖传配方生产酱菜,产品味道极佳,销量很大。最近,该厂附近的李家新开一家酱菜厂,酱菜配方、味道和王家极为相似。王家要求李家改变配方,李家不同意,两家发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符合法律依据的是( ) A.王家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李家独立作出相同发明,也构成侵权

B.李家如以不正当手段获得了生产配方,王家可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但不能要求赔偿

C.王家祖传配方如已申请专利,李家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D.王家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如李家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则不构成侵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