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

人纪系列针灸篇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

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

此外,校对过程增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本电子版的校勘,是无偿的自发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本电子版的作用也仅限于帮助您了解本书的基本概貌,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书籍。因此,请在

获得本电子版书籍后24小时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

由此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敬校

庚寅年辛巳月庚午日

目录

校勘序··2

目录··3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14)·11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56)·11

11

隔姜灸···

隔盐灸··12

12

隔蒜灸···

米粒灸···

13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13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1-00:41:45)·14

14

四、火罐的使用(1-00:45:06)···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14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52:35)·15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15

16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10:36)···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06:47)·16

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1-01:10:45)·17

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1-01:14:05)·17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1-01:14:10)·17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1-01:16:28)·17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1-01:50:22)·20

四、病在脏取井穴(1-01:56:16)·20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1-01:58:35)·21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1-01:59:55)·21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1-02:02:22)·21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1-02:03:37)·21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1-02:05:21)·22

十、与四季的关系(1-02:05:48)·22

23

十一、五行(1-02:12:44)···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02:18:45)·23

一、任脉与督脉(1-02:18:45)·23

二、任脉经穴(1-02:34:23)·24

26

1、膀胱之募穴—中极穴(1-02:54:42)···

2、小肠之募穴—关元穴(1-03:00:02)·27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1-03:18:25)·28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1-03:25:05)·29

5、神阙穴(1-03:26:14)·29

29

6、水分穴(2-00:01:54)···

7、下脘穴(2-00:12:02)···

30

30

8、胃之募穴一中脘(2-00:14:33)···

9、心之募穴—巨阙穴(2-00:18:58)·31

补泻手法(2-00:22:48)·31

10、鸠尾穴(2-00:29:57)·32

32

11、膻中穴与天突穴(2-00:31:05)···

33

12、廉泉穴(2-00:43:13)···

13、承浆穴(2-00:45:20)·33

三、督脉经穴篇(2-00:52:58)·33

1、长强穴(主治痔疮)(2-00:54:24)·34

34

2、腰俞穴(2-00:59:29)···

3、命门与阳关穴(2-01:01:02)·34

4、悬枢穴(2-01:05:42)·35

5、脊中与筋缩穴(2-01:07:00)·35

癫、痫、狂之眼诊法(2-01:10:19)·35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2-01:14:54)·35

36

7、大椎与陶道穴(2-01:23:00)···

8、哑门与风府穴(2-01:26:27)·36

9、后顶与百会穴(2-01:33:43)·37

扁鹊典故(2-01:37:43)·37

10、前顶、顖会与上星穴(2-01:40:16)·38

11、素髎、兑端、龈交穴(2-01:48:31)·38

四、手太阴肺经(2-01:53:55)·39

39

1、相傅之官:肺(2-01:54:44)···

五脏逼毒法(2-02:04:02)·40

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2-02:11:59)·40

41

3、肺法象天幕(2-02:23:14)···

4、中府穴至经渠(2-02:25:31)·41

5、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2-02:49:04)·43

6、反关脉与经渠穴(2-02:55:03)·44

7、鱼际穴与少商穴(2-03:02:34)·44

五、手阳明大肠经(2-03:10:34)·45

1、商阳穴(2-03:13:42)·45

2、二间与三间穴(2-03:19:45)·46

46

3、合谷穴(2-03:24:34)···

虚实症之诊治(2-03:26:24)·46

4、阳溪穴(2-03:36:09)·47

5、四关穴(2-03:39:38)·48

6、偏历与温溜穴(2-03:41:35)·48

48

7、曲池与手三里穴(2-03:44:04)···

捻转针手法(2-03:45:44)·48

49

8、肘髎至巨骨穴(3-00:06:26)···

中风八大穴(3-00:08:27)·50

50

9、天鼎、扶突穴(3-00:14:03)···

51

10、禾髎与迎香穴(3-00:16:25)···

六、足阳明胃经(3-00:20:35)·51

1、头维穴(3-00:20:55)·51

2下关与颊车穴(3-00:34:27)·52

53

3、承泣、四白与巨髎穴(3-00:40:21)···

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3-00:46:51)·53

54

5、缺盆穴至膺窗穴(3-00:50:31)···

54

6、乳中穴与乳根穴(3-00:53:40)···

乳癌之针灸治疗(3-01:00:53)·55

7、不容与承满穴(3-01:20:57)·57

8、天枢穴(3-01:27:27)·58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3-01:35:38)·58

9、外陵穴至气冲穴(3-01:37:00)·58

10、髀关穴至梁丘穴(3-01:42:53)·59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3-01:51:44)·60

11、足三里穴:胃经合穴(3-01:55:33)·60

足三里之补泻手法(3-02:00:49)·61

12、奇穴—阑尾穴(3-02:12:38)·62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3-02:16:58)·62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03-02:19:02)·62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3-02:25:55)·63

15、解溪穴与冲阳穴(3-02:29:43)·63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3-02:36:51)·64

65

尸厥放血(3-02:46:19)···

针灸之导引针法(3-02:49:01)·65

七、足太阴脾经(3-02:51:30)·65

1、谏议之官:脾脏(3-02:51:39)·65

中风预兆(3-03:00:42)·66

咖啡与胰脏癌(3-03:08:26)·67

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3-03:10:19)·67

67

3、大都穴与太白穴(3-03:14:55)···

蛔虫症判断(3-03:18:42)·68

4、公孙穴(胃心胸病)(3-03:25:00)·68

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3-3:33:34)·69

6、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3-3:38:47)·70

71

7、漏谷穴(4-00:02:40)···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三阴交)(4-00:03:58)·71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4-00:15:22)·73

10、奇穴:百虫窝(4-00:20:01)·73

11、箕门穴与冲门穴(4-00:21:47)·73

74

12、府舍穴至腹哀穴(4-00:25:16)···

13、食窦穴与天溪穴(4-00:29:03)·74

14、胸乡穴与周荣穴(4-00:35:37)·75

15、全身脉络之主管:大包穴(4-00:38:20)·75

八、手少阴心经(04-00:47:30)·76

1、君主之官:心脏(04-00:47:55)·76

非置入性治疗清除动脉血管阻塞(4-00:59:20)·77 2、极泉穴与青灵穴(4-01:06:34)·78

78

3、母穴:少海穴(4-01:08:44)···

4、灵道通里阴郄神门穴(4-01:14:33)·79

5、少府与少冲穴(4-01:18:02)·79

九、手太阳小肠经(4-01:30:58)·81

1、受盛之官:小肠(4-01:33:03)·81

2、少泽穴与前谷穴(4-01:40:52)·82

82

3、后溪穴(4-01:44:00)···

4、腕骨穴与阳谷穴(4-01:48:25)·83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4-01:52:38)·83

6、奇穴:肠关肝关心关(4-01:59:49)·84

85

7、支正穴与小海穴(4-02:04:19)···

8、肩贞穴与臑腧(4-02:07:12)·85

9、天宗穴至秉风穴(4-02:10:04)·86

86

10、肩外俞与肩中俞(4-02:13:50)···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87

12、听宫穴(耳鸣耳脓中耳炎)(4-02:22:31)·87

十、足太阳膀胱经(4-02:29:42)·88

88

1、州都之官:膀胱(4-02:29:44)···

2、睛明穴与攒竹穴(4-02:41:56)·89

四穴放血:治视力(4-02:47:00)·90

3、眉冲穴至玉枕穴(4-02:49:48)·90

91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4-02:56:57)···

5、大杼穴(专治骨病)(4-03:00:34)·91

6、风门穴(发背脓疽)(4-03:16:35)·93

7、肺俞穴(俞募治疗法)(5-00:00:16)·94

8、厥阴俞与心俞穴(5-00:13:06)·95

9、红斑性狼疮(5-00:21:40)·96

97

10、督俞穴(血癌)(5-00:26:24)···

11、膈俞穴(贫血、瘀血)(5-00:31:19)·97

倪海厦讲义

倪海厦讲义 1.倪海厦-《黄帝内经》【90集】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本套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是根据中医发展高度发达的当今,对于《黄帝内经》注释及提升! 2.倪海厦-人纪-高清《神农本草》【47集】 《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本套倪海厦-人纪系列-《神农本草》是根据中医发展高度发达的当今,对于《神农本草》注释及提升! 3.倪海厦-人纪-高清《伤寒论》【65集】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本套倪海厦-人纪系列-《伤寒论》是根据中医发展高度发达的当今,对于张仲景《伤寒论》注释及提升! 4.倪海厦-人纪-高清《金匮要略》【87集】 《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本套倪海厦-人纪系列-《金匮要略》是根据中医发展高度发达的当今,对于《金匮要略》注释及提升! 5.倪海厦-人纪-高清《针灸》【91集】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本套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是根据中医发展高度发达的当今,对于《针灸》注释及提升! 6.倪海厦-天纪-高清《天纪》【83集】 为上醫者必須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如果我没有传授人纪的知识,那天纪我是绝对不要发行的,所以读者如果没有研究过我的人纪系列,我不建议你来买。因为光是依靠天纪的话,只有三分之ㄧ的天命与三分之ㄧ的地理在相抗,所以输赢的机率只是1:1,你天纪学得再精,也时常会感觉到无力回天,当然光是学到天纪的知识,你是可以做一位很好的算命师或是风水师,运用这个范畴的知识来赚钱倒还可以,至少比外面的江湖术士要来得强许多。

倪海厦人纪

倪海厦人纪 一三一: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对皮肤表面上的脓头,可以用火罐拔掉,有的脓头在肌肉很深的地方, 在过去的脓疡科,把针烧红了以后,刺进皮肤裹面,直接刺到脓头裹面,来发它的脓疡,北派的医生用白朮和附子,就是「朮附汤」,金匮里面还有一个「阳和汤」,都是能够让内部的脓疡发表发出来,不管是癌症、骨头烂掉的,都能让里面的浊物清出来,浮到皮肤表面上,应该要这样做才对。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医生用烧针来烫,让病人发汗,其实病人原本有伤寒,譬如有寒证,要从里面发出来比较好,用药去攻比较好,结果医生用烧针,例如温针,艾草放在针上面烧,一烧,寒一遇到热,寒就往里面走,而不是往外走;临床上看,发奔豚的时候,都是在右边的「天枢」开始发,其实奔豚是大肠里面本来有燥屎,干燥的大便在里面,平常不知道,有的时候大便鞕,或大便像羊屎一样,没注意它,实际临床上,此类病人都是惊发的,病人本身很胆小一扎针的时候本来就很怕了,又担心艾草掉下来会烫到,一直在惊,实际上奔豚证就是惊发,奔豚气从腹部一直上来,像手臂一样粗,一直冲上来,看起来像心脏病,痛

得受不了,但又不会死,心脏本身好好的,因为人一受惊发。肠子必会筋挛起来,大便的燥气因而跑到肠壁外面的三焦油网里面去了,进入三焦油网渗入血管里面,大便的废气如果跑到脑里面,就会捻衣摸床、谵语、发狂奔走。如果透过血管跑回肝脏,由肝脏就会影响到心脏跑到血管里面,顺沿着血脉流回心脏,流回心脏以后,就会有发奔豚的现象,因为血里面不受气,大肠的燥气流到心脏去了,就发奔豚,所以张仲景看这人原本没有便秘,肠胃功能可能比较差一点,处方开桂枝加桂汤,本身用桂枝汤和解营卫,因为是肠子的问题,肠子的浊气从静脉血管跑到心脏里面去了,桂枝加桂汤,这桂就是肉桂,平常肉桂加五分八分一点点就够了,加肉桂让心脏喷射力量很强,浊气一进到心脏以后,马上从动脉喷走,硬把浊气逼回肠子里去,然后桂枝汤去和解营卫,让肠胃蠕动很好,同时因为他还有伤寒表证;临床上,看到发奔豚的时候,知道是大肠气在发,要把肠气逼回到血管里面去, 加桂汤。所以第一个处理奔豚的汤方就是桂枝加桂汤。另一种奔豚的症状,是本来有宿便的人,受到惊吓以后,燥屎的沼气透过肝脏与大肠的血管进入肝脏,所以肝脏送给心脏的血中就会有沼气,心脏就想把沼气往外推,于是就动悸的很厉害,就发奔豚。 方中行曰:「奔豚」肾之积名也。「肾从少腹上冲心」,「奔豚」证发作之状也;盖人之素有肾积者,因针穴处寒得入之,其积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62-73课笔记(横排打印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62课笔记 一、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头顶痛,撞到头顶或百会处。近取穴,百会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一般偏头痛在胆经上面,首先下对侧的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 3.偏头痛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4.耳朵后面痛,只有三焦经经过耳朵后面,初痛下天井,久痛下中渚穴。 5.印堂、额头痛,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 6.眉棱骨头(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 7.脑后面头痛,或者颈项,在天应穴下针。近取穴同侧天柱。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膀胱经母穴。 8.有一种是脑瘤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处方:等量的全蝎、蜈蚣烤干打成粉,放在胶囊里,息风止痉。下针百会跟涌泉,消导,百会百会是六阳交会的地方,管整个脑,是导、标竿,涌泉再下一针,引它下来。 9.诊断脑部有脑痿缩,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里面长肿瘤),在绝骨穴(又名悬钟)会找到压痛点,这是脑部有问题。 10.脑痿缩是虚症,脑里面长东西是实症,绝骨穴都会压痛。差异:实症,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或在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 二、治眼证及睛中法 1.眼睛红肿,赤红肿痛,表湿热,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用三棱针放血,挤一两滴。 2.眼睛很干涩,肝开窍在眼,要让眼睛更好,可扎肝俞,肝募穴期门,太冲,虚实都可。 三、治鼻病:鼻息肉鼻炎 1.治疗息肉,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然后近取穴迎香透针内迎香。 2.鼻子不通可用通天穴。 3.鼻窦炎、鼻子化脓、浓涕、鼻塞、喷嚏,可灸上星,涂上凡士林,用米粒灸。 4.鼻子不通,扎胆经风池也很好。扎风池的时候,冲对侧颧髎下针。 5.肺开窍在鼻,鼻子问题要从肺上治。肺主皮毛,初症,风池是风进入的地方,扎肺俞,肺募穴中府,俞募治疗,也可。 6.鼻子问题,先下合谷、迎香;还有一点,再下通天,还有再烧上星。可以慢慢加上去扎穴道,最快的先下,好了就不要下了,还不行,再往下找穴。 7.一般的流鼻血,下合谷、天府穴。如果一直流鼻血,要考虑是否是癌症。治疗的方式,压脊椎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 8.久病治在太渊穴,俞穴等于阴经的原穴,阳经大肠经的络穴是偏历,下太渊及偏历。 四、治耳症:耳鸣化脓 1.肾主耳,有三个穴道,最上耳门,中间听宫,下面听会。三个穴道,采轮刺法,这三个穴道由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在管。 2.久鸣是虚,补肾,针肾俞、志室、京门,脏会章门。下复溜穴,采斜刺及迎随法,对身体方向刺,补用青龙摆尾。 3.实症,下然谷及外关穴。 4.耳朵化脓,脓水流出,麝香矾石散。矾石是燥剂,麝香无孔不入,麝香二矾石四十五。 5.小孩子耳朵为什么会有脓水,是因为初生小孩,没有把小孩倒过来,中医会把小孩倒过来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来了。 倪海厦人纪-针灸63课笔记 五、面部中风与起因 1.一般的中风,不是脸部中风瘫痪,嘴角流涎,针地仓。 2.面部中风,可闭眼的一侧是健侧,不闭眼一侧是患侧。 3.治疗时,两边一起下,先健侧,后患侧。先扎对侧合谷,用三寸针下地仓透颊车,左右捻针,平补平泻。可以再针太阳经瞳子髎,扎完健侧再扎患侧 4.等脸正了以后,还要结尾,针人中、承浆,有固定作用。 5.面部中风起因,大汗后脸对着冷气吹。 六、治舌症与扁桃腺炎 1.久咳的时候,可以放一片生姜灸,最好是大蒜或隔姜灸。 2.木舌症,大舌头,舌头没法翻,讲话不标准,将舌头翻起,两旁很多青筋,金津和玉液放血,舌头就软了。舌头中风,舌强不语也可以这么放血。 3.舌癌时舌头肿大,看上去是黄色。黄色主三焦,三焦是黄色的油膜,心主舌,在心和三焦上取穴。 4.下针心包经、心经,大陵、神门、通里、内关。原穴络穴,郗穴都可下针。 5.舌头正好在任脉的尾端,可下列缺,心募巨阙、少海穴(管阴蹻,阴蹻络到喉咙)。碰到积块,痞块,一律采消导的方式。 6.所有的癌症,几乎都是血症,治疗癌症,活血化瘀是基本原则。 7.扁桃腺肿,采天应放血,近取穴扎天突,下针列缺、照海。 8.扁桃腺是人体的防卫系统,因为有扁桃腺,高烧烧不上去。 9.治疗喉癌,下针列缺、照海,手上的少商、商阳放血。 七、甲状腺治症 1.甲状腺,又叫瘿瘤,大脖子,症状包括心悸、潮热、手抖、冒冷汗、眼睛凸。多吃海带海藻。远取穴少海穴。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

针灸02(任脉经穴篇)听课笔记 (2010-01-27 10:31:16)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国学学习 任脉经穴篇 任脉:24个穴道——起于会阴穴、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肚脐)、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 神阙穴:位置在肚脐,禁针(传说下针不能大便),常用隔盐灸,中风,肠道问题。 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胃的募穴,胃的病、恶心呕吐都针灸中脘穴,下针一寸即可。 下脘穴(中脘穴与神阙穴的中点):太阴任脉之会,治疗溃疡。 建里穴(中脘穴与下脘穴的中点)。 水分穴(下脘穴与神阙穴的中点):治疗水肿的穴道,针灸均可, 喝的水到胃里(水分穴)被汽化,变成汗或小便,吃得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上消:喝饮百杯不解渴;中消:吃百碗饭不能解饥;下消:阳不举。 小儿14岁以下,流鼻血是正常(会流鼻血的小孩不会高烧,流鼻血是释放压力的现象),大人流鼻血需要治疗。 痛的观念:根本来自压力不是发炎。 会郗治疗法: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腑(消化系统: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会中脘、藏(心、肝,脾、肺、肾)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骨会大杼、血会膈俞、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上脘穴(巨阙穴与中脘的中点)。 巨阙穴(胸骨下端与中脘的中点):心之募穴,治疗心病,下针一寸即可。 梅花灸:以中脘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加中脘穴用生姜进行灸称为梅花灸——治疗一切胃病,有出血现象不灸。 补泄手法:扎针留豆许,气到往下推一点为补,往上提一点为泄。 鸠尾穴:不能灸但是能针。 气管:中医称重楼。 玉堂穴:鸠尾穴与天突穴中点 膻中穴(玉堂穴下一寸半):气会膻中,呼吸等疾病、乳汁变少、咳嗽等治疗,强肺气。 华盖穴:玉堂穴与天突穴的中点。 紫宫穴:华盖穴与玉堂穴的中点。

倪海厦-人纪-针灸-脑瘤及肺癌处方

颅咽管瘤 男,51岁,中国人,是旅美教授,留法十二年,美国七年,任教于美国大学,专长计算机,于三年前被诊断出得到颅咽管瘤,由于肿瘤位置不好,开刀风险过大,于是找传统中医治疗,曾经到北京求助于中医,但是无效,后于北京西医院开刀取出肿瘤,住院43天后,视力仍然逐渐糢糊,而且术后被要求使用眼用激素与服用甲状腺素,因而导致全身骨痛,停药则面目双脚浮肿,精神萎顿昏睡,开口忘句,无法说出整句话,于今年三月去医院做MRI后,又被告知肿瘤复发,现在视力已经几乎完全成盲了,病人到诊时,须要由妻子扶持走路,读者说他该怎么办呢? 心中只有西医的请注意了,如果今天这病发生在你身上时,你该如何做呢? 即使给西医弄到死亡为止,还是要相信西医的人,就请不要继续看下去了。 这位教授于四月十六日到我诊所来治疗,初诊时见其四肢末梢已经肥大,这是危症,多不治,但是人命千金,我不出手又交给谁来治呢? 此案例我采用的方式是利用鼻孔通脑的观念,先给予喷鼻粉来刺激鼻子,使得涕水不断被引出,如此可以减少脑中停积液体,预防脑部积水,任何肿瘤的成长,都有二个必要原素,第一就是水的供应,第二是营养的供应,水的来源断绝后,营养的来源就要靠食物的选择,读者请记住,我一再强调维他命不能吃,就是因为维他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是小分子营养,这会去喂食癌肿,而天然食物是巨分子,只有人体可以吸收,癌细胞是无法吃到的,所以我强力要求病人改变饮食习惯,禁止吃任何只能给你的敌人吃的维他命与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物跟饮料。 针刺穴位我选用睛明、头临泣、太阳、前顶、百会、后顶、风府、天柱、肾俞、痞根、消积、委中、迎香、合谷等穴道,开的处方要保秘,今天是6月12日,病人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大家长的样子,可以自己走进诊疗室,不须要他太太来缠扶他了,从开始治病至今,病人一直在恢复中,读者认为中医强还是西医强呢?

关于创作“天纪_地纪_人纪”的说明(倪海厦)

我将用我一生的心血,完成这三部著作 作者:倪海厦 我将用我一生的心血, 完成这三部著作, 第一部是天纪已经于1994年完成, 已经传世, 当时只收约20位学生, 拍摄记录下来的录像带只做了一百个拷贝, 有防止盗录功能在内, 目前为了怕影片无法持久, 所以又拷贝了三套DVD来传世, 一部在我手边, 另二部在我亦学生亦好友手上, 之所以命名为[天纪] , 因为它专门运用易经的原理来解释宇宙之间包含天地万物的物性, 也就是说是探讨天地之间的纪律的一套著作, 所以包含八字紫微斗数风水地理面相等命理, 所谓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的一套易经理论,十年前一些台湾当时的精英份子, 有许多司法官, 律师,民间人士来研习, 因为我不希望这些中华文化失传, 所以就教了许多学生,目前有些学生应用得很高明, 有专门看八字的, 有专门看风水地理的, 也有学了自己在使用, 或传下一代, 也有学生发生笑话如某位学生在电视台发表说是他在大陆上走在街头遇到一位老先生教他的, 其实是学自我的天纪, 也有学生说是祖先传下来的, 我不管他们怎么说或做什么, 主要我的目的是知识要留下来给下一代, 所以我不在乎他们说是学自他处, 他们没有平常心, 自己以为很了不起, 其实是窃取我的智慧财产权, 又怕人知道是学自我这, 其实天纪的知识无法去害人, 只有助人, 只要他们帮助到须要帮助的人, 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 但是[人纪]就不一样了, 它是能够生死人, 肉白骨的专业知识, 它讨论的是人身体内的生理纪律与治病的纪律, 一念之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与死,

影响太大了, 所以我必须要很谨慎的选择传人, 心性要好, 个性一定要强, 主见要强且固执, 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要有胆量去批判犯错的医学理论与医师, 不怕得罪人, 一心只想救人第一, 为了救一位无辜的人而勇往直前, 不害怕得罪其它医师, 这类人才有资格做我的学生来研习[人纪] , 人纪包含有最详细的黄帝内经研究心得, 这部中医最早最完善的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 许多人已经看不懂本书了, 还有经方家所依据的神农本草经之药性介绍, 我不教也不使用南派所遵循的本草纲目这误导中药药性的药物学, [人纪]里还有伤寒论与金匮二书, 这是中医医圣汉朝张仲景所写下的千古巨著, 现代的中医是知道这书却不知道如何使用里面的处方, 都要怪在中医学院的教授们不会教, 大家一眛的研究温病条辨这误导中医师祸害几百年的烂书, 针灸方面我采用明朝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 与我老师教我的北派真传的针刺手法 . 说了半天, 那到底学了人纪之后在医学领域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呢? 我可以告诉你们, 如果学到它的神, 你就可以从最表面的感冒开始一直治到人体生病到最极限的肝癌了, 诊断的方式简单到问几个问题, 看一下气色, 就已经结束了, 多数时连脉都不必诊了, 因为我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一再的研究上面所说的书, 早就已经把所有医学理论简化到如爱因斯坦的 E=mc平方了 . 能够如此之强, 是因为我从不花时间交朋友学做人, 也没喝过下午茶聊天, 从不去浪费时间说人闲话, 在美国是最多人喜欢开Party 的国家, 我却从不参加, 所以我真正的好友不多, 一直埋首研究医学只是希望在看病时不发生错误, 以免害到无辜的人, 这是自我要求出来的, 我希望我的学生与我共勉之 .

倪海厦人纪疾病疑问解答 笔记

疾病疑问解答: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74课笔记 1、椎痛:横的痛阳维脉管,扎外关;带脉痛扎临泣。督脉旁开半寸华佗夹脊,足三里、临泣。膀胱经痛简单,用子母补泻,对称治疗。就是椎痛,如第7椎痛,针后溪(管督脉),当椎外开1寸半膀胱经上下针;如该位置对应俞穴,再配合该经穴位的子母穴。 2、吐伤胆倒,b看成d,针日月(胆募,期门外开4寸),胆俞;用母穴、原穴、络穴都可,中脘也可(腑会) 3、梦游:肝藏魂,魂不归肝梦游。十三鬼穴有效。一般治肝,属虚症,气血阴阳不平衡。针肝俞、期门。补肝的时候强肾补土,魂归肝。 4、湿疹:按经络取郄穴。 生在鼠蹊部,如裤子太紧导致的更换。鼠蹊部只有肝经经过,肝经郄穴;筑宾穴(下半身解毒)。中医认为麻痒都是虚症。生在腋下,扎曲池,曲泽,心包经、心经经过。 大片湿疹按区域用梅花针点刺拔罐。可用新鲜艾叶煮水洗止痒。 5、骨质疏松,会在环跳发痛(骨病始于环跳)。无原因的,可针大杼(骨会)、绝骨(骨会)、肾主骨灸肾俞、京门、复溜。多喝骨头汤,补钙要配伍,不能吃纯钙(生结石),需天然。其他维生素一样,要取于自然。 6、日夜颠倒者,气血流注时间以当地为准。上夜班要轮换(长期夜班脸黑,身体不好)。 7、发秃:肝主发生长,肾主色泽(肾其华在发)。恐伤肾,发白。做化疗肝伤掉发。 8、一般治疗都是对称治疗,取对侧。但耳穴判断与治疗取同侧。 9、木舌症:舌硬语不清,在金津、玉液处放血。用纱布包住,抓舌一翻露出两个经外奇穴,刺血。针下列缺照海、廉泉。 10、肺病:眼白地方主肺,相生的都是正色,故黑点、黄点没关系,算正色。青丝、血丝、红点都是有病。眼白青蓝点是有寄生虫。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75课笔记 1、肾结石点,脚上压痛点大部分在对侧,太溪到交信间的压痛点。有时在同侧,原因可能因病人开过刀,气血会自行绕道。 2、委中放血,脚尖踮起,拿米酒拍拍委中露出青筋,用三棱针放血,放出的毒血会喷出来。 3、关节脱臼,下针大抒、绝骨、肾俞、京门、天应(痛的地方)。膝关节(环跳,膝五针) 4、虚实辨症:新痛为实,久痛为虚,但是对于内科上任何痞块、肿块,无论多久都为实,没长东西为虚,在治疗上有肿瘤身体虚弱的病人时,要虚实结合效果更好,用针泻用灸膏肓、做三里等补元气。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2)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我们进入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进来,个子大到这种程度,所以你不能用我的寸来量他的,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这是我们的同身寸,小孩子要看小孩子的手。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是同身寸。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待介绍任督二脉,我会再讲,基本上是以同身寸为主。一、针刺的深浅讨论 (1-00:52:35)我们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有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

的比较深,这就好像我们钓鱼一样。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介绍完以后。我会专门开始讲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这个都是最传统的针灸方式。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但也不能说腹深似井,就扎那么深,不能乱搞。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下针有个规距在那边,不能随便,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也无此需要。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式,下针的时候,要病人咳嗽一下,针就同时下去了。为什么以前是这样子,因为那时没有针管,同时,以前针的(制造)技术很差,过去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我们看黄帝的九针,《针灸大成》的九针画的图,那九种针根根都像火柴那么粗,所以扎针比较痛。用咳嗽,一咳,

倪海夏《人纪》——针灸篇听课笔记

倪海夏《人紀》——針灸篇聽課筆記 倪師高超的醫術體現在《人紀》中,而倪師高超的醫德體現在“教學”中。國內沒有哪位“大師”的中醫造詣像倪師那麼全面,看看倪師《天紀》《人紀》《地紀》的佈局與名目就清楚了。看來學真正的中醫還是台灣來的正統,大陸已經落後了(感嘆!)。倪師的一大特點是重視中醫的普及教學,“著書立說、開班講課”遍布全球;其前沿陣地就是美國,搞得奧巴馬也來了興趣! 學習中醫講究方法,基礎知識是《人紀》,若為大師者必通《天紀》和《地紀》,即“不知易者無以為大醫”(孫思邈)。《人紀》講的是醫學知識,講哪些醫學知識呢?五本經典即可!並且要按順序看:1、《難經》,即學針灸;2、《神農本草經》;3、《黃帝內經》;4、《傷寒論》;5、《金匱要略》。五本書全是經典,對比國內的中醫教材有天壤之別!大家有興趣不妨去翻翻看;中國人真行,硬把一個好端端的中醫搞得不倫不類,愧對先人啊! 奇怪!近一百多年來,無論是孫中山(倡導禁止中醫)、還是毛澤東(倡導中西醫結合)、還是帄頭百姓,都從骨子裡看不上中醫;倒是黃頭髮藍眼睛的老外對中醫愈加青睞,奮起鑽研。美國知識界稱中醫為科學,稱西醫為科技;上述五部經典被視為解救人類的密碼,這究竟是為什麼?看看倪師的講解就清楚了,真是妙趣橫生啊!從這一點講,倪師倡導讀五部經典實在是功莫大焉! 倪師的《人紀》針灸篇,是我看到的講針灸最透徹、有趣、新穎的教材了。由於尊重知識,不便將原文載出,而只載出“聽課筆記”。懂的人,提綱挈領、時習知識;不懂的人,看也無趣,算是“有教有類”了。 針灸01(第一篇)聽課筆記 針灸的使用時機 以下情況不用針灸(總而言之:體力不夠,元氣很虛):1、病人氣血大虛(沒有元氣);2、剛行完房事;3、激烈運動大汗;4、酒後大醉。 艾——性:藥力向下找水、溫熱、純陽 採用艾草找到水:將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燒,方圓五里的距離查看有煙冒出的地方就有水。 隔姜灸(最普遍):將新鮮的生薑切成銅錢大小的片,用牙籤出幾個洞;艾草拿一撮放在手掌心用力搓成條狀,揪一小段(一個單位為壯),將一壯的艾草放在生薑上;用火點燃,病人會感覺溫熱,生薑乾了就換一片。灸單不灸雙(灸三、五、七、九壯,這是陽數)。 刺水泡,從皮側水帄刺入,不留疤痕。 隔鹽灸(用於肚臍:神闕穴):鹽巴:採用海鹽或青鹽,需要炒過使用,讓熱量變溫後使用,將溫熱的鹽放在肚臍裡,將艾草放在鹽上燃燒進行灸,一般治療瀝症。 寒瀝(常使用隔鹽灸)——不消化,吃什麼排出來什麼;熱瀝——排便很臭。 隔蒜灸(用於肺,如咳嗽):採用一整顆就是一個的大蒜,切成片使用。色

倪海厦针灸篇演讲稿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此外,校对过程增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 各位同学!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呢?我们叫JIU,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倪海厦人纪

倪海厦人纪 二二、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厚朴、杏仁的量和桂枝一样就可以了,杏仁可以加多,李子和杏子的果仁都可以用。喘家,就是本来就有咳嗽,喘包括咳,咳久就变喘。只要是主证是桂枝汤证,有咳嗽或气喘。就先想到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如果得到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中风、有恶风、有汗、头痛,开桂枝汤吃,结果病人喘气,咳得很厉害、就代表这人本来就是其它问题,这时候就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为什么这样?这病人的中焦素有湿热,这湿热是平常累积起来的、就像喝酒的人一样,不用「葛芩连汤」,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也可以。所以舌苔很黄就是很热,热就是发炎,舌苔很厚,口水很多黏黏的,就是湿,平常就有这种病的人,得到桂枝汤证的时候,桂枝汤喝下去。病人会喘,这时候的处方要同时开「去湿」、「去热」的药,有会喘就是肺有问题,所以这热一定是热在肺上面,咳嗽痰黄黄浓浓的,舌苔黄的,就是肺家太热了,这时候加「杏仁」,杏仁的功能在【本草】上写它可以去肺热,第二能够化痰,第三润肤,杏仁会使皮肤变得很光润,因为肺主皮毛,皮肤毛孔的润泽是靠肺来的,杏仁润肺,所以杏仁是很好的保

养的药。去湿药「厚朴」,厚朴能去脾脏的湿,脾本身就主湿,脾有一定的湿度,湿太过了,用厚朴去收敛它。张仲景的意思就是,如果这人有桂枝汤证,吃了桂枝汤,桂枝汤证清除了,变 成咳嗽有点气喘,再拿桂枝汤给他吃,里面加厚朴杏仁,就可以了。反过来说,如果有桂枝汤证还有气喘咳嗽,且咳黄痰,就吃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如果喝完酒回来,得到桂枝汤证,就是酒客病。于此可见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旧恙则兼及之而已。如果本身的旧病没发现症状就不管它,以新病为主,吃药后发起来了,就顺便治。所以有「主证」、「兼证」同时出现的时候,以「主证」为主就好了。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吐家,没事会呕吐的人,常常会恶心呕吐的, 肠胃不好,没 事吃完东西会呕酸的人,不要开桂枝汤,因为吐家可能是胃破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环会加速,本来只是胃溃疡的小洞,变成大洞,就吐血出来了,所以桂枝汤不要吃。有胃癌、胃溃疡者,其平素会有胃痛欲吐之证,所以没事胃隐隐作痛、恶心想吐的人要小心注意,不要给桂枝汤。 二四:「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VIP专享]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02.04立春第1课集目录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与禁忌 1、警告启示 2、针灸的使用时机 3、灸之用法 4、针灸的禁忌 5、火罐的用法 6、穴位的丈量法则 二、针刺方法与九针型式 1、针刺入学方法 2、成人与幼儿的不同 3、常用的针号概念 4、十二经纳天干歌 5、十二经纳地支歌 6、十二经井荣俞经合 三、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1、十二经络简介 2、任脉与督脉 3、奇经八脉简介 4、膀胱之募穴 5、小肠之募穴 6、三焦募穴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5日《针灸大成》第2课学习心得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刚行完房事,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 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1、隔姜灸,是最普遍的。切一片姜,先戳几个洞,拿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就是“一壮”。灸时姜片不用换。未烧完的艾丢到水里西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 2、隔盐灸 先将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等盐变温一点,凉了,在填满神阙穴(肚脐),再

放艾绒上去灸。古病人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 久咳时,要用蒜,放在舌上灸。心和肺最接近,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咳嗽就会好。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中医病情判断原则: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处方及所用穴道不能改;病进时,就会由四肢往身上走,处方及穴道错了,要想怎样解决它。 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用隔蒜灸在头尾灸两壮,退到劳宫时,病就离开心脏。 还有疱疹、蛇腰、锦蛇。第一种方法是:长这样一圈,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第二种方法是:用干棉花薄薄的一层,上面涂上凡士林,烧掉即可。全蝎粉去药房买,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 《针灸大成》书上所说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 4、米粒灸 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壮、五壮,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大原则是: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6日《针灸大成》第3课学习心得 二、针灸急救 (一)、针灸急救 1、针人中:把人中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针要斜刺往上。 2、十宣放血:捉五个手指,一下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 3、足十宣放血。 4、涌泉放血。 5、百会放血。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当病人清醒后,再躺好。 三、火罐的使用 1、火罐也是针具。 2、火罐可以吸脓、吸淤血。痔疮、扭伤或刺到都可以用火罐。乳中、多汗、头部不能用火罐。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三指并拢是二寸,四指并拢是三寸。看病人的手。大都用在四肢及经络间。

倪海厦医案

001旋复代赭石汤证症 下列案例是(08/24/2006来诊病人,白人,女性,45岁) 来诊原因: 自述右侧腰痛约二年,消化不好,便秘,偶而手指麻,很少次的腿抽筋。月经不规则,目前服用避孕药来调理月经。 问诊: 1. 睡眠不深,时常醒来无法回睡。2. 一生都便秘,无排气现象。3. 小便色深黄。 4. 时常打嗝,胃酸反逆。 5. 胃口过好。 6. 手足时麻且足冷。7. 口不渴,时常忘记喝水。 脉诊: 缓而无力。 望诊: 病人体型中等,气色较红润。舌苔黄湿稍厚。 诊断: 右侧足太阳经虚证,兼有足阳明腑热,因小便深黄且不排气。有过强胃口,这又是阳明经热。但是病人无渴,却又有里寒症。失眠原因是心血不足造成。故此人属于寒热并结。 治疗: 针刺左腿阴谷与委中加上腰腿点奇穴,以对称治疗法来治。 处方:旋覆花代赭石各三钱,(治疗热症之胃酸反逆)。(同时嘱咐病人忌吃甜食与喝咖啡) 厚朴枳实各二钱,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平均分成三包(不煮,趁热冲入汤剂),(这是治阳明腑实的大承气汤) 黄芩,黄连各三钱,白芍五钱,阿胶三钱均分三包(烊尽),(这是治疗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黄连阿胶汤症) 石膏三两,知母五钱,生附子三钱(另包),(这是治其里寒与阳明经热并结之症) 补骨脂三钱,丹皮三钱,(这是补腰肾,同时活血化瘀,因为久病必有瘀。) 每付药用九碗水煮成三碗,早晚餐前各一碗,服用前趁温加一枚蛋黄冲入汤内再服。因为其中药物有大寒与大热之药并列,所以病人必须要热药冷服。 给病人五包汤药。服用一周。隔日再来针灸一次。 附注说明要点: (红字部分是我心里的想法,同学们不要写出来。) 第一: 上案例中的处方方式是采并用经方的手法来治病,利用六经辨症来做诊断,针

倪海厦人纪系列之针灸教程

人 纪 系 列 针 灸 篇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 此外,校对过程增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本电子版的校勘,是无偿的自发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本电子版的作用也仅限于帮助您了解本书的基本概貌,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书籍。因此,请在获得本电子版书籍后24小时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由此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敬校 庚寅年辛巳月庚午日

目录 校勘序 (2) 目录 (3) 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14) (11)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56) (11) 隔姜灸 (11) 隔盐灸 (12) 隔蒜灸 (12) 米粒灸 (13)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 (13)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1-00:41:45) (14) 四、火罐的使用(1-00:45:06) (14)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 (14)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52:35) (15)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 (15)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10:36) (16)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06:47) (16) 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1-01:10:45) (17) 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1-01:14:05) (17)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1-01:14:10) (17)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1-01:16:28) (17)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1-01:50:22) (20) 四、病在脏取井穴(1-01:56:16) (20)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1-01:58:35) (21)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1-01:59:55) (21)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1-02:02:22) (21)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1-02:03:37) (21)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1-02:05:21) (22) 十、与四季的关系(1-02:05:48) (22) 十一、五行(1-02:12:44) (23) 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02:18:45) (23) 一、任脉与督脉(1-02:18:45) (23) 二、任脉经穴(1-02:34:23) (24) 1、膀胱之募穴—中极穴(1-02:54:42) (26) 2、小肠之募穴—关元穴(1-03:00:02) (27)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1-03:18:25) (28)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1-03:25:05) (29) 5、神阙穴(1-03:26:14) (29) 6、水分穴(2-00:01:54) (29)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五大经典《人纪》:《针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金匮》。 针灸是一个容易学的东西。所有针灸的理论就是按照《难经》里面来的。整部的《难经》根本就是针灸嘛。如果读现代的“针灸”不行,现代的“针灸”的话,它写的是现代的病理学、生理学……什么,都是按照西医的名词来。比如说你胃溃疡扎什么穴道啊,这个什么脊椎、什么炎呢,扎什么穴位,这都是不对。你要按照古代的真的要去研读《难经》,从《难经》里面的,再去看针灸,看《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甲乙经》,这种东西,都是很好的古书上面的针灸。然后呢。在针灸很强了以后,因为针灸的涵盖范围有十二经络,同时呢,五脏的所有的东西,比如说,,肝是青色的,肝主东方啊什么,心脏火……南方是火啊,,主赤色。这针灸里面都讲的很详细。 十二经络本身是直接跟到脏腑有关系,所以比如我们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那脏腑之间有表 1

里关系,比如说肾和膀胱是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那有两个经络在里面。所以脏和腑这个两个表里的时候有两条经络,一阴一阳是互相在那边扶持,互相生克,互相扶持。产生阴阳的平衡的状态之下,这就是我们的十二经络,我们必须要懂。同时呢,经络的走向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辨证,还有穴道的处“第次”,那个我们了解穴道顺序,还有穴道上面的这个压痛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协助我们诊断。病出之哪个地方,这个十二经络很熟的话,那你本身呢,就是能够非常了解这个人体内脏的互动的关系。 奇经八脉,冲脉、帶脉、任脉、督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是合为奇经八脉。那十二经络就好像这个竹竿插在地上有十二根,你插成个圆形的话,你系还是没有用啊,那个竹竿会倒。所以旁边一定要有那个……那个圈圈,围篱围起来。要靠周围这些东西,才有办法十二经络固定到。奇经八脉是用来这样的。《神农本草经》除了《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注解你要懂以外,看古书最好,不要看现代人写的那个《本草纲目》,《药典》一样,那个记录没有用。你如果记,专记《药典》的话,比如说《本草纲目》,里面有一百多味药提到可以治疗咳嗽。那病人来了一个咳嗽,你把所有的咳嗽的药,什么连翘、银花,什么通通放到一起,哇,七、八十味药,你这是乱枪打鸟。因为真正一个咳嗽的成因,它可能有寒热的问题。 你如何选取药物,所以,你先不要去读《伤寒》、《金匮》,先要 2 读《黄帝内经》,先看《神农本草经》,看他的药性怎么写,你要深深地体会到药的本性。 要记得,我们在读《本草经》之前,《神农本草经》前面有告诉大家,甘淡渗利,辛甘发散,酸苦涌泻,如何分阴阳,酸苦涌泻,辛甘发散,你就知道,这个酸苦涌泻是阴,当你的写的药性呢,他就是写白芍,是味酸,那个黄连是苦味,这就你就可以分出来,这个都是阴药。《神农本草经》里面是可以把这个阴阳分出来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倪海厦人纪-针灸02课笔记 第一篇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不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刚失很多血、完全无元气、行完房事后、运动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 2.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3.艾性向下找水: 因为艾的特性,向下找水,找到水后烟向上升。烟往上,但实际上药力是往下。 4.灸的情况:针力不及处、气血大虚时,寒症用灸多。 5.灸单不灸双:艾为纯阳,取阳数(3、5、7、9)。不知道灸哪里,不论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6.几种灸法: a)隔姜灸:可用于毒物咬伤、破伤风。(带状疱疹可用,灸头、尾红疱;或用干棉花拉网, 凡士林沾住后火烧。再吃干蝎粉8粒) 用新鲜的姜切一厚片,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洞,把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 为“一壮”。灸到温热,不用很烫。 b)隔盐灸 将盐(提练过的盐、精盐不能能用,要用海盐或青盐)炒熟,变凉后放在神阙穴。该法 用在寒热利。 c)隔蒜灸:久咳,在舌头上灸(蒜辛白入肺,舌为心表,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d)米粒灸 穴道上涂凡士林,把米粒大小的艾绒放在上面,用香点,该法用于鼻窦炎、鸡眼。 7.艾灸原则:不痛灸到痛,痛灸到不痛。 8.中医治病原则:病进时,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病退时,由身上往四肢走。 9.不灸情况:热症、感冒发烧、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痔疮。 10.针灸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而勿针,”。“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11.《针灸大成》依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即“对称治疗”。 倪海厦人纪-针灸03课笔记 二、针灸的急救法 1.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 a)第一先针“人中”; b)若仍未醒,第二“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 c)若仍未醒,第三“足十宣”,即脚十个趾头尖放血; d)若仍未醒,第四涌泉穴; e)若还未醒,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现红色时,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